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著作權侵害認定之研究-以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為中心
The Determination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Making Sense of the Total Concept and Feel Test
作者 劉芊影
Liu, Chien Ying
貢獻者 李治安
Lee, Jyh An
劉芊影
Liu, Chien Ying
關鍵詞 接觸
實質相似
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
潛意識模仿理論
驚人相似
微量重製
一般觀察者標準
目標閱聽大眾標準
Access
Substantial Similarity
Total Concept and Feel Test
Unconscious Plagiarism
Striking Similarities
De Minimus Copying
Ordinary Observer Test
Target Audience Test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4-一月-2016 16:52:47 (UTC+8)
摘要 著作權侵害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且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智識的提高,侵害手段日益多變,使得如何認定著作權侵害成為訴訟實務上困難與核心爭議所在。本文以一般所稱之抄襲行為為研究範圍,對於此類型著作權侵害行為,我國法院以「接觸」與「實質相似」作為判斷之標準,此一標準源自於美國著作權實務,因此,本文以美國法與我國法的運作情況作為研究基礎,參考美國法於理論與實務上之相關討論,並廣泛考察美國及我國法院判決,以該等基礎對我國實務上的運作進行分析與檢討。
本文主要區分為兩大部分進行研究,一為「接觸」與「實質相似」此一標準的整體操作,二為「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的深入討論。
第一部份是對「接觸」與「實質相似」標準為整體性說明,首先綜觀美國法上對於著作權侵害認定的整體架構,接著仔細討論我國承繼美國法的判斷標準後,於我國運用上的情況及缺失,探討問題包括抄襲行為指涉的權利、「接觸」與「實質相似」標準適用之權利客體、間接證據的運用、明顯近似之適用、潛意識模仿理論、質與量之分析基準、實質相似之人的評判標準、刑事責任是否適用相同標準等,並針對該等問題提出本文研究淺見。
第二部分則以判斷實質相似方式之一的「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為研究重心,此一測試法同樣源自於美國法,並且被我國實務廣泛使用,然而,我國國內文獻對此測試法之相關討論卻相當少見。本文以美國法上此一測試法之緣起,實務的運用及其學說見解以及近期發展為討論開端,接著深入分析與觀察我國實務運用此測試法之情況與問題,包括此測試法之優劣、區別著作中不受著作權保護要素之必要、美國法上細膩的適用方式與我國不精細運用之比較、類型化此測試法的重要性等等問題,並對各該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對我國實務提出些許值得參考之研究結果。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s pervasive. The determination of infringemen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art of copyright litigation because of the fast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essential element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namely "access" and "substantial Similarity," which are widely adopted by the Taiwan courts . As these two elements for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were transplan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U.S), this study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U.S., which in return provides an ideal ground to reflect current judicial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in.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f which the first par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access-substantial similarity" standard; whereas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total concept and feel test.”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which economic rights are subject to the "access-substantial similarity" standard or “copying.” Relevant issues include the use of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striking similarities, the theory of unconscious plagiarism,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tests for “substantial similarity,” accompanying criminal liabilities, and etc.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primarily from a comparative law perspective.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total concept and feel test” in depth. A comparative law approach is adopted again therein. Based on the U.S. experiences,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e flaws in judicial practices in Taiwan,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distinction of protected expression and unprotected elements. Moreover, this study proposes a more robust and comprehensive standard for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for Taiwan courts to harness various policy concerns in the copyright law.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數排列)
1.林山田,刑法總則(上冊), 9版,2006年4月。
2.章忠信,著作權法逐條釋義,2版,2009年3月。
3.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案例彙編(9)-建築著作篇,2版,2006年8月。
4.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3版,2012年9月。
5.蕭雄淋,著作權法論, 7版,2010年8月。
6.蕭雄淋主編,著作權裁判彙編(二),上冊,1996年10月。
7.蕭雄淋,新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一),2版,1994年2月。
8.羅明通,著作權法論Ⅰ,8版,2014年5月。
9.羅明通,著作權法論II,8版,2014年5月。

(二)專書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數排列)

1.李治安,著作權侵害之認定標準:以「接觸」與「實質相似」為中心,載:智慧財產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2輯,頁,2013年12月。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數排列)

