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論作為犯的事實錯誤-對德國學說的評析 作者 莊華宇
Chuang, Hua-Yu貢獻者 許玉秀
莊華宇
Chuang, Hua-Yu關鍵詞 錯誤
事實錯誤
作為犯事實錯誤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5-Apr-2016 15:57:43 (UTC+8) 摘要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目錄 縮語表 緒論 第一章 單獨直接正犯的事實錯誤 一、 主體錯誤 (一) 不純正的主體錯誤(主體資格取決於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主體錯誤與客體錯誤相互競合 (二) 純正的主體錯誤(主體資格並非取決於主客體的相互關係)—義務犯的義務錯誤 1. 正面的主體錯誤(行為人沒有認識到主體資格要素)—是否阻卻故意? (1) 伴隨意識(Mitbewustsein)對主體要素的適用可能性? (2) 本文看法—主體要素是違法性的義務要素,主體錯誤不阻卻故意 2. 反面的主體錯誤(行為人誤認主體資格要素存在)—可罰的不能未遂或不可罰的幻覺犯? (1) 本文的判斷依據-反面構成要件錯誤或反面禁止錯誤? (2) 學說上的爭議-反面構成要件錯誤或反面包攝錯誤? (3) 本文看法-反面主體錯誤是對違法性義務要素的誤認,成立無可罰性的幻覺犯 二、客體錯誤 (一)客體錯誤概念、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的存在構造差異 1.客體錯誤概念 2.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的存在構造差異 (二)從早期學說到當前學說的看法 1. 主張阻卻故意的早期學說—訴諸「動機論」或「意志論」的看法 (1)李斯特的動機論 (2)Rothkugel的意志論 2. 德國通說見解—等價理論(Gleichwertigkeitstheorie)的看法 (1)等價理論與等價理論的相關詮釋 I. 等價理論的傳統說法 II. Puppe的看法 III. 具體理論也可以得出不卻故意的相同結論 IV. Hillenkamp對等價理論的質疑 (2)主觀的等價理論或客觀的等價理論?--Warda對等價理論的註解 I. Warda對等價性判斷所下的定義 II. Warda採取主觀等價理論的理由依據與實例 i. Warda的理由或判斷公式 ii. 實例的說明—以德國刑法「濫行性迫害罪」(§ 176 StGB) 為例 III. 本文對Warda見解的看法 3. Roxin的「犯罪計劃說」(Tatplan-Theorie) (1)客體錯誤作為因果流程偏離的下位類型 (2)犯罪計劃說對其他法律原則的退讓 (3)本文對犯罪計劃說的看法 (三)本文對客體錯誤的結論—在客體錯誤當中等價理論與具體理論不矛盾 1. 客體錯誤不是因果流程偏離 (1)客體錯誤是著手之前即產生的錯誤 (2)故意的認識對象是從具體對象當中所呈現的構成要件要素描述內容,在等價理論的基礎上仍然可以存在具體化的故意! 2. 將客體錯誤視為因果流程偏離下位類型所產生的矛盾 (1)從「橋墩案」的因果偏離看「人的客體錯誤」 (2)概念的邏輯謬誤 3. 等價客體錯誤與不等價客體錯誤的法律效果 (1)學說上的處理模式 (2)等價客體錯誤與不等價客體錯誤有別? I.差別待遇欠缺理由 II.理論的一貫性 III.可能的反對見解 (3)從不能未遂的觀點來看客體錯誤的法律效果 三、因果流程錯誤 (一)因果流程偏離(Kausalabweichung) 1. 傳統見解與客觀歸責論者之觀點的差異 (1)因果流程偏離是否為德國刑法第16條阻卻故意的問題? (2)傳統錯誤理論視因果流程的相當性為主觀歸責的判斷問題 (3)客觀歸責論者視因果流程的相當性為客觀歸責的問題 (4)不同的理解導源於「因果流程是否為故意的認識對象」的爭執 2. 本文對因果流程偏離問題的看法 (1)因果偏離的相當性或預見可能性應當屬於客觀歸責的問題 I.故意歸責的標準無法取決於預見可能性這個過失犯判準 II.「因果流程」有別於「因果關係」,不是故意的認識對象 (2)否定客觀歸責仍有成立故意既遂的可能性 (二)打擊錯誤(aberratio ictus) 1. 德國少數說見解(等價理論)—打擊錯誤是客體錯誤的下位類型 2. 德國通說見解—具體理論(Konkretisierungstheorie) 3. 其他學說見解--「犯罪計劃說」、「故意危險理論」與「實質等價理論」 A. Roxin的犯罪計劃說「Tatplan-Theorie」 (1)「危險實現」同時是故意犯與過失犯的客觀歸責判斷標準 (2)犯罪計劃涉及擇一故意時,,打擊錯誤不排除結果歸責 B. Puppe的修正見解 (1)關於「概括故意」與「具體(或特別)故意」 (2)根據客觀上的危險密度決定行為人所認識的危險是否為「故意危險」 C. Hillenkamp的「實質等價理論」(materielle Gleichwertigkeitstheorie) (1)形式等價理論與實質等價理論 (2)以法益類型作為區分方式決定「實質的等價性」 4. 本文看法 (1)等價理論無法檢驗打擊錯誤,只能檢驗認識錯誤(客體錯誤) (2)打擊錯誤可能出現三種效果 (三)「結果提前發生」與「結果延後發生」 1. 結果延後發生(verspateter Erfolgseintritt) (1)各種學說看法 (A)概括故意理論 (B)Maurach與Jakobs的看法 (C)德國通說與較新實務見解 (D)Puppe的看法 (E)Roxin的看法 (2)本文看法—故意未遂、或故意未遂與過失犯數罪併罰 I. 五種學說與兩種結論、以及問題的關鍵-行為數 II. 後行為無法與前行為結合成為單一故意行為 III. 後行為是純粹的自然因果要素? IV. 前行為是否為未必故意與後行為的法律評價無關 V. 前行為與後行為是互相獨立受刑法評價的兩個行為 2. 結果提前發生(der vorzeitige Erfolfseintritt) (1)案例類型 (2)學說上的爭議 (3)本文看法—故意未遂、或故意未遂與過失犯數罪併罰 I. 結果提前發生不是因果流程偏離,而是一種不能未遂 II. 前行為是後行為的自然因果要素? III. 前行為的結果認識與後行為的結果認識並不相同 四、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一)德國學說爭議與立法史上的演變 (二)當前五種學說的看法 A.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Lehre von den negativen Tatbestandsmerkmalen) B.限制罪責理論(Die eingeschrankte Schuldtheorie) C.嚴格罪責理論(Die strenge Schuldtheorie) D.限制法律效果的罪責理論(Die rechtsfolgenverweisende Schuldtheorie) E.法律效果獨立的罪責理論(Die rechtsfolgenselbstandige Schuldtheorie) (三)檢驗五種學說的三種結論看法 1. 關於嚴格罪責理論—構成要件故意的警示作用與刑罰的可罰性漏洞? (1)過失行為當中也會產生警示作用 (2)為填補過失犯可罰性漏洞而論以故意犯是倒果為因 (3)誤認阻卻違法前提事實的行為人不一定欠缺不法意識 (4)透過形式邏輯反證故意犯可罰性的欠缺? 2. 關於「限制法律效果之罪責理論」-共犯的處罰漏洞? (1)具有故意不法但論以過失? (2)具有填補共犯處罰漏洞的優點? 3. 關於二階論的問題與Schunemann的改良式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 (1)學說上二階論或「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的正反意見 I. 二階論的優點 II. Hirsch的批評--「構成要件不該當」與「構成要件該當、但阻卻違法」的規範意義不相同 III. Hirsch的批評—被誤想防衛的侵害人其防禦權被剝奪 IV. Schunemann對Hirsch的反擊 (a)在社會損害性的考量下,構成要件不該當與阻卻違法沒有區別 (b)正當防衛當中的侵害行為不以刑法上的違法行為為必要 (c)本文對防禦權爭執的看法 (2)Schunemann的改良式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 I. Schunemann對通說「限制罪責理論」的看法 II. Schunemann對傳統反面構成要件理論的質疑 III. Schunemann的改良式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 (3)本文對二階論或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的看法 I. 容許規範的獨立性與(侵害人的)容忍義務 II. 一元或多元的構成要件概念? 4. 本文看法:限制罪責理論見解的法理基礎—構成要件功能論的三元區分 (1)貝林的實質一元構成要件概念 (2)三元論的構成要件概念 (3)「錯誤構成要件」(Irrtumstatbestand)與「不法故意」(Unrechtsvorsatz) (四)反面容許構成要件錯誤的問題 1.主觀阻卻違法要素的必要性與主觀阻卻違法要素的內容 (1)主觀阻卻違法要素的必要性-從「行為非價」與「結果非價」出發 (2)阻卻違法故意的內涵 2.本文看法—從「行為不法」、「結果不法」、「不法故意」與「錯誤構成要件」等概念修正未遂犯的定義 (1)既遂犯或未遂犯? I. 