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民事無償行為法的體系構造—從法與社會互動角度觀察
無作者 章程 貢獻者 蘇永欽
章程關鍵詞 無償行為
無償契約
無因管理
法與社會
利益原則
誠信原則
法典化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3-二月-2015 10:25:39 (UTC+8) 摘要 近代民法中以無償契約為中心的無償行為規範體系,起始於羅馬法,其時無償交易與有償交易同為社會典型交易型態,承擔重要社會功能。羅馬法上本於利益原則,透過誠信行為與誠信訴訟,建構起包括無因管理與無償契約在內的無償行為歸責體系。 近代民法以降以有償交易為社會典型交易型態,將無償交易歸於例外,無償行為法歸責原則從此被納入保護無償行為人的意旨,此種觀念同時影響到無償契約的成立,亦即近代法從成立與效力兩個層面,以保護無償行為人為原則,重塑了羅馬法以來的無償行為法體系。同時,由於近代民法建構起有償無償對立的兩分架構,在契約的第三人效力上亦以有償交易為中心不斷體系化,弱化無償交易的效力。 然而在現代社會之中,透過契約獲得利益以及公法給予對無償行為人的特別利益這兩種情形,使得民法中有償與無償的界限趨於模糊,另一方面無償行為人之間的特殊人際信賴關係亦逐漸淡薄。這使得一方面無法反映實際利益歸屬的有償契約與無償契約對立的兩分架構受到挑戰,更根本的問題則無償契約是否能涵蓋社會典型無償行為受到相當質疑。本文主張在維持近代民法有償無償基本架構的前提下,回歸到羅馬法上的利益原則,以法官適用誠信原則的方式,禁止實際受有利益的無償行為人主張無償契約法的特別保護。在進行無償契約的性質決定之前,則要充分考慮當事人之間是否有特殊人際信賴與交易可能,在此二者皆不存在的情況下,應當首先考慮以單方行為構成的可能。 本文的基本觀念,在於自羅馬法經近代民法至現代民法,社經關係、法理念與法技術均已經過重大改變,從法典角度而言,以有償無償對立的兩分結構建築起的近代民法既並未充實承襲羅馬法之全部,亦無法對應現代社會利益多元化之挑戰。從研究方法而言,本文首先消化社會科學對無償行為的研究,歸納出無償行為的典型社會類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法制史的回溯,析出法規範上的無償行為典型類型的變動,從法理念變遷的角度闡釋無償行為規範類型變動的過程,最後參考比較法上的討論成果,探討法技術上對無償行為可能的處理方式,並對兩岸民法進行立法論與解釋論上的建議。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一、中文Allan, Kennet著,吳佳綺譯,進入社會與社會學理論的世界(中冊),韋伯文化,2013年。Aronson, Elliot & Wilson, Timothy D. & Akert, Robin M.著,李茂興等譯,社會心理學,揚智文化,1995年。Baur/Stürner著,張雙根譯,德國物權法(上冊),法律出版社,2004年。Bonfante, pietro著,黃風譯,羅馬法教科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Flume, Werner著,遲穎譯,法律行為論,法律出版社,2013年。Hewstone, Miles & Stroebe, Wolfgang & Jonas, Klaus著,周海娟等譯,社會心理學:歐洲的觀點,學富文化,2013年。Knieper, Rolf著,朱岩譯,法律與歷史——論德國民法典的形成與變遷,法律出版社,2003年。Labruna, Luigi,單純合意即產生債:論羅馬債法中的合意主義,費安玲譯,載楊振山主編,羅馬法中國法與民法法典化——物權和債權之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01年。Maine, Henry著,沈景一譯,古代法,商務印書館,1959年。Malinowski, Bronislaw著,夏建中譯,原始社會的犯罪與習俗,桂冠出版社,1994年。Medicus, Dieter著,杜景林、盧諶譯,德國債法分論,法律出版社,2007年。Morgan, Lewis Henry著,楊東蒓等譯,古代社會,商務印書館,1981年。Posner, Eric A.著,沈明譯,法律與社會規範,元照出版社,2005年。Turner, Jonathan H.著,吳曲輝等譯,社會學理論的結構,桂冠出版社,1992年。Zimmermann/Whittaker著,丁廣宇、楊才然、葉桂峰譯,歐洲合同法中的誠信原則,法律出版社,2005年。丁玫,羅馬法契約責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譯,民法大全選譯•契約之債與準契約之債,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編印,第二屆比較民商法與判例研究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年。方信翔,特種贈與歸扣制度之研究-兼論日本貢獻分制度,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王利明,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王建煊、吳嘉勳,租稅法,華泰出版社,2011年。王雷,民法學視野中的情誼行為,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王澤鑑,不當得利,作者自版,2009年。————債法原理,作者自版,2009年。————民法物權,作者自版,2014年。————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14年。史尚寬,債法總論,作者自版,1954年。————債法各論(上),作者自版,1967年。司法院院字第2287號解釋,載司法院秘書處編纂,司法院解釋彙編第4冊,1989年。申海恩,私法中的權力:形成權理論的新展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白慈甄,繼承人繼承遺產範圍之研究——以生前贈與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編著(孫禮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立法資料選,法律出版社,1999年。朱岩、高勝平、陳鑫,中國物權法評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朱慶育,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比較法研究,2004年第1期。————私法自治與民法規範——凱爾森規範理論的修正性運用,中外法學24卷3期,2012年6月。————民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何勤華等編,新中國民法典草案總覽(下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余適霖,贈品促銷行為法律規制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吳秀明、楊坤樵,憲法與我國經濟部門之基本秩序,載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元照出版社,2006年。吳從周,債權物權化、推定租賃關係與誠信原則——最高法院九五年度第十六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評釋,台灣法學雜誌,111期,2008年9月。————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從德國法及台灣法規定評論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南民一終字第75號判決,載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編,2014第二屆比較民商法與判例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吳曉芳,婚姻法司法解釋三適用中的疑難問題探析,法律適用,2014年第1期。李永軍,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李震山,警察法論——警察任務編,正典出版社,2002年。林秀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再造,月旦法學雜誌89期,2002年10月。————繼承法講義,元照出版社,2009年;————親屬法講義,元照出版社,2013年。林佳怡,競爭法上關於贈品贈獎促銷行為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林易典,無因管理,三民書局,2014年。林易典,贈與人窮困抗辯權之行使:高院九五上三六四,台灣法學雜誌,2010年11月。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元照出版社,2003年。