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37 of 37
Year | Class | Title |
113 | 碩士班 | 超低生育率下臺灣女性非婚生育的經驗啟示 |
113 | 碩士班 | 數位平台對公民參與的影響 |
113 | 碩士班 | 士大夫何必曰利?──台灣中學教育場域中的關係工作 |
112 | 碩士班 | 台積電技術社群與網絡機制對創新表現的影響:以發明人網絡為例 |
112 | 碩士班 | 男性軍官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歷程之研究 |
112 | 碩士班 | 網絡社區結構的跨界和異質性學習與創新效果:全球半導體公司間的專利引用網絡分析 |
112 | 碩士班 | Podcast價值與評價的經濟社會學探究 |
112 | 碩士班 | 柬埔寨詐騙案倖存者之生命史 |
111 | 碩士班 | 女性的婚姻狀態、性別與婚姻意識形態和婚姻滿意度:台日比較研究 |
111 | 碩士班 | 代間關係與「孝順的錢」:台灣家庭中「孝親費」的社會意義 |
111 | 碩士班 | 西馬華人銀行發展的社會學分析 |
111 | 碩士班 | 多文化共生與社會資本:以東京都國立市為例 |
111 | 碩士班 | 彈性還是控制?美食外送員的生涯與勞動圖像 |
110 | 碩士班 | 「靠北長官」苦了誰?陸軍基層連長的權力地圖 |
110 | 碩士班 | 台灣半導體產業董監網絡的結構凝聚(2010-2020) |
110 | 碩士班 | 日本國際教養學部—千葉大學、國際教養大學與上智大學之個案研究— |
110 | 碩士班 | 在管理與賦權之間:興隆公宅的治理與日常生活 |
109 | 博士班 | 台灣戰後的著作權觀念:一個經濟社會學的視角(1949-1985) |
109 | 博士班 | 台灣威權時期的農地政體變遷 |
109 | 碩士班 | 數位世代-直播與上網行為之探究 |
109 | 碩士班 | 早期非認知能力與成人初期憂鬱的關聯機制:社會資本、個人網絡遞移性與主觀社會地位的效應 |
109 | 碩士班 | 雙軍職家庭角色衝突與調和 |
108 | 碩士班 | 從言談角度探討股市直播中分析師對股民的建構—以同花順為例 |
108 | 碩士班 | 當「結婚」遇上「嫁娶」-臺灣婚禮中金錢的社會意義 |
108 | 博士班 | 小農經濟永續轉型的機會與挑戰:臺灣中北部的經驗分析 |
108 | 碩士班 | 產業政策的極限:以中國晶圓代工產業為例 |
107 | 碩士班 | 蔬菜的價格與交易規則:臺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拍賣與行口交易制度中的社會關係、網絡與鑲嵌 |
106 | 碩士班 | 臺灣頂尖大學的制度環境與行為:以西元2000-2015為例 |
106 | 碩士班 | 台灣大專院校創新育成中心之擴散分析 |
106 | 碩士班 | 白手起家:深圳市電子資訊產業的再結构2008-2015 |
106 | 碩士班 | 日本地方創生的發展與限制-以京丹後市為例 |
106 | 碩士班 | 把中產階級找回:論智利後威權時期的教育改革 |
106 | 碩士班 | 機車汽車大不同:交通方式與通勤時間對主觀福址的影響 |
106 | 碩士班 | 無腐不歡:腐女的BL同人社群初探 |
105 | 碩士班 | 教育與心理健康之關聯:大學水平分化的效果 |
105 | 碩士班 | 早戀的國中女性憂鬱的社會機制 |
104 | 碩士班 | 官僚組織的劇場分析:以中華民國外交部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