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086
題名: 以法施為視角觀察慧皎《高僧傳》
The Study of "The Biography of Emin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harma-desana
作者: 姚雅文
Yao, Ya-Wen
貢獻者: 涂艷秋
Tu, Yen-Chiu
姚雅文
Yao, Ya-Wen
關鍵詞: 慧皎
高僧傳
布施
法施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3-Aug-2020
摘要: 南朝梁‧慧皎(西元496-554年)的《高僧傳》為現存最早完整記載僧人典範之作品,收錄僧人始於漢明帝永平十年(西元67年),終至梁天監十八年(西元519年),跨越四百五十三載。慧皎身處中國佛教發展且逐漸被接納南朝時期,深知唯有透過「法施」,才能使佛教廣為傳布,也特別重視僧人法施的修行實踐。故本論文選擇以「法施」為視角,分析慧皎《高僧傳》的傳錄、論贊,了解各科高僧如何實踐法布施,又在布施的過程中呈現什麼樣的特色、特質。\n第二章探討譯經科高僧,他們身處漢代到南北朝的佛法輸入期,如何將佛法逐步帶進中國,先由精神層面看高僧在傳法求法、傳譯經論過程中展現堅毅不屈的弘法態度;再分析高僧於譯經傳法的實踐,除勤覽群書,精通三藏,妙善梵漢提升個人能力外,為使佛典翻譯更加精準、完備,建立了譯講同施的獨特翻譯方式。\n第三章研究魏晉齊梁的義解僧人如何加入清談的行列,將佛教智慧融入於清談之中,並於個人的言行舉止展現出清逸放曠、至情至性的「魏晉風流」;再探討他們如何在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之間抉擇、取捨,分別歸納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僧人,從中了解高僧進退適時的智慧;最後分析高僧宣說佛法,在言不盡意又得寄言出意的雙重困難下,如何創立了格義的方法,打破東西土之間語言、文化、哲學上的隔閡,讓佛教在中國可以被廣為接納、傳揚。\n第四章先介紹神異僧人藉由神異、道術解決俗眾生養、病死的困頓煩惱,或顯現靈應以化導暴虐無道的君主,透過反常合道的權宜之計來教化眾生;接著觀察在禪定修行中不忘引導僧俗、馴服猛虎的習禪僧人;再審視明律科僧人嚴守戒律為僧人樹立典範,也廣為宣說、著述以弘揚律藏;誦經、經師、唱導三科僧人則透過唱誦來行法布施,藉由音聲的感染力提升聽者道心。最後附論行財施的僧人,分別介紹捐棄內財的亡身高僧,以及施捨外財的興福高僧,並觀察慧皎關注焦點和反思。\n經以上的觀察研究可發現慧皎關注的焦點不僅是僧人在戒、定、慧三學的修行證悟,更在乎得其力已尚須還化眾生,因此是以自覺覺人、自利利他的菩薩道為觀看視角來檢審僧人,以「宣揚佛法、利濟眾生」的「法施」為標準,來審視僧人德業、行誼之優劣,確認能否躋身高僧之列,並以此標準為核心主題,來敘寫僧人傳記,重現高僧的一生,表彰高僧弘道濟人的慈心願力、多元紛呈的布道方式及應機悟俗的智慧。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按譯/著年代排序)\n〔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大正藏》第3冊。\n〔西晉〕西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大正藏》第8冊。\n〔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n〔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n〔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n〔梁〕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n〔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n\n二、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n丁敏:《中國佛教文學的古典與現代:主題與敘事》(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6月)。\n王文顏:《佛典重譯經研究與考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10月)。\n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收錄於《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碩博士學位論文》第103冊,(高雄:佛光出版社,2004年7月)。\n王妙純:《自然與名教的調色盤──從《世說新語》看漢晉士人的人生觀》(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3月)。\n王妙純:《魏晉士人的生死關懷──以《世說新語》為核心的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9月)。\n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8月)。\n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形態研究》(臺北:商周出版,2003年)。\n朱東潤:《中國傳敘文學之變遷 八代傳敘文學敘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n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n何方耀:《晉唐時期南海求法高僧群體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3月)。\n余嘉錫編撰:《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9月)。\n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4月三版)。\n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4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n李小榮:《晉唐佛教文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n李小榮:《漢譯佛典文體及其影響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n李清筠:《魏晉名士人格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n沈維華:《魏晉三學與言意之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8年5月)。\n肖能:《名士範兒:《世說新語》與魏晉風度》(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1月)。