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Narrative of Mahāparinirvāna-sūtra
作者 邱琬淳
Chiu, Wan Chun
貢獻者 丁敏
Ting, Min
邱琬淳
Chiu, Wan Chun
關鍵詞 大般涅槃經
涅槃
敘事學
佛陀觀
示現
遊行經
Mahāparinirvāna-sūtra
nirvāna
narratology
Buddhology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1-四月-2015 10:03:45 (UTC+8)
摘要 本論文以漢譯大、小乘《涅槃經》為研究對象,依循經典本身的敘事脈絡,運用相關的敘事學理論,從情節結構、空間場景、人物形象等敘事要素,分析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思想主題,尋繹兩類經典間的互文性軌跡。並於敘事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佛般涅槃故事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教理承衍轉變的發展關係。
本論文共為六章,第一章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綜述前人研究成果,說明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二章《遊行經》作為小乘《涅槃經》的代表,藉用敘事學的空間理論探討小乘《涅槃經》空間敘事的語義內涵,以見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主題意涵,建立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論述基礎。
第三章以大乘《涅槃經》〈序品〉為中心,依佛陀展現的三次涅槃意象,分析依序出場的涅槃會眾,並探討敘述者介紹各組涅槃會眾時所隱含的敘事聲調。說明大乘《涅槃經》敘述者如何建構壯麗宏闊的敘事場景,一掃小乘《涅槃經》中眾人悲啼不捨的哀戚氛圍,將佛陀涅槃的雙樹空間重構成大乘涅槃空間,奠定大乘《涅槃經》的敘事基調。
第四章以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為線索,透過對比大、小乘《涅槃經》的出場人物與情節意涵的改寫,說明大乘《涅槃經》承襲小乘敘事資源的同時,如何改寫故事情節、敘事主題以為己用,並將聖弟子的典範由聲聞比丘改為大乘菩薩。
第五章以「如來常住不滅」為討論中心,分別從示現說的理論建構、人物的語言風格,以及事件的重述與改寫,探討大乘《涅槃經》的敘述者如何借用佛陀語言的權威性與敘事策略,來填補小乘、大乘《涅槃經》在主題思想與故事情節的落差,進而將小乘《涅槃經》的佛陀入滅改寫為法身常住,實不涅槃。次從時間類型與敘事結構分析兩類《涅槃經》,說明大乘《涅槃經》以佛陀色身的循環示現、如來法身的永恆存在打破小乘《涅槃經》的歷史時間,使佛陀般入涅槃敘事素材超越有為生滅變化,成為涅槃常樂我淨、法性常住無有變異的哲理性論述。
第六章〈結論〉分別從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法義的承衍兩方面,說明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意涵與文本效應,藉此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一、漢譯佛典(依《大正藏》冊數經號排序)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22卷《大正藏》第一冊no.1。
〔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2卷,《大正藏》第一冊no.5。
失譯:《般泥洹經》2卷,《大正藏》第一冊no.6。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3卷,《大正藏》第一冊no.7。
〔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60卷,《大正藏》第一冊no.26。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51卷,《大正藏》第二冊no.125。
〔魏〕慧覺等譯:《賢愚經》13卷,《大正藏》第四冊no.202。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60卷,《大正藏》第九冊no.278。
〔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2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31。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40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4。
〔劉宋〕慧嚴等再治:《大般涅槃經》36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5。
〔東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6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6。
〔後秦〕鳩摩羅什:《佛說首楞嚴三昧經》2卷,《大正藏》第十五冊no.642。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40卷,《大正藏》第二十四冊no.1451。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100卷,《大正藏》第二十五冊no.1509。
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30卷,《大正藏》第二十九冊no.1558。
彌勒菩薩造,〔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100卷,《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79。
〔梁〕寶亮等著:《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63。
〔隋〕慧遠:《大般涅槃經義記》10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64。
〔隋〕灌頂,〔唐〕湛然再治:《大般涅槃經疏》33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冊no.1767。
〔隋〕吉藏《大乘玄論》5卷,《大正藏》第四十五冊no. 1853。
〔西晉〕安法欽譯:《阿育王傳》7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42。
〔梁〕慧皎:《高僧傳》14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9。
〔唐〕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2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66。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15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45。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20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54。
巴宙譯:《南傳大般涅槃經》,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05月。
通妙譯:《南傳大藏經‧長部》,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年12月。
二、敘事學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李玉平:《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07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2004年12月二版。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06月。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11月。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05月。
