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漢代畫像石雙龍穿璧圖及其文化象徵研究--以山東地區為主的考察
Study on Stone Reliefs "Shuang Long Chuan Bi" Image of Han Dynasty and its Cultural Symbol--A Study focusing on Shandong
作者 楊于萱
貢獻者 高莉芬
楊于萱
關鍵詞 漢代畫像石
雙龍穿璧
山東漢畫像石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3-Feb-2016 11:18:34 (UTC+8)
摘要 漢代畫像石提供了有別於傳世文獻的研究新視角,是研究漢代文化的重要材料之一。雙龍穿璧圖是漢畫像石中常見的圖像,頻繁出現於門楣、門額等墓門上部。觀察本文所搜集之各地區出土的雙龍穿璧圖,可發現山東地區之雙龍穿璧圖數量最多,與雙龍穿璧共同組圖之其他圖像也較為豐富,其上方拉直的「X」型構圖更是一大地區特色。故本文以山東地區之雙龍穿璧圖為主要研究對象,先考察先秦兩漢璧與龍的文化象徵,並特別關注雙龍穿璧構圖如數個圓環相扣的意義,探討圓環的象徵及其與璧、龍文化象徵意涵呼應之處。接著,探討雙龍穿璧圖頻繁出現於墓門上部的空間位置意義,以門作為中介空間的角度,分析雙龍穿璧圖的象徵意涵及其功能。最後,針對與山東地區雙龍穿璧圖共同組圖次數較多的圖像:魚、鳥、鋪首銜環及熊,探討其與雙龍穿璧圖間的內在聯繫,以期更完整的了解雙龍穿璧圖的象徵意涵。本文在四重證據法的理念之下,將以文獻分析為主,並以圖像學的研究方法進行圖像分析,試圖發掘雙龍穿璧圖背後的文化象徵意義。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叢刊(依照作者朝代)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周]孔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氏傳》(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周]莊周著,[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
[周]荀況著,[民國]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周]韓非子撰,[清]王先慎集註:《韓非子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周]列禦寇撰,[晉]張湛注:《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秦]呂不韋著,[漢]高誘注:《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漢]劉安編著,[漢]高誘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東方朔:《神異經》,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漢]劉向撰,[明]吳琯校:《列仙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
[漢]戴德:《大戴禮記》,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
[漢]趙曄:《吳越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王充撰,劉盼遂集解:《論衡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班固等撰:《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極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漢]劉熙:《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袁康、吳平:《越絕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應劭撰,[清]顧懷三輯:《補輯風俗通義佚文》,臺北:考正出版社,1971年。
[魏]王弼:《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晉]葛洪:《抱朴子》,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劉宋]范曄撰,[民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北魏]酈道元著,[民國]王國維校:《水經注校》,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7。
[唐]房玄齡等撰,[民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並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頁278。
[宋]趙明誠:《金石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年。
[宋]洪適:《隸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5年。
[宋]洪適:《隸續》,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朱熹:《詩經集註》,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明]白雲霄撰:《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發行公司,1977年。
〔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6年。
[清]黃易:《小蓬萊閣金石文字》,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清]馮雲鵬、馮雲鵷:《金石索》,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
[清]孫星衍、莊逵吉校定:《三輔黃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瞿中溶:《漢武梁祠畫像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二、中文專著(依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組織編寫;魯諄、王才、馮廣裕主編:《龍文化與民族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年。
牛天偉、金愛秀:《漢畫神靈圖像考述》,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子今:《門祭與門神崇拜》,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王小盾:《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關於四神的起源及其體系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王東:《中國龍的新發現:中華神龍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發行,2000年。
王青:《漢朝的本土宗教與神話》,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王建中:《漢代畫像石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王樹強、馮大建主編:《龍文:中國龍文化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存明:《漢畫像之美: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朱存明:《漢畫像的象徵世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牟永抗、雲希正主編:《中國玉器全集 第一冊》,香港:錦年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
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何新:《龍:神話與真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9年。
李立:《漢墓神畫研究:神話與神話藝術精神的考察與分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立君:《剔圖刻像︰漢代畫像石的雕刻工藝與成像方式》,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
[俄]李福清(B.Riftin):《從神話到鬼話》,臺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
杜而未:《崑崙文化與不死觀念》,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杜而未:《鳳麟龜龍考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汪小洋:《漢墓繪畫宗教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年。
