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街舞、街頭舞者、與中正紀念堂—人、活動、次文化與公共空間之關係
Street-dance, B. Boy, & C.K.S.`s Memorial Hall--- The Relationship of Citizens, Activities, Subculture, & Public space作者 林伯勳
Lin, Po-shin貢獻者 張金鶚
林伯勳
Lin, Po-shin關鍵詞 街舞
中正紀念堂
公共空間
第三空間
非正式體制
street dance
C.K.S.`s memorial hall
public space
thirdspace
informal system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5-四月-2016 16:09:18 (UTC+8) 摘要 公共空間應該是什麼?公共空間裡的衝突該如何解決?本研究藉由中正紀念堂與街舞之經驗,歸納公共空間理論上爭論不休的問題。如何讓活動在公共空間中自由的發生?作為公共空間的中正紀念堂,代表特殊之文化意涵,與街頭舞蹈的表現的另類價值,因為硬體因素與交通區位而聚集在一起。但更重要的是街舞者如何利用生活,建構真實空間壓抑下的對立基地—第三空間,實踐公共空間真正的公共性,最終達成好的城市與好的公共空間之願景。
What is public space? How to solve conflicts in public space? This paper has been summarized all issues of public space theory by the experience of C.K.S.`s memorial hall and street dance. How to let activities happen naturally? Public space which like C.K.S.’s memorial hall presents special cultural meaning, and combines with alternative value of street dance by material equipment and location. But more important is that how B. Boys “live” their “thirdspace” to counter pressure of real space, realize true publicity of public space, reach the goal of good city public space eventually.參考文獻 期刊 1. Forester, John, 1989, Planning In The Face Of Pow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 Chicago. Volume: 49:67-80 2. Davidoff, Paul, 1965, 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 JAIP, 31(Nov. 1965) 3. Fainstein, Susan, 1997, Justice, Politics, and the Creation of Urban Space, 李永展教授2000年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班上課講義 4. Banerjee, Tridib, 2001, 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 Beyond invented streets and reinvented pla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Chicago. Volume:67 : 9-24 5. 王志弘,1996,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志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2期,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6. 林央敏,1987,一盤尚未啟蒙的族群 : 試論臺灣青少年文化,臺灣文藝107,52-58頁 7. 林益民,1997,在街頭相遇—側寫青少年舞團,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8. 夏鑄九,1994a,(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6期P.21-53,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9. 高強華,1993,青少年次級文化的瞭解和運用臺灣教育511,11-15頁 10. 高強華,1997,瞭解青少年次文化,中等教育48:6,101-105頁 11. 張渝役 黃秀美,1993,青少年次文化的導向責任,臺灣教育511,16-1 8頁 12. 郭恩慈,1998,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初析,城市與設計第五/六期,171-185頁 13. 陳奎熹,1996,青少年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546,2-7頁 14. 陳志梧 譯、夏鑄九、王志弘 編譯,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書局 15. 陸先恆,2000M,啟蒙辯證與哈伯瑪斯的批判—兼談哈伯瑪斯的誤解,當代雜誌157期P.32-41,合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6. 曾文志 劉玲君記錄整理,1995,「青少年對偶像、流行歌曲、流行用語之看法與態度」調查報告,學生輔導通訊41,144-148頁 17. 黃正旭,1995,青少年休閒場所觀察報告,學生輔導通訊39,50-55頁 18. 溫毓麒,1993,淺析青少年次級文化,臺灣教育511,25-27頁 19. 劉梅君等,1993,社會福利中政府的角色,當代青年第5卷第5期,1993 20. 謝偉成,1993,從畢業簽名冊看青少年次級文化,學生輔導通訊26,104-106頁 21. 簡妙如,2001,流行文化的日常實踐、專業領域與情感結構,流行文化研討會引言稿 書籍 1. Horocks, Chris and Jevtic, Zoran, 1997, Introducing Foucault, London : Icon Book Ltd. 2.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4) 3. Lynch, Kevin,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The M.I.T. Press 4. Lynch, Kevin, 1981, Good City Form, Cambridge:The MIT Press 5. Scruton, Roger, 1985, Thinkers of the New Left Wing,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6. Soja, Edward, 1989,Postmodern Geography, N.Y./London:Verso1989. 7. Soja, Edward, 1996, Thirdspace, N.Y./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 Ltd. 8. Edited By R. J. Johnston, Derek Gregory, and David Smith, 199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王志弘譯,1995,人文地理學辭典選譯,台北 9. 王志弘,1996,空間的社會分析,輔仁大學社會系上課講義 10. 王躍生 著,1997,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出版社 11. 田新喻 譯、波寇克 著,1991,文化霸權,台北:遠流出版社 12. 年12月 13. 宋伯欽 譯,Kevin Lynch 著,1999,都市意象(第六版),台北:台隆書店,P.49-62 14. 阮邦新,1997,批判理性社會實踐與香港困境,八方出版社 15. 