具備行為不法、但欠缺結果不法—成立未遂犯 II. 既遂犯的看法 III. 本文對既遂犯見解的看法 (2)未遂犯的重新定義—具備不法故意,但錯誤構成要件不合致 五、小結 第二章 間接正犯的事實錯誤 一、間接正犯之正犯要件的錯誤 (一)幕後者沒有認識到犯罪支配狀態的存在(Die Verkennung tatherrschaftsbegru ndender Umstande) 1. 事實上幕前者(犯罪實行者)無故意的情形 A. 幕後行為人成立間接正犯 B. 幕後行為人成立未遂教唆(Versuchte Anstiftung) C. 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Vollendete Anstiftung) (1)幕前直接行為人具有認識過失 (2)幕前的直接行為人具備無認識過失的情形 2. 事實上幕前直接行為人無罪責之情形—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 (二)幕後行為人誤認為犯罪支配狀態存在(Die irrige Annahme tatherrschaftsbegr& uuml;ndender Umstande) 1. 事實上幕前直接行為人具有故意的情形 A. 幕後行為人成立間接正犯的未遂犯 B. 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Vollendete Anstiftung) 2. 事實上幕前直接行為人具有罪責的情形-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 (三)本文看法 1.「罪責要素不一致」的錯誤類型 (1)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具有罪責—既遂教唆 (2)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沒有罪責—間接正犯的未遂犯 (3)對於罪責要素不一致之錯誤問題的結論 2.「故意要素」不一致的錯誤類型 (1)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具有故意-未遂教唆 (2)正犯欠缺客觀不法或主觀不法對於教唆人而言都是未遂教唆 (3)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沒有故意—間接正犯的未遂犯 (4)犯罪支配意思與教唆犯故意是異質關係 二、行為工具的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 (一)間接正犯應論以打擊錯誤的看法 (二)區分說的看法-以行為工具是否具有故意作為區分的標準 (三)本文看法:採取區分說的見解 1. 以行為工具是否具有故意決定間接正犯的客體錯誤或打擊錯誤 (1)如果行為工具具有故意,則間接正犯的著手始於行為工具的著手 (2)間接正犯概括承受行為工具的故意認識 2. 行為工具欠缺故意時,其認識上的錯誤等同於機械工具使用上的偏差 3. 「犯罪計劃說」取代「故意」成為歸責判準? 4. 關於行為工具的打擊錯誤問題 三、小結 第三章 共同正犯的事實錯誤 一、共同正犯一人的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 (一)共同正犯一人發生客體錯誤 1.因行為客體是否為共同正犯其中一人而有不同的結論? 2.共同犯罪計劃取代故意成為規範的判斷標準? (1)將客體錯誤視為因果流程偏離所形成的矛盾 (2)共同正犯一人的客體錯誤視為其他共同正犯的打擊錯誤? (3)共同正犯的主觀成立要件仍然必須兼顧行為人的故意 (三) 共同正犯一人發生打擊錯誤與因果流程偏離 1.共同正犯一人的打擊錯誤-犯罪參與人僅就直接行為人有故意且屬共同犯罪計劃預見範圍的部分成立共同正犯 2.共同正犯一人的因果流程偏離 (1) 判決的見解-正犯犯意+精神上的共同引發=共同正犯 (2) 反對「犯意理論」(Animus-Theorie)的學說見解-Roxin的共同正犯「功能支配」理論 (3) 本文看法-欠缺共同犯罪計劃行為人仍可單獨成立故意既遂 二、涉及不同構成要件的共同正犯 (一)共同正犯的「過剩行為」與「相續共同正犯」 (二)共同正犯與加重結果構成要件 三、小結 第四章 教唆犯的事實錯誤 一、正犯的客體錯誤對教唆犯產生的法律意義 (一)我國實務與學說見解 (二)德國實務與學說見解 1. 德國實務見解 2. 三種學說看法 A. 教唆犯應成立未遂教唆(versuchte Anstiftung),至多成立過失犯 B. 教唆犯應成立教唆未遂(Anstiftung zum Versuch) C. 教唆犯應該成立教唆既遂(Anstiftung zum vollendeten Delikt) 二、檢視三種學說 (一)未遂教唆(versuchte Anstiftung)見解的邏輯謬誤 1. 正犯已經著手,教唆人如何成立未遂教唆? 2. 正犯不是教唆犯的行為工具 3. 犯罪計劃說所導致的自我矛盾 (二)教唆未遂(Anstiftung zum Versuch)見解與共犯從屬原則的衝突 1. 從「支配」概念來看,正犯客體錯誤不是教唆犯的打擊錯誤 2. 正犯一旦成立既遂犯,教唆犯即無法成立「教唆未遂」 (三)本文看法-教唆犯應成立「教唆既遂」 1. 「未遂教唆」的看法首先被排除 2. 從等價理論無法倒出「教唆未遂」的見解 3. 正犯的追加行為不可歸責於教唆犯 三、評價的標準--「教唆犯的雙重故意」或「共犯從屬性原則」? (一)兩種觀點的區別 (二)從「純粹促因說」的教唆犯處罰依據到「教唆犯雙重故意」 (三)從「支配可能性」看教唆犯不法的獨立性 (四)「教唆故意」與「法益侵害的實現」決定教唆犯的可罰性 (五)關於正犯打擊錯誤的問題—教唆犯僅就自己具有故意、過失的情形成立間接正犯或過失同時犯 四、小結 第五章 結論 一、關於錯誤分類理論 (一)從「事實錯誤/法律錯誤」到「構成要件錯誤/違法性錯誤」 (二)回歸「事實錯誤/法律錯誤」分類的實益—是否可能阻卻不法故意 二、故意的認識對象 (一)概念的內含與外延 (二)不同犯罪參與類型有不同的故意認識標準 (三)對應理論作為解決事實錯誤的萬靈丹?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教科書> 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下)增訂六版,1998年。 2.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增訂七版,2000年。 3. 陳志龍,人性尊嚴與刑法體系入門,1995年。 4. 蔡墩銘,中國刑法精義,1994年。 5. 蘇俊雄,刑法總論Ⅱ初版,1997年。 <期刊與論文集> 1. 王玉銓,論因果流程錯誤,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3期,2000年6月,頁52以下。 2. 許玉秀,客觀的故意概念-評德國的間接故意概念,主觀與客觀之間,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0,1997年,頁49以下。 3. 許玉秀,檢驗客觀歸責的理論基礎-客觀歸責理論是什麼?,主觀與客觀之間,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0,1997年,頁231以下。 4. 許玉秀,妨害性自主與打擊錯誤,刑法的問題與對策,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4,1999年,頁292以下。 5. 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刑法的問題與對策,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4,1999年,頁1以下。 6. 許玉秀,客觀歸責與因果關係,刑法的問題與對策,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4,1999年,頁141以下。 7. 許玉秀,犯罪階層體系及其方法論,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6,2000年,頁55以下。 8. 許玉秀、王玉銓合著,從「所知所犯」論不法事實與罪責事實的區分,刑法70年之回 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2000年,頁159以下。 9. 黃榮堅,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1996年。 10. 黃榮堅,論正當防衛,刑罰的極限,1998年,頁112以下。 11. 陳志龍,許可性構成要件錯誤 --- 兼論負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臺大法學論叢 第 20卷第1 期,1990年12月,頁205以下。 12. 蔡聖偉,不能未遂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德文參考文獻】 <教科書> 1. Baumann, Jurgen/Weber, Ulrich/Mitsch, Wolfgang: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10. Aufl., 1995. 2. Blei, Hermanni:Strafrecht I, Allgemeiner Teil, 18. Aufl., 1983. 3. Jakobs, Gunther: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1993. 