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漢魏樂府歌詩口頭性藝術研究
作者 謝秀卉
Hsieh, Hsiu Hui
貢獻者 高莉芬
Kao, Li Feng
謝秀卉
Hsieh, Hsiu Hui
關鍵詞 歌詩
口頭傳播
說與歌
對話
里巷
緣事而發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1-五月-2015 11:35:31 (UTC+8)
摘要 漢魏樂府歌詩是在俗樂興盛的歷史背景中生長發展起來的詩歌語言類型,除了可以書面文字記錄之外,在其原生的傳播形態中,它也是歌詩說唱者以口頭展演的具有動態性與音樂性的口頭詩歌,以口語音聲傳播的樂府歌詩,除了歌詩之外,尚且還包含歌詩說唱者、歌詩唱舞者的肢體動作、神態表情而構成其整體的演出。在這種表顯形式中,樂府歌詩不只是「詩」,同時也是「歌」,而歷來關於漢魏樂府歌詩的「詩」的藝術以及它與諷諭傳統之關係的探討,已有豐實的研究成果,相較於此,對於漢魏樂府歌詩所具有的「歌」的藝術之討論,仍有進一步分析與闡釋的空間。本論文「漢魏樂府歌詩口頭性藝術研究」,即是以探究漢魏樂府歌詩因口頭傳播而存在的「歌」的藝術特徵為研究主題,而「口頭性」即是概括此研究主題的綜合性概念。「說」與「歌」,「對話」,「里巷」,「緣事而發」等原先是零散於古典詩歌文獻材料之中與漢魏樂府歌詩的口頭展演、語言表現手法、民間歌謠流播場域、編創動機相關的幾個詞彙,它們與樂府歌詩的流播同行並存,成為我們理解樂府歌詩習以為常的概念。這些原先分散於古典文獻中的定見、常談,原是歷來歌詩編創者、歌詩蒐集者以及歌詩研究者針對樂府歌詩的口說、口唱特徵而在各自的觀察基礎上提出的說法。上述的這些詞彙,經重新結聚組合,成為本論文探究漢魏樂府歌詩因口頭傳播而存在的「歌」的藝術特徵的幾個面向。在實際的論述寫作安排上,本論文的第二、三、四、五章,即分別從「歌」的口頭展演特徵、「歌」的動態傳播活動、「歌」的語域、「歌」的表述類型及其口頭詩藝特徵等面向展開分析闡釋,而以「口頭性」做為總括綜合漢魏樂府歌詩因口頭傳播而存在的「歌」的藝術特徵的核心概念。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一)經部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漢﹞戴德編,高明註譯:《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宋﹞朱熹集註:《詩經集註》,臺南:大孚書局,2001年。
﹝清﹞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纂:《御定康熙字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聖經﹙和合本﹚》,臺北:台灣聖經公會。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舊本題﹝漢﹞孔安國撰,﹝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62年。
﹝東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 (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房玄齡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杜佑撰:《通典》,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宋﹞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三)子部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漢﹞陸賈撰,王利器校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漢﹞桓寬著,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唐﹞尹知章注,﹝清﹞載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5年。
﹝唐﹞段安節撰:《樂府雜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唐﹞徐堅撰,﹝明﹞錫山安國校刻:《初學記》,臺北:新興書局,1972年。
﹝宋﹞朱熹撰,《朱子語類》,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李昉等奉敕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四)集部

1.總集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2000年。
﹝南朝.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穆克宏點校:《玉臺新詠》,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明﹞蔣驥註:《山帶閣注楚辭》,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明﹞馮惟納:《古詩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79-138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陸時雍編:《古詩鏡》,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1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1958年。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校點:《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2.別集

﹝魏﹞曹操撰,夏傳才注:《曹操集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魏﹞曹植撰,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唐﹞元結撰,孫望校:《元次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唐﹞白居易撰:《白居易集》(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元稹撰:《元稹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唐﹞皮日休撰:《唐皮日休文藪》,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

3.詩文評

﹝南朝.梁﹞劉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明﹞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明﹞王夫之著,李中華、李利民校點:《古詩評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明﹞王夫之:《古詩評選》,《船山全書(十四)》,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明﹞王夫之撰:《楚辭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清﹞李因篤:《漢詩音註》(二)收入嚴一萍選輯:《叢書集成續編》之16,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清﹞沈德潛選:《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陳祚明評選,李金松點校:《采菽堂古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宋長白:《柳亭詩話》,臺北:西南書局,1973年。
﹝清﹞聞人倓箋:《古詩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杜文瀾輯:《古謠諺》,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清﹞李調元著,詹杭倫、沈時蓉校正:《雨村詩話》(二卷本),收入《雨村詩話校正》,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清﹞陳本禮:《漢詩統箋》,收入《江都陳氏四種》(全七冊),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
﹝清﹞陳沆:《詩比興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丁福保編:《清詩話》,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清﹞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上)(中)(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朱乾編,﹝日﹞興膳宏解說:《樂府正義》,京都:同朋社,1980年。
﹝清﹞張玉穀:《古詩賞析》,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
﹝清﹞譚儀:《漢鐃歌十八曲集解》,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之79,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清﹞朱嘉徵編:《樂府廣序》,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8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詩話續編》(一)(二)(三),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景印宋本五臣集注文選》,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建刊本影印。

二、中文專著

(一)古典文學、古代音樂

《先秦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編委會編:《先秦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丌婷婷:《兩漢樂府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于光華編:《評注昭明文選》,臺北:學海出版社,1981年。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楚辭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中國語文學社:《樂府詩研究論文集》(第二集),香港:中國語文學社,1970年。
天鷹:《中國古代歌謠散論》,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天鷹:《論歌謠的手法及其體例》,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
方祖燊:《漢詩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方瑜:《不隨時光消逝的美--漢魏古詩選》,臺北:洪建全基金會,2001年。
王昆吾:《漢唐音樂文化論集》,臺北:學藝出版社,1991年。
王玫:《建安文學接受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根林等校點:《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
王傳飛:《相和歌辭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運熙、王國安著:《漢魏樂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運熙、王國安評注:《漢魏六朝樂府詩評注》,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王運熙:《樂府詩述論(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王夢鷗等著:《中國文學的發展概述》,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重排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古直:《漢詩研究》,上海:啟智書局,1934年。
任半塘:《唐聲詩》(上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朱光潛:《詩論》,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
朱自清:《中國歌謠》,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朱自清:《古詩歌箋釋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江聰平:《樂府詩研究》,高雄:興國出版社,1978年。
余冠英:《漢魏六朝詩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余冠英:《樂府詩選》,臺北:華正書局,2003年。
作家出版社編輯部:《樂府詩研究論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吳小平《中古五言詩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吳相洲:《永明體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吳彩娥:《新覺與轉化:中國古典詩歌暨詩學十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吳懷榮:《三曹與魏晉文學研究》,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1年。
呂宗力:《漢代的謠言》,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建民:《中國古代游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杜國庠:《杜國庠中國思想史論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
汪中選注:《詩品注》,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阮忠:《兩漢詩歌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林文月:《澄輝集:古典詩詞初探》,臺北:洪範書店,1983年。
河北師範學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編:《三曹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邱燮友:《中國歷代故事詩》,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邱燮友:《美讀與朗誦》,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侯雅文:《李夢陽的詩學與和同文化思想》,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姚大業:《漢樂府小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
查屏求:《從游士到儒士--漢唐士風與文風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胡大雷:《文選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胡適:《白話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范文瀾:《文心雕龍註》(上),收入《范文瀾全集》(第四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倪其心:《漢代詩歌新論》,南昌:百花洲文藝,1992年。
倪其新:《漢代的樂府詩》,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孫尚勇:《樂府文學文獻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孫黨伯、袁謇正主編:《聞一多全集(五)》,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徐仁甫著,徐湘霖校訂:《古詩別解》,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徐公持編著:《魏晉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徐嘉瑞:《中古文學概論》,臺北:莊嚴出版社,1982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馬茂元:《古詩十九首探索》,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4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高莉芬:《絕唱:漢代歌詩人類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張永鑫:《漢樂府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張清鐘:《兩漢樂府詩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張壽平:《漢代樂府與樂府歌辭》,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梁啟超:《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許雲和:《樂府推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利輝:《兩漢樂府詩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陸侃如:《樂府古辭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游國恩編選:《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逯欽立遺著,吳云整理:《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隋樹森編著:《古詩十九首集釋》,臺北:樂天出版社,1975年。
馮沅君:《古優解》,北京:商務印書館,1944年。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黃節:《黃節注漢魏六朝詩六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黃節箋釋,陳伯君校訂:《漢魏樂府風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黃慶萱:《修辭學》(增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
楊玉成:《複響:樂府詩的套語與表演》,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2012年。
楊生枝:《樂府詩史》,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第一冊),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5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葛曉音:《八代詩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董乃斌:《李商隱的心靈世界(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董季棠:《重修增訂修辭學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廖美玉:《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廖群:《先秦兩漢文學考古研究》,北京:學習出版社,2007年。
廖蔚卿:《中古樂舞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聞一多:《古詩神韻》,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
趙敏俐:《兩漢詩歌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趙敏俐:《漢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年。
趙敏俐:《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趙敏俐等著:《中國古代歌詩研究──從《詩經》到元曲的藝術生產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
劉航:《漢唐樂府中的民俗因素解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劉德玲:《兩漢雅樂述論--以典禮音樂為主的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劉德玲:《漢魏六朝樂府詩新論》,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劉懷榮、宋亞莉:《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潘重規:《樂府詩粹箋》,九龍:人生出版社,1963年。
鄭文:《漢詩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年。
鄭祖襄:《華夏舊樂新探:鄭祖襄音樂文論集》,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年。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外一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蕭亢達:《漢代樂舞百戲藝術研究(修訂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蕭兵:《楚辭新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一卷:玄智與詩興》(第一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蕭滌非:《樂府詩詞論藪》,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
蕭滌非著,蕭海川輯補:《漢魏樂府文學史(增補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錢志熙:《漢魏樂府藝術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錢志煕:《漢魏樂府的音樂與詩》,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錢鍾書:《管錐編》(第3冊),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繆鉞:《詩詞散論》,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鍾優民:《曹植新探》,合肥:黃山書社,1984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羅宗濤等著:《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
羅根澤:《樂府文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譚潤生:《唐代樂府詩》,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二)漢代社會生活與風俗文化

