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從書籍出版分析台灣傳播學的發展(1947-1999)
作者 許峻彬
貢獻者 吳筱玫
許峻彬
關鍵詞 傳播學
書籍出版
學門發展
學術傳播
日期 2000
上傳時間 18-四月-2016 16:21:46 (UTC+8)
摘要 過去對台灣傳播學學術發展史的研究,偏重於分析傳播學專題研究、博碩士論文與期刊論文等三種研究成果,呈現出來的傳播學發展趨勢。在傳播學書籍的出版方面,欲遲遲缺乏研究,填補這一段空白的傳播學書籍出版史,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一。作為一個研習傳播學的學生,在學習傳播學的基本知識理論,據以向外探求研究人類傳播的各種現象後,對於自身依據的學門基礎與過往發展,不免產生一般濃厚的好奇心,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傳播學者陳世敏在檢討傳播學門入門科目,精闢地指出知識史對學門的重要性,以及他在分析過程中呈現出對傳播學學門建設工程的熱情,是促發研究者以冷闢生澀的傳播學知識出版史,作為研究課題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書目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朱立(1978):〈開闢中國傳播研究的第四戰場〉,《報學》,6(1),頁20-27。
     朱傳譽(1988):《中國新聞事業研究論集》。台北:商務。
     朱謙(1993):〈中文傳播研究三十年回顧與前瞻〉,臧國仁主編《中文傳播研究論述「一九九三中文傳播研究暨教學研討會」論文彙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中心。
     何家駒(1976):〈從《報學》內容看新聞學研究的趨勢〉,鄭貞銘(編)《新聞學論集》,頁431-442。台北:華崗。
     李金銓(1983):《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
     李瞻(1966):《世界新聞史》。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李瞻(1973):《比較電視制度》。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李瞻(1975):《我國新聞政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李瞻(1992):〈八十年來的新聞教育〉,《報學》,8(6),頁200-223。
     汪益(1999):《預知傳播記事:麥克魯漢讀本》。台北:商務。
     汪琪、臧國仁(1992):〈台灣地區傳播研究初探〉,宋立、陳韜文(編)《傳播與社會發展》,頁397-41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系。
     汪琪、臧國仁(1993):〈台灣地區傳播研究的回顧與展望〉,「1993中文傳播研究暨教育研討會」論文。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汪琪、臧國仁(1996):〈成長與發展中的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3,頁61-84。
     林東泰(1988):《傳播理論之應用》。台北:正中。
     林麗雲(2000):〈為台灣傳播研究另闢蹊徑?:傳播史研究與研究途徑〉,《新聞學研究》,63,頁35-54。
     胡述兆、吳祖善(1989):《圖書館學導論》。台北:漢美。
     徐佳士(1966):《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徐佳士(1967):〈麥克魯漢的傳播理論評介〉,《新聞學研究》,1,頁293-304。
     徐佳士(1972):《大眾傳播的未來》。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徐淑卿(2000):〈IACS由台灣人當家:第一本以亞洲為主體的國際學術期刊問世〉,《中時電子報》,2000年6月2日。網址為:http://www.chinatimes.com.tw/style/books/DATA/53143a.htm。
     祝基瀅(1986):《我國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研究現況之分析》。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祝基瀅(1987):《新聞與大眾傳播學》。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翁秀琪等(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台北:三民。
     張彥民、張霄亭(1968):《思想傳播學》。台北:作者自版。
     張彥民、張霄亭(1971):《思想傳播學》。台北:水牛。
     張彥民、張霄亭(1989):《思想傳播學》。台北:水牛。
     陳世敏(1970):〈報學半年刊的內容分析〉,《報學》,4(4),頁45-49。
     陳世敏(1999):〈關於傳播學入門科目的一些想法〉,「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新竹:關西。
     陳世敏(2000排印中):〈台灣傳播學書籍的出版〉,「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專題討論」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陳世敏、潘家慶、鄭瑞城(1994):〈《傳播學名著譯叢》譯著前言〉,陳世敏《美國大眾傳播思潮:從摩斯到麥克魯漢》。台北:遠流。
     彭家發(1992):《基礎新聞學》。台北:三民。
     曾虛白(1966):《中國新聞史》。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曾虛白(1969):〈十五年來的政大新聞研究所〉,《新聞學研究》,3,頁1-13。
     程之行(1993):《傳播理論》。台北:遠流。
     程宗明(1998):〈析論台灣傳播學研究╱實務的生產(1949-1980)與未來——從政治經濟學取向思考對比典範的轉向〉,「中華傳播學會1998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程麟雅(2000排印中):〈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傳播學院圖書分館支援新聞學專業研究之探討〉,「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專題討論」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須文蔚、陳世敏(1996):〈傳播學發展現況〉,《新聞學研究》,53,頁9-37。
     楊世凡(1985):《臺灣大眾傳播學術研究之表析(民國五十三年至七十四年)》。台北: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孝□、易行、鄭振煌(1972):《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傳播研究論文摘要》。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楊孝□、易行、鄭振煌(197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傳播研究論文摘要(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楊孝□等(1974):〈中國大眾傳播註解書目(上)〉,《新聞學研究》,13,頁127-194。
     楊孝□等(1975):〈中國大眾傳播註解書目(下)〉,《新聞學研究》,15,頁183-236。
     楊志弘、莫季雍(1988):《傳播模式》。台北:正中。