邵慶平,贈與人悔約權的經濟分析與實務考察——從「票據交付後贈與悔約」的案例出發,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28卷,2010年1月。唐敏寶,身分行為之研究——以身分行為之體系化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作者自版,2013年。————民法債編總論(下),作者自版,2013年。徐涤宇,非常損失規則的比較研究,法律科學,2001年第3期,2001年3月。————原因理論研究——關於合同(法律行為)效力正當性的一種說明模式,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徐國棟,公平與價格——價值理論,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6期,1993年12月。————優士丁尼《法學階梯》評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譯,十二表法新譯本,河北法學,2005年第11期 。徐淑華,非典型贈與法律問題探究,蘇州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班天可,論民法上的法律錯誤——對德國法和日本法的比較研究,中外法學,2011年第10期。馬俊駒、余延滿,民法原論,法律出版社,2010年。婁愛華,大陸法系民法中原因理論的應用模式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張元旭等,私有土地既成道路補償問題面面觀座談會,月旦法學雜誌,第16 期,1996年9月。張金海,論要物合同的廢止與改造,中外法學,26卷4期,2014年8月。張菊華,建立老人居家服務志工人力時間銀行制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2007年,法律出版社。梅仲協,民法要義,作者自版,1963年。章程,見義勇為的民事責任——日本法的狀況及對我國法的啟示,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從裁判實務看無因管理制度的體系定位,北航法律評論,2013年1期,。章程、王天凡,比較法視野中的侵權法分權體制——以侵權法保護課題為中心,載龍衛球、王文杰主編,兩岸民商法前沿:民商法傳統與現代化(第2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元照出版社,2014年。————契約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之間——歸責事由之比較法觀察,載氏著,契約責任歸責事由之再構成——契約法之現代化,元照出版社,2014年。————從要物契約說談民法債編之修正,政治大學法學院民事法研究中心與台灣法學會合辦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12月。————無因債權契約論,學林出版社,1998年。————德國消費借貸之修正與債法之現代化,載氏著,整合中之契約法,元照出版社,2011年。————整合中之契約法,元照出版社,2011年。陳自強等,法律行為、法律性質與民法債編修正——民法研究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法學叢刊45卷2期,2000年4月。 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親屬新論,三民書局,2013年。陳聰富,使用借貸契約之債權物權化——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台上字第一三一九號民事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2期,2010年4月。陳鳳珠,代孕契約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彭鳳至,情事變更原則之研究——中德立法裁判學說之比較,五南出版社,1986年。黃右昌,羅馬法與現代,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黃立,民法債編通則,元照出版社,1999年。黃立、陳洸岳、吳瑾瑜、林恩瑋,民法消滅時效修法問題研討會論文集中的國別報告,政治大學法學院民事法研究中心主辦,2012年9月。黃光國,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載氏著,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巨流出版社,2003年。黃茂榮,現代民法與法學方法,作者自版,2006年。————債法各論(第一冊),植根出版,2006年。黃風,羅馬私法導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黃詩淳,特留分意義之重建:一個法制史的考察,台大法學論叢,39卷1期,2012年。楊宏暉,競爭法對於搭售行為之規範,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借地建屋爭議之調和與房地分離的權源自治選擇,政大法律評論,131期,2013年2月。楊楨,英美契約法論,作者自版,2006年。詹森林,最高法院二○○二年度契約法判決之研究,載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五),元照出版社,2007年。————效力規定與取締規定之區別標準——最高法院裁判之評析,載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六),元照出版社,2012年。詹鎮榮,國家任務,載氏著,民營化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社,2011年。寧麗紅,無償合同:民法學與社會學之維,政法論壇,第30卷第1期,2012年。蓋尤斯著,黃風譯,法學階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趙中孚、劉運宏,民法通則的制定及其對現今民法典編纂的啟示,法學雜誌,第162期,2006年12月。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上),作者自版,2011年。劉昭辰,不當得利,五南出版社,2012年。劉家安,要物合同概念之探究,比較法研究,2001年4期。劉舶,特殊形態贈與研究,吉林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蔡章麟,民法債編各論(下),作者自版,1964年。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作者自版,1971年。鄭玉波、陳榮隆,民法債編通則,三民書局,2008年。閻雲翔,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親屬法,元照出版社,2012年。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下),作者自版,1964年。韓世遠,合同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1年。羅結珍譯,法國民法典(下冊),法律出版社,2005年。蘇永欽,違反強制或禁止規定的法律行為——從德國民法§134的理論與實務操作看我國民法§71,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特刊號,1987年。————憲法權利的民法效力,載氏著,合憲性控制的理論與實際,月旦出版,1994年。————私法自治中的國家強制——從功能法的角度看民事規範的類型和立法釋法的方向,載氏著,走入新世紀的私法自治,元照出版社,2001年。————民法第一條的規範意義——從比較法、立法史與方法論的角度解析,載氏著,私法自治中的經濟理性,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民法典的時代意義——對中國內地民法典草案的方向提幾點看法,載氏著,民事立法與公私法的接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民事裁判中的人權保障,載氏著,尋找新民法(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法定物權的社會成本——兩岸立法政策的比較與建議,載氏著,尋找新民法(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以公法規範控制私法契約——兩岸轉介條款的比較與操作建議,載氏著,尋找新民法(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現代民法典的體系定位與建構規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工程進一言,載氏著,尋找新民法(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締約過失責任的經濟分析,載氏著,尋找新民法(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蘭美海,無償性對贈與合同規則的影響,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論文,2012年。