王子今:《古史性別研究叢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王子今:《秦漢社會史論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周長山:《漢代的城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林劍鳴、余華青、周天游、黃留珠著:《秦漢社會文明》,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年。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張繼海:《漢代城市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陳直:《漢書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勞榦:《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勞榦:《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
楊民康:《中國民歌與鄉土社會》,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楊樹達:《漢書窺管》,臺北:世界書局,2012年。
榮榦:《秦漢史》,臺北:中國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2年。
劉俊文主編,黃金山、孔繁敏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翦伯贊:《秦漢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85年。
韓養民:《秦漢文化史》,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昝風華:《漢代風俗文化與漢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三)漢代畫像石、畫像磚、墓室壁畫

中國美術全集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 雕塑編2 秦漢雕塑》,臺北:錦繡出版社,1989年。
中國畫像磚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磚全集‧四川漢畫像磚》,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年。
王仁波等執筆:《中國陶俑の美》,日本:朝日新聞社,1984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87年。
邢義田:《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周到:《漢畫與戲曲文物》,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第4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第5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第9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高文、王錦生:《中國巴蜀漢代畫像磚大全》,澳門:國際港澳出版社,2002年。
高文主編:《中國漢畫像石全集》(第7卷),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歷史博物館珍藏的漢代磚畫》,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1年。
張偉華主編:《漢唐天音:樂舞陶俑精萃》,臺北:雲中居,2003年。
陳直:《文史考古論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曾昭燏、蔣寶庚、黎忠義合著:《沂南古畫像石墓發掘報告》,上海: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年。

(四)民俗學、俗文學、民間文學、說唱文學

尹虎彬:《古代經典與口頭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臺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6年。
王友蘭:《說唱文學與說唱音樂》,新北:蘭之馨文化音樂坊,2009年。
仲富蘭:《民俗傳播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等編著:《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周玉波編:《中國喜歌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周星:《鄉土生活的邏輯: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林道生編:《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選集》,花蓮:花蓮文化,1996年。
金榮華:《臺東卑南族口傳文學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1988年。
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祈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胡萬川主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歌謠篇(三)》,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史詩歌謠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婁子匡、朱介凡:《五十年來的中國俗文學》,臺北:正中書局,1963年。
張炫文:《臺灣的說唱音樂》,臺中:臺灣省教育廳交響樂團,1986年。
張紫晨:《民間文學基本知識》,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
許常惠編著:《民族音樂學導論》,臺北:樂韻出版社,1993年。
陳奕凱編撰:《唸歌仔走江湖:楊秀卿的遊唱人生》(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10年)
陳益源:《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臺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廖奔:《中國戲劇圖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年。
鍾敬文:《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鍾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五)文藝心理、語用學、傳播學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李捷、何自然、霍永壽主編:《語用學十二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著:《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日﹞西槙光正編:《語境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

