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一樣照顧兩樣情:女性家庭照顧者成為照顧服務員之初探
The same care tasks, different care experience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oles between family caregivers and care workers作者 許裕昌
Hsu, Yu Chang貢獻者 呂寶靜
Lu, Pau Ching
許裕昌
Hsu, Yu Chang關鍵詞 家庭照顧者
照顧服務員
照顧經驗
family caregivers
care workers
care experience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2-Nov-2015 14:56:05 (UTC+8) 摘要 本研究試圖探究走過家庭照顧歷程決定成為照顧服務員這群女性勞動者,從這群女性勞動者的生命圖象中,分析這兩種角色之差異性,並進一步探討研究對象對於這兩種角色轉換之轉換歷程與因應策略。 本研究使用質性取向的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有效受訪對象共訪談8位曾有家庭照顧經驗之照顧服務員,年齡介於44歲~63歲之間,教育程度則以高中職為主。婚姻狀況單身3名、單親2名、已婚育有子女3名。照顧關係中女兒照顧者與媳婦照顧者各半。家庭照顧期間從1年到16年皆有,照顧服務員工作年資則從2年到13年不等。 本研究首先歸納整理女性成為主要照顧者的原因,並整理當照顧情境改變時家庭照顧者重返勞動市場之考量因素。研究發現,家庭照顧者在成為照顧服務員的過程當中,受服務經驗扮演相當重要的中介角色,受服務經驗是這群中年婦女在求職過程的一個重要催化劑,轉而投入照顧服務工作。接著耙梳照顧服務員在職場的工作困境,研究發現照顧服務員所面臨到的工作困境相當多元,本研究分從個人面、互動面、實務面及制度面四個層面加以說明。 研究最後統整了兩種照顧經驗之比較,研究發現家庭照顧者成為照顧服務員之後,因照顧對象的不同,隸屬於不同的關係中,佔據不同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並依循此角色之責任義務規範行事。兩種照顧經驗的差異展現在照顧角色轉換的經驗感受、照顧基礎的差異以及照顧過程中照顧者的自主性三個面向上。同樣的照顧工作,一是無酬一是有酬,一是親屬關係一是專業服務關係,一是基於責任一是基於契約提供照顧,一是在家庭成員共識認可下照顧,一是依循科層組織規章在契約的規範下照顧,兩者在不同的面向上呈現相當不同的景象。然而,具有家庭照顧經驗的照顧服務員,對日後的照顧工作是有影響的,其關連性主要包括在下列三個部分:照顧的知識技巧、同理以及情感轉移上。其照顧與互動的技巧是可以透過反覆的實作而熟能生巧,照顧技巧的經驗累積可以視為是一種延續。 私領域的家庭照顧者與公領域的照顧服務員間之兩種照顧經驗,在照顧的任務(care for)上其實大致相同,但在照顧者對他人個感受(care about)上卻大相逕庭。因為照顧關係與照顧基礎的不同,親屬關係的家庭照顧承載著較多的感受狀態,家庭照顧者需時時刻刻、盡己所能地回應失能者所有需求,關注受照顧者的福祉,也因此照顧者會感受到較大的照顧壓力。反觀照顧服務員的照顧本質,對於情感的指涉相對較低,關係建立僅是互動的基礎,互動的時間也多在服務的時數範圍內,對受照顧者而言,更多的關注是在照顧任務是否精確完善的被執行。因此,一樣照顧兩樣情,相似的照顧工作,在不同的照顧場域中,照顧技巧的經驗會延續,但照顧歷程的差異感受卻是呈現相當多元的樣貌。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female laborers who decide to become care workers ow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family caregivers.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roles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trategies that are taken. With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semi-structural in-depth interviews.There are 8 valid once-family-caregiver interviewees who are now care workers aged 44 to 66, with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senior 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mong these interviewees, three are single, 2 are single mothers and 3 are married and have children. Four of whose family roles are daughters, four daughters- in- law. They have 1-16 years of experience of being family caregivers respectively and 2-13 years of being care workers. The study starts with a generalization of reasons that makes females as main caregivers and factors of their returning to the labor market when care-taking conditions change. It discovers that the experience of having been taken care of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from family caregivers to domestic ones. The experience serves as an important catalyst for these middle-aged women to become care workers. The study, then, scrutinizes the predicament these care workers encounter,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ir mutiple predicament derived from four respectives: personal condition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patients, care-taking practice and public system. The study wraps up with a comparison-- after becoming care workers, these once-family-caregivers make adjustme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lationship and roles. The diversity between the two experience presents upon three dimensions: relationship with patients, different care-taking basis and autonomy of patients. Although both family caregivers and domestic ones are responsible for taking care of patients, the formers are unpaid; doing the job out of familial affection and obligations with the consensus of other family members, while the latters are paid workers, looking after their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profession and contracts under relevant regulations. Each unfolds quite disparate views in front of us. As divergent as they are, the experience of family care-taking has impact on the domestic caregiving work in terms of relevant knowledge and skills, compa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The accumulation of similar experience can be extended and easily applied. The mission of `caring for` patients is generally identical for both private-domain family cargivers and public-domain care workers, nevertheless, the extent of “caring about” patients varies. Family caregivers carry more affection and emotions; they have to do their best all all times to respond every need and well-being of the disables, which generates much stress. Care workers, however, are less affection-expecte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tients is contract-based and they serve their patients in work hours. Instead of emotionally dependent, patients focus more on whether and how the tasks are being done. 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re revealed which give us more lights on the care-taking work.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2005)。《照顧服務員訓練教材》。內政部出版。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2008)。《居家服務操作手冊(再版)》,內政部出版。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07)。《2007第二屆家庭照顧者日家庭照顧者調查》。台北。 行政院(2007)《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長期照顧制度規劃小組(2006)《改善長期照顧居家式服務各項措施規劃報告》。台北: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二期計畫》。