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127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陳芳明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Chen, Fang M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陳奕伶zh_TW
dc.creator陳奕伶zh_TW
dc.date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6-02-03T03:19:57Z-
dc.date.available2016-02-03T03:19:57Z-
dc.date.issued2016-02-03T03:19:57Z-
dc.identifierG0097912015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127-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979120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論文研究的時空範圍自一九三○年代日治時期起始,至二戰後國民黨接收台灣(約1967年)為止,以吳新榮日記(1933-1967)的閱讀為中心,擴展至鹽分地帶的政治思想、政治活動、地方派系等政治議題,與鹽分地帶所形成的文學團體、文學理念、創作手法等美學問題。在探討吳新榮的思想部分,首要關注的是吳新榮的左翼思想脈絡。本文將從吳新榮的成長背景開始介紹他的思想淵源,敘述他留日期間接受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啟蒙,進而與左翼社會運動接軌,形塑鹽分地帶文學集團的寫實風格。其次,吳新榮在戰後一度面臨國族認同的問題,本文對於參戰立場的態度將進行討論;另有語言轉換的困難、遭遇二二八事件逃亡歷程,對他打擊甚鉅,影響他於戰後轉入鄉土文獻考察的工作。而其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二二八事件等重大史事,皆為特殊的生命經驗,對於研究日治時代的台灣戰爭史,或是戰後作家的心理轉折分析,具有相當深遠的意義。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序論 01\n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01\n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04\n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限制 06\n第二章 吳新榮成長背景與思想淵源 08\n第一節 家族背景與土地經驗 08\n第二節 吳新榮的思想歷程 12\n一、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啟蒙 12\n二、吳新榮與左翼政治運動的銜接 15\n第三章 日治時代台灣文壇的掙扎與反彈 20\n第一節 單一文化的灌輸與自我意識的覺醒 20\n一、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單一價值觀 20\n二、覺醒的力量─台灣文化協會的創立與轉型 23\n三、日本政府的教育政策與文化策略 27\n(一)台日共學制 27\n(二)日本統治階層拉攏舊文學 29\n四、仕紳階級與民間底層的文學社團創作路線 30\n(一)傳統文化的存續 30\n(二)西方現代文學思潮來襲 32\n(三)左翼文學的萌芽與擴展 33\n第二節 戰爭時期皇民化運動下民族自覺的努力 35\n第四章 吳新榮與鹽分地帶文學流派 44\n第一節 鹽分地帶文學創作理念 44\n一、「鹽分地帶」的定義與形塑 44\n二、與機關雜誌的往來 51\n(一)《台灣文藝》 52\n(二)《台灣新文學》 53\n(三)《民俗台灣》 54\n(四)台灣新民報系 55\n三、與革命家的往來 56\n四、作品文字使用的問題 57\n第二節 吳新榮的文學觀 61\n一、寫實主義的理論與落實 61\n二、社會主義思想與鹽分地帶文學的結合 62\n(一)對殖民統治的批判 63\n(二)抵抗資本主義潮流 64\n(三)社會改革的發聲 67\n三、鹽分地帶文學中的鄉土意象 68\n四、與風車詩社的對照 69\n五、鹽分地帶文學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定位 73\n第五章 吳新榮作品分析 75\n第一節 戰前作品分析 75\n一、詩歌內容中的戰鬥意識 75\n(一)〈題霧社暴動畫報〉 75\n(二)〈不但啦也要啦〉 78\n(三)〈農民之歌〉 79\n(四)〈煙囪〉 81\n(五)〈疾馳的別墅〉 85\n二、日記的出版─〈亡妻記〉 87\n第二節 戰後創作轉向與政治、文化意識之衝突 91\n一、語言轉銜與國族認同 91\n二、戰後的政治處境與遭遇 94\n三、左翼文學的實踐:鄉土文獻考察 95\n四、新舊版本日記的對照─以「參戰立場」及「二二八事件」為主 99\n(一)參戰立場 99\n(二)二二八事件 101\n第六章 結論 106zh_TW
dc.format.extent1277130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12015en_US
dc.subject日治時代zh_TW
dc.subject鹽分地帶zh_TW
dc.subject寫實文學zh_TW
dc.subject國族認同zh_TW
dc.subject二二八事件zh_TW
dc.subject鄉土文獻zh_TW
dc.subjectJapanese colonial eraen_US
dc.subjectSalt Zoneen_US
dc.subjectrealistic literatureen_US
dc.subjectnational identityen_US
dc.subject228 incidenten_US
dc.subjectdocuments of country cultureen_US
dc.title鹽分地帶文學的政治與美學─以《吳新榮日記》的閱讀為中心zh_TW
dc.titlePolitics and Aesthetics of Salt Zone Literature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一、原著\n\n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1991年。\n吳新榮:《金唐殿善行寺沿革志》,台南:金唐殿,1963年。\n吳新榮:《南鯤鯓代天府沿革志》,台南:南鯤鯓代天府,1967年。\n吳新榮:《震瀛採訪錄》,台北:遠景,1977年。\n吳新榮:吳新榮全集卷一《亡妻記》,台北:遠景,1981年。\n吳新榮:吳新榮全集卷二《琑琅山房隨筆》,台北:遠景,1981年。\n吳新榮:吳新榮全集卷三《此時此地》,台北:遠景,1981年。\n吳新榮:吳新榮全集卷四《南台灣采風錄》,台北:遠景,1981年。\n吳新榮:吳新榮全集卷五《震瀛隨想錄》,台北:遠景,1981年。\n吳新榮:吳新榮全集卷六《吳新榮日記(戰前)》,台北:遠景,1981年。\n吳新榮:吳新榮全集卷七《吳新榮日記(戰後)》,台北:遠景,1981年。\n吳新榮:吳新榮全集卷八《吳新榮書簡》,台北:遠景,1981年。\n吳新榮:《吳新榮選集》,臺南縣新營市:南縣文化,1997年。\n吳新榮:《吳新榮日記全集》十一冊,張良澤編,台灣文學館,2008年6月初版一刷。\n\n二、專書\n\n《台南縣文學史》上編,台南縣立文化中心,2006年。\n《台灣詩人研究論文集》,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nGeorge Kerr著,陳榮成譯:《被出賣的台灣》,前衛出版社,初版四刷,1992年2月。