三、期刊論文

丌婷婷:〈漢代樂府詩的社會功能〉,《國文學報》第18期(1989年6月),頁193-209。
王國瓔:〈個體意識的自覺──兩漢文學中之個體意識〉,《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45-76。
王凱旋:〈漢代謠諺與世風〉,《歷史月刊》第258期(2009年7月),頁84-88。
王運熙、鄔國平:〈漢樂府風格論〉,《楚雄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頁66-77。
仝晰綱:〈漢代的鄉里風謠與舉謠言〉,《人文雜誌》1999年第4期,頁110-111。
伏俊璉:〈《漢書.藝文志》“雜賦”臆說〉,《文學遺產》2002年第6期,頁9-16+142。
伏俊璉:〈雜賦與樂府詩的關係〉,《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2期(2007年3月),頁29-31。
朱曉海:〈論〈神烏賦〉及其相關問題〉,《清華學報》新28卷第2期(1998年6月),頁173-201。
何寄澎、許銘全:〈模擬與經典之形成、詮釋──以陸機〈擬古詩〉為對象之探討〉,《成大中文學報》第11期(2003年11月),頁1-36。
吳琦幸:〈歌詩源起論:文字與歌詩的雙度關係〉,《文學遺產》1992年第4期,頁4-13。
呂宗力:〈略論民間歌謠在漢代作用及相關迷思〉,《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9期,頁106-124。
李立信:〈《文選.飲馬長城窟行》「古辭」考辨〉,《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11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343-357。
李立信:〈談一個文學史上的問題--我國先秦時代真的沒有敘事詩嗎?〉,《中華文化學報》(第3輯)(1996年3月),頁1-12。
李亦園:〈民間文學的人類學研究〉,《民族藝術》1998年第3期,頁164-175。
李亦園:〈從民間文化看文化中國〉,《中國文化》1994年第2期,頁78-84。
李純勝:〈漢房中郊祀二歌考〉,《大陸雜誌》第26卷第2期(1963年1月),頁40-42。
李清筠:〈三曹樂府詩中的神仙世界〉,《國文學報》第28期(1999年6月),頁153-178。
李傳軍:〈魏晉南北朝時期歌謠的傳播〉,《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04年6月)。
林甘泉:〈秦漢帝國的民間社區和民間組織〉,《燕京學報》新8期(2000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林宏安:〈寓教於樂:漢代儒家樂教觀念與漢代的俗樂〉,《復興岡學報》2006年第87期,頁331-358。
林淑貞:〈雜歌謠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中國學術年刊》第17期(1996年3月),頁165-191。
姚小鷗:〈〈漢鼓吹鐃歌十八曲〉的文本類型及解讀方法〉,《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頁10-17。
姚小鷗:〈《巾舞歌辭》校釋〉,《文獻》1998年第4期,頁3-19。
胡守為:〈“舉謠言”與東漢吏政〉,《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64-69+262。
胡紅波:〈「但歌」與「但曲」〉,《成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9年6月),頁61-80。
胡紅波:〈東漢的郊廟樂舞〉,《成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8年5月),頁101-115。
唐美君:〈人類學與文學〉,《中外文學》第4卷第1期(1975年6月),頁204-217。
唐美君:〈民族學田野工作之翻譯問題與口語文學之採集〉,《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25、26期合刊(1965年11月),頁61-69。
夏曉虹:〈古代民歌表現手法對早期詩人創作的影響〉,《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5期,頁87-94。
殷善培:〈讖言與美刺:漢代謠辭的二種類型〉,《中文學報》第7期(2001年6月),頁45-61。
祝波:〈音樂學視野中的漢代樂府研究──20世紀漢樂府研究綜述〉,《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第25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84-89。
馬有德:〈謠諺在史志中的特點及作用〉,《文史雜誌》1987年第4期,頁29-33。
馬新:〈人生哲理謠諺與兩漢世風〉,《民俗研究》2001年第1期,頁88-96。
馬新:〈時政謠諺與兩漢民眾參與意識〉,《齊魯學刊》2001年第6期,頁82-88。
馬慶洲:〈百年漢樂府研究概述〉,《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頁19-24。
崔煉農:〈《樂府詩集》“本辭”考〉,《文學遺產》2005年第1期,頁71-85+159。
崔煉農:〈相和唱奏方式與辭樂關係──樂府唱奏方式研究之一〉,《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423-429。
張亞軍:〈二十世紀漢代詩歌研究綜述〉,《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6期(2001年12月),頁34-37、41。
陰法魯:〈學習整理中國古代音樂史料小記〉,《文史知識》1990年第9期,頁3-11。
陳怡良:〈建安之傑,下筆琳琅-試探曹植生平際遇之逆轉及其對詩歌創作之影響〉,《成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8年5月),頁1-59。
陳傳萬:〈建安詩歌的「閭里歌謠之質」〉,《古今藝文》第34卷第3期(2008年5月),頁31-36。
傅漢思著,張端穗譯:〈中國民謠「孔雀東南飛」〉,《東海文藝季刊》第2期(1982年1月),頁16-28。
曾守正:〈中國「詩言志」與「詩緣情」的文學思想──以漢代詩歌為考察對象〉,《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0期(2002年3月),頁1-34。
曾曉峰、彭衛鴻:〈試析漢樂府文事相依的傳播特點〉,《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4年3月),頁137-139。
逯欽立:〈“相和歌”曲調考〉,《文史》1982年第14輯﹙1982年7月﹚,頁219-236。
楊公驥:〈西漢歌舞劇巾舞公莫舞的句讀和研究〉,《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第1期,頁37-51。
楊玉成:〈詩與樂的交融:《清商三調》新探〉,《國文學誌》第2期(1998年6月),頁215-273。
葛曉音:〈左延年《秦女休行》本事新探〉,《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4期,頁63-65。
裘錫圭:〈《神烏賦》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頁52-58。
廖奔:〈中國早期演劇場所述略〉,《文物》1990年第4期,頁62-67。
廖群:〈“說”、“傳”、“語”:先秦“說體”考索〉,《文學遺產》2006年第6期,頁28-36。
廖群:〈廳堂說唱與漢樂府藝術特質探析──兼論古代文學傳播方式對文本的制約和影響〉,《文史哲》2005年第3期,頁33-39。
臺靜農:〈兩漢樂舞考〉,《臺大文史哲學報》1950年第1期,頁253-308。
趙明正:〈20世紀漢樂府研究述論(上)〉,《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頁60-63。
趙明正:〈20世紀漢樂府研究述論(下)〉,《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頁135-140。
趙明正:〈元明清時期的漢樂府研究〉,《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6年6月),頁96-100。
趙敏俐:〈20世紀漢代詩歌研究綜述〉,《文學遺產》2002年第1期,頁101-111。
趙敏俐:〈漢樂府歌詩演唱與語言形式之關係〉,《文學評論》2005年第5期,頁147-155。
齊天舉〈古樂府艷歌之演變〉,《陽山學刊》1989年第1期,頁1-10。
劉光義:〈由九歌國殤論祭祀與戲劇的關係〉,《大陵雜誌》第30卷第1期(1965年),頁25-28。
劉興唐:〈里廬攷〉,《食貨半月刊》第3卷第12期(1936年5月),頁8-19。
潘嘯龍:〈漢樂府的娛樂職能及其對藝術表現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6期,頁159-172。
鄧全明:〈論漢樂府、新樂府的敘述發展〉,《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2001年9月),頁15-18。
黎明釗:〈聚族而居與聚族里居:三國吳簡〈嘉禾吏民田家莂〉探討〉,《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11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21-83。
錢志熙:〈“百年歌自苦”──論杜甫詩歌創作中“歌”的意識〉,《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頁61-73。
錢志熙:〈歌謠、樂章、徒詩--論詩歌史的三大分野〉,《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頁1-15。
錢志熙:〈漢樂府與「百戲」眾藝之關係考論〉,《文學遺產》1992年第5期,頁35-45。
錢志熙:〈樂府古辭的經典價值──魏晉至唐代文人的樂府發展〉,《文學評論》1998年第2期,頁61-74。
錢志熙:〈論魏晉南北朝樂府體五言的文體演變──兼論其與徒詩五言體之間文體上的分合關系〉,《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頁11-19。
﹝日﹞串田久治,刑東風譯:〈漢代的“謠”與社會批判意識〉,《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1期,頁115-118。
﹝日﹞吉川幸次郎著,陳鴻森譯:〈論班固的詠史詩〉,《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1984年11月),頁148-154。
﹝美﹞高德耀著,蔡振念譯:〈曹植的宴會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12期(1986年12月),頁35-48。
﹝美﹞約翰‧邁爾斯‧弗里著,朱剛譯:〈口頭詩人說了什麼(用他們自己的“詞”)〉,《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頁22-33。
﹝法﹞桀溺:〈七哀--關於署名曹植的所謂“本辭”與“晉樂所奏”兩首樂府詩的研究〉,收入錢林森編:《牧女與蠶娘--法國漢學家論中國古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四、專書論文

王文顏:〈漢代政治性謠諺析論〉,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中國通俗文學及民間文學論文集》,臺北:政大中文系,1994年。
王文顏:〈漢代樂府古辭的三個問題〉,《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大中文系,1999年。
王文顏:〈樂府詩中的幾個問題〉,《古典文學》(第9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王文顏:〈樂府詩中的歌辭成分〉,《古典文學》,(第六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王傳飛:〈歌詩表演與漢、魏相和歌辭藝術新探〉,收入吳相洲主編:《樂府學》(第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吳大順:〈十年漢魏樂府歌辭研究綜述〉,收入吳相洲主編:《樂府學》(第6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頁312-328。
吳相洲:〈關於建構樂府學的思考〉,收入吳相洲主編:《樂府學》(第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頁1-12。
李立信:〈論元結在新樂府運動中的地位〉,收入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第二屆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杜正勝:〈古代聚落的傳統與變遷〉,收入許倬雲等主編:《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1983年。
周英雄:〈從兩首樂府古辭看民間歌詩〉,收入中外文學編輯部:《中國古典文學論叢冊一:詩歌之部》,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6年。
屈萬里:〈論國風非民間歌謠的本來面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下冊)(故院長胡適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3年。
唐翼明:〈陸機與六朝文學中的唯美思潮〉,收入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
高莉芬:〈樂府歌詩與倡優文化的關係考察〉,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年。
張高評:〈建安詩人與悲情意識--以三曹七子詩歌為例〉,收入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
陳成文:〈漢唐「答客難」系列作品之依仿與拓新〉,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
陳槃:〈「論國風非民間歌謠的本來面目」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下冊)(故院長胡適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3年。
楊玉成:〈樂府詩的套語〉,《王夢鷗教授九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
廖棟梁:〈漢魏六朝文學研究概況〉,收入龔鵬程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1950-2000)》,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趙敏俐:〈漢代社會歌舞娛樂盛況及從藝人員構成情況的文獻考察〉,《中國詩歌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鄭毓瑜:〈試論公讌詩之於鄴下文士集團的象徵意義〉,《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錢志熙:〈論建安詩歌與音樂藝術的關係〉,《原學》,(第4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
錢志熙:〈論漢代詩學的群體詩學特徴及其內部的分野〉,收入趙敏俐、﹝日﹞佐藤利行主編:《中國中古文學研究──中國中古(漢-唐)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簡宗梧:〈先秦兩漢賦與說唱文學關係之考察〉,收入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編:《先秦兩漢文學論叢》(第1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顏崑陽:〈從〈詩大序〉論儒系詩用學的『體用』觀〉,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
譚潤生:〈北歌形式探索〉,收入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

