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春秋時期之道德:以《左傳》、《國語》為中心
Ethic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entered on Tso Chuan and Guo Yu
作者 陳一弘
Chen, I hung
貢獻者 林啟屏
陳一弘
Chen, I hung
關鍵詞 春秋
左傳
國語
道德
孔子
儒家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so Chuan
Guo Yu
ethics
Confucius
the Confucianists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2-十二月-2015 16:08:57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透過兩部現存最能反映春秋時期歷史的著作,即《左傳》與《國語》,探究時人對於道德之看法。
過程中,主要討論了幾項議題。一者,根據《左傳》、《國語》探討春秋時期道德之重要性與可行性。二者,春秋時人對於道德的高度關注;以及如何解釋道德生活之必然,還有道德的最終根源。三者,天人之間,所具有的道德關係如何呈現?又會衍生哪些問題?四者,春秋時人對於道德行為的自覺,與內在修養功夫的重視。五者,春秋時期四個關鍵的道德概念――仁、義、忠、禮,其內容為何?並怎樣作為時人行為的指導原則。
在第一項議題方面:春秋道德的探究,既可說明諸子百家興起前的思想背景,亦有助於理解中國思想尚德的淵源,故具有尋根之意義。而透過《左》、《國》記載的歸納、分析與詮釋,足以展現時人在道德思考上的複雜面相以及深刻體會。
在第二項議題方面:藉由春秋時人推崇道德之說,可知道德已作為指導人生最為重要的原則。彼時往往憑藉歷史傳統、天道、人性,闡述道德的必要性。而這三種說明,亦各自有其解釋強度。歷史傳統,是從「時際人」的角度,論述道德之必要;天道,係由神秘的覺知觀照中,相信道德之必要,且作為道德的形上依據;人性,則是體察自我身心之理,以求建立個人秩序,並發為群體倫理、文化之努力。
在第三項議題方面:春秋時人既認為上天是道德之形上根源,復以上天秉持道德原則獎懲人世;甚至諸多現象之發生,亦歸於上天獎懲。然此種德福一致的觀點,勢必引發「應然」與「實然」衝突的質難。因此當時存在著極為深刻的懷疑上天之說。此外,也有試圖從不同角度,期望捍衛天道的主張。凡此,均顯示春秋時人於道德根源問題的省思與琢磨。
在第四個議題方面:本文說明春秋時人對道德自覺已有意識;並指出精潔、敬、情感三者,與道德的自我覺察、建構,還有修養功夫,有著密切關聯。精潔,目的在於純化意念,令內在理則透顯。敬,是一個人自我內外的時刻觀照、提撕,而不流於苟且。情感,則是人類美好之性質,然則欲使之中和,必得經過一番認知、體察,以及歷練。
在第五個議題方面:本文考察仁、義、忠、禮的意義,與其概念運用之情況。指出這四個概念都具有「廣大涵攝性」與「自我調節性」,由是判定在春秋時人之道德觀中,此四者實乃「相互為用」之關係。
要之,春秋時期於道德之「形式意義」與「實質意義」,均展現極其豐富的內涵。它既深化了殷周之際以來,由周公確立的倫理道德精神,也帶給後人莫大的啟發與影響。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及近人校注
(一)、經部
1.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
2.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3. 鄭玄 箋,孔穎達 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4.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5. 鄭玄 注,賈公彥 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6. 鄭玄 注,孔穎達 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7. 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8. 杜預 注,孔穎達 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9. 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北:明達出版社據「漢文大系本」影印,1986。
10.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
11. 呂祖謙,《東萊博議》,臺南:東海出版社,1971。
12. 何休 注,徐彥 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3. 范寧 集解,楊士勛 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4.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15. 陳厚耀,《春秋世族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時間不詳。
16.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臺北:世界書局,1963。
17.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18. 唐玄宗 注,邢昺 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19.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20.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
21. 許慎 撰,段玉裁 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22.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4。
23.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臺北:鼎文書局,1997。
24. 張伯行 纂輯,《小學集解》,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三十三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25. 汪中,《經義知新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26. 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廣文書局,1963。
27. 俞樾,《群經平議》,收於楊家駱 主編,《俞樾劄記五種》,臺北:世界書局,1963。
(二)、史部
1.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2. 吳曾祺,《國語韋解補正》,收於林慶彰、賴明德、劉兆祐、張高評主編,《晚清四部叢刊》冊52,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10。
3. 董增齡,《國語正義》,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42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 劉向 集錄,《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1990。
5.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6.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7. 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8.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9.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三)、子部
1.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2.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
3. 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4. 王煥鑣,《墨子集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6.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8。
8. 王充 著,楊寶忠 校箋,《論衡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9.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
10. 王應麟 撰,翁元圻 注,《翁注困學紀聞》,臺北:世界書局,1984。
11. 黎靖德 編,《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
12. 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13.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臺北:臺灣明倫書局,1979。
14. 俞正燮,《癸巳類稿 癸巳存稿》,臺北:世界書局,1960。
15. 王念孫,《讀書雜志》,臺北:世界書局,1988。
16. 陳澧,《東塾讀書記》,臺北:世界書局,1961。
17.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
18. 鳩摩羅什 譯,《佛遺教經》,收於《佛遺教三經》,臺南:和裕出版社,2007。
19. 跋陀羅等 譯,《大方廣佛華嚴經》,臺北:華嚴法會四眾緇素,1975。
20. 釋道安 發行,《楞嚴經》,臺北:臺灣印經處,1973。
21. 岡波巴大師 著,張澄基 譯,《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臺北:法爾出版社,1992。
22. 瞿汝稷 編集,廖進生 整編,《指月錄》,臺南:和裕出版社,2008。
23. 袁了凡,《了凡四訓》,臺南:能仁出版社,2012。
24. 不著撰人,《關聖帝君戒淫經》,臺北:耀騰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印行時間不詳。
(四)、集部
1. 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2. 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4. 葉夢得 撰,逯銘昕 校注,《石林詩話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5. 陳俊民 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6. 呂祖謙 編著,黃靈庚、吳戰壘 主編,《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7. 陳亮,《陳龍川文集》,臺北:新興書局,1956。
8. 歸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 阮元,《揅經室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25. 丁耘 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6. 于省吾,《雙劍誃群經新證 雙劍誃諸子新證》,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2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三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1985。
28. 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
29. 方孝岳,《左傳通論》,上海:上海印書館,1935。
30.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
31. 毛起,《春秋總論初稿》,上海:貞社,1935。
32. 王力,《古代漢語》冊三,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33.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
34.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5. 弘一大師 原著,豐子愷 畫,《護生畫集(一)》,臺南:和裕出版社,2003。
36. 田苗苗 整理,《吳虞集》,北京:中華書局,2013。
37. 任繼愈 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8.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39. 朱維錚 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40. 朱耀沂,《人蟲大戰:改寫人類歷史的蟲蟲危機》,臺北:商周出版,2005。
41.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42.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43.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冊九,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2003。
44.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45.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46. 吳闓生,《左傳微》,收於林慶彰 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40,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
47.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收於《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
48.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49.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50.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7。