4. Jescheck, Hans-Heinrich/Weigend, Thomas: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5. Aufl., 1996. 5. Liszt, Franz von:Lehrbuch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 26. Aufl. bearbeitet von E. Schmidt, 1932, Keip Verlag 1996. 6. Liszt, Franz von:Lehrbuch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 21. und 22. Aufl., 1919, Keip Verlag 1997. 7. Maurach, Reinhard/Zipf, Heinz: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Teilband 1, 7. Aufl., 1987. 8. Maurach, Reinhard/Zipf, Heinz: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Teilband 2, 6. Aufl., 1984. 9. Otto, Grundkurs:Grundkurs Strafrecht, Bd. I, 5. Aufl., 1996. 10. Roxin, Claus: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d. I, 3. Aufl., 1997. 11. Welzel, Hans:Das Deutsche Strafrecht, 11. Aufl., 1969. 12. Wessels, Johannes/Beulke,Werner: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9. Aufl., 1999. <德國實務見解> ◎ BGHSt 3, 194 ◎ RGSt 54, 196 ◎ BGHSt 5, 245 ◎ RGSt 56, 259 ◎ BGHSt 7, 329 ◎ RGSt 60, 261 ◎ BGHSt 9, 180 ◎ RGSt 67, 258 ◎ BGHSt 14, 193 ◎ BGHSt 38, 34 <注釋書> 1. NK: Nomos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1996. 2. LK: Leipziger Kommentar Groskommentar, 11.Aufl., 14. Lieferung: §§15-18, Bearbeiter: Friedrich-Christian Schroeder, 1994. 3. LK: Leipziger Kommentar Groskommentar, 11.Aufl., 8. Lieferung: §§25-27, Bearbeiter: Claus Roxin, 1993. 4. LK: Leipziger Kommentar Groskommentar, 11.Aufl., 16. Lieferung: §§28-Vor32, Bearbeiter: §§28-31: Claus Roxin, Vor §32: Hans Joachim Hirsch, 1994. 5. SK: Systematisch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Bd. I, 5. Aufl., 1990. 6. Schonke-Schroder: 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24. Aufl., 1991. <期刊與專論> 1. Backmann, Leonhard:Die Rechtsfolgen der aberratio ictus, JuS 1971, S.113 ff. 2. Backmann, Leonhard:Grundfalle zum strafrechtlichen Irrtum, JuS 1972, S. 196 ff. 3. Baumann, Jurgen: Mittelbare Taterschaft oder Anstiftung bei Fehlvorstellungen uber den Tatmettler ?, JZ 1958, S.230 ff. 4. Bemmann, Gunter:Beitrage zur Strafrechtswissenschaft, 2. Aufl., 1996, 70 ff. 5. Frisch, Wolfgang:Vorsatz und Risiko, 1983. 6. Frisch, Wolfganf:Tatbestandsmasiges Verhalten und Zurechnung des Erfolgs, 1988. 7. Frisch, Wolfgang:Vorsatz und Mitbewustsein-Strukturen des Vorsatzes, Armin Kaufmann-GS, 1989, S.314 ff. 8. Geppert, Klaus:Zum ?error in persona vel obiecto“ und zur ? aberratio ictus“, Jura, 1992, S.163 ff. 9. Herzberg, Rolf Dietrich:Taterschaft und Teilnahme, 1. Aufl., 1977. 10. Herzberg, Rolf Dietrich:Aberratio ictus und error in objecto, JA 1981, S.369 ff. 11. Herzberg, Rolf Dietrich:Zur Eingrenzung des vorsatzausschliesenden Irrtums, JZ 1993, S. 1017 ff. 12. Hettinger, Michael:Die Bewertung der ?aberratio ictus“ beim Alleintater, GA 1990, S. 531 ff. 13. Hillenkamp, Thomas:Die Bedeutung von Vorsatzkonkretisierungen bei abweichendem Tatverlauf, 1971. 14. Hruschka, Joachim:Der Standard-Fall der aberratio ictus und verwandte Fallkonstellationen, JZ 1991, S. 488 ff. 15. Jakobs, Gunther:Uber die Behandlung von Wollensfehlern und Wissensfehlern, ZStW 101(1989), S. 516 ff. 16. Kuhlen, Lothar:Die Unterscheidung von vorsatzausschliesendem und nichtvorsatzausschliesendem Irrtum, 1987. 17. Luderssen, Klaus: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18. Platzgummer, Winfried:Die Bewustseinsform des Vorsatzes, 1964. 19. Puppe, Ingeborg:Der Vorstellungsinhalt des dolus eventualis, ZStW 103 (1991), S.14 ff. 20. Puppe, Ingeborg:Zur Revision der Lehre vom ?konkreten“ Vorsatz und der Beachtlichkeit der aberratio ictus, GA 1981, S.20 ff. 21. Puppe, Ingeborg:Tatirrtum, Rechtsirrtum, Subsumtionsirrtum, GA 1990, S.145 ff. 22. Puppe, Ingeborg:Vorsatz und Zurechnung, 1992. 23. Puppe, Ingeborg:容許構成要件錯誤,政大法學評論第55期,1996年,頁248以下。 24. Roxin, Claus:Besprechung von Platzgummer, Die Bewustseinsform des Vorsatzes, ZStW 78(1966), S.254 ff. 25. Roxin, Claus:Ta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 7. Aufl., 2000. 26. Roxin, Claus:Rose-Rosahl redivivus, FS-Spendel, 1992, S. 289 ff. 27. Schlehofer, Horst:Vorsatz und Tatabweichung, 1996. 28. Schreiber, Hans-Ludwig:Grundfalle zu ?error in objecto“ und ?aberratio ictus“ im Strafrecht, JuS 1985, 873 ff. 29. Schroth, Ulrich:Vorsatz und Irrtum, 1998. 