1.李治安,論著作權法中編輯著作對資料庫之保護範圍,月旦法學雜誌,188期,頁36-53,2011年1月。
2.胡中瑋,論著作權侵害「接觸」要件之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上),智慧財產權月刊,154期,頁72-111,2011年10月。
3.胡中瑋,論著作權侵害「接觸」要件之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下),智慧財產權月刊,155期,頁72-103,2011年11月。
4.林昱梅,《向左轉向右轉》MTV抄襲?,月旦法學教室,26期,頁38-39,2004年12月。
5.姚信安,雙魚羅生門:論美術著作之抄襲-從智慧財產法院一00年度刑智上訴字第三九號刑事判決談起,月旦法學雜誌,217期,頁160-178,2013年6月。
6.章忠信,著作權侵害之鑑定,月旦法學雜誌,190期,頁,2011年3月。
7.許忠信,著作之原創性與抄襲之證明(下)--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臺上字第一二一四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72期,頁47-60,2009年9月。
8.黃銘傑,重製權侵害中「實質類似」要件判斷之方式與專家證人之運用-板橋地方法院九十六年度智字第十八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89期,頁187-208,2011年02月。
9.黃秀蘭,影像與繪本侵權案例淺析—以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與江蕙專輯MTV侵權判決為例,法學新論,21期,頁79-110,2010年4月。
10.馮曉青,著作權之立法宗旨研究,月旦民商法雜誌,15期,頁91-104,2007年3月。
11.蔡明誠,抄襲與著作權侵害之概念、類型化及判斷原則再思考,法令月刊,65卷8期,頁36-50,2014年8月。
12.蔡明誠,論著作之原創性與個性概念-以型錄著作問題為例,全國律師,5卷5期,頁4-12,2001年5月。
13.劉孔中,論建立資訊時代「公共領域」之重要性及具體建議,台大法學論叢,35卷6期,頁1-35,2006年2月。
14.劉靜怡,從創用CC運動看數位時代的公共領域-財產權觀點的初步考察,中研院法學期刊,8期,頁113-184,2011年3月。
15.謝銘洋,著作權法上實質近似認定與公共領域素材之關係-智慧財產法院刑事判決100年度刑智上訴字第39號評析,法令月刊,63卷10期,頁1-12,2012年10月。
16.謝銘洋等,輔助教材之著作權問題探討,月旦法學雜誌,65期,頁99-113,2000年10月。
17.謝國廉,著作合理使用之判斷基準-評最高法院與高等法院「紫微斗數案」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82期,頁205-222,2010年7月。
18.羅明通,著作權潔淨室之組成及訴訟上功能-自新著作權法思想與表達之區分與合併談起,全國律師,3卷2期,頁21-27,1999年2月。

二、英文文獻

(一)書籍(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1.GOLDSTEIN, PAUL, GOLDSTEIN ON COPYRIGHT (2008).
2.GOLDSTEIN, PAUL, COPYRIGHT:PRINCIPLES, LAW, AND PRACTICE (1989).
3.LEAFFER , MARSHALL,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LAW (2005).
4.NIMMER , MELVILLE B. & NIMMER, DAVID,NIMMER ON COPYRIGHT (2008).
5.PATRY, WILLIAM F.,PATRY ON COPYRIGHT(3) (2007).
6.SCHECHTER, ROGER E. & THOMAS, JOHNR.,COPYRIGHT LAW (2010).

(二)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1.Abramson, Elliott M., How Much Coyping under Copyright ? Contradictions, Paradoxes, Inconsistencies, 61 TEMPLE L. REV. 133 (1988).
2.Brashears-Macatee, Sarah,Total Concept and Feel or Dissection:Approaches to the Misappropriation Test of Substantial Similarity,68 CHI-KENT.L.REV.913(1992).
3.Cohen, Amy B., Masking copyright decisionmaking : the meaninglessness of substantial similarity, 20 U.C. DAVIS L. REV. 719 (1987).
4.Samuelson, Pamela, A Fresh Look at Tests for Nonliteral Copyright Infringement,107 NORTHWEST L. REV.1821 (2013).
5.Yen, Alfred C.,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 38 EMORY L.J. 393 (1989).