51. 李學勤,《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52. 李學勤,《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3. 李學勤,《李學勤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
54. 杜維明 著,郭齊勇、鄭文龍 主編,《杜維明文集》第五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55. 沈剛伯,《沈剛伯先生文集》,臺北,中央日報出版社,1982。
56. 沈起煒,《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古代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57. 周法高,《金文詁林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
58. 屈萬里,《屈萬里先生文集》冊十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
59.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60. 林慶彰 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61. 芥川龍之介 著,高慧勤 譯,《蜘蛛之絲》,青島:青島出版社,2013。
62. 金其源,《讀書管見》,臺北:世界書局,1963。
63. 金岳霖 著,胡軍 編,《金岳霖選集》,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4. 金滿慈 著,南懷瑾 批,《參禪日記續集》,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6。
65. 侯外盧,《中國古代社會史》,收於《民國叢書》第一編,上海:上海書店,1989。
66. 俞志慧,《《國語》韋昭注辨正》,北京:中華書局,2009。
67.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8. 胡軍、孫尚揚 主編,《詮釋與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69.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
70. 范文瀾,《群經概論》,收於《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
71.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臺北:環球書局,1970。
7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1973。
7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7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75.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76. 唐君毅全集編委會,《唐君毅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77.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59。
78.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79.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8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81. 高兆明,《心靈秩序與生活秩序:黑格爾《法哲學原理》釋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82. 高亨 纂著,董治安 整理,《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
83. 張心澂,《偽書通考》,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
84.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
85.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86.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
87. 張光直,《考古人類學隨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88.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89. 張其淦,《左傳禮說》,收於臺灣力行書局編輯部,《經學粹編》,臺北:臺灣力行書局,1970。
90.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
91.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2. 張端穗,《左傳思想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
93. 張蓓蓓,《認識國學》,臺北:臺灣書店,2000。
94. 張澄基,《佛學今詮》上冊,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92。
95. 張澄基,《佛學今詮》下冊,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92。
96.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收於《張蔭麟先生文集》上冊,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
97. 梁啟超,《儒家哲學》,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59。
98.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華正書局,1974。
99.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
100.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01. 章炳麟,《春秋左氏疑義答問》,收於章炳麟,《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1981。
102. 章太炎 著,張昭軍 編,《章太炎講國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103. 許子濱,《《春秋》《左傳》禮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04.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105. 郭沫若,《金文叢考》,收於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 考古編》第五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06.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07. 陳大齊,《論語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108.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109. 陳建民 口述,康地保羅 筆錄,無憂子 譯,《佛教禪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110.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111. 陳槃,《舊學舊史說叢》,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
112. 陳槃,《澗莊文錄》,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
113.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114.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收於傅斯年 著,陳槃等 校訂,《傅斯年全集》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11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
116. 智顗大師 述,寶靜法師 講,《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6。
117. 程發韌,《春秋人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118.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收於童教英 整理,《童書業著作集》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
11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出版項未載明。
120.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121.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122. 黃彰健,《中國遠古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6。
123. 黃彰健,《周公孔子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124. 楊寬,《古史新探》,出版項未註明。
125. 楊寬,《戰國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
126. 楊儒賓 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127.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128. 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臺北:大通書局,1971。
129.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
130. 楊樹達,《詞詮》,北京:中華書局,2004。
131. 楊樹達,《春秋大義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2.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1997。
133. 虞萬里 校點,《馬一浮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34. 裘錫圭,《文史叢稿》,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135. 熊十力,《原儒》,臺北:大明王氏出版公司,1975。
136. 蕭萐父 主編,《熊十力全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37. 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大英百科全書公司,《簡明大英百科全書》冊17,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
138. 蒙文通,《古學甄微》,收於黃小石 編,《蒙文通文集》第一卷,成都:巴蜀書社,1987。
139. 蒙文通,《經學抉原》,收於黃小石 編,《蒙文通文集》第三卷,成都:巴蜀書社,1995。
140. 趙紀彬,《中國哲學思想》,收於《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141. 劉正浩,《左海鉤沈》,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142. 劉咸炘,《推十書》,成都:成都古籍書店,1996。
143. 劉建國,《先秦偽書辯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
144.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145. 劉瑛,《《左傳》、《國語》方術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146. 劉夢溪 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 梁漱溟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47. 鄭良樹,《續偽書通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148. 鄭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9。
149. 黎建球,《先秦天道思想》,臺北:箴言出版社,1974。
150.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151.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52.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71。
153.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
154. 錢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錢賓四先生全集》24,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155. 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156.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157.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民1970。