五、學位論文

鄭開道:《漢代樂府詩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張修蓉:《中唐樂府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
沈志方:《漢魏文人樂府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李鮮熙:《兩漢民間樂府及後人擬作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田寶玉:《兩漢民間樂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王淳美:《兩漢民間樂府與後人擬作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金銀雅:《盛唐樂府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竹碧華:《楊秀卿歌仔說唱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1991年。
楊國娟:《漢魏樂府詩美學研究》,香港:香港珠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丁威仁:《三曹時代北地文士「惜時生命觀」研究--以建安七子與曹氏父子之詩歌為研究對象》,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朱我芯:《詩歌諷諭傳統與唐代新樂府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林宏安:《漢代樂府歌辭新探──從娛樂與表演角度出發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崔煉農:《漢魏樂府辭樂關係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3年。
劉德玲:《樂府古辭之原型與流變--以漢至唐為斷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昝風華:《漢代風俗文化與漢代文學》,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唐會霞:《漢樂府接受史論(漢代—隋代)》,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向回:《樂府詩本事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8年。
郭英三:《婁子匡先生及其民俗學論著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洪如薇:《唐人舊題樂府詩的繼承與新變--以《樂府詩集》所載為核心》,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10年。

六、外文譯著

﹝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垣、駱玉明等譯:《中國詩史》,(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日﹞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日﹞小川環樹著,周先民譯:《風與雲:中國詩文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日﹞白川靜著,何乃英譯:《中國古代民俗》,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
S.I早川著,柳之元譯:《語言與人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王靖獻著,謝謙譯:《鐘與鼓:詩經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英﹞丹尼斯.麥魁爾,史文.溫達爾著,楊志弘、莫季雍譯:《傳播模式》(第二版),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英﹞查.索.博爾尼著,程德祺等譯:《民俗學手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德﹞W.伊瑟爾著,霍桂桓、李寶彥譯,楊照明校:《審美過程研究:閱讀活動、審美響應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8年。
﹝法﹞李維斯陀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
﹝美﹞傅漢思:〈漢代無名氏歌謠〉,收入周發祥編:《中外比較文學譯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88年。
﹝美﹞阿蘭.鄧迪斯主編,陳建憲、彭海斌譯:《世界民俗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美﹞約翰.邁爾斯.弗里著,朝戈金譯:口頭詩學:帕里-洛德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美﹞克利弗德.紀爾茲:《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臺北:城邦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
﹝美﹞阿爾伯特.貝茨‧洛德(Albert B. Lord)著,尹虎彬譯,姜德順校:《故事的歌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美﹞鮑曼著,楊利慧、安德明譯:《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沃爾特.翁著,何道寬譯:《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詞語的技術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克利福德.格爾茲著,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克利弗德.紀爾茲:《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臺北:城邦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
﹝美﹞宇文所安著,胡秋蕾、王宇根、田曉菲譯,田曉菲校:《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
荷馬著,王煥生譯:《奧德賽》,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

七、外文專著

﹝日﹞林巳奈夫:《漢代の文物》,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1976年。
Hans H. Frankel, "The Formulaic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Ballad `Southeast Fly the Peacocks`"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39本(1969年)(下冊),頁219-244。
John Miles Foley, How to Read an Oral Po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2.
M.A.K. Holiday,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1976.
Roger D. Abraham,”The Training of The Man of Words in Talking Sweet”, Language in Society,vol.1,no.2(1972.10):15-29.
Viv Edwards, Thomas J. Sienkewicz, Oral cultures past and present, Cambridge: Basil Blackell,1990.
William R. Bascom , “Four Functions of Folklor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Vol. 67, No. 266 (1954.10-12): 333-349.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7151502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5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高莉芬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ao, Li Fe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謝秀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Hsieh, Hsiu Huien_US
dc.creator (作者) 謝秀卉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ieh, Hsiu Huien_US
dc.date (日期) 201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五月-2015 11:35:31 (UTC+8)-
dc.date.available 1-五月-2015 11:35:3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五月-2015 11:35:31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71515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920-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15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漢魏樂府歌詩是在俗樂興盛的歷史背景中生長發展起來的詩歌語言類型,除了可以書面文字記錄之外,在其原生的傳播形態中,它也是歌詩說唱者以口頭展演的具有動態性與音樂性的口頭詩歌,以口語音聲傳播的樂府歌詩,除了歌詩之外,尚且還包含歌詩說唱者、歌詩唱舞者的肢體動作、神態表情而構成其整體的演出。在這種表顯形式中,樂府歌詩不只是「詩」,同時也是「歌」,而歷來關於漢魏樂府歌詩的「詩」的藝術以及它與諷諭傳統之關係的探討,已有豐實的研究成果,相較於此,對於漢魏樂府歌詩所具有的「歌」的藝術之討論,仍有進一步分析與闡釋的空間。本論文「漢魏樂府歌詩口頭性藝術研究」,即是以探究漢魏樂府歌詩因口頭傳播而存在的「歌」的藝術特徵為研究主題,而「口頭性」即是概括此研究主題的綜合性概念。「說」與「歌」,「對話」,「里巷」,「緣事而發」等原先是零散於古典詩歌文獻材料之中與漢魏樂府歌詩的口頭展演、語言表現手法、民間歌謠流播場域、編創動機相關的幾個詞彙,它們與樂府歌詩的流播同行並存,成為我們理解樂府歌詩習以為常的概念。這些原先分散於古典文獻中的定見、常談,原是歷來歌詩編創者、歌詩蒐集者以及歌詩研究者針對樂府歌詩的口說、口唱特徵而在各自的觀察基礎上提出的說法。上述的這些詞彙,經重新結聚組合,成為本論文探究漢魏樂府歌詩因口頭傳播而存在的「歌」的藝術特徵的幾個面向。在實際的論述寫作安排上,本論文的第二、三、四、五章,即分別從「歌」的口頭展演特徵、「歌」的動態傳播活動、「歌」的語域、「歌」的表述類型及其口頭詩藝特徵等面向展開分析闡釋,而以「口頭性」做為總括綜合漢魏樂府歌詩因口頭傳播而存在的「歌」的藝術特徵的核心概念。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1
一.研究背景:在「重聲」與「重辭」的路向中開展的漢魏樂府研究......1
二.研究目的:從口頭傳播角度探究漢魏樂府歌詩的「歌」藝術......2

第二節.重要相關參考文獻回顧評述......8
一.漢魏樂府歌詩的詩體特徵、語言藝術風格......8
二.俗樂、娛樂表演與漢魏樂府歌詩......11
三.漢魏樂府歌詩的「里巷風謠」性質及其文化功能......20
四.漢魏樂府歌詩「緣事而發」與現實主義詩歌創作傳統......22
五.漢魏文人樂府歌詩創作......24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研究進路......26
一.「樂府歌詩」之界義......26
二.研究對象設定:漢魏樂府歌詩......35
三.「口頭性」的分析、詮釋與建構......41
四.概念辨析:樂府歌詩的「口頭性」與民間文學、俗文學的「口頭性」、「口語性」......48