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一期計畫執行情形總檢討報告》。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二期計畫94年度執行檢討報告》。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二期計畫95年度執行檢討報告》。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二期計畫總結報告》。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台北。 行政院衛生署(2003)。《行政院衛生署公報》,第32卷第12號。 王雲東、鄧志松、陳信木、楊培珊(2009)。《我國長期照護服務需求評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王麗容(1995)。《婦女與勞動政策》。台北:巨流。 王麗容(1997)。〈台灣婦女就業影響因素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1期第3卷,頁86-98。 王麗容(1999)。〈婦女二度就業之檢視與政策建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3卷第2期,頁181-226。 江貞紅(1996)。《居家照顧服務員之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研究》。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孟冠(2002)。《長期照護管理者之人力資源管理措施與照顧服務員留任關係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伊慶春、簡文吟(2001)。〈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台灣社會學》,第1期,頁149-182。 呂寶靜(1999)。〈性別與家庭照顧: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頁101-134。台北:心理。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台北:五南。 呂寶靜(2005)。〈支持家庭照顧者的長期照護政策之構思〉,《國家政策季刊》,第4卷第4期,頁25-40。 呂寶靜、陳正芬(2009)。〈我國居家照顧服務員職業證照與培訓制度之研究:從英國和本的作法反思臺灣〉,《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3卷第1期,頁185-233。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的處境與福利建構〉,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57-92。台北:女書文化。 余玉如(2006)《影響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之因素探討》。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利翠珊(2002)。〈婆媳與母女: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女學學誌》,第13期,頁179-218。 李大正(2003)。《台灣地區婦女勞動參與歷程之變遷》,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大正、楊靜利(200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類型與歷程之變遷〉,《人口學刊》,第28期,頁109-134。 李光廷、甘崇瑋、邱麒璋(2005)。〈以多樣化就業型態發展居家照護市場的可近性及人力調查研究〉,發表於臺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暨「社會暨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醫學大學。 李宜修(2008)。《「我不是來打掃的」--台北市居家服務員生命經驗的解釋性互動論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賢譯,Marchall, C. and Rossman, G. B.原著(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李彥樺(2005)。《二度就業婦女之社會網絡初探―以台中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宜(2002)。《員工離職經驗與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霞、吳淑瓊(1998)。〈家庭照護者負荷與憂鬱之影響因素〉,《護理研究》,第6卷第1期,頁57-68。 吳玉琴(2004)。〈臺灣居家服務的現況與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6期,頁132-140。 吳玉琴(2008)。〈台灣居家照顧服務員勞動困境與對策〉,《社區發展季刊》,第122期,頁200-214。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l Quinn Patton 原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譯,Strauss, A and Cobin, J.原著(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曲輝等譯,Jonathan H. Turner原著(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臺北:桂冠。 吳味鄉(1992)。《臺灣地區老人照顧與社會網絡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聖良、胡杏佳、姚克明(1991)。〈台灣地區居家照護老人之主要照顧者負荷情況及其需求之調查研究〉,《公共衛生》,第18卷第3期,頁237-247。 吳婉莉(2006)。《失能老人代間照顧經驗之分析--照顧者之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瓊、林惠生(1999)。〈台灣功能障礙老人家庭照護者的全國概況剖析〉,《中華衛誌》,第18卷第1期,頁44-53。 吳淑瓊(2005)。〈人口老化與長期照護政策〉,《國家政策季刊》,第4卷第4期,頁5-24。 辛進祥(2006)。《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 林王美園(2005)。《照顧服務員實用工作指南》。台北:華杏。 林秀純、徐亞瑛、姚開屏、吳淑瓊(1999)。〈台灣北部地區失能老人家庭照顧品質及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第7卷第1期,頁15-28。 林松齡(1993)。〈老人社會支持來源與老人社會需求:兼論四個社會支持模式〉,載於王國羽編《社會安全問題之探討》,頁265-289。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林春只、曾明月(2005)。〈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長期照護雜誌》,第9卷第4期,頁349-360。 林思華(1997)。《民雄地區婦女進出勞動市場因素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華(1995)。《臺灣地區已婚再就業婦女之就業福利服務需求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敬程(2000)。《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之負荷與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鈺軒(2005)。《照顧服務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羭(2007)。〈老人居家服務督導功能發揮與居家服務員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117期,頁218-246。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周月清、李文玲、林碧惠譯,波玲‧布思原著(1994)。《家庭壓力管理》。台北:桂冠。 邱泯科、徐伊玲(2005)。〈老人居家照顧服務員考訓現狀與工作困境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10期,頁284-300。 邱啟潤、呂淑宜、許玉雲、朱陳宜珍、劉蘭英(1988)。〈居家中風病人之主要照顧者負荷情形及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第35卷第1期,頁69-83。 邱啟潤、陳武宗(1997)。〈誰來關懷照顧者〉,《護理雜誌》,第44卷第6期,頁25-30。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國內研究文獻回顧〉,《醫護科技學刊》,第4卷第4期,頁273-290。 邱惠慈(1993)。《社區失能老人非正式照顧者的特性與負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1)。〈中美婦女在照顧老人角色上之比較〉,載於郭實渝主編,《美國婦女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39-166。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胡幼慧、王孝仙、郭淑珍(1995)。〈家人照護失能老人的困境:一項質化與量化整合的研究〉,《公共衛生》,第22卷第2期,頁99-113。 胡幼慧、姚美華(1996)。〈第七章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市:巨流。 胡愈寧、張菁芬(2003)。〈促進婦女就業之研究〉,《育達研究叢刊》,第5、6期合刊,頁15-26。 洪榮正(2003)。《職業婦女親職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悌殷(2004)。《彰化縣「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表現相關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翡珊(2005)。《女兒照顧者角色形成與照顧經驗之初探》。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財專(2006)。〈邊際勞動工作過程的轉化:檳榔西施勞動與性產業之分析與考察--以嘉義縣與台中市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袁淑芬(2005)。《大台北地區護理之家照顧服務員工作生活品質與自覺健康狀況》。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管理研究所。 翁瑱凰(2007)。《高科技產業女性勞工工作壓力、職業倦怠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月霞、陳仕偉(1994)。〈臺灣婦女勞動參與行為之因果關係分析〉,《婦女與兩性學刊》,第5期,頁1-46。 梁淑卿(1997)。