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 |
從伺火到護摩:東亞秘密佛教中火祠之變 |
黃柏棋、Huang, Pochi |
article |
pdf(951) |
2010-09 |
船難與救難:日治初期臺灣海難史研究(1895-1912) |
戴寶村 |
article |
pdf(975) |
2012-05 |
國立政治大學身心健康白皮書之規劃研究 |
陳嘉鳳 |
report |
pdf(2269) |
2011-07 |
看見‧台灣‧公共‧藝術 |
游本寬 |
article |
pdf(823) |
2012-08 |
電子公民或數位遊民?檢視部落數位機會中心現象 |
黃葳威 |
conference |
pdf(1112) |
2012-08 |
流浪在外的老七佳石板屋 |
王雅萍 |
conference |
pdf(3202) |
2011 |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子計畫二、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 |
孫式文、方念萱 |
report |
|
2011 |
莫拉克水災台東原住民災區之部落公共生活參與資料庫 |
孫曼蘋、沈錳坤 |
report |
|
2012 |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子計畫二、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 |
孫式文、方念萱 |
report |
|
2010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第四分項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子計畫二---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 |
孫式文、方念萱 |
report |
pdf(5265) |
2010 |
「電視社會」的形成---1960年代的電視文化消費研究 |
柯裕棻 |
report |
說明頁(744) |
2010 |
解構科學傳播---從地球暖化議題探討科學新聞的產製、訊息設計、媒體再現,及公眾認知-全球暖化議題的風險溝通---從媒體再現到公眾認知 |
徐美苓、楊意菁 |
report |
|
2010 |
身體感的前世今生---從親身互動到數位中介活動 |
鍾蔚文、陳百齡 |
report |
pdf(462) |
2010 |
社會學門規劃研究推動計畫 |
邵翁秀琪 |
report |
pdf(416) |
2010 |
「台灣新聞史研究與撰作」專書寫作計畫 |
林元輝 |
report |
pdf(710) |
2010 |
資料庫裡尋人脈---考掘新聞人物的社會網絡 |
陳百齡、李蔡彥 |
report |
pdf(421) |
2010 |
媒介倫理在台灣---概念的流變與跨文化適用 |
蘇蘅 |
report |
pdf(508) |
2010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傳播與當代思潮 |
臧國仁、劉吉軒 |
report |
|
2010 |
促進公眾對於科技的理解及參與-從媒介產製到閱聽眾接收---科學新聞的正確性與科學新聞對民眾科學知識的影響 |
蘇蘅、羅文輝 |
report |
說明頁(888) |
2010 |
媒介科技與人的交會---媒介科技使用者的整體經驗及其與公民參與的關連 |
邵翁秀琪 |
report |
說明頁(497) |
2010 |
國際傳播的雙重「異例」---政府涉入型境外衛星電視的政經評估,以中國做為核心(兼及於他國) |
馮建三 |
report |
說明頁(671) |
2010 |
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敘事學」之進階提案 |
臧國仁、蔡琰 |
report |
|
2010 |
在八八水災重建區打造一個數位社區傳播新模式---以台東縣大武鄉大鳥部落為行動及實驗社區 |
孫曼蘋 |
report |
pdf(660) |
2010 |
日常台北新部落 |
方孝謙 |
report |
pdf(573) |
2010 |
媒體科技與現代性---回顧台灣1930年代消費社會的成型 |
王淑美 |
report |
pdf(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