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施能傑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林清淇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林清淇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96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8-四月-2016 10:14:01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8-四月-2016 10:14:01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8-四月-2016 10:14:01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B2002002212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141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公共行政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80256029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地方自治是我國推行民主政治,落實憲政體制的重要制度。我國雖自民國三十九年開始於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惟至民國八十三年才逐步完成法制化,然中央與地方對於地方自治並未建立共識,對於地方自治團體之自治權內涵、自治監督權行使之範圍以及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等問題,各有主張,爭議不斷。因此,如何建立符合當前國家特殊環境的地方自治制度,使自治之真義得以呈現,是今日政府之要務。本文試圖從地方自治權的保障切入,研究我國省、縣地方制度在自治權的設計與保障,以及地方自治監督對地方自治造成的影響,用以剖析我國地方自治之策略及走向,以建立符合當前時代、社會環境之自治體制。本文凡六章計二十節,各章研究之重點如下: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5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7 第二章 地方自治權與自治監督之基本概念 第一節 地方自治之意義與本質-----11 第二節 地方自治權之來源-----19 第三節 地方權限分配之機制-----24 第四節 自治監督與自治權之關係-----35 第三章 我國省縣自治權之內涵 第一節 省縣地方政府之自治職能-----41 第二節 省縣自治立法權-----51 第三節 省縣自治行政權-----63 第三節 地方自主財政權-----73 第四章 省縣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劃分 第一節 各國地方自治團體任務之定位-----87 第二節 憲法規定省縣職能之探討-----96 第三節 省縣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區分策略-----107 第四節 重新規劃地方政府職能之多元途徑-----117 第五章 自治監督與自治權之保障 第一節 我國自治監督之體系-----123 第二節 自治監督權行使分際-----132 第三節 代行處理與自治權保障-----142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主要發現-----155 第二節 建議-----160 參考書目-----171 表目次 表3-1 英國地方政府的主要職能(1993年)-----44 表3-2 西歐各國地方政府職能分配表-----45 表3-3 英國地方政府自治裁量權從1980年後之縮減情形表-----58 表3-4 各國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結構-----82 表4-1 省縣自治法省自治事項與憲法省立法並執行事項之範圍比較-----109 表4-2 省縣自治法縣(市)自治事項與憲法縣立法並執行事項之範圍比較-----110 表4-3 省縣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分析表-----116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212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地方自治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自治監督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我國省縣自治權與自治監督之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