谷菽:《千年不朽百戶侯──長沙馬王堆漢墓》,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邢義田:《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徐志平:《中國古代神話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徐初眉:《話說中國龍》,杭州:西泠印社,2008年。
殷偉:《中國魚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臺北:漢忠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龍文化特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 第二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梅新林:《仙話--神人之間的魔幻世界》,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郭沫若:《卜辭通纂》,收入許錟輝主編:《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叢書 第一編》,臺中:文聽閣圖書有限公司,2009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陳器文:《玄武神話、傳說與信仰》,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3年。
程萬里:《漢畫四神圖像》,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黃曉芬:《漢墓的考古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 黃震雲、孫娟:《漢代神話史》,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葉舒憲:《金枝玉葉--比較神話學的中國視角》,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葉舒憲:《熊圖騰:中華祖先神話探源》,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發行,2007年。
廖明君:《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讀》,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聞一多:《伏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臺中: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2版。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劉志雄、楊靜榮:《龍的身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劉惠萍:《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劉惠萍:《圖像與神話:日、月神話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
劉毓慶、趙瑞鎖:《龍的文化解讀:世俗文化支配下的中國傳統人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劉曉路編:《中國帛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盧兆蔭:《古玉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
蕭兵:《中國文化的精英--太陽英雄神話比較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頁,1989年。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霍巍:《大禮安魂:中國古代墓葬制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年。蔣英炬、楊愛國:《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龐進:《中國龍文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
龐進:《呼風喚雨八千年:中國龍文化探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三、外文譯著(依照筆劃排列)
[日]林巳奈夫著,楊美莉譯:《中國古玉研究》,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7年。
〔日]林巳奈夫著,唐利國譯:《刻在石頭上的世界:畫像石述說的古代中國的生活和思想》,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波蘭]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法]M.耶律亞德著(Mircea Eliade),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法]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苗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法]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法]范熱內普(Arnold van Gennep)著,張舉文譯:《過渡禮儀》,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法]葛蘭言(Granet,M.)著,趙丙祥、張宏明譯:《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美]金芭塔絲(Marija Gimbutas)著,葉舒憲等譯:《活著的女神》,桂林:廣西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傑佛瑞.芮夫(Jeffrey Raff)著,廖世德譯:《榮格與鍊金術》,臺北: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神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美]歐文.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著,戚印平、范景中譯:《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11年。
[英]卡納(Harry Cutner)著,方智弘譯:《性崇拜》,臺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英]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趙暘譯:《金枝》,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
[德]埃利希.諾伊曼(Erich Neumann)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英]彼得.帕克(Peter Burke)著,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余英時著,侯旭東譯:《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
四、單篇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美]威爾賴特(P.E. Wheelwright,1901-1970)著,葉舒憲譯:〈原型性的象徵〉,收錄於葉舒憲編選《神話-原型批評》(西安: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1年),頁197-207。
[英]凱倫.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著,葉舒憲譯:〈敘事的神聖發生:為神話正名〉,《江西社會科學》2008年8期,頁249-254。
[瑞士]榮格:榮格(Carl Jung)〈探索潛意識〉,收入榮格等著,張月譯:《潛意識與心靈成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12月),頁1-82。
尹增淮、江楓:〈江蘇泗洪曹廟出土的東漢畫像石〉,《文物》2010年6期,頁66-74。
牛天偉:〈試論漢代繪畫中的虹神形象及其功能〉,《古代文明》2007年1期,頁104-109、114。
王含:〈淺論交龍紋的形象演變及其涵義〉,《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5期2010年,頁121-122。
王思禮、賴非、丁沖、萬良〈山東微山縣漢代畫像石調查報告〉,《考古》1989年8期,頁703-706。
王煜:〈也論漢代壁畫和畫像中的魚車出行〉,《考古與文物》(2013年3期),
四川省博物館、郫縣文化館:〈四川郫縣東漢磚墓的石棺畫像〉,《考古》1979年6期,頁495-503。。
永城縣文管會、商邱博物館:〈永城太丘二號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90年1期,頁23-27。
