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8139
題名: 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試析統獨立場中支持「維持現狀」的臺灣民眾
In addition to un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is there a third way? Try to analyze the stance by the Taiwanese public in support of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in the Taiwan strait
作者: 陳信安
貢獻者: 游清鑫
陳信安
關鍵詞: 維持現狀
統獨立場
台灣民意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5-四月-2017
摘要: 針對目前在台灣統獨立場上佔據主流地位的維持現狀者,過去學界處理的方式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認為「維持現狀」者過於「虛胖」,「維持現狀」並非他們真正屬意的選項,因此需要藉由一些方式加以拆解,才能瞭解真正偏向統一或獨立的民眾;第二種觀點則是認為多數臺灣民眾在統獨立場上選擇維持現狀的選項時,本身即有相當大的意義,並不只是單純統一和獨立的對立模式就可以理解,因此不應該把重心放在支持統一或支持獨立者,而忽略「維持現狀」這多數民意的偏好。這兩種觀點從不同角度清楚說明對於「維持現狀」在統獨立場中的價值性。\n不過,由於上述兩者仍各有其問題尚待處理,因此,本文對於這群「維持現狀」者採取有別於上述兩種觀點的處理方式,先以質化訪談資料瞭解「維持現狀」內涵與選擇動機,接著用電訪資料探究「維持現狀」和統一、獨立的不同,以及與「維持現狀」類型的差別,如此一來既能深化維持現狀概念的意涵,並保持「維持現狀」的獨特性,也能細分「維持現狀」者的內部差異,卻不會影響「維持現狀」的完整性。\n  研究發現,對於「維持現狀」的民眾來講,統獨議題不是可以立即解決的問題,平常也不太會去談這些問題,統獨議題並非臺灣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民眾反而認為經濟議題才是目前最重要且最為實際的問題。在選擇「維持現狀」的動機上,民眾有可能是因為同時反對統一與獨立;或是可能視之後的條件與情況來決定走向統一或是獨立;抑或是特別反對某一方,卻對另一方不感興趣或是沒意見;又或者是對兩種國家選擇都沒有意見;甚至可能是看情形決定是否統一,但如果最後走向獨立也無所謂,反之,也可能是看情形決定是否獨立,但若最後走向統一也不反對。對於民眾來說,選擇維持現狀的動機不僅僅只有一個,是多重因素加總而成。另外,我們從訪談資料中發現,「維持現狀」不僅認為含有政治意涵,也包括經濟、社會及文化層面的意涵。「維持現狀」者對於中國大陸的印象雖然不好,但仍舊認為在中國經濟帶有誘因的情況下,與其密切交流是有利於己的,而這可看出「維持現狀」者略帶務實的一面。\n對於這群臺灣主流民意的背景認識,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本文對於學界較少關注的「維持現狀者」進行初探性研究,以期能勉為補足此一領域,在「維持現狀者」的成因、意涵、背景上加以深度瞭解。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n\n中文\n王家英、孫同文,1996,〈國族認同的解體與重構-台灣當前的主體經驗〉,《政治科學論叢》,7:321-354。\n江宜樺,1998,〈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9:163-229。\n杜素豪、廖培珊,2007,〈態度量表中的回答模式:以「外來人口影響」與「兩岸統合」兩題組為例〉,《臺灣政治學刊》,11(2): 3-51。\n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臺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 33-60。\n------,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9(2):5-39。\n------,2011,〈「中國崛起」的政治效應;民族認同和政黨支持〉,「中國效應在台灣」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俞振華、林啟耀,2010,〈模稜兩可的選擇?再論臺灣民眾統獨抉擇中理念與務實的兩難〉,2010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重新思考國家:五都之後,百年前夕」學術研討會,臺北:東吳大學。\n孫同文,1997,〈國族認同對台灣民眾港澳問題態度的影響〉,《政治學報》,6:37-75。\n徐火炎,1996,〈台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1991至1993 年間的實證研究結果〉,《台灣政治學刊》,1:85-127。\n耿曙、劉嘉薇、陳陸輝,2009,〈打破維持現狀的迷思:台灣民眾統獨抉擇中理念與務實的兩難〉,《台灣政治學刊》,13(2): 3-56。\n陳義彥、陳陸輝(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 —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析〉,《中國大陸研究》, 46(5):1-20。\n陳中寧,2005,〈臺灣民眾統獨態度中的現實主義與民族主義),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2004P國際學術研討會,5月21-22日,臺北:東吳大學。\n游清鑫,2002,〈台灣民眾的政黨偏好:方向與強度的探討〉,《中國地方自治》, 55(10):4-20。\n------,2002,〈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面訪與焦點團體訪談的結合〉。《選舉研究》,9(2) :85-115。\n------,2009,《臺灣民眾統獨偏好的持續與變遷之研究:測量與應用》,計畫編號:NSC 98-2410-H-004-031-MY2,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n劉嘉琳,2006,〈台灣民眾統獨態度中的理性與感性 2004年總統大選民調資料的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n劉嘉薇、耿曙、陳陸輝,2009,〈務實也是一種選擇-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測量與商榷〉,《台灣民主季刊》,6(4): 141-168。