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政治 KUSO 創作者:動機與展演
The Political KUSO Creators in the Internet: Motivation and Presentation
作者 楊璨瑜
Yang, Tsan Yu
貢獻者 鄭自隆
Cheng, Tzu Lung
楊璨瑜
Yang, Tsan Yu
關鍵詞 政治 KUSO
KUSO 創作
使用與滿足
自我展演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二月-2016 11:50:40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 2014 年台北市長選舉期間的政治 KUSO 創作為研究對象,採用網 路民族誌為研究方法,深度訪談四位競選期間 KUSO 作品知名度、人氣皆高的 KUSO 創作者。從創作方式、創作動機與目的、創作與自我展演三大面向探究台 灣政治 KUSO 創作與創作者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
一、政治 KUSO 創作者是「反輔選」之「分身」:創作者將自己視為政治人物的 「分身」,把自身對社會議題的省思以娛樂包裝,透過反輔選的方式表達立 場,體現了 Bakhtin 的「狂歡化」語言。
二、創作動機是不滿政治環境:幾乎所有 KUSO 創作者都認為受到 2014 年「太 陽花學運」的影響,並以娛樂、抒發個人意見及獲得認同為主要創作目的。
三、政治 KUSO 創作者不在意反對之社群聲音:創作者雖然創作目的之一是獲 得認同感,但面對對立黨派支持者的反對聲浪不在意。
四、KUSO 只是工具,創作者意在參與、表達意見:KUSO 本身是一個傳遞資訊 的工具,在政治議題之下產生的 KUSO 就是創作者參與政治、表達意見的 方式。
五、KUSO 創作者選擇匿名以避免社交障礙:在全新的匿名身份保護下,創作者 可以暢所欲言,不用擔心自己的政治立場被眾人審議,政治性言論也不會影 響到真實生活的人際關係。
參考文獻 王孝勇(2011)。〈Mikhail Bakhtin 狂歡節概念的民主化意涵:從批判取向論述分析的理論困境談起〉,《新聞學研究》,108:183-223。
王孝勇(2014)。〈Mikhail Bakhtin 眾聲喧嘩的倫理與倫理困境之反思〉,《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8:135-191。
王柏鈞(2006)。《部落格的異想世界-使用者人格特質與使用動機行為之關聯性初探》,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柏鈞(2010)。《放膽搞怪!KUSO 文化與公共領域發展現況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家茗(2001)。《網路書寫動機與意義之探索--以「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為例》,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泰俐(2008)。《數位傳播時代「資訊娛樂化」的媒介形式:以電視新聞「感官主義」之探究為例》(計畫編號:NSC 92-2412-H-004-024-)。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櫻儒(2009)。《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動機、使用行為及其相關性之探討》,亞洲大學資訊與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江若寧(2011)。《論 Kuso 影片之意義協商與身分認同的語境化現象--從社會符號學角度進行多模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振誠(2010)。《影音分享網站之自我展演者行為研究—以 kuso 式影片展演者為例》,2010 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沈帥青(2013)。二次創作有價惡搞無罪,取自香港經濟日報。http://ppt.cc/CW21林昭宇、吳可文(2013)。〈「藝術實務研究」應用於名畫挪用之數位藝術創作模 式〉,《設計學研究》,16(2):137-155。
林意仁(2011)。《網路群眾文化及其民主意涵-以 PTT Gossiping 看板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毅祥(2014)。從社群數據看柯文哲如何打贏選戰,取自數位時代。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837
林燕秋(2009)。《自我的線上舞台--影音分享網站之閱聽人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唐士哲(2004)。〈民族誌學應用於網路研究的契機、問題,與挑戰〉,《資訊社會研究》,6:59-90。
孫秀蕙(1993)。《臺灣電視新聞在政治民主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民主進步黨 1993 年文化會議。
徐江敏、李姚軍譯(201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原書: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翁秀琪(201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高妮霠(2007)。《Web 2.0 應用服務之使用與滿足研究-以線上影音分享網站為例》,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志偉譯(2000)。《網路民主》。臺北市:商周。(原書 Morris, D(. 1999), Vote.com.Los Angeles: Renaissance)。
張卿卿(2006)。〈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6:45-90。
張珣(2013)。Book Reviews: Appropriation as Practice: Art and Identity in Argentina.,臺灣人類學刊,11(1):190-193。
莊郁茹(2012)。《資深素人創作遊戲與 Youtube 影片狂歡化現象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萍(2008)。〈精進網路研究方法:網路民族誌〉,《圖書資訊學研究》,2(2):1-15。
陳志萍(2012)。〈影音分享網站之個人印象管理研究〉,《廣告學研究》,37:79-104。
陳威珞(2012)。《Justin TV 網路影音直播平台使用行為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致中(2003)。《網路文學創作者行為之初探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玲(2002)。〈Goffman 劇場理論主要概念的提出〉,《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第 20 期。
陳徵蔚(2012)。《電子網路科技與文學創意:台灣數位文學史(1992─2012)》。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5)。2005KUSO 來了大調查,取自創世紀 KUSO 專區。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kuso_0120_05.html
黃明慧(2005)。《擬像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金正(2008)。《從網路 kuso 的言談情境論網路的政治參與》,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 《新聞學研究》,115:1-50。
黃義忠(2014)。「惡搞」背後的天與地,取自燧火評論。http://ppt.cc/284d