二、英文Blau, Peter M.,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1992). Gregory, Chris, Gifts and Commodities (1982).Gregory, Chris, Gifts to Men and Gifts to God: Gift Exchange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Contemporary Papua, 15(4) Man(n.s.), 640 (1980).Johnson, Colleen, Gift Giving and Reciprocity among the Japanese Americans in Honolulu, 1(2) American Ethnologist, 295-308 (1974).Dawson, John P., Gifts and Promises: Continental and American Law (1980). Levy, Ernst, West Roman Vulgar Law: The Law of Property (1951).Geoffrey, MacCormack, Contractual Theory and the Innominate Contracts , 51 SDHI 131-152, 131 (1985).Gordley, James (ed.), The Enforceability of Promises in European Contract law (2001).Harumi, Befu, Gift giving and Social Reciprocity in Japan, 21 France-Asie, 173-175 (1966-1967).Hyland, Richard, Gift: A Study in Comparative Law (2009).Ayres, Ian & Gertner, Robert, Filling Gaps in Incomplete Contracts: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fault Rules, 99 Yale L. J. 87(1989).Parry, Jonathan & Bloch, Maurice, Introduction: Money and the Morality of Exchange, in Money and the Morality of Exchange, 24 (Jonathan Parry and Maurice Bloch eds., 1989).Parry, Jonathan, The Gift, the Indian Gift and the `Indian Gift`, 21 Man(n.s.) 453-73 (1986).Miller, James Innes, The Spice Trade of the Roman Empire (1969).Mousourakis, George, The Historic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Roman Law (2003).Plessis, Paul Du, Borkowski`s Textbook on Roman Law (2010).Polanyi, Karl,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Trade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243-69 (Karl Polanyi, Conrad Arensberg and Harry Pearson eds., 1957).Polanyi, Karl,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2001).Schulz, Fritz, Classical Roman Law (1992). Sefton-Grireen, Ruth (ed.), Mistake, Fraud and Dies to inform in European Contract Law (2009). Su, Yeong-chin, Codification of Civil Law in East Asia– A General Report, in Codification in East Asia, 189 (Wen-Yeu Wang eds., 2014).Sugiyama, Lebra Takie, Reciprocity and the Asymmetric Principle: An Analytical Reappraisal of the Japanese Concept of On, 12 Psychologia 129-38 (1969).Titmuss, Richard M., The Gift Relationship: From Human Blood to Social Policy (1997). Yamagishi, Toshio, Trust: The Evolutionary Game of Mind and Society (2011). Zimmermann, Reinhard, The Law of Obligations: Roman Foundations of the Civilian Tradition (1996). Zimmermann/Whittaker (eds.), Good Faith in European Contract Law (2000).三、日文Behrends, Okko著,河上正二譯著,歴史の中の民法,日本評論社,2001年。GRIMALDI, Cyril,齋藤哲志譯,典型契約法の再法典化に挑む——フランスの経験からの考察,新世代法政策学研究18号,2012年。Jean-Paul, Decorps,平野裕之譯,契約の方式,慶應法学19号,2011年3月。Rechts),中央大学出版部,2003年Klingenberg, Georg著,瀧澤栄治譯,ローマ債権法講義,大學教育出版,2001年,。Kötz, Hein著,中田邦博等譯,ユーロッパ契約法Ⅰ,法律文化社,1999年。Lerond, Sylvie,原恵美訳,フランス法における他人の財産管理(1) : 一般法の委任および特別の委任,慶應法学23号,2012年5月。Savigny著,小橋一郎譯,現代ローマ法体系(四)(System des heutigen römischen Rechts),成文堂,2001年。Schulz, Fritz著, 眞田芳憲、森光譯,ローマ法の原理(Prinzipien des Römischen) 筏津安恕,失われた契約理論,昭和堂,1998年。—————私法理論のパラダイム転換と契約理論の再編,昭和堂,2001年。 五十嵐清,ドイツ行為基礎論小史(1)(2完) : ドイツ民法新313条の成立まで,札幌法学,2004年,15卷2号,16卷1号。幾代通、廣中俊雄編,新版注釈民法(16),有斐閣,1989年。—————新版注釈民法(15),有斐閣,1996年。池田清治,民法550條(贈与の取消),載廣中俊雄、星野英一編,民法典の百年Ⅲ,有斐閣,1998年。一般社団法人金融財政事情研究会編,「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中間的な論点整理」に対して寄せられた意見の概要,一般社団法人金融財政事情研究会,2012年。石川博康,「契約の本性」の法理論,有斐閣,2010年。—————再交渉義務の理論,有斐閣,2011年。石部雅亮,ドイツ民法典編纂史概説,ドイツ民法典の編纂の法学,九州大学出版会,2001年。伊藤幹治,贈与と交換の今日的課題,載氏著:贈与と市場の社会学,岩波書店,1996年。內田貴,民法IV親族継承,東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大村敦志,民法総論,岩波書店,2001年。大村敦志,取引と公序——法令違反行為効力論の再検討(上)”,ジユリスト,1023号,1993年6月。————-無償行為の再検討へ—現代におけるその位置づけを中心に,載林信夫, 佐藤岩夫編:法の生成と民法の体系 : 無償行為論・法過程論・民法体系論(広中俊雄先生傘寿記念論集), 創文社,2006年。近江幸治,民法講義物権法,成文堂,2006年。岡孝,委任——報酬請求権を中心に,載星野英一主編,民法講座V,有斐閣,1984年。荻原基裕,無償契約における責任制限法理の歴史的展開に関する一考察——ドイツ普通法時代における立法例および学説を中心に,法学研究論集(明治大学)36号,2012年2月。奧田昌道,債権総論,悠悠社,1992年。奥野久雄,民法と人体——公序と人体尊重の法理・フランス法,中京法学,40卷3•4号,2006年。加藤一郎,忘恩行為と贈与の効力,法学教室,16号,1982年。加藤永一,履行済みの贈与が撤回される場合があるか,載加藤一郎、米倉明編,民法の争点Ⅱ,有斐閣,1985年。