〔美〕蒲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劉世劍:《小說敘事藝術》,長春:吉林大學,1999年。
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出版,2002年08月。
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荷〕米克•巴爾(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tiv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04月二版。
〔美〕西摩‧查特曼(Seymour Chartman)著,徐強譯:《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01月。
三、專 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丁敏:《中國佛教文學的古典與現代:主題與敘事》,湖南:岳麓出版社,2007年06月。
丁敏:《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7年09月。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高雄:佛光出版,2004年07月。
方立天:《佛教哲學》,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台北:桂冠圖書,2006年。
吳汝鈞:《印度佛學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07月。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高雄:佛光文化,2002年03月。
〔法〕杜蒙(Louis Dumont)著、王志明譯:《階序人II──卡斯特體系及其衍生現象》(Homo Hierarchicus: Essai sur le système des castes),臺北:遠流出版,2007年10月二版。
杜繼文:《漢譯佛教經典哲學(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12月。
屈大成:《原始佛教僧團生活導論》,臺北:渤海堂出版,2011年06月。
〔日〕岩本裕著,劉欣如譯:《佛教與女性》,台北:大展出版社,1998年09月。
〔英〕柯蘭格(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臺北:巨流圖書,2003年09月。
崔連仲:《從佛陀到阿育王》,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張世君:《《紅樓夢》的空間敘事藝術》,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99年09月。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2012年1月二版。
郭良鋆:《佛陀與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03月。
郭朝順:《佛教文化哲學》,台北:里仁書局,2012年12月。
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08月。
陳嘉璟:《維摩斗室空間美感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2年11月。
〔英〕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著,林宏濤譯:《佛陀:喬達摩的人生旅程》(Buddha),臺北:左岸文化,2009年04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01月二版。
程小娟主編:《聖經敘事藝術探索》,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楊維中:《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上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01月。
〔美〕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周世箴譯註:《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03月。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5月。
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臺北:法鼓文化,2006年04月。
釋永明:《佛教的女性觀》,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09月二版。。
釋印順:《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04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01月。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2年01月二版。
釋恆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07月。
四、外文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日〕布施浩岳:《涅槃宗の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1973年。
〔日〕橫超慧日:《涅槃経:如来常住と悉有仏性》,京都:平楽寺書店,1981年。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李坤寅:《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格分析》,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陳玉純:《涅槃巡禮──從印度至敦煌的涅槃圖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益倫:《從敘事到詮釋:兩類《大般涅槃經》典範轉向的人物線索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六、期刊論文、會議論文、論文集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仲堯:〈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及其價值意義〉,《普門學報》第6期,2001年11月,第1-17頁。
呂凱文:〈以兩類《大般涅槃經》論兩種佛教典範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06月,第33-64頁。
長谷川滋:〈大般涅槃経の研究〉,《密教文化》第105期,1974年02月,第20-39頁。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外國文學評論》第3期,2004年,第19-30頁。
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1分,1996年03月,第109-143頁。
郭朝順:〈六十卷《華嚴經》「始成正覺」的敘事與詮釋的開展〉,《臺大佛學研究》第27期,2014年06月,第1-52頁。
陳懷宇:〈獅子與佛陀:早期漢譯佛教文獻中的動物裝飾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14期,2010年12月,第55-84頁。
廖明活:〈吉藏與大乘《涅槃經》〉,《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07月,第111-137頁。
蕭世友:〈法批河西──北涼姑臧佛經譯場考論〉,《翻譯學研究集刊》第17輯,2014年,,第127-160頁。
龍迪勇:〈論現代小說的空間敘事〉,《江西社會科學》第10期,2003年,第15-22頁。
龍迪勇:〈歷史敘事的空間基礎〉《敘事叢刊(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47頁。
羅因:〈漢譯說一切有部兩種佛傳中對於佛陀的不同詮釋〉,日本北海道大學「首屆東亞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08月,第1-22頁。