158.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9. 羅義俊 編,《評新儒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60. 釋繼程,《六妙門講記》,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161.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62.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
163.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著,范進、柯錦華、秦典華、孟慶時 譯,《叔本華論說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64.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著,劉大悲 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臺北:志文出版社,1993。
165.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著,楊富斌 譯,《過程與實在》,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
166. 安東尼.弗盧(Antony Fltw) 主編,黃頌杰等 譯,《新哲學辭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
167. 阿爾貝・雅卡爾(Albert Jacquatd)、于蓋特・普拉內斯(Huguette Planés) 著,周冉 譯,《獻給非哲學家的小哲學》,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2。
168. 貝奈戴托.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著,傅任敢 譯,《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69. 本杰明.史華慈(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 著,程鋼 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170. 榮格(Carl Gustav Jung) 著,鴻鈞 譯,《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171. 羅伯特.梅斯勒(C. Robert Mesle) 著,周邦獻 譯,《過程─關係哲學──淺釋懷特海》,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172. 休謨(David Hume) 著,周曉亮 譯,《論道德原理/論人類理智》,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173. Dennis Lloyd 著,張茂柏 譯,《法律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174. 愛德華.泰勒(Edward Tylor) 著,連樹聲 譯,《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175.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著,范揚、張企泰 譯,《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176. George Moore 著 楊選 譯,《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77. Jenny Teichman、Katherine C. Evans 著,蔡政宏、古秀鈴、謝鳳儀 譯,《哲學的二十六堂課》,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
178. 雅斯培(Karl Jaspers) 著,魏楚雄、俞新天 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179.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著,尚志英 譯,《哲學研究》,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180. L.史特博(Lee Strobel) 著,李伯明 譯,《為何說不?基督信仰再思》,香港:海天書樓,2002。
181. 馬克思.韋伯(Max Weber) 著,林榮遠 譯,《經濟與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82. 戈爾丁(Martin P. Golding) 著,廖天美、結構編輯群 譯,《法律哲學》,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183. Nigel Warburton 著,李培元 譯,《哲學思想的大師》,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
184. 尼克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 著,瞿鐵鵬、李強 譯,《信任:一個社會複雜性的簡化機制》,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185.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 主編,王思迅 中文版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
186. 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 著,成窮、周邦憲 譯,《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87. 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 著,李淑蘭、沈鳳財 譯,《阿南達瑪迦:激揚生命的哲學》,臺北:阿南達瑪迦出版社,1990。
188. 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 著,吳春華、陳怡靜、邱奕嘉、陳懷塵 譯,《生命的奧秘․脈輪科學觀》,臺北:阿南達瑪迦出版社,2008。
189. 霍布斯(Thomas Hobbes) 著,黎思復、黎廷弼 譯,《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190. 考夫曼(Walter Kaufmann) 著,陳鼓應、孟祥森、劉崎 譯,《存在主義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
(二)、學位論文
1. 楊美玲,《左傳倫理精神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2. 王聰明,《左傳之人文思想研究》,收於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十五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1987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陳熾彬,《左傳中的巫術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
4. 蔡妙真,《《左傳》中有關神異記事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5. 陳一弘,《呂氏春秋名實觀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6. 紀慶豐,《左傳忠義史觀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7. 李強,《左傳預言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學位論文,2009。
(三)、文集論文
1. 成中英,〈中國倫理體系及其現代化〉,收於樊和平,《中國倫理的精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頁1-23。
2. 牟鐘鑒,〈新儒家的歷史貢獻與理論難題〉,收於鄭家棟、葉海煙 主編,《新儒家評論》(北京:中國廣播電社出版社,1994),頁36-56。
3. 李弘祺,〈試論思想史的歷史研究〉,收於李弘祺等著,《史學方法論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0),頁199-236。
4. 杜正勝,〈周禮身分的象徵〉,收於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歷史與考古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295-306。
5. 胡念貽,〈《左傳》的真偽和寫作時代問題考辨〉,收於傅永聚,韓鍾文 主編,《儒家經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頁413-467。
6. 張以仁,〈國語札記〉,收於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編,《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臺北:清華學報社,1967),頁905-916。
7. 陳大齊,〈孔子學說的五個中心概念〉,收於陳大齊等著,《孔學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7),頁1-33。
8. 程水金,〈睿智的理性與狡黠的良知──《左傳》對天人關係的文化反思〉,收於馮天瑜 主編,《人文論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頁319-328。
9. 楊伯峻,〈我和《左傳》〉,收於張世林 編,《學林春秋初編》(北京:朝華出版社,1999),頁200-203。
10. 楊亮功,〈中國家族制度與儒家倫理思想〉,收於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編印,《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思想哲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頁937-950。
11. 趙伯雄,〈《春秋》學研究的現狀及相關諸問題〉,收於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 編,《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頁79-86。
12. 劉正浩,〈六十年來之左氏學〉,收於程發韌 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一)(臺北:正中書局,1972),頁467-524。
13. 饒宗頤,〈《春秋左傳》中之「禮經」及重要禮論〉,收於《聯合書院三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出版項未注明),頁49-57。
14. 顧頡剛 遺作,王煦華 整理,〈春秋研究講義案語〉,收於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主辦,《中國古籍研究》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頁1-29。
15. Werkmeister, William Henry 著,姚介厚 譯,〈價值理論問題〉,收於涂紀亮 編,《當代美國哲學論著選譯》第二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頁246-271。
(四)、期刊論文
1. 雷海宗,〈孔子以前之哲學〉,《金陵學報》2.1(1932.5):1-19。
2. 陳朝爵,〈讀左隨筆〉,《國立中央大學社會科學叢刊》2.3(1934.12):1-23。
3. 孫次舟,〈左傳國語原非一書證〉,《責善半月刊》1.4、1.6、1.7(1940.5、1940.6):2-6,7-10,11-16。
4. 傅斯年,〈跋陳槃君「春秋公矢魚於棠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1936,月份未詳):194-197。
5. 陳槃,〈古社會田狩與祭祀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2(1948,月份未詳):1-17。
6. 董作賓,〈毛公鼎釋文註釋〉,《大陸雜誌》5.9(1952.11):13-19。
7. 錢穆,〈論春秋時代人之道德精神(上)(下)〉,《新亞學報》2.2(1957.2):35-77。
8. 芮逸夫,〈釋甥舅之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1959.10):237-258。
9. 安志敏、陳公柔,〈長沙戰國繒書及其有關問題〉,《文物》155(1963.9):48-60。
10. 許倬雲,〈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1963.12):559-587。
11. 李杜,〈孔子以前之宗教形而上觀〉,《思與言》2.6(1965.3):3-12,30。
12. 陳鼓應,〈漫談存在主義〉,《思與言》2.6(1965.3):42-44。
13. 張以仁,〈國語札記〉,《大陸雜誌》30.7(1965.4):27-31。
14. 陳鼓應,〈約伯──最早的存在主義者〉,《出版月刊》13(1966.6):47-49,55。
15. 徐復觀,〈從學術上搶救下一代──以許君倬雲有關周初史實的一篇論文為例〉,《中華雜誌》6.9(1968.9):30-43。
16. 戴君仁,〈陰陽五行學說究原〉,《大陸雜誌》37.8(1968.10):1-8。
17. 陳槃,〈春秋時代的鄉校〉,《大陸雜誌》38.4(1969.2):6-9。
18. 王泳,〈左傳中的民本思想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新時代》9.3、9.4(1969.3、1969.4):23-25、35。
19. 李曰剛,〈春秋之大義微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4.3(1971.3):37-40。
20. 楊希牧,〈中國古代的神秘數字論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1973.4):89-118。
21. 鄭良樹,〈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所附益〉,《書目季刊》8.2(1974.9):21-28。
22. 杜正勝,〈城邦時代的農莊社會結構與土地經濟型態〉,《大陸雜誌》50.5(1975.5):27-41。
23. 杜正勝,〈城邦時代的貴族世官與采邑世祿〉,《大陸雜誌》51.1(1975.7):24-33。