     葉明德(1978):《傳播工具新論》。台北:巨流。
     董益慶(1993):《「報學」雜誌的內容分析》。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輯部(1996):〈「新」傳播教育:傳播學的正當性危機(主題導言)〉,《新聞學研究》,53,頁5-7。
     鄭瑞城等(1999):《建構傳播資料庫之研究(第一期)》。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閻沁恆(1972):《大眾傳播學研究方法》。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謝然之(1969):〈自由中國二十年來的新聞學研究〉,新聞學彙刊編輯委員會(編)《新聞學彙刊》,1,頁13-19。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
     羅文輝(1995):〈台灣傳播研究的回顧(1951-1995)〉,朱浤源(編)《分析社會的方法論文集》。屏東:國立空中大學、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嚴文郁(1992):《中國書籍簡史》。台北:商務。
     Mosco, Vincent (1998[1996]):《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馮建三、程宗明譯。台北:五南。
     Williams, Raymond (1994[1990]):《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馮建三譯。台北:遠流。
     二、英文參考書目
     Becker, L. B. & Kosicki, G. M. et al.(1999, Autumn). Enrollments and Degrees Awarded Continue 5-Year Growth Trend, Journalism Educator, 5-22.
     Berelson, B. (1959).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3: 1-17.
     Chu, G. & Chia-Shih Hsu, & Jin-Yao, Chi. (1977). Research on Mass Communication in Taiwan and Hong-Kong. Honolulu, Hawaii: East-West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978-1982). Preface and Table of Content, Communication Yearbook, Vol.1-6.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zitrom, D. J. (1982). Media and American Mind.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Delia, Jesse G. (1987).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 History, In Berger, C. R. & Chaffee, S. H.(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pp.20-98.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Folkerts, J. & Lacy, S. (1985). Journalism History Writing 1975-1983. Journalism Quarterly, (62)3: 585-588.
     Gallois, C. (1998 ). Editor’s Not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4: 475-477.
     Garvey, W. (1979). Communication: The Essence of Science.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Giles, H. (1995). Editor’s Not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1: 451-453.
     ICA. (1999, November, 17 ). Interest Group & Divisions[Online]. Avaliable: http://ww.icahdq.org/association/divisions.html.
     Journalism Quarterly (1984). Articles on Mass Communication in U.S. and Foreign Journals, Journalism Quarterly, 16(3): 219-232.
     Kosicki, G. M. & Becker, L. B. (1994, Autumn). Undergrad enrollments decline; program feel budget squeeze, Journalism Educator, 4-14.
     McChesney, R. W.(1994). Telecommunication, Mass Media & Democracy-The Battle for the Control of U.S. Broadcasting 1928-193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 J. D. (1986).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Intellectual Poverty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4): 527-599.
     Poindexter, P. M. & Folkers, J. (1999). Significant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Book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4): 627-630.
     Rogers, E. M. & Chaffee, S. H. (1994).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from “Daddy” Bleyer to Wilbur Schramm-A Palimpsest. Journalism Monographs , 148.
     Rogers, E. M. (1986).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New Media in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chramm, W. (1957). Twenty Years of Journalism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21: 90-107.
     Simpson, C. (1994). Science of Coerc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 & Psychological Warfare 1945-196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iolanti, M. T. (1999). An Analysis of HCR’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Evolu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5(4): 514-530.