嚴瑋泓:〈「迦羅」(Kāla)或「三摩耶」(Samaya)?--以「時間」議題論《大智度論》批判實在論的哲學問題〉,受錄於陳平坤主編:《從印度佛學到中國佛學──楊惠南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新北:Airiti Press,2012年07月),第125-174。
釋如念:〈大乘《大般涅槃經》中的女性觀〉,《揭諦》第24期,2013年01月,第1-52頁。
Diana Y. Paul, Women in Buddhism : images of the feminine in Mahāyāna tradition, Berkeley, 2d ed.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七、網路文獻、電子資源
CEBTA 電子佛典集成,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4年。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網址: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Buddhist Library Online,網址:http://buddhistlibraryonline.or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9151011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丁敏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ing, M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邱琬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Chiu, Wan Ch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邱琬淳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iu, Wan Chunen_US
dc.date (日期) 201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四月-2015 10:03:45 (UTC+8)-
dc.date.available 1-四月-2015 10:03: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四月-2015 10:03:45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9151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25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15101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以漢譯大、小乘《涅槃經》為研究對象,依循經典本身的敘事脈絡,運用相關的敘事學理論,從情節結構、空間場景、人物形象等敘事要素,分析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思想主題,尋繹兩類經典間的互文性軌跡。並於敘事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佛般涅槃故事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教理承衍轉變的發展關係。
本論文共為六章,第一章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綜述前人研究成果,說明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二章《遊行經》作為小乘《涅槃經》的代表,藉用敘事學的空間理論探討小乘《涅槃經》空間敘事的語義內涵,以見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主題意涵,建立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論述基礎。
第三章以大乘《涅槃經》〈序品〉為中心,依佛陀展現的三次涅槃意象,分析依序出場的涅槃會眾,並探討敘述者介紹各組涅槃會眾時所隱含的敘事聲調。說明大乘《涅槃經》敘述者如何建構壯麗宏闊的敘事場景,一掃小乘《涅槃經》中眾人悲啼不捨的哀戚氛圍,將佛陀涅槃的雙樹空間重構成大乘涅槃空間,奠定大乘《涅槃經》的敘事基調。
第四章以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為線索,透過對比大、小乘《涅槃經》的出場人物與情節意涵的改寫,說明大乘《涅槃經》承襲小乘敘事資源的同時,如何改寫故事情節、敘事主題以為己用,並將聖弟子的典範由聲聞比丘改為大乘菩薩。
第五章以「如來常住不滅」為討論中心,分別從示現說的理論建構、人物的語言風格,以及事件的重述與改寫,探討大乘《涅槃經》的敘述者如何借用佛陀語言的權威性與敘事策略,來填補小乘、大乘《涅槃經》在主題思想與故事情節的落差,進而將小乘《涅槃經》的佛陀入滅改寫為法身常住,實不涅槃。次從時間類型與敘事結構分析兩類《涅槃經》,說明大乘《涅槃經》以佛陀色身的循環示現、如來法身的永恆存在打破小乘《涅槃經》的歷史時間,使佛陀般入涅槃敘事素材超越有為生滅變化,成為涅槃常樂我淨、法性常住無有變異的哲理性論述。
第六章〈結論〉分別從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法義的承衍兩方面,說明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意涵與文本效應,藉此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 要 i
目 次 iii
表格目錄 v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涅槃經典概述 5
第三節 前人研究綜述 12
一、小乘《涅槃經》的相關研究 12
二、大乘《涅槃經》的思想研究 13
(一)大乘《涅槃經》的涅槃思想研究 14
(二)大乘《涅槃經》的佛性思想研究 14
三、大、小乘《涅槃經》的相關研究 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17
一、研究方法 18
(一)互文性的研究視角 18
(二)敘事學的研究方法 19
二、研究目的 20
三、章節安排 21
第二章 小乘《涅槃經》的空間敘事 23
第一節 《遊行經》的結構空間敘事 26
一、時間空間化的敘述模式 26
二、結構空間的轉化推進故事情節 29
三、僧俗二分的宗教空間秩序 32
第二節 《遊行經》的主題化空間敘事 36
一、三世拘尸城:佛陀涅槃的主題化空間 36
(一)過去世──轉輪聖王之樂土 36
(二)現在世──佛陀般入涅槃之處 39
(三)未來世──佛教信仰之神聖中心 41
二、天冠寺葬儀:建構人天交往的主題化空間 42
小 結 45
第三章 大乘《涅槃經》的場景敘事 51
第一節 大放光明,預示入涅槃 53
一、出家弟子 54
(一)聲聞僧眾:大阿羅漢悲痛的場景書寫 55
(二)菩薩眾:安住大乘的敘事主題 56
二、在家弟子 57
(一)優婆塞:請佛應供的華麗排場 57
(二)優婆夷:女身不淨的敘事聲調 59
(三)王宮貴族:護持正法摧伏異學 61
(四)護法天神:最後供養功德無量 63
第二節 變林重閣,再現異象 64
一、天人身光的光明競賽 65
二、魔王波旬的形象轉變 66
三、東方無邊身菩薩設供 70
第三節 改穢收光,三現涅槃相 71
一、小能容眾的雙樹空間 72
二、由穢轉淨的空間神變 73
三、收光入口的涅槃徵兆 73
小 結 74
表四 大乘涅槃經的場景敘事 76
第四章 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 79
第一節 純陀身份菩薩化 81
一、最後食供的布施功德 81
二、菩薩化的敘事策略 85
第二節 聲聞弟子的退場 87
一、比丘無智能咨深義 87
二、侍者阿難先隱後顯 91
第三節 大乘菩薩的登場 94
一、付法對象的轉移 95
二、同名異義的命名策略 98
三、菩薩稱號的表義作用 100
(一)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 100
(二)師子吼菩薩 102
小 結 104
第五章 大乘《涅槃經》的示現理論與敘事策略 107
第一節 大乘《涅槃經》義理嫁接的敘事策略 109
一、佛陀「色身示現」理論的建構策略 109
(一)迦葉菩薩反覆詰難如來長壽之說 109
(二)如來宣說「法身常住,色身示現」的新理論 112
二、佛陀答辯「法身常住,色身示現」的語言策略 114
(一)「唯佛能知」的威權性答辯策略 114
(二)援引譬喻答辯的語言策略 116
(三)「隨機設教、階段說法」的語言策略 119
第二節 大乘《涅槃經》情節改寫的敘事策略 121
一、佛陀受供與現疾事件的改寫 121
