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翁秀琪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邱承君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邱承君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0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8-四月-2016 16:21:43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8-四月-2016 16:21:43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8-四月-2016 16:21:43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A2002001706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229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新聞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85451010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Benedict Anderson《想像共同體》刺激了跨學門的研究,甚至潛隱成為不同取徑的中軸。本文即以此書為虛擬的對話人,同時延伸書中的指標概念—想像,據以鋪陳、架構本研究的兩個問題:營造國族想像的要素?語言如何扣合本地文化資源以營造國族想像?循著Anderson揭示的時間、印刷資本主義和語言等文化要素,我們進一步將之搭上語言再現論,一方面建築「想像語言」觀、另外延伸時間、印刷資本主義於本地經驗與理論上的意涵。於想像語言,本研究以Wittgenstein後期論理為軸,並向功能語言學派借火,認為語言與脈絡(語境)間的遞迴關係適足以中介台灣社會脈絡與理論的接軌,特別是軸輻自該書印刷資本主義的雙層意涵—一面是文化、一面是結構。作為結構,本論文藉以引導出報業與善書兩個代表,而文化則遙指一種相對於古老宗教共同體的世俗而神聖之文化氛圍。文中也順勢轉入《民報》語料的分析。藉社論的耙梳,我們將文本語言資料、主題與相關意義構連上該時的社會實況與本地文化資源(於內容與形式上,皆隱隱地透露出某種神聖的氣味),其中,當以本省人╲外省人的定位為核心,同時含括了國族之於人的隱喻、對為官者的期待,以及時間因素的相關分析。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目錄 圖表目錄 論文摘要 第一章、《想像的共同體》—代緒論 第一節、研究緣起 一、大問題 二、小問題 第二節、「想像」的國族 一、從神聖時間到現代時間 二、一種語言、一種生產方式 三、誰的想像共同體 四、小結 第三節、問題意識 第二章、想像的社會機轉 第一節、認知的轉彎 第二節、時空型 第三章、想像的語言 第一節、生活的語言—Wittgenstein 第二節、詩的語言—《語言、語境與想像》 一、共同體的語言 二、詩與想像 第三節、脈絡的語言—功能語言學派 一、情境網絡 二、文化網絡 三、語域與文類 第四節、小結 第三節、重讀Anderson—代分析架構 一、始於國族、終於語言 二、文本選擇與說明 第四章、文本分析 第一節、亦實亦虛的國家? 第二節、異族、漢奸與外省人 一、〈如何中國化?〉 1、誰有骨氣? 2、既是異己也是同胞 二、〈漢奸的判決〉與〈怎樣來解除隔膜?〉 第三節、哪來的怨氣—為官之道 第四節、國魂? 一、中國化與中國魂 二、為國家收驚? 第五節、時間的系譜 第六節、在地的想像 第五章、結論 第一節、成果 第二節、限制 第三節、更多的想像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報紙與其他資料 附錄 一、〈國家高於一切的概念〉,《民報》1946年4月5日,一版 二、〈我們的國家觀念〉,《民報》,1946年7月3日,一版 三、〈如何中國化?〉,《民報》,1946年6月12日,一版 四、〈漢奸的判決〉,《民報》,1946年4月25日,一版 五、〈怎樣來解除隔膜?〉,《民報》,1946年4月29日,一版 六、〈官民各要反省〉,《民報》,1946年3月9日,一版 七、〈認識中國魂〉,《民報》,1946年6月19日,一版 八、〈創刊詞—民族意識之發揚及整個指導中心〉,《政經報》,1945年10月25日 九、〈語言、人我區隔與國族想像〉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706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想像的共同體》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國族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再現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語境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情境網絡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文化網絡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民報》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Benedict Anderson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想像《想像的共同體》—以《民報》社論為分析場域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文部分 邱承君(1998),〈語言、想像與人我區隔〉,發表於再現研究群討論會,未刊出。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洪漢鼎(1992),《語言學的轉向:當代分析哲學的發展》,台北:遠流。 趙彥寧(1999),〈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0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6期,頁37-83。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組碩士論文。 羅世弘(1994),《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媒介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篤堅(1996),〈對1980年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文化分析〉,收錄於張炎憲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303-330。 沈松橋(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頁1-78。 池煥德(1997),《「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全斌(1998),〈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究》,第56集,頁35-64。 黃克武(1996),〈「文化想像的與族國建構」專號序〉,《思與言》,第34卷第3期,頁Ⅰ-Ⅵ。 蕭高彥(1996),〈共同體的理念:一個思想史之考察〉,《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頁257-295。 方孝謙(1996),〈西來庵事變的象徵意義初探—果報、財富與兩性關係在有關善書中的鋪演〉,收錄於張炎憲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213-234。 ——(1999),〈再現之比較研究:實在、再現與意義〉,宣讀於再現研究群讀書會。 鍾蔚文、翁秀琪、簡妙如、邱承君(1999),〈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新聞如何呈現超經驗事件〉,《新聞學研究》,第58期,頁59-84。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研院社研所。 黃應貴(1999),〈導論:時間、歷史與記憶〉,收錄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吳叡人(1999),〈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吳叡人中譯,《想像的共同體》,頁1-21,台北:時報。 趙敦華(1996),《維根斯坦》,台北:生智。 周婉窈(1997),〈美與死—日本領台末期的戰爭語言〉,收錄於黃富三等編,《台灣史研究一百年》,頁85-99,台北:中研院台史所。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第58期,頁85-112。 鍾蔚文、翁秀琪、紀慧君、簡妙如(1999),〈新聞事實的邏輯〉,《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9卷第4期,頁575-589。 翁秀琪(1997),〈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97’年會。 翁佳音(1991),〈府城教會報所見日本領台前後歷史像〉,《台灣風物》,第41卷第3期,頁83-100。 