加藤雅信,財産法の体系と不当利得法の構造,有斐閣,1986年。—————事務管理不当利得,三省堂,1999年。—————法務省に対するご質問:債権法改正立法手続きの問題性について,日本內閣府規制改革會議網站,http://www8.cao.go.jp/kisei-kaikaku/kaigi/meeting/2013/wg3/sogyo/140723/item2-2.pdf,最後訪問日,2014年11月1日。 —————事務管理不当利得不法行為(第二版),有斐閣,2005年。—————物権法,有斐閣,2005年。—————債権総論,有斐閣,2005年。—————契約法,有斐閣,2007年。金山直樹、松尾弘、曾野裕夫、韓世遠、李英俊,PACLという試み(1)-(5),NBL973-977,2012年。川島武宜、川井健編,新版注釈民法(7),有斐閣,2007年。北川善太郎,債権各論,有斐閣,2003年。久保正幡,ゲルマン古法に於ける贈与行為の有償性,載中田先生還暦祝賀法制史論集,岩波書店,1937年。来栖三郎,契約法,有斐閣,1974年。—————来栖三郎著作集Ⅱ契約法,信山社,2004年。現行条文からみる民法改正提案完全比較,第一法規,2010年。小池隆一,準契約及事務管理の研究,慶應義塾大学法学研究会,1962年。小粥太郎,フランス契約法におけるコーズの理論,早稲田法学70卷3号,1995年。小島奈津子,贈与契約の類型化,信山社,2004年。木庭顕,「債権法改正の基本方針」に対するロマニスト・リリビュー速報版,東京大学法科大学院ローレビュー,2010年5号。————-ローマ法案内 : 現代の法律家のために,羽鳥書店,2010年。潮見佳男,契約各論1,信山社,2002年。四宮和夫,委任と事務管理,載谷口知平教授還暦論文集不当利得•事務管理の研究(2),有斐閣,1971年。章程,中国事務管理法の機能的考察——中国裁判例の整理を通じて,北大法政ジャナール18号,2011年。末弘厳太郎,委任雑考,載氏著,民法雜記帳,日本評論社,1948年。鈴木ハツヨ,贈与の研究——フランス法,載比較法學會編,贈与の研究,有斐閣,1974年。曾野和明、山手正史,国際売買法(現代法律学全集60),青林書院,1993年。竹中悟人,契約の成立とコーズ(二),法学協會雜誌,127卷1号,2010年。—————契約の成立とコーズ(二),法学協會雜誌,127卷2号,2010年。谷口知平、五十嵐清編,新版注釈民法(13),有斐閣,1999年。谷口知平、甲斐道太郎編,新版注釈民法(18),有斐閣,1991年。鄭鍾休,韓国における民法典改正の現状——法の統一性と多様性の観点から(特集 アジアの民法——財産法を中心にして),ジュリスト,1406号,2010年9月。寺川永一,Rahmenvertag(枠契約)の史的変遷とその現代的意義に関する一考察,一橋法学1卷1号,2002年。中田裕康,枠契約の概念の多様性,日仏法学,22号,有斐閣,2000年。————-債権総論,岩波書店,2008年。中西俊二,詐害行為取消権の法理,信山社,2011年。中野邦保,啓蒙期自然法体系の法構造と思考原理——給付と反対給付の等価性確保の問題から,名古屋大学法政論集227号,2008年。————-法律行為論再考——法体系における法構造と思考原理,私法72号,2010年。野澤正充,枠組契約と実施契約,日仏法学,22号,有斐閣,2000年。鳩山秀夫,事務管理の起源及び本質,載民法研究(第四巻),岩波書店,1930年。原田慶吉,民法七〇九条の成立する迄,国家学会雑誌57卷4號,1943年。—————ローマ法(改訂),有斐閣,1955年。樋口陽一,人間の尊厳VS人権——ペリュシュ判決をきっかけして,載民法研究第4号,信山社,2004年。平井宜雄,債権各論Ⅱ不法行為,弘文堂,1992年。—————債権総論,弘文堂,1994年。—————いわゆる継続的契約に関する一考察,載中川良延、平井宜雄、野村豊弘、加藤雅信、瀬川信久、廣瀬久和、内田貴編,日本民法学の形成と課題(下),有斐閣,1996年。—————債権各論Ⅱ契約総論(上),弘文堂,2008年。—————民法学雑纂,有斐閣,2011年。—————責任の沿革的比較法的考察,載氏著,不法行為理論の諸相,有斐閣,2011年。平田健治,事務管理法の構造・機能の再検討(1)(2),民商法雑誌 89 巻 5 号,1984年2月;89 巻 6 号,1984年3月。廣中俊雄,ローマ法における現物消費貸借上の利息について,載氏著,契約とその法的保護,創文社,1992年。—————有償契約と無償契約,載氏著,契約法と理論と解釈,創文社,1992年。—————契約とその法的保護,創文社,1992年。—————主題(個人の尊厳の人間の尊厳)に関するおぼえがき,載民法研究第4号,信山社,2004年。副田隆重,事務管理法の機能とその適用範囲(上)(下),判例タイムス514号,1984年2月;522号,1984年5月。船田享二,羅馬法第三卷,岩波書店,1943年。星野英一,愛と法律——民法を中心として,載氏著,民法論集(第7巻),有斐閣,1989 年。三宅正男,契約法(上),青林書院,1983年。民法(債権法)改正検討委員会編,詳解債権法改正の基本方針,各種の契約(1),商事法務,2010年。民法(債権法)改正検討委員会編,詳解債権法改正の基本方針,各種の契約(2),商事法務,2010年。村上淳一,「権利のための闘争」を読む,岩波書店,1983年。森田宏樹,結果債務手段債務の区別の意義について,載氏著,契約責任の帰責構造,有斐閣,2002年。森山浩江,恵与における「目的」の概念——コーズ理論を手掛かりに,九大法学64号,1992年9月。山田晟,贈与の研究——ドイツ法,載比較法學會編,贈与の研究,有斐閣,1958年。山本敬三,民法講義Ⅳ契約,有斐閣,2005年。柚木馨、高木多喜男編集,新版注釈民法(14),有斐閣,1993年。吉田邦彦,契約の解釈補充と任意規定の意義,收於氏著,契約法医事法の関係的展開,有斐閣,2003年。—————債権の各種——「帰責事由論」の再検討,載氏著,契約法医事法の関係的展開,有斐閣,2003年。—————贈与法学の基礎理論と今日的課題,載氏著,契約法医事法の関係的展開,有斐閣,2003年。我妻栄,債権総論(上),岩波書店,1954年。—————債權各論(中卷一),岩波書店,1997年。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101651512
103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6515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蘇永欽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章程 zh_TW dc.creator (作者) 章程 zh_TW dc.date (日期) 2014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二月-2015 10:25:39 (UTC+8) - dc.date.available 3-二月-2015 10:25:39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二月-2015 10:25:39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1651512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292 -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651512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代民法中以無償契約為中心的無償行為規範體系,起始於羅馬法,其時無償交易與有償交易同為社會典型交易型態,承擔重要社會功能。羅馬法上本於利益原則,透過誠信行為與誠信訴訟,建構起包括無因管理與無償契約在內的無償行為歸責體系。 近代民法以降以有償交易為社會典型交易型態,將無償交易歸於例外,無償行為法歸責原則從此被納入保護無償行為人的意旨,此種觀念同時影響到無償契約的成立,亦即近代法從成立與效力兩個層面,以保護無償行為人為原則,重塑了羅馬法以來的無償行為法體系。同時,由於近代民法建構起有償無償對立的兩分架構,在契約的第三人效力上亦以有償交易為中心不斷體系化,弱化無償交易的效力。 然而在現代社會之中,透過契約獲得利益以及公法給予對無償行為人的特別利益這兩種情形,使得民法中有償與無償的界限趨於模糊,另一方面無償行為人之間的特殊人際信賴關係亦逐漸淡薄。這使得一方面無法反映實際利益歸屬的有償契約與無償契約對立的兩分架構受到挑戰,更根本的問題則無償契約是否能涵蓋社會典型無償行為受到相當質疑。本文主張在維持近代民法有償無償基本架構的前提下,回歸到羅馬法上的利益原則,以法官適用誠信原則的方式,禁止實際受有利益的無償行為人主張無償契約法的特別保護。在進行無償契約的性質決定之前,則要充分考慮當事人之間是否有特殊人際信賴與交易可能,在此二者皆不存在的情況下,應當首先考慮以單方行為構成的可能。 本文的基本觀念,在於自羅馬法經近代民法至現代民法,社經關係、法理念與法技術均已經過重大改變,從法典角度而言,以有償無償對立的兩分結構建築起的近代民法既並未充實承襲羅馬法之全部,亦無法對應現代社會利益多元化之挑戰。