(一)受純陀食供→化佛無數,普受天人供養 121
(二)舉眾皆哀→佛說常住,天人顏貌怡悅 123
(三)身患背疾→示疾非病,展顯神通變化 125
二、般入涅槃事件的「閃回」與改寫 129
三、建構佛陀「觀念視角」的敘事聲音 132
第三節 大、小乘《涅槃經》的時間類型與敘事結構 134
一、歷史佛陀的涅槃 135
二、色身的循環示現 136
三、法身的永恆存在 139
小 結 141
第六章 結 論 143
參考書目 149
zh_TW
dc.format.extent 205014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大般涅槃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涅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敘事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佛陀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示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遊行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Mahāparinirvāna-sūtr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irvān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arratolog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uddhologyen_US
dc.title (題名)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n the Narrative of Mahāparinirvāna-sūtr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漢譯佛典(依《大正藏》冊數經號排序)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22卷《大正藏》第一冊no.1。
〔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2卷,《大正藏》第一冊no.5。
失譯:《般泥洹經》2卷,《大正藏》第一冊no.6。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3卷,《大正藏》第一冊no.7。
〔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60卷,《大正藏》第一冊no.26。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51卷,《大正藏》第二冊no.125。
〔魏〕慧覺等譯:《賢愚經》13卷,《大正藏》第四冊no.202。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60卷,《大正藏》第九冊no.278。
〔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2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31。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40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4。
〔劉宋〕慧嚴等再治:《大般涅槃經》36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5。
〔東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6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6。
〔後秦〕鳩摩羅什:《佛說首楞嚴三昧經》2卷,《大正藏》第十五冊no.642。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40卷,《大正藏》第二十四冊no.1451。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100卷,《大正藏》第二十五冊no.1509。
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30卷,《大正藏》第二十九冊no.1558。
彌勒菩薩造,〔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100卷,《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79。
〔梁〕寶亮等著:《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63。
〔隋〕慧遠:《大般涅槃經義記》10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64。
〔隋〕灌頂,〔唐〕湛然再治:《大般涅槃經疏》33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冊no.1767。
〔隋〕吉藏《大乘玄論》5卷,《大正藏》第四十五冊no. 1853。
〔西晉〕安法欽譯:《阿育王傳》7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42。
〔梁〕慧皎:《高僧傳》14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9。
〔唐〕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2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66。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15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45。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20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54。
巴宙譯:《南傳大般涅槃經》,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05月。
通妙譯:《南傳大藏經‧長部》,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年12月。
二、敘事學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李玉平:《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07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2004年12月二版。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06月。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11月。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05月。
〔美〕蒲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劉世劍:《小說敘事藝術》,長春:吉林大學,1999年。
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出版,2002年08月。
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荷〕米克•巴爾(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tiv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04月二版。
〔美〕西摩‧查特曼(Seymour Chartman)著,徐強譯:《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01月。
三、專 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丁敏:《中國佛教文學的古典與現代:主題與敘事》,湖南:岳麓出版社,2007年06月。