三、網路資料

一、中文

1.章忠信,「向左走.向右走」,法官費思量,著作權筆記,第25期電子報:http://www.copyrightnote.org/%5Chtml%5CJnlFile%5C%5Cupload/200406071002.htm。
2.鄭菀瓊、李婉萍,智慧領域內的左右派思想:Copyright、Copyleft 及其未來:http://www.openfoundry.org/of/download/ossfbooks/1.0.0/%E6%99%BA%E6%85%A7%E9%A0%98%E5%9F%9F%E5%85%A7%E7%9A%84%E5%B7%A6%E5%8F%B3%E6%80%9D%E6%BD%AE%20%E7%B6%B2%E8%B7%AF%E7%89%88.pdf。
3.賴文智,數位著作權法—從著作權法的發展談起,ePublishing 新視界二○○一年九月號: http://www.is-law.com/old/OurDocuments/CR0009LA.pdf。
4.魏啟翔,著作權法上「重製」與「改作」二者行為態樣及法律效果的分野:http://blog.yam.com/legal/trackback/6724149。
5.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6.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
7.智慧財產局網站:https://www.tipo.gov.tw/lp.asp?CtNode=7015&CtUnit=3442&BaseDSD=7&mp。=1。

二、英文

1.Music Copyright Infringement Resource:http://mcir.usc.edu/cases/1980-1989/Pages/sellegibb.html.
2.ROBERT C. OSTERBERG, SUBSTANTIAL SIMILARITY IN COPYRIGHT LAW:http://www.pli.edu/public/booksamples/631_sample3.pdf.
3.Westlaw:http://international.westlaw.com.autorpa.lib.nccu.edu.tw/Welcome/LawSchool/default.wl?RS=imp1.0&VR=2.0&SP=NTLCHENGUV&FN=_top&MT=LawSchool&STid={be810cde-c62f-4ba1-bd80-7df1f811cbbf}&SV=Split。
4.WIPO網站:http://www.wipo.int/wipolex/en/text.jsp?file_id=12625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1651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6510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治安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ee, Jyh 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劉芊影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u, Chien Y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芊影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Chien Y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一月-2016 16:52:47 (UTC+8)-
dc.date.available 4-一月-2016 16:52: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一月-2016 16:52:47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16510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028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65100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著作權侵害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且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智識的提高,侵害手段日益多變,使得如何認定著作權侵害成為訴訟實務上困難與核心爭議所在。本文以一般所稱之抄襲行為為研究範圍,對於此類型著作權侵害行為,我國法院以「接觸」與「實質相似」作為判斷之標準,此一標準源自於美國著作權實務,因此,本文以美國法與我國法的運作情況作為研究基礎,參考美國法於理論與實務上之相關討論,並廣泛考察美國及我國法院判決,以該等基礎對我國實務上的運作進行分析與檢討。
本文主要區分為兩大部分進行研究,一為「接觸」與「實質相似」此一標準的整體操作,二為「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的深入討論。
第一部份是對「接觸」與「實質相似」標準為整體性說明,首先綜觀美國法上對於著作權侵害認定的整體架構,接著仔細討論我國承繼美國法的判斷標準後,於我國運用上的情況及缺失,探討問題包括抄襲行為指涉的權利、「接觸」與「實質相似」標準適用之權利客體、間接證據的運用、明顯近似之適用、潛意識模仿理論、質與量之分析基準、實質相似之人的評判標準、刑事責任是否適用相同標準等,並針對該等問題提出本文研究淺見。
第二部分則以判斷實質相似方式之一的「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為研究重心,此一測試法同樣源自於美國法,並且被我國實務廣泛使用,然而,我國國內文獻對此測試法之相關討論卻相當少見。本文以美國法上此一測試法之緣起,實務的運用及其學說見解以及近期發展為討論開端,接著深入分析與觀察我國實務運用此測試法之情況與問題,包括此測試法之優劣、區別著作中不受著作權保護要素之必要、美國法上細膩的適用方式與我國不精細運用之比較、類型化此測試法的重要性等等問題,並對各該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對我國實務提出些許值得參考之研究結果。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s pervasive. The determination of infringemen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art of copyright litigation because of the fast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essential element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namely "access" and "substantial Similarity," which are widely adopted by the Taiwan courts . As these two elements for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were transplan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U.S), this study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U.S., which in return provides an ideal ground to reflect current judicial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in.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f which the first par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access-substantial similarity" standard; whereas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total concept and feel test.”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which economic rights are subject to the "access-substantial similarity" standard or “copying.” Relevant issues include the use of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striking similarities, the theory of unconscious plagiarism,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tests for “substantial similarity,” accompanying criminal liabilities, and etc.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primarily from a comparative law perspective.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total concept and feel test” in depth. A comparative law approach is adopted again therein. Based on the U.S. experiences,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e flaws in judicial practices in Taiwan,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distinction of protected expression and unprotected elements. Moreover, this study proposes a more robust and comprehensive standard for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for Taiwan courts to harness various policy concerns in the copyright law.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著作權基本概論 5
第一節 著作權本旨與立法目的 5
第一項 保障著作人權益 6
第二項 調和社會公共利益 7
第三項 促進國家文化發展 7
第二節 著作權制度於不同立法例下之發展 8
第一項 英美法系 8
第二項 歐陸法系 9
第一款 一元論 10
第二款 二元論 10
第三款 兩者之差異 11
第三節 著作權保護要件 11
第一項 著作必須具有「原創性」 12
第一款 美國著作權法上原創性之概念 12
第二款 我國於原創性意義之廣義與狹義爭議 13
第三款 「原創性」之內涵 15
第二項 著作必須具有客觀化的表現形式 18
第三項 著作必須屬於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之創作 19
第四項 著作必須非屬不受保護之客體 19
第四節 思想與表達區分原則 20
第一項 思想與表達區分原則 20
第二項 思想與表達之合併 20
第一款 思想與表達合併原則 21
第二款 必要場景原則 21
第五節 公共領域 22
第六節 著作權侵害概述 24