季鐵男 編,1992,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出版社 16. 施植明 譯、諾伯舒茲 (Norberg-Schulz, Christian)著,1995,場所精神 : 邁向建築現象學,田園城市文化出版社 17. 施植明 譯、羅西 (Rossi, Aldo)著,1992,城市建築,博遠 [臺北縣] : 學英出版社 18. 夏鑄九 主編,1993a,空間、歷史與社會 論文選1987-1992,台北市 :唐山出版社 19. 夏鑄九,1993b,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市 : 唐山 20. 夏鑄九,1994b,公共空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出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執行 21. 夏鑄九、王志弘 編譯,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22. 夏鑄九等 譯,2001,網絡社會之崛起(新版),Manuel Castells 著,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23.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揚智出版社 24. 徐宗國 譯,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 著,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25. 徐宗國 譯、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 著, 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26. 張錦華,2001,傳播批判理論(第三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27. 郭恩慈 編,1998,香港空間製造,Crabs Company Limited出版 28. 陳秋伶 譯、Jan Gehl著、陳朝興 審訂,1996,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9. 陳學明 譯、JUgen Habermas著,1994,合法性危機,台北:時報出版社 30. 劉瑞華 譯、Douglass North 著,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出版社 31. 劉瑞華 譯、Douglass North 著,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時報出版社 32. 羅志如、范佳驤、厲以寧、胡代光,1993,現代西方經濟學說,台北:揚智出版社 33. 羅蘭巴特 著、李幼蒸 譯,1998,寫作的零度(初版八刷),台北:時報出版社 34. 龔卓軍 譯,Darian Leader 原著,1998,拉岡,台北:立緒出版社 碩博士論文 1. 吳思慧,1998,公共藝術生產的公共過程與「公共性」建構—以台北市東區捷運通風口公共藝術為案例,台灣大學城建築與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吳莉莉,1998,都市郊山之人與環境研究: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以台北市象山為例,台灣大學城建築與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尚瑞國,1998,政府行為、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以台灣戰後土地改革為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4. 彭繼賢,1996,以環境行為觀點探討都市開放空間之研究—以高雄市公園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劉雅琪,1999,從工廠到神殿:台金廠的空間論述,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連育正,2000,青少年消費型態與消費空間特性之關係研究-以西門町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1. Dance Soul台灣街舞資訊入口網站,http://www.dancesoul.com.tw/ 2. Dave Broad 著,劉惠敏 洪家寧 編譯,2000,全球化與勞工,中文共產主義資料庫,http://lightning.prohosting.com/~ccdb/ 3. Gerard Greenfield及Tim 著,月媚 譯,2000,什麼是全球化?,中文共產主義資料庫 4. 羊憶蓉,六月四日知識分子搞革命,聯副選刊,http://novel.udngroup.com.tw/arts/arts000604a.htm 5.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網站, http://www.cksmh.gov.tw/ 6. 國立台北大學熱舞社網站,http://freehomepage.taconet.com.tw/This/is/taconet/top_hosts//popdance/ 雜誌 1. The Source-the magazine of hip-hop music, culture & politics, 2001/2, Vol.137, N.Y.:The Source Com. 2. The Source-the magazine of hip-hop music, culture & politics, 2001/3, Vol.138, N.Y.:The Source Com. 3. HIPHOP街頭,2000年11月,尖端出版社 其他 1. 王志弘,2001,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上課講義,未出版 2. 王志弘,2001春季班,空間與社會讀本(上、下),未出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88257001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32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金鶚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林伯勳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n, Po-shin 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伯勳 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Po-shin en_US dc.date (日期) 2001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5-四月-2016 16:09:18 (UTC+8) - dc.date.available 15-四月-2016 16:09:18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5-四月-2016 16:09:18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A2002001326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116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257001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公共空間應該是什麼?公共空間裡的衝突該如何解決?本研究藉由中正紀念堂與街舞之經驗,歸納公共空間理論上爭論不休的問題。如何讓活動在公共空間中自由的發生?作為公共空間的中正紀念堂,代表特殊之文化意涵,與街頭舞蹈的表現的另類價值,因為硬體因素與交通區位而聚集在一起。但更重要的是街舞者如何利用生活,建構真實空間壓抑下的對立基地—第三空間,實踐公共空間真正的公共性,最終達成好的城市與好的公共空間之願景。