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論司馬遷《史記》的敘事突圍——吳越爭霸相關人物所涉篇章為例
作者 呂怡靜
貢獻者 鄭毓瑜
呂怡靜
關鍵詞 司馬遷
敘事
史記
吳太伯
季札
夫差
句踐
范蠡
伍子胥
白公勝
吳太伯世家
越王句踐世家
伍子胥列傳
突圍
吳越爭霸人物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八月-2015 13:29:47 (UTC+8)
摘要 本文欲探究《史記》在中國傳統史傳「敘事」文類中,對《左傳》、《國語》等先行史傳在文體「形式」上,如體例、筆法之繼承與「突圍」;更欲深究《史記》在「文化精神」上,對該時代意識及世界觀之傳承與「突圍」;亦即從文化史角度,探究司馬遷著《史記》的「價值和理想」等「意識形態」與其表現『意識』之方式。
  本文以《左傳》、《國語》與《史記》等史傳共同記載之春秋末年吳越爭霸相關人物――夫差、句踐和伍子胥――所涉及的敘事篇章:〈吳太伯世家〉、〈越王句踐世家〉和〈伍子胥列傳〉為論述中心,藉由文獻分析與互文法,探究內容涵蓋從「世家」到「列傳」的此三篇敘事。司馬遷何以特別「突圍」吳太伯與季札之「義、讓」;句踐與范蠡間君、臣相處之「知、捨」;伍子胥與白公勝對君王之「怨、怒」。依序觀察司馬遷對於王道觀、君臣相處之道與天道觀、士道觀的繼承與「突圍」。
  循此,探究春秋戰國之《左傳》、《國語》等史傳,迄於漢代之《史記》,在外在體例與內在文化意識、思想、價值之繼承與超越,及對後世造成的影響;觀察宇文所安提出之「敘事內驅力」――「天、性格與意志」――即「意志與命運」間相互滲透的變化情形;窺探中國史傳從《國語》、《左傳》到《史記》間,「言」、「事」畸輕畸重至「言、事相兼」的發展過程;對比、參照《史記》與《左傳》、《國語》等史傳間,針對同一史料之記載差異處,此即司馬遷之個人抒情與歷史意識之欲「突圍」與最動人處,即本文第二章至第四章之第四節所欲探究司馬遷之敘事文心,以聆聽司馬遷以《史記》「突圍」整個時代、文化價值觀之高音。 
  本文企圖以《史記》敘事為論述中心,揭露中國史傳敘事傳統中相互引用、對話、競爭的延續脈絡,來豐富《史記》敘事研究的角度。探究司馬遷如何透過史傳敘事的繼承與「突圍」,展現其個人與宿命的抗爭;承接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脈絡下,以《史記》向孔子之《春秋》致敬;並聆聽在家族傳承與個人使命交織下,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或嘆或怨的個人不朽之音,重建一個可能的「中國文化史之敘述傳統」及其未來的發展性,使中國史傳敘事傳統與《史記》的敘事研究更豐富、多元,實為本文之企盼與渴望。
參考文獻 一、古籍書目 (依作者時代先後)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56年)。
【周】左丘明撰、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周】左丘明撰、徐元浩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2年)。
【周】墨子著、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周】莊子著、【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發行,1993年)。
【周】荀子著、【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周】呂不韋(著、楊家駱主編,《呂氏春秋集釋等五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周】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1994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 編,《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
【漢】劉安等編著、【漢】高誘注、張雙棣撰,《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7年)。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書局,1998年)。
【漢】劉向輯錄、【明】鮑注吳校本、郭人民繫年,《戰國策校注繫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漢】劉向輯錄、范祥雍箋證、范邦瑾協校,《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漢】劉向輯錄、張清長、王延棟編,《戰國策箋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孟 子注疏》(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禮記》(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 周禮》(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公羊傳》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
【漢】袁康、吳平著、樂祖謀點校,《越絕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漢】袁康、吳平著、張仲清校注,《越絕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漢】趙瞱撰、【元】徐天祜注,《吳越春秋》(江蘇 :江蘇古籍出版,1986年)。【漢】趙瞱撰、周生春點校,《吳越春秋輯校彙考》(江蘇 :江蘇古籍出版,1986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論 語》(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晉】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臺北:七略書局,1991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左傳》(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晉】范寧注【唐】楊士勳疏、【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榖梁傳》(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梁】蕭統著,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1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973年)。
【唐】長孫無忌等撰,《隋書經籍志》(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55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964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宋】朱熹,《朱子大全》(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卷81。
【明】凌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日】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臺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
【明】凌稚隆輯校、李光縉增補,《史記評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1998年)。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臺北:洪氏出版社,1971年)。
【清】姚祖恩,《史記菁華錄》(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清】馬驌著、徐連城校點,《左傳事緯》(山東:魯齊書社,1992年)。
【清】崔適,《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二十二史劄記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趙翼,《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清】吳汝綸(評點),《史記集評》(臺北:中華書局,1960年)。
【清】吳見思(評點),《史記論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譯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清】趙翼,《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清】董增齡撰、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國語正義.國語敘疏》(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4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吳闓生,《左傳微》(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