生杰卓瑪:〈藏族生殖崇拜文化──浪加「龍舞」發微〉,《青海民族研究》第14卷第4期(2003年9月),頁57-60。
石文嘉:〈漢代玉璧的隨葬制度〉,《中文文物》2013年第3期,頁61-66。
石紅艷:〈試論漢畫穿環(璧)圖案的文化寓意〉,《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香港: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10年),頁188-190。
任義玲:〈漢代畫像中的玉璧及其蘊含的象徵意義〉,《中州今古》2000年4期,頁51-54。
江南:〈道教與玉文化〉,《世界宗教文化》2008年第2期,頁45-48。
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南京博物院:〈江蘇徐州、銅山五座漢墓清理簡報〉,《考古》1964年10期,頁504-519。
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南京博物院:〈江蘇徐州十里鋪漢畫像石墓〉,《考古》1966年2期,頁66-83、91。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收錄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頁123-143。
吳佩英:〈從具象圖案到抽象裝飾紋樣的演變——陜北東漢畫像雙龍穿璧紋的母題研究〉,《民族藝術研究》2010年4期,頁140-146。
吳繼文:〈玄鳥降臨──殷民族始祖傳說研究〉,收入御手洗勝等著《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頁357-404。
呂品、周到:〈河南新野出土的漢代畫像磚〉,《考古》1965年1期,頁17-20。
巫鴻:〈國外百年漢畫像研究之回顧〉,《中原文物》1994年1期,頁45-50。
李子賢:〈魚──哈尼族神話中生命、創造、再生的象徵〉,《思想戰線》1989年第2期,頁43-48。
李立:〈漢墓神畫龍璧畫像神話藝術辨析〉,《理論與創作》2004年2期,頁121-126。
李立:〈漢墓神畫龍璧畫像神話藝術辨析〉,《理論與創作》2004年2期,頁121-126。
李俊山:〈永城僖山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90年1期,28-31。
李建:〈漢畫中二龍交尾圖略釋〉,《文物春秋》1998年第1期,頁28-29。
李祥仁:〈穿璧紋緣起、發展與嬗變〉,《長江文化論叢》2005年第00期,頁116-124。
李陳廣:〈淺析漢畫龍的藝術形象及其影響〉 《中原文物》1988年第4期,頁77-80。
李黎陽:〈試論山東安丘漢墓人像柱藝術〉,《中原文物》1991年第三期,頁85-88。
李學勤:〈試論虎食人卣〉,《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輯(1987年),頁37-44。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收入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頁389-415。
李鑑昭:〈江蘇睢寧九女墩漢墓清理簡報〉,《考古通訊》1955年2期,頁31-33。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2分(1995年)頁383-487。
周保平、賀俊彥:〈漢畫祥瑞龍〉,《中原文物》2008年6期,頁79-84、102。
周南泉:〈論中國古代的玉璧--古玉研究之二〉,《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年1期,頁76-89。
孟強、耿建軍:〈徐州發現一批散存漢畫像石〉,《文物》1996年5期,頁17-25。
林素英:〈從古代的生命禮儀透視其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8號(1994年6月),頁381-586。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南襄城茨溝漢畫像石墓〉,《考古學報》1964年1期,頁111-131。
河南省博物館:〈河南永城固上村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80年1期,頁37-41。
金愛秀:〈試論鋪首的研究〉,《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1
南陽市博物館 方城文化館:〈河南方城東關漢畫像石墓〉,《文物》1980年3期,頁69-72。
南陽地區文物工作隊、新野縣文化館:〈新野縣前高廟村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58年3期,頁3-7。
南陽地區文物隊、南洋博物館:〈唐河漢郁平大尹馮君孺人畫像石墓〉,《考古學報》,1980年2期,頁239-262。
胡萬川:〈失樂園──中國樂園神話研討之一〉,《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103-124。
苗霞:〈中國古代鋪首銜環淺析〉,《殷都學刊》2006年3期,頁29-39。
倪潤安:〈秦漢之際仙人思想的整合與定位〉,《中原文物》2003年6期,頁49-56、63。
孫作雲:〈說鋪首〉,《孫作雲文集.美術考古與民俗研究》第4卷(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538-542。
孫狄:〈漢畫像石雙龍穿璧圖形的象征意義〉,《美術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頁32-33。
孫長初:〈漢畫像石「鋪首銜環」圖像解析〉,《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年3期,頁52-55。
孫德萱、李中義:〈中華第一龍──濮陽西水坡蚌殼龍虎圖案的發現與研究〉,《尋根》2000年1期,頁10-16。
袁勝文:〈漢代諸侯王墓用玉制度研究〉,《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5期,頁76-85。
高莉芬:〈九尾狐:漢畫像西王母配屬動物圖像及其象徵考察〉,《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頁57-94。
高莉芬:〈女神與神醫:漢畫像西王母及其配屬鳥形扁鵲圖像考察〉,《東華漢學》2011年夏季特刊,頁97-124。
高莉芬:〈墓門上的女神:陝北漢畫像石西王母圖像及其象徵考察〉,《思想戰線》2013年第6期,頁36-45。
盛儲彬:〈徐州發現一批散存畫像石〉,《中原文物》2007年2期,頁107-112。
郭大順:〈紅山文化的「唯玉為葬」與遼河文明起源特徵再認識〉,《文物》1997年8期,頁20-26、99。
陳江風:〈漢畫玉璧圖像中的文化學闡釋〉,《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頁136-142。
陳江風:〈漢畫像中的玉璧與喪葬觀念〉,《周口師專學報》1995年第12卷2第1期,頁13-16。
陳昆麟、孫淮生、劉玉新、楊燕、李付興、吳明新:〈山東東阿縣鄧廟漢畫像石墓〉,《考古》2007年3期,頁32-51。
陳家馨:〈南陽漢畫像石的龍形象解析〉,《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11期,頁92-94。
陳斯文、劉雲輝:〈略論漢墓出土玉璧及其蘊含的喪葬觀念〉,《文博》2012年2期,頁10-16。
陳雅雯:〈蛇的原型意象研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0期(2013年12月),頁111-146。陳江風:〈從濮陽西水坡45號墓看「騎龍升天」神話母題〉,《中原文物》1996年1期,頁65-71。
期,頁107-110。
賀西林:〈從長沙楚墓帛畫到馬王堆一號墓漆棺畫與帛畫--早期中國墓葬繪畫的圖像理路〉,《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頁449-472。
黃建淳:〈略論漢代葬玉的觀念〉,《淡江史學》第19期(2008年9月),頁1-17。
黃翠梅:〈從寺墩三號墓到南越王墓──論史前到漢代玉器角色的轉變〉,《藝術學》第14期(1994年9月),頁7-45。
微山縣文物管理所:〈山東微山縣出土的漢畫像石〉,《文物》2000年10期,頁68-70。
微山縣文物管理所:〈山東微山縣近年出土的漢畫像石〉,《考古》2006年2期,頁35-47。
楊伯達:〈巫-玉-神泛論〉,《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頁63-69。
楊金萍:〈漢畫像石中蟾蜍的醫藥文化含蘊〉,《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1年第4期,頁79-81。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125-169。
葉舒憲:〈女媧補天和玉石為天的神話觀〉,《民族藝術》2011年第1期,頁30-39。
葉舒憲:〈四重証據法重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以玉文化和龍文化的大傳統研究為例〉,《貴州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頁4-11。
葉舒憲:〈玉文化先統一中國說:石峁玉器新發現及其文明史意義〉,《民族藝術》2013年4期,頁11-20、28。
葉舒憲:〈探索中國文化的大傳統──四重證據法與人文創新〉,《社會科學家》2011年11期,頁8-14。