第二章 說與歌:漢魏樂府歌詩口頭展演方式探析......51

第一節.前言......51

第二節.漢魏樂府歌詩的「聲」與「辭」......52
一.漢人的「歌詩」與「歌聲」......52
二.「聲」的涵義:徒歌人聲、器樂音聲、歌譜之聲、表聲詞之聲、諧音之聲、感嘆之聲......53
三.「辭」的稱名:歌辭、曲辭、樂辭、本辭、古辭......57

第三節.漢魏樂府歌詩的「說」與「歌」......64
一.漢魏樂府歌詩,做為「唱本文學」早期階段的藝術產物......65
二.「說」、「唱」與「說」、「歌」概念的釐清......66
三.漢魏樂府歌詩的口頭展演方式:歌、詠、倡、誦、說......68
四.漢魏樂府歌詩文本中「說」與「歌」交織運用的痕跡......71
五.音聲中的生活現場:「說」與「歌」創造的虛擬時空......78

第四節.漢魏樂府歌詩「說」與「歌」的動態性合作關係......85
一.故事賦:敘述的「說」、說理的「說」與抒情的「說」......86
二.樂府歌詩:敘述的「歌」、說理的「歌」與抒情的「歌」......88
三.相互從屬與相互補襯:「說」與「歌」在口頭展演中的合作關係......90

第五節.小結......91


第三章 對話:歌者、觀聽眾與「歌」的傳播活動......94

第一節.前言......94

第二節.歌者、表演場所、觀聽眾:立體、動態、雙向交流的聲音語境......96
一.歌者:配合器樂伴奏或舞蹈的歌詩說唱者......96
二.觀聽眾:非消費型觀聽眾與消費型觀聽眾......103
三.俗世聲喧:歌詩說唱者與觀聽眾創造的聲音......107

第三節.「口頭語言」與「身體語言」:歌詩說唱者與觀聽眾溝通交流的兩種語言類型......109
一.廳堂、庭院與廣場:樂府歌詩的口頭展演地點......109
二.對話,做為歌詩說唱者面向觀聽眾的「言說方式」與「交流方式」......110
三.表演與抒情:歌詩說唱者的「身體語言」與「口頭語言」......113
四.聲音中的動作:敘事樂府歌詩與口頭展演內部的「身體語言」......119

第四節.「情感回饋」與「信息解釋」:觀聽眾端的回饋......132
一.朝向一體化的交流過程:歌詩說唱者與觀聽眾之間情感的發送與回饋......132
二.「主要聽話者」與「主動聽話者」:樂府歌詩辭義的第二創造者......135

第五節.小結......143


第四章 里巷:漢世里巷觀言與漢代樂府歌詩的「里巷語域」......145

第一節.前言......145

第二節.漢人以「城」為主的居住形態與活動場域......148
一.里與市:漢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居住與活動場域......148
二.「民間」、「平民」的代稱:閭閻、閭里、閭巷、里巷、市里......150

第三節.漢人里巷空間的群體交流......152
一.相熟互通:漢人里巷群體的人際交流活動......152
二.面對面的社群:漢世里巷空間的群體屬性......156

第四節.漢代樂府歌詩中的「里巷語域」......159
一.鄉曲毀譽:漢世里巷群體的「觀」、「言」活動......162
二.方式:「里巷之言」與漢代樂府歌詩......167
三.場景:「里巷之觀」與漢代樂府歌詩編創內容主題......175
四.交際者:「漢家風俗」與漢代樂府歌詩說唱者......189

第五節.小結......208


第五章 本事、敘事、藝事:「緣事而發」與漢魏樂府歌詩的「表述」類型......212

第一節.前言......212

第二節.因事作歌:「緣事而發」之「事」的兩種類型......213
一.「緣事而發」與口頭傳播的歌謠......214
二.歌詩說唱者所見聞遭遇之「事」......215
三.歌詩使用場合之「事」......216

第三節.以歌述事:漢魏樂府歌詩的「表述」類型......220
一.句子的藝術:由「語音」構成「語句」的樂府歌詩......220
二.弗里的「表述單元」......222
三.表述:樂府歌詩語言設計所展現的不同說話方式...... 223
四.漢魏樂府歌詩的表述類型......225

第四節.藝事:「表述」類型與樂府歌詩的口頭詩藝特徵......277
一.有限的曲調長度與可增生的歌辭......278
二.單一型表述與複合型表述......285
三.聲音的排列:表述類型的組合與變化......288
四.聲音與空間:「報導型」表述與「請君入境」的敘述模式......302
五.聲音與時間:疊合「過去」、「現在」、「未來」的表述......310
六.聲音與力量:表述所具有的「突破」與「連結」力量......315

第五節.小結......323


第六章 結論......326

第一節.「口頭性」與漢魏樂府歌詩的「歌」藝術......326

第二節.「口頭性」與關注「現實」的古典詩歌創作傳統......332
一.士階層視野下的「現實」......332
二.群眾的聲音與「擬構的現實」......335

第三節.「口頭性」與樂府歌詩的後續研究......342
一.漢魏樂府歌詩,口頭創作傳統與書面創作傳統交互影響之產物...... 342
二.「口頭性」所揭示出的研究視角......344
三.本論文的研究侷限...... 346

【附表一】從「歌詩」到「樂府詩」:樂府詩稱名演變表......349
【附錄一】在重「聲」與重「辭」的路向中開展的漢魏樂府歌詩研究......358
【附錄二】西方口頭傳統的研究歷史回顧......368
【參考書目】......372
zh_TW
dc.format.extent 622520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5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歌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口頭傳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說與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對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里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緣事而發zh_TW
dc.title (題名) 漢魏樂府歌詩口頭性藝術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一)經部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漢﹞戴德編,高明註譯:《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宋﹞朱熹集註:《詩經集註》,臺南:大孚書局,2001年。
﹝清﹞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纂:《御定康熙字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聖經﹙和合本﹚》,臺北:台灣聖經公會。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舊本題﹝漢﹞孔安國撰,﹝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62年。
﹝東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 (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房玄齡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杜佑撰:《通典》,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宋﹞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三)子部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漢﹞陸賈撰,王利器校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漢﹞桓寬著,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唐﹞尹知章注,﹝清﹞載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5年。
﹝唐﹞段安節撰:《樂府雜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唐﹞徐堅撰,﹝明﹞錫山安國校刻:《初學記》,臺北:新興書局,1972年。
﹝宋﹞朱熹撰,《朱子語類》,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李昉等奉敕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四)集部

1.總集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2000年。
﹝南朝.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穆克宏點校:《玉臺新詠》,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明﹞蔣驥註:《山帶閣注楚辭》,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明﹞馮惟納:《古詩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79-138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陸時雍編:《古詩鏡》,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1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1958年。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校點:《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2.別集

﹝魏﹞曹操撰,夏傳才注:《曹操集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魏﹞曹植撰,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唐﹞元結撰,孫望校:《元次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唐﹞白居易撰:《白居易集》(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元稹撰:《元稹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唐﹞皮日休撰:《唐皮日休文藪》,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

3.詩文評

﹝南朝.梁﹞劉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明﹞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明﹞王夫之著,李中華、李利民校點:《古詩評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明﹞王夫之:《古詩評選》,《船山全書(十四)》,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明﹞王夫之撰:《楚辭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清﹞李因篤:《漢詩音註》(二)收入嚴一萍選輯:《叢書集成續編》之16,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清﹞沈德潛選:《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陳祚明評選,李金松點校:《采菽堂古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宋長白:《柳亭詩話》,臺北:西南書局,1973年。
﹝清﹞聞人倓箋:《古詩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杜文瀾輯:《古謠諺》,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清﹞李調元著,詹杭倫、沈時蓉校正:《雨村詩話》(二卷本),收入《雨村詩話校正》,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清﹞陳本禮:《漢詩統箋》,收入《江都陳氏四種》(全七冊),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
﹝清﹞陳沆:《詩比興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丁福保編:《清詩話》,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清﹞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上)(中)(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朱乾編,﹝日﹞興膳宏解說:《樂府正義》,京都:同朋社,1980年。
﹝清﹞張玉穀:《古詩賞析》,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
﹝清﹞譚儀:《漢鐃歌十八曲集解》,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之79,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清﹞朱嘉徵編:《樂府廣序》,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8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詩話續編》(一)(二)(三),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景印宋本五臣集注文選》,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建刊本影印。

