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丁敏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Ting, Min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邱琬淳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Chiu, Wan Chu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邱琬淳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Chiu, Wan Chu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4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四月-2015 10:03:45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四月-2015 10:03:45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四月-2015 10:03:45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009915101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250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9151011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3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論文以漢譯大、小乘《涅槃經》為研究對象,依循經典本身的敘事脈絡,運用相關的敘事學理論,從情節結構、空間場景、人物形象等敘事要素,分析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思想主題,尋繹兩類經典間的互文性軌跡。並於敘事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佛般涅槃故事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教理承衍轉變的發展關係。本論文共為六章,第一章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綜述前人研究成果,說明研究方法及目的。第二章《遊行經》作為小乘《涅槃經》的代表,藉用敘事學的空間理論探討小乘《涅槃經》空間敘事的語義內涵,以見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主題意涵,建立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論述基礎。第三章以大乘《涅槃經》〈序品〉為中心,依佛陀展現的三次涅槃意象,分析依序出場的涅槃會眾,並探討敘述者介紹各組涅槃會眾時所隱含的敘事聲調。說明大乘《涅槃經》敘述者如何建構壯麗宏闊的敘事場景,一掃小乘《涅槃經》中眾人悲啼不捨的哀戚氛圍,將佛陀涅槃的雙樹空間重構成大乘涅槃空間,奠定大乘《涅槃經》的敘事基調。第四章以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為線索,透過對比大、小乘《涅槃經》的出場人物與情節意涵的改寫,說明大乘《涅槃經》承襲小乘敘事資源的同時,如何改寫故事情節、敘事主題以為己用,並將聖弟子的典範由聲聞比丘改為大乘菩薩。第五章以「如來常住不滅」為討論中心,分別從示現說的理論建構、人物的語言風格,以及事件的重述與改寫,探討大乘《涅槃經》的敘述者如何借用佛陀語言的權威性與敘事策略,來填補小乘、大乘《涅槃經》在主題思想與故事情節的落差,進而將小乘《涅槃經》的佛陀入滅改寫為法身常住,實不涅槃。次從時間類型與敘事結構分析兩類《涅槃經》,說明大乘《涅槃經》以佛陀色身的循環示現、如來法身的永恆存在打破小乘《涅槃經》的歷史時間,使佛陀般入涅槃敘事素材超越有為生滅變化,成為涅槃常樂我淨、法性常住無有變異的哲理性論述。第六章〈結論〉分別從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法義的承衍兩方面,說明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意涵與文本效應,藉此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摘 要 i目 次 iii表格目錄 vii第一章 緒 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涅槃經典概述 5第三節 前人研究綜述 12一、小乘《涅槃經》的相關研究 12二、大乘《涅槃經》的思想研究 13(一)大乘《涅槃經》的涅槃思想研究 14(二)大乘《涅槃經》的佛性思想研究 14三、大、小乘《涅槃經》的相關研究 15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17一、研究方法 18(一)互文性的研究視角 18(二)敘事學的研究方法 19二、研究目的 20三、章節安排 21第二章 小乘《涅槃經》的空間敘事 23第一節 《遊行經》的結構空間敘事 26一、時間空間化的敘述模式 26二、結構空間的轉化推進故事情節 29三、僧俗二分的宗教空間秩序 32第二節 《遊行經》的主題化空間敘事 36一、三世拘尸城:佛陀涅槃的主題化空間 36(一)過去世──轉輪聖王之樂土 36(二)現在世──佛陀般入涅槃之處 39(三)未來世──佛教信仰之神聖中心 41二、天冠寺葬儀:建構人天交往的主題化空間 42小 結 45第三章 大乘《涅槃經》的場景敘事 51第一節 大放光明,預示入涅槃 53一、出家弟子 54(一)聲聞僧眾:大阿羅漢悲痛的場景書寫 55(二)菩薩眾:安住大乘的敘事主題 56二、在家弟子 57(一)優婆塞:請佛應供的華麗排場 57(二)優婆夷:女身不淨的敘事聲調 59(三)王宮貴族:護持正法摧伏異學 61(四)護法天神:最後供養功德無量 63第二節 變林重閣,再現異象 64一、天人身光的光明競賽 65二、魔王波旬的形象轉變 66三、東方無邊身菩薩設供 70第三節 改穢收光,三現涅槃相 71一、小能容眾的雙樹空間 72二、由穢轉淨的空間神變 73三、收光入口的涅槃徵兆 73小 結 74表四 大乘涅槃經的場景敘事 76第四章 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 79第一節 純陀身份菩薩化 81一、最後食供的布施功德 81二、菩薩化的敘事策略 85第二節 聲聞弟子的退場 87一、比丘無智能咨深義 87二、侍者阿難先隱後顯 91第三節 大乘菩薩的登場 94一、付法對象的轉移 95二、同名異義的命名策略 98三、菩薩稱號的表義作用 100(一)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 100(二)師子吼菩薩 102小 結 104第五章 大乘《涅槃經》的示現理論與敘事策略 107第一節 大乘《涅槃經》義理嫁接的敘事策略 109一、佛陀「色身示現」理論的建構策略 109(一)迦葉菩薩反覆詰難如來長壽之說 109(二)如來宣說「法身常住,色身示現」的新理論 112二、佛陀答辯「法身常住,色身示現」的語言策略 114(一)「唯佛能知」的威權性答辯策略 114(二)援引譬喻答辯的語言策略 116(三)「隨機設教、階段說法」的語言策略 119第二節 大乘《涅槃經》情節改寫的敘事策略 121一、佛陀受供與現疾事件的改寫 121(一)受純陀食供→化佛無數,普受天人供養 121(二)舉眾皆哀→佛說常住,天人顏貌怡悅 123(三)身患背疾→示疾非病,展顯神通變化 125二、般入涅槃事件的「閃回」與改寫 129三、建構佛陀「觀念視角」的敘事聲音 132第三節 大、小乘《涅槃經》的時間類型與敘事結構 134一、歷史佛陀的涅槃 135二、色身的循環示現 136三、法身的永恆存在 139小 結 141第六章 結 論 143參考書目 