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 |
總統滿意度之研究 |
鄭夙芬、俞振華 |
report |
說明頁(49) |
2020-02 |
台灣認同與政黨形象關聯性之研究 |
鄭夙芬、游清鑫 |
report |
說明頁(59) |
2020-10 |
總統與市長:中央表現評價與地方表現評價選舉效應之研究 |
游清鑫 |
report |
說明頁(57) |
2019-11 |
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持續與變遷 |
陳陸輝 |
report |
說明頁(83) |
2020-03 |
網路調查結果修正機制之比較與模擬 |
俞振華 |
report |
說明頁(52) |
2019-08 |
台灣認同和政黨形象的持續與變遷 |
鄭夙芬、蔡佳泓、游清鑫 |
report |
說明頁(65) |
2019-02 |
再探台灣民眾統獨態度的變遷:測量差異與政黨輪替的觀點 |
俞振華 |
report |
說明頁(54) |
2019-07 |
台灣民意與兩岸關係 |
陳陸輝 |
report |
說明頁(78) |
2019-11 |
重訪政黨體系變遷之研究:台灣個案之分析 |
游清鑫 |
report |
說明頁(59) |
2021-10 |
洋洋大觀:上海二三十年代通俗文學家的創作、翻譯、跨界實踐中的世界圖景與摩登景觀 |
陳碩文 |
report |
說明頁(33) |
2023-07 |
摩登上海共和國:三四十年代上海文壇的世界主義文學實踐——以林語堂、蕭乾、徐仲年為中心 |
陳碩文 |
report |
說明頁(54) |
2024-01 |
顧頡剛與戰後臺灣經學 |
車行健 |
report |
說明頁(61) |
2022-05 |
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復校初期中文系經學領域學人的學術淵源與學風表現 |
車行健 |
report |
說明頁(46) |
2021-04 |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與戰後臺灣經學的發展 |
車行健 |
report |
說明頁(45) |
2019-01 |
民國以來高等院校中的經學課程與儒家經典教育 |
車行健 |
report |
說明頁(40) |
2018-02 |
香港學海書樓的儒家經典教育之考察 |
車行健 |
report |
說明頁(42) |
2016-07 |
朱熹《詩經》前後論說研究 |
車行健 |
report |
說明頁(33) |
2017-08 |
澳門的文學場域與傳播機制——以澳門筆會與《澳門筆匯》為考察對象 |
張堂錡 |
report |
說明頁(32) |
2023-07 |
甲骨卜辭所建構的殷商文化研究與檢討-以1982至2022為範圍 |
林宏明 |
report |
說明頁(36) |
2022-10 |
同卜一事卜辭的整理、繫聯與研究 |
林宏明 |
report |
說明頁(45) |
2020-10 |
桂瓊英甲骨綴合整理與研究 |
林宏明 |
report |
說明頁(23) |
2017-10 |
卜骨文例研究—以骨扇刻辭順序為範圍 |
林宏明 |
report |
說明頁(34) |
2016-10 |
卜骨文例研究─以骨邊單刻干支為範圍 |
林宏明 |
report |
說明頁(26) |
2023-07 |
跨文化流動與主體認同:《國粹學報》博物觀念與博物圖畫視覺現代性研究 |
鄭文惠 |
report |
說明頁(46) |
2023-07 |
先秦思想文化中的秩序觀 |
林啟屏 |
report |
說明頁(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