二、中文專著

(一)古典文學、古代音樂

《先秦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編委會編:《先秦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丌婷婷:《兩漢樂府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于光華編:《評注昭明文選》,臺北:學海出版社,1981年。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楚辭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中國語文學社:《樂府詩研究論文集》(第二集),香港:中國語文學社,1970年。
天鷹:《中國古代歌謠散論》,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天鷹:《論歌謠的手法及其體例》,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
方祖燊:《漢詩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方瑜:《不隨時光消逝的美--漢魏古詩選》,臺北:洪建全基金會,2001年。
王昆吾:《漢唐音樂文化論集》,臺北:學藝出版社,1991年。
王玫:《建安文學接受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根林等校點:《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
王傳飛:《相和歌辭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運熙、王國安著:《漢魏樂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運熙、王國安評注:《漢魏六朝樂府詩評注》,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王運熙:《樂府詩述論(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王夢鷗等著:《中國文學的發展概述》,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重排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古直:《漢詩研究》,上海:啟智書局,1934年。
任半塘:《唐聲詩》(上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朱光潛:《詩論》,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
朱自清:《中國歌謠》,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朱自清:《古詩歌箋釋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江聰平:《樂府詩研究》,高雄:興國出版社,1978年。
余冠英:《漢魏六朝詩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余冠英:《樂府詩選》,臺北:華正書局,2003年。
作家出版社編輯部:《樂府詩研究論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吳小平《中古五言詩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吳相洲:《永明體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吳彩娥:《新覺與轉化:中國古典詩歌暨詩學十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吳懷榮:《三曹與魏晉文學研究》,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1年。
呂宗力:《漢代的謠言》,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建民:《中國古代游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杜國庠:《杜國庠中國思想史論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
汪中選注:《詩品注》,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阮忠:《兩漢詩歌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林文月:《澄輝集:古典詩詞初探》,臺北:洪範書店,1983年。
河北師範學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編:《三曹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邱燮友:《中國歷代故事詩》,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邱燮友:《美讀與朗誦》,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侯雅文:《李夢陽的詩學與和同文化思想》,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姚大業:《漢樂府小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
查屏求:《從游士到儒士--漢唐士風與文風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胡大雷:《文選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胡適:《白話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范文瀾:《文心雕龍註》(上),收入《范文瀾全集》(第四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倪其心:《漢代詩歌新論》,南昌:百花洲文藝,1992年。
倪其新:《漢代的樂府詩》,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孫尚勇:《樂府文學文獻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孫黨伯、袁謇正主編:《聞一多全集(五)》,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徐仁甫著,徐湘霖校訂:《古詩別解》,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徐公持編著:《魏晉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徐嘉瑞:《中古文學概論》,臺北:莊嚴出版社,1982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馬茂元:《古詩十九首探索》,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4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高莉芬:《絕唱:漢代歌詩人類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張永鑫:《漢樂府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張清鐘:《兩漢樂府詩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張壽平:《漢代樂府與樂府歌辭》,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梁啟超:《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許雲和:《樂府推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利輝:《兩漢樂府詩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陸侃如:《樂府古辭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游國恩編選:《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逯欽立遺著,吳云整理:《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隋樹森編著:《古詩十九首集釋》,臺北:樂天出版社,1975年。
馮沅君:《古優解》,北京:商務印書館,1944年。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黃節:《黃節注漢魏六朝詩六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黃節箋釋,陳伯君校訂:《漢魏樂府風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黃慶萱:《修辭學》(增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
楊玉成:《複響:樂府詩的套語與表演》,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2012年。
楊生枝:《樂府詩史》,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第一冊),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5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葛曉音:《八代詩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董乃斌:《李商隱的心靈世界(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董季棠:《重修增訂修辭學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廖美玉:《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廖群:《先秦兩漢文學考古研究》,北京:學習出版社,2007年。
廖蔚卿:《中古樂舞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聞一多:《古詩神韻》,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
趙敏俐:《兩漢詩歌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趙敏俐:《漢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年。
趙敏俐:《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趙敏俐等著:《中國古代歌詩研究──從《詩經》到元曲的藝術生產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
劉航:《漢唐樂府中的民俗因素解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劉德玲:《兩漢雅樂述論--以典禮音樂為主的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劉德玲:《漢魏六朝樂府詩新論》,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劉懷榮、宋亞莉:《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潘重規:《樂府詩粹箋》,九龍:人生出版社,1963年。
鄭文:《漢詩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年。
鄭祖襄:《華夏舊樂新探:鄭祖襄音樂文論集》,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年。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外一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蕭亢達:《漢代樂舞百戲藝術研究(修訂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蕭兵:《楚辭新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一卷:玄智與詩興》(第一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蕭滌非:《樂府詩詞論藪》,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
蕭滌非著,蕭海川輯補:《漢魏樂府文學史(增補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錢志熙:《漢魏樂府藝術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錢志煕:《漢魏樂府的音樂與詩》,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錢鍾書:《管錐編》(第3冊),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繆鉞:《詩詞散論》,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鍾優民:《曹植新探》,合肥:黃山書社,1984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羅宗濤等著:《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
羅根澤:《樂府文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譚潤生:《唐代樂府詩》,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二)漢代社會生活與風俗文化

王子今:《古史性別研究叢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王子今:《秦漢社會史論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周長山:《漢代的城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林劍鳴、余華青、周天游、黃留珠著:《秦漢社會文明》,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年。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張繼海:《漢代城市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陳直:《漢書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勞榦:《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勞榦:《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
楊民康:《中國民歌與鄉土社會》,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楊樹達:《漢書窺管》,臺北:世界書局,2012年。
榮榦:《秦漢史》,臺北:中國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2年。
劉俊文主編,黃金山、孔繁敏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翦伯贊:《秦漢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85年。
韓養民:《秦漢文化史》,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昝風華:《漢代風俗文化與漢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三)漢代畫像石、畫像磚、墓室壁畫

中國美術全集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 雕塑編2 秦漢雕塑》,臺北:錦繡出版社,1989年。
中國畫像磚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磚全集‧四川漢畫像磚》,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年。
王仁波等執筆:《中國陶俑の美》,日本:朝日新聞社,1984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87年。
邢義田:《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周到:《漢畫與戲曲文物》,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第4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第5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第9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高文、王錦生:《中國巴蜀漢代畫像磚大全》,澳門:國際港澳出版社,2002年。
高文主編:《中國漢畫像石全集》(第7卷),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歷史博物館珍藏的漢代磚畫》,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1年。
張偉華主編:《漢唐天音:樂舞陶俑精萃》,臺北:雲中居,2003年。
陳直:《文史考古論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曾昭燏、蔣寶庚、黎忠義合著:《沂南古畫像石墓發掘報告》,上海: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年。

(四)民俗學、俗文學、民間文學、說唱文學

尹虎彬:《古代經典與口頭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臺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6年。
王友蘭:《說唱文學與說唱音樂》,新北:蘭之馨文化音樂坊,2009年。
仲富蘭:《民俗傳播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等編著:《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周玉波編:《中國喜歌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周星:《鄉土生活的邏輯: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林道生編:《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選集》,花蓮:花蓮文化,1996年。
金榮華:《臺東卑南族口傳文學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1988年。
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祈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胡萬川主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歌謠篇(三)》,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史詩歌謠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婁子匡、朱介凡:《五十年來的中國俗文學》,臺北:正中書局,1963年。
張炫文:《臺灣的說唱音樂》,臺中:臺灣省教育廳交響樂團,1986年。
張紫晨:《民間文學基本知識》,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
許常惠編著:《民族音樂學導論》,臺北:樂韻出版社,1993年。
陳奕凱編撰:《唸歌仔走江湖:楊秀卿的遊唱人生》(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10年)
陳益源:《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臺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廖奔:《中國戲劇圖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年。
鍾敬文:《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鍾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五)文藝心理、語用學、傳播學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李捷、何自然、霍永壽主編:《語用學十二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著:《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日﹞西槙光正編:《語境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

