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涂艷秋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蔡嘉華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蔡嘉華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5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4-八月-2015 09:54:2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4-八月-2015 09:54:2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4-八月-2015 09:54:29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100151006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863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0151006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南北朝佛教在東晉佛教奠定的基礎上繼續發展,隨著寺院經濟的穩定、帝王的提倡等因素, 此時的譯經之風較之東晉有過之而無不及, 南北朝的佛典翻譯遍及大小乘,且出現了以專門研究某些經典的經師、律師、論師,諸如成實師、阿毘達摩論師、十地經論師等,這些經典皆受到中國人的發揚,成為不同的學派,這些學說不但豐富了南北朝的佛性思想,亦替隋唐時代的天臺宗、華嚴宗、禪宗預告先聲,而其中最受矚目者當屬《大般涅槃經》。 東晉法顯於印度中部華氏城取得《大般涅槃經》六卷本,於義熙十三年(西元417年)至十四年(西元418年)在道場寺翻譯完成,定名為《大般泥洹經》,此經一出,在南方掀起滔天巨浪,一時有關佛教、一闡提、判教等論題,成為眾所討論的焦點。北方則有曇無讖自中印度、于闐的《大般涅槃經》四十卷本,此本約莫在北涼玄始三年(西元414年)至十年(西元421年)譯出,是則中國僧侶對於《大般涅槃經》的研究自此二版本開始,在南北方皆出現了討論《涅槃經》的風氣。 劉宋元嘉年間,四十卷本傳入南方,除了改寫了中國人對一闡提的看法外,更將有關佛性的討論推向另一個高峰,此譯本到了南方後,慧嚴、慧觀與謝靈運等人依照已流行的六卷本《大般泥洹經》,對四十卷本加以潤色、刪改校訂成為三十六卷本。自是,三十六卷本在南方興起一波巨大的風潮,南北方皆出現眾多出色的涅槃師。除了譯經的因素外,恐怕也因為般若學說在僧肇手中已達到空前的成就,難以再轉出新說,一味說空而忽略主體與心性層面在當時已有人提出質疑, 是以對空的興趣便逐漸轉向對涅槃的研究。涅槃學在南方有竺道生與慧觀的大力闡發、北方有道朗與慧嵩的宣揚,涅槃學的討論在南北朝時期可謂是佛教研究的主流。 欲了解南朝時期中國人對《大般涅槃經》的理解,莫過於透過《大般涅槃經集解》。梁代所編輯《大般涅槃經集解》保留了當時涅槃師豐富的資料,讓後世得以一窺當時涅槃師如何以解釋《大般涅槃經》的甚深妙意。此書乃是梁武帝於天監七年(西元508年)敕令編撰《大般涅槃經集解》, 其主要選取了道生、僧亮、法瑤、曇濟、僧宗、寶亮、智秀、法智、法安、曇准的說法,雖然無法得知編者選取的標準為何,但由當時談論《大般涅槃經》的風氣之盛、涅槃師之多的情況,未被選錄者尚有著《涅槃略記》的慧靜、超進、僧鏡等人,便可知能夠脫穎而出,能被選錄在《大般涅槃經集解》中的各涅槃師說自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加上此書乃在帝王御命下所編纂的作品,自然也可以代表此人的觀點是不容小覷的。其中,僧亮之注為所有注解條目份量最多的, 是以從分量上來看亦頗有可觀,則僧亮的《涅槃經》注在質與量上皆可說是在當時的涅槃學說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般涅槃經集解》固然提供了相當多的材料,但仍有其侷限性, 其中的不足之處,便需要借助其他資料的補充。由於《大般涅槃經》的特色在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此各涅槃師對《大般涅槃經》的討論亦集中在佛性的議題上,然而經中對於佛性定義並不一致,是以各涅槃師對於佛性也有不同的詮說,這些多元的看法被保留在吉藏、均正、元曉的論著中。 唐代吉藏在《大乘玄論》中舉出十一家正因佛性說、《涅槃經遊意》有佛性「本有」與「始有」共三家、《大乘三論略章》中則列出十家說正因佛性、唐代均正於《大乘四論玄義》中有本三家、末十家的看法、元曉的《涅槃宗要》則說明六家的佛性義,這些資料對當時涅槃師佛性學說進行分類,並將之評價,雖然其選材與評述不乏編輯者的主觀意識與宗派成見,但頗能呈現當時佛性討論的基本概況,若再加上《大般涅槃經集解》所蒐羅的資料,或以足夠拼湊出當時《大般涅槃經》談論的整體面貌。然而,在吉藏、均正、元曉等人對涅槃師佛性說多集中在「正因」的討論,皆未將僧亮的觀點納入某家某派,僧亮這個留下《大般涅槃經》最多註解的人,究竟應當屬於哪家何派? 這難道是因為吉藏、均正等人皆未見到僧亮的學說嗎?事實上,吉藏在《涅槃經遊意》與《大乘玄論》、均正於《大乘四論玄義》皆曾引用僧亮的說法,由此可知僧亮的學說在當時仍有留存,並非因為亡失而導致他們不曾見過僧亮的學說,故未對僧亮的學說進行分類。而僧亮在《大般涅槃經》的注解中亦以許多篇幅闡述佛性,則其未被判別分屬於某家某派的原因也非是由於其缺乏對佛性的論述,則為何一個學說質與量皆備的涅槃師會被眾人所忽略呢? 另一方面,不只吉藏、均正、元曉等人未提及僧亮的思想,就連《高僧傳》都未見有相關描述。梁代慧皎《高僧傳》記錄了東漢至當時的名僧大德之經歷與專長,可作為另一參考的側面。對照《大般涅槃經集解》所收錄的涅槃師,在《高僧傳》中大部分會有「善涅槃」或是其他與《涅槃經》相關的描述,如僧宗便有「宗講《涅槃》、《維摩》、《勝鬘》等,近盈百遍。」 的記述、智秀則「尤善《大》、《小》、《涅槃》、《淨名》、《波若》。」 ,但自〈僧亮傳〉觀之,其內容僅描述了僧亮的神異之事,與《涅槃經》全然無關。若是依照布施浩岳的考證,認為《大般涅槃經集解》中的僧亮即道亮, 但〈道亮傳〉只言其「著成實論義疏八卷」, 則道亮所鑽研的學說亦非是以《大般涅槃經》為長。換句話說,儘管僧亮花了相當多的工夫注解《大般涅槃經》,其學說亦受到當時主流的肯定,但《高僧傳》中卻未對此留下任何記錄,吉藏、均正等人更選擇將其忽略,後世之人對僧亮學說的了解惟有透過《大般涅槃經集解》。 此為一相當矛盾且弔詭的現象:《集解》中的僧亮學說代表了其在涅槃師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其他資料中,僧亮學說在涅槃學似乎又無足輕重,可捨去不談。而僧亮未被劃入任何的學說或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方式:一是特殊性,一是普遍性,前者又可劃分為二,其一是僧亮學說與各家說法的殊異程度過大,以致不被時人所接受,最後趨於凋零而隱沒;其二是其特殊性與吉藏、均正等人的立場相違,是以未被收錄於其作品之中。