二、近代專著 (依作者姓氏筆劃)

【美】宇文所安(Ste頁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 :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美】宇文所安(Ste頁hen Owen)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宇文所安   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2002年)。
【美】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臺北:立緒文化,1998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頁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頁h Cam頁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1997年)。
【英】柯靈烏(R.G.Collingwood)著、黃宣範譯,《歷史的理念》(臺北:國立編譯館,1981年)。
【英】佛斯特(E. 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 2000年)。
【希臘】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註,《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丁琴海,《中國史傳敘事研究》(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王初慶等著,《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洪葉文化,2002年)。
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78,1982年)。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9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丘述堯,《史記新探》(臺北:明文出版社,1992年)。
可永雪,《《史記》文學成就論說》(內蒙古: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
田曉菲,《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白壽彝,《史記新論》(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年)。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安平秋等著,《史記研究集成‧第二卷史記通論》(臺北:華文出版社,2005年)。
朱東潤,《史記考索》(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7年)。
何世華,《史記美學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
吳汝昱,《史記論稿》(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年)。
宋嗣廉,《史記藝術美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李人鑒,《太史公書校讀記》(蘭州市: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少雍,《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四川:重慶出版社,1987年)。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開明書局,1995年)。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李紀祥,《《史記》五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出版中心,2012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增訂新版)(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69年)。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收入《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    (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余秋雨,《新文化苦旅》(臺北:爾雅出版,2008年)。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周振甫,《《史記》集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
林聰舜,《《史記》的世界――人性與理念的競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俞樟華、張大可,《司馬遷一家言》(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武漢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
姚一葦,《美的範疇》(臺北:台灣開明書局,1978年)。
孫德謙,《太史公書義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1》(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3》(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
范文芳,《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袁仲一、張文立、張新科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陜西:陜西人民出版,1996    年)。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大可,《史記文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張大可、黃俊度、管正主編,《史記論叢》(北京:中國文哲出版社,2011年)。
張大春,《小說稗類》(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年)。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張新科,《史記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張新科,《史記與中國文學》(香港:商務印書局,2010年)。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臺北:崧高書社,1985年)。
郭必恒,《《史記》民俗學探索與發現》(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年)。
郭雙成,《史記人物傳記論稿》(河南:中州古籍出版,1985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散文史》(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