\nShih-jung Tzeng:From Hontojin to Bensheng Re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2009年。\n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海峽學術,2006年。\n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上、下冊,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12月。\n王曉波:《台灣抗日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1997年7月。\n台灣分館特藏資料編委會《台灣文獻書目解題》方志類\n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1985年。\n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加州;蓬島文化,1980年。\n羊子喬主編:《郭水潭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4年12月。\n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年3月初版。\n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年。\n宋冬陽:《放膽文章拚命酒》,臺北市:林白,1988年。\n李若鶯、林佛兒:《鹽分地帶文學》,臺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文化處,2010年。\n李筱峰:《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臺北:自立晚報,1990年。\n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n林佛兒、羊子喬:《鹽分地帶文學選》,林白叢書122。台北:林白,1979年。\n林忠勝撰,朱昭陽口述:《朱昭陽回憶錄》,台北:前衛,1994年。\n林忠勝撰,陳逸松口述:《陳逸松回憶錄》,台北:前衛,1994年。\n林芳年:《林芳年選集》,台北:中華日報,1983年。\n林柏維:《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原出版社,1998年1月一版二刷。\n林書揚:《從二二八到五零年代白色恐怖》,時報文化出版,1993年2月25日初版二刷。\n林德龍輯註,陳芳明導讀:《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一版二刷,1992年3月。\n林慶彰等編:《日治時期台灣知識份子在中國》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4年12月31日。\n林慧姃:《吳新榮研究─一個台灣知識份子的精神歷程》。「南瀛重要作家研究文集」1,台南:台南縣政府,2005年。\n邱吉爾:《第二次大戰回憶錄》,高雄市:大眾書局,1976年。\n施懿琳:《吳新榮傳》,南投:省文獻會,1999年。\n張良澤:《吳新榮日記》,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年。\n張良澤編:《臺灣文學評論》,臺南縣麻豆鎮:私立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2001年。\n張炎憲、胡慧玲、高淑媛採訪紀錄:《悲情車站二二八》,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一版二刷,1993年3月。\n張炎憲、胡慧玲、黎澄貴採訪紀錄:《台北都會二二八》,一版二刷,1997年2月。\n張炎憲編:《嘉義北回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1994年。\n莊永明:《台灣醫療史》,遠流,1998年6月。\n莊嘉農:《憤怒的台灣》,前衛出版社,台灣版第二刷,1991年6月1日。\n陳木杉:《二二八真相探討》,台北市:陳木杉,1990年。\n陳永興:《台灣醫療發展史》,新自然主義,2003年6月。\n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n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n喜安幸夫:《日本統治台灣祕史:霧社事件至抗日全貌》,台北:武陵,1983年。\n楊碧川:《二二八探索》,克寧出版社,1993年2月。\n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年。\n葉秀菊:《文學陳千武》,晨星出版社,初版,2004年3月30日。\n葉榮鐘:《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71年。\n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徐國章譯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南投市 : 臺灣文獻館,2005年。\n蔡慧玉編:《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北:中央研究院,1997年11月。\n蔡篤堅:《台灣外科醫療發展史》,台北:台灣外科醫學會,唐山,2002年。\n鄭喜夫:《吳新榮先生年譜初稿》,臺中縣潭子鄉:鄭喜夫,1977年。\n盧建榮:《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台北:麥田,2003年出版。\n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前衛出版社,1992年9月初版三刷。\n簡炯仁:《台灣共產主義運動史》,台北:前衛,1997年。\n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時報文化出版, 1993年3月5日初版五刷。\n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臺北市:時報文化,1993年。\n蘇新:《永遠的望鄉:蘇新文集補遺》,時報文化出版,1994年。\n凃淑君:《南瀛二二八誌》,台南縣文化局,2006年5月初版。\n\n三、單篇期刊論文\n\n王曉波:〈兩腳立地的醫生作家—論吳新榮和他的思想〉,《台灣史和中國近代民族運動》,台北:帕米爾書店,1986年。\n羊子喬:〈鹽田裡的詩魂—日治時期台灣寫實文學的重鎮「鹽分地帶」〉,《第26 屆鹽分地帶文藝營研習手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4 年。\n吳文星:〈試論鄉土誌之編纂─以《頭城鎮誌》為例〉,《史聯雜誌》22期,1993年5月。\n羊子喬:〈從鹽分地帶文學看台灣農村的變遷〉〉,「雲嘉南地區文學會議」,嘉義市立文化中心主辦,嘉義,1993年5月8日。\n黃勁連:〈略述「鹽分地帶」的文學傳統〉〉,「雲嘉南地區文學會議」,嘉義市立文化中心主辦,嘉義,1993年5月8日。\n陳千武:〈論吳新榮先生的文學思想〉〉,「吳新榮文學作品討論會」論文,1997年3月15日。\n陳芳明:〈吳新榮與日據時期左翼文學〉,「吳新榮文學作品討論會」論文,1997年3月15日。\n葉笛:〈紮根於鄉土深耕的詩人─試論鹽分地帶的前輩詩人吳新榮〉,「吳新榮文學作品討論會」論文,1997年3月15日。\n陳瑜霞:〈日治時期郭水潭詩歌—「融合」觀的形成及實踐軌跡〉,《南台應用日語學報》第3號,2003年6月。\n侯作珍:〈自我困境與抵抗異化:現代主義在新世代小說中的呈現〉,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東華漢學》第10 期,361-394頁,2009 年12 月。