第三章 美國著作權侵害認定標準 26
第一節 Arnstein v. Porter案—建立侵害判斷標準 26
第一項 Arnstein v. Porter案之介紹 26
第一款 事實 26
第二款 法院判決 27
第二項 小結 28
第二節 著作權侵害標準適用之權利客體 29
第三節 著作權侵害標準要件之一-證明抄襲行為之方法:「接觸」與「初步相似」 29
第一項 接觸 31
第一款 接觸之證明 31
第二款 潛意識模仿理論 34
第三款 驚人相似 42
第二項 初步相似 51
第一款 初步相似的概念與實務變遷 51
第二款 共同錯誤 52
第四節 著作權侵害標準要件之二-不當取用 53
第一項 不當取用之程度-「實質相似」的立論基礎 53
第二項 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表達 54
第三項 以著作權侵害態樣類型化實質相似之判斷標準 55
第一款 逐字相似 56
第二款 型態相似 56
第四項 質與量的判斷 63
第五項 微量重製 64
第一款 微量重製之意義及實務判斷方法 65
第二款 以法律經濟分析觀點論微量重製之概念 65
第六項 實質相似之人的判斷標準 67
第一款 一般觀察者標準 68
第二款 目標閱聽大眾標準 69
第三款 二階段標準 70
第四款 彈性標準 71
第五節 Arnstein案的修正?-Krofft案之外部、內部測試法 72
第一項 Krofft案之介紹 72
第一款 事實 72
第二款 法院判決 73
第二項 學說見解 74
第六節 小結 75

第四章 我國著作權侵害認定標準與現況 77
第一節 「接觸」與「實質相似」標準所適用之權利客體 77
第一項 我國學說及實務見解 78
第一款 用以判斷「抄襲」或「著作權侵害」 79
第二款 用以判斷「重製權」之侵害 79
第三款 用以判斷「重製權」與「改作權」之侵害 80
第四款 用以判斷各類型著作財產權侵害 80
第二項 本文見解 81
第一款 對於適用權利類型見解之分析 81
第二款 「接觸」與「實質相似」標準適用之權利客體:重製權?改作權? 83
第二節 我國對於「接觸」要件之理論與實務 93
第一項 「接觸」之意義 93
第二項 「接觸」要件之證明方式 94
第一款 以直接證據證明「接觸」 95
第二款 以間接證據證明「接觸」 96
第三項 明顯近似 99
第四項 小結 101
第三節 我國關於「實質相似」要件之理論與實務 102
第一項 實質相似之判斷方法 102
第一款 「量」的實質相似 103
第二款 「質」的實質相似 104
第三款 以何人作品作為衡量量或質之基準 106
第二項 實質相似之評判標準 109
第四節 「接觸」與「實質相似」之關聯 110
第一項 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之關係 110
第二項 具訴訟舉證上之流動關係 111
第五節 對於我國著作權侵害判斷運作上之問題提出 113
第一項 接觸要件之相關問題 113
第一款 間接證據的推論 113
第二款 明顯近似的適用 119
第三款 潛意識模仿理論 120
第二項 實質相似要件之相關問題 121
第一款 美國法上建立起較為具體之操作架構 121
第二款 實質相似的認定應該以何人作品為考量基準 123
第三款 實質相似的人的評判標準 123
第三項 刑事責任之商榷 125