陳直,《史記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陳桐生,《史記與今古文經學》(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陳桐生,《儒家經傳文化與史記》(臺北:紅葉文化出版社,2002年)。
陳新雄,于大成編,《史記論文集》(臺北:西南書局,1978年)。
傅志亭主編,《范蠡研究論文集》(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年)。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1999    年)。
彭剛,《敘事的轉向: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考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游信利,《史記方法試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程金造,《史記管窺》(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年)。
黃仁生注譯、李振興校閱,《新譯吳越春秋》(臺北:三民書局出版,1996年)。
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樹增,《史記藝術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楊燕起等編,《史記研究集成‧史記集評》(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
靳德峻,《史記釋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趙生群,《《史記》編纂學導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劉乃和,《司馬遷和史記》(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劉操南,《史記春秋十二諸侯史事輯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園――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文化,2005年)。
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3年)。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韓兆琦,《史記選注集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韓兆琦,《史記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韓席籌,《左傳分國集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63年)。
顧立三,《司馬遷撰寫史記採用左傳的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0年)。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三、學位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劃)
台灣地區
李秋蘭,《《史記》敘事之書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年)。
阮芝生,《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 文,1973年)。
林慧君,《《史記》中的復仇書寫》(國立政治大學教學碩士班論文,2008年)。
邱詩雯,《《史記》之「改」、「作」與歷史撰述》(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8年)。
胡艷惠,《《史記》之《春秋》書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 年)。
張瑞芬,《伍子胥變文及其故事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85年)。
陳雅萍,《由《左傳》、《國語》看《史記》人物的特出——以吳越爭霸相關人物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學碩士班論文,2002年)。
鄭金仙,《《左傳》與《國語》敘述藝術比較――以春秋晚期吳楚、吳越之爭為範 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大陸地區
毛金霞,《《史記》敘事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安敏,《《史記》的敘事結構系統》(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車穎,《《左傳》《史記》敘事藝術比較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焦妮,《先秦兩漢吳越紀事流變考論》(河北師範大學學歷碩士論文,2011年)。
劉寧,《《史記》敘事學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四、期刊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劃)
台灣地區
【美】大衛‧強生(David Johnson)著、蔡振念譯,〈伍子胥變文及其來源〉第2部,《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7卷第3期(1984年3月)。
文崇一,〈報恩與復仇─―交換行為的分析〉,《中央研究院民俗學研究所專刊》     乙種之10(1982年4月)。
朱曉海,〈讀〈伍子胥列傳〉〉,《文與哲》第9期(2006年12月)。
李隆獻,〈中國敘事文學的不遷之祧─―淺析左傳的敘事技巧〉,《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第5期(1997年12月)。
李秋蘭,〈隱喻與敘事──《史記》敘事藝術探究之一〉,《東方人文學誌》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
李宜樺,〈《左傳》吳王夫差之人物形象析論〉,《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2012年6月)。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的述與作〉,《台大歷史學報》第6期(1979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的體系關連〉,《台大歷史學報》第7期(1980年12月)。阮芝生,〈論吳太伯與季札讓國〉,《台大歷史學報》第18期(1994年12月)。
阮芝生,〈貨殖與禮義〉,《台大歷史學報》第19期(1996年6月)。
阮芝生,〈三司馬與漢武帝封禪〉,《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
阮芝生,〈滑稽與六藝〉,《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
阮芝生,〈論史記中的孔子與春秋〉,《台大歷史學報》23期(1999年6月)。年12月)。