《二度就業婦女的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慧玲、林世昌(2006)。〈台灣婦女勞動供給實證研究之發展〉,《經濟論文叢刊》,第34期第2卷,頁119-172。 張芳華(2008)。《已婚婦女就業影響因素之探討:不同家庭生命週期的檢視》。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晉芬(2002)。〈找回文化:勞動市場制度與結構的性別化過程〉,《台灣社會學刊》,第29期,頁97-125。 張素梅(1988)。〈婦女勞動參與的研究—聯立模型的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16卷第2期,頁175-195。 張淨善(2005)。《外籍及大陸籍配偶就業歷程:以台中市、彰化縣照顧服務產業之居家服務員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清溪(1980)。〈結婚生育與子女數對有偶婦女勞動供給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第9卷第2期,頁167-223。 陳玉華(1993)。《婦女勞動參與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Neil J. Smelser原著,(1991)。《社會學》。臺北:桂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奎如(2000)。《男性家庭照顧者之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郁芬(1999)。《婦女負擔老人照顧與就業責任之初探》。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曼華、李世代、張宏哲、謝碧晴(2006)。〈照顧服務員留任意願因素之探討—以台北縣市長期照護之機構為例〉,《新台北護理期刊》,第8卷第1期,頁69-77。 陳建志(2001)。〈台灣地區就業市場收入性別差異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第2期,頁123-154。 陸洛(1997)。〈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0卷第4期,頁19-51。 常慧娟(1994)。《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再就業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毓珊(2002)。《老人家庭照顧者僱用外籍家庭監護工對照顧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台心(2000)。〈我國已婚婦女勞動供給的生命循環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28卷第1期,頁1-24。 黃芳玫、翁任嬋、黃芳雅(2009)。〈女性勞動參與之研究—1980-2005〉,《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32期第2卷,頁1-50。 黃惠玲、林怡君、蕭世榮、朱翠萍(2005)。〈建置照顧服務員派班管理資訊系統之效益分析—以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之個案研究〉,《醫療資訊雜誌》,第14卷第3期,頁33-44。 曾怡華(2005)。《影響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度之探討---以嘉縣居家服務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 溫秀珠(1996a)。《家庭中婦女照顧者角色形成因素照顧過程之探討—以失能老人之照顧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秀珠(1996b)。〈誰成為失能老人的照顧者--以文化規範的脈絡來審視〉,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研究實例》,頁363-378。台北:巨流。 詹火生、盧瑞芬、張菁芬(2009)。《因應長期照護保險法制規劃檢視『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成效及發展方向》。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詹秀玲(2004)。《居家服務中照顧服務員之勞動特質及互動關係—以桃園縣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祝惠(2010)。《當照顧已成往事:中年未婚女性畢業照顧者之生活調適》。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硏究所碩士論文。 楊培珊(2000)。〈女性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中遭受性騷擾之經驗探討〉,《台大社工學刊》,第2期,頁97-149。 楊雅嵐(2006)。《老幼兼顧之經驗初探:以兼顧失能配偶與年幼孫兒的女性照顧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台北:桂冠。 楊麗珠、趙淑員(2000)。〈台灣各級醫療機構照顧服務員人口特徵與工作背景探討〉,《護理雜誌》,第47卷第4期4,頁22-30。 趙善如(2001)。〈失能老人女性照顧者的經濟生活現況〉,載於《第六屆全國婦女國事會議區域論壇成果彙編》。高雄:高雄市政府。 廖羲鳳(2002)。《影響女性就業之家庭生命週期與人力資本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市婦女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之恆(2004)。《嘉義縣小型養護機構照顧服務員離職傾向探討--從組織文化觀點出發—》。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 潘淑滿(2000)。《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劉奕秀(2007)。《勞動力參與行為之微觀影響因子探究》。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 劉明浩(2004)。《家庭照顧津貼理想與實踐難題之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梅君(1997)。〈建構「性別敏感」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析出發〉,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185-226。台北:女書文化。 劉梅君(1999)。〈性別與勞動〉,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頁253-304。台北:心理。 劉梅君(2008)。〈性別與就業:前瞻與省思~兼檢討部分時問工作、育兒照顧政策及玻璃天花板現象~〉,《研考雙月刊》,第 32卷第4期,頁54-66。 劉梅君(2010)。〈部分工时:工作家庭平衡?或性别陷阱?〉,《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22卷第6期,頁29-34。 劉珠利(2004)。〈社區照顧與女性照顧者〉,《社區發展季刊》,第106期,頁79-87。 劉鶯釧(1988)。〈有偶婦女勞動參與及多重選擇模型〉,《經濟論文叢刊》,第16期第2卷,頁133-147。 鄭文輝(2005)。《台中市居家服務成本分析及計價合理性之研究》。台中市政府委託研究。 蔡青龍(1988)。〈婦女勞動再參與的初步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16卷第2期,頁149-174。 賴鵬聖(2003)。《家庭照顧者就業狀況與其照顧負荷之關係》。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金菊(1995)。《家屬長期照顧慢性病老人對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玉玲(2007)。《「道德媳婦」的當代生活實踐:女性代間照護處境之經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美娥(2000)。〈成年子女照顧者:經驗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30卷,頁43-80。 謝聖哲、鄭文輝(2005)。〈影響台灣功能障礙老人照顧之因素:1989年至1999年〉,《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4卷第2期,頁179-219。 謝雅渝(2006)。《家庭照顧者勞動角色轉換歷程初探》。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玉慈、余玉眉、連倚南(1990)。〈罹患中風對家庭的衝擊〉,《公共衛生》,第17卷第2期,頁171-180。 簡文吟(2004)。〈台灣已婚婦女勞動再參與行為的變遷〉,《人口學刊》,第28期,頁1-47。 簡文吟、薛承泰(1996)。〈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就業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人口學刊》,第17期,頁113-134。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譚令蒂與于若蓉(1996)。〈雙元勞動市場模型的應用—兼論臺灣婦女就業結構的改變〉,《經濟論文叢刊》,第24卷第2期,頁275–311。 鐘文君(1999)。《老人居家服務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互動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羅紀琼(1986)。〈已婚婦女勞動參與的再思〉,《經濟論文》,第14期第1卷,頁113-130。 羅詠娜(1993)。《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饒嘉博(2004)。《家庭照顧者就業的影響因子—以嘉義市長期照護實驗介入為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外文部分 Berger, R.M. & Anderson, S. (1984).‘The In-home Worker: Serving the Frail Elderly’, Social Work, 29(5): 456-461. Brewer, Loretta (2001).‘Gender Socialization an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Elder Caregiver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5: 217-235. Bridges, William P. and Nelson, Robert L. (1989).