解英華〈山東鄒城市車路口東漢畫像石墓〉,《考古》1996年3期,頁36-40。
廖咸浩:〈雙性同體之夢:「紅樓夢」與「荒野之狼」中「雙性同體」象徵的運用〉,《中外文學》第15卷第4期(1996年9月),頁120-153。
蒲慕州:〈從墓葬形制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轉變〉,《歷史月刊》第139期(1999年8月),頁74-78。
趙文俊、于秋偉:〈山東沂南縣近年來發現的漢畫像石〉,《考古》1998年4期,頁47-51。
趙青春:〈從魚鳥相戰到魚鳥相融──仰韶文化魚鳥彩陶圖試析〉,《中原文物》2000年第2期,頁13-15、41。
趙超:〈漢代畫像石墓中的畫像布局及其意義〉,《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頁18-24。
趙殿增、袁曙光:〈「天門」考──兼論四川漢畫像磚(石)的組合與主題〉,《四川文物》1990年6期,頁3-11。
劉偉冬:〈圖像學與漢畫像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3年6期 ,頁1-12。
劉錚:〈良渚玉璧象徵意義新探〉,《中原文物》2012年5期,頁38-43。
蔣衛東:〈試論良渚文化玉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第三輯(1997年12月,頁227-237。
鄭建明:〈史前玉璧源流、功能考〉,《華夏考古》2007年第1期,頁80-87。
鄧淑蘋:〈由「絕地天通」到「溝通天地」〉,《故宮博物院刊》6卷7期(1988年),頁13-31。
盧兆蔭:〈略論漢代的玉璧〉,收錄於王偉濟、張玉梅主編:《中國考古學論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建所四十年紀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頁379-389。
盧兆蔭:〈論玉文化在漢代的延續和發展〉,《海峽兩岸古玉學會議論文集》第33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質科學系,2001年),頁861-874。
穆寶鳳:〈「九日」與「二龍穿璧」的生殖和祈福意義闡釋--論馬王堆一號墓帛畫的主題意義〉,《美與時代》(上半月)2009年4期,頁115-117。
蕭兵:〈中國上古文物中人與動物的關係-評張光直教授「動物夥伴」之泛薩滿理論〉,《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頁172-179。
濮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濮陽市博物館、文物隊:〈濮陽西水坡遺址試掘簡報〉,《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頁1-22。
謝仲禮:〈「玉器時代」-一個新概念的分析〉,《考古》1994年第9期,頁832-836。
嚴文明:〈《鸛魚石斧圖》跋〉,《文物》頁1981年第12期,頁67-72。
蘇健:〈漢畫中的神怪御蛇和龍璧圖考〉,《中原文物》1985年4期,頁81-88。
龔詩文:〈漢代畫像藝術的門戶世界──試論墓門裝飾的空間觀〉,《藝術學》第20期,1999年,頁7-58。
五、學位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雯麗:《河伯神話與漢畫魚車圖像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朱貽安:《天上.人間.地府:漢代畫像石璧形裝飾及其相關意涵》,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余婉如:《熊辨/熊變:唐前「熊」神話傳說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年。
柯恩琪:《從先秦到六朝蛇意象的轉變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陳俊成:《漢代玉璧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陳冠邑:《龍紋裝飾與墓葬空間 以蘇魯豫皖交界區域的漢代畫像石為例》,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楊靜怡:《山海經神人與鳥關係研究:以帝俊為主的討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謝紫琳:《文化觀照下的東漢魚、鳥圖像研究──以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館藏為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鍾麗秋:《《山海經》中的龍神話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

六、圖錄(依照編者姓氏筆劃排列)
山東省博物館等編:《山東漢畫像石選集》,濟南市:齊魯書社,1982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蔣英炬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一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賴非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二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焦德森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三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湯池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四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頁53。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湯池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五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王建中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六卷》,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高文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七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周到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八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安丘縣文化局、安丘縣博物館:《安丘董家庄漢畫像石墓》,山東:濟南出版社,1992年。
胡新立:《鄒城漢畫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馬漢國主編:《微山畫像石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傅惜華、陳志農編:《山東漢畫像石匯編》,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年。
馮沂等編:《臨沂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2年。
黃明蘭、郭引強編著:《洛陽漢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015101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1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高莉芬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于萱zh_TW
dc.creator (作者) 楊于萱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Feb-2016 11:18:34 (UTC+8)-
dc.date.available 3-Feb-2016 11:18: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Feb-2016 11:18:3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15101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12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15101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漢代畫像石提供了有別於傳世文獻的研究新視角,是研究漢代文化的重要材料之一。雙龍穿璧圖是漢畫像石中常見的圖像,頻繁出現於門楣、門額等墓門上部。觀察本文所搜集之各地區出土的雙龍穿璧圖,可發現山東地區之雙龍穿璧圖數量最多,與雙龍穿璧共同組圖之其他圖像也較為豐富,其上方拉直的「X」型構圖更是一大地區特色。故本文以山東地區之雙龍穿璧圖為主要研究對象,先考察先秦兩漢璧與龍的文化象徵,並特別關注雙龍穿璧構圖如數個圓環相扣的意義,探討圓環的象徵及其與璧、龍文化象徵意涵呼應之處。接著,探討雙龍穿璧圖頻繁出現於墓門上部的空間位置意義,以門作為中介空間的角度,分析雙龍穿璧圖的象徵意涵及其功能。最後,針對與山東地區雙龍穿璧圖共同組圖次數較多的圖像:魚、鳥、鋪首銜環及熊,探討其與雙龍穿璧圖間的內在聯繫,以期更完整的了解雙龍穿璧圖的象徵意涵。本文在四重證據法的理念之下,將以文獻分析為主,並以圖像學的研究方法進行圖像分析,試圖發掘雙龍穿璧圖背後的文化象徵意義。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的界定與說明 3
