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194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王增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楊程宇zh_TW
dc.creator楊程宇zh_TW
dc.date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6-09-01T17:07:37Z-
dc.date.available2016-09-01T17:07:37Z-
dc.date.issued2016-09-01T17:07:37Z-
dc.identifierG0102264005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194-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社會工作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10226400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這篇論文就是嘗試釐清我自己的生命歷程,我是如何輾轉追尋,最終(現階段)透過部落洗禮、質變成立命做原住民服務的實踐者。我期許這個辨識轉化的過程的呈現,能為其他也在尋覓使命感與實踐位置上安身立命之處的人帶來參考,同時,也為自己未來的實踐工作的位置與方向能夠錨定得更紮實,才能為自己以及與我共事的生命盡可能地負責。\n\n透過論文的爬梳,我才知道我在部落尋求的是一種我兒時記憶中家的感覺,我想在部落重建那個最純真的家;我也想透過部落生活這件事情來消磨我在都會養成的個人主義性格,成為一個懂得分享、同進退、把身旁的人放在心上的人;同時部落成為我社會主義理想的可能實踐基地。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方法 1\n第一節 研究動機 1\n第二節 研究方法 2\n第二章 啟蒙時期 – 與社會連結的開展 7\n第一節 青少年時期的走針;主體性的展開 7\n第二節 母親的影響 9\n第三節 大學時代的震盪;自身存而於世的可能 11\n第四節 青少年的陪伴;非自願性個案的經驗 17\n第五節 家庭對我這時期的影響 18\n第六節 小結 19\n第三章 部落初體驗 – 文化衝擊與認識部落生態 21\n第一節 最初的連結 21\n第二節 白浪白白 22\n第三節 狼群的傳說 25\n第四節 回到「生活」中的重建 28\n第五節 慈善霸權 31\n第六節 複雜的部落政治 36\n第七節 法治觀點v.s.部落觀點 42\n第八節 小結 44\n第四章 道路的抉擇 47\n第一節 頭家小秘書 47\n第二節 傳統經濟農業的困境 50\n第三節 進場姿態的抉擇 53\n第四節 不安的蟄伏 55\n第五節 從選舉中再次看到在地政治生態的複雜性 58\n第六節 和固魚爸關係的轉捩點 60\n第七節 小結 62\n第五章 陪伴一段受傷的歷史 63\n第一節 日本統治時期的殘酷生活 63\n第二節 政治與經濟現實的無奈 65\n第三節 從個人的生命看族群的傷痕 66\n第四節 從遷徙歷史來看部落的變化 74\n第五節 孤寂的頭家 77\n第六節 小結 79\n第六章 成為狼群的一份子 - 青年組織作為部落困境的解答 82\n第一節 加入青年會 82\n第二節 狼群收穫祭 92\n第三節 青年會的參與和反思 116\n第四節 小結 140\n第七章 歸鄉與定位 144\n第一節 異地鄉愁 - 只是想要在一起,過一種有溫度的生活 144\n第二節 對漢人原罪的省思 157\n第三節 在地共同生活建構的社群支持系統 159\n第四節 我是誰 164\n第五節 小結 165\n附錄一 167\n附錄二 169\n附錄三 173\n參考文獻 175zh_TW
dc.format.extent2711034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64005en_US
dc.subject部落經驗zh_TW
dc.subject自我探究zh_TW
dc.subject生命實踐zh_TW
dc.title異地鄉愁-「我」在東排灣部落中尋家與自我改造的歷程zh_TW
dc.titleNostalgia in a Different Place—My Home-seeking and Self-reconstructing Processes in an Indigenous Community of East Paiwan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吳音寧。2007。《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新北:印刻。\n林秋綿。2001。〈臺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期刊》(2):23-40。 \n林祖嘉。2006。〈1987年以來兩岸貿易與投資環境的變遷與發展〉。編號:科經(研)095028號。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n夏林清。1993。《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有關台灣勞工生活的調查報告1987-1992》。台北:張老師。\n夏林清。2011。《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n莫那能/口述, 劉孟宜/錄音整理, 呂正惠/編輯校訂。2010。《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台北:人間。\n費德廉、羅效德編譯。2006。《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台北:大雁文化。\n楊渡。2014。《水田裡的媽媽》。台北:南方家園文化。\n廖秋娥。2000。《台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形成與轉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n撒古流‧巴瓦瓦隆。2006。《祖靈的居所》。屏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n蔣夢麟。1988。《西潮》。台北:久大文化。 \n蔡宏明。2001。〈兩岸人力交流之展望〉。《國家政策論壇期刊》1(6):59-66。\nHerbert Altrichter, Peter Posch, Bridget Somekh。1997[1993]。《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初版。台北:遠流。\nTom Brown(湯姆‧布朗)。2007[1978]。《追蹤師2-追蹤師的足跡》,達娃譯,初版。新北:野人。\nAlbert Camus(卡繆)。2009[1942]。《異鄉人》,張一喬譯,初版。台北:麥田。\nHa-Joon Chang(張夏準)。2010[2007]。《富國的糖衣:揭穿自由貿易的真相》,胡瑋珊譯,初版。台北:博雅書屋。\nJared Diamond(賈德・戴蒙)。1998[1997]。《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王道還、廖月娟譯,初版。台北:時報文化。\nJared Diamond(賈德・戴蒙)。2006[2005]。《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廖月娟譯,初版。台北:時報文化。\nFrantz Fanon(弗朗茲.法農)。2005[1952]。《黑皮膚,白面具》,陳瑞樺譯,初版。台北:心靈工坊文化。\nNaomi Klein(娜歐蜜‧克萊恩)。2009[2007]。《震撼主義》,吳國卿、王柏鴻譯,初版。台北:時報文化。\nMarlo Morgan(瑪洛.摩根)。1994[1991]。《曠野的聲音:一個美國婦人在澳洲沙漠的心靈之旅》,李永平譯,第一版。新北:智庫。\nE. F. Schumacher(修馬克)。2000[1973]。《小即是美-M型社會的出路》,李華夏譯,初版。新北:立緒文化。\nDonald A. Schön。2004[198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夏林清等譯,初版。台北:遠流。\nDonald A. Schön主編。2003[1990]。《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敦譯,初版。台北:遠流。\nMurray Stein。1999[1998]。《榮格心靈地圖》,朱侃如譯,初版。新北:立緒文化。\nMichael J. Sandel(邁可.桑德爾)。2012[2012]。《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吳四明、姬健梅譯,初版。台北:先覺。\nIrvin D. Yalom(歐文‧亞隆)。2002[2002]。《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易之新譯,初版。台北:心靈工坊文化。zh_TW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grantfulltextrestricted-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0501.pdf2.65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