‘Markets in Hierarchies: Organizational and Market Influences on Gender Inequality in a State Pay Syste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3):616-658. Clare, L. Stacy (2005). ‘Finding dignity in dirty work: the constraints and rewards of low-wage home care labour’,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27(6):831-854. Fearfull Anne (1997). ‘Training,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 in Care Work in the U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1(3):158-172. Greenstein, Theodore (1989).‘Human Capital, Marital and Birth Timing, and the Postnatal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Married Wome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0(3):359-382. Guba, E.G. and Lincoln, Y. S.(1986). ‘But is it Rigorous? Trustworthiness and Authenticity in Naturalistic Evalu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Program Evaluation, 30:73-84. Hashizume, Yumi (2000). ‘Gender issues and Japanese family-centered caregiving for frail elderly parents or parents-in-law in modern Japan: From the socio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Public Health Nursing, 17(1):25-31. Hooyman, R. Nancy and Judith Gonyea (1995).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Caregiving for Dependents’, in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Family Care: Policies for Gender Justice’, Chap5. Newbury Park. C.A.:Sage. Hooyman, R. Nancy and Judith Gonyea (1999). ‘A Feminist Model of Family Care: Practice and Policy Directions’, 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 11(2-3):149-169. Ingersoll-Dayton, B., Starrels, M. E., & Dowler, D. (1996). ‘Caregiving for Parents and Parents-in-Law: Is Gender Important?’, The Gerontologist, 36:483-491. Karner Tracy. X (1998). ‘Professional Caring: Homecare Worker as Fictive Kin’,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2(1):69-82. Kilbourne, B. S., Farkas, G., Beron, K., Weir, D., & England P. (1994). ‘Returns to Skill,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 and Gender Bias: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Wages of White Women and M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3):689-719.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6). ‘But Is It Rigorous? Trustworthiness and Authenticity in Naturalistic Evaluation’, in Williams D. D. (Ed.). Naturalistic Evalu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Program Evaluation, 30:15-25. Obkabayashi H., Shigisawa H., Takanashi K., Nakatani Y., Sugihara Y., Hougham G.. W. (2008).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ping and burnout among Japanese family caregivers of frail elders’,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12(4):434-443. Piercy, W. Kathleen (2000). ‘When It Is More Than a Job: Close Relationships Betreen Home Health Aides and Older Clients’,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12(3):362-387. Piercy, W. Kathleen and Jeffery G. Chapman (2001). ‘Adapting the Caregiver Role: A Family Legacy’, Family Relation, 50:386-393. Rebecca Donovan, Paul A. Kurzman, and Carol Rotman (1993). ‘Improving the Lives of Home Care Workers: A Partnership of Social Work and Labor’, Social Work, 38(5):579-585. Rhonda J. V. Montgomery, Lyn Holley, Jerome Deichert, and Karl Kosloski (2005). ‘A Profile of Home Care Workers From the 2000 Census: How It Changes What We Know’, The Gerontologist, 45(5):593-600. Robyn I. Stone and Joshua M. Wiener (2001) ‘Who will care for us? Addressing the Long-Term Care Workforce Crisis’, Urban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and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Homes and Services for the Aging, Washington D.C. Schofield, Hilary et al. (eds.) (1998). ‘What Do We Mean by a Family Caregiver’, Family Caregivers: Disability, Illness and Aging. Chap1. Australia:Allen & Unwin. Shimono, Keiko(2008). ‘Why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Kind Daughter-in-Law in Japan: Long-Term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Japan and Australia’, Economic Papers, 26(4):196-210. Thomas, Carol(1993). ‘De-Constructing Concepts of Care’, Sociology, 27(4):649-669. Thomson, Elizabeth(1980). ‘The Value of Employment to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2(3):551-566. Yamada Yoshiko(2002). ‘Profile of Home Care Aides, Nursing Home Aides, and Hospital Aides: Historical Changes and Data Recommendations’, The Gerontologist, 42:199-206. Yamada Yoshiko and Sekiya Minobu(2003). ‘Licensing and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Direct Care Workers in Japan: What C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Learn for Each Other?’, Journal of Aging & Social Policy, 15(4):113-12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5264014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6401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呂寶靜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u, Pau Ching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裕昌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 Yu Chang en_US dc.creator (作者) 許裕昌 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 Yu Chang en_US dc.date (日期) 2015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Nov-2015 14:56:05 (UTC+8) - dc.date.available 2-Nov-2015 14:56:05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Nov-2015 14:56:05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264014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9237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工作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264014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試圖探究走過家庭照顧歷程決定成為照顧服務員這群女性勞動者,從這群女性勞動者的生命圖象中,分析這兩種角色之差異性,並進一步探討研究對象對於這兩種角色轉換之轉換歷程與因應策略。 