\n\n四、學術論文\n\n王秀珠:〈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作析論:以吳新榮、郭水潭、王登山為主〉,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5年。\n王昭文:《日據末期的台灣知識社群(一九四○─一九四五年)─《文藝台灣》、《台灣文學》及《民俗台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1991年。\n王美惠:《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作家的民間文學理念與實踐——以《台灣民間文學集》為考察中心》,成功大學文學院歷史研究所,2008年。\n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成功大學文學院歷史研究所,1996年。\n村田雄二郎《漢字圈的近代:語言與國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年。\n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8年。\n李文卿:《殖民地作家書寫策略研究──以皇民化運動時期《決戰台灣小說集》為中心》,暨南大學中文研究所,2001年。\n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1986年。\n余玉琦:〈詩人與戀愛─水蔭萍詩作中的女性形象〉,台師大《海岸線》第四期,2008年5月7日。\n周麗娜:《台南縣佳里鎮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2003年。\n林佩蓉:《抵抗的年代‧交戰的思維─蔡培火的文化活動及其思想研究(以日治時期為主)》成功大學文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2005年。\n林宗賢:《十九世紀末日本輿論界之台灣論述-以福澤諭吉與內藤湖南為研究對象》,政治大學日文研究所,2006年。\n林素珍:《日治後期的理蕃--傀儡與愚民的教化政策(1930-1945)》,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2003年。\n林雅鈴:《日本皇民化政策與台灣文學的反動精神》,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2003年。\n林蔚儒:《帝國左翼與台灣書寫──伊藤永之介台灣作品研究》,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8年。\n邵每招:《論1940年代《南方》中新舊文學論爭的起因與發展》,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n邱雅芳:《南方作為帝國慾望: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8年。\n邱雅萍:《從日刊報紙「漢文欄廢止」探究「臺灣式白話文」的面貌》,成功大學文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n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年。\n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2001年。\n崔末順:《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年。\n張雅惠:《日治時期的醫師與台灣醫學人文──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為例》,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2001年。\n張靜宜:《台灣拓殖株式會社與日本軍國主義》,成大歷史研究所,2003年。\n莊曉明:《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人群和風車詩社詩風之比較研究》,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08年。\n許光武:《帝國之眼:日本殖民者與他的「它者」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5年。\n許倍容:《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成功大學文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n曾巧雲:《未完成進行式─戰前、戰後的皇民文學論爭/述》,成功大學文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2005年。\n黃修文:《世紀之交的臺灣糖業與蔗農》,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2005年。\n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年。\n趙勳達:《「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一九三○年代台灣左、右翼知識份子與新傳統主義者的文化思維及其角力》,成功大學文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2009年。\n趙勳達:《「台灣新文學」(1935~1937)的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成功大學文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2003年。\n劉方瑀:《被選擇的台灣—日治時期台灣形象建構》,成功大學文學院歷史研究所,2005年。\n鄭雅黛:《冷澈的熱情者─吳新榮及其作品研究》,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n賴松輝:《日據時期台灣小說思想與書寫模式之研究(1920-1937)》,成功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2002年。\n簡明海:《五四意識在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2008年。\n簡炯仁:《日據時期台灣知識份子的抗日運動 : 台灣民衆黨之硏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硏究所,1977年6月。\n羅詩雲:《郁達夫在台灣:從日治到戰後的接受過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8年。\n徐千邦:《日據時期檢閱制度下的台灣左翼文學》,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3年12月。\n五、其他\n洪培修:〈吳新榮詩作的「台灣意象」之地方現代性研究〉,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zh_TW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grantfulltextrestricted-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1501.pdf1.25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