30. Schunemann, Bernd:Die deutschsprachige Strafrechtswissenschaft nach der Strafrechtsreform im Spiegel des Leipziger Kommentars und des Wiener Kommentars, GA, 1985, S.350 ff. 31. Silva-Sanchez, Jesus-Maria:Aberratio ictus und objektive Zurechnung, ZStW 101(1989), 353 ff. 32. Warda, Gunter:Zur Gleichwertigkeit der verwechselten Objekte beim error in obiecto, FS-Blau, 1985, S. 159 ff. 33. Welzel, Hans:Studien zum System des Strafrechts, ZStW 58, S. 193 ff. <工具書> ◎ (Creifelds)Rechtsworterbuch, begr. von Carl Creifelds, Hrsg. von Klaus Weber, 15 Aufl., 1999, ISBN 3 406 44300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17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許玉秀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莊華宇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uang, Hua-Yu en_US dc.creator (作者) 莊華宇 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uang, Hua-Yu en_US dc.date (日期) 2001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5-Apr-2016 15:57:43 (UTC+8) - dc.date.available 15-Apr-2016 15:57:43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5-Apr-2016 15:57:43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1173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809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目錄 縮語表 緒論 第一章 單獨直接正犯的事實錯誤 一、 主體錯誤 (一) 不純正的主體錯誤(主體資格取決於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主體錯誤與客體錯誤相互競合 (二) 純正的主體錯誤(主體資格並非取決於主客體的相互關係)—義務犯的義務錯誤 1. 正面的主體錯誤(行為人沒有認識到主體資格要素)—是否阻卻故意? (1) 伴隨意識(Mitbewustsein)對主體要素的適用可能性? (2) 本文看法—主體要素是違法性的義務要素,主體錯誤不阻卻故意 2. 反面的主體錯誤(行為人誤認主體資格要素存在)—可罰的不能未遂或不可罰的幻覺犯? (1) 本文的判斷依據-反面構成要件錯誤或反面禁止錯誤? (2) 學說上的爭議-反面構成要件錯誤或反面包攝錯誤? (3) 本文看法-反面主體錯誤是對違法性義務要素的誤認,成立無可罰性的幻覺犯 二、客體錯誤 (一)客體錯誤概念、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的存在構造差異 1.客體錯誤概念 2.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的存在構造差異 (二)從早期學說到當前學說的看法 1. 主張阻卻故意的早期學說—訴諸「動機論」或「意志論」的看法 (1)李斯特的動機論 (2)Rothkugel的意志論 2. 德國通說見解—等價理論(Gleichwertigkeitstheorie)的看法 (1)等價理論與等價理論的相關詮釋 I. 等價理論的傳統說法 II. Puppe的看法 III. 具體理論也可以得出不卻故意的相同結論 IV. Hillenkamp對等價理論的質疑 (2)主觀的等價理論或客觀的等價理論?--Warda對等價理論的註解 I. Warda對等價性判斷所下的定義 II. Warda採取主觀等價理論的理由依據與實例 i. Warda的理由或判斷公式 ii. 實例的說明—以德國刑法「濫行性迫害罪」(§ 176 StGB) 為例 III. 本文對Warda見解的看法 3. Roxin的「犯罪計劃說」(Tatplan-Theorie) (1)客體錯誤作為因果流程偏離的下位類型 (2)犯罪計劃說對其他法律原則的退讓 (3)本文對犯罪計劃說的看法 (三)本文對客體錯誤的結論—在客體錯誤當中等價理論與具體理論不矛盾 1. 客體錯誤不是因果流程偏離 (1)客體錯誤是著手之前即產生的錯誤 (2)故意的認識對象是從具體對象當中所呈現的構成要件要素描述內容,在等價理論的基礎上仍然可以存在具體化的故意! 2. 將客體錯誤視為因果流程偏離下位類型所產生的矛盾 (1)從「橋墩案」的因果偏離看「人的客體錯誤」 (2)概念的邏輯謬誤 3. 等價客體錯誤與不等價客體錯誤的法律效果 (1)學說上的處理模式 (2)等價客體錯誤與不等價客體錯誤有別? I.差別待遇欠缺理由 II.理論的一貫性 III.可能的反對見解 (3)從不能未遂的觀點來看客體錯誤的法律效果 三、因果流程錯誤 (一)因果流程偏離(Kausalabweichung) 1. 傳統見解與客觀歸責論者之觀點的差異 (1)因果流程偏離是否為德國刑法第16條阻卻故意的問題? (2)傳統錯誤理論視因果流程的相當性為主觀歸責的判斷問題 (3)客觀歸責論者視因果流程的相當性為客觀歸責的問題 (4)不同的理解導源於「因果流程是否為故意的認識對象」的爭執 2. 本文對因果流程偏離問題的看法 (1)因果偏離的相當性或預見可能性應當屬於客觀歸責的問題 I.故意歸責的標準無法取決於預見可能性這個過失犯判準 II.「因果流程」有別於「因果關係」,不是故意的認識對象 (2)否定客觀歸責仍有成立故意既遂的可能性 (二)打擊錯誤(aberratio ictus) 1. 德國少數說見解(等價理論)—打擊錯誤是客體錯誤的下位類型 2. 德國通說見解—具體理論(Konkretisierungstheorie) 3. 其他學說見解--「犯罪計劃說」、「故意危險理論」與「實質等價理論」 A. Roxin的犯罪計劃說「Tatplan-Theorie」 (1)「危險實現」同時是故意犯與過失犯的客觀歸責判斷標準 (2)犯罪計劃涉及擇一故意時,,打擊錯誤不排除結果歸責 B. Puppe的修正見解 (1)關於「概括故意」與「具體(或特別)故意」 (2)根據客觀上的危險密度決定行為人所認識的危險是否為「故意危險」 C. Hillenkamp的「實質等價理論」(materielle Gleichwertigkeitstheorie) (1)形式等價理論與實質等價理論 (2)以法益類型作為區分方式決定「實質的等價性」 4. 本文看法 (1)等價理論無法檢驗打擊錯誤,只能檢驗認識錯誤(客體錯誤) (2)打擊錯誤可能出現三種效果 (三)「結果提前發生」與「結果延後發生」 1. 結果延後發生(verspateter Erfolgseintritt) (1)各種學說看法 (A)概括故意理論 (B)Maurach與Jakobs的看法 (C)德國通說與較新實務見解 (D)Puppe的看法 (E)Roxin的看法 (2)本文看法—故意未遂、或故意未遂與過失犯數罪併罰 I. 五種學說與兩種結論、以及問題的關鍵-行為數 II. 後行為無法與前行為結合成為單一故意行為 III. 後行為是純粹的自然因果要素? IV. 前行為是否為未必故意與後行為的法律評價無關 V. 前行為與後行為是互相獨立受刑法評價的兩個行為 2. 結果提前發生(der vorzeitige Erfolfseintritt) (1)案例類型 (2)學說上的爭議 (3)本文看法—故意未遂、或故意未遂與過失犯數罪併罰 I. 結果提前發生不是因果流程偏離,而是一種不能未遂 II. 前行為是後行為的自然因果要素? III. 前行為的結果認識與後行為的結果認識並不相同 四、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一)德國學說爭議與立法史上的演變 (二)當前五種學說的看法 A.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Lehre von den negativen Tatbestandsmerkmalen) B.限制罪責理論(Die eingeschrankte Schuldtheorie) C.嚴格罪責理論(Die strenge Schuldtheorie) D.限制法律效果的罪責理論(Die rechtsfolgenverweisende Schuldtheorie) E.法律效果獨立的罪責理論(Die rechtsfolgenselbstandige Schuldtheorie) (三)檢驗五種學說的三種結論看法 1. 關於嚴格罪責理論—構成要件故意的警示作用與刑罰的可罰性漏洞? (1)過失行為當中也會產生警示作用 (2)為填補過失犯可罰性漏洞而論以故意犯是倒果為因 (3)誤認阻卻違法前提事實的行為人不一定欠缺不法意識 (4)透過形式邏輯反證故意犯可罰性的欠缺? 