本研究使用質性取向的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有效受訪對象共訪談8位曾有家庭照顧經驗之照顧服務員,年齡介於44歲~63歲之間,教育程度則以高中職為主。婚姻狀況單身3名、單親2名、已婚育有子女3名。照顧關係中女兒照顧者與媳婦照顧者各半。家庭照顧期間從1年到16年皆有,照顧服務員工作年資則從2年到13年不等。 本研究首先歸納整理女性成為主要照顧者的原因,並整理當照顧情境改變時家庭照顧者重返勞動市場之考量因素。研究發現,家庭照顧者在成為照顧服務員的過程當中,受服務經驗扮演相當重要的中介角色,受服務經驗是這群中年婦女在求職過程的一個重要催化劑,轉而投入照顧服務工作。接著耙梳照顧服務員在職場的工作困境,研究發現照顧服務員所面臨到的工作困境相當多元,本研究分從個人面、互動面、實務面及制度面四個層面加以說明。 研究最後統整了兩種照顧經驗之比較,研究發現家庭照顧者成為照顧服務員之後,因照顧對象的不同,隸屬於不同的關係中,佔據不同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並依循此角色之責任義務規範行事。兩種照顧經驗的差異展現在照顧角色轉換的經驗感受、照顧基礎的差異以及照顧過程中照顧者的自主性三個面向上。同樣的照顧工作,一是無酬一是有酬,一是親屬關係一是專業服務關係,一是基於責任一是基於契約提供照顧,一是在家庭成員共識認可下照顧,一是依循科層組織規章在契約的規範下照顧,兩者在不同的面向上呈現相當不同的景象。然而,具有家庭照顧經驗的照顧服務員,對日後的照顧工作是有影響的,其關連性主要包括在下列三個部分:照顧的知識技巧、同理以及情感轉移上。其照顧與互動的技巧是可以透過反覆的實作而熟能生巧,照顧技巧的經驗累積可以視為是一種延續。 私領域的家庭照顧者與公領域的照顧服務員間之兩種照顧經驗,在照顧的任務(care for)上其實大致相同,但在照顧者對他人個感受(care about)上卻大相逕庭。因為照顧關係與照顧基礎的不同,親屬關係的家庭照顧承載著較多的感受狀態,家庭照顧者需時時刻刻、盡己所能地回應失能者所有需求,關注受照顧者的福祉,也因此照顧者會感受到較大的照顧壓力。反觀照顧服務員的照顧本質,對於情感的指涉相對較低,關係建立僅是互動的基礎,互動的時間也多在服務的時數範圍內,對受照顧者而言,更多的關注是在照顧任務是否精確完善的被執行。因此,一樣照顧兩樣情,相似的照顧工作,在不同的照顧場域中,照顧技巧的經驗會延續,但照顧歷程的差異感受卻是呈現相當多元的樣貌。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female laborers who decide to become care workers ow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family caregivers.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roles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trategies that are taken. With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semi-structural in-depth interviews.There are 8 valid once-family-caregiver interviewees who are now care workers aged 44 to 66, with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senior 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mong these interviewees, three are single, 2 are single mothers and 3 are married and have children. Four of whose family roles are daughters, four daughters- in- law. They have 1-16 years of experience of being family caregivers respectively and 2-13 years of being care workers. The study starts with a generalization of reasons that makes females as main caregivers and factors of their returning to the labor market when care-taking conditions change. It discovers that the experience of having been taken care of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from family caregivers to domestic ones. The experience serves as an important catalyst for these middle-aged women to become care workers. The study, then, scrutinizes the predicament these care workers encounter,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ir mutiple predicament derived from four respectives: personal condition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patients, care-taking practice and public system. The study wraps up with a comparison-- after becoming care workers, these once-family-caregivers make adjustme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lationship and roles. The diversity between the two experience presents upon three dimensions: relationship with patients, different care-taking basis and autonomy of patients. Although both family caregivers and domestic ones are responsible for taking care of patients, the formers are unpaid; doing the job out of familial affection and obligations with the consensus of other family members, while the latters are paid workers, looking after their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profession and contracts under relevant regulations. Each unfolds quite disparate views in front of us. As divergent as they are, the experience of family care-taking has impact on the domestic caregiving work in terms of relevant knowledge and skills, compa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The accumulation of similar experience can be extended and easily applied. The mission of `caring for` patients is generally identical for both private-domain family cargivers and public-domain care workers, nevertheless, the extent of “caring about” patients varies. Family caregivers carry more affection and emotions; they have to do their best all all times to respond every need and well-being of the disables, which generates much stress. Care workers, however, are less affection-expecte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tients is contract-based and they serve their patients in work hours. Instead of emotionally dependent, patients focus more on whether and how the tasks are being done. 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re revealed which give us more lights on the care-taking work.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Ⅰ 表次 Ⅱ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照顧服務員的勞動圖像 10 第二節 家庭照顧者 23 第三節 中高齡婦女與就業:勞動參與(再參與)、職業選擇 及工作壓力之適應策略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48 第四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者角色 51 第四章 研究分析 53 第一節 成為家庭照顧者 53 第二節 成為照顧服務員 68 第三節 照顧服務員的工作困境與因應策略 84 第四節 照顧經驗的延續?