後者則是其太過普遍,在當時未具獨立性,而終與各家說法合流。特殊性與普遍性亦是矛盾的關係,在注解《大般涅槃經》的十家涅槃師中,唯有僧亮具有如此神祕的色彩,也只有僧亮存在著矛盾的情形,此便引起筆者的好奇,僧亮究竟是如何闡述《大般涅槃經》?是什麼樣的學說能夠讓他產生如此矛盾的現象? 近代對於南朝涅槃思想的研究雖已紛然雜陳,然討論涅槃師的資料多是引述吉藏、均正的作品而忽略涅槃師在《大般涅槃經集解》中所闡發的思想,故僧亮的學說一直被束之高閣,然細察僧亮對於《大般涅槃經》的注解,其自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架構且不同於各家的獨立特色,是以本文試圖透過僧亮對《大般涅槃經》的注解,建構其思想的脈絡,重新拼貼出僧亮的整體思想,再進一步的對僧亮學說作出評價,望能使整個南朝的涅槃學說研究更趨完整。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研究範圍 4一、研究對象 5二、研究材料 6第三節 研究方法 7第四節 前人研究回顧 9一、僧亮學說之研究 9二、南朝涅槃學說概況 11三、《大般涅槃經》的義理研究 13第五節 章節安排 16第二章 僧亮其人其事 18第一節 《高僧傳》中的「僧亮」 18第二節 隋時的「僧亮」:廣州大亮 21第三節 法亮、慧亮與道亮 24一、法亮 25二、慧亮 26三、道亮 28第四節 僧亮注解《大般涅槃經》的特色 31一、詳細的解釋 31二、鬆散的組織 35第三章 以「三因」說佛性:正因、緣因、境界因 39第一節 正因 44一、從「理」論正因佛性 45二、從「性」論正因佛性 49三、從業果論正因 51第二節 緣因 56一、緣因的特色 56(一)能生性 56(二)非常性 59二、緣因的內容 601、持戒 602、發心 623.、智 624、四無量 635、七種、六種 64第三節 境界因 66第四章 以「二果」說佛性:菩提、涅槃 70第一節 菩提 71一、發菩提心 72二、長養菩提心 74三、得菩提果 76第二節 涅槃 80一、涅槃的基本定義 81二、從滅苦論涅槃 84三、從性滅、相續滅論涅槃 86(一)相續滅 88(二)性滅 90(三)涅槃、生死相續 92第五章 與佛性相通的中道思想 95第一節 僧亮對中道的第一種界說:第一義中道、有無中道、相續中道 97一、第一義中道 97二、有無中道 99三、相續中道 103第二節 僧亮對中道的第二種界說:真諦中道、俗諦中道、真俗中道 106第三節 僧亮對中道的第三種界說:諸佛菩薩所行之道、十二因緣、照境之智 111一、諸佛菩薩所行之道 112二、十二因緣 115三、照境之智 116第六章 結論 123第一節 研究的進路與困難 123第二節 僧亮佛性觀的檢討 124第三節 僧亮中道觀的檢討 125第四節 未來的展望 128一、僧亮思想的再探悉 128二、思想史的考察 129參考文獻 131一、古典文獻 131二、專書 131三、學位論文 133四、期刊及單篇論文 134五、外文著作 135六、電子資源 137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1640744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151006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僧亮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南北朝佛教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佛性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大般涅槃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中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涅槃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僧亮《大般涅槃經》注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Study of the Seng Liang`s Commentary on Mahāyāna 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古典文獻龍樹造,鳩羅摩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 東晉•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大正藏》第12冊。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 劉宋•慧嚴、謝靈運等修治:《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 梁•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6冊。梁•僧祐著,《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梁•慧皎撰:《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梁•寶唱等集:《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藏》第37冊。隋•吉藏:《大乘三論略章》,《卍續藏經》第97冊隋•灌頂:《大般涅槃經玄義》,《大正藏》第38冊。隋•灌頂:《大般涅槃經疏》,《大正藏》第38冊。隋•吉藏撰:《大乘玄論》,《大正藏》第45冊。隋•吉藏撰:《涅槃經遊意》,《大正藏》第38冊。隋•慧遠:《大般涅槃經義記》,《大正藏》第37冊。唐•慧均撰:《大乘四論玄義》,《大正藏》第46冊。新羅•元曉:《涅槃宗要》,《大正藏》第38冊。