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 |
初學者聽力訓練法及聽力測驗之問題點--所謂的「聽解能力」 |
conference |
|
2006-12 |
日語二種中止形「V-Te」和「V(i)」之差異-從形態論、及文章論觀點之比較 |
conference |
|
2006-12 |
日語中止形「V-Te」和「V(i)」之差異-從形態論、句法及語用論觀點之比較 |
conference |
|
2006-07 |
中間言語之諸相-有關所謂的「不像日語的日語」 |
conference |
|
2005-12 |
日語感情形容詞連用形的副詞用法之條件限制--兼論「yositsunewa 『kinodokuni』 sinda」(義經『很可憐地』死掉了)的講法為何不能成立 |
conference |
|
2005-12 |
有關日語「氣持chi」和「氣分」的意義特徵之分析 |
conference |
|
2005-12 |
日語感情形容詞連用形的副詞用法之條件限制--兼論「yositsunewa 『kinodokuni』 sinda」(義經『很可憐地』死掉了)的講法為何不能成立-- |
conference |
|
2005-11 |
有關日語「氣持chi ga ii」的意義特徵之分析 |
conference |
|
2005-01 |
「動詞+yasui」構文之條件限制 |
conference |
|
2004-12 |
指示詞語素KO-SO-A功能的一貫性-重新探討「地盤理論」 |
conference |
|
2004-11 |
原因子句中的kara和node-句法限制的差異和用法的差異 |
conference |
|
2004-08 |
日本人之發表個人意見─由句子之長短來分析 |
conference |
|
2003-12 |
日語授受表現的階層性-從互換性與語用限制的觀點談起 |
conference |
|
2003-12 |
表示習慣行為之suru和siteiru─性質敘述性與外部觀點性 |
conference |
|
2003-07 |
日本語教授法課之改革─透過在政大實小之實習課 |
conference |
|
2002-12 |
上級會話分析-「一人話」的典型 |
conference |
|
2002-03 |
上級會話分析 |
conference |
|
2001-06 |
更多付加價值的言語學習過程—變革言語學習樣式 |
conference |
|
2000-09 |
授受動詞的教授法 |
conference |
|
2000-05 |
第二外語教育所需要的日語教材 |
conference |
|
2000-02 |
何謂「好文章」?─於累加型段落中之連結性 |
conference |
|
1999-02 |
在「mou」和「已經」當中所隱藏的情緒─透過中文母語說話者之「mou」的多樣現象分析 |
conference |
|
1998-09 |
Te形表示因果的特殊性 |
conference |
|
1998-08 |
Te形因果性了解之可能性 |
conference |
|
1998-03 |
「魚no燒keru煙」此句的誤用是如何產生的?─表示「變化結果」之連體修飾表現 |
confer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