阮芝生,〈司馬遷之心──〈報任少卿書〉析論〉,《台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年12月)。
車行健,〈從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看「漢代書序」的體制――以「作者自 序」為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年9月)。
林聰舜,〈《史記》的微言敘事──「書法不隱」與「隱」的統一〉,《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
楊聯陞著,段國昌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收入《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年)。
蔡英俊,〈「敘述」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
陳槃,〈史記吳太伯世家補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2期(1981年3月)。
陳雅萍,《由《左傳》、《國語》看《史記》人物的特出──以吳越爭霸相關人物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劉國平,〈論襄公二十九年「吳子使札來聘」──以《春秋》三傳為文本〉,《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1卷第2期(2005年5月)。
鄭金仙,《《左傳》與《國語》敘述藝術比較──以春秋晚期吳楚、吳越之爭為範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簡宗梧,〈〈《左傳》伍子胥的形象〉〉,《孔孟學報》第45期(1983年4月)。
簡松興、洪靜芳,〈 〈越王句踐世家〉中范蠡「救子」的意義〉,《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7期(2007年11月)。
大陸地區
王子今,〈范蠡浮海出齊事迹考〉,收入《魯齊文化研究》第8輯(2009年12月)。
石東,〈論季札觀樂〉,收入《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第6期(1999年)。
李洲良,〈史遷筆法──寓論斷于序事〉,《求是學刊》第33卷第4期(2006年7月)。
肖楠,〈伍子胥列傳〉伍子胥形象之司馬遷自我精神的體現〉,《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 卷第4 期(2007年4月)。
徐興海,〈《史記》所記之吳太伯及寓含的意義〉,《江南大學學報》第1卷第4期(2002年8月)。
崔凡芝、張莉,〈《史記》太伯奔吳說質疑〉,《山西大學學報》第25卷第5期(2002年10月)。
梁曉雲,〈《史記》與《左傳》《國語》所記之吳越歷史的比較研究〉,《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1997年1月)。
程金造,〈從《春秋》看《史記》在古史學上的發展〉,《中國史研究》第4期(1985年)。
管敏義,〈越史略論〉,《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3卷第4期(2000年12月)。
陳桐生,〈用理想之光照亮歷史──簡論 〈吳太伯世家〉〉,《濟南大學學報》第15卷第4期(2005年)。
劉亦冰,〈越王世系考辯〉,《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2001年12月)。
劉寧,〈論《史記》的敘事風格〉,《唐都學刊》第25卷第4期(2009年7月)。
劉暢,〈三不朽:回到先秦語境的思想梳理〉,《文學遺產》2004年,第5期(2004年10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6912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91201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毓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呂怡靜zh_TW
dc.creator (作者) 呂怡靜zh_TW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八月-2015 13:29:47 (UTC+8)-
dc.date.available 3-八月-2015 13:29: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八月-2015 13:29:47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691201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3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912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欲探究《史記》在中國傳統史傳「敘事」文類中,對《左傳》、《國語》等先行史傳在文體「形式」上,如體例、筆法之繼承與「突圍」;更欲深究《史記》在「文化精神」上,對該時代意識及世界觀之傳承與「突圍」;亦即從文化史角度,探究司馬遷著《史記》的「價值和理想」等「意識形態」與其表現『意識』之方式。
  本文以《左傳》、《國語》與《史記》等史傳共同記載之春秋末年吳越爭霸相關人物――夫差、句踐和伍子胥――所涉及的敘事篇章:〈吳太伯世家〉、〈越王句踐世家〉和〈伍子胥列傳〉為論述中心,藉由文獻分析與互文法,探究內容涵蓋從「世家」到「列傳」的此三篇敘事。司馬遷何以特別「突圍」吳太伯與季札之「義、讓」;句踐與范蠡間君、臣相處之「知、捨」;伍子胥與白公勝對君王之「怨、怒」。依序觀察司馬遷對於王道觀、君臣相處之道與天道觀、士道觀的繼承與「突圍」。
  循此,探究春秋戰國之《左傳》、《國語》等史傳,迄於漢代之《史記》,在外在體例與內在文化意識、思想、價值之繼承與超越,及對後世造成的影響;觀察宇文所安提出之「敘事內驅力」――「天、性格與意志」――即「意志與命運」間相互滲透的變化情形;窺探中國史傳從《國語》、《左傳》到《史記》間,「言」、「事」畸輕畸重至「言、事相兼」的發展過程;對比、參照《史記》與《左傳》、《國語》等史傳間,針對同一史料之記載差異處,此即司馬遷之個人抒情與歷史意識之欲「突圍」與最動人處,即本文第二章至第四章之第四節所欲探究司馬遷之敘事文心,以聆聽司馬遷以《史記》「突圍」整個時代、文化價值觀之高音。 
  本文企圖以《史記》敘事為論述中心,揭露中國史傳敘事傳統中相互引用、對話、競爭的延續脈絡,來豐富《史記》敘事研究的角度。探究司馬遷如何透過史傳敘事的繼承與「突圍」,展現其個人與宿命的抗爭;承接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脈絡下,以《史記》向孔子之《春秋》致敬;並聆聽在家族傳承與個人使命交織下,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或嘆或怨的個人不朽之音,重建一個可能的「中國文化史之敘述傳統」及其未來的發展性,使中國史傳敘事傳統與《史記》的敘事研究更豐富、多元,實為本文之企盼與渴望。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前人研究概況 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6
第四節 具體的成果 22