一、雙龍穿璧圖界定 3
二、選用材料範圍與來源 6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8
一、璧的相關研究 8
二、龍的相關研究 9
三、雙龍穿璧圖的相關研究 12
四、漢代畫像石與生死觀的相關研究 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8

第二章 先秦兩漢璧與龍的文化象徵考察 21
第一節 璧文化象徵考察 21
一、以玉事神:通天、不死 21
二、以璧象天:祭天禮器、天門象徵 27
三、圓之象徵:生命崇拜、宇宙圖像 33
第二節 龍之相關儀式與敘事 37
一、溝通三界:神仙坐騎、引魂升天 38
二、生殖崇拜:生命萌動、陰陽相合 48
三、環龍:再生、渾沌 54
第三節 不朽的追求:漢代墓室中的璧與龍 57
第三章 雙龍穿璧圖的構圖形式與構成元素 62
第一節 雙龍穿璧圖構圖形式分析 62
一、山東地區橫式雙龍穿璧圖 63  
二、江蘇地區橫式雙龍穿璧圖 71
三、安徽地區橫式雙龍穿璧圖 74
四、河南地區橫式雙龍穿璧圖 75
第二節 雙龍穿璧圖組圖構成元素分析 78
第四章 山東地區雙龍穿璧圖文化象徵意涵 87
第一節 墓門上的雙龍穿璧圖之空間意義 87
第二節 山東地區雙龍穿璧圖之共同配置圖像意涵 92
一、魚與雙龍穿璧 92
(一)生與再生 92   
(二)乘魚升仙 96
二、鳥與雙龍穿璧 100
(一)生與再生 100   
(二)引魂升仙 103  
三、熊與雙龍穿璧:生與再生 107
四、鋪首銜環與雙龍穿璧:辟邪驅鬼 112
第五章 結論 118
附錄 122
參考資料 143
zh_TW
dc.format.extent 1945076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101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漢代畫像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雙龍穿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山東漢畫像石zh_TW
dc.title (題名) 漢代畫像石雙龍穿璧圖及其文化象徵研究--以山東地區為主的考察zh_TW
dc.title (題名) Study on Stone Reliefs "Shuang Long Chuan Bi" Image of Han Dynasty and its Cultural Symbol--A Study focusing on Shando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叢刊(依照作者朝代)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周]孔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氏傳》(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周]莊周著,[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
[周]荀況著,[民國]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周]韓非子撰,[清]王先慎集註:《韓非子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周]列禦寇撰,[晉]張湛注:《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秦]呂不韋著,[漢]高誘注:《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漢]劉安編著,[漢]高誘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東方朔:《神異經》,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漢]劉向撰,[明]吳琯校:《列仙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
[漢]戴德:《大戴禮記》,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
[漢]趙曄:《吳越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王充撰,劉盼遂集解:《論衡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班固等撰:《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極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漢]劉熙:《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袁康、吳平:《越絕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應劭撰,[清]顧懷三輯:《補輯風俗通義佚文》,臺北:考正出版社,1971年。
[魏]王弼:《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晉]葛洪:《抱朴子》,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劉宋]范曄撰,[民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北魏]酈道元著,[民國]王國維校:《水經注校》,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7。
[唐]房玄齡等撰,[民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並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頁278。
[宋]趙明誠:《金石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年。
[宋]洪適:《隸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5年。
[宋]洪適:《隸續》,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朱熹:《詩經集註》,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明]白雲霄撰:《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發行公司,1977年。
〔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6年。
[清]黃易:《小蓬萊閣金石文字》,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清]馮雲鵬、馮雲鵷:《金石索》,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
[清]孫星衍、莊逵吉校定:《三輔黃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瞿中溶:《漢武梁祠畫像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二、中文專著(依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組織編寫;魯諄、王才、馮廣裕主編:《龍文化與民族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年。
牛天偉、金愛秀:《漢畫神靈圖像考述》,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子今:《門祭與門神崇拜》,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王小盾:《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關於四神的起源及其體系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王東:《中國龍的新發現:中華神龍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發行,2000年。