三、期刊論文

丌婷婷:〈漢代樂府詩的社會功能〉,《國文學報》第18期(1989年6月),頁193-209。
王國瓔:〈個體意識的自覺──兩漢文學中之個體意識〉,《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45-76。
王凱旋:〈漢代謠諺與世風〉,《歷史月刊》第258期(2009年7月),頁84-88。
王運熙、鄔國平:〈漢樂府風格論〉,《楚雄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頁66-77。
仝晰綱:〈漢代的鄉里風謠與舉謠言〉,《人文雜誌》1999年第4期,頁110-111。
伏俊璉:〈《漢書.藝文志》“雜賦”臆說〉,《文學遺產》2002年第6期,頁9-16+142。
伏俊璉:〈雜賦與樂府詩的關係〉,《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2期(2007年3月),頁29-31。
朱曉海:〈論〈神烏賦〉及其相關問題〉,《清華學報》新28卷第2期(1998年6月),頁173-201。
何寄澎、許銘全:〈模擬與經典之形成、詮釋──以陸機〈擬古詩〉為對象之探討〉,《成大中文學報》第11期(2003年11月),頁1-36。
吳琦幸:〈歌詩源起論:文字與歌詩的雙度關係〉,《文學遺產》1992年第4期,頁4-13。
呂宗力:〈略論民間歌謠在漢代作用及相關迷思〉,《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9期,頁106-124。
李立信:〈《文選.飲馬長城窟行》「古辭」考辨〉,《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11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343-357。
李立信:〈談一個文學史上的問題--我國先秦時代真的沒有敘事詩嗎?〉,《中華文化學報》(第3輯)(1996年3月),頁1-12。
李亦園:〈民間文學的人類學研究〉,《民族藝術》1998年第3期,頁164-175。
李亦園:〈從民間文化看文化中國〉,《中國文化》1994年第2期,頁78-84。
李純勝:〈漢房中郊祀二歌考〉,《大陸雜誌》第26卷第2期(1963年1月),頁40-42。
李清筠:〈三曹樂府詩中的神仙世界〉,《國文學報》第28期(1999年6月),頁153-178。
李傳軍:〈魏晉南北朝時期歌謠的傳播〉,《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04年6月)。
林甘泉:〈秦漢帝國的民間社區和民間組織〉,《燕京學報》新8期(2000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林宏安:〈寓教於樂:漢代儒家樂教觀念與漢代的俗樂〉,《復興岡學報》2006年第87期,頁331-358。
林淑貞:〈雜歌謠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中國學術年刊》第17期(1996年3月),頁165-191。
姚小鷗:〈〈漢鼓吹鐃歌十八曲〉的文本類型及解讀方法〉,《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頁10-17。
姚小鷗:〈《巾舞歌辭》校釋〉,《文獻》1998年第4期,頁3-19。
胡守為:〈“舉謠言”與東漢吏政〉,《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64-69+262。
胡紅波:〈「但歌」與「但曲」〉,《成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9年6月),頁61-80。
胡紅波:〈東漢的郊廟樂舞〉,《成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8年5月),頁101-115。
唐美君:〈人類學與文學〉,《中外文學》第4卷第1期(1975年6月),頁204-217。
唐美君:〈民族學田野工作之翻譯問題與口語文學之採集〉,《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25、26期合刊(1965年11月),頁61-69。
夏曉虹:〈古代民歌表現手法對早期詩人創作的影響〉,《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5期,頁87-94。
殷善培:〈讖言與美刺:漢代謠辭的二種類型〉,《中文學報》第7期(2001年6月),頁45-61。
祝波:〈音樂學視野中的漢代樂府研究──20世紀漢樂府研究綜述〉,《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第25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84-89。
馬有德:〈謠諺在史志中的特點及作用〉,《文史雜誌》1987年第4期,頁29-33。
馬新:〈人生哲理謠諺與兩漢世風〉,《民俗研究》2001年第1期,頁88-96。
馬新:〈時政謠諺與兩漢民眾參與意識〉,《齊魯學刊》2001年第6期,頁82-88。
馬慶洲:〈百年漢樂府研究概述〉,《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頁19-24。
崔煉農:〈《樂府詩集》“本辭”考〉,《文學遺產》2005年第1期,頁71-85+159。
崔煉農:〈相和唱奏方式與辭樂關係──樂府唱奏方式研究之一〉,《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423-429。
張亞軍:〈二十世紀漢代詩歌研究綜述〉,《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6期(2001年12月),頁34-37、41。
陰法魯:〈學習整理中國古代音樂史料小記〉,《文史知識》1990年第9期,頁3-11。
陳怡良:〈建安之傑,下筆琳琅-試探曹植生平際遇之逆轉及其對詩歌創作之影響〉,《成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8年5月),頁1-59。
陳傳萬:〈建安詩歌的「閭里歌謠之質」〉,《古今藝文》第34卷第3期(2008年5月),頁31-36。
傅漢思著,張端穗譯:〈中國民謠「孔雀東南飛」〉,《東海文藝季刊》第2期(1982年1月),頁16-28。
曾守正:〈中國「詩言志」與「詩緣情」的文學思想──以漢代詩歌為考察對象〉,《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0期(2002年3月),頁1-34。
曾曉峰、彭衛鴻:〈試析漢樂府文事相依的傳播特點〉,《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4年3月),頁137-139。
逯欽立:〈“相和歌”曲調考〉,《文史》1982年第14輯﹙1982年7月﹚,頁219-236。
楊公驥:〈西漢歌舞劇巾舞公莫舞的句讀和研究〉,《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第1期,頁37-51。
楊玉成:〈詩與樂的交融:《清商三調》新探〉,《國文學誌》第2期(1998年6月),頁215-273。
葛曉音:〈左延年《秦女休行》本事新探〉,《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4期,頁63-65。
裘錫圭:〈《神烏賦》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頁52-58。
廖奔:〈中國早期演劇場所述略〉,《文物》1990年第4期,頁62-67。
廖群:〈“說”、“傳”、“語”:先秦“說體”考索〉,《文學遺產》2006年第6期,頁28-36。
廖群:〈廳堂說唱與漢樂府藝術特質探析──兼論古代文學傳播方式對文本的制約和影響〉,《文史哲》2005年第3期,頁33-39。
臺靜農:〈兩漢樂舞考〉,《臺大文史哲學報》1950年第1期,頁253-308。
趙明正:〈20世紀漢樂府研究述論(上)〉,《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頁60-63。
趙明正:〈20世紀漢樂府研究述論(下)〉,《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頁135-140。
趙明正:〈元明清時期的漢樂府研究〉,《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6年6月),頁96-100。
趙敏俐:〈20世紀漢代詩歌研究綜述〉,《文學遺產》2002年第1期,頁101-111。
趙敏俐:〈漢樂府歌詩演唱與語言形式之關係〉,《文學評論》2005年第5期,頁147-155。
齊天舉〈古樂府艷歌之演變〉,《陽山學刊》1989年第1期,頁1-10。
劉光義:〈由九歌國殤論祭祀與戲劇的關係〉,《大陵雜誌》第30卷第1期(1965年),頁25-28。
劉興唐:〈里廬攷〉,《食貨半月刊》第3卷第12期(1936年5月),頁8-19。
潘嘯龍:〈漢樂府的娛樂職能及其對藝術表現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6期,頁159-172。
鄧全明:〈論漢樂府、新樂府的敘述發展〉,《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2001年9月),頁15-18。
黎明釗:〈聚族而居與聚族里居:三國吳簡〈嘉禾吏民田家莂〉探討〉,《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11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21-83。
錢志熙:〈“百年歌自苦”──論杜甫詩歌創作中“歌”的意識〉,《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頁61-73。
錢志熙:〈歌謠、樂章、徒詩--論詩歌史的三大分野〉,《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頁1-15。
錢志熙:〈漢樂府與「百戲」眾藝之關係考論〉,《文學遺產》1992年第5期,頁35-45。
錢志熙:〈樂府古辭的經典價值──魏晉至唐代文人的樂府發展〉,《文學評論》1998年第2期,頁61-74。
錢志熙:〈論魏晉南北朝樂府體五言的文體演變──兼論其與徒詩五言體之間文體上的分合關系〉,《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頁11-19。
﹝日﹞串田久治,刑東風譯:〈漢代的“謠”與社會批判意識〉,《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1期,頁115-118。
﹝日﹞吉川幸次郎著,陳鴻森譯:〈論班固的詠史詩〉,《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1984年11月),頁148-154。
﹝美﹞高德耀著,蔡振念譯:〈曹植的宴會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12期(1986年12月),頁35-48。
﹝美﹞約翰‧邁爾斯‧弗里著,朱剛譯:〈口頭詩人說了什麼(用他們自己的“詞”)〉,《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頁22-33。
﹝法﹞桀溺:〈七哀--關於署名曹植的所謂“本辭”與“晉樂所奏”兩首樂府詩的研究〉,收入錢林森編:《牧女與蠶娘--法國漢學家論中國古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四、專書論文