第五章 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 128
第一節 美國法下之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 128
第一項 概念緣起 128
第二項 傳統意義之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 129
第一款 意義 129
第二款 適用著作類型 130
第三款 批評 131
第三項 建議與轉變後的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 135
第一款 學說建議 135
第二款 實務上的轉變 136
第四項 小結 139
第五項 美國近期實務案件分析 140
第一款 視覺型著作案件 140
第二款 語文著作案件-Brown v. Perdue 151
第三款 小結 156
第二節 我國法下之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 157
第一項 意義 157
第二項 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於我國實務的運作狀況 160
第三節 綜合分析與比較暨問題思考 161
第一項 我國並未區別著作中不受保護的要素 162
第二項 我國於整體觀念與感覺的實際判斷上較不精細 164
第三項 我國應該嘗試類型化「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的適用 168

第六章 侵害抗辯 171
第一節 獨立創作 171
第一項 美國法上之獨立創作 171
第一款 獨立創作之概念 171
第二款 訴訟上之運用 172
第二項 我國法上之獨立創作 174
第一款 意義 174
第二款 訴訟上之運用 176
第二節 思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及必要場景原則 177
第一項 美國法上之思想與表達原則及必要場景原則 177
第一款 思想與表達之合併 177
第二款 必要場景原則 180
第二項 我國法上之思想與表達原則及必要場景原則 182
第一款 思想與表達合併原則 182
第二款 必要場景原則 184
第三節 合理使用 185
第一項 美國法上之合理使用 185
第一款 合理使用概說 185
第二款 美國著作權法第107條之合理使用及其理論基礎 186
第三款 合理使用的四款審酌因素 187
第二項 我國法上之合理使用 192
第四節 小結 194

第七章 結論 196

附件一 205

參考文獻 225
zh_TW
dc.format.extent 283541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6510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接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實質相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潛意識模仿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驚人相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微量重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一般觀察者標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目標閱聽大眾標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Acces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ubstantial Similar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otal Concept and Feel Tes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Unconscious Plagiar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riking Similariti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e Minimus Copy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rdinary Observer Tes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rget Audience Testen_US
dc.title (題名) 著作權侵害認定之研究-以整體觀念與感覺測試法為中心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Determination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Making Sense of the Total Concept and Feel Tes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數排列)
1.林山田,刑法總則(上冊), 9版,2006年4月。
2.章忠信,著作權法逐條釋義,2版,2009年3月。
3.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案例彙編(9)-建築著作篇,2版,2006年8月。
4.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3版,2012年9月。
5.蕭雄淋,著作權法論, 7版,2010年8月。
6.蕭雄淋主編,著作權裁判彙編(二),上冊,1996年10月。
7.蕭雄淋,新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一),2版,1994年2月。
8.羅明通,著作權法論Ⅰ,8版,2014年5月。
9.羅明通,著作權法論II,8版,2014年5月。

(二)專書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數排列)

1.李治安,著作權侵害之認定標準:以「接觸」與「實質相似」為中心,載:智慧財產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2輯,頁,2013年12月。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數排列)

1.李治安,論著作權法中編輯著作對資料庫之保護範圍,月旦法學雜誌,188期,頁36-53,2011年1月。
2.胡中瑋,論著作權侵害「接觸」要件之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上),智慧財產權月刊,154期,頁72-111,2011年10月。
3.胡中瑋,論著作權侵害「接觸」要件之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下),智慧財產權月刊,155期,頁72-103,2011年11月。
4.林昱梅,《向左轉向右轉》MTV抄襲?,月旦法學教室,26期,頁38-39,2004年12月。
5.姚信安,雙魚羅生門:論美術著作之抄襲-從智慧財產法院一00年度刑智上訴字第三九號刑事判決談起,月旦法學雜誌,217期,頁160-178,2013年6月。
6.章忠信,著作權侵害之鑑定,月旦法學雜誌,190期,頁,2011年3月。
7.許忠信,著作之原創性與抄襲之證明(下)--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臺上字第一二一四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72期,頁47-60,2009年9月。
8.黃銘傑,重製權侵害中「實質類似」要件判斷之方式與專家證人之運用-板橋地方法院九十六年度智字第十八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89期,頁187-208,2011年02月。
9.黃秀蘭,影像與繪本侵權案例淺析—以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與江蕙專輯MTV侵權判決為例,法學新論,21期,頁79-110,2010年4月。
10.馮曉青,著作權之立法宗旨研究,月旦民商法雜誌,15期,頁91-104,2007年3月。
11.蔡明誠,抄襲與著作權侵害之概念、類型化及判斷原則再思考,法令月刊,65卷8期,頁36-50,2014年8月。
12.蔡明誠,論著作之原創性與個性概念-以型錄著作問題為例,全國律師,5卷5期,頁4-12,2001年5月。
13.劉孔中,論建立資訊時代「公共領域」之重要性及具體建議,台大法學論叢,35卷6期,頁1-35,2006年2月。
14.劉靜怡,從創用CC運動看數位時代的公共領域-財產權觀點的初步考察,中研院法學期刊,8期,頁113-184,2011年3月。
15.謝銘洋,著作權法上實質近似認定與公共領域素材之關係-智慧財產法院刑事判決100年度刑智上訴字第39號評析,法令月刊,63卷10期,頁1-12,2012年10月。
16.謝銘洋等,輔助教材之著作權問題探討,月旦法學雜誌,65期,頁99-113,2000年10月。
17.謝國廉,著作合理使用之判斷基準-評最高法院與高等法院「紫微斗數案」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82期,頁205-222,2010年7月。
18.羅明通,著作權潔淨室之組成及訴訟上功能-自新著作權法思想與表達之區分與合併談起,全國律師,3卷2期,頁21-27,1999年2月。