兩種照顧經驗比較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4 第二節 議題討論與建議 141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50 參考文獻 151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61 附錄二 參與研究同意書 163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64014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家庭照顧者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照顧服務員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照顧經驗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amily caregivers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are workers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are experience en_US dc.title (題名) 一樣照顧兩樣情:女性家庭照顧者成為照顧服務員之初探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ame care tasks, different care experience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oles between family caregivers and care workers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2005)。《照顧服務員訓練教材》。內政部出版。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2008)。《居家服務操作手冊(再版)》,內政部出版。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07)。《2007第二屆家庭照顧者日家庭照顧者調查》。台北。 行政院(2007)《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長期照顧制度規劃小組(2006)《改善長期照顧居家式服務各項措施規劃報告》。台北: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二期計畫》。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一期計畫執行情形總檢討報告》。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二期計畫94年度執行檢討報告》。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二期計畫95年度執行檢討報告》。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二期計畫總結報告》。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台北。 行政院衛生署(2003)。《行政院衛生署公報》,第32卷第12號。 王雲東、鄧志松、陳信木、楊培珊(2009)。《我國長期照護服務需求評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王麗容(1995)。《婦女與勞動政策》。台北:巨流。 王麗容(1997)。〈台灣婦女就業影響因素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1期第3卷,頁86-98。 王麗容(1999)。〈婦女二度就業之檢視與政策建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3卷第2期,頁181-226。 江貞紅(1996)。《居家照顧服務員之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研究》。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孟冠(2002)。《長期照護管理者之人力資源管理措施與照顧服務員留任關係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伊慶春、簡文吟(2001)。〈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台灣社會學》,第1期,頁149-182。 呂寶靜(1999)。〈性別與家庭照顧: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頁101-134。台北:心理。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台北:五南。 呂寶靜(2005)。〈支持家庭照顧者的長期照護政策之構思〉,《國家政策季刊》,第4卷第4期,頁25-40。 呂寶靜、陳正芬(2009)。〈我國居家照顧服務員職業證照與培訓制度之研究:從英國和本的作法反思臺灣〉,《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3卷第1期,頁185-233。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的處境與福利建構〉,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57-92。台北:女書文化。 余玉如(2006)《影響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之因素探討》。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利翠珊(2002)。〈婆媳與母女: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女學學誌》,第13期,頁179-218。 李大正(2003)。《台灣地區婦女勞動參與歷程之變遷》,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大正、楊靜利(200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類型與歷程之變遷〉,《人口學刊》,第28期,頁109-134。 李光廷、甘崇瑋、邱麒璋(2005)。〈以多樣化就業型態發展居家照護市場的可近性及人力調查研究〉,發表於臺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暨「社會暨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醫學大學。 李宜修(2008)。《「我不是來打掃的」--台北市居家服務員生命經驗的解釋性互動論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賢譯,Marchall, C. and Rossman, G. B.原著(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李彥樺(2005)。《二度就業婦女之社會網絡初探―以台中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宜(2002)。《員工離職經驗與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霞、吳淑瓊(1998)。〈家庭照護者負荷與憂鬱之影響因素〉,《護理研究》,第6卷第1期,頁57-68。 吳玉琴(2004)。〈臺灣居家服務的現況與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6期,頁132-140。 吳玉琴(2008)。〈台灣居家照顧服務員勞動困境與對策〉,《社區發展季刊》,第122期,頁200-214。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l Quinn Patton 原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譯,Strauss, A and Cobin, J.原著(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曲輝等譯,Jonathan H. Turner原著(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臺北:桂冠。 吳味鄉(1992)。《臺灣地區老人照顧與社會網絡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聖良、胡杏佳、姚克明(1991)。〈台灣地區居家照護老人之主要照顧者負荷情況及其需求之調查研究〉,《公共衛生》,第18卷第3期,頁237-247。 吳婉莉(2006)。《失能老人代間照顧經驗之分析--照顧者之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瓊、林惠生(1999)。〈台灣功能障礙老人家庭照護者的全國概況剖析〉,《中華衛誌》,第18卷第1期,頁44-53。 吳淑瓊(2005)。〈人口老化與長期照護政策〉,《國家政策季刊》,第4卷第4期,頁5-24。 辛進祥(2006)。《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 林王美園(2005)。《照顧服務員實用工作指南》。台北:華杏。 林秀純、徐亞瑛、姚開屏、吳淑瓊(1999)。〈台灣北部地區失能老人家庭照顧品質及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第7卷第1期,頁15-28。 林松齡(1993)。〈老人社會支持來源與老人社會需求:兼論四個社會支持模式〉,載於王國羽編《社會安全問題之探討》,頁265-289。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林春只、曾明月(2005)。〈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長期照護雜誌》,第9卷第4期,頁349-360。 林思華(1997)。《民雄地區婦女進出勞動市場因素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華(1995)。《臺灣地區已婚再就業婦女之就業福利服務需求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敬程(2000)。《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之負荷與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鈺軒(2005)。《照顧服務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羭(2007)。〈老人居家服務督導功能發揮與居家服務員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117期,頁218-246。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周月清、李文玲、林碧惠譯,波玲‧布思原著(1994)。《家庭壓力管理》。台北:桂冠。 邱泯科、徐伊玲(2005)。〈老人居家照顧服務員考訓現狀與工作困境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10期,頁284-300。 邱啟潤、呂淑宜、許玉雲、朱陳宜珍、劉蘭英(1988)。〈居家中風病人之主要照顧者負荷情形及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第35卷第1期,頁69-83。 邱啟潤、陳武宗(1997)。〈誰來關懷照顧者〉,《護理雜誌》,第44卷第6期,頁25-30。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國內研究文獻回顧〉,《醫護科技學刊》,第4卷第4期,頁273-290。 邱惠慈(1993)。《社區失能老人非正式照顧者的特性與負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1)。〈中美婦女在照顧老人角色上之比較〉,載於郭實渝主編,《美國婦女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39-166。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胡幼慧、王孝仙、郭淑珍(1995)。