黃維明譯(2002)。《網路會顛覆民主嗎?》。臺北市:新新聞文化。(原書:Sunstein,C.(2001),Republic.co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葉殷志(2011)。《Youtube 影片製作的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世鼎、勞麗珠(2010)。〈網絡作為澳門的另類公共領域〉,《新聞學研究》,102:253-293。
劉江釗(2005)。《部落格之社會網絡與自我呈現初探》,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玟(2004)。《點對點檔案分享軟體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康(200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市:麥田。
劉慧雯(2008)。〈網際網路公共領域角色的反思:以東海劈腿事件與鴻海打壓新聞自由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97:45-81。
潘玲娟(2005)。〈電視暴力相關理論之探討〉,《復興崗學報》,84:295-320。
潘國靈(2011)。如果沒有「二次創作」,取自靈感國度潘國靈。http://ppt.cc/k2YT
蔣昕(2010)。《臉書上的一張臉譜:社交網站上的劃界與展演》,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枝、黃宗慧(2011)。惡搞文化的「意義」--取徑波希亞的後現代理論,取自臺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http://elearning.lib.ntu.edu.tw/?q=zh-hant/node/56
鄭自隆(2008)。《電視置入:型式、效果與倫理》。台北:正中書局。
謝君臨(2012)。《網路短片的狂歡化現象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蔚文(2004)。〈想像語言:從 Saussure 到台灣經驗〉,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冊),頁 199-264。台北:巨流。
羅蓉蓉(2006)。《KUSO 創作及其行銷意含之探索性研究-以巴哈姆特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天、吳佳真譯。《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臺北市:遠流。(原書:Turkle, S.(1998)。
【英文】
Bargh, J. A., McKenna, K. Y., & Fitzsimons, G. M. (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33-48.
Blumler, J. G. (1979). The role of theory i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ies.Communication research, 6(1), 9-36.
Dominick, J. R. (1999).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Personal home pages and self-present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4), 646-658.
Gardiner, M. E. (2004). Wild publics and grotesque symposiums: Habermas and Bakhtin on dialogue, everyday life and the public sphere.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52(s1), 28-48.
Goffman, E. (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Garden City, N.Y. : Doubleday.
Hariman, R. (2008). Political parody and public culture.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94(3), 247-272.
Hollis, H. (2001). The Other Side of Carnival: Romola and Bakhtin. Papers on Language & Literature, 37(3), 227.
Kaye, B. K. (2005). It`s a Blog, Blog, Blog World: Users and Uses of Weblogs. 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2), 73-95.
Krumm, J., Davies, N., & Narayanaswami, C. (2008). User-generated content.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4), 10-11.
Lachmann, R., Eshelman, R., & Davis, M. (1988). Bakhtin and carnival: culture as counter-culture. Cultural Critique, 115-152.
Lindahl, C. (1996). Bakhtin`s carnival laughter and the Cajun country Mardi Gras. Folklore, 107(1-2), 57-70.
Miller, H. (1995).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lectronic life: Goffman on the Interne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mbodied knowledge and virtual space conference.
Morris, M., & Ogan, C. (1996).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 0-0.
Newhagen, J. E. and Rafaeli, S. (1996), 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 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 0
Papacharissi, Z. (2002a). The self online: The utility of personal home pag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6(3), 346-368.
Papacharissi, Z. (2002b).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virtual life: 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 home page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9(3), 643-660.
Papacharissi, Z., & Rubin, A. M. (2000). Predictors of Internet use.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4(2), 175-196.
Parker, B. J., & Plank, R. E. (2000).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net as a new information source.American Business Review, 18(2), 43-49.
