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957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蕭武桐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許淳旭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Hsu, Chun-Hsuen_US
dc.creator許淳旭zh_TW
dc.creatorHsu, Chun-Hsuen_US
dc.date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9-08-07T08:52:22Z-
dc.date.available2019-08-07T08:52:22Z-
dc.date.issued2019-08-07T08:52:22Z-
dc.identifierG0101921106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957-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1019211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公務人員貪腐行為不僅泯滅良知,沾辱官箴,敗壞社會風氣,更將導致國家整體資源配置失衡,阻礙經濟發展,在各國政府致力於整治貪腐之際,公務人員之所以走向犯罪的本質如何?自我控制又是如何影響公務人員的所思所想?公務人員應有怎樣的認知與修為才能免於犯罪?環顧目前文獻鮮有對公務人員這種犯罪現象進行本質性探究,故本研究有深入探討的價值,此促成撰寫本論文的研究動機。\n根據研究動機的誘發,本研究探討了實務面對影響公務人員犯罪成因的文獻,以及王陽明和康德的道德學中潛藏於內在本心的良知與道德意志,並對自我及自我控制之概念與建構深入探究,透過現象學的方法將道德學與自我控制進行會通,藉以了解公務人員犯罪現象之本質結構與自我控制的關聯性,歸納出公務人員個人情緒的自我控制與道德的自我控制內涵,以及這種內涵的蘊意踐行到公務機關核心價值所形成的組織文化,確立了公務人員犯罪行為與情緒的自我控制、道德的自我控制及組織文化這三者的相關性。\n另本研究藉由104至106近三年公懲會議決案件統計與逐案歸因分析,了解公務人員犯罪行為與自我控制及組織文化的相關性後,再深入到公務人員違犯貪污治罪條例下之貪腐案件其背後的本質原因,研究發現公務人員會發生貪腐的犯罪行為,不但跟個人內外在道德控制具有高度相關性,其與組織文化的敗壞亦有相當的關聯性,更確立了公務人員個人情緒、道德的自我控制及組織文化是影響政府廉潔形象的主要關鍵。打貪肅貪倒不如防貪,本研究從強化公務人員個人情緒管理與溝通的能力、提升公務人員個人道德修養能力及型塑公務機關優質的組織文化三方面,提出了防治貪腐實務可行的管理建議,冀望有助於提升國家整體清廉形象。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 次\n表次 iii\n圖次 iv\n第一章 緒 論 1\n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n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方法 3\n第三節 名詞解釋 11\n第二章 文獻探討 16\n第一節 公務人員犯罪研究相關文獻 16\n第二節 王陽明道德學之探討 23\n第三節 康德道德學之探討 27\n第四節 道德學與現象學方法的會通 33\n第三章 自我控制的探討 38\n第一節 自我的意涵與建構 38\n第二節 自我控制的意涵與發展 46\n第三節 情緒的自我控制 48\n第四節 道德的自我控制 53\n第五節 自我控制與組織文化的關係 57\n第四章 公務懲戒案件之自我控制分析 65\n第一節 懲戒案件的統計分析 65\n第二節 公務人員受懲戒案件之歸因 69\n第三節 公務人員受懲戒案件歸因分析 73\n第四節 公務人員貪腐與自我控制分析 77\n第五節 公務人員貪腐與組織文化之關係 83\n第五章 結論 93\n第一節 研究發現 93\n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0\n參考文獻 109zh_TW
dc.format.extent19328189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21106en_US
dc.subject自我控制zh_TW
dc.subject情緒智慧與情緒韌性zh_TW
dc.subject互為主體性zh_TW
dc.subject情緒靈敏力zh_TW
dc.subject反身性zh_TW
dc.title公務人員自我控制貪腐之研究zh_TW
dc.titleStudy on the self-control of corruption by public servants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n一、中文部份\n于丹(2007)。莊子心得。台北:聯經。\n丹明子譯釋(2010)。中庸的智慧。台北:大地。\n尤西林(2008)。人文科學導論。台北:家庭書苑。\n文心工作室(2005)。中文經典100句-詩經。台北:商周。\n王秀妃-釋秀定(2013)。「以管窺天」到「洞見自身實相」-《大念處經》宗教修行之現象學研究。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n王盈智(譯)(2005)。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Malcolm Williams原著)。台北:韋伯文化。\n王弼注(晉)(1989)。老子。台北:學海。\n王陽明(明)(2011)。王陽明全集。杭州:江浙古籍。\n王叢桂、羅國英(2010)。變遷社會中的自我轉化。本土心理學研究,33,3-57。\n台灣透明組織(2019)。2018年世界各國「清廉印象指數」,108年5月18日,取自: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MiA8r8M0azDZjZABPxXXJig0xlJeXcNc/view\n弘逸(2016)。天下第一心術:王陽明心法。新北:菁品文化。