從研究方法而言,本文首先消化社會科學對無償行為的研究,歸納出無償行為的典型社會類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法制史的回溯,析出法規範上的無償行為典型類型的變動,從法理念變遷的角度闡釋無償行為規範類型變動的過程,最後參考比較法上的討論成果,探討法技術上對無償行為可能的處理方式,並對兩岸民法進行立法論與解釋論上的建議。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所在1第一項 現代無償行為概觀1第二項 現實與規範的齟齬11第二節 文獻回顧29第一項 兩岸文獻回顧29第二項 問題意識的再省察32第三節 研究方法的設定33第一項 功能取向的民法研究34第二項 無償行為法的特殊性37第三項 深水行舟的法典繼受44第四節 本論文的構成47第一項 研究動機與方法小結47第二項 本文的構成48第二章 無償行為的概念49第一節 總說49第一項 「無償性」概念的思考層次49第二項 本章的定位與構成52第二節 契約法中的無償行為53第一項 有償無償的傳統架構53第二項 與有償無償相關的其他分類56第三項 「無償性」的法概念與法效果60第三節 無償行為的其他類型與體系評價67第一項 契約法中「無償性」概念的內涵與邊界68第二項 法定無償行為與意定無償行為69第三項 無償事實行為與情誼行為72第四項 「無償性」概念與法體系75第四節 社會行為意義上的無償性77第一項 禮物的文化人類學解釋78第二項 其他學科視野中的禮物交換91第三項 禮物交換的社會類型與法學視角100第五節 現行無償行為法中法與社會關係的典型像104第一項 外在有價酬賞型無償行為規範104第二項 信賴型無償行為規範104第三項 內在酬賞型無償行為規範105第四項 小結:無償行為法的典型與例外105第三章 無償行為法的形成107第一節 總說107第二節 羅馬無償契約法前史107第一項 初民社會的社經關係108第二項 無償契約的萌芽111第三節 羅馬法上的無償契約112第一項 羅馬契約法形成與發展112第二項 無償契約之一:委任契約128第三項 無償契約之二:要物契約132第四項 無償契約之三:贈與契約138第四節 無因管理與債權人詐害145第一項 無因管理146第二項 債權人詐害與無償行為148第五節 無償行為規制的法理念與法技術149第一項 羅馬法上無償行為法總論149第二項 無償契約的法理念與法技術154第三項 無因管理與保羅訴權的法理念與法技術158第四項 小結:羅馬無償行為法對現代法的影響158第四章 無償行為的近代法展開161第一節 總說:近代契約法理念的轉向與分歧161第一項 從中世紀到啟蒙時期自然法161第二項 近代法典契約法理念的分道揚鑣165第二項 契約法的歸責原理與注意義務的位置167第二節 無償契約類型決定的繼受與修正170第一項 類型繼受的問題所在170第二項 無償契約的類型繼受與增設170第三項 無償的區分技術:委任的比較法位置180第三節 羅馬法形式限制的繼受與修正182第一項 形式繼受的問題所在182第二項 要物契約形式的繼受與改造182第三項 無償契約形式限制的法理念187第四節 羅馬法歸責原理的繼受與修正194第一項 歸責原理繼受的問題所在194第二項 從利益原則到無償原則195第五節 贈與人撤銷權與民法體系209第一項 贈與人撤銷權的體系構成與意義209第二項 贈與撤銷的法律構成214第六節 善意取得中的無償受讓的體系位置222第一項 善意取得中無償受讓地位的比較法概觀222第二項 規範的體系位置與效益之爭223第五章 現代無償行為法的體系與功能227第一節 近代法的到達點與現代法的課題227第一項 近代無償行為法體系化的到達點227第二項 現代無償行為法的課題230第二節 民法中無償概念的再編成233第一項 體系性的再提升:台灣民法創造新典範?233第二項 利益的法律評價236第三項 報償行為的轉變246第三節 接軌公法的無償行為248第一項 公法管制對民事無償行為的影響248第二項 立法介入對無償行為的影響252第四節 無償行為法體系的再提升257第一項 現代型無償行為的雙重社會功能257第二項 法理念的革新與回歸258第三項 法技術上的「加蓋」258第六章 結論:無償行為的變遷與原型261第一節 無償行為法的體系變遷261第一項 無償行為的社會功能變遷261第二項 無償行為法的法理念變遷263第三項 無償行為法技術的典範移轉265第四項 「無償」能有多高的總則性?267第五項 從社會行為角度再看無償行為的原型變遷268第二節 對兩岸無償行為法的若干建議269第一項 對台灣民法的解釋論建議269第二項 對中國大陸民法典的立法論建議271第三節 結語:尋找羅馬法執拗的低音273參考文獻275 zh_TW dc.format.extent 6541364 bytes - dc.format.extent 6541364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651512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無償行為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無償契約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無因管理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與社會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利益原則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誠信原則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典化 zh_TW dc.title (題名) 民事無償行為法的體系構造—從法與社會互動角度觀察 zh_TW dc.title (題名) 無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一、中文Allan, Kennet著,吳佳綺譯,進入社會與社會學理論的世界(中冊),韋伯文化,2013年。Aronson, Elliot & Wilson, Timothy D. & Akert, Robin M.著,李茂興等譯,社會心理學,揚智文化,1995年。Baur/Stürner著,張雙根譯,德國物權法(上冊),法律出版社,2004年。Bonfante, pietro著,黃風譯,羅馬法教科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Flume, Werner著,遲穎譯,法律行為論,法律出版社,2013年。Hewstone, Miles & Stroebe, Wolfgang & Jonas, Klaus著,周海娟等譯,社會心理學:歐洲的觀點,學富文化,2013年。Knieper, Rolf著,朱岩譯,法律與歷史——論德國民法典的形成與變遷,法律出版社,2003年。Labruna, Luigi,單純合意即產生債:論羅馬債法中的合意主義,費安玲譯,載楊振山主編,羅馬法中國法與民法法典化——物權和債權之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01年。Maine, Henry著,沈景一譯,古代法,商務印書館,1959年。Malinowski, Bronislaw著,夏建中譯,原始社會的犯罪與習俗,桂冠出版社,1994年。Medicus, Dieter著,杜景林、盧諶譯,德國債法分論,法律出版社,2007年。Morgan, Lewis Henry著,楊東蒓等譯,古代社會,商務印書館,1981年。Posner, Eric A.著,沈明譯,法律與社會規範,元照出版社,2005年。Turner, Jonathan H.著,吳曲輝等譯,社會學理論的結構,桂冠出版社,1992年。Zimmermann/Whittaker著,丁廣宇、楊才然、葉桂峰譯,歐洲合同法中的誠信原則,法律出版社,2005年。丁玫,羅馬法契約責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譯,民法大全選譯•契約之債與準契約之債,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編印,第二屆比較民商法與判例研究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年。方信翔,特種贈與歸扣制度之研究-兼論日本貢獻分制度,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王利明,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王建煊、吳嘉勳,租稅法,華泰出版社,2011年。王雷,民法學視野中的情誼行為,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王澤鑑,不當得利,作者自版,2009年。————債法原理,作者自版,2009年。————民法物權,作者自版,2014年。————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14年。史尚寬,債法總論,作者自版,1954年。————債法各論(上),作者自版,1967年。司法院院字第2287號解釋,載司法院秘書處編纂,司法院解釋彙編第4冊,1989年。