第二章 〈吳太伯世家〉之「義、讓」突圍 25

第一節 吳王夫差家族系譜之建構 26
一、太伯的辭讓與周裔的榮光 26
二、吳國的起源與霸業的召喚 30

第二節 季札附傳之敘事33
一、辭讓的承襲與節義的彰顯 33
二、詩樂的教化與爭亂的肇始 36

第三節 吳王夫差本傳之敘事 46
一、剛愎的個性與讒言的聽信46
二、稱霸的野心與滅國的教訓53

第四節 「義、讓」王道觀之敘事文心 58
一、節讓的彰顯與王道的失落 58
二、義讓以化爭與詩樂以求和 61
三、家族的繁衍與典範的繼承 62

第三章 〈越王句踐世家〉之「知、捨」突圍 67  

   第一節 越王句踐家族系譜之建構 68         
  一、禹康的榮光與中興的預言 68
  二、越國的起源與遺烈的無繼 72
第二節 越王句踐本傳之敘事 77
 一、盈滿的警戒與忍辱的試煉 77
 二、良臣的輔佐與霸後的寡情 82

  第三節 范蠡附傳之敘事 92  
一、智謀的輔君與功成的隱退 92
 二、君臣的知遇與士道的捨棄 95

 第四節「知、捨」君臣道之敘事文心 100
 一、權力的矛盾與君臣的悲歌 100
 二、士道的超越與理想的追求 103
  三、知遇的回報與自我的展現 105

第四章 〈伍子胥列傳〉之「怨、怒」突圍 109

 第一節  伍子胥家族系譜之建立 110
 一、直諫的榮光與死諫的預示 110
 二、復仇的點燃與道德的挑戰 114

 第二節 伍子胥本傳之敘事 117
 一、隱忍的試煉與忍垢的意志 117
 二、鞭屍的復仇與忠諫的悲劇 125

 第三節 白公勝附傳之敘事 134
——復仇的失據與忍垢的不足 134

第四節「怨、怒」士道觀之敘事文心 139
 一、仇報的迴旋與怨怒的超越 139
 二、敘傳的史識與諷諫的承繼 143
 三、歷史的書寫與精神的不朽 147

第五章 結論 151

參考書目 160
zh_TW
dc.format.extent 206276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91201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司馬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敘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史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吳太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季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夫差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句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范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伍子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白公勝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吳太伯世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越王句踐世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伍子胥列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突圍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吳越爭霸人物zh_TW
dc.title (題名) 論司馬遷《史記》的敘事突圍——吳越爭霸相關人物所涉篇章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書目 (依作者時代先後)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56年)。
【周】左丘明撰、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周】左丘明撰、徐元浩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2年)。
【周】墨子著、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周】莊子著、【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發行,1993年)。
【周】荀子著、【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周】呂不韋(著、楊家駱主編,《呂氏春秋集釋等五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周】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1994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 編,《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
【漢】劉安等編著、【漢】高誘注、張雙棣撰,《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7年)。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書局,1998年)。
【漢】劉向輯錄、【明】鮑注吳校本、郭人民繫年,《戰國策校注繫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漢】劉向輯錄、范祥雍箋證、范邦瑾協校,《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漢】劉向輯錄、張清長、王延棟編,《戰國策箋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孟 子注疏》(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禮記》(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 周禮》(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公羊傳》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
【漢】袁康、吳平著、樂祖謀點校,《越絕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漢】袁康、吳平著、張仲清校注,《越絕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漢】趙瞱撰、【元】徐天祜注,《吳越春秋》(江蘇 :江蘇古籍出版,1986年)。【漢】趙瞱撰、周生春點校,《吳越春秋輯校彙考》(江蘇 :江蘇古籍出版,1986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論 語》(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晉】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臺北:七略書局,1991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左傳》(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晉】范寧注【唐】楊士勳疏、【清】阮元校勘、李學勤等編,《十三經注疏‧榖梁傳》(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梁】蕭統著,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1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973年)。
【唐】長孫無忌等撰,《隋書經籍志》(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55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964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宋】朱熹,《朱子大全》(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卷81。
【明】凌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日】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臺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
【明】凌稚隆輯校、李光縉增補,《史記評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1998年)。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臺北:洪氏出版社,1971年)。
【清】姚祖恩,《史記菁華錄》(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清】馬驌著、徐連城校點,《左傳事緯》(山東:魯齊書社,1992年)。
【清】崔適,《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二十二史劄記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趙翼,《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清】吳汝綸(評點),《史記集評》(臺北:中華書局,1960年)。
【清】吳見思(評點),《史記論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譯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清】趙翼,《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清】董增齡撰、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國語正義.國語敘疏》(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4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吳闓生,《左傳微》(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