王青:《漢朝的本土宗教與神話》,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王建中:《漢代畫像石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王樹強、馮大建主編:《龍文:中國龍文化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存明:《漢畫像之美: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朱存明:《漢畫像的象徵世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牟永抗、雲希正主編:《中國玉器全集 第一冊》,香港:錦年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
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何新:《龍:神話與真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9年。
李立:《漢墓神畫研究:神話與神話藝術精神的考察與分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立君:《剔圖刻像︰漢代畫像石的雕刻工藝與成像方式》,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
[俄]李福清(B.Riftin):《從神話到鬼話》,臺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
杜而未:《崑崙文化與不死觀念》,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杜而未:《鳳麟龜龍考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汪小洋:《漢墓繪畫宗教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年。
谷菽:《千年不朽百戶侯──長沙馬王堆漢墓》,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邢義田:《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徐志平:《中國古代神話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徐初眉:《話說中國龍》,杭州:西泠印社,2008年。
殷偉:《中國魚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臺北:漢忠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龍文化特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 第二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梅新林:《仙話--神人之間的魔幻世界》,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郭沫若:《卜辭通纂》,收入許錟輝主編:《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叢書 第一編》,臺中:文聽閣圖書有限公司,2009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陳器文:《玄武神話、傳說與信仰》,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3年。
程萬里:《漢畫四神圖像》,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黃曉芬:《漢墓的考古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 黃震雲、孫娟:《漢代神話史》,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葉舒憲:《金枝玉葉--比較神話學的中國視角》,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葉舒憲:《熊圖騰:中華祖先神話探源》,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發行,2007年。
廖明君:《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讀》,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聞一多:《伏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臺中: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2版。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劉志雄、楊靜榮:《龍的身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劉惠萍:《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劉惠萍:《圖像與神話:日、月神話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
劉毓慶、趙瑞鎖:《龍的文化解讀:世俗文化支配下的中國傳統人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劉曉路編:《中國帛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盧兆蔭:《古玉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
蕭兵:《中國文化的精英--太陽英雄神話比較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頁,1989年。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霍巍:《大禮安魂:中國古代墓葬制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年。蔣英炬、楊愛國:《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龐進:《中國龍文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
龐進:《呼風喚雨八千年:中國龍文化探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三、外文譯著(依照筆劃排列)
[日]林巳奈夫著,楊美莉譯:《中國古玉研究》,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7年。
〔日]林巳奈夫著,唐利國譯:《刻在石頭上的世界:畫像石述說的古代中國的生活和思想》,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波蘭]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法]M.耶律亞德著(Mircea Eliade),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法]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苗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法]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法]范熱內普(Arnold van Gennep)著,張舉文譯:《過渡禮儀》,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法]葛蘭言(Granet,M.)著,趙丙祥、張宏明譯:《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美]金芭塔絲(Marija Gimbutas)著,葉舒憲等譯:《活著的女神》,桂林:廣西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傑佛瑞.芮夫(Jeffrey Raff)著,廖世德譯:《榮格與鍊金術》,臺北: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神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美]歐文.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著,戚印平、范景中譯:《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11年。
[英]卡納(Harry Cutner)著,方智弘譯:《性崇拜》,臺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英]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趙暘譯:《金枝》,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
[德]埃利希.諾伊曼(Erich Neumann)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英]彼得.帕克(Peter Burke)著,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余英時著,侯旭東譯:《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