     Yang, Shou-Jung. (1977).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Taiwa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Bulletin , 1: 92-117.〔楊孝□(1977):〈傳播研究在台灣的發展〉,《東吳政治社會學報》,1,頁92-117。台北:東吳大學〕。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7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筱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許峻彬zh_TW
dc.creator (作者) 許峻彬zh_TW
dc.date (日期) 200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四月-2016 16:21:46 (UTC+8)-
dc.date.available 18-四月-2016 16:21:4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四月-2016 16:21:46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A20020017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23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過去對台灣傳播學學術發展史的研究,偏重於分析傳播學專題研究、博碩士論文與期刊論文等三種研究成果,呈現出來的傳播學發展趨勢。在傳播學書籍的出版方面,欲遲遲缺乏研究,填補這一段空白的傳播學書籍出版史,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一。作為一個研習傳播學的學生,在學習傳播學的基本知識理論,據以向外探求研究人類傳播的各種現象後,對於自身依據的學門基礎與過往發展,不免產生一般濃厚的好奇心,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傳播學者陳世敏在檢討傳播學門入門科目,精闢地指出知識史對學門的重要性,以及他在分析過程中呈現出對傳播學學門建設工程的熱情,是促發研究者以冷闢生澀的傳播學知識出版史,作為研究課題的重要因素。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論文摘要
     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宏觀的傳播學知識史與學門發展研究
     第二節 對專題研究、博碩士論文與期刊論文的綜合分析
     第三節 針對傳播學期刊論文的分析
     第四節 傳播學書目的整理
     第五節 研究問題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第二節 分析單位與類目建構
     第三節 信度檢測
     第四節 研究限制
     第四章 研究結果、資料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整體趨勢分析
     第二節 時間序列與各類目間的交叉分析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結論與啟示
     第二節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第三節 對台灣傳播學界的建議
     附錄
     附錄一 Violanti分析期刊HCR的主題分類中英文名稱對照表
     附錄二 汪琪、臧國仁對發表著作及研究專題的主題分類分析(1993-1995)
     附錄三 傳播文獻書目的二十三項分類標準
     附錄四 「建構傳播資料庫之研究」歸納政大館藏圖書含傳播學書籍之分類號細目表
     附錄五 傳播學書籍編碼表
     附錄六 出版單位次數分配表
     附錄七 台灣傳播學術界、傳播實務界與出版界大事記表列
     參考書目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7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傳播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書籍出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門發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術傳播zh_TW
dc.title (題名) 從書籍出版分析台灣傳播學的發展(1947-1999)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書目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朱立(1978):〈開闢中國傳播研究的第四戰場〉,《報學》,6(1),頁20-27。
     朱傳譽(1988):《中國新聞事業研究論集》。台北:商務。
     朱謙(1993):〈中文傳播研究三十年回顧與前瞻〉,臧國仁主編《中文傳播研究論述「一九九三中文傳播研究暨教學研討會」論文彙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中心。
     何家駒(1976):〈從《報學》內容看新聞學研究的趨勢〉,鄭貞銘(編)《新聞學論集》,頁431-442。台北:華崗。
     李金銓(1983):《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
     李瞻(1966):《世界新聞史》。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李瞻(1973):《比較電視制度》。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李瞻(1975):《我國新聞政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李瞻(1992):〈八十年來的新聞教育〉,《報學》,8(6),頁200-223。
     汪益(1999):《預知傳播記事:麥克魯漢讀本》。台北:商務。
     汪琪、臧國仁(1992):〈台灣地區傳播研究初探〉,宋立、陳韜文(編)《傳播與社會發展》,頁397-41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系。
     汪琪、臧國仁(1993):〈台灣地區傳播研究的回顧與展望〉,「1993中文傳播研究暨教育研討會」論文。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汪琪、臧國仁(1996):〈成長與發展中的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3,頁61-84。
     林東泰(1988):《傳播理論之應用》。台北:正中。
     林麗雲(2000):〈為台灣傳播研究另闢蹊徑?:傳播史研究與研究途徑〉,《新聞學研究》,63,頁35-54。
     胡述兆、吳祖善(1989):《圖書館學導論》。台北:漢美。
     徐佳士(1966):《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徐佳士(1967):〈麥克魯漢的傳播理論評介〉,《新聞學研究》,1,頁293-304。
     徐佳士(1972):《大眾傳播的未來》。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徐淑卿(2000):〈IACS由台灣人當家:第一本以亞洲為主體的國際學術期刊問世〉,《中時電子報》,2000年6月2日。網址為:http://www.chinatimes.com.tw/style/books/DATA/53143a.htm。
     祝基瀅(1986):《我國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研究現況之分析》。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祝基瀅(1987):《新聞與大眾傳播學》。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翁秀琪等(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台北:三民。
     張彥民、張霄亭(1968):《思想傳播學》。台北:作者自版。
     張彥民、張霄亭(1971):《思想傳播學》。台北:水牛。
     張彥民、張霄亭(1989):《思想傳播學》。台北:水牛。
     陳世敏(1970):〈報學半年刊的內容分析〉,《報學》,4(4),頁45-49。
     陳世敏(1999):〈關於傳播學入門科目的一些想法〉,「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新竹:關西。
     陳世敏(2000排印中):〈台灣傳播學書籍的出版〉,「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專題討論」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陳世敏、潘家慶、鄭瑞城(1994):〈《傳播學名著譯叢》譯著前言〉,陳世敏《美國大眾傳播思潮:從摩斯到麥克魯漢》。台北:遠流。
     彭家發(1992):《基礎新聞學》。台北:三民。
     曾虛白(1966):《中國新聞史》。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曾虛白(1969):〈十五年來的政大新聞研究所〉,《新聞學研究》,3,頁1-13。
     程之行(1993):《傳播理論》。台北:遠流。