24. 鄭良樹,〈再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所附益〉,《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8.2(1975.12):42,50-51。
25. 方穎嫻,〈原仁論──自詩書至孔子時代觀念之演變〉,《大陸雜誌》12.3(1976.3):22-34。
26. 王靖宇,〈從左傳看中國早期敘事文〉,《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5(1976.5):18-24。
27. Roland N. Stromberg 著,蔡英文 譯,〈思想史家所用的模式〉,《食貨月刊》6.8(1976.10):40-50。
28. 白川靜 著,張賢豹 譯,〈青銅器時代〉,《幼獅月刊》45.3(1977.3):50-53。
29. 陳特,〈目的論與義務論之爭的根源問題〉,《中國學人》6(1977.9):25-37。
30. 戴君仁,〈釋敬〉,《書目季刊》11.1(1977.6):3-5。
31.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1(1978.3):77-100。
32. 杜正勝,〈周代封建的建立 封建與宗法(上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0.3(1979.9):485-550。
33. 薛順雄,〈左傳補箋(上篇)〉,《東海中文學報》1(1979.11):25-38。
34. 萊特(Arthur F. Wright) 著,張端穗 譯,〈研究中國思想的方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5.5(1982.5):17-22。
35. 胡昌智,〈什麼是歷史意識?〉,《思與言》21.1(1983.5):2-12。
36. 王曉波,〈古代民主與民本思想〉,《大陸雜誌》67.1(1983.7):14-24。
37. 日原利國 著,余崇生 譯,〈復讐之論理〉,《大陸雜誌》67.6(1983.12):29-39。
38. 殷孟倫,〈《國語》哲學思想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44(1984.1):31-35。
39. 呂紹綱,〈試論春秋前期和中期的道德〉,《社會科學戰線》26(1984.4):32-36。
40. 張以仁,〈國語韋解商榷〉,《孔孟月刊》23.3(1984.11):36-37。
41. 杜普瑞(Louis Dupré) 著,傅佩榮 譯,〈神聖記號之種種(三)〉,《中國文化月刊》70(1985.8):105-111。
42.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1(1986.6):99-117。
43. 杜正勝,〈關於周代國家型態的蠡測──「封建城邦」說芻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3(1986.9):465-500。
44. 施之勉,〈國語確為左丘明作辨〉,《大陸雜誌》68.2(1984.2):47-48。
45. 施之勉,〈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大陸雜誌》70.5(1985.6):46-47。
46. 施之勉,〈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大陸雜誌》74.1(1987.1):29-31。
47. Robert M.Kingdon 著,林安梧 譯,〈神學中的決定論:預定論〉,《鵝湖》13.6(1987.12):34-41。
48. 李弘祺,〈另一種鄉愁──從敏銳的直覺談思想史上理智的問題〉,《文星》(1988.1):55-65。
49.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二)〉,《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1.1(1988.6):73-90。
50. 祝平次,〈道德行為的分析模式〉,《臺大中文學報》2(1988.11):401-427。
51.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三)〉,《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1.2(1988.12):43-60。
52. 李零,〈出土發現古書年代的再認識〉,《九州學刊》3.1(1988.12):105-136。
53. 成中英,〈自目的論與責任論分析與重建儒家道德哲學〉,《漢學研究》7.1(1989.6):307-352。
54. 劉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禮〉,《考古學報》1989第四期(1989.10):495-521。
55. 趙雅博,〈從左傳國語看春秋時代的思想(上)〉,《中國國學》17(1989.11):6-29。
56. 徐文珊,〈由左丘明國語看政治道德〉,《孔孟月刊》28.10(1990.6):17-24。
57. 施孝適,〈《爾雅》蟲魚名今釋〉,《大陸雜誌》81.3(1990.9):34-48。
58. 趙雅博,〈從左傳國語看春秋時代的思想(下)〉,《中國國學》18(1990.11):6-29。
59. 杜正勝,〈中國古代社會史重建的省思〉,《大陸雜誌》82.1(1991.1):15-30。
60. 顧立三,〈左傳中有關心理記述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8(1991.1):1-22。
61.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6(1991.8):15-25。
62. 勞榦,〈與何炳棣院士論「仁」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1991.9):173-177。
63. 李一遂,〈左氏春秋著錄書目研究〉,《書目季刊》25.3(1991.12):94-150。
64. 康丹(Daniel Kane),〈文化相對主義與普遍主義〉,《二十一世紀》8(1991.12):68-72。
65. 何炳棣,〈「克己復禮」真詮──當代新儒家杜維明治學方法的初步檢討〉,《二十一世紀》8(1991.12):139-147。
66. 杜維明,〈從既驚訝又榮幸到迷惑而費解──寫在敬答何炳棣教授之前〉,《二十一世紀》8(1991.12):148-150。
67. 劉述先,〈從方法論的角度論何炳棣教授對「克己復禮」的解釋〉,《二十一世紀》9(1992.2):140-147。
68. 詹志禹、吳璧純,〈邏輯實證論的迷思〉,《思與言》30.1(1992.3):101-121。
69. 何炳棣,〈答劉述先教授──再論「克己復禮」的詮釋〉,《二十一世紀》10(1992.4):150-155。
70. 何炳棣,〈原禮〉,《二十一世紀》11(1992.6):102-110。
71. 劉述先,〈再談「克己復禮真詮」──敬答何炳棣教授〉,《二十一世紀》11(1992.6):148-150。
72. 林火旺,〈結果論及其批判〉,《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9(1992.6):295-339。
73. 孫國棟,〈「克己復禮為仁」爭論平議〉,《二十一世紀》12(1992.8):139-142。
74. 何炳棣,〈答孫國棟教授〈「克己復禮為仁」爭論平議〉〉,《二十一世紀》13(1992.10):129-133。
75. 王靖宇,〈美國的《左傳》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1(1993.3):72-80。
76.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別錄〉,《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993.3):1-26 。
77. 孫國棟,〈敬答何炳棣教授〉,《二十一世紀》17(1993.6):138-140。
78. 羅多弼(Torbjörn Lodén),〈觀念的意義與功能辨析〉,《二十一世紀》18(1993.8):108-113。
79. 劉起釪,〈《尚書》的〈甘誓〉〈洪範〉兩篇中的「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3(1993.9):1-14。
80. 晁福林,〈論周代卿權〉,《中國古代史(先秦至隋唐)》1994第一期(1994.2):45-62。
81. 林啟屏,〈擴大征兵與東周世局的變化〉,《曁大學報》2.1(1994.3):13-32。
82. 陳鴻森,〈《國語三君注輯存》摭遺(上)〉,《大陸雜誌》88.5(1994.5):4-18。
83. 陳鴻森,〈《國語三君注輯存》摭遺(下)〉,《大陸雜誌》88.6(1994.6):10-18。
84. 王靖宇,〈從敘事文學角度看《左傳》與《國語》的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1995.3):1-30。
85.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2(1995.6):383-485。
86. 何炳棣,〈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上)〉,《二十一世紀》33(1996.2):91-101。
87. 何炳棣,〈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下)〉,《二十一世紀》34(1996.4):88-101。
88. 鄔昆如,〈倫理學是什麼──基本概念〉,《哲學與文化》23.7(1996.7):1748-1763。
89. 趙雅博,〈左傳國語中的天道思想〉,《哲學與文化》23.10(1996.10):3056-3072。
90. 夏傳才,〈詩經學四大公案的現代進展〉,《河北學刊》95(1998.1):62-72、78。
91. 吳榮曾,〈讀帛書本《春秋事語》〉,《文物》501(1998.2):35-38。
92. 余英時,〈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二十一世紀》58(2000.4):17-28。
93. 劉麗文,〈論《左傳》「天德合一」的天命觀〉,《中國哲學》2001第一期(2001.1):8-15。
94. 顏世鉉,〈郭店楚簡〈六德〉箋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2001.6):443-501。
95. 王遠義,〈儒學與馬克思主義:析論梁漱溟的歷史觀〉,《臺大文史哲學報》56(2002.5): 145-196。
96. 甘懷真,〈中國古代君臣間的敬禮及其經典詮釋〉,《臺大歷史學報》31(2003.6):45-75。
97. 戴景賢,〈殷周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3(2003.9):129-177。
98. 吳汝鈞,〈知識論的重要概念與問題:量論之一(中)〉,《鵝湖月刊》30.6(2004.12):40-45。
99. 司坎倫(Thomas Scanlon) 著,陳真 譯,〈何為道德:道德動機和道德的多樣性〉,《江漢學刊》237(2005.3):22-28。
100. 黃進興,〈閱讀理論與史學理解〉,《新史學》16.2(2005.6):153-177。
101. 晁福林,〈先秦時期「德」觀念的起源及其發展〉,《中國哲學》2005第九期(2005.9):15-27,73。
102. 黃彰健,〈釋《春秋》左氏經傳所記魯國禘禮並釋《公羊傳》「五年而再殷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4(2005.12):699-743。
103. 白奚,〈從《左傳》、《國語》的「仁」觀念看孔子對「仁」的價值提升〉,《中國哲學》2007十一期(2007.11):2-7。
104. 金春峰,〈「德」的歷史考察〉,《中國哲學》2008第三期(2008.3):3-10。
105. 何炳棣,〈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1(2007.3):1-34。
106. 陳一弘,〈荀子與周禮之關係──以威儀為攷察中心〉,《漢學研究》27(2009.6):201-232。
107.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化》39.4(2012.4):117-139。
108. 楊儒賓,〈時間形式、禮與恥感──火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43.4(2013.12):555-598。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41515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151507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啟屏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陳一弘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Chen, I hu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一弘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I hu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十二月-2015 16:08:57 (UTC+8)-
dc.date.available 2-十二月-2015 16:08:5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十二月-2015 16:08:57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4151507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9522-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15150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旨在透過兩部現存最能反映春秋時期歷史的著作,即《左傳》與《國語》,探究時人對於道德之看法。
過程中,主要討論了幾項議題。一者,根據《左傳》、《國語》探討春秋時期道德之重要性與可行性。二者,春秋時人對於道德的高度關注;以及如何解釋道德生活之必然,還有道德的最終根源。三者,天人之間,所具有的道德關係如何呈現?又會衍生哪些問題?四者,春秋時人對於道德行為的自覺,與內在修養功夫的重視。五者,春秋時期四個關鍵的道德概念――仁、義、忠、禮,其內容為何?並怎樣作為時人行為的指導原則。
在第一項議題方面:春秋道德的探究,既可說明諸子百家興起前的思想背景,亦有助於理解中國思想尚德的淵源,故具有尋根之意義。而透過《左》、《國》記載的歸納、分析與詮釋,足以展現時人在道德思考上的複雜面相以及深刻體會。
在第二項議題方面:藉由春秋時人推崇道德之說,可知道德已作為指導人生最為重要的原則。彼時往往憑藉歷史傳統、天道、人性,闡述道德的必要性。而這三種說明,亦各自有其解釋強度。歷史傳統,是從「時際人」的角度,論述道德之必要;天道,係由神秘的覺知觀照中,相信道德之必要,且作為道德的形上依據;人性,則是體察自我身心之理,以求建立個人秩序,並發為群體倫理、文化之努力。