\n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取向(Neuman, William Lawrence著)。台北:揚智。\n朱邦復(2008)。智慧學九論。台北:台灣商務。\n江先聲(譯)(2017)。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Sarah Bakewell著)。台北:商周。\n牟宗三(1996)。牟宗三先生全集30-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學生。\n牟宗三(譯)(1982)。康德的道德哲學(Kant Immanuel原著)。台北:學生。\n何英奇(2015)。質性探究:多元觀點。新北:心理。\n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n冷成金譯釋(2002)。辨經(三國魏劉邵著)。台北:正展。\n吳汝鈞(2009)。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台北:學生。\n吳汝鈞(2010)。西田哲學的絕對無與絕對矛盾的自我同一。正觀雜誌,53,68-161。\n吳怡文(譯)(2016)。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平井孝志著)。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n吳柳蓓(2004)。自我控制、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性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n吳森(1979)。比較哲學與文化(二)。台北:東大圖書。\n巫山定夫(2012)。易經禪釋。新北:頂淵。\n李丹郎(1980)。孔孟老莊哲學。台南:作者發行。\n李宗勳、周威廷(2004)。公共服務核心價值之推動。人事月刊,39(3),30-36。\n李宏鎰譯(2017)。認知心理學(Robert J. Stemberg, Karin著)。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n李明輝(2016)。康德哲學在東亞。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李明輝(2018)。儒家與康德。新北:聯經。\n李明輝(譯)(1990)。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康德著)。臺北:聯經。\n李明輝(譯注)(2015)。道德底形上學(康德著)。臺北:聯經。\n李明輝、林維杰(2007)。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會通與轉化。台北:中研院文哲所。\n李奎諺(2010)。家庭、學校系統及自我概念透過自我控制與外控認知影響少年偏差行為。國立中正大學臨床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n李美枝(2002)。中國人社會取向的本土契合度。載於葉啟政(編),從「現代到本土」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頁83-103)。台北:遠流。\n李英明(2007)。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模型、實踐與故事。台北:三民。\n李敏龍、楊國樞(1998)。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0,3-68。\n李瓊、黃希庭(2012)。自我控制:內涵及其機制與展望。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8,2。\n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應用心理研究,12,49-76。\n汪芸(譯)(2006)。修練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Peter M. Senge等合著)。台北:天下文化。\n沈清松(1990)。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n苗力田(譯)(2005)。道德形上學原理(康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n周可真(2013)。中國哲學詮釋方法-「同情之理解」的源流及其限制。中國哲學,7,20-24。\n周弘憲(2006)。價值領導與公務人員核心價值。考銓季刊,47,1-15。\n周剛毅(2012)。論忍耐的心計與社會歷練。中原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n周桂田、王璦玲(2011)。身體與自然:現代科技文明的反思。台北:國立台灣大學。\n周震歐(1973)。犯罪心理學。台北:作者發行。\n林月惠(2008)。詮釋與功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台北:中研院。\n林宏濤(譯)(2015)。自我的追尋:倫理學的心理學探究(Erich Fromm原著)。新北:木馬文化。\n林明照(2008)。莊子的道論與反身性。哲學與文化,37(10),25 - 45。\n林明鏘(2006)。德國公務員懲戒法 2002 年之大幅修正評析—兼評我國公務員懲戒法修正草案。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編),《公務員懲戒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 2 輯》(頁 79-141)。臺北:司法院。\n林家如、林歆敏(譯)(2018)。情緒韌性(Geetu Bharwaney著)。臺北:臺灣金融研訓院。\n林偉國等合編(2013)。公務員廉政服務規範參考輯要。新北:新北市政府政風處。\n林雅鋒(2012)。公務人員核心價值,108年4月13日,取自:www.nacs.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48ac7eb7ff4adb64feeec48a0d7112a2.pdf\n林靜秀、周志謙(譯)(2010)。黑格爾與精神現象學(Robert Stem原著)。