2. 關於「限制法律效果之罪責理論」-共犯的處罰漏洞? (1)具有故意不法但論以過失? (2)具有填補共犯處罰漏洞的優點? 3. 關於二階論的問題與Schunemann的改良式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 (1)學說上二階論或「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的正反意見 I. 二階論的優點 II. Hirsch的批評--「構成要件不該當」與「構成要件該當、但阻卻違法」的規範意義不相同 III. Hirsch的批評—被誤想防衛的侵害人其防禦權被剝奪 IV. Schunemann對Hirsch的反擊 (a)在社會損害性的考量下,構成要件不該當與阻卻違法沒有區別 (b)正當防衛當中的侵害行為不以刑法上的違法行為為必要 (c)本文對防禦權爭執的看法 (2)Schunemann的改良式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 I. Schunemann對通說「限制罪責理論」的看法 II. Schunemann對傳統反面構成要件理論的質疑 III. Schunemann的改良式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 (3)本文對二階論或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的看法 I. 容許規範的獨立性與(侵害人的)容忍義務 II. 一元或多元的構成要件概念? 4. 本文看法:限制罪責理論見解的法理基礎—構成要件功能論的三元區分 (1)貝林的實質一元構成要件概念 (2)三元論的構成要件概念 (3)「錯誤構成要件」(Irrtumstatbestand)與「不法故意」(Unrechtsvorsatz) (四)反面容許構成要件錯誤的問題 1.主觀阻卻違法要素的必要性與主觀阻卻違法要素的內容 (1)主觀阻卻違法要素的必要性-從「行為非價」與「結果非價」出發 (2)阻卻違法故意的內涵 2.本文看法—從「行為不法」、「結果不法」、「不法故意」與「錯誤構成要件」等概念修正未遂犯的定義 (1)既遂犯或未遂犯? I. 具備行為不法、但欠缺結果不法—成立未遂犯 II. 既遂犯的看法 III. 本文對既遂犯見解的看法 (2)未遂犯的重新定義—具備不法故意,但錯誤構成要件不合致 五、小結 第二章 間接正犯的事實錯誤 一、間接正犯之正犯要件的錯誤 (一)幕後者沒有認識到犯罪支配狀態的存在(Die Verkennung tatherrschaftsbegru ndender Umstande) 1. 事實上幕前者(犯罪實行者)無故意的情形 A. 幕後行為人成立間接正犯 B. 幕後行為人成立未遂教唆(Versuchte Anstiftung) C. 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Vollendete Anstiftung) (1)幕前直接行為人具有認識過失 (2)幕前的直接行為人具備無認識過失的情形 2. 事實上幕前直接行為人無罪責之情形—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 (二)幕後行為人誤認為犯罪支配狀態存在(Die irrige Annahme tatherrschaftsbegr& uuml;ndender Umstande) 1. 事實上幕前直接行為人具有故意的情形 A. 幕後行為人成立間接正犯的未遂犯 B. 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Vollendete Anstiftung) 2. 事實上幕前直接行為人具有罪責的情形-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 (三)本文看法 1.「罪責要素不一致」的錯誤類型 (1)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具有罪責—既遂教唆 (2)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沒有罪責—間接正犯的未遂犯 (3)對於罪責要素不一致之錯誤問題的結論 2.「故意要素」不一致的錯誤類型 (1)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具有故意-未遂教唆 (2)正犯欠缺客觀不法或主觀不法對於教唆人而言都是未遂教唆 (3)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沒有故意—間接正犯的未遂犯 (4)犯罪支配意思與教唆犯故意是異質關係 二、行為工具的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 (一)間接正犯應論以打擊錯誤的看法 (二)區分說的看法-以行為工具是否具有故意作為區分的標準 (三)本文看法:採取區分說的見解 1. 以行為工具是否具有故意決定間接正犯的客體錯誤或打擊錯誤 (1)如果行為工具具有故意,則間接正犯的著手始於行為工具的著手 (2)間接正犯概括承受行為工具的故意認識 2. 行為工具欠缺故意時,其認識上的錯誤等同於機械工具使用上的偏差 3. 「犯罪計劃說」取代「故意」成為歸責判準? 4. 關於行為工具的打擊錯誤問題 三、小結 第三章 共同正犯的事實錯誤 一、共同正犯一人的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 (一)共同正犯一人發生客體錯誤 1.因行為客體是否為共同正犯其中一人而有不同的結論? 2.共同犯罪計劃取代故意成為規範的判斷標準? (1)將客體錯誤視為因果流程偏離所形成的矛盾 (2)共同正犯一人的客體錯誤視為其他共同正犯的打擊錯誤? (3)共同正犯的主觀成立要件仍然必須兼顧行為人的故意 (三) 共同正犯一人發生打擊錯誤與因果流程偏離 1.共同正犯一人的打擊錯誤-犯罪參與人僅就直接行為人有故意且屬共同犯罪計劃預見範圍的部分成立共同正犯 2.共同正犯一人的因果流程偏離 (1) 判決的見解-正犯犯意+精神上的共同引發=共同正犯 (2) 反對「犯意理論」(Animus-Theorie)的學說見解-Roxin的共同正犯「功能支配」理論 (3) 本文看法-欠缺共同犯罪計劃行為人仍可單獨成立故意既遂 二、涉及不同構成要件的共同正犯 (一)共同正犯的「過剩行為」與「相續共同正犯」 (二)共同正犯與加重結果構成要件 三、小結 第四章 教唆犯的事實錯誤 一、正犯的客體錯誤對教唆犯產生的法律意義 (一)我國實務與學說見解 (二)德國實務與學說見解 1. 德國實務見解 2. 三種學說看法 A. 教唆犯應成立未遂教唆(versuchte Anstiftung),至多成立過失犯 B. 教唆犯應成立教唆未遂(Anstiftung zum Versuch) C. 教唆犯應該成立教唆既遂(Anstiftung zum vollendeten Delikt) 二、檢視三種學說 (一)未遂教唆(versuchte Anstiftung)見解的邏輯謬誤 1. 正犯已經著手,教唆人如何成立未遂教唆? 2. 正犯不是教唆犯的行為工具 3. 犯罪計劃說所導致的自我矛盾 (二)教唆未遂(Anstiftung zum Versuch)見解與共犯從屬原則的衝突 1. 從「支配」概念來看,正犯客體錯誤不是教唆犯的打擊錯誤 2. 正犯一旦成立既遂犯,教唆犯即無法成立「教唆未遂」 (三)本文看法-教唆犯應成立「教唆既遂」 1. 「未遂教唆」的看法首先被排除 2. 從等價理論無法倒出「教唆未遂」的見解 3. 正犯的追加行為不可歸責於教唆犯 三、評價的標準--「教唆犯的雙重故意」或「共犯從屬性原則」? (一)兩種觀點的區別 (二)從「純粹促因說」的教唆犯處罰依據到「教唆犯雙重故意」 (三)從「支配可能性」看教唆犯不法的獨立性 (四)「教唆故意」與「法益侵害的實現」決定教唆犯的可罰性 (五)關於正犯打擊錯誤的問題—教唆犯僅就自己具有故意、過失的情形成立間接正犯或過失同時犯 四、小結 第五章 結論 一、關於錯誤分類理論 (一)從「事實錯誤/法律錯誤」到「構成要件錯誤/違法性錯誤」 (二)回歸「事實錯誤/法律錯誤」分類的實益—是否可能阻卻不法故意 二、故意的認識對象 (一)概念的內含與外延 (二)不同犯罪參與類型有不同的故意認識標準 (三)對應理論作為解決事實錯誤的萬靈丹? 參考文獻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目錄 縮語表 緒論 第一章 單獨直接正犯的事實錯誤 一、 主體錯誤 (一) 不純正的主體錯誤(主體資格取決於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主體錯誤與客體錯誤相互競合 (二) 純正的主體錯誤(主體資格並非取決於主客體的相互關係)—義務犯的義務錯誤 1. 正面的主體錯誤(行為人沒有認識到主體資格要素)—是否阻卻故意? (1) 伴隨意識(Mitbewustsein)對主體要素的適用可能性? (2) 本文看法—主體要素是違法性的義務要素,主體錯誤不阻卻故意 2. 反面的主體錯誤(行為人誤認主體資格要素存在)—可罰的不能未遂或不可罰的幻覺犯? (1) 本文的判斷依據-反面構成要件錯誤或反面禁止錯誤? (2) 學說上的爭議-反面構成要件錯誤或反面包攝錯誤? (3) 本文看法-反面主體錯誤是對違法性義務要素的誤認,成立無可罰性的幻覺犯 二、客體錯誤 (一)客體錯誤概念、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的存在構造差異 1.客體錯誤概念 2.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的存在構造差異 (二)從早期學說到當前學說的看法 1. 