申海恩,私法中的權力:形成權理論的新展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白慈甄,繼承人繼承遺產範圍之研究——以生前贈與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編著(孫禮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立法資料選,法律出版社,1999年。朱岩、高勝平、陳鑫,中國物權法評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朱慶育,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比較法研究,2004年第1期。————私法自治與民法規範——凱爾森規範理論的修正性運用,中外法學24卷3期,2012年6月。————民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何勤華等編,新中國民法典草案總覽(下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余適霖,贈品促銷行為法律規制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吳秀明、楊坤樵,憲法與我國經濟部門之基本秩序,載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元照出版社,2006年。吳從周,債權物權化、推定租賃關係與誠信原則——最高法院九五年度第十六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評釋,台灣法學雜誌,111期,2008年9月。————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從德國法及台灣法規定評論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南民一終字第75號判決,載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編,2014第二屆比較民商法與判例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吳曉芳,婚姻法司法解釋三適用中的疑難問題探析,法律適用,2014年第1期。李永軍,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李震山,警察法論——警察任務編,正典出版社,2002年。林秀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再造,月旦法學雜誌89期,2002年10月。————繼承法講義,元照出版社,2009年;————親屬法講義,元照出版社,2013年。林佳怡,競爭法上關於贈品贈獎促銷行為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林易典,無因管理,三民書局,2014年。林易典,贈與人窮困抗辯權之行使:高院九五上三六四,台灣法學雜誌,2010年11月。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元照出版社,2003年。邵慶平,贈與人悔約權的經濟分析與實務考察——從「票據交付後贈與悔約」的案例出發,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28卷,2010年1月。唐敏寶,身分行為之研究——以身分行為之體系化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作者自版,2013年。————民法債編總論(下),作者自版,2013年。徐涤宇,非常損失規則的比較研究,法律科學,2001年第3期,2001年3月。————原因理論研究——關於合同(法律行為)效力正當性的一種說明模式,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徐國棟,公平與價格——價值理論,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6期,1993年12月。————優士丁尼《法學階梯》評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譯,十二表法新譯本,河北法學,2005年第11期 。徐淑華,非典型贈與法律問題探究,蘇州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班天可,論民法上的法律錯誤——對德國法和日本法的比較研究,中外法學,2011年第10期。馬俊駒、余延滿,民法原論,法律出版社,2010年。婁愛華,大陸法系民法中原因理論的應用模式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張元旭等,私有土地既成道路補償問題面面觀座談會,月旦法學雜誌,第16 期,1996年9月。張金海,論要物合同的廢止與改造,中外法學,26卷4期,2014年8月。張菊華,建立老人居家服務志工人力時間銀行制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2007年,法律出版社。梅仲協,民法要義,作者自版,1963年。章程,見義勇為的民事責任——日本法的狀況及對我國法的啟示,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從裁判實務看無因管理制度的體系定位,北航法律評論,2013年1期,。章程、王天凡,比較法視野中的侵權法分權體制——以侵權法保護課題為中心,載龍衛球、王文杰主編,兩岸民商法前沿:民商法傳統與現代化(第2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元照出版社,2014年。————契約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之間——歸責事由之比較法觀察,載氏著,契約責任歸責事由之再構成——契約法之現代化,元照出版社,2014年。————從要物契約說談民法債編之修正,政治大學法學院民事法研究中心與台灣法學會合辦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12月。————無因債權契約論,學林出版社,1998年。————德國消費借貸之修正與債法之現代化,載氏著,整合中之契約法,元照出版社,2011年。————整合中之契約法,元照出版社,2011年。陳自強等,法律行為、法律性質與民法債編修正——民法研究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法學叢刊45卷2期,2000年4月。 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親屬新論,三民書局,2013年。陳聰富,使用借貸契約之債權物權化——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台上字第一三一九號民事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2期,2010年4月。陳鳳珠,代孕契約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彭鳳至,情事變更原則之研究——中德立法裁判學說之比較,五南出版社,1986年。黃右昌,羅馬法與現代,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黃立,民法債編通則,元照出版社,1999年。黃立、陳洸岳、吳瑾瑜、林恩瑋,民法消滅時效修法問題研討會論文集中的國別報告,政治大學法學院民事法研究中心主辦,2012年9月。黃光國,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載氏著,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巨流出版社,2003年。黃茂榮,現代民法與法學方法,作者自版,2006年。————債法各論(第一冊),植根出版,2006年。黃風,羅馬私法導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黃詩淳,特留分意義之重建:一個法制史的考察,台大法學論叢,39卷1期,2012年。楊宏暉,競爭法對於搭售行為之規範,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借地建屋爭議之調和與房地分離的權源自治選擇,政大法律評論,131期,2013年2月。楊楨,英美契約法論,作者自版,2006年。詹森林,最高法院二○○二年度契約法判決之研究,載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五),元照出版社,2007年。————效力規定與取締規定之區別標準——最高法院裁判之評析,載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六),元照出版社,2012年。詹鎮榮,國家任務,載氏著,民營化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社,2011年。寧麗紅,無償合同:民法學與社會學之維,政法論壇,第30卷第1期,2012年。