Ruggiero, T. E. (2000).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3(1), 3-3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102452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452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自隆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g, Tzu Lu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楊璨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Yang, Tsan Yuen_US
dc.creator (作者) 楊璨瑜zh_TW
dc.creator (作者) Yang, Tsan Yuen_US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二月-2016 11:50:40 (UTC+8)-
dc.date.available 3-二月-2016 11:50:4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二月-2016 11:50:40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245201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15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45201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 2014 年台北市長選舉期間的政治 KUSO 創作為研究對象,採用網 路民族誌為研究方法,深度訪談四位競選期間 KUSO 作品知名度、人氣皆高的 KUSO 創作者。從創作方式、創作動機與目的、創作與自我展演三大面向探究台 灣政治 KUSO 創作與創作者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
一、政治 KUSO 創作者是「反輔選」之「分身」:創作者將自己視為政治人物的 「分身」,把自身對社會議題的省思以娛樂包裝,透過反輔選的方式表達立 場,體現了 Bakhtin 的「狂歡化」語言。
二、創作動機是不滿政治環境:幾乎所有 KUSO 創作者都認為受到 2014 年「太 陽花學運」的影響,並以娛樂、抒發個人意見及獲得認同為主要創作目的。
三、政治 KUSO 創作者不在意反對之社群聲音:創作者雖然創作目的之一是獲 得認同感,但面對對立黨派支持者的反對聲浪不在意。
四、KUSO 只是工具,創作者意在參與、表達意見:KUSO 本身是一個傳遞資訊 的工具,在政治議題之下產生的 KUSO 就是創作者參與政治、表達意見的 方式。
五、KUSO 創作者選擇匿名以避免社交障礙:在全新的匿名身份保護下,創作者 可以暢所欲言,不用擔心自己的政治立場被眾人審議,政治性言論也不會影 響到真實生活的人際關係。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KUSO 創作 19
第二節 眾聲喧嘩理論與狂歡化 22
第三節 KUSO 創作動機 28
第四節 KUSO 的自我呈現 34
第五節 討論指標建構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選擇 4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整理 50
第一節 政治 KUSO 之創作方式 50
第二節 UGC:從閱聽人到創作者 65
第三節 政治 KUSO 的自我展演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0
第二節 建議 100
參考書目 103
zh_TW
dc.format.extent 429777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45201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 KUSO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KUSO 創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使用與滿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展演zh_TW
dc.title (題名) 政治 KUSO 創作者:動機與展演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Political KUSO Creators in the Internet: Motivation and Presentat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孝勇(2011)。〈Mikhail Bakhtin 狂歡節概念的民主化意涵:從批判取向論述分析的理論困境談起〉,《新聞學研究》,108:183-223。
王孝勇(2014)。〈Mikhail Bakhtin 眾聲喧嘩的倫理與倫理困境之反思〉,《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8:135-191。
王柏鈞(2006)。《部落格的異想世界-使用者人格特質與使用動機行為之關聯性初探》,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柏鈞(2010)。《放膽搞怪!KUSO 文化與公共領域發展現況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家茗(2001)。《網路書寫動機與意義之探索--以「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為例》,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泰俐(2008)。《數位傳播時代「資訊娛樂化」的媒介形式:以電視新聞「感官主義」之探究為例》(計畫編號:NSC 92-2412-H-004-024-)。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櫻儒(2009)。《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動機、使用行為及其相關性之探討》,亞洲大學資訊與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江若寧(2011)。《論 Kuso 影片之意義協商與身分認同的語境化現象--從社會符號學角度進行多模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振誠(2010)。《影音分享網站之自我展演者行為研究—以 kuso 式影片展演者為例》,2010 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沈帥青(2013)。二次創作有價惡搞無罪,取自香港經濟日報。http://ppt.cc/CW21林昭宇、吳可文(2013)。〈「藝術實務研究」應用於名畫挪用之數位藝術創作模 式〉,《設計學研究》,16(2):137-155。
林意仁(2011)。《網路群眾文化及其民主意涵-以 PTT Gossiping 看板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毅祥(2014)。從社群數據看柯文哲如何打贏選戰,取自數位時代。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837
林燕秋(2009)。《自我的線上舞台--影音分享網站之閱聽人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唐士哲(2004)。〈民族誌學應用於網路研究的契機、問題,與挑戰〉,《資訊社會研究》,6:59-90。
孫秀蕙(1993)。《臺灣電視新聞在政治民主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民主進步黨 1993 年文化會議。
徐江敏、李姚軍譯(201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原書: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翁秀琪(201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高妮霠(2007)。《Web 2.0 應用服務之使用與滿足研究-以線上影音分享網站為例》,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志偉譯(2000)。《網路民主》。臺北市:商周。(原書 Morris, D(. 1999), Vote.com.Los Angeles: Renaissance)。
張卿卿(2006)。〈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6:45-90。
張珣(2013)。Book Reviews: Appropriation as Practice: Art and Identity in Argentina.,臺灣人類學刊,11(1):190-193。
莊郁茹(2012)。《資深素人創作遊戲與 Youtube 影片狂歡化現象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萍(2008)。〈精進網路研究方法:網路民族誌〉,《圖書資訊學研究》,2(2):1-15。
陳志萍(2012)。〈影音分享網站之個人印象管理研究〉,《廣告學研究》,37:79-104。