二、近代專著 (依作者姓氏筆劃)

【美】宇文所安(Ste頁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 :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美】宇文所安(Ste頁hen Owen)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宇文所安   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2002年)。
【美】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臺北:立緒文化,1998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頁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頁h Cam頁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1997年)。
【英】柯靈烏(R.G.Collingwood)著、黃宣範譯,《歷史的理念》(臺北:國立編譯館,1981年)。
【英】佛斯特(E. 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 2000年)。
【希臘】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註,《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丁琴海,《中國史傳敘事研究》(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王初慶等著,《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洪葉文化,2002年)。
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78,1982年)。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9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丘述堯,《史記新探》(臺北:明文出版社,1992年)。
可永雪,《《史記》文學成就論說》(內蒙古: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
田曉菲,《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白壽彝,《史記新論》(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年)。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安平秋等著,《史記研究集成‧第二卷史記通論》(臺北:華文出版社,2005年)。
朱東潤,《史記考索》(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7年)。
何世華,《史記美學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
吳汝昱,《史記論稿》(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年)。
宋嗣廉,《史記藝術美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李人鑒,《太史公書校讀記》(蘭州市: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少雍,《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四川:重慶出版社,1987年)。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開明書局,1995年)。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李紀祥,《《史記》五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出版中心,2012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增訂新版)(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69年)。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收入《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    (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余秋雨,《新文化苦旅》(臺北:爾雅出版,2008年)。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周振甫,《《史記》集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
林聰舜,《《史記》的世界――人性與理念的競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俞樟華、張大可,《司馬遷一家言》(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武漢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
姚一葦,《美的範疇》(臺北:台灣開明書局,1978年)。
孫德謙,《太史公書義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1》(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3》(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
范文芳,《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袁仲一、張文立、張新科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陜西:陜西人民出版,1996    年)。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大可,《史記文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張大可、黃俊度、管正主編,《史記論叢》(北京:中國文哲出版社,2011年)。
張大春,《小說稗類》(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年)。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張新科,《史記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張新科,《史記與中國文學》(香港:商務印書局,2010年)。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臺北:崧高書社,1985年)。
郭必恒,《《史記》民俗學探索與發現》(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年)。
郭雙成,《史記人物傳記論稿》(河南:中州古籍出版,1985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散文史》(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
陳直,《史記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陳桐生,《史記與今古文經學》(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陳桐生,《儒家經傳文化與史記》(臺北:紅葉文化出版社,2002年)。
陳新雄,于大成編,《史記論文集》(臺北:西南書局,1978年)。
傅志亭主編,《范蠡研究論文集》(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年)。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1999    年)。
彭剛,《敘事的轉向: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考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游信利,《史記方法試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程金造,《史記管窺》(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年)。
黃仁生注譯、李振興校閱,《新譯吳越春秋》(臺北:三民書局出版,1996年)。
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樹增,《史記藝術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楊燕起等編,《史記研究集成‧史記集評》(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