台北:五南。\n林薰香(譯)(1996)。EQ情緒智慧(Andreas Huber原著)。台北:晨星。\n林文杰(2017)。超級情緒整理術。新北市:菁品文化。\n邱敏捷(2000)。陽明心學與禪學的體用問題。哲學與文化,27(12),1157-1168。\n邵耀成(2010)。孔子這個人。台北:臺灣商務。\n侯廣澤(2013)。由公務人員核心價值論公務倫理體系之建立。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n俞懿嫺(2001)。懷海德自然哲學-機體哲學初探。台北:正中。\n南懷瑾(2001)。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祕學。台北:老古。\n南懷瑾,郭姮妟(2008)。孟子旁通(一)-梁惠王篇。台北:老古。\n施盈廷、劉忠博、張時健(譯)(2011)。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Mats Alvesson and Kaj Skoldberg著)。新北:韋伯。\n施能傑(2004)。公共服務倫理的理論架構與規範做法。政治科學論叢,20,103-140。\n施偉隆(2009)。從現象學的觀點對質性研究的省思。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1),127-152。\n胡映群(譯)(2007)。社會科學哲學(Martin Hollis原著)。台北:學富。\n范明生(2003)。蘇格拉底及其先期哲學。台北:東大。\n韋政通(1992)。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臺灣商務。\n孫玉珍(譯)(2011)。原來這才是心理學(植木理惠著)。台北:商周。\n徐光興(2014)。解讀情緒心理學。臺北市:國家。\n徐有守(1996)。考銓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袁保新(2008)。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市:學生。\n高清海(2013)。找回我們失去的哲學自我, 2013年07月17日,取自: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http://big5.xjass.cn/home/。\n高維泓、林如冰(譯)(2010)。老子成功領導之道(Diane Dreher原著)。台北:寂天文化。\n常校珍(2011)。「道德第一」的教育思想。孔孟月刊,50(3、4),1-4。\n張子立(2008)。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新釋----試析現代新儒學的內在發展。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張仁家等(2015)。組織行為。新北市:全華圖書。\n張世英(2001)。自我實現的歷程-解讀黑格爾精神現象學。濟南:山東人民。\n張可婷譯(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U.Flick原著)。台北:韋伯。\n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義。哲學雜誌,20,90-115。\n張亨(2002)。王陽明與致良知。台北:中研院。\n張育誠、吳鴻昌、李清潭(2015)。意義、脈絡、反身性:質性研究的科學性與正當性。商略學報:7(2),071-088。\n張哲琛(2015)。公務人員核心價值,108年4月13日,取自: www.nacs.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178d2bdfd8eeef34f4bf0809b6d3a2c1.pdf\n張潤書(1998)。行政學。台北:三民。\n張曉芬(2011)。魏源「天人合一」思想初探。孔孟月刊,50(3、4),37-43。\n張權(2017)。解釋心理學:情緒只能服務於我的利益。臺中:白象文化。\n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台北:巨流。\n莊耀嘉、王重鳴(譯)(2001)。社會心理學(Eliot R. Smith、Diane M. Mackie原著)。台北:桂冠。\n許春金(2006)。人本犯罪學-控制理論與修復式正義。台北:三民。\n許春金、孟維德(1997)。家庭、學校、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0,225-256。\n許華孚.劉育偉(2018)。北歐犯罪學趨勢及其刑事政策。台北:一品。\n許道然(2002)。公部門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郭建勳(1996)。新譯易經讀本。台北:三民。\n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n郭進隆、齊若蘭(譯)(2010)。第五項修練 : 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Peter M. Senge原著)。台北:天下文化。\n郭齊勇(1986)。熊十力與中國傳統文化。台北:作者發行。\n陳宏仁(譯)(1993)。如何學習自我控制(Gerald Jonas原著)。台北:桂冠。\n陳宏仁等(譯)(1990)。禪與內臟學習(鄭石岩、G.Jonas同著),台北:遠流。\n陳俊輝(1992)。中國哲學思想的古今。台北:水牛。\n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陳望衡(2002)。玄妙的太和之道:中國古代哲人的境界觀。天津:天津教育。\n陳清秀(2009)。廉能政府與公務倫理之探討。文官制度季刊,1,115-137。\n陳皎眉等合著(2014)。心理學。臺北:雙葉。\n陳敦源,(2013)。公務倫理教得出來嗎?哲學、循證與教學的反思。研習論壇精選第6輯,357-378。\n陳聖祈(1993)。從一般化犯罪理論探討貪污犯及公務員之自我控制與相關因果。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陳嘉明(2012)。內在論:儒家心學的一種新詮釋。中國哲學,8,3-9。\n陳榮華(2017)。