在第三項議題方面:春秋時人既認為上天是道德之形上根源,復以上天秉持道德原則獎懲人世;甚至諸多現象之發生,亦歸於上天獎懲。然此種德福一致的觀點,勢必引發「應然」與「實然」衝突的質難。因此當時存在著極為深刻的懷疑上天之說。此外,也有試圖從不同角度,期望捍衛天道的主張。凡此,均顯示春秋時人於道德根源問題的省思與琢磨。
在第四個議題方面:本文說明春秋時人對道德自覺已有意識;並指出精潔、敬、情感三者,與道德的自我覺察、建構,還有修養功夫,有著密切關聯。精潔,目的在於純化意念,令內在理則透顯。敬,是一個人自我內外的時刻觀照、提撕,而不流於苟且。情感,則是人類美好之性質,然則欲使之中和,必得經過一番認知、體察,以及歷練。
在第五個議題方面:本文考察仁、義、忠、禮的意義,與其概念運用之情況。指出這四個概念都具有「廣大涵攝性」與「自我調節性」,由是判定在春秋時人之道德觀中,此四者實乃「相互為用」之關係。
要之,春秋時期於道德之「形式意義」與「實質意義」,均展現極其豐富的內涵。它既深化了殷周之際以來,由周公確立的倫理道德精神,也帶給後人莫大的啟發與影響。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對於春秋時期道德性質的若干省思暨研究旨趣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範圍――由道德考察《左傳》、《國語》之重要性 1
(一) 對於「老、孔之前」思想的追索 2
(二) 對於春秋時期道德的探究 8
第二節 研究方法――時代「重要關懷」探討之可行性及方法 15
(一) 時代斷限的問題 15
(二) 春秋時代重要關懷的理解 16
(三) 春秋時期是否以道德為重之疑問 20
(四) 材料運用的問題 29
(五) 文獻詮釋的方法 31
第三節 研究價值 33
第四節 研究回顧 35
第二章 《左傳》、《國語》中論道德之重要性及存在理據 45
第一節 《左傳》、《國語》所見「德」之釋義 45
(一) 德可作為「涵攝諸德」之統稱 47
(二) 德可指稱某一正確或道德之行為 49
(三) 德可指人類所賴以維生之天地萬物,及其所表現的特質 50
(四) 德為「特質」、「特別性情」,並包含其衍生的行為之意 53
第二節 道德與歷史傳統之關聯 56
第三節 道德之根源――天道 62
第四節 道德與人性之關係 72
第五節 小結 85
第三章 天道福善禍淫――《左傳》、《國語》中德與報關係之探討 87
第一節 上天對於人世之裁判與原則 87
第二節 上天懲處人世之具體方式 92
(一) 天災 93
(二) 人事之困厄 99
第三節 對於上天賞善罰惡之懷疑及否定 109
第四節 對於上天裁判善惡之擁護 117
(一) 果報遲速 118
(二) 別造他因 119
(三) 善惡之積累與抵償 121
(四) 「禍福相依」與「上帝至善」 126
(五) 「自然秩序」與「上帝干預」之分辨 130
第五節 小結 133
第四章 自覺、內省與提升――《左傳》、《國語》中的修身之學 135
第一節 對於昔人所論春秋時期「道德自覺」之檢討 136
(一) 仁學角度 137
(二) 天道觀角度 142
第二節 精潔與修心 149
第三節 春秋時期的恭敬所具備之修養意涵 163
(一) 敬的根源 164
(二) 恭敬對於春秋時人行事之影響 169
第四節 春秋時期對於情感與道德關聯之論述 178
(一) 情感之來源及其與禮制之關聯 179
(二) 情感表現的失常與反常 182
第五節 小結 191
第五章 《左傳》、《國語》中之重要道德概念釋略――以仁、義、忠、禮為主 193
第一節 仁的意義 194
(一) 仁以感通、親愛為本,輔以理智論事 194
(二) 仁在實踐中開展出的相關意涵 200
第二節 義的意義 204
(一) 義即宜 204
(二) 義所涵攝之德 209
第三節 忠的意義 218
(一) 忠即中,為發自內心之意 219
(二) 忠在各方面之運用情形 226
(三) 君臣關係由於效忠所產生之緊張性 231
第四節 禮的意義 243
(一) 禮無不順 246
(二) 禮以正民 256
(三) 敬為禮輿 264
第五節 小結 288
第六章 結論 291
跋 301
徵引文獻 303
zh_TW
dc.format.extent 477942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151507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春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左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道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孔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儒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so Chua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uo Yu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thic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fuciu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Confucianistsen_US
dc.title (題名) 春秋時期之道德:以《左傳》、《國語》為中心zh_TW
dc.title (題名) Ethic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entered on Tso Chuan and Guo Yu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及近人校注
(一)、經部
1.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
2.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3. 鄭玄 箋,孔穎達 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4.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5. 鄭玄 注,賈公彥 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6. 鄭玄 注,孔穎達 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7. 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8. 杜預 注,孔穎達 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9. 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北:明達出版社據「漢文大系本」影印,1986。
10.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
11. 呂祖謙,《東萊博議》,臺南:東海出版社,1971。
12. 何休 注,徐彥 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3. 范寧 集解,楊士勛 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4.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15. 陳厚耀,《春秋世族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時間不詳。
16.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臺北:世界書局,1963。
17.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18. 唐玄宗 注,邢昺 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19.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20.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
21. 許慎 撰,段玉裁 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22.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4。
23.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臺北:鼎文書局,1997。
24. 張伯行 纂輯,《小學集解》,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三十三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25. 汪中,《經義知新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26. 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廣文書局,1963。
27. 俞樾,《群經平議》,收於楊家駱 主編,《俞樾劄記五種》,臺北:世界書局,1963。
(二)、史部
1.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2. 吳曾祺,《國語韋解補正》,收於林慶彰、賴明德、劉兆祐、張高評主編,《晚清四部叢刊》冊52,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10。
3. 董增齡,《國語正義》,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42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 劉向 集錄,《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1990。
5.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6.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7. 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8.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9.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三)、子部
1.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2.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
3. 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4. 王煥鑣,《墨子集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6.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8。
8. 王充 著,楊寶忠 校箋,《論衡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9.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
10. 王應麟 撰,翁元圻 注,《翁注困學紀聞》,臺北:世界書局,1984。
11. 黎靖德 編,《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
12. 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13.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臺北:臺灣明倫書局,1979。
14. 俞正燮,《癸巳類稿 癸巳存稿》,臺北:世界書局,1960。
15. 王念孫,《讀書雜志》,臺北:世界書局,1988。
16. 陳澧,《東塾讀書記》,臺北:世界書局,1961。
17.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
18. 鳩摩羅什 譯,《佛遺教經》,收於《佛遺教三經》,臺南:和裕出版社,2007。
19. 跋陀羅等 譯,《大方廣佛華嚴經》,臺北:華嚴法會四眾緇素,1975。
20. 釋道安 發行,《楞嚴經》,臺北:臺灣印經處,1973。
21. 岡波巴大師 著,張澄基 譯,《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臺北:法爾出版社,1992。
22. 瞿汝稷 編集,廖進生 整編,《指月錄》,臺南:和裕出版社,2008。
23. 袁了凡,《了凡四訓》,臺南:能仁出版社,2012。
24. 不著撰人,《關聖帝君戒淫經》,臺北:耀騰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印行時間不詳。
(四)、集部
1. 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2. 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4. 葉夢得 撰,逯銘昕 校注,《石林詩話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5. 陳俊民 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6. 呂祖謙 編著,黃靈庚、吳戰壘 主編,《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7. 陳亮,《陳龍川文集》,臺北:新興書局,1956。
8. 歸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 阮元,《揅經室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25. 丁耘 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6. 于省吾,《雙劍誃群經新證 雙劍誃諸子新證》,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2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三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1985。
28. 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
29. 方孝岳,《左傳通論》,上海:上海印書館,1935。
30.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
