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董金裕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韓學宏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韓學宏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98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四月-2016 17:05:03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四月-2016 17:05:03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四月-2016 17:05:03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A2002000072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641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博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封面頁 證明書 自序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 二 文獻檢討 附注 第二章 「學案體」考釋 第一節 釋「明儒」 第二節 釋「學案」 第三節 「學案」與「公案」 第四節 「學案」與「學案體」試釋 第三章 《明儒學案》之成書與內容 第一節 《明儒學案》之成書 一 著述動機 二 成書年代與刊行經過 三 版本 第二節 《明儒學案》之分卷 一 卷首「師說」 二 學案分卷之數量 三 學案分卷之人數 四 學案分卷命名之方式 第三節 「學案」正文之內容 一 案首小序 二 傳目 三 小傳 四 傳末之論學著述 (一)傳末所收論學著述之內容 (二)未收論學著述之學案 (三)夾注在所收論學著述內之按語 附注 第四章 「師說」與《明儒學案》 第一節 「師說」的意涵與黃宗羲對「師說」的態度 一 「師說」一詞之意涵 二 黃宗羲對於「師說」的態度 第二節 「師說」內容的來源與編排問題 第三節 「師說」內容之疑誤者--有關「師說. 羅汝芳傳」 釋疑一 釋疑二 釋疑三 釋疑四 小結 第四節 「師說」與《明儒學案》論述觀點之比較 一 對明儒行止的評價上的比較 (一)對明儒行止之評價相同者 (1)對方孝孺之行止評價相同 (2)對陳選之行止評價相同 (3)對羅倫之行止評價相同 (二)對明儒行止之評價不同者 (1)對薛瑄之行止評價不同 (2)對吳與弼之行止評價不同 二 對學術貢獻之評價 (一)對明儒學術貢獻之評價相同者 (1)對方孝孺之評價相同 (2)對王守仁之評價相同 (3)對鄒守益之評價相同 (4)對羅洪先之評價相同 (二)對明儒學術貢獻之評價不同者 (1)有關薛瑄之評價不同 (2)有關吳與弼之評價不同 (3)有關周蕙之評價不同 (4)有關陳獻章之評價不同 (5)有關王畿、王艮之評價不同 (6)有關李材之評價不同 第五節 小結 附注 第五章 黃宗羲的學術史觀 第一節 「一本萬殊」的學術史觀 第二節 《明儒學案》的分期 一 明代初期儒學的派別 (一)不事張皇的「河東學案」、「三原學案」 (二)心學的啟蒙:「崇仁學案」與「白沙學案」 二 明代中期儒學的派別 (一)「心學」的大宗之一:「姚江學案」與「王門學案」 (1)王門心學之正宗 (2)王門心學之別派 (二)「心學」的大宗之二:「甘泉學案」 (三)「心學」之辨駁者:「諸儒學案」 三 明代後期儒學的派別 (一)源自「王門心學」的「東林學案」 (二)救正「王門心學」之弊的「蕺山學案」 第三節 小結 附注 第六章 黃宗羲之學術史方法論 第一節 黃宗羲對學術史的史料處理原則 一 去聞見之私 二 甄別分類而不雜收 三 以批註得其要領 四 存各家宗旨 五 廣搜眾說 六 重自得之學 第二節 黃宗羲有關學術史的陳述方法 一 分源別派,清理學脈 二 重視派別當中,正宗、別派之分 三 重視一派當中的學術正變 四 重視一人之學問演變、為學次第 五 重視師承源流、學問異同之考訂 附注 第七章 《明儒學案》的評價及研究展望 第一節 《明儒學案》的評價及其商榷 第二節 《明儒學案》研究的未來展望 附注 參考書目 | -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封面頁 證明書 自序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 二 文獻檢討 附注 第二章 「學案體」考釋 第一節 釋「明儒」 第二節 釋「學案」 第三節 「學案」與「公案」 第四節 「學案」與「學案體」試釋 第三章 《明儒學案》之成書與內容 第一節 《明儒學案》之成書 一 著述動機 二 成書年代與刊行經過 三 版本 第二節 《明儒學案》之分卷 一 卷首「師說」 二 學案分卷之數量 三 學案分卷之人數 四 學案分卷命名之方式 第三節 「學案」正文之內容 一 案首小序 二 傳目 三 小傳 四 傳末之論學著述 (一)傳末所收論學著述之內容 (二)未收論學著述之學案 (三)夾注在所收論學著述內之按語 附注 第四章 「師說」與《明儒學案》 第一節 「師說」的意涵與黃宗羲對「師說」的態度 一 「師說」一詞之意涵 二 黃宗羲對於「師說」的態度 第二節 「師說」內容的來源與編排問題 第三節 「師說」內容之疑誤者--有關「師說. 羅汝芳傳」 釋疑一 釋疑二 釋疑三 釋疑四 小結 第四節 「師說」與《明儒學案》論述觀點之比較 一 對明儒行止的評價上的比較 (一)對明儒行止之評價相同者 (1)對方孝孺之行止評價相同 (2)對陳選之行止評價相同 (3)對羅倫之行止評價相同 (二)對明儒行止之評價不同者 (1)對薛瑄之行止評價不同 (2)對吳與弼之行止評價不同 二 對學術貢獻之評價 (一)對明儒學術貢獻之評價相同者 (1)對方孝孺之評價相同 (2)對王守仁之評價相同 (3)對鄒守益之評價相同 (4)對羅洪先之評價相同 (二)對明儒學術貢獻之評價不同者 (1)有關薛瑄之評價不同 (2)有關吳與弼之評價不同 (3)有關周蕙之評價不同 (4)有關陳獻章之評價不同 (5)有關王畿、王艮之評價不同 (6)有關李材之評價不同 第五節 小結 附注 第五章 黃宗羲的學術史觀 第一節 「一本萬殊」的學術史觀 第二節 《明儒學案》的分期 一 明代初期儒學的派別 (一)不事張皇的「河東學案」、「三原學案」 (二)心學的啟蒙:「崇仁學案」與「白沙學案」 二 明代中期儒學的派別 (一)「心學」的大宗之一:「姚江學案」與「王門學案」 (1)王門心學之正宗 (2)王門心學之別派 (二)「心學」的大宗之二:「甘泉學案」 (三)「心學」之辨駁者:「諸儒學案」 三 明代後期儒學的派別 (一)源自「王門心學」的「東林學案」 (二)救正「王門心學」之弊的「蕺山學案」 第三節 小結 附注 第六章 黃宗羲之學術史方法論 第一節 黃宗羲對學術史的史料處理原則 一 去聞見之私 二 甄別分類而不雜收 三 以批註得其要領 四 存各家宗旨 五 廣搜眾說 六 重自得之學 第二節 黃宗羲有關學術史的陳述方法 一 分源別派,清理學脈 二 重視派別當中,正宗、別派之分 三 重視一派當中的學術正變 四 重視一人之學問演變、為學次第 五 重視師承源流、學問異同之考訂 附注 第七章 《明儒學案》的評價及研究展望 第一節 《明儒學案》的評價及其商榷 第二節 《明儒學案》研究的未來展望 附注 參考書目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72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黃宗羲《明儒學案》之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