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n陸洛、高旭繁(2015)。組織行為:以人為本.優化管理。新北市:前程文化。\n傅士哲(譯)(2007)。交會與軌跡:當代哲學名家訪談錄(S. Phineas Upham原著)。台北:時報。\n傅佩榮(1992)。從自我出發。台北:書評書目社。\n傅佩榮(1995)。自我的意義:齊克果‧馬塞爾‧海德格‧卡繆。台北:洪健全基金會。\n傅佩榮(2011)。ㄧ本就通:西方哲學史。台北:聯經。\n勞思光(1997)。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n彭意梅(譯)(2018)。我與內心團隊的溝通心理學(Friedman Schulz von Thun著)。臺北:商周。\n曾昭旭(1993)。孔子和他的追隨者。台北:漢光。\n游伯龍(2009)。HD:習慣領域-影響一生成敗的人性軟體。台北:時報文化。\n游依君(2004)。族群、自我控制與自陳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游淙祺(2007)。社會世界與文化差異:現象學的考察。台北:大雁文化。\n游蒙勝(2005)。個體化潮流下的反身性靈性實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n項退結(2015)。海德格。臺北:東大。\n馮作民(譯)(1978)。世界四大哲人(鮫島志芽太著)。台北:牧童。\n黃文宏(譯)(2017)。現象學的觀念(胡塞爾著)。新竹市:清大出版。\n黃哲翰(2007)。圖解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台北:易博士文化。\n黃家齊、李雅婷、趙慕芬(譯)(2017)。組織行為學(Stephen P. Robbins、Timothy A. Judge著)。臺北市:華泰。\n黃晨淳(2002)。老子名言的智慧。臺中:好讀。\n黃錦鋐(1985)。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n楊士隆(2016)。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n楊定一(2012)。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台北:天下。\n楊秉慧(2017)。慢情緒心理學。新北市:晶冠。\n楊國樞、陸洛(2008)。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台北:臺大出版中心。\n楊韶剛(譯)(2004)。佛洛伊德之日常心理分析(Sigmund Freud原著)。臺北縣中和市:百善書房。\n楊德睿(譯)(2005)。蘇格拉底大哉問(Christopher Phillips原著)。台北:麥田。\n楊麗麗(2009)。聽南懷瑾大師講國學。北京:中國長安。\n聖嚴法師(2012)。禪:內外和平。台北:法鼓山文化中心。\n葉立誠、葉至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n葉海煙(1999)。人文與哲學的對話。台北:文津。\n葉嘉楠、李長晏(2004)。行政革新與政府再造之落實。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93063.122),未出版。\n趙敦華(1992)。勞斯的「正義論」解說。台北:遠流。\n齊若蘭譯(2017)。情緒靈敏力(Susan David著)。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n劉君祖(1993)。生活易。台北:牛頓。\n劉國英、張燦輝主編(2016)。梅洛龐蒂:以人文科學改造現象學。臺北市:漫遊者出版。\n劉貴傑譯(1990)。哲學人類學(J.F. Donceel原著)。台北:巨流。\n劉燁(2006)。提升自我控制力的76種心智方法。台北:正展。\n劉鎧銘(2012)。從朱熹的「太極」思想論「心」的意義與地位。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歐崇亞(2009)。新公共服務下之行政倫理。空大行政學報,20,119-156。\n歐崇敬(2004)。中國哲學的脈絡構造理論分析。台北:洪葉。\n歐陽煥(編著)(2006)。智慧書(唐朝趙蕤原著)。新北:緋色文化。\n潘中道、胡龍騰譯(201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anjit Kumar原著)。台北:學富。\n潘明宏、陳志瑋(譯)(200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Chava Frankfort-Nachmias and David Nachmias原著)。台北:韋伯文化。\n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n蔡秀涓(2009)。台灣文官的公共服務價值觀與新公共服務精神的比較:經驗調查初探。文官制度季刊,1(4),111-135。\n蔡良文(1998)。行政中立與政治發展。台北:五南。\n蔡良文(2005)。論公務人員行政倫理理論與實踐。人事行政,152,3-21。\n蔡金火(2005)行政核心價值理論的衝突與調適:兼論我國行政核心價值的演變。國家菁英季刊,1(2),169-186。\n蔡信行譯(2005)。受用一生的蘇格拉底7大智慧(Ronald Gross原著)。台北:世潮。\n蔡龍九(2015)。王陽明哲學。台北:五南。\n鄭正來、張守東、李靜冰(譯)(2000)。法律、立法與自由(海耶克著)。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n鄭基良(2013)。王陽明與康德道德哲學的比較研究。臺北:文史哲。\n鄭紹宇(主編)(2018)。組隊合作:教你如何在知識經濟中學習、創新與競爭(Amy C. Edmondson原著)。新北市:合記。\n黎明文化事業(1997)。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台北:黎明。\n冀劍制(2006年5月)。從西方認知哲學探討儒家自我知識的可信度。方法與詮釋 - 比較哲學會議,南華大學。\n盧相如(譯)(2017)。犯罪人格剖繪檔案(Stanton E. Samenow 原著)。臺北市:商周.