蓋尤斯著,黃風譯,法學階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趙中孚、劉運宏,民法通則的制定及其對現今民法典編纂的啟示,法學雜誌,第162期,2006年12月。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上),作者自版,2011年。劉昭辰,不當得利,五南出版社,2012年。劉家安,要物合同概念之探究,比較法研究,2001年4期。劉舶,特殊形態贈與研究,吉林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蔡章麟,民法債編各論(下),作者自版,1964年。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作者自版,1971年。鄭玉波、陳榮隆,民法債編通則,三民書局,2008年。閻雲翔,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親屬法,元照出版社,2012年。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下),作者自版,1964年。韓世遠,合同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1年。羅結珍譯,法國民法典(下冊),法律出版社,2005年。蘇永欽,違反強制或禁止規定的法律行為——從德國民法§134的理論與實務操作看我國民法§71,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特刊號,1987年。————憲法權利的民法效力,載氏著,合憲性控制的理論與實際,月旦出版,1994年。————私法自治中的國家強制——從功能法的角度看民事規範的類型和立法釋法的方向,載氏著,走入新世紀的私法自治,元照出版社,2001年。————民法第一條的規範意義——從比較法、立法史與方法論的角度解析,載氏著,私法自治中的經濟理性,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民法典的時代意義——對中國內地民法典草案的方向提幾點看法,載氏著,民事立法與公私法的接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民事裁判中的人權保障,載氏著,尋找新民法(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法定物權的社會成本——兩岸立法政策的比較與建議,載氏著,尋找新民法(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以公法規範控制私法契約——兩岸轉介條款的比較與操作建議,載氏著,尋找新民法(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現代民法典的體系定位與建構規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工程進一言,載氏著,尋找新民法(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締約過失責任的經濟分析,載氏著,尋找新民法(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蘭美海,無償性對贈與合同規則的影響,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論文,2012年。二、英文Blau, Peter M.,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1992). Gregory, Chris, Gifts and Commodities (1982).Gregory, Chris, Gifts to Men and Gifts to God: Gift Exchange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Contemporary Papua, 15(4) Man(n.s.), 640 (1980).Johnson, Colleen, Gift Giving and Reciprocity among the Japanese Americans in Honolulu, 1(2) American Ethnologist, 295-308 (1974).Dawson, John P., Gifts and Promises: Continental and American Law (1980). Levy, Ernst, West Roman Vulgar Law: The Law of Property (1951).Geoffrey, MacCormack, Contractual Theory and the Innominate Contracts , 51 SDHI 131-152, 131 (1985).Gordley, James (ed.), The Enforceability of Promises in European Contract law (2001).Harumi, Befu, Gift giving and Social Reciprocity in Japan, 21 France-Asie, 173-175 (1966-1967).Hyland, Richard, Gift: A Study in Comparative Law (2009).Ayres, Ian & Gertner, Robert, Filling Gaps in Incomplete Contracts: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fault Rules, 99 Yale L. J. 87(1989).Parry, Jonathan & Bloch, Maurice, Introduction: Money and the Morality of Exchange, in Money and the Morality of Exchange, 24 (Jonathan Parry and Maurice Bloch eds., 1989).Parry, Jonathan, The Gift, the Indian Gift and the `Indian Gift`, 21 Man(n.s.) 453-73 (1986).Miller, James Innes, The Spice Trade of the Roman Empire (1969).Mousourakis, George, The Historic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Roman Law (2003).Plessis, Paul Du, Borkowski`s Textbook on Roman Law (2010).Polanyi, Karl,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Trade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243-69 (Karl Polanyi, Conrad Arensberg and Harry Pearson eds., 1957).Polanyi, Karl,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2001).Schulz, Fritz, Classical Roman Law (1992). Sefton-Grireen, Ruth (ed.), Mistake, Fraud and Dies to inform in European Contract Law (2009). Su, Yeong-chin, Codification of Civil Law in East Asia– A General Report, in Codification in East Asia, 189 (Wen-Yeu Wang eds., 2014).Sugiyama, Lebra Takie, Reciprocity and the Asymmetric Principle: An Analytical Reappraisal of the Japanese Concept of On, 12 Psychologia 129-38 (1969).Titmuss, Richard M., The Gift Relationship: From Human Blood to Social Policy (1997). Yamagishi, Toshio, Trust: The Evolutionary Game of Mind and Society (2011). Zimmermann, Reinhard, The Law of Obligations: Roman Foundations of the Civilian Tradition (1996). Zimmermann/Whittaker (eds.), Good Faith in European Contract Law (2000).三、日文Behrends, Okko著,河上正二譯著,歴史の中の民法,日本評論社,2001年。