\n楊嘉容,2000,〈台灣選民的統獨思考模式與投票行為之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n鄭夙芬,2004,〈台灣民眾眼中的政黨-一個焦點團體研究法應用實例之初探〉,《選舉研究》,11(2): 185-216。\n------,2009,《臺灣認同:形成、類型與其政治效果》,計畫編號:NSC98-2410-H-004-086,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n蕭怡靖,2009,〈「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之政黨認同測量的探討〉,《選舉研究》, 16(1): 67-93。\n蕭怡靖、游清鑫,2011,〈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再理解〉,「選舉與民主發展:臺灣與香港、澳門的經驗」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n\n英文\nBazerman , Max, and Margaret Neale. 1992. Negotiating Rationally. 35, New York: Free Press.\nBizer , George Y., Penny S. Visser, Matthew K. Berent, and Jon A. Krosnice. 2004. “Importance, Knowledge, and Accessibility: Exploring the Dimensionality of Strength-Related Attitude Properties.” In Studies in Public Opinion: Attitudes, Non-attitudes, Measurement Error, and Change, eds. William E. Saris and Paul M. Sniderma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nChang, Mau-kuei. 2005. “Taiwan’s Nationalistic Politics and Its Difficult ‘Status Quo’.” The Copenhage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1: 91-124.\nChu , Yun-han. 2004.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Prospec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ian Survey 44(4): 484-512.\nHsieh , John Fun-sheng, and Emerson M. S. Niou. 2005. “Measuring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on Taiwanese Independence.” The China quarterly 181: 158-168.\nKrosnick , Jon A., David S. Boninger, Yao C. Chuang, Matthew K. Berent, and Catherine G. Carnot. 1993. “Attitude Strength: One Construct or Many Related Constru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 (6): 1132-51.\nKrosnick , Jon A., and Richard E. Petty. 1995. “Attitude Strength: An Overview.” In Attitude Strength: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eds. Jon A. Krosnick and Richard E. Pett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nNiou , Emerson M. S. 2004. “Understanding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 Asian Survey 44 (4): 555-67.\nNiou , Emerson M. S. 2005. “A New Measure of Preferences on the Independence-Unification Issue in Taiwan. ”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40 (1/2): 91-104.\nRigger, Shelley. 1999.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 Critique.” Pacific Affairs 72(4):537-52.\n------. 2001.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What It Means, and Why the Taiwanese Prefer It.”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4(2): 103-14.\nSchubert, Gunter, 2004 Taiwan’s Political Parties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Rise of an Overarching Consensus. Asian Survey, 44(4): 534-554. \nWang , T.Y. and I-chou Liu. 2004. ‘Contending Identities in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ian Survey 44(4): 568–9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7260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260014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4101.pdf1.6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