二、英文文獻

(一)書籍(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1.GOLDSTEIN, PAUL, GOLDSTEIN ON COPYRIGHT (2008).
2.GOLDSTEIN, PAUL, COPYRIGHT:PRINCIPLES, LAW, AND PRACTICE (1989).
3.LEAFFER , MARSHALL,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LAW (2005).
4.NIMMER , MELVILLE B. & NIMMER, DAVID,NIMMER ON COPYRIGHT (2008).
5.PATRY, WILLIAM F.,PATRY ON COPYRIGHT(3) (2007).
6.SCHECHTER, ROGER E. & THOMAS, JOHNR.,COPYRIGHT LAW (2010).

(二)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1.Abramson, Elliott M., How Much Coyping under Copyright ? Contradictions, Paradoxes, Inconsistencies, 61 TEMPLE L. REV. 133 (1988).
2.Brashears-Macatee, Sarah,Total Concept and Feel or Dissection:Approaches to the Misappropriation Test of Substantial Similarity,68 CHI-KENT.L.REV.913(1992).
3.Cohen, Amy B., Masking copyright decisionmaking : the meaninglessness of substantial similarity, 20 U.C. DAVIS L. REV. 719 (1987).
4.Samuelson, Pamela, A Fresh Look at Tests for Nonliteral Copyright Infringement,107 NORTHWEST L. REV.1821 (2013).
5.Yen, Alfred C.,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 38 EMORY L.J. 393 (1989).

三、網路資料

一、中文

1.章忠信,「向左走.向右走」,法官費思量,著作權筆記,第25期電子報:http://www.copyrightnote.org/%5Chtml%5CJnlFile%5C%5Cupload/200406071002.htm。
2.鄭菀瓊、李婉萍,智慧領域內的左右派思想:Copyright、Copyleft 及其未來:http://www.openfoundry.org/of/download/ossfbooks/1.0.0/%E6%99%BA%E6%85%A7%E9%A0%98%E5%9F%9F%E5%85%A7%E7%9A%84%E5%B7%A6%E5%8F%B3%E6%80%9D%E6%BD%AE%20%E7%B6%B2%E8%B7%AF%E7%89%88.pdf。
3.賴文智,數位著作權法—從著作權法的發展談起,ePublishing 新視界二○○一年九月號: http://www.is-law.com/old/OurDocuments/CR0009LA.pdf。
4.魏啟翔,著作權法上「重製」與「改作」二者行為態樣及法律效果的分野:http://blog.yam.com/legal/trackback/6724149。
5.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6.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
7.智慧財產局網站:https://www.tipo.gov.tw/lp.asp?CtNode=7015&CtUnit=3442&BaseDSD=7&mp。=1。

二、英文

1.Music Copyright Infringement Resource:http://mcir.usc.edu/cases/1980-1989/Pages/sellegibb.html.
2.ROBERT C. OSTERBERG, SUBSTANTIAL SIMILARITY IN COPYRIGHT LAW:http://www.pli.edu/public/booksamples/631_sample3.pdf.
3.Westlaw:http://international.westlaw.com.autorpa.lib.nccu.edu.tw/Welcome/LawSchool/default.wl?RS=imp1.0&VR=2.0&SP=NTLCHENGUV&FN=_top&MT=LawSchool&STid={be810cde-c62f-4ba1-bd80-7df1f811cbbf}&SV=Split。
4.WIPO網站:http://www.wipo.int/wipolex/en/text.jsp?file_id=12625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