王文顏:〈漢代政治性謠諺析論〉,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中國通俗文學及民間文學論文集》,臺北:政大中文系,1994年。
王文顏:〈漢代樂府古辭的三個問題〉,《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大中文系,1999年。
王文顏:〈樂府詩中的幾個問題〉,《古典文學》(第9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王文顏:〈樂府詩中的歌辭成分〉,《古典文學》,(第六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王傳飛:〈歌詩表演與漢、魏相和歌辭藝術新探〉,收入吳相洲主編:《樂府學》(第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吳大順:〈十年漢魏樂府歌辭研究綜述〉,收入吳相洲主編:《樂府學》(第6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頁312-328。
吳相洲:〈關於建構樂府學的思考〉,收入吳相洲主編:《樂府學》(第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頁1-12。
李立信:〈論元結在新樂府運動中的地位〉,收入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第二屆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杜正勝:〈古代聚落的傳統與變遷〉,收入許倬雲等主編:《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1983年。
周英雄:〈從兩首樂府古辭看民間歌詩〉,收入中外文學編輯部:《中國古典文學論叢冊一:詩歌之部》,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6年。
屈萬里:〈論國風非民間歌謠的本來面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下冊)(故院長胡適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3年。
唐翼明:〈陸機與六朝文學中的唯美思潮〉,收入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
高莉芬:〈樂府歌詩與倡優文化的關係考察〉,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年。
張高評:〈建安詩人與悲情意識--以三曹七子詩歌為例〉,收入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
陳成文:〈漢唐「答客難」系列作品之依仿與拓新〉,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
陳槃:〈「論國風非民間歌謠的本來面目」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下冊)(故院長胡適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3年。
楊玉成:〈樂府詩的套語〉,《王夢鷗教授九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
廖棟梁:〈漢魏六朝文學研究概況〉,收入龔鵬程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1950-2000)》,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趙敏俐:〈漢代社會歌舞娛樂盛況及從藝人員構成情況的文獻考察〉,《中國詩歌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鄭毓瑜:〈試論公讌詩之於鄴下文士集團的象徵意義〉,《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錢志熙:〈論建安詩歌與音樂藝術的關係〉,《原學》,(第4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
錢志熙:〈論漢代詩學的群體詩學特徴及其內部的分野〉,收入趙敏俐、﹝日﹞佐藤利行主編:《中國中古文學研究──中國中古(漢-唐)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簡宗梧:〈先秦兩漢賦與說唱文學關係之考察〉,收入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編:《先秦兩漢文學論叢》(第1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顏崑陽:〈從〈詩大序〉論儒系詩用學的『體用』觀〉,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
譚潤生:〈北歌形式探索〉,收入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

五、學位論文

鄭開道:《漢代樂府詩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張修蓉:《中唐樂府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
沈志方:《漢魏文人樂府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李鮮熙:《兩漢民間樂府及後人擬作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田寶玉:《兩漢民間樂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王淳美:《兩漢民間樂府與後人擬作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金銀雅:《盛唐樂府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竹碧華:《楊秀卿歌仔說唱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1991年。
楊國娟:《漢魏樂府詩美學研究》,香港:香港珠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丁威仁:《三曹時代北地文士「惜時生命觀」研究--以建安七子與曹氏父子之詩歌為研究對象》,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朱我芯:《詩歌諷諭傳統與唐代新樂府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林宏安:《漢代樂府歌辭新探──從娛樂與表演角度出發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崔煉農:《漢魏樂府辭樂關係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3年。
劉德玲:《樂府古辭之原型與流變--以漢至唐為斷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昝風華:《漢代風俗文化與漢代文學》,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唐會霞:《漢樂府接受史論(漢代—隋代)》,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向回:《樂府詩本事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8年。
郭英三:《婁子匡先生及其民俗學論著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洪如薇:《唐人舊題樂府詩的繼承與新變--以《樂府詩集》所載為核心》,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10年。

六、外文譯著

﹝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垣、駱玉明等譯:《中國詩史》,(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日﹞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日﹞小川環樹著,周先民譯:《風與雲:中國詩文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日﹞白川靜著,何乃英譯:《中國古代民俗》,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
S.I早川著,柳之元譯:《語言與人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王靖獻著,謝謙譯:《鐘與鼓:詩經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英﹞丹尼斯.麥魁爾,史文.溫達爾著,楊志弘、莫季雍譯:《傳播模式》(第二版),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英﹞查.索.博爾尼著,程德祺等譯:《民俗學手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德﹞W.伊瑟爾著,霍桂桓、李寶彥譯,楊照明校:《審美過程研究:閱讀活動、審美響應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8年。
﹝法﹞李維斯陀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
﹝美﹞傅漢思:〈漢代無名氏歌謠〉,收入周發祥編:《中外比較文學譯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88年。
﹝美﹞阿蘭.鄧迪斯主編,陳建憲、彭海斌譯:《世界民俗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美﹞約翰.邁爾斯.弗里著,朝戈金譯:口頭詩學:帕里-洛德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美﹞克利弗德.紀爾茲:《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臺北:城邦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
﹝美﹞阿爾伯特.貝茨‧洛德(Albert B. Lord)著,尹虎彬譯,姜德順校:《故事的歌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美﹞鮑曼著,楊利慧、安德明譯:《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沃爾特.翁著,何道寬譯:《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詞語的技術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克利福德.格爾茲著,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克利弗德.紀爾茲:《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臺北:城邦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
﹝美﹞宇文所安著,胡秋蕾、王宇根、田曉菲譯,田曉菲校:《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
荷馬著,王煥生譯:《奧德賽》,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

七、外文專著

﹝日﹞林巳奈夫:《漢代の文物》,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1976年。
Hans H. Frankel, "The Formulaic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Ballad `Southeast Fly the Peacocks`"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39本(1969年)(下冊),頁219-244。
John Miles Foley, How to Read an Oral Po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2.
M.A.K. Holiday,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1976.
Roger D. Abraham,”The Training of The Man of Words in Talking Sweet”, Language in Society,vol.1,no.2(1972.10):15-29.
Viv Edwards, Thomas J. Sienkewicz, Oral cultures past and present, Cambridge: Basil Blackell,1990.
William R. Bascom , “Four Functions of Folklor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Vol. 67, No. 266 (1954.10-12): 333-349.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