陳威珞(2012)。《Justin TV 網路影音直播平台使用行為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致中(2003)。《網路文學創作者行為之初探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玲(2002)。〈Goffman 劇場理論主要概念的提出〉,《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第 20 期。
陳徵蔚(2012)。《電子網路科技與文學創意:台灣數位文學史(1992─2012)》。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5)。2005KUSO 來了大調查,取自創世紀 KUSO 專區。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kuso_0120_05.html
黃明慧(2005)。《擬像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金正(2008)。《從網路 kuso 的言談情境論網路的政治參與》,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 《新聞學研究》,115:1-50。
黃義忠(2014)。「惡搞」背後的天與地,取自燧火評論。http://ppt.cc/284d
黃維明譯(2002)。《網路會顛覆民主嗎?》。臺北市:新新聞文化。(原書:Sunstein,C.(2001),Republic.co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葉殷志(2011)。《Youtube 影片製作的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世鼎、勞麗珠(2010)。〈網絡作為澳門的另類公共領域〉,《新聞學研究》,102:253-293。
劉江釗(2005)。《部落格之社會網絡與自我呈現初探》,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玟(2004)。《點對點檔案分享軟體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康(200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市:麥田。
劉慧雯(2008)。〈網際網路公共領域角色的反思:以東海劈腿事件與鴻海打壓新聞自由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97:45-81。
潘玲娟(2005)。〈電視暴力相關理論之探討〉,《復興崗學報》,84:295-320。
潘國靈(2011)。如果沒有「二次創作」,取自靈感國度潘國靈。http://ppt.cc/k2YT
蔣昕(2010)。《臉書上的一張臉譜:社交網站上的劃界與展演》,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枝、黃宗慧(2011)。惡搞文化的「意義」--取徑波希亞的後現代理論,取自臺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http://elearning.lib.ntu.edu.tw/?q=zh-hant/node/56
鄭自隆(2008)。《電視置入:型式、效果與倫理》。台北:正中書局。
謝君臨(2012)。《網路短片的狂歡化現象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蔚文(2004)。〈想像語言:從 Saussure 到台灣經驗〉,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冊),頁 199-264。台北:巨流。
羅蓉蓉(2006)。《KUSO 創作及其行銷意含之探索性研究-以巴哈姆特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天、吳佳真譯。《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臺北市:遠流。(原書:Turkle, S.(1998)。
【英文】
Bargh, J. A., McKenna, K. Y., & Fitzsimons, G. M. (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33-48.
Blumler, J. G. (1979). The role of theory i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ies.Communication research, 6(1), 9-36.
Dominick, J. R. (1999).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Personal home pages and self-present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4), 646-658.
Gardiner, M. E. (2004). Wild publics and grotesque symposiums: Habermas and Bakhtin on dialogue, everyday life and the public sphere.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52(s1), 28-48.
Goffman, E. (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Garden City, N.Y. : Doubleday.
Hariman, R. (2008). Political parody and public culture.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94(3), 247-272.
Hollis, H. (2001). The Other Side of Carnival: Romola and Bakhtin. Papers on Language & Literature, 37(3), 227.
Kaye, B. K. (2005). It`s a Blog, Blog, Blog World: Users and Uses of Weblogs. 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2), 73-95.
Krumm, J., Davies, N., & Narayanaswami, C. (2008). User-generated content.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4), 10-11.
Lachmann, R., Eshelman, R., & Davis, M. (1988). Bakhtin and carnival: culture as counter-culture. Cultural Critique, 115-152.
Lindahl, C. (1996). Bakhtin`s carnival laughter and the Cajun country Mardi Gras. Folklore, 107(1-2), 57-70.
Miller, H. (1995).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lectronic life: Goffman on the Interne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mbodied knowledge and virtual space conference.
Morris, M., & Ogan, C. (1996).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 0-0.
Newhagen, J. E. and Rafaeli, S. (1996), 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 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 0
Papacharissi, Z. (2002a). The self online: The utility of personal home pag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6(3), 346-368.
Papacharissi, Z. (2002b).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virtual life: 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 home page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9(3), 643-660.
Papacharissi, Z., & Rubin, A. M. (2000). Predictors of Internet use.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4(2), 175-196.
Parker, B. J., & Plank, R. E. (2000).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net as a new information source.American Business Review, 18(2), 43-49.
Ruggiero, T. E. (2000).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3(1), 3-37.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