四、單篇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美]威爾賴特(P.E. Wheelwright,1901-1970)著,葉舒憲譯:〈原型性的象徵〉,收錄於葉舒憲編選《神話-原型批評》(西安: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1年),頁197-207。
[英]凱倫.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著,葉舒憲譯:〈敘事的神聖發生:為神話正名〉,《江西社會科學》2008年8期,頁249-254。
[瑞士]榮格:榮格(Carl Jung)〈探索潛意識〉,收入榮格等著,張月譯:《潛意識與心靈成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12月),頁1-82。
尹增淮、江楓:〈江蘇泗洪曹廟出土的東漢畫像石〉,《文物》2010年6期,頁66-74。
牛天偉:〈試論漢代繪畫中的虹神形象及其功能〉,《古代文明》2007年1期,頁104-109、114。
王含:〈淺論交龍紋的形象演變及其涵義〉,《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5期2010年,頁121-122。
王思禮、賴非、丁沖、萬良〈山東微山縣漢代畫像石調查報告〉,《考古》1989年8期,頁703-706。
王煜:〈也論漢代壁畫和畫像中的魚車出行〉,《考古與文物》(2013年3期),
四川省博物館、郫縣文化館:〈四川郫縣東漢磚墓的石棺畫像〉,《考古》1979年6期,頁495-503。。
永城縣文管會、商邱博物館:〈永城太丘二號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90年1期,頁23-27。
生杰卓瑪:〈藏族生殖崇拜文化──浪加「龍舞」發微〉,《青海民族研究》第14卷第4期(2003年9月),頁57-60。
石文嘉:〈漢代玉璧的隨葬制度〉,《中文文物》2013年第3期,頁61-66。
石紅艷:〈試論漢畫穿環(璧)圖案的文化寓意〉,《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香港: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10年),頁188-190。
任義玲:〈漢代畫像中的玉璧及其蘊含的象徵意義〉,《中州今古》2000年4期,頁51-54。
江南:〈道教與玉文化〉,《世界宗教文化》2008年第2期,頁45-48。
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南京博物院:〈江蘇徐州、銅山五座漢墓清理簡報〉,《考古》1964年10期,頁504-519。
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南京博物院:〈江蘇徐州十里鋪漢畫像石墓〉,《考古》1966年2期,頁66-83、91。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收錄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頁123-143。
吳佩英:〈從具象圖案到抽象裝飾紋樣的演變——陜北東漢畫像雙龍穿璧紋的母題研究〉,《民族藝術研究》2010年4期,頁140-146。
吳繼文:〈玄鳥降臨──殷民族始祖傳說研究〉,收入御手洗勝等著《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頁357-404。
呂品、周到:〈河南新野出土的漢代畫像磚〉,《考古》1965年1期,頁17-20。
巫鴻:〈國外百年漢畫像研究之回顧〉,《中原文物》1994年1期,頁45-50。
李子賢:〈魚──哈尼族神話中生命、創造、再生的象徵〉,《思想戰線》1989年第2期,頁43-48。
李立:〈漢墓神畫龍璧畫像神話藝術辨析〉,《理論與創作》2004年2期,頁121-126。
李立:〈漢墓神畫龍璧畫像神話藝術辨析〉,《理論與創作》2004年2期,頁121-126。
李俊山:〈永城僖山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90年1期,28-31。
李建:〈漢畫中二龍交尾圖略釋〉,《文物春秋》1998年第1期,頁28-29。
李祥仁:〈穿璧紋緣起、發展與嬗變〉,《長江文化論叢》2005年第00期,頁116-124。
李陳廣:〈淺析漢畫龍的藝術形象及其影響〉 《中原文物》1988年第4期,頁77-80。
李黎陽:〈試論山東安丘漢墓人像柱藝術〉,《中原文物》1991年第三期,頁85-88。
李學勤:〈試論虎食人卣〉,《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輯(1987年),頁37-44。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收入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頁389-415。
李鑑昭:〈江蘇睢寧九女墩漢墓清理簡報〉,《考古通訊》1955年2期,頁31-33。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2分(1995年)頁383-487。
周保平、賀俊彥:〈漢畫祥瑞龍〉,《中原文物》2008年6期,頁79-84、102。
周南泉:〈論中國古代的玉璧--古玉研究之二〉,《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年1期,頁76-89。
孟強、耿建軍:〈徐州發現一批散存漢畫像石〉,《文物》1996年5期,頁17-25。
林素英:〈從古代的生命禮儀透視其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8號(1994年6月),頁381-586。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南襄城茨溝漢畫像石墓〉,《考古學報》1964年1期,頁111-131。
河南省博物館:〈河南永城固上村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80年1期,頁37-41。
金愛秀:〈試論鋪首的研究〉,《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1
南陽市博物館 方城文化館:〈河南方城東關漢畫像石墓〉,《文物》1980年3期,頁69-72。
南陽地區文物工作隊、新野縣文化館:〈新野縣前高廟村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58年3期,頁3-7。
南陽地區文物隊、南洋博物館:〈唐河漢郁平大尹馮君孺人畫像石墓〉,《考古學報》,1980年2期,頁239-262。
胡萬川:〈失樂園──中國樂園神話研討之一〉,《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103-124。
苗霞:〈中國古代鋪首銜環淺析〉,《殷都學刊》2006年3期,頁29-39。
倪潤安:〈秦漢之際仙人思想的整合與定位〉,《中原文物》2003年6期,頁49-56、63。
孫作雲:〈說鋪首〉,《孫作雲文集.美術考古與民俗研究》第4卷(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538-542。
孫狄:〈漢畫像石雙龍穿璧圖形的象征意義〉,《美術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頁32-33。
孫長初:〈漢畫像石「鋪首銜環」圖像解析〉,《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年3期,頁52-55。
孫德萱、李中義:〈中華第一龍──濮陽西水坡蚌殼龍虎圖案的發現與研究〉,《尋根》2000年1期,頁10-16。
袁勝文:〈漢代諸侯王墓用玉制度研究〉,《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5期,頁76-85。
高莉芬:〈九尾狐:漢畫像西王母配屬動物圖像及其象徵考察〉,《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頁57-94。
高莉芬:〈女神與神醫:漢畫像西王母及其配屬鳥形扁鵲圖像考察〉,《東華漢學》2011年夏季特刊,頁97-124。
高莉芬:〈墓門上的女神:陝北漢畫像石西王母圖像及其象徵考察〉,《思想戰線》2013年第6期,頁36-45。
盛儲彬:〈徐州發現一批散存畫像石〉,《中原文物》2007年2期,頁107-112。
郭大順:〈紅山文化的「唯玉為葬」與遼河文明起源特徵再認識〉,《文物》1997年8期,頁20-26、99。
陳江風:〈漢畫玉璧圖像中的文化學闡釋〉,《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頁136-142。
陳江風:〈漢畫像中的玉璧與喪葬觀念〉,《周口師專學報》1995年第12卷2第1期,頁13-16。
陳昆麟、孫淮生、劉玉新、楊燕、李付興、吳明新:〈山東東阿縣鄧廟漢畫像石墓〉,《考古》2007年3期,頁32-51。
陳家馨:〈南陽漢畫像石的龍形象解析〉,《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11期,頁92-94。
陳斯文、劉雲輝:〈略論漢墓出土玉璧及其蘊含的喪葬觀念〉,《文博》2012年2期,頁10-16。
陳雅雯:〈蛇的原型意象研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0期(2013年12月),頁111-146。陳江風:〈從濮陽西水坡45號墓看「騎龍升天」神話母題〉,《中原文物》1996年1期,頁65-71。
期,頁107-110。
賀西林:〈從長沙楚墓帛畫到馬王堆一號墓漆棺畫與帛畫--早期中國墓葬繪畫的圖像理路〉,《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頁449-472。
