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526
題名: 觀光工廠文創化指標建構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reativity-oriented Indicators for Tourism Factories
作者: 胡馨文
Hu, Hsin Wen
貢獻者: 鄭自隆
胡馨文
Hu, Hsin Wen
關鍵詞: 觀光工廠
文化創意
修正式德菲法
Tourism Factories
Cultural Creativity
Modified Delphi Method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1-Jul-2016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建構一套觀光工廠文創化評鑑指標。\n\n觀光工廠屬於產業文創化實踐的一環,觀光工廠所營造的體驗服務,亦屬於創意生活產業領域的一環。觀光工廠既被歸類至文創領域,則理應在文化創意層面多加著墨。然而,現行的觀光工廠評鑑指標並未將文化與創意元素具體羅列,於文創層面涉入不足,無法有效評量觀光工廠在文化創意面的具體表現,故本研究旨在重新建構一套屬於觀光工廠的文創化指標,作為提升觀光工廠文創質化品質的具體指南,使「產業文創化」的理念在推廣過程中能有所依據,進而落實於實際執行的成果。\n\n本研究運用修正式德菲法,先透過文獻探討歸納出觀光工廠於文創層面的檢視題項,再針對學者、業者、政府單位三批專家進行三回合的意見調查,刪除重要性不足的題項後進行因素分析,研究結果為:\n\n1.文化內涵方面,應具備傳播性、品牌化、在地性以及核心價值。\n2.創意思維方面,應具備創新性、多元性、並著重體驗行銷。\n3.特色美學方面,應具備風格化、整合性、並呈現視覺識別設計。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n\n文化部(2014)。《2014台灣文創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新北市:文化部。\n王育英、梁曉鶯譯(2004)。《體驗行銷》。臺北市:經典傳訊。(原書Schmitt, B. H.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New York: The Free Press.)\n田博元(2010)。《文化事業概論》。臺北:新文京開發。\n朱光潛譯(1983)。《美學》。臺北:里仁。\n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臺北:典藏。(原書:Richard Caves (2000).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n好個文創(2012)。《慢觀光.遊工廠:14+2間台灣傳統產業轉型為觀光工廠的深度專訪》。新北市:好個文創。\n吳松齡(2003)。《休閒產業經營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n李錫東(2009)。《文化產業的行銷與管理》。臺北市:紅螞蟻。\n李烈圩(2011)。《體驗經濟下台灣稻米產業之商業模式創新》。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李君如、陳品孜(2011)。〈美學經濟風潮下的企業創新思維-由厚植美感與品牌經營的觀光工廠經驗談起〉,《健康管理學刊》,9(1),83-97。\n李天鐸(2011)。《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台北:遠流。\n林秀婉(2012)。《觀光工廠美學差異策略之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n林函妤(2010)。《觀光工廠空間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台灣玻璃新竹廠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清山(1976)。《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n林依蓁(2006)。《創意生活產業之品牌識別打造探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周德禎(2011)。《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n徐雨村譯(2014)。《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新北市:巨流。(原書:Conrad Phillip Kottak (2012). Cultural Anthropology: Appreciating Cultural Diversity. USA, McGraw-Hill.)\n高千涵(2005)。《創意生活產業體驗營造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4)。《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臺北市:商周。\n財團法人中衛研究所(2013),〈2013創意生活產業發展計劃執行成果〉。臺北市:經濟部。\n夏學理等(2011)。《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台北:五南。\n許秋煌主編(2013)。《2012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市:文化部。\n張淑華(2012)。《創意生活產業顧客完整體驗模式建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n張惟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臺北:典藏藝術家庭。(原書:David Throsby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 Pr.)\n張文櫻(2007)。《文化創意產業商業模式之研究-以文化創意商品產業價值鏈觀點》。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n張瑞珍(2007)。《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陶瓷業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n張簡惠湘、呂宛蓁(2013)。〈臺灣地區觀光工廠的博碩士論文之內容分析〉,《休閒與社會研究》,7,119-130。\n范榮靖(2009)。〈文創航向新藍海:台灣文創成績 民間63.85分,政府51.32分〉,《遠見雜誌》,278期。上網日期:2015年2月13日,取自http://store.gvm.com.tw/article_content_15191.html\n曾偉銘(2014)。《探討真實性、參觀體驗、品牌態度、口碑與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觀光工廠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n黃光男(2011)。