主張阻卻故意的早期學說—訴諸「動機論」或「意志論」的看法 (1)李斯特的動機論 (2)Rothkugel的意志論 2. 德國通說見解—等價理論(Gleichwertigkeitstheorie)的看法 (1)等價理論與等價理論的相關詮釋 I. 等價理論的傳統說法 II. Puppe的看法 III. 具體理論也可以得出不卻故意的相同結論 IV. Hillenkamp對等價理論的質疑 (2)主觀的等價理論或客觀的等價理論?--Warda對等價理論的註解 I. Warda對等價性判斷所下的定義 II. Warda採取主觀等價理論的理由依據與實例 i. Warda的理由或判斷公式 ii. 實例的說明—以德國刑法「濫行性迫害罪」(§ 176 StGB) 為例 III. 本文對Warda見解的看法 3. Roxin的「犯罪計劃說」(Tatplan-Theorie) (1)客體錯誤作為因果流程偏離的下位類型 (2)犯罪計劃說對其他法律原則的退讓 (3)本文對犯罪計劃說的看法 (三)本文對客體錯誤的結論—在客體錯誤當中等價理論與具體理論不矛盾 1. 客體錯誤不是因果流程偏離 (1)客體錯誤是著手之前即產生的錯誤 (2)故意的認識對象是從具體對象當中所呈現的構成要件要素描述內容,在等價理論的基礎上仍然可以存在具體化的故意! 2. 將客體錯誤視為因果流程偏離下位類型所產生的矛盾 (1)從「橋墩案」的因果偏離看「人的客體錯誤」 (2)概念的邏輯謬誤 3. 等價客體錯誤與不等價客體錯誤的法律效果 (1)學說上的處理模式 (2)等價客體錯誤與不等價客體錯誤有別? I.差別待遇欠缺理由 II.理論的一貫性 III.可能的反對見解 (3)從不能未遂的觀點來看客體錯誤的法律效果 三、因果流程錯誤 (一)因果流程偏離(Kausalabweichung) 1. 傳統見解與客觀歸責論者之觀點的差異 (1)因果流程偏離是否為德國刑法第16條阻卻故意的問題? (2)傳統錯誤理論視因果流程的相當性為主觀歸責的判斷問題 (3)客觀歸責論者視因果流程的相當性為客觀歸責的問題 (4)不同的理解導源於「因果流程是否為故意的認識對象」的爭執 2. 本文對因果流程偏離問題的看法 (1)因果偏離的相當性或預見可能性應當屬於客觀歸責的問題 I.故意歸責的標準無法取決於預見可能性這個過失犯判準 II.「因果流程」有別於「因果關係」,不是故意的認識對象 (2)否定客觀歸責仍有成立故意既遂的可能性 (二)打擊錯誤(aberratio ictus) 1. 德國少數說見解(等價理論)—打擊錯誤是客體錯誤的下位類型 2. 德國通說見解—具體理論(Konkretisierungstheorie) 3. 其他學說見解--「犯罪計劃說」、「故意危險理論」與「實質等價理論」 A. Roxin的犯罪計劃說「Tatplan-Theorie」 (1)「危險實現」同時是故意犯與過失犯的客觀歸責判斷標準 (2)犯罪計劃涉及擇一故意時,,打擊錯誤不排除結果歸責 B. Puppe的修正見解 (1)關於「概括故意」與「具體(或特別)故意」 (2)根據客觀上的危險密度決定行為人所認識的危險是否為「故意危險」 C. Hillenkamp的「實質等價理論」(materielle Gleichwertigkeitstheorie) (1)形式等價理論與實質等價理論 (2)以法益類型作為區分方式決定「實質的等價性」 4. 本文看法 (1)等價理論無法檢驗打擊錯誤,只能檢驗認識錯誤(客體錯誤) (2)打擊錯誤可能出現三種效果 (三)「結果提前發生」與「結果延後發生」 1. 結果延後發生(verspateter Erfolgseintritt) (1)各種學說看法 (A)概括故意理論 (B)Maurach與Jakobs的看法 (C)德國通說與較新實務見解 (D)Puppe的看法 (E)Roxin的看法 (2)本文看法—故意未遂、或故意未遂與過失犯數罪併罰 I. 五種學說與兩種結論、以及問題的關鍵-行為數 II. 後行為無法與前行為結合成為單一故意行為 III. 後行為是純粹的自然因果要素? IV. 前行為是否為未必故意與後行為的法律評價無關 V. 前行為與後行為是互相獨立受刑法評價的兩個行為 2. 結果提前發生(der vorzeitige Erfolfseintritt) (1)案例類型 (2)學說上的爭議 (3)本文看法—故意未遂、或故意未遂與過失犯數罪併罰 I. 結果提前發生不是因果流程偏離,而是一種不能未遂 II. 前行為是後行為的自然因果要素? III. 前行為的結果認識與後行為的結果認識並不相同 四、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一)德國學說爭議與立法史上的演變 (二)當前五種學說的看法 A.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Lehre von den negativen Tatbestandsmerkmalen) B.限制罪責理論(Die eingeschrankte Schuldtheorie) C.嚴格罪責理論(Die strenge Schuldtheorie) D.限制法律效果的罪責理論(Die rechtsfolgenverweisende Schuldtheorie) E.法律效果獨立的罪責理論(Die rechtsfolgenselbstandige Schuldtheorie) (三)檢驗五種學說的三種結論看法 1. 關於嚴格罪責理論—構成要件故意的警示作用與刑罰的可罰性漏洞? (1)過失行為當中也會產生警示作用 (2)為填補過失犯可罰性漏洞而論以故意犯是倒果為因 (3)誤認阻卻違法前提事實的行為人不一定欠缺不法意識 (4)透過形式邏輯反證故意犯可罰性的欠缺? 2. 關於「限制法律效果之罪責理論」-共犯的處罰漏洞? (1)具有故意不法但論以過失? (2)具有填補共犯處罰漏洞的優點? 3. 關於二階論的問題與Schunemann的改良式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 (1)學說上二階論或「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的正反意見 I. 二階論的優點 II. Hirsch的批評--「構成要件不該當」與「構成要件該當、但阻卻違法」的規範意義不相同 III. Hirsch的批評—被誤想防衛的侵害人其防禦權被剝奪 IV. Schunemann對Hirsch的反擊 (a)在社會損害性的考量下,構成要件不該當與阻卻違法沒有區別 (b)正當防衛當中的侵害行為不以刑法上的違法行為為必要 (c)本文對防禦權爭執的看法 (2)Schunemann的改良式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 I. Schunemann對通說「限制罪責理論」的看法 II. Schunemann對傳統反面構成要件理論的質疑 III. Schunemann的改良式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 (3)本文對二階論或反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的看法 I. 容許規範的獨立性與(侵害人的)容忍義務 II. 一元或多元的構成要件概念? 4. 本文看法:限制罪責理論見解的法理基礎—構成要件功能論的三元區分 (1)貝林的實質一元構成要件概念 (2)三元論的構成要件概念 (3)「錯誤構成要件」(Irrtumstatbestand)與「不法故意」(Unrechtsvorsatz) (四)反面容許構成要件錯誤的問題 1.主觀阻卻違法要素的必要性與主觀阻卻違法要素的內容 (1)主觀阻卻違法要素的必要性-從「行為非價」與「結果非價」出發 (2)阻卻違法故意的內涵 2.本文看法—從「行為不法」、「結果不法」、「不法故意」與「錯誤構成要件」等概念修正未遂犯的定義 (1)既遂犯或未遂犯? I. 具備行為不法、但欠缺結果不法—成立未遂犯 II. 既遂犯的看法 III. 本文對既遂犯見解的看法 (2)未遂犯的重新定義—具備不法故意,但錯誤構成要件不合致 五、小結 第二章 間接正犯的事實錯誤 一、間接正犯之正犯要件的錯誤 (一)幕後者沒有認識到犯罪支配狀態的存在(Die Verkennung tatherrschaftsbegru ndender Umstande) 1. 事實上幕前者(犯罪實行者)無故意的情形 A. 幕後行為人成立間接正犯 B. 幕後行為人成立未遂教唆(Versuchte Anstiftung) C. 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Vollendete Anstiftung) (1)幕前直接行為人具有認識過失 (2)幕前的直接行為人具備無認識過失的情形 2. 事實上幕前直接行為人無罪責之情形—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 (二)幕後行為人誤認為犯罪支配狀態存在(Die irrige Annahme tatherrschaftsbegr& uuml;ndender Umstande) 1. 事實上幕前直接行為人具有故意的情形 A. 幕後行為人成立間接正犯的未遂犯 B. 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Vollendete Anstiftung) 2. 事實上幕前直接行為人具有罪責的情形-幕後行為人成立既遂教唆 (三)本文看法 1.「罪責要素不一致」的錯誤類型 (1)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具有罪責—既遂教唆 (2)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沒有罪責—間接正犯的未遂犯 (3)對於罪責要素不一致之錯誤問題的結論 2.