高棣民(1997),〈殖民地時期台灣資本主義的根源〉,收錄於韋愛德、葛蘇珊編,張必蕪中譯,《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頁139-164,台北:人間。 史明(1992),《民族形成與台灣民族》,東京:株式會社東京研文社。 ——(1998),《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草根文化。 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張國興(1996),〈四本殖民統治時代台灣社會的變化〉,收錄於張炎憲等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頁55-76,台北:玉山社。 莊惠惇(1998),《文化霸權、抗爭論述—戰後初期台灣的雜誌文化分析》,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宗明(1997),〈對台灣戰後初期報業的原料控制(1945-1967):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畫性供應〉,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97’年會。 春原昭彥(1988),〈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報紙〉,劉明華中譯,《新聞研究資料》,第43期,頁163-183。 蔡培火(1971),《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 梁華璜(1981),〈台灣總督府對「閩報」及「全閩新日報」的遭縱策略〉,《台灣風物》,第31卷第3期,頁1-30。 何義麟(1996),〈戰後初期台灣報紙之保存現況與史料價值〉,《台灣史料研究》,第8號,頁88-97。 ——(?)〈《政經報》與《台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台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台灣舊雜誌覆刻系列4之4,《政經報》,台北:傳文文化。 林麗雲(1999),〈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發表於國科會美麗島研究計畫結案研討會。 楊肇嘉(1968),《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 李曉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1993),《島嶼新胎記—從終戰到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 ——(1996a),〈一百年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收錄於張炎憲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275-302。 ——(1996b),〈從《民報》看戰後初期台灣的政經與社會〉,《台灣史料研究》,第8號,頁98-122。 李世偉(1999),《日據時代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 朱榮貴(1996),〈台灣民間宗教中所呈現的孝道—以善書及媽祖信仰為例〉,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頁67-98,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呂紹理(1998),《水螺響起—日治時代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 林 正子(1996),〈年中行事〉,收錄於若林正丈等編,《台灣百科》,頁253-260,台北:一橋。 梁其姿(1999),〈《三字經》裡歷史時間的問題〉,收錄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頁31-74,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黃應貴(1999),〈導論:時間、歷史與記憶〉,收錄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頁1-30,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張珣(1993),〈台灣漢人收驚儀式與魂魄觀〉,收錄於黃應貴編,《人觀、意義與社會》,頁207-232,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6),〈道教與民間醫療文化—以著驚症候群為例〉,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儀式、廟會與社區》,頁427-458,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1999),〈香客的時間經驗與超越:以大甲進香為例〉,收錄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頁74-126,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劉康(1995),《對話的喧囂—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 李茂政(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 南方朔(1994),《台灣政治的深層批判》,台北:風雲時代。 許介鱗(1996),《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 若林正丈(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吳金珠、許佩賢中譯,台北:月旦。 薛化元(1993),《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1945-1965)》,台北:業強。 —— (1998),〈戰後十年台灣的政治初探〉,收錄於張炎憲等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馬起華(1986),《抗戰時期的政治建設》,台北:近代中國。 黃孋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 王汎森(1996),〈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頁1-18。 楊天石、王學莊編(1995),《南社史長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金澤(1994),《禁忌探密》,台北:珠海。 宋光宇(1994),〈台灣現行善書之蒐集與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志宇(1996),〈從鸞堂到儒神宗教—論鸞堂在台灣之發展與傳布〉,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頁157-178,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李豐楙(1996),〈道教齋儀與喪葬禮俗復合的魂魄觀〉,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頁459-484,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杜正勝(1993),〈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收錄於黃應貴編,《人觀、意義與社會》,頁27-88,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臧國仁、鍾蔚文(1997),〈時間概念與新聞報導:初探新聞文本如何使用時間語彙〉,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97’年會。 何華欽(1996),《二二八歷史敘事權的爭奪及其社會效應—歷史的敘事分析》,東海大學社研所碩士論文。 外文部分 Anderson,Benedict(1991[1983]),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 ——(1991[1983]),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吳叡仁中譯(1999),台北:時報。 Appleby,Joyce(1994),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薛絢中譯(1996),台北:正中。 Berger,Peter and Thomas Luckmann(1966),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鄒理民中譯(1991),台北:巨流。 Balakridhnan,Gopal(1996),”The Nation Imagination”,in Balakrighnan, G.(ed.),Mapping The Nation,p.198-213,London:Verso. Breuilly,John(1996),”Approaches to Nationalism”,in Balakrighnan, G.