丁敏:《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7年09月。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高雄:佛光出版,2004年07月。
方立天:《佛教哲學》,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台北:桂冠圖書,2006年。
吳汝鈞:《印度佛學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07月。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高雄:佛光文化,2002年03月。
〔法〕杜蒙(Louis Dumont)著、王志明譯:《階序人II──卡斯特體系及其衍生現象》(Homo Hierarchicus: Essai sur le système des castes),臺北:遠流出版,2007年10月二版。
杜繼文:《漢譯佛教經典哲學(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12月。
屈大成:《原始佛教僧團生活導論》,臺北:渤海堂出版,2011年06月。
〔日〕岩本裕著,劉欣如譯:《佛教與女性》,台北:大展出版社,1998年09月。
〔英〕柯蘭格(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臺北:巨流圖書,2003年09月。
崔連仲:《從佛陀到阿育王》,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張世君:《《紅樓夢》的空間敘事藝術》,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99年09月。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2012年1月二版。
郭良鋆:《佛陀與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03月。
郭朝順:《佛教文化哲學》,台北:里仁書局,2012年12月。
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08月。
陳嘉璟:《維摩斗室空間美感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2年11月。
〔英〕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著,林宏濤譯:《佛陀:喬達摩的人生旅程》(Buddha),臺北:左岸文化,2009年04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01月二版。
程小娟主編:《聖經敘事藝術探索》,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楊維中:《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上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01月。
〔美〕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周世箴譯註:《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03月。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5月。
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臺北:法鼓文化,2006年04月。
釋永明:《佛教的女性觀》,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09月二版。。
釋印順:《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04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01月。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2年01月二版。
釋恆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07月。
四、外文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日〕布施浩岳:《涅槃宗の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1973年。
〔日〕橫超慧日:《涅槃経:如来常住と悉有仏性》,京都:平楽寺書店,1981年。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李坤寅:《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格分析》,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陳玉純:《涅槃巡禮──從印度至敦煌的涅槃圖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益倫:《從敘事到詮釋:兩類《大般涅槃經》典範轉向的人物線索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六、期刊論文、會議論文、論文集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仲堯:〈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及其價值意義〉,《普門學報》第6期,2001年11月,第1-17頁。
呂凱文:〈以兩類《大般涅槃經》論兩種佛教典範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06月,第33-64頁。
長谷川滋:〈大般涅槃経の研究〉,《密教文化》第105期,1974年02月,第20-39頁。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外國文學評論》第3期,2004年,第19-30頁。
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1分,1996年03月,第109-143頁。
郭朝順:〈六十卷《華嚴經》「始成正覺」的敘事與詮釋的開展〉,《臺大佛學研究》第27期,2014年06月,第1-52頁。
陳懷宇:〈獅子與佛陀:早期漢譯佛教文獻中的動物裝飾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14期,2010年12月,第55-84頁。
廖明活:〈吉藏與大乘《涅槃經》〉,《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07月,第111-137頁。
蕭世友:〈法批河西──北涼姑臧佛經譯場考論〉,《翻譯學研究集刊》第17輯,2014年,,第127-160頁。
龍迪勇:〈論現代小說的空間敘事〉,《江西社會科學》第10期,2003年,第15-22頁。
龍迪勇:〈歷史敘事的空間基礎〉《敘事叢刊(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47頁。
羅因:〈漢譯說一切有部兩種佛傳中對於佛陀的不同詮釋〉,日本北海道大學「首屆東亞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08月,第1-22頁。
嚴瑋泓:〈「迦羅」(Kāla)或「三摩耶」(Samaya)?--以「時間」議題論《大智度論》批判實在論的哲學問題〉,受錄於陳平坤主編:《從印度佛學到中國佛學──楊惠南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新北:Airiti Press,2012年07月),第125-174。
釋如念:〈大乘《大般涅槃經》中的女性觀〉,《揭諦》第24期,2013年01月,第1-52頁。
Diana Y. Paul, Women in Buddhism : images of the feminine in Mahāyāna tradition, Berkeley, 2d ed.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七、網路文獻、電子資源
CEBTA 電子佛典集成,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4年。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網址: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Buddhist Library Online,網址:http://buddhistlibraryonline.org/。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