〈家人照護失能老人的困境:一項質化與量化整合的研究〉,《公共衛生》,第22卷第2期,頁99-113。 胡幼慧、姚美華(1996)。〈第七章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市:巨流。 胡愈寧、張菁芬(2003)。〈促進婦女就業之研究〉,《育達研究叢刊》,第5、6期合刊,頁15-26。 洪榮正(2003)。《職業婦女親職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悌殷(2004)。《彰化縣「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表現相關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翡珊(2005)。《女兒照顧者角色形成與照顧經驗之初探》。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財專(2006)。〈邊際勞動工作過程的轉化:檳榔西施勞動與性產業之分析與考察--以嘉義縣與台中市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袁淑芬(2005)。《大台北地區護理之家照顧服務員工作生活品質與自覺健康狀況》。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管理研究所。 翁瑱凰(2007)。《高科技產業女性勞工工作壓力、職業倦怠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月霞、陳仕偉(1994)。〈臺灣婦女勞動參與行為之因果關係分析〉,《婦女與兩性學刊》,第5期,頁1-46。 梁淑卿(1997)。《二度就業婦女的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慧玲、林世昌(2006)。〈台灣婦女勞動供給實證研究之發展〉,《經濟論文叢刊》,第34期第2卷,頁119-172。 張芳華(2008)。《已婚婦女就業影響因素之探討:不同家庭生命週期的檢視》。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晉芬(2002)。〈找回文化:勞動市場制度與結構的性別化過程〉,《台灣社會學刊》,第29期,頁97-125。 張素梅(1988)。〈婦女勞動參與的研究—聯立模型的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16卷第2期,頁175-195。 張淨善(2005)。《外籍及大陸籍配偶就業歷程:以台中市、彰化縣照顧服務產業之居家服務員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清溪(1980)。〈結婚生育與子女數對有偶婦女勞動供給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第9卷第2期,頁167-223。 陳玉華(1993)。《婦女勞動參與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Neil J. Smelser原著,(1991)。《社會學》。臺北:桂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奎如(2000)。《男性家庭照顧者之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郁芬(1999)。《婦女負擔老人照顧與就業責任之初探》。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曼華、李世代、張宏哲、謝碧晴(2006)。〈照顧服務員留任意願因素之探討—以台北縣市長期照護之機構為例〉,《新台北護理期刊》,第8卷第1期,頁69-77。 陳建志(2001)。〈台灣地區就業市場收入性別差異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第2期,頁123-154。 陸洛(1997)。〈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0卷第4期,頁19-51。 常慧娟(1994)。《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再就業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毓珊(2002)。《老人家庭照顧者僱用外籍家庭監護工對照顧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台心(2000)。〈我國已婚婦女勞動供給的生命循環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28卷第1期,頁1-24。 黃芳玫、翁任嬋、黃芳雅(2009)。〈女性勞動參與之研究—1980-2005〉,《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32期第2卷,頁1-50。 黃惠玲、林怡君、蕭世榮、朱翠萍(2005)。〈建置照顧服務員派班管理資訊系統之效益分析—以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之個案研究〉,《醫療資訊雜誌》,第14卷第3期,頁33-44。 曾怡華(2005)。《影響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度之探討---以嘉縣居家服務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 溫秀珠(1996a)。《家庭中婦女照顧者角色形成因素照顧過程之探討—以失能老人之照顧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秀珠(1996b)。〈誰成為失能老人的照顧者--以文化規範的脈絡來審視〉,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研究實例》,頁363-378。台北:巨流。 詹火生、盧瑞芬、張菁芬(2009)。《因應長期照護保險法制規劃檢視『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成效及發展方向》。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詹秀玲(2004)。《居家服務中照顧服務員之勞動特質及互動關係—以桃園縣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祝惠(2010)。《當照顧已成往事:中年未婚女性畢業照顧者之生活調適》。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硏究所碩士論文。 楊培珊(2000)。〈女性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中遭受性騷擾之經驗探討〉,《台大社工學刊》,第2期,頁97-149。 楊雅嵐(2006)。《老幼兼顧之經驗初探:以兼顧失能配偶與年幼孫兒的女性照顧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台北:桂冠。 楊麗珠、趙淑員(2000)。〈台灣各級醫療機構照顧服務員人口特徵與工作背景探討〉,《護理雜誌》,第47卷第4期4,頁22-30。 趙善如(2001)。〈失能老人女性照顧者的經濟生活現況〉,載於《第六屆全國婦女國事會議區域論壇成果彙編》。高雄:高雄市政府。 廖羲鳳(2002)。《影響女性就業之家庭生命週期與人力資本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市婦女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之恆(2004)。《嘉義縣小型養護機構照顧服務員離職傾向探討--從組織文化觀點出發—》。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 潘淑滿(2000)。《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劉奕秀(2007)。《勞動力參與行為之微觀影響因子探究》。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 劉明浩(2004)。《家庭照顧津貼理想與實踐難題之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梅君(1997)。〈建構「性別敏感」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析出發〉,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185-226。台北:女書文化。 劉梅君(1999)。〈性別與勞動〉,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頁253-304。台北:心理。 劉梅君(2008)。〈性別與就業:前瞻與省思~兼檢討部分時問工作、育兒照顧政策及玻璃天花板現象~〉,《研考雙月刊》,第 32卷第4期,頁54-66。 劉梅君(2010)。〈部分工时:工作家庭平衡?或性别陷阱?〉,《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22卷第6期,頁29-34。 劉珠利(2004)。〈社區照顧與女性照顧者〉,《社區發展季刊》,第106期,頁79-87。 劉鶯釧(1988)。〈有偶婦女勞動參與及多重選擇模型〉,《經濟論文叢刊》,第16期第2卷,頁133-147。 鄭文輝(2005)。《台中市居家服務成本分析及計價合理性之研究》。台中市政府委託研究。 蔡青龍(1988)。〈婦女勞動再參與的初步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16卷第2期,頁149-174。 賴鵬聖(2003)。《家庭照顧者就業狀況與其照顧負荷之關係》。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金菊(1995)。《家屬長期照顧慢性病老人對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玉玲(2007)。《「道德媳婦」的當代生活實踐:女性代間照護處境之經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美娥(2000)。〈成年子女照顧者:經驗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30卷,頁43-80。 謝聖哲、鄭文輝(2005)。〈影響台灣功能障礙老人照顧之因素:1989年至1999年〉,《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4卷第2期,頁179-219。 謝雅渝(2006)。《家庭照顧者勞動角色轉換歷程初探》。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玉慈、余玉眉、連倚南(1990)。〈罹患中風對家庭的衝擊〉,《公共衛生》,第17卷第2期,頁171-180。 簡文吟(2004)。〈台灣已婚婦女勞動再參與行為的變遷〉,《人口學刊》,第28期,頁1-47。 簡文吟、薛承泰(1996)。〈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就業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人口學刊》,第17期,頁113-134。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譚令蒂與于若蓉(1996)。〈雙元勞動市場模型的應用—兼論臺灣婦女就業結構的改變〉,《經濟論文叢刊》,第24卷第2期,頁275–311。 