31. 毛起,《春秋總論初稿》,上海:貞社,1935。
32. 王力,《古代漢語》冊三,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33.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
34.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5. 弘一大師 原著,豐子愷 畫,《護生畫集(一)》,臺南:和裕出版社,2003。
36. 田苗苗 整理,《吳虞集》,北京:中華書局,2013。
37. 任繼愈 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8.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39. 朱維錚 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40. 朱耀沂,《人蟲大戰:改寫人類歷史的蟲蟲危機》,臺北:商周出版,2005。
41.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42.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43.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冊九,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2003。
44.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45.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46. 吳闓生,《左傳微》,收於林慶彰 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40,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
47.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收於《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
48.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49.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50.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7。
51. 李學勤,《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52. 李學勤,《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3. 李學勤,《李學勤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
54. 杜維明 著,郭齊勇、鄭文龍 主編,《杜維明文集》第五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55. 沈剛伯,《沈剛伯先生文集》,臺北,中央日報出版社,1982。
56. 沈起煒,《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古代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57. 周法高,《金文詁林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
58. 屈萬里,《屈萬里先生文集》冊十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
59.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60. 林慶彰 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61. 芥川龍之介 著,高慧勤 譯,《蜘蛛之絲》,青島:青島出版社,2013。
62. 金其源,《讀書管見》,臺北:世界書局,1963。
63. 金岳霖 著,胡軍 編,《金岳霖選集》,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4. 金滿慈 著,南懷瑾 批,《參禪日記續集》,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6。
65. 侯外盧,《中國古代社會史》,收於《民國叢書》第一編,上海:上海書店,1989。
66. 俞志慧,《《國語》韋昭注辨正》,北京:中華書局,2009。
67.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8. 胡軍、孫尚揚 主編,《詮釋與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69.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
70. 范文瀾,《群經概論》,收於《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
71.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臺北:環球書局,1970。
7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1973。
7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7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75.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76. 唐君毅全集編委會,《唐君毅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77.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59。
78.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79.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8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81. 高兆明,《心靈秩序與生活秩序:黑格爾《法哲學原理》釋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82. 高亨 纂著,董治安 整理,《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
83. 張心澂,《偽書通考》,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
84.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
85.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86.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
87. 張光直,《考古人類學隨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88.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89. 張其淦,《左傳禮說》,收於臺灣力行書局編輯部,《經學粹編》,臺北:臺灣力行書局,1970。
90.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
91.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2. 張端穗,《左傳思想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
93. 張蓓蓓,《認識國學》,臺北:臺灣書店,2000。
94. 張澄基,《佛學今詮》上冊,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92。
95. 張澄基,《佛學今詮》下冊,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92。
96.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收於《張蔭麟先生文集》上冊,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
97. 梁啟超,《儒家哲學》,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59。
98.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華正書局,1974。
99.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
100.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01. 章炳麟,《春秋左氏疑義答問》,收於章炳麟,《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1981。
102. 章太炎 著,張昭軍 編,《章太炎講國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103. 許子濱,《《春秋》《左傳》禮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04.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105. 郭沫若,《金文叢考》,收於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 考古編》第五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06.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07. 陳大齊,《論語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108.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109. 陳建民 口述,康地保羅 筆錄,無憂子 譯,《佛教禪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110.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111. 陳槃,《舊學舊史說叢》,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
112. 陳槃,《澗莊文錄》,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
113.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114.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收於傅斯年 著,陳槃等 校訂,《傅斯年全集》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11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
116. 智顗大師 述,寶靜法師 講,《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6。
117. 程發韌,《春秋人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118.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收於童教英 整理,《童書業著作集》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
11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出版項未載明。
120.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121.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122. 黃彰健,《中國遠古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6。
123. 黃彰健,《周公孔子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124. 楊寬,《古史新探》,出版項未註明。
125. 楊寬,《戰國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
126. 楊儒賓 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127.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128. 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臺北:大通書局,1971。
129.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
130. 楊樹達,《詞詮》,北京:中華書局,2004。
131. 楊樹達,《春秋大義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2.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1997。
133. 虞萬里 校點,《馬一浮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34. 裘錫圭,《文史叢稿》,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135. 熊十力,《原儒》,臺北:大明王氏出版公司,1975。
136. 蕭萐父 主編,《熊十力全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37. 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大英百科全書公司,《簡明大英百科全書》冊17,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
138. 蒙文通,《古學甄微》,收於黃小石 編,《蒙文通文集》第一卷,成都:巴蜀書社,1987。
139. 蒙文通,《經學抉原》,收於黃小石 編,《蒙文通文集》第三卷,成都:巴蜀書社,1995。