靳德峻,《史記釋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趙生群,《《史記》編纂學導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劉乃和,《司馬遷和史記》(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劉操南,《史記春秋十二諸侯史事輯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園――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文化,2005年)。
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3年)。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韓兆琦,《史記選注集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韓兆琦,《史記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韓席籌,《左傳分國集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63年)。
顧立三,《司馬遷撰寫史記採用左傳的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0年)。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三、學位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劃)
台灣地區
李秋蘭,《《史記》敘事之書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年)。
阮芝生,《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 文,1973年)。
林慧君,《《史記》中的復仇書寫》(國立政治大學教學碩士班論文,2008年)。
邱詩雯,《《史記》之「改」、「作」與歷史撰述》(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8年)。
胡艷惠,《《史記》之《春秋》書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 年)。
張瑞芬,《伍子胥變文及其故事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85年)。
陳雅萍,《由《左傳》、《國語》看《史記》人物的特出——以吳越爭霸相關人物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學碩士班論文,2002年)。
鄭金仙,《《左傳》與《國語》敘述藝術比較――以春秋晚期吳楚、吳越之爭為範 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大陸地區
毛金霞,《《史記》敘事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安敏,《《史記》的敘事結構系統》(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車穎,《《左傳》《史記》敘事藝術比較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焦妮,《先秦兩漢吳越紀事流變考論》(河北師範大學學歷碩士論文,2011年)。
劉寧,《《史記》敘事學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四、期刊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劃)
台灣地區
【美】大衛‧強生(David Johnson)著、蔡振念譯,〈伍子胥變文及其來源〉第2部,《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7卷第3期(1984年3月)。
文崇一,〈報恩與復仇─―交換行為的分析〉,《中央研究院民俗學研究所專刊》     乙種之10(1982年4月)。
朱曉海,〈讀〈伍子胥列傳〉〉,《文與哲》第9期(2006年12月)。
李隆獻,〈中國敘事文學的不遷之祧─―淺析左傳的敘事技巧〉,《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第5期(1997年12月)。
李秋蘭,〈隱喻與敘事──《史記》敘事藝術探究之一〉,《東方人文學誌》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
李宜樺,〈《左傳》吳王夫差之人物形象析論〉,《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2012年6月)。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的述與作〉,《台大歷史學報》第6期(1979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的體系關連〉,《台大歷史學報》第7期(1980年12月)。阮芝生,〈論吳太伯與季札讓國〉,《台大歷史學報》第18期(1994年12月)。
阮芝生,〈貨殖與禮義〉,《台大歷史學報》第19期(1996年6月)。
阮芝生,〈三司馬與漢武帝封禪〉,《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
阮芝生,〈滑稽與六藝〉,《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
阮芝生,〈論史記中的孔子與春秋〉,《台大歷史學報》23期(1999年6月)。年12月)。
阮芝生,〈司馬遷之心──〈報任少卿書〉析論〉,《台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年12月)。
車行健,〈從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看「漢代書序」的體制――以「作者自 序」為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年9月)。
林聰舜,〈《史記》的微言敘事──「書法不隱」與「隱」的統一〉,《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
楊聯陞著,段國昌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收入《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年)。
蔡英俊,〈「敘述」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
陳槃,〈史記吳太伯世家補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2期(1981年3月)。
陳雅萍,《由《左傳》、《國語》看《史記》人物的特出──以吳越爭霸相關人物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劉國平,〈論襄公二十九年「吳子使札來聘」──以《春秋》三傳為文本〉,《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1卷第2期(2005年5月)。
鄭金仙,《《左傳》與《國語》敘述藝術比較──以春秋晚期吳楚、吳越之爭為範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簡宗梧,〈〈《左傳》伍子胥的形象〉〉,《孔孟學報》第45期(1983年4月)。
簡松興、洪靜芳,〈 〈越王句踐世家〉中范蠡「救子」的意義〉,《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7期(2007年11月)。
大陸地區
王子今,〈范蠡浮海出齊事迹考〉,收入《魯齊文化研究》第8輯(2009年12月)。
石東,〈論季札觀樂〉,收入《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第6期(1999年)。
李洲良,〈史遷筆法──寓論斷于序事〉,《求是學刊》第33卷第4期(2006年7月)。
肖楠,〈伍子胥列傳〉伍子胥形象之司馬遷自我精神的體現〉,《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 卷第4 期(2007年4月)。
徐興海,〈《史記》所記之吳太伯及寓含的意義〉,《江南大學學報》第1卷第4期(2002年8月)。
崔凡芝、張莉,〈《史記》太伯奔吳說質疑〉,《山西大學學報》第25卷第5期(2002年10月)。
梁曉雲,〈《史記》與《左傳》《國語》所記之吳越歷史的比較研究〉,《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1997年1月)。
程金造,〈從《春秋》看《史記》在古史學上的發展〉,《中國史研究》第4期(1985年)。
管敏義,〈越史略論〉,《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3卷第4期(2000年12月)。
陳桐生,〈用理想之光照亮歷史──簡論 〈吳太伯世家〉〉,《濟南大學學報》第15卷第4期(2005年)。
劉亦冰,〈越王世系考辯〉,《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2001年12月)。
劉寧,〈論《史記》的敘事風格〉,《唐都學刊》第25卷第4期(2009年7月)。
劉暢,〈三不朽:回到先秦語境的思想梳理〉,《文學遺產》2004年,第5期(2004年10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