149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050147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1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大般涅槃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涅槃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敘事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佛陀觀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示現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遊行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Mahāparinirvāna-sūtra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nirvāna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narratology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Buddhology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Study on the Narrative of Mahāparinirvāna-sūtra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漢譯佛典(依《大正藏》冊數經號排序)〔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22卷《大正藏》第一冊no.1。〔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2卷,《大正藏》第一冊no.5。失譯:《般泥洹經》2卷,《大正藏》第一冊no.6。〔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3卷,《大正藏》第一冊no.7。〔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60卷,《大正藏》第一冊no.26。〔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51卷,《大正藏》第二冊no.125。〔魏〕慧覺等譯:《賢愚經》13卷,《大正藏》第四冊no.202。〔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60卷,《大正藏》第九冊no.278。〔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2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31。〔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40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4。〔劉宋〕慧嚴等再治:《大般涅槃經》36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5。〔東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6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6。〔後秦〕鳩摩羅什:《佛說首楞嚴三昧經》2卷,《大正藏》第十五冊no.642。〔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40卷,《大正藏》第二十四冊no.1451。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100卷,《大正藏》第二十五冊no.1509。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30卷,《大正藏》第二十九冊no.1558。彌勒菩薩造,〔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100卷,《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79。〔梁〕寶亮等著:《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63。〔隋〕慧遠:《大般涅槃經義記》10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64。〔隋〕灌頂,〔唐〕湛然再治:《大般涅槃經疏》33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冊no.1767。〔隋〕吉藏《大乘玄論》5卷,《大正藏》第四十五冊no. 1853。〔西晉〕安法欽譯:《阿育王傳》7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42。〔梁〕慧皎:《高僧傳》14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9。〔唐〕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2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66。〔梁〕僧祐:《出三藏記集》15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45。〔唐〕智昇:《開元釋教錄》20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54。巴宙譯:《南傳大般涅槃經》,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05月。通妙譯:《南傳大藏經‧長部》,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年12月。二、敘事學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李玉平:《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07月。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2004年12月二版。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06月。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11月。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05月。〔美〕蒲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劉世劍:《小說敘事藝術》,長春:吉林大學,1999年。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出版,2002年08月。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荷〕米克•巴爾(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tiv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04月二版。〔美〕西摩‧查特曼(Seymour Chartman)著,徐強譯:《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01月。三、專 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丁敏:《中國佛教文學的古典與現代:主題與敘事》,湖南:岳麓出版社,2007年06月。丁敏:《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7年09月。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高雄:佛光出版,2004年07月。方立天:《佛教哲學》,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台北:桂冠圖書,2006年。