「故意要素」不一致的錯誤類型 (1)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具有故意-未遂教唆 (2)正犯欠缺客觀不法或主觀不法對於教唆人而言都是未遂教唆 (3)幕後行為人誤認直接行為人沒有故意—間接正犯的未遂犯 (4)犯罪支配意思與教唆犯故意是異質關係 二、行為工具的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 (一)間接正犯應論以打擊錯誤的看法 (二)區分說的看法-以行為工具是否具有故意作為區分的標準 (三)本文看法:採取區分說的見解 1. 以行為工具是否具有故意決定間接正犯的客體錯誤或打擊錯誤 (1)如果行為工具具有故意,則間接正犯的著手始於行為工具的著手 (2)間接正犯概括承受行為工具的故意認識 2. 行為工具欠缺故意時,其認識上的錯誤等同於機械工具使用上的偏差 3. 「犯罪計劃說」取代「故意」成為歸責判準? 4. 關於行為工具的打擊錯誤問題 三、小結 第三章 共同正犯的事實錯誤 一、共同正犯一人的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 (一)共同正犯一人發生客體錯誤 1.因行為客體是否為共同正犯其中一人而有不同的結論? 2.共同犯罪計劃取代故意成為規範的判斷標準? (1)將客體錯誤視為因果流程偏離所形成的矛盾 (2)共同正犯一人的客體錯誤視為其他共同正犯的打擊錯誤? (3)共同正犯的主觀成立要件仍然必須兼顧行為人的故意 (三) 共同正犯一人發生打擊錯誤與因果流程偏離 1.共同正犯一人的打擊錯誤-犯罪參與人僅就直接行為人有故意且屬共同犯罪計劃預見範圍的部分成立共同正犯 2.共同正犯一人的因果流程偏離 (1) 判決的見解-正犯犯意+精神上的共同引發=共同正犯 (2) 反對「犯意理論」(Animus-Theorie)的學說見解-Roxin的共同正犯「功能支配」理論 (3) 本文看法-欠缺共同犯罪計劃行為人仍可單獨成立故意既遂 二、涉及不同構成要件的共同正犯 (一)共同正犯的「過剩行為」與「相續共同正犯」 (二)共同正犯與加重結果構成要件 三、小結 第四章 教唆犯的事實錯誤 一、正犯的客體錯誤對教唆犯產生的法律意義 (一)我國實務與學說見解 (二)德國實務與學說見解 1. 德國實務見解 2. 三種學說看法 A. 教唆犯應成立未遂教唆(versuchte Anstiftung),至多成立過失犯 B. 教唆犯應成立教唆未遂(Anstiftung zum Versuch) C. 教唆犯應該成立教唆既遂(Anstiftung zum vollendeten Delikt) 二、檢視三種學說 (一)未遂教唆(versuchte Anstiftung)見解的邏輯謬誤 1. 正犯已經著手,教唆人如何成立未遂教唆? 2. 正犯不是教唆犯的行為工具 3. 犯罪計劃說所導致的自我矛盾 (二)教唆未遂(Anstiftung zum Versuch)見解與共犯從屬原則的衝突 1. 從「支配」概念來看,正犯客體錯誤不是教唆犯的打擊錯誤 2. 正犯一旦成立既遂犯,教唆犯即無法成立「教唆未遂」 (三)本文看法-教唆犯應成立「教唆既遂」 1. 「未遂教唆」的看法首先被排除 2. 從等價理論無法倒出「教唆未遂」的見解 3. 正犯的追加行為不可歸責於教唆犯 三、評價的標準--「教唆犯的雙重故意」或「共犯從屬性原則」? (一)兩種觀點的區別 (二)從「純粹促因說」的教唆犯處罰依據到「教唆犯雙重故意」 (三)從「支配可能性」看教唆犯不法的獨立性 (四)「教唆故意」與「法益侵害的實現」決定教唆犯的可罰性 (五)關於正犯打擊錯誤的問題—教唆犯僅就自己具有故意、過失的情形成立間接正犯或過失同時犯 四、小結 第五章 結論 一、關於錯誤分類理論 (一)從「事實錯誤/法律錯誤」到「構成要件錯誤/違法性錯誤」 (二)回歸「事實錯誤/法律錯誤」分類的實益—是否可能阻卻不法故意 二、故意的認識對象 (一)概念的內含與外延 (二)不同犯罪參與類型有不同的故意認識標準 (三)對應理論作為解決事實錯誤的萬靈丹? 參考文獻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173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錯誤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事實錯誤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作為犯事實錯誤 zh_TW dc.title (題名) 論作為犯的事實錯誤-對德國學說的評析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教科書> 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下)增訂六版,1998年。 2.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增訂七版,2000年。 3. 陳志龍,人性尊嚴與刑法體系入門,1995年。 4. 蔡墩銘,中國刑法精義,1994年。 5. 蘇俊雄,刑法總論Ⅱ初版,1997年。 <期刊與論文集> 1. 王玉銓,論因果流程錯誤,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3期,2000年6月,頁52以下。 2. 許玉秀,客觀的故意概念-評德國的間接故意概念,主觀與客觀之間,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0,1997年,頁49以下。 3. 許玉秀,檢驗客觀歸責的理論基礎-客觀歸責理論是什麼?,主觀與客觀之間,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0,1997年,頁231以下。 4. 許玉秀,妨害性自主與打擊錯誤,刑法的問題與對策,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4,1999年,頁292以下。 5. 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刑法的問題與對策,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4,1999年,頁1以下。 6. 許玉秀,客觀歸責與因果關係,刑法的問題與對策,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4,1999年,頁141以下。 7. 許玉秀,犯罪階層體系及其方法論,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6,2000年,頁55以下。 8. 許玉秀、王玉銓合著,從「所知所犯」論不法事實與罪責事實的區分,刑法70年之回 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2000年,頁159以下。 9. 黃榮堅,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1996年。 10. 黃榮堅,論正當防衛,刑罰的極限,1998年,頁112以下。 11. 陳志龍,許可性構成要件錯誤 --- 兼論負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臺大法學論叢 第 20卷第1 期,1990年12月,頁205以下。 12. 蔡聖偉,不能未遂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德文參考文獻】 <教科書> 1. Baumann, Jurgen/Weber, Ulrich/Mitsch, Wolfgang: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10. Aufl., 1995. 2. Blei, Hermanni:Strafrecht I, Allgemeiner Teil, 18. Aufl., 1983. 3. Jakobs, Gunther: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1993. 4. Jescheck, Hans-Heinrich/Weigend, Thomas: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5. Aufl., 1996. 5. Liszt, Franz von:Lehrbuch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 26. Aufl. bearbeitet von E. Schmidt, 1932, Keip Verlag 1996. 6. Liszt, Franz von:Lehrbuch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 21. und 22. Aufl., 1919, Keip Verlag 1997. 7. Maurach, Reinhard/Zipf, Heinz: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Teilband 1, 7. Aufl., 1987. 8. Maurach, Reinhard/Zipf, Heinz: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Teilband 2, 6. Aufl., 1984. 