(ed.),Mapping The Nation,p.146-174,London:Verso. Chatterjee,Partha(1986),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 A Derivative Discourse?,London:Zed. ——(1993),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y,Princeton:Princeton Press. Duranti,Alessandro(1985),”Social Cultural Dimensions of Discourse”,in van Dijk,T. A.(ed.),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Vol.1 Disciplines of Discourse,London : Academic Press. Durkheim,Emile(),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芮傳明、趙學元中譯(1992),台北:遠流。 Friedch,Paul(1979),Language Context and the Imagination,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ggins,Suzanne and Martin J. R.(1997),”Genres and Registers of Discourse” in van Dijk, T. A.(ed.),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p.London : SAGE. Eagleton,Terry(1983),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吳新發中譯(1993),台北:書林。 Friedch,Paul(1979),Language Context and the Imagination,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Norman(1989), Hall,Stuart(1996),”Signification, Representation, Ideology: Althusser and the Post-Structuralist Debates” in Curran, J.,Morley, D. and V. Walkerdine(ed.),Cultural Studies and Communications,p.London: Arnold. ——(1997),”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in Hall, S.(ed.),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ions and Siginifying Practice,p.13-74,London:SAGE. Hobsbawm,Eric(1990),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978:Programme,Myth,Reality,吳金梅中譯(1997),台北:麥田。 ——(1992),"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s",in Hobsbawm, E. and T. Ranger(ed.),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Halliday,M A. K.(1996),”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s”,in Cobley,P.(ed.),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Reader,p.359-383,London:Routledge. ——(1996),”’Introduction’、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s: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in Cobley,P.(ed.),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Reader,p.88-98,London:Routledge. Hasan,R.(1995),"The concept of context in text" in Fries, P. H. and M. Gregory(ed.),Discourse in Society : Systemat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s,p.183-283,Norwood,New Jersey:Ablex. Innis,Harold A.(1972),Empire and Communication,曹定仁中譯(1993),台北:遠流。 Jensen,Klaus B.(1996),The Social Semiot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London:SAGE. James,Paul(1996),Nation Formation : Toward a Theory of Abstract Community,London:SAGE. Kress,Robert and Gunther Hodge(1993[1973]),Language as Ideology,London: Routledge. ——(1988),Social Semiotics,Cambridge:Polity Press. Laclau and Mouffe(1994[1985]),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陳墇津中譯(1994),台北:遠流。 Leckie-Tarry,Helen(1995),Language and Context : A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 of Register,London : Pinter Publishers. Mcluhan,Marshall(1965),Understanding Media : 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McGraw-Hill. ——(1967),Explorations in Communication : An Anthology,Boston:Beacon Press. Pinker,Steven(1994),The Language Instinct:How the Mind Create Language,洪蘭中譯(1998),台北:商週。 Potter,Jonathan(1998),”Cognition as Context”,in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Vol.31(1),p.29-44. Renan,Ernest(1990),”Qu’est-ce au’une nations?”,李紀舍中譯(1995),「何謂國家」,《中外文學》,第24卷第6期,頁4-18。 Smith,Anthony D.(1998),”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London : Routledge. Thompson,John B.(1995),The Media and Modernity: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Cambridge:Polity. Woodward,Kathryn(1997),”Concept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in Woodward, K.(ed.),Identity and Difference,London:SAGE. Wittgenstein,Ludwig(1945),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尚志英中譯(1995),台北:桂冠。 White,Alan(1990),The Language of Imagination,Oxford:Blackwell. Williams,Raymond(1976),Keywords,London:Fontana Press. 報紙與其他資料 Anderson,Benedict,〈民族主義圖騰,橫貫古今東西〉,李巧雲,閻紀宇中譯,中國時報,89年4月23日,第14版。 卜大中,〈民族想像的碰撞〉,中國時報,89年4月23日,第3版。 黃偉峰,〈一中原則:主權與民族主義的共同想像〉,中國時報,89年4月23日,第15版。 《民報》,〈國家高於一切的概念〉,1946年4月5日,一版(附錄二)。 《民報》,〈我們的國家觀念〉,1946年7月3日,一版(附錄三)。 《民報》,〈如何中國化?〉,1946年6月12日,一版(附錄四)。 《民報》,〈漢奸的判決〉,1946年4月25日,一版(附錄五)。 《民報》,〈怎樣來解除隔膜?〉,1946年4月29日,一版(附錄六)。 《民報》,〈官民各要反省〉,1946年3月9日,一版(附錄七)。 《民報》,〈認識中國魂〉,1946年6月19日,一版(附錄八)。 《政經報》,〈創刊詞—民族意識之發揚及整個指導中心〉,1945年10月25日(附錄九)。 (清)徐本項著(1924),《立命功過格》,慎讀山房。 (明)李士達輯(1877),《功過格輯要》。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