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NSC Project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林中路:戰後現代主義的起源與路徑
作者 劉淑貞
貢獻者 台灣文學研究所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0-Apr-2016 13:28:13 (UTC+8)
摘要 在當代的台灣文學研究場域上,崛起於五0年代中期、在六0年代形成的「戰
     後現代主義小說」,大概早已是個經典型的定論了。近二十年來的學術界在重新
     整理這段深受西方影響的文學史時期,也不出將其歸納為一種(紀弦當初極有自
     覺的)「借來主義」。而「現代主義小說」的談法,似乎也很難跳脫西方現代性影
     響的窠臼。這一討論的路徑其實侷限了「現代主義小說」的概念與邊界,也忽略
     了戰後的現代主義,在「中文史」的長期演化中,其實具有一種歷史性與實踐性
     的意義。因此,本文的討論與個案選擇,將嘗試重回現代主義小說那自身所隱含
     的歷史性與實踐性的雙重脈絡。嘗試將現代主義定義為一種具實踐性的書寫存有
     論。而由於現代主義那轉化自抒情詩學的起源,仍攜帶著某種意義上的(魂在?)
     中國性,使得這樣的書寫實踐,在中國性的實體脫鉤以後,那反覆的寫作行動,
     變成了一種對中文本身的實踐。
     這幾個個案所涵括的子題包括:(一)現代話語的製作。嘗試以王文興作為
     這個子題的討論個案,他的寫作行動如何思考「現代」?如何把「現代」置入一
     個長期的時間軸中?這個問題在本文的脈絡下將會被轉為「如何在現代的中文裡
     製作隱喻」?(二)抒情詩學與現代主義美學的悖反與逆寫。以朱西甯的現代小
     說作為討論個案。朱晚年對抒情詩學的回歸,表面看似揚棄了他的現代主義時期,
     其實反而反證了他對抒情美學的回返、對個人現代情境的回應──重回中國性本
     身,正是他個人的一種現代主義行動。它表徵為一種個人意志的展現,以實踐性
     來延長「中文」的歷史,而這個行動放置在朱西甯個人的寫作史中,也別具意義,
     因為那是他所選擇的一種「現在」的存有方式。(三)魂在的中國,與自我的倫
     理性踐履。以離散作家的典型個案黃錦樹作為討論對象,指出在他的寫作中,中
     國性被以一種書寫的實踐活動,而轉移、投擲到中文的構成之中;書寫在這個意
     義上,將是一種倫理性的踐履活動。實質的中國性在反覆的寫作中早已被抽空其
     內涵,剩下的是那倫理性的重覆,在字與字的演練之中,以美學作為還魂,作為
     一種中文的現代身體的養成,以及中文的一種現代持存。(四)「現代中文」的抒
     情內化。最後一個徵狀是和其演化與未來性有關的。它涉及到現代主義對現代中
     文書寫的形式邊界的建立。指出現代主義參與了中文的現代製作後,將無可避免
     地也參與一種中文現代的規範詩學形式。這裡的文本主要是以黃錦樹所提出來的
     「內向世代」作家群如黃啟泰、駱以軍、邱妙津與賴香吟等人作為討論對象。
     藉由上述的個案,本文所要討論的,便是圍繞著現代主義的這種抒情徵狀,
     及其倫理性實踐下的書寫存有論,進行幾種不同類型的個案分析。指出在不同的
     個案類型中,這些作家都以一種書寫的存有論/現代主義話語,來回應其各自的
     存有情狀,並且透過書寫行為的實踐,來實現一種中文性。
關聯 計畫編號 NSC 102-2420-H004-036-DR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台灣文學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劉淑貞-
dc.date (日期) 2013-
dc.date.accessioned 20-Apr-2016 13:28:13 (UTC+8)-
dc.date.available 20-Apr-2016 13:28: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Apr-2016 13:28:13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620-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當代的台灣文學研究場域上,崛起於五0年代中期、在六0年代形成的「戰
     後現代主義小說」,大概早已是個經典型的定論了。近二十年來的學術界在重新
     整理這段深受西方影響的文學史時期,也不出將其歸納為一種(紀弦當初極有自
     覺的)「借來主義」。而「現代主義小說」的談法,似乎也很難跳脫西方現代性影
     響的窠臼。這一討論的路徑其實侷限了「現代主義小說」的概念與邊界,也忽略
     了戰後的現代主義,在「中文史」的長期演化中,其實具有一種歷史性與實踐性
     的意義。因此,本文的討論與個案選擇,將嘗試重回現代主義小說那自身所隱含
     的歷史性與實踐性的雙重脈絡。嘗試將現代主義定義為一種具實踐性的書寫存有
     論。而由於現代主義那轉化自抒情詩學的起源,仍攜帶著某種意義上的(魂在?)
     中國性,使得這樣的書寫實踐,在中國性的實體脫鉤以後,那反覆的寫作行動,
     變成了一種對中文本身的實踐。
     這幾個個案所涵括的子題包括:(一)現代話語的製作。嘗試以王文興作為
     這個子題的討論個案,他的寫作行動如何思考「現代」?如何把「現代」置入一
     個長期的時間軸中?這個問題在本文的脈絡下將會被轉為「如何在現代的中文裡
     製作隱喻」?(二)抒情詩學與現代主義美學的悖反與逆寫。以朱西甯的現代小
     說作為討論個案。朱晚年對抒情詩學的回歸,表面看似揚棄了他的現代主義時期,
     其實反而反證了他對抒情美學的回返、對個人現代情境的回應──重回中國性本
     身,正是他個人的一種現代主義行動。它表徵為一種個人意志的展現,以實踐性
     來延長「中文」的歷史,而這個行動放置在朱西甯個人的寫作史中,也別具意義,
     因為那是他所選擇的一種「現在」的存有方式。(三)魂在的中國,與自我的倫
     理性踐履。以離散作家的典型個案黃錦樹作為討論對象,指出在他的寫作中,中
     國性被以一種書寫的實踐活動,而轉移、投擲到中文的構成之中;書寫在這個意
     義上,將是一種倫理性的踐履活動。實質的中國性在反覆的寫作中早已被抽空其
     內涵,剩下的是那倫理性的重覆,在字與字的演練之中,以美學作為還魂,作為
     一種中文的現代身體的養成,以及中文的一種現代持存。(四)「現代中文」的抒
     情內化。最後一個徵狀是和其演化與未來性有關的。它涉及到現代主義對現代中
     文書寫的形式邊界的建立。指出現代主義參與了中文的現代製作後,將無可避免
     地也參與一種中文現代的規範詩學形式。這裡的文本主要是以黃錦樹所提出來的
     「內向世代」作家群如黃啟泰、駱以軍、邱妙津與賴香吟等人作為討論對象。
     藉由上述的個案,本文所要討論的,便是圍繞著現代主義的這種抒情徵狀,
     及其倫理性實踐下的書寫存有論,進行幾種不同類型的個案分析。指出在不同的
     個案類型中,這些作家都以一種書寫的存有論/現代主義話語,來回應其各自的
     存有情狀,並且透過書寫行為的實踐,來實現一種中文性。
-
dc.relation (關聯) 計畫編號 NSC 102-2420-H004-036-DR-
dc.title (題名) 林中路:戰後現代主義的起源與路徑-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