140. 趙紀彬,《中國哲學思想》,收於《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141. 劉正浩,《左海鉤沈》,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142. 劉咸炘,《推十書》,成都:成都古籍書店,1996。
143. 劉建國,《先秦偽書辯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
144.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145. 劉瑛,《《左傳》、《國語》方術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146. 劉夢溪 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 梁漱溟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47. 鄭良樹,《續偽書通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148. 鄭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9。
149. 黎建球,《先秦天道思想》,臺北:箴言出版社,1974。
150.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151.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52.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71。
153.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
154. 錢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錢賓四先生全集》24,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155. 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156.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157.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民1970。
158.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9. 羅義俊 編,《評新儒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60. 釋繼程,《六妙門講記》,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161.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62.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
163.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著,范進、柯錦華、秦典華、孟慶時 譯,《叔本華論說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64.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著,劉大悲 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臺北:志文出版社,1993。
165.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著,楊富斌 譯,《過程與實在》,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
166. 安東尼.弗盧(Antony Fltw) 主編,黃頌杰等 譯,《新哲學辭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
167. 阿爾貝・雅卡爾(Albert Jacquatd)、于蓋特・普拉內斯(Huguette Planés) 著,周冉 譯,《獻給非哲學家的小哲學》,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2。
168. 貝奈戴托.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著,傅任敢 譯,《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69. 本杰明.史華慈(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 著,程鋼 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170. 榮格(Carl Gustav Jung) 著,鴻鈞 譯,《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171. 羅伯特.梅斯勒(C. Robert Mesle) 著,周邦獻 譯,《過程─關係哲學──淺釋懷特海》,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172. 休謨(David Hume) 著,周曉亮 譯,《論道德原理/論人類理智》,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173. Dennis Lloyd 著,張茂柏 譯,《法律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174. 愛德華.泰勒(Edward Tylor) 著,連樹聲 譯,《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175.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著,范揚、張企泰 譯,《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176. George Moore 著 楊選 譯,《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77. Jenny Teichman、Katherine C. Evans 著,蔡政宏、古秀鈴、謝鳳儀 譯,《哲學的二十六堂課》,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
178. 雅斯培(Karl Jaspers) 著,魏楚雄、俞新天 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179.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著,尚志英 譯,《哲學研究》,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180. L.史特博(Lee Strobel) 著,李伯明 譯,《為何說不?基督信仰再思》,香港:海天書樓,2002。
181. 馬克思.韋伯(Max Weber) 著,林榮遠 譯,《經濟與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82. 戈爾丁(Martin P. Golding) 著,廖天美、結構編輯群 譯,《法律哲學》,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183. Nigel Warburton 著,李培元 譯,《哲學思想的大師》,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
184. 尼克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 著,瞿鐵鵬、李強 譯,《信任:一個社會複雜性的簡化機制》,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185.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 主編,王思迅 中文版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
186. 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 著,成窮、周邦憲 譯,《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87. 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 著,李淑蘭、沈鳳財 譯,《阿南達瑪迦:激揚生命的哲學》,臺北:阿南達瑪迦出版社,1990。
188. 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 著,吳春華、陳怡靜、邱奕嘉、陳懷塵 譯,《生命的奧秘․脈輪科學觀》,臺北:阿南達瑪迦出版社,2008。
189. 霍布斯(Thomas Hobbes) 著,黎思復、黎廷弼 譯,《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190. 考夫曼(Walter Kaufmann) 著,陳鼓應、孟祥森、劉崎 譯,《存在主義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
(二)、學位論文
1. 楊美玲,《左傳倫理精神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2. 王聰明,《左傳之人文思想研究》,收於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十五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1987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陳熾彬,《左傳中的巫術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
4. 蔡妙真,《《左傳》中有關神異記事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5. 陳一弘,《呂氏春秋名實觀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6. 紀慶豐,《左傳忠義史觀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7. 李強,《左傳預言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學位論文,2009。
(三)、文集論文
1. 成中英,〈中國倫理體系及其現代化〉,收於樊和平,《中國倫理的精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頁1-23。
2. 牟鐘鑒,〈新儒家的歷史貢獻與理論難題〉,收於鄭家棟、葉海煙 主編,《新儒家評論》(北京:中國廣播電社出版社,1994),頁36-56。
3. 李弘祺,〈試論思想史的歷史研究〉,收於李弘祺等著,《史學方法論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0),頁199-236。
4. 杜正勝,〈周禮身分的象徵〉,收於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歷史與考古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295-306。
5. 胡念貽,〈《左傳》的真偽和寫作時代問題考辨〉,收於傅永聚,韓鍾文 主編,《儒家經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頁413-467。
6. 張以仁,〈國語札記〉,收於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編,《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臺北:清華學報社,1967),頁905-916。
7. 陳大齊,〈孔子學說的五個中心概念〉,收於陳大齊等著,《孔學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7),頁1-33。
8. 程水金,〈睿智的理性與狡黠的良知──《左傳》對天人關係的文化反思〉,收於馮天瑜 主編,《人文論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頁319-328。
9. 楊伯峻,〈我和《左傳》〉,收於張世林 編,《學林春秋初編》(北京:朝華出版社,1999),頁200-203。
10. 楊亮功,〈中國家族制度與儒家倫理思想〉,收於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編印,《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思想哲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頁937-950。
11. 趙伯雄,〈《春秋》學研究的現狀及相關諸問題〉,收於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 編,《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頁79-86。
12. 劉正浩,〈六十年來之左氏學〉,收於程發韌 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一)(臺北:正中書局,1972),頁467-524。
13. 饒宗頤,〈《春秋左傳》中之「禮經」及重要禮論〉,收於《聯合書院三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出版項未注明),頁49-57。
14. 顧頡剛 遺作,王煦華 整理,〈春秋研究講義案語〉,收於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主辦,《中國古籍研究》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頁1-29。
15. Werkmeister, William Henry 著,姚介厚 譯,〈價值理論問題〉,收於涂紀亮 編,《當代美國哲學論著選譯》第二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頁246-271。
(四)、期刊論文
1. 雷海宗,〈孔子以前之哲學〉,《金陵學報》2.1(1932.5):1-19。
2. 陳朝爵,〈讀左隨筆〉,《國立中央大學社會科學叢刊》2.3(1934.12):1-23。
3. 孫次舟,〈左傳國語原非一書證〉,《責善半月刊》1.4、1.6、1.7(1940.5、1940.6):2-6,7-10,11-16。
4. 傅斯年,〈跋陳槃君「春秋公矢魚於棠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1936,月份未詳):194-197。