《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業析論》。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n黃淑真(2009)。《應用體驗行銷工具創造體驗價值以提升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台中市主題餐廳為例》。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賀瑞麟(2011)。〈創意與文化創意產業〉,周德禎(編),《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頁39-66。臺北市:五南。\n賀瑞麟(2011)。〈美學與文化創意產業〉,周德禎(編),《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頁67-82。臺北市:五南。\n費孝通譯(2002)。《文化論》。北京:華夏。(原書:Bronislaw Malinowski (1944), 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n楊勝評(2003)。〈觀光工廠論壇—服務的品質及工廠觀光化的優勢〉。\n葉子明、巫弘堯(2014)。〈觀光工廠遊客體驗行銷、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關係研究〉,《中小企業發展季刊》,31,101-132。\n漢寶德(2010)。〈談論文化創意產業現在的發展〉。上網日期:2015年3月11日,取自http://cci.culture.tw/cci/cci/epp/004/epp-02-2.html\n漢寶德(2014)。《文化與文創》。臺北市:聯經。\n劉維公(2005)。《創意生活產業:台灣經濟的啟蒙運動》。創意生活產業魔法書,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n劉大和(2005)。《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臺北市:魔豆創意。\n賴聲川(2006)。《創意學》。臺北市:天下雜誌。\n蔣勳(2001)。〈美的沈思,打造看不見的競爭力:發現自己的存在〉,《天下雜誌》,教育特刊,80-87。\n陳雅君(2005)。《閒置工業區導入產業觀光可行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文化。(第四版)\n鄭自隆、洪雅慧、許安琪(2005)。《文化行銷》。台北:國立空中大學。\n鄭自隆(2013)。《文創行銷》。臺北市:五南。\n鄭智偉(2003)。《文化產業品牌管理模式應用研究初探 - 以台灣表演藝術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n蕭文斐(2012)。《廣告素養能力指標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n薛良凱(2012)。《今天創意教什麼?: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必修的13堂課》。新北市:暖暖書屋文化。\n謝旭洲(2008)。《社會統計與資料分析》。新北市:威仕曼文化。\n\n\n貳、英文部分\n\nA. Otgaar (2012). Towards a common agend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4, 86–91.\nConrad Phillip Kottak (2012). Cultural Anthropology: Appreciating Cultural Diversity. USA, McGraw-Hill.\nChevalier, Michel and Mazzalovo, Gerald.(2008). Luxury Brand Management.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nDimitrios Buhalis (1998). Strategic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Management, 19(5), 409–421.\nFaherty, V.(1979). Continu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Results of Delphi survey.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 15(1), 12-19.\nHolden, M. C., & Wedman, J. F. (1993). Future issues of computer-mediated\n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of a delphi stud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nand Development, 41(1), 5-24.\nKevin Lane Keller (2012).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4 th Edition. USA, Prentice Hall.\nKeller, Kevin and Kotler, Philip. (2011). Marketing Management. (14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nPINE, B. J. II, AND GILMORE, J. H. (1999). The experience economy.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nMurry, J. W., & Hammons, J. O. (1995). 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view of Higher Edcation, 18(4), 423-436.\nSobel, R. S. and A. Rothenberg (1980). Artistic Creation as Stimulated by Superimposed Versus Separated Visual Imag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 951-96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102452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452007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7101.pdf90.74 MBAdobe PDF2View/Open
007102.pdf90.74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