9. Otto, Grundkurs:Grundkurs Strafrecht, Bd. I, 5. Aufl., 1996. 10. Roxin, Claus: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d. I, 3. Aufl., 1997. 11. Welzel, Hans:Das Deutsche Strafrecht, 11. Aufl., 1969. 12. Wessels, Johannes/Beulke,Werner: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9. Aufl., 1999. <德國實務見解> ◎ BGHSt 3, 194 ◎ RGSt 54, 196 ◎ BGHSt 5, 245 ◎ RGSt 56, 259 ◎ BGHSt 7, 329 ◎ RGSt 60, 261 ◎ BGHSt 9, 180 ◎ RGSt 67, 258 ◎ BGHSt 14, 193 ◎ BGHSt 38, 34 <注釋書> 1. NK: Nomos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1996. 2. LK: Leipziger Kommentar Groskommentar, 11.Aufl., 14. Lieferung: §§15-18, Bearbeiter: Friedrich-Christian Schroeder, 1994. 3. LK: Leipziger Kommentar Groskommentar, 11.Aufl., 8. Lieferung: §§25-27, Bearbeiter: Claus Roxin, 1993. 4. LK: Leipziger Kommentar Groskommentar, 11.Aufl., 16. Lieferung: §§28-Vor32, Bearbeiter: §§28-31: Claus Roxin, Vor §32: Hans Joachim Hirsch, 1994. 5. SK: Systematisch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Bd. I, 5. Aufl., 1990. 6. Schonke-Schroder: 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24. Aufl., 1991. <期刊與專論> 1. Backmann, Leonhard:Die Rechtsfolgen der aberratio ictus, JuS 1971, S.113 ff. 2. Backmann, Leonhard:Grundfalle zum strafrechtlichen Irrtum, JuS 1972, S. 196 ff. 3. Baumann, Jurgen: Mittelbare Taterschaft oder Anstiftung bei Fehlvorstellungen uber den Tatmettler ?, JZ 1958, S.230 ff. 4. Bemmann, Gunter:Beitrage zur Strafrechtswissenschaft, 2. Aufl., 1996, 70 ff. 5. Frisch, Wolfgang:Vorsatz und Risiko, 1983. 6. Frisch, Wolfganf:Tatbestandsmasiges Verhalten und Zurechnung des Erfolgs, 1988. 7. Frisch, Wolfgang:Vorsatz und Mitbewustsein-Strukturen des Vorsatzes, Armin Kaufmann-GS, 1989, S.314 ff. 8. Geppert, Klaus:Zum ?error in persona vel obiecto“ und zur ? aberratio ictus“, Jura, 1992, S.163 ff. 9. Herzberg, Rolf Dietrich:Taterschaft und Teilnahme, 1. Aufl., 1977. 10. Herzberg, Rolf Dietrich:Aberratio ictus und error in objecto, JA 1981, S.369 ff. 11. Herzberg, Rolf Dietrich:Zur Eingrenzung des vorsatzausschliesenden Irrtums, JZ 1993, S. 1017 ff. 12. Hettinger, Michael:Die Bewertung der ?aberratio ictus“ beim Alleintater, GA 1990, S. 531 ff. 13. Hillenkamp, Thomas:Die Bedeutung von Vorsatzkonkretisierungen bei abweichendem Tatverlauf, 1971. 14. Hruschka, Joachim:Der Standard-Fall der aberratio ictus und verwandte Fallkonstellationen, JZ 1991, S. 488 ff. 15. Jakobs, Gunther:Uber die Behandlung von Wollensfehlern und Wissensfehlern, ZStW 101(1989), S. 516 ff. 16. Kuhlen, Lothar:Die Unterscheidung von vorsatzausschliesendem und nichtvorsatzausschliesendem Irrtum, 1987. 17. Luderssen, Klaus: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18. Platzgummer, Winfried:Die Bewustseinsform des Vorsatzes, 1964. 19. Puppe, Ingeborg:Der Vorstellungsinhalt des dolus eventualis, ZStW 103 (1991), S.14 ff. 20. Puppe, Ingeborg:Zur Revision der Lehre vom ?konkreten“ Vorsatz und der Beachtlichkeit der aberratio ictus, GA 1981, S.20 ff. 21. Puppe, Ingeborg:Tatirrtum, Rechtsirrtum, Subsumtionsirrtum, GA 1990, S.145 ff. 22. Puppe, Ingeborg:Vorsatz und Zurechnung, 1992. 23. Puppe, Ingeborg:容許構成要件錯誤,政大法學評論第55期,1996年,頁248以下。 24. Roxin, Claus:Besprechung von Platzgummer, Die Bewustseinsform des Vorsatzes, ZStW 78(1966), S.254 ff. 25. Roxin, Claus:Ta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 7. Aufl., 2000. 26. Roxin, Claus:Rose-Rosahl redivivus, FS-Spendel, 1992, S. 289 ff. 27. Schlehofer, Horst:Vorsatz und Tatabweichung, 1996. 28. Schreiber, Hans-Ludwig:Grundfalle zu ?error in objecto“ und ?aberratio ictus“ im Strafrecht, JuS 1985, 873 ff. 29. Schroth, Ulrich:Vorsatz und Irrtum, 1998. 30. Schunemann, Bernd:Die deutschsprachige Strafrechtswissenschaft nach der Strafrechtsreform im Spiegel des Leipziger Kommentars und des Wiener Kommentars, GA, 1985, S.350 ff. 31. Silva-Sanchez, Jesus-Maria:Aberratio ictus und objektive Zurechnung, ZStW 101(1989), 353 ff. 32. Warda, Gunter:Zur Gleichwertigkeit der verwechselten Objekte beim error in obiecto, FS-Blau, 1985, S. 159 ff. 33. Welzel, Hans:Studien zum System des Strafrechts, ZStW 58, S. 193 ff. <工具書> ◎ (Creifelds)Rechtsworterbuch, begr. von Carl Creifelds, Hrsg. von Klaus Weber, 15 Aufl., 1999, ISBN 3 406 443001.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