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What is public space? How to solve conflicts in public space? This paper has been summarized all issues of public space theory by the experience of C.K.S.`s memorial hall and street dance. How to let activities happen naturally? Public space which like C.K.S.’s memorial hall presents special cultural meaning, and combines with alternative value of street dance by material equipment and location. But more important is that how B. Boys “live” their “thirdspace” to counter pressure of real space, realize true publicity of public space, reach the goal of good city public space eventually.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論文摘要 目錄 序 圖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重見公共空間 第一節 公共空間 第二節 公共性 第三節 三元空間論 第四節 三元辯證公共空間理論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空間使用衝突---關於國家音樂廳、戲劇院迴廊的各種觀察 第一節 中正紀念堂的空間意義與公共性演進 第二節 國家音樂廳、戲劇院迴廊的空間使用--各種觀點 第三節 使用者是誰 第四節 公共空間的私有化與排他性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回歸生活的公共空間 第一節 國家音樂廳、戲劇院迴廊與街舞的各種觀點 第二節 街舞?怎樣的次文化 第三節 過程理性、文化領導權、次文化與差異地點 第四節 重構公共空間理論 第五章 公共空間重構與次文化的結合 第一節 台灣街舞與國家音樂廳、戲劇院迴廊 第二節 習慣 第三節 地方感 第四節 第三空間論 第五節 公共性與非正式空間使用規範 第六節 小結 第六章 最後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3-1 詳細的環境觀察資料 附錄3-2 詳細的問卷資料 附錄4-1 台灣的街舞團體 附錄4-2 卡拉專訪 附錄4-3 可口可樂勁舞大賽歷史 附錄5-1 街舞歷史的Hip-hop 附錄5-2 台灣街舞的第一次 附錄5-3 附錄5-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326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街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正紀念堂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共空間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第三空間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非正式體制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treet dance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K.S.`s memorial hall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ublic space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irdspace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formal system en_US dc.title (題名) 街舞、街頭舞者、與中正紀念堂—人、活動、次文化與公共空間之關係 zh_TW dc.title (題名) Street-dance, B. Boy, & C.K.S.`s Memorial Hall--- The Relationship of Citizens, Activities, Subculture, & Public space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期刊 1. Forester, John, 1989, Planning In The Face Of Pow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 Chicago. Volume: 49:67-80 2. Davidoff, Paul, 1965, 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 JAIP, 31(Nov. 1965) 3. Fainstein, Susan, 1997, Justice, Politics, and the Creation of Urban Space, 李永展教授2000年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班上課講義 4. Banerjee, Tridib, 2001, 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 Beyond invented streets and reinvented pla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Chicago. Volume:67 : 9-24 5. 王志弘,1996,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志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2期,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6. 林央敏,1987,一盤尚未啟蒙的族群 : 試論臺灣青少年文化,臺灣文藝107,52-58頁 7. 林益民,1997,在街頭相遇—側寫青少年舞團,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8. 夏鑄九,1994a,(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6期P.21-53,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9. 高強華,1993,青少年次級文化的瞭解和運用臺灣教育511,11-15頁 10. 高強華,1997,瞭解青少年次文化,中等教育48:6,101-105頁 11. 張渝役 黃秀美,1993,青少年次文化的導向責任,臺灣教育511,16-1 8頁 12. 郭恩慈,1998,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初析,城市與設計第五/六期,171-185頁 13. 陳奎熹,1996,青少年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546,2-7頁 14. 陳志梧 譯、夏鑄九、王志弘 編譯,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書局 15. 陸先恆,2000M,啟蒙辯證與哈伯瑪斯的批判—兼談哈伯瑪斯的誤解,當代雜誌157期P.32-41,合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6. 曾文志 劉玲君記錄整理,1995,「青少年對偶像、流行歌曲、流行用語之看法與態度」調查報告,學生輔導通訊41,144-148頁 17. 黃正旭,1995,青少年休閒場所觀察報告,學生輔導通訊39,50-55頁 18. 溫毓麒,1993,淺析青少年次級文化,臺灣教育511,25-27頁 19. 劉梅君等,1993,社會福利中政府的角色,當代青年第5卷第5期,1993 20. 謝偉成,1993,從畢業簽名冊看青少年次級文化,學生輔導通訊26,104-106頁 21. 