GRIMALDI, Cyril,齋藤哲志譯,典型契約法の再法典化に挑む——フランスの経験からの考察,新世代法政策学研究18号,2012年。Jean-Paul, Decorps,平野裕之譯,契約の方式,慶應法学19号,2011年3月。Rechts),中央大学出版部,2003年Klingenberg, Georg著,瀧澤栄治譯,ローマ債権法講義,大學教育出版,2001年,。Kötz, Hein著,中田邦博等譯,ユーロッパ契約法Ⅰ,法律文化社,1999年。Lerond, Sylvie,原恵美訳,フランス法における他人の財産管理(1) : 一般法の委任および特別の委任,慶應法学23号,2012年5月。Savigny著,小橋一郎譯,現代ローマ法体系(四)(System des heutigen römischen Rechts),成文堂,2001年。Schulz, Fritz著, 眞田芳憲、森光譯,ローマ法の原理(Prinzipien des Römischen) 筏津安恕,失われた契約理論,昭和堂,1998年。—————私法理論のパラダイム転換と契約理論の再編,昭和堂,2001年。 五十嵐清,ドイツ行為基礎論小史(1)(2完) : ドイツ民法新313条の成立まで,札幌法学,2004年,15卷2号,16卷1号。幾代通、廣中俊雄編,新版注釈民法(16),有斐閣,1989年。—————新版注釈民法(15),有斐閣,1996年。池田清治,民法550條(贈与の取消),載廣中俊雄、星野英一編,民法典の百年Ⅲ,有斐閣,1998年。一般社団法人金融財政事情研究会編,「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中間的な論点整理」に対して寄せられた意見の概要,一般社団法人金融財政事情研究会,2012年。石川博康,「契約の本性」の法理論,有斐閣,2010年。—————再交渉義務の理論,有斐閣,2011年。石部雅亮,ドイツ民法典編纂史概説,ドイツ民法典の編纂の法学,九州大学出版会,2001年。伊藤幹治,贈与と交換の今日的課題,載氏著:贈与と市場の社会学,岩波書店,1996年。內田貴,民法IV親族継承,東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大村敦志,民法総論,岩波書店,2001年。大村敦志,取引と公序——法令違反行為効力論の再検討(上)”,ジユリスト,1023号,1993年6月。————-無償行為の再検討へ—現代におけるその位置づけを中心に,載林信夫, 佐藤岩夫編:法の生成と民法の体系 : 無償行為論・法過程論・民法体系論(広中俊雄先生傘寿記念論集), 創文社,2006年。近江幸治,民法講義物権法,成文堂,2006年。岡孝,委任——報酬請求権を中心に,載星野英一主編,民法講座V,有斐閣,1984年。荻原基裕,無償契約における責任制限法理の歴史的展開に関する一考察——ドイツ普通法時代における立法例および学説を中心に,法学研究論集(明治大学)36号,2012年2月。奧田昌道,債権総論,悠悠社,1992年。奥野久雄,民法と人体——公序と人体尊重の法理・フランス法,中京法学,40卷3•4号,2006年。加藤一郎,忘恩行為と贈与の効力,法学教室,16号,1982年。加藤永一,履行済みの贈与が撤回される場合があるか,載加藤一郎、米倉明編,民法の争点Ⅱ,有斐閣,1985年。加藤雅信,財産法の体系と不当利得法の構造,有斐閣,1986年。—————事務管理不当利得,三省堂,1999年。—————法務省に対するご質問:債権法改正立法手続きの問題性について,日本內閣府規制改革會議網站,http://www8.cao.go.jp/kisei-kaikaku/kaigi/meeting/2013/wg3/sogyo/140723/item2-2.pdf,最後訪問日,2014年11月1日。 —————事務管理不当利得不法行為(第二版),有斐閣,2005年。—————物権法,有斐閣,2005年。—————債権総論,有斐閣,2005年。—————契約法,有斐閣,2007年。金山直樹、松尾弘、曾野裕夫、韓世遠、李英俊,PACLという試み(1)-(5),NBL973-977,2012年。川島武宜、川井健編,新版注釈民法(7),有斐閣,2007年。北川善太郎,債権各論,有斐閣,2003年。久保正幡,ゲルマン古法に於ける贈与行為の有償性,載中田先生還暦祝賀法制史論集,岩波書店,1937年。来栖三郎,契約法,有斐閣,1974年。—————来栖三郎著作集Ⅱ契約法,信山社,2004年。現行条文からみる民法改正提案完全比較,第一法規,2010年。小池隆一,準契約及事務管理の研究,慶應義塾大学法学研究会,1962年。小粥太郎,フランス契約法におけるコーズの理論,早稲田法学70卷3号,1995年。小島奈津子,贈与契約の類型化,信山社,2004年。木庭顕,「債権法改正の基本方針」に対するロマニスト・リリビュー速報版,東京大学法科大学院ローレビュー,2010年5号。————-ローマ法案内 : 現代の法律家のために,羽鳥書店,2010年。潮見佳男,契約各論1,信山社,2002年。四宮和夫,委任と事務管理,載谷口知平教授還暦論文集不当利得•事務管理の研究(2),有斐閣,1971年。章程,中国事務管理法の機能的考察——中国裁判例の整理を通じて,北大法政ジャナール18号,2011年。末弘厳太郎,委任雑考,載氏著,民法雜記帳,日本評論社,1948年。鈴木ハツヨ,贈与の研究——フランス法,載比較法學會編,贈与の研究,有斐閣,1974年。曾野和明、山手正史,国際売買法(現代法律学全集60),青林書院,1993年。竹中悟人,契約の成立とコーズ(二),法学協會雜誌,127卷1号,2010年。—————契約の成立とコーズ(二),法学協會雜誌,127卷2号,2010年。谷口知平、五十嵐清編,新版注釈民法(13),有斐閣,1999年。谷口知平、甲斐道太郎編,新版注釈民法(18),有斐閣,1991年。鄭鍾休,韓国における民法典改正の現状——法の統一性と多様性の観点から(特集 アジアの民法——財産法を中心にして),ジュリスト,1406号,2010年9月。寺川永一,Rahmenvertag(枠契約)の史的変遷とその現代的意義に関する一考察,一橋法学1卷1号,2002年。中田裕康,枠契約の概念の多様性,日仏法学,22号,有斐閣,2000年。————-債権総論,岩波書店,2008年。中西俊二,詐害行為取消権の法理,信山社,2011年。中野邦保,啓蒙期自然法体系の法構造と思考原理——給付と反対給付の等価性確保の問題から,名古屋大学法政論集227号,2008年。————-法律行為論再考——法体系における法構造と思考原理,私法72号,2010年。野澤正充,枠組契約と実施契約,日仏法学,22号,有斐閣,2000年。鳩山秀夫,事務管理の起源及び本質,載民法研究(第四巻),岩波書店,1930年。原田慶吉,民法七〇九条の成立する迄,国家学会雑誌57卷4號,1943年。—————ローマ法(改訂),有斐閣,1955年。樋口陽一,人間の尊厳VS人権——ペリュシュ判決をきっかけして,載民法研究第4号,信山社,2004年。平井宜雄,債権各論Ⅱ不法行為,弘文堂,1992年。—————債権総論,弘文堂,1994年。—————いわゆる継続的契約に関する一考察,載中川良延、平井宜雄、野村豊弘、加藤雅信、瀬川信久、廣瀬久和、内田貴編,日本民法学の形成と課題(下),有斐閣,1996年。—————債権各論Ⅱ契約総論(上),弘文堂,2008年。—————民法学雑纂,有斐閣,2011年。—————責任の沿革的比較法的考察,載氏著,不法行為理論の諸相,有斐閣,2011年。平田健治,事務管理法の構造・機能の再検討(1)(2),民商法雑誌 89 巻 5 号,1984年2月;89 巻 6 号,1984年3月。廣中俊雄,ローマ法における現物消費貸借上の利息について,載氏著,契約とその法的保護,創文社,1992年。—————有償契約と無償契約,載氏著,契約法と理論と解釈,創文社,1992年。—————契約とその法的保護,創文社,1992年。—————主題(個人の尊厳の人間の尊厳)に関するおぼえがき,載民法研究第4号,信山社,2004年。副田隆重,事務管理法の機能とその適用範囲(上)(下),判例タイムス514号,1984年2月;522号,1984年5月。船田享二,羅馬法第三卷,岩波書店,1943年。星野英一,愛と法律——民法を中心として,載氏著,民法論集(第7巻),有斐閣,1989 年。三宅正男,契約法(上),青林書院,1983年。民法(債権法)改正検討委員会編,詳解債権法改正の基本方針,各種の契約(1),商事法務,2010年。民法(債権法)改正検討委員会編,詳解債権法改正の基本方針,各種の契約(2),商事法務,2010年。村上淳一,「権利のための闘争」を読む,岩波書店,1983年。森田宏樹,結果債務手段債務の区別の意義について,載氏著,契約責任の帰責構造,有斐閣,2002年。森山浩江,恵与における「目的」の概念——コーズ理論を手掛かりに,九大法学64号,1992年9月。山田晟,贈与の研究——ドイツ法,載比較法學會編,贈与の研究,有斐閣,1958年。山本敬三,民法講義Ⅳ契約,有斐閣,2005年。柚木馨、高木多喜男編集,新版注釈民法(14),有斐閣,1993年。吉田邦彦,契約の解釈補充と任意規定の意義,收於氏著,契約法医事法の関係的展開,有斐閣,2003年。—————債権の各種——「帰責事由論」の再検討,載氏著,契約法医事法の関係的展開,有斐閣,2003年。—————贈与法学の基礎理論と今日的課題,載氏著,契約法医事法の関係的展開,有斐閣,2003年。我妻栄,債権総論(上),岩波書店,1954年。—————債權各論(中卷一),岩波書店,1997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