鐘文君(1999)。《老人居家服務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互動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羅紀琼(1986)。〈已婚婦女勞動參與的再思〉,《經濟論文》,第14期第1卷,頁113-130。 羅詠娜(1993)。《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饒嘉博(2004)。《家庭照顧者就業的影響因子—以嘉義市長期照護實驗介入為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外文部分 Berger, R.M. & Anderson, S. (1984).‘The In-home Worker: Serving the Frail Elderly’, Social Work, 29(5): 456-461. Brewer, Loretta (2001).‘Gender Socialization an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Elder Caregiver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5: 217-235. Bridges, William P. and Nelson, Robert L. (1989).‘Markets in Hierarchies: Organizational and Market Influences on Gender Inequality in a State Pay Syste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3):616-658. Clare, L. Stacy (2005). ‘Finding dignity in dirty work: the constraints and rewards of low-wage home care labour’,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27(6):831-854. Fearfull Anne (1997). ‘Training,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 in Care Work in the U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1(3):158-172. Greenstein, Theodore (1989).‘Human Capital, Marital and Birth Timing, and the Postnatal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Married Wome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0(3):359-382. Guba, E.G. and Lincoln, Y. S.(1986). ‘But is it Rigorous? Trustworthiness and Authenticity in Naturalistic Evalu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Program Evaluation, 30:73-84. Hashizume, Yumi (2000). ‘Gender issues and Japanese family-centered caregiving for frail elderly parents or parents-in-law in modern Japan: From the socio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Public Health Nursing, 17(1):25-31. Hooyman, R. Nancy and Judith Gonyea (1995).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Caregiving for Dependents’, in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Family Care: Policies for Gender Justice’, Chap5. Newbury Park. C.A.:Sage. Hooyman, R. Nancy and Judith Gonyea (1999). ‘A Feminist Model of Family Care: Practice and Policy Directions’, 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 11(2-3):149-169. Ingersoll-Dayton, B., Starrels, M. E., & Dowler, D. (1996). ‘Caregiving for Parents and Parents-in-Law: Is Gender Important?’, The Gerontologist, 36:483-491. Karner Tracy. X (1998). ‘Professional Caring: Homecare Worker as Fictive Kin’,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2(1):69-82. Kilbourne, B. S., Farkas, G., Beron, K., Weir, D., & England P. (1994). ‘Returns to Skill,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 and Gender Bias: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Wages of White Women and M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3):689-719.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6). ‘But Is It Rigorous? Trustworthiness and Authenticity in Naturalistic Evaluation’, in Williams D. D. (Ed.). Naturalistic Evalu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Program Evaluation, 30:15-25. Obkabayashi H., Shigisawa H., Takanashi K., Nakatani Y., Sugihara Y., Hougham G.. W. (2008).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ping and burnout among Japanese family caregivers of frail elders’,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12(4):434-443. Piercy, W. Kathleen (2000). ‘When It Is More Than a Job: Close Relationships Betreen Home Health Aides and Older Clients’,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12(3):362-387. Piercy, W. Kathleen and Jeffery G. Chapman (2001). ‘Adapting the Caregiver Role: A Family Legacy’, Family Relation, 50:386-393. Rebecca Donovan, Paul A. Kurzman, and Carol Rotman (1993). ‘Improving the Lives of Home Care Workers: A Partnership of Social Work and Labor’, Social Work, 38(5):579-585. Rhonda J. V. Montgomery, Lyn Holley, Jerome Deichert, and Karl Kosloski (2005). ‘A Profile of Home Care Workers From the 2000 Census: How It Changes What We Know’, The Gerontologist, 45(5):593-600. Robyn I. Stone and Joshua M. Wiener (2001) ‘Who will care for us? Addressing the Long-Term Care Workforce Crisis’, Urban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and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Homes and Services for the Aging, Washington D.C. Schofield, Hilary et al. (eds.) (1998). ‘What Do We Mean by a Family Caregiver’, Family Caregivers: Disability, Illness and Aging. Chap1. Australia:Allen & Unwin. Shimono, Keiko(2008). ‘Why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Kind Daughter-in-Law in Japan: Long-Term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Japan and Australia’, Economic Papers, 26(4):196-210. Thomas, Carol(1993). ‘De-Constructing Concepts of Care’, Sociology, 27(4):649-669. Thomson, Elizabeth(1980). ‘The Value of Employment to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2(3):551-566. Yamada Yoshiko(2002). ‘Profile of Home Care Aides, Nursing Home Aides, and Hospital Aides: Historical Changes and Data Recommendations’, The Gerontologist, 42:199-206. Yamada Yoshiko and Sekiya Minobu(2003). ‘Licensing and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Direct Care Workers in Japan: What C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Learn for Each Other?’, Journal of Aging & Social Policy, 15(4):113-129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