5. 陳槃,〈古社會田狩與祭祀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2(1948,月份未詳):1-17。
6. 董作賓,〈毛公鼎釋文註釋〉,《大陸雜誌》5.9(1952.11):13-19。
7. 錢穆,〈論春秋時代人之道德精神(上)(下)〉,《新亞學報》2.2(1957.2):35-77。
8. 芮逸夫,〈釋甥舅之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1959.10):237-258。
9. 安志敏、陳公柔,〈長沙戰國繒書及其有關問題〉,《文物》155(1963.9):48-60。
10. 許倬雲,〈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1963.12):559-587。
11. 李杜,〈孔子以前之宗教形而上觀〉,《思與言》2.6(1965.3):3-12,30。
12. 陳鼓應,〈漫談存在主義〉,《思與言》2.6(1965.3):42-44。
13. 張以仁,〈國語札記〉,《大陸雜誌》30.7(1965.4):27-31。
14. 陳鼓應,〈約伯──最早的存在主義者〉,《出版月刊》13(1966.6):47-49,55。
15. 徐復觀,〈從學術上搶救下一代──以許君倬雲有關周初史實的一篇論文為例〉,《中華雜誌》6.9(1968.9):30-43。
16. 戴君仁,〈陰陽五行學說究原〉,《大陸雜誌》37.8(1968.10):1-8。
17. 陳槃,〈春秋時代的鄉校〉,《大陸雜誌》38.4(1969.2):6-9。
18. 王泳,〈左傳中的民本思想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新時代》9.3、9.4(1969.3、1969.4):23-25、35。
19. 李曰剛,〈春秋之大義微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4.3(1971.3):37-40。
20. 楊希牧,〈中國古代的神秘數字論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1973.4):89-118。
21. 鄭良樹,〈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所附益〉,《書目季刊》8.2(1974.9):21-28。
22. 杜正勝,〈城邦時代的農莊社會結構與土地經濟型態〉,《大陸雜誌》50.5(1975.5):27-41。
23. 杜正勝,〈城邦時代的貴族世官與采邑世祿〉,《大陸雜誌》51.1(1975.7):24-33。
24. 鄭良樹,〈再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所附益〉,《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8.2(1975.12):42,50-51。
25. 方穎嫻,〈原仁論──自詩書至孔子時代觀念之演變〉,《大陸雜誌》12.3(1976.3):22-34。
26. 王靖宇,〈從左傳看中國早期敘事文〉,《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5(1976.5):18-24。
27. Roland N. Stromberg 著,蔡英文 譯,〈思想史家所用的模式〉,《食貨月刊》6.8(1976.10):40-50。
28. 白川靜 著,張賢豹 譯,〈青銅器時代〉,《幼獅月刊》45.3(1977.3):50-53。
29. 陳特,〈目的論與義務論之爭的根源問題〉,《中國學人》6(1977.9):25-37。
30. 戴君仁,〈釋敬〉,《書目季刊》11.1(1977.6):3-5。
31.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1(1978.3):77-100。
32. 杜正勝,〈周代封建的建立 封建與宗法(上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0.3(1979.9):485-550。
33. 薛順雄,〈左傳補箋(上篇)〉,《東海中文學報》1(1979.11):25-38。
34. 萊特(Arthur F. Wright) 著,張端穗 譯,〈研究中國思想的方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5.5(1982.5):17-22。
35. 胡昌智,〈什麼是歷史意識?〉,《思與言》21.1(1983.5):2-12。
36. 王曉波,〈古代民主與民本思想〉,《大陸雜誌》67.1(1983.7):14-24。
37. 日原利國 著,余崇生 譯,〈復讐之論理〉,《大陸雜誌》67.6(1983.12):29-39。
38. 殷孟倫,〈《國語》哲學思想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44(1984.1):31-35。
39. 呂紹綱,〈試論春秋前期和中期的道德〉,《社會科學戰線》26(1984.4):32-36。
40. 張以仁,〈國語韋解商榷〉,《孔孟月刊》23.3(1984.11):36-37。
41. 杜普瑞(Louis Dupré) 著,傅佩榮 譯,〈神聖記號之種種(三)〉,《中國文化月刊》70(1985.8):105-111。
42.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1(1986.6):99-117。
43. 杜正勝,〈關於周代國家型態的蠡測──「封建城邦」說芻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3(1986.9):465-500。
44. 施之勉,〈國語確為左丘明作辨〉,《大陸雜誌》68.2(1984.2):47-48。
45. 施之勉,〈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大陸雜誌》70.5(1985.6):46-47。
46. 施之勉,〈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大陸雜誌》74.1(1987.1):29-31。
47. Robert M.Kingdon 著,林安梧 譯,〈神學中的決定論:預定論〉,《鵝湖》13.6(1987.12):34-41。
48. 李弘祺,〈另一種鄉愁──從敏銳的直覺談思想史上理智的問題〉,《文星》(1988.1):55-65。
49.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二)〉,《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1.1(1988.6):73-90。
50. 祝平次,〈道德行為的分析模式〉,《臺大中文學報》2(1988.11):401-427。
51.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三)〉,《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1.2(1988.12):43-60。
52. 李零,〈出土發現古書年代的再認識〉,《九州學刊》3.1(1988.12):105-136。
53. 成中英,〈自目的論與責任論分析與重建儒家道德哲學〉,《漢學研究》7.1(1989.6):307-352。
54. 劉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禮〉,《考古學報》1989第四期(1989.10):495-521。
55. 趙雅博,〈從左傳國語看春秋時代的思想(上)〉,《中國國學》17(1989.11):6-29。
56. 徐文珊,〈由左丘明國語看政治道德〉,《孔孟月刊》28.10(1990.6):17-24。
57. 施孝適,〈《爾雅》蟲魚名今釋〉,《大陸雜誌》81.3(1990.9):34-48。
58. 趙雅博,〈從左傳國語看春秋時代的思想(下)〉,《中國國學》18(1990.11):6-29。
59. 杜正勝,〈中國古代社會史重建的省思〉,《大陸雜誌》82.1(1991.1):15-30。
60. 顧立三,〈左傳中有關心理記述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8(1991.1):1-22。
61.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6(1991.8):15-25。
62. 勞榦,〈與何炳棣院士論「仁」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1991.9):173-177。
63. 李一遂,〈左氏春秋著錄書目研究〉,《書目季刊》25.3(1991.12):94-150。
64. 康丹(Daniel Kane),〈文化相對主義與普遍主義〉,《二十一世紀》8(1991.12):68-72。
65. 何炳棣,〈「克己復禮」真詮──當代新儒家杜維明治學方法的初步檢討〉,《二十一世紀》8(1991.12):139-147。
66. 杜維明,〈從既驚訝又榮幸到迷惑而費解──寫在敬答何炳棣教授之前〉,《二十一世紀》8(1991.12):148-150。
67. 劉述先,〈從方法論的角度論何炳棣教授對「克己復禮」的解釋〉,《二十一世紀》9(1992.2):140-147。
68. 詹志禹、吳璧純,〈邏輯實證論的迷思〉,《思與言》30.1(1992.3):101-121。
69. 何炳棣,〈答劉述先教授──再論「克己復禮」的詮釋〉,《二十一世紀》10(1992.4):150-155。
70. 何炳棣,〈原禮〉,《二十一世紀》11(1992.6):102-110。
71. 劉述先,〈再談「克己復禮真詮」──敬答何炳棣教授〉,《二十一世紀》11(1992.6):148-150。
72. 林火旺,〈結果論及其批判〉,《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9(1992.6):295-339。
73. 孫國棟,〈「克己復禮為仁」爭論平議〉,《二十一世紀》12(1992.8):139-142。
74. 何炳棣,〈答孫國棟教授〈「克己復禮為仁」爭論平議〉〉,《二十一世紀》13(1992.10):129-133。
75. 王靖宇,〈美國的《左傳》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1(1993.3):72-80。
76.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別錄〉,《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993.3):1-26 。
77. 孫國棟,〈敬答何炳棣教授〉,《二十一世紀》17(1993.6):138-140。
78. 羅多弼(Torbjörn Lodén),〈觀念的意義與功能辨析〉,《二十一世紀》18(1993.8):108-113。
79. 劉起釪,〈《尚書》的〈甘誓〉〈洪範〉兩篇中的「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3(1993.9):1-14。
80. 晁福林,〈論周代卿權〉,《中國古代史(先秦至隋唐)》1994第一期(1994.2):45-62。
81. 林啟屏,〈擴大征兵與東周世局的變化〉,《曁大學報》2.1(1994.3):13-32。
82. 陳鴻森,〈《國語三君注輯存》摭遺(上)〉,《大陸雜誌》88.5(1994.5):4-18。
83. 陳鴻森,〈《國語三君注輯存》摭遺(下)〉,《大陸雜誌》88.6(1994.6):10-18。
84. 王靖宇,〈從敘事文學角度看《左傳》與《國語》的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1995.3):1-30。
85.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2(1995.6):383-485。
86. 何炳棣,〈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上)〉,《二十一世紀》33(1996.2):91-101。
87. 何炳棣,〈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下)〉,《二十一世紀》34(1996.4):88-101。
88. 鄔昆如,〈倫理學是什麼──基本概念〉,《哲學與文化》23.7(1996.7):1748-1763。
89. 趙雅博,〈左傳國語中的天道思想〉,《哲學與文化》23.10(1996.10):3056-3072。
90. 夏傳才,〈詩經學四大公案的現代進展〉,《河北學刊》95(1998.1):62-72、78。
91. 吳榮曾,〈讀帛書本《春秋事語》〉,《文物》501(1998.2):35-38。
92. 余英時,〈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二十一世紀》58(2000.4):17-28。
93. 劉麗文,〈論《左傳》「天德合一」的天命觀〉,《中國哲學》2001第一期(2001.1):8-15。
94. 顏世鉉,〈郭店楚簡〈六德〉箋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2001.6):443-501。
95. 王遠義,〈儒學與馬克思主義:析論梁漱溟的歷史觀〉,《臺大文史哲學報》56(2002.5): 145-196。
96. 甘懷真,〈中國古代君臣間的敬禮及其經典詮釋〉,《臺大歷史學報》31(2003.6):45-75。
97. 戴景賢,〈殷周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3(2003.9):129-177。
98. 吳汝鈞,〈知識論的重要概念與問題:量論之一(中)〉,《鵝湖月刊》30.6(2004.12):40-45。
99. 司坎倫(Thomas Scanlon) 著,陳真 譯,〈何為道德:道德動機和道德的多樣性〉,《江漢學刊》237(2005.3):22-28。
100. 黃進興,〈閱讀理論與史學理解〉,《新史學》16.2(2005.6):153-177。
101. 晁福林,〈先秦時期「德」觀念的起源及其發展〉,《中國哲學》2005第九期(2005.9):15-27,73。
102. 黃彰健,〈釋《春秋》左氏經傳所記魯國禘禮並釋《公羊傳》「五年而再殷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4(2005.12):699-743。
103. 白奚,〈從《左傳》、《國語》的「仁」觀念看孔子對「仁」的價值提升〉,《中國哲學》2007十一期(2007.11):2-7。
104. 金春峰,〈「德」的歷史考察〉,《中國哲學》2008第三期(2008.3):3-10。
105. 何炳棣,〈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1(2007.3):1-34。
106. 陳一弘,〈荀子與周禮之關係──以威儀為攷察中心〉,《漢學研究》27(2009.6):201-232。
107.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化》39.4(2012.4):117-139。
108. 楊儒賓,〈時間形式、禮與恥感──火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43.4(2013.12):555-59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