二、專書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二卷《魏晉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方立天:《佛教哲學》(臺北:洪葉出版社,1994 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卷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牟宗三:《佛性與般若》,收入於《牟宗三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呂澂:《中國佛學源流論講》(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呂澂:《印度佛學源流論講》(臺北:大千出版社,2003年)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呂澂編述:《佛教研究法》(臺北:新文豐出版,1977年)李平等著:《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二),收入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7冊(臺北:大乘文化,1978年)杜繼文:《中國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杜繼文主編:《佛教史》(南京:鳳凰出版傳媒,2008年)周貴華:《唯識、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屈大成:《大般涅槃經導讀》上、下(臺北:全佛文化,1999年)林士琛:《論大般涅槃經的佛性義》(臺北:慧炬出版社,1994年)法海等著:《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收入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3冊(臺北:大乘文化,1978年)姚衛群:《印度宗教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姚衛群:《佛教思想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涂艷秋:《鳩摩羅什般若思想在中國》(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 張曼濤主編:《原始佛教研究》(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郭良鋆:《佛陀與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郭朋:《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郭朝順、林朝成:《佛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陳沛然:《竺道生》(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年)單正齊:《佛教的涅槃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下冊(北京:昆侖,2006年)黃懺華:《中國佛教史》(臺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出版社,2003年)楊維中:《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全二冊)(南京:鳳凰出版傳媒,2012年)楊耀坤:《中國魏晉南北朝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劉立夫:《佛教與中國倫理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劉貴傑:《佛教哲學》(臺北:五南圖書,2006年)潘桂明:《中國佛教思想史稿(第一卷)》(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2009年)鄭基良:《魏晉南北朝形盡神滅或形盡神不滅的思想論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佛光文化,1990年)賴永海:《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霍韜晦:《絕對與圓融──佛教思想論集》(台北:東大圖書,1989年)謝如柏:《從神不滅到佛性論——六朝佛性主體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嚴耕望遺著,李啟文整理:《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一〇五,2006年)釋印順:《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釋印順:《中觀今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90年)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1990年)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釋印順:《成佛之道》(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釋印順:《佛法是救世之光》(臺北:正聞出版社,1990年)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1997年) 三、學位論文林明莉:《南北朝佛性思想研究》(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曾惠耕(釋宗禪):《論「第一義空」與「涅槃」:以《雜阿含經.第一義空經》、《大般若經.第二分》和《大般涅槃經》為主》(臺北縣: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釋彥暉:《梁靈味寶亮法師佛性思想之研究》(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釋聖嚴教授指導,1992年)四、期刊及單篇論文馮樹勳:〈學派分類權實問題辨析:以「涅槃宗」的問題為例〉,收入於李明輝、葉海煙、鄭宗義合編:《儒學、文化與宗教——劉述先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2006年),頁189-214。王開府:〈初期佛教之「我」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2003年),頁1-22。李幸玲:〈六朝神滅不滅論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9號(1995年),頁171-322。湯用彤:〈釋法瑤〉,收入於氏著:《理學、佛學、玄學》(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頁195-203。劉果宗:〈涅槃經之傳譯與佛性義〉,《獅子吼》第31卷第9期(1992年),頁4-8。劉果宗:〈佛性與神我之辨析〉,《獅子吼》第32卷第1期(1993年),頁17-21。霍韜晦:〈佛性與如來藏〉,收入於氏著:《佛教的現代智慧》(香港:佛教法住學會,1982年),頁47-57。高振農:〈《大般涅槃經》中的佛性論思想及其影響〉,《廣東佛教》第3期(1994年),頁33-36。張曼濤:〈大般涅槃經中的涅槃思想〉,《華岡佛學學報》第2期(1972年),頁5-44。