簡妙如,2001,流行文化的日常實踐、專業領域與情感結構,流行文化研討會引言稿 書籍 1. Horocks, Chris and Jevtic, Zoran, 1997, Introducing Foucault, London : Icon Book Ltd. 2.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4) 3. Lynch, Kevin,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The M.I.T. Press 4. Lynch, Kevin, 1981, Good City Form, Cambridge:The MIT Press 5. Scruton, Roger, 1985, Thinkers of the New Left Wing,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6. Soja, Edward, 1989,Postmodern Geography, N.Y./London:Verso1989. 7. Soja, Edward, 1996, Thirdspace, N.Y./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 Ltd. 8. Edited By R. J. Johnston, Derek Gregory, and David Smith, 199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王志弘譯,1995,人文地理學辭典選譯,台北 9. 王志弘,1996,空間的社會分析,輔仁大學社會系上課講義 10. 王躍生 著,1997,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出版社 11. 田新喻 譯、波寇克 著,1991,文化霸權,台北:遠流出版社 12. 年12月 13. 宋伯欽 譯,Kevin Lynch 著,1999,都市意象(第六版),台北:台隆書店,P.49-62 14. 阮邦新,1997,批判理性社會實踐與香港困境,八方出版社 15. 季鐵男 編,1992,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出版社 16. 施植明 譯、諾伯舒茲 (Norberg-Schulz, Christian)著,1995,場所精神 : 邁向建築現象學,田園城市文化出版社 17. 施植明 譯、羅西 (Rossi, Aldo)著,1992,城市建築,博遠 [臺北縣] : 學英出版社 18. 夏鑄九 主編,1993a,空間、歷史與社會 論文選1987-1992,台北市 :唐山出版社 19. 夏鑄九,1993b,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市 : 唐山 20. 夏鑄九,1994b,公共空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出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執行 21. 夏鑄九、王志弘 編譯,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22. 夏鑄九等 譯,2001,網絡社會之崛起(新版),Manuel Castells 著,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23.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揚智出版社 24. 徐宗國 譯,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 著,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25. 徐宗國 譯、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 著, 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26. 張錦華,2001,傳播批判理論(第三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27. 郭恩慈 編,1998,香港空間製造,Crabs Company Limited出版 28. 陳秋伶 譯、Jan Gehl著、陳朝興 審訂,1996,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9. 陳學明 譯、JUgen Habermas著,1994,合法性危機,台北:時報出版社 30. 劉瑞華 譯、Douglass North 著,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出版社 31. 劉瑞華 譯、Douglass North 著,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時報出版社 32. 羅志如、范佳驤、厲以寧、胡代光,1993,現代西方經濟學說,台北:揚智出版社 33. 羅蘭巴特 著、李幼蒸 譯,1998,寫作的零度(初版八刷),台北:時報出版社 34. 龔卓軍 譯,Darian Leader 原著,1998,拉岡,台北:立緒出版社 碩博士論文 1. 吳思慧,1998,公共藝術生產的公共過程與「公共性」建構—以台北市東區捷運通風口公共藝術為案例,台灣大學城建築與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吳莉莉,1998,都市郊山之人與環境研究: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以台北市象山為例,台灣大學城建築與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尚瑞國,1998,政府行為、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以台灣戰後土地改革為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4. 彭繼賢,1996,以環境行為觀點探討都市開放空間之研究—以高雄市公園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劉雅琪,1999,從工廠到神殿:台金廠的空間論述,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連育正,2000,青少年消費型態與消費空間特性之關係研究-以西門町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1. Dance Soul台灣街舞資訊入口網站,http://www.dancesoul.com.tw/ 2. Dave Broad 著,劉惠敏 洪家寧 編譯,2000,全球化與勞工,中文共產主義資料庫,http://lightning.prohosting.com/~ccdb/ 3. Gerard Greenfield及Tim 著,月媚 譯,2000,什麼是全球化?,中文共產主義資料庫 4. 羊憶蓉,六月四日知識分子搞革命,聯副選刊,http://novel.udngroup.com.tw/arts/arts000604a.htm 5.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網站, http://www.cksmh.gov.tw/ 6. 國立台北大學熱舞社網站,http://freehomepage.taconet.com.tw/This/is/taconet/top_hosts//popdance/ 雜誌 1. The Source-the magazine of hip-hop music, culture & politics, 2001/2, Vol.137, N.Y.:The Source Com. 2. The Source-the magazine of hip-hop music, culture & politics, 2001/3, Vol.138, N.Y.:The Source Com. 3. HIPHOP街頭,2000年11月,尖端出版社 其他 1. 王志弘,2001,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上課講義,未出版 2. 王志弘,2001春季班,空間與社會讀本(上、下),未出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