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n蕭武桐(1979)。禪之花:禪的公案的解說。台北:長鯨。\n蕭武桐(1993)。禪的智慧VS現代管理。台北:佛光。\n蕭武桐(1999)。人生雙贏的磐石。台北:佛光。\n蕭武桐(2000)。第五項修練的秘訣-人生雙贏系列4。台北:清涼音。\n蕭武桐(2002)。公務倫理。台北:智勝。\n蕭武桐(2006)。新公共服務與公務員的品德修養。國家菁英季刊,2(1),57-70。\n蕭武桐(2012)。公務倫理:公務人員自我靈性的實現。公務人員月刊,192,13-23。\n蕭武桐(2013)。現代成功主管應有領導素養與管理的藝術。研習論壇月刊,156,14-27。\n蕭寶森譯(1996)。蘇菲的世界(Jostein Gaarder原著)。台北:智庫。\n戴景賢(2012)。明清學術思想史論集(上編)。香港:中文大學。\n戴暉(2006)。費爾巴哈、馬克思和尼采的宗教批判-現代世界和歷史的分水嶺。世界宗教學刊,7,99-113。\n謝國雄、高穎超、李慈穎、吳偉立、劉怡昀、劉惠純、 鄭玉菁、葉虹靈、林文蘭(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市:群學。\n瞿海源(2004)。台灣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21,163-231。\n簡晉龍(2003)。自我建構與主觀幸福感:自尊與相融和諧的角色。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羅虞村(1995)。領導理論研究。 台北:文景。\n關子尹(2008)。語默無常:尋找定向中的哲學反思。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n關子尹(譯)(1985)。論康德與黑格爾(Richard Kroner原著)。台北:聯經。\n\n二、英文部分\nBennis, W & Burt Nanus.(1985),Leaders,New York:Harper&Row.\nBlock, J. H.,&Block, J.(1980). The role of ego-control and ego-resilienc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In W. A. Collins(Ed.), Minnesota Symposium on child psychology(Vol. 13, pp. 39-101).Hillsdale, NJ:Erlbaum.\nC.G. Jung(1936),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New York:Harcourt.\nCote, J. E. & Levine, C. G. (2002), Identity formation, agency, and culture. Mahwah,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nGottfredson, M. R. & Hirsch, T. H.(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nHeider, F.(1958),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Inc.\nHume, D.(1739),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ed.L.A. Selbybigge.Oxford:Clarendon Press,1978.\nLongshore, D.(1998), Self-control and criminal opportunity: A prospective test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ocial Problems, 45(1):102-113.\n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982),Feuerbach, gesamme werke,Berlin:Akademie-Verlag.\nMarkus, H., & Kitayama, S. (1991),Culture and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98:224-253.\nPinker, S. (2011)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 NY: VikingBooks.\nReckless, Walter Cade.(1961)The Crime Problem 3rd ed.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nRoof, Wade Clark. (1999)Spiritual Marketplace: Baby Boomers and the Remaking of American Relig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nSimon, Herbert A.(1997),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4thed),New York:Free Press.\nSteedman, P. (1991).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eing, Interpreting and knowing, Research & Reflexivity,London: Sage.zh_TW
dc.identifier.doi10.6814/NCCU201900531en_U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grantfulltextembargo_20240721-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10601.pdf18.8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