李志夫:〈如來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收入於《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1991年),頁35-52。釋見豪:〈印度佛教史的文獻資源概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9期(2004年9月),頁6-22。曾堯民:〈從僧叡的〈喻疑〉看中國佛教早期的判教〉,《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臺北:華嚴蓮社,2011年),頁19-32。涂艷秋:〈鳩摩羅什門下由「空」到「有」的轉變—以僧叡為代表〉,《漢學研究》第 18 卷第 2 期(2000年),頁113-142。五、外文著作下田正弘:《涅槃経的研究──大乘經典的研究方法試論》(日本東京都:春秋社,1997。)小川一乘:《佛性思想》(京都:文榮堂,1982年)小林正美:《六朝佛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93年)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冊(臺北:天華出版公司,2003年)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臺北:天華出版公司,2003 年) 木村泰賢著:《大乘涅槃経綱要》(東京:東方書院,1935年。)水野弘元等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臺北:法爾出版社,1988年11月)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2000)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臺北:東大圖書,2007年1月修訂二版)。水野弘元著、釋慧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7月)。加藤善淨:〈「涅槃経集解」の一特色〉,《印度学仏教学研究》通号8(1956年),頁165-166。布施浩岳:《涅槃宗の研究(前編)》、《涅槃宗の研究(後編)》(東京:国書刊行会,1973年)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2012年9月二版)。宇井伯壽等著:《原始佛教研究》,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4冊(臺北:大乘文化,1978年12月)。宇井伯壽著,李世傑譯:《中國佛教史》(臺北:協志出版社,1978年)安藤俊雄:〈北魏涅槃學の傳統と初期の四論師〉,收入於橫超慧日編:《北魏佛教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8),頁179-197坂本幸男:〈六朝に於ける佛性觀〉,《文化》21:6(1957),頁113-128。和辻哲郎著、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委員會編譯:《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收錄於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8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松本史朗著,肖平、楊金萍譯:《缘起與空 : 如来藏思想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舍爾巴茨基(Stcherba-tsky,T)著,宋立道譯:《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唐納德˙羅佩茲(Donald S. Lopez)編,周廣榮、常蕾、李建欣譯:《佛教解釋學》(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常盤大定:《佛性の研究》(圖書刊行會,1952年)望月良晃:《大乗涅槃経入門 -- ブッダ最後の教え》(東京:春秋社,1998年)望月良晃:《大乘涅槃経の研究——教團史的考察》(東京:春秋社,1988年)望月信亨主編:《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69年)梶山雄一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許理和(Erik Zürcher)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菅野博史:《南北朝˙隋代の中国仏教思想硏究》(東京:大藏出版,2012年)橫超慧日:《涅槃経—如來常住と悉有仏性》(京都:平楽寺書店,1981年)穆帝Murti, T. R. V. 著,藍吉富譯:《中觀哲學(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鐮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第四卷(高雄:佛光文化,2011年)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三卷(高雄:佛光文化,2010年)Liu Ming-Wood, “The doctrine of Buddha-nature in the Mahayana Mahaparinirvana-sutra,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Wisconsin), vol. 5(1982), pp.63-94.Liu Ming-Woo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Buddha-nature doctrine in China” ,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6:1(1989), pp.1-36.Whalen Lai, “Sinitic Speculations on buddha-nature: The Nirvāna school”,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2, no. 2(1982), pp.135-149.六、電子資源CEB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 臺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index.jspJ‐STAGE 日本科學技術學會出版品資料庫:https://www.jstage.jst.go.jp/browse/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