吳汝鈞:《印度佛學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07月。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高雄:佛光文化,2002年03月。〔法〕杜蒙(Louis Dumont)著、王志明譯:《階序人II──卡斯特體系及其衍生現象》(Homo Hierarchicus: Essai sur le système des castes),臺北:遠流出版,2007年10月二版。杜繼文:《漢譯佛教經典哲學(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12月。屈大成:《原始佛教僧團生活導論》,臺北:渤海堂出版,2011年06月。〔日〕岩本裕著,劉欣如譯:《佛教與女性》,台北:大展出版社,1998年09月。〔英〕柯蘭格(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臺北:巨流圖書,2003年09月。崔連仲:《從佛陀到阿育王》,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張世君:《《紅樓夢》的空間敘事藝術》,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99年09月。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2012年1月二版。郭良鋆:《佛陀與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03月。郭朝順:《佛教文化哲學》,台北:里仁書局,2012年12月。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08月。陳嘉璟:《維摩斗室空間美感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2年11月。〔英〕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著,林宏濤譯:《佛陀:喬達摩的人生旅程》(Buddha),臺北:左岸文化,2009年04月。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01月二版。程小娟主編:《聖經敘事藝術探索》,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楊維中:《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上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01月。〔美〕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周世箴譯註:《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03月。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5月。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臺北:法鼓文化,2006年04月。釋永明:《佛教的女性觀》,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09月二版。。釋印順:《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04月。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01月。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2年01月二版。釋恆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07月。四、外文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日〕布施浩岳:《涅槃宗の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1973年。〔日〕橫超慧日:《涅槃経:如来常住と悉有仏性》,京都:平楽寺書店,1981年。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李坤寅:《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格分析》,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陳玉純:《涅槃巡禮──從印度至敦煌的涅槃圖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陳益倫:《從敘事到詮釋:兩類《大般涅槃經》典範轉向的人物線索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六、期刊論文、會議論文、論文集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王仲堯:〈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及其價值意義〉,《普門學報》第6期,2001年11月,第1-17頁。呂凱文:〈以兩類《大般涅槃經》論兩種佛教典範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06月,第33-64頁。長谷川滋:〈大般涅槃経の研究〉,《密教文化》第105期,1974年02月,第20-39頁。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外國文學評論》第3期,2004年,第19-30頁。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1分,1996年03月,第109-143頁。郭朝順:〈六十卷《華嚴經》「始成正覺」的敘事與詮釋的開展〉,《臺大佛學研究》第27期,2014年06月,第1-52頁。陳懷宇:〈獅子與佛陀:早期漢譯佛教文獻中的動物裝飾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14期,2010年12月,第55-84頁。廖明活:〈吉藏與大乘《涅槃經》〉,《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07月,第111-137頁。蕭世友:〈法批河西──北涼姑臧佛經譯場考論〉,《翻譯學研究集刊》第17輯,2014年,,第127-160頁。龍迪勇:〈論現代小說的空間敘事〉,《江西社會科學》第10期,2003年,第15-22頁。龍迪勇:〈歷史敘事的空間基礎〉《敘事叢刊(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47頁。羅因:〈漢譯說一切有部兩種佛傳中對於佛陀的不同詮釋〉,日本北海道大學「首屆東亞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08月,第1-22頁。嚴瑋泓:〈「迦羅」(Kāla)或「三摩耶」(Samaya)?--以「時間」議題論《大智度論》批判實在論的哲學問題〉,受錄於陳平坤主編:《從印度佛學到中國佛學──楊惠南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新北:Airiti Press,2012年07月),第125-174。釋如念:〈大乘《大般涅槃經》中的女性觀〉,《揭諦》第24期,2013年01月,第1-52頁。Diana Y. Paul, Women in Buddhism : images of the feminine in Mahāyāna tradition, Berkeley, 2d ed.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七、網路文獻、電子資源CEBTA 電子佛典集成,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4年。《佛光大辭典》網路版,網址: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Buddhist Library Online,網址:http://buddhistlibraryonline.org/。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