     程宗明(1998):〈析論台灣傳播學研究╱實務的生產(1949-1980)與未來——從政治經濟學取向思考對比典範的轉向〉,「中華傳播學會1998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程麟雅(2000排印中):〈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傳播學院圖書分館支援新聞學專業研究之探討〉,「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專題討論」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須文蔚、陳世敏(1996):〈傳播學發展現況〉,《新聞學研究》,53,頁9-37。
     楊世凡(1985):《臺灣大眾傳播學術研究之表析(民國五十三年至七十四年)》。台北: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孝□、易行、鄭振煌(1972):《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傳播研究論文摘要》。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楊孝□、易行、鄭振煌(197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傳播研究論文摘要(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楊孝□等(1974):〈中國大眾傳播註解書目(上)〉,《新聞學研究》,13,頁127-194。
     楊孝□等(1975):〈中國大眾傳播註解書目(下)〉,《新聞學研究》,15,頁183-236。
     楊志弘、莫季雍(1988):《傳播模式》。台北:正中。
     葉明德(1978):《傳播工具新論》。台北:巨流。
     董益慶(1993):《「報學」雜誌的內容分析》。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輯部(1996):〈「新」傳播教育:傳播學的正當性危機(主題導言)〉,《新聞學研究》,53,頁5-7。
     鄭瑞城等(1999):《建構傳播資料庫之研究(第一期)》。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閻沁恆(1972):《大眾傳播學研究方法》。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謝然之(1969):〈自由中國二十年來的新聞學研究〉,新聞學彙刊編輯委員會(編)《新聞學彙刊》,1,頁13-19。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
     羅文輝(1995):〈台灣傳播研究的回顧(1951-1995)〉,朱浤源(編)《分析社會的方法論文集》。屏東:國立空中大學、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嚴文郁(1992):《中國書籍簡史》。台北:商務。
     Mosco, Vincent (1998[1996]):《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馮建三、程宗明譯。台北:五南。
     Williams, Raymond (1994[1990]):《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馮建三譯。台北:遠流。
     二、英文參考書目
     Becker, L. B. & Kosicki, G. M. et al.(1999, Autumn). Enrollments and Degrees Awarded Continue 5-Year Growth Trend, Journalism Educator, 5-22.
     Berelson, B. (1959).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3: 1-17.
     Chu, G. & Chia-Shih Hsu, & Jin-Yao, Chi. (1977). Research on Mass Communication in Taiwan and Hong-Kong. Honolulu, Hawaii: East-West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978-1982). Preface and Table of Content, Communication Yearbook, Vol.1-6.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zitrom, D. J. (1982). Media and American Mind.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Delia, Jesse G. (1987).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 History, In Berger, C. R. & Chaffee, S. H.(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pp.20-98.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Folkerts, J. & Lacy, S. (1985). Journalism History Writing 1975-1983. Journalism Quarterly, (62)3: 585-588.
     Gallois, C. (1998 ). Editor’s Not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4: 475-477.
     Garvey, W. (1979). Communication: The Essence of Science.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Giles, H. (1995). Editor’s Not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1: 451-453.
     ICA. (1999, November, 17 ). Interest Group & Divisions[Online]. Avaliable: http://ww.icahdq.org/association/divisions.html.
     Journalism Quarterly (1984). Articles on Mass Communication in U.S. and Foreign Journals, Journalism Quarterly, 16(3): 219-232.
     Kosicki, G. M. & Becker, L. B. (1994, Autumn). Undergrad enrollments decline; program feel budget squeeze, Journalism Educator, 4-14.
     McChesney, R. W.(1994). Telecommunication, Mass Media & Democracy-The Battle for the Control of U.S. Broadcasting 1928-193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 J. D. (1986).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Intellectual Poverty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4): 527-599.
     Poindexter, P. M. & Folkers, J. (1999). Significant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Book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4): 627-630.
     Rogers, E. M. & Chaffee, S. H. (1994).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from “Daddy” Bleyer to Wilbur Schramm-A Palimpsest. Journalism Monographs , 148.
     Rogers, E. M. (1986).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New Media in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chramm, W. (1957). Twenty Years of Journalism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21: 90-107.
     Simpson, C. (1994). Science of Coerc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 & Psychological Warfare 1945-196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iolanti, M. T. (1999). An Analysis of HCR’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Evolu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5(4): 514-530.
     Yang, Shou-Jung. (1977).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Taiwa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Bulletin , 1: 92-117.〔楊孝□(1977):〈傳播研究在台灣的發展〉,《東吳政治社會學報》,1,頁92-117。台北:東吳大學〕。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