黃建淳:〈略論漢代葬玉的觀念〉,《淡江史學》第19期(2008年9月),頁1-17。
黃翠梅:〈從寺墩三號墓到南越王墓──論史前到漢代玉器角色的轉變〉,《藝術學》第14期(1994年9月),頁7-45。
微山縣文物管理所:〈山東微山縣出土的漢畫像石〉,《文物》2000年10期,頁68-70。
微山縣文物管理所:〈山東微山縣近年出土的漢畫像石〉,《考古》2006年2期,頁35-47。
楊伯達:〈巫-玉-神泛論〉,《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頁63-69。
楊金萍:〈漢畫像石中蟾蜍的醫藥文化含蘊〉,《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1年第4期,頁79-81。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125-169。
葉舒憲:〈女媧補天和玉石為天的神話觀〉,《民族藝術》2011年第1期,頁30-39。
葉舒憲:〈四重証據法重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以玉文化和龍文化的大傳統研究為例〉,《貴州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頁4-11。
葉舒憲:〈玉文化先統一中國說:石峁玉器新發現及其文明史意義〉,《民族藝術》2013年4期,頁11-20、28。
葉舒憲:〈探索中國文化的大傳統──四重證據法與人文創新〉,《社會科學家》2011年11期,頁8-14。
解英華〈山東鄒城市車路口東漢畫像石墓〉,《考古》1996年3期,頁36-40。
廖咸浩:〈雙性同體之夢:「紅樓夢」與「荒野之狼」中「雙性同體」象徵的運用〉,《中外文學》第15卷第4期(1996年9月),頁120-153。
蒲慕州:〈從墓葬形制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轉變〉,《歷史月刊》第139期(1999年8月),頁74-78。
趙文俊、于秋偉:〈山東沂南縣近年來發現的漢畫像石〉,《考古》1998年4期,頁47-51。
趙青春:〈從魚鳥相戰到魚鳥相融──仰韶文化魚鳥彩陶圖試析〉,《中原文物》2000年第2期,頁13-15、41。
趙超:〈漢代畫像石墓中的畫像布局及其意義〉,《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頁18-24。
趙殿增、袁曙光:〈「天門」考──兼論四川漢畫像磚(石)的組合與主題〉,《四川文物》1990年6期,頁3-11。
劉偉冬:〈圖像學與漢畫像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3年6期 ,頁1-12。
劉錚:〈良渚玉璧象徵意義新探〉,《中原文物》2012年5期,頁38-43。
蔣衛東:〈試論良渚文化玉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第三輯(1997年12月,頁227-237。
鄭建明:〈史前玉璧源流、功能考〉,《華夏考古》2007年第1期,頁80-87。
鄧淑蘋:〈由「絕地天通」到「溝通天地」〉,《故宮博物院刊》6卷7期(1988年),頁13-31。
盧兆蔭:〈略論漢代的玉璧〉,收錄於王偉濟、張玉梅主編:《中國考古學論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建所四十年紀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頁379-389。
盧兆蔭:〈論玉文化在漢代的延續和發展〉,《海峽兩岸古玉學會議論文集》第33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質科學系,2001年),頁861-874。
穆寶鳳:〈「九日」與「二龍穿璧」的生殖和祈福意義闡釋--論馬王堆一號墓帛畫的主題意義〉,《美與時代》(上半月)2009年4期,頁115-117。
蕭兵:〈中國上古文物中人與動物的關係-評張光直教授「動物夥伴」之泛薩滿理論〉,《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頁172-179。
濮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濮陽市博物館、文物隊:〈濮陽西水坡遺址試掘簡報〉,《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頁1-22。
謝仲禮:〈「玉器時代」-一個新概念的分析〉,《考古》1994年第9期,頁832-836。
嚴文明:〈《鸛魚石斧圖》跋〉,《文物》頁1981年第12期,頁67-72。
蘇健:〈漢畫中的神怪御蛇和龍璧圖考〉,《中原文物》1985年4期,頁81-88。
龔詩文:〈漢代畫像藝術的門戶世界──試論墓門裝飾的空間觀〉,《藝術學》第20期,1999年,頁7-58。
五、學位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雯麗:《河伯神話與漢畫魚車圖像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朱貽安:《天上.人間.地府:漢代畫像石璧形裝飾及其相關意涵》,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余婉如:《熊辨/熊變:唐前「熊」神話傳說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年。
柯恩琪:《從先秦到六朝蛇意象的轉變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陳俊成:《漢代玉璧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陳冠邑:《龍紋裝飾與墓葬空間 以蘇魯豫皖交界區域的漢代畫像石為例》,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楊靜怡:《山海經神人與鳥關係研究:以帝俊為主的討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謝紫琳:《文化觀照下的東漢魚、鳥圖像研究──以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館藏為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鍾麗秋:《《山海經》中的龍神話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

六、圖錄(依照編者姓氏筆劃排列)
山東省博物館等編:《山東漢畫像石選集》,濟南市:齊魯書社,1982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蔣英炬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一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賴非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二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焦德森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三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湯池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四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頁53。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湯池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五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王建中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六卷》,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高文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七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周到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第八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安丘縣文化局、安丘縣博物館:《安丘董家庄漢畫像石墓》,山東:濟南出版社,1992年。
胡新立:《鄒城漢畫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馬漢國主編:《微山畫像石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傅惜華、陳志農編:《山東漢畫像石匯編》,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年。
馮沂等編:《臨沂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2年。
黃明蘭、郭引強編著:《洛陽漢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