\n紀贇:《慧皎《高僧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月)。\n唐秀蓮:《僧肇的佛學理解與格義佛教》(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4月)。\n唐翼明:《魏晉清談》(臺北:東大圖書,2018年4月)。\n孫昌武:《中國佛教文化》(天津 :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n孫昌武:《中國佛教文化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4月)。\n孫昌武:《北方民族與佛教 : 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4月)。\n徐燕玲:《慧皎《高僧傳》及其分科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n馬良懷:《崩潰與重建的困惑──魏晉風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4月)。\n張海明:《玄妙之境:魏晉玄學美學思潮》(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n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9冊《佛典翻譯史論》(新北:龍岡數位文化,2017年9月)。\n曹仕邦:《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6月)。\n曹仕邦:《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漢末至五代》(臺北:東初出版社,1994年11月)。\n梁啟超:《中國佛教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1月)。\n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臺北:中華書局,2019年7月)。\n陳柏達:《圓滿生命的實現──布施波羅蜜》(臺北:東大圖書,2008年,7月)。\n陳懷宇:《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5月)。\n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n普慧:《南朝佛教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2月)。\n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n華滿元:《中國古代佛典「譯道」的知識譜系及現代闡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年6月)。\n馮友蘭、李澤厚等:《魏晉風度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1月)。\n黃敬家:《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臺北:學生書局,2008年5月)。\n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開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n劉澤亮主編:《佛教研究面面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n蔡振豐:《魏晉佛學格義問題之考察──以道安為中心的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年5月)。\n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n鄭郁卿:《高僧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8月)。\n蕭艾:《《世說》探幽》(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11月)。\n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2017年2月)。\n戴麗琴:《《世說新語》與佛教》(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8月)。\n釋依日:《六波羅蜜的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11月)。\n\n三、期刊及單篇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n丁敏:〈《高僧傳》中前世今生「畢宿對」的敘事模式與意涵〉,《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8期(2011年12月),頁273-296。\n丁敏:〈從漢譯佛典僧人「神通」到《高僧傳》僧人「神異」:佛教中土化過程的考察面向〉,《政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10年12月),頁85-122。\n丁敏:〈漢譯阿含廣律中佛陀成道歷程「禪定與神通」的敘事分析〉,《政大中文學報》第3期(2005年6月),頁87-124。\n王美秀:〈《高僧傳》的西域空間論述--以地理敘述為依據〉,《漢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6月),頁1-18。\n王美秀:〈論中古高僧的外學與身分建構的關聯─以《高僧傳》為依據〉,《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月),頁285-301。\n古正美:〈佛教傳播與中國佛教國家的形成〉,《成大歷史學報》第40號(2011年6月),頁1-60。\n吳中明:〈西晉「八達」之遊所見名僧與名士之交往——兼論中古佛教《放光經》的譯傳及影響〉,《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第4期(2010年7月),頁152-162。\n吳冠宏:〈魏晉人鍾情的生命特質及其殊義試探-以《世說•言語》「支公好鶴」一則為解讀釋例〉,《東華漢學》第2期(2004年5月),頁105-129。\n李富華:〈佛教典籍的傳譯與中國佛教宗派〉,《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96-122。\n李豐楙:〈慧皎高僧傳及其神異性格〉,《中華學苑》第26期(1982年12月),頁123-137。\n杜鎮:〈從《高僧傳》看北朝僧人參政現象〉,《華夏文化》(2011年3月)。\n林麗真:〈魏晉清談名士之類型及談風之盛況〉,《書目季刊》第17卷第3期(1983年12月),頁96-104。\n皇甫風平:〈佛僧的名士化與名士的佛僧化——從《世說新語》看魏晉時期佛學與玄學的合流〉,《周口師專學報》第13卷第1期(1996年3月)。\n范子曄:〈說塵尾──六朝的名流雅器〉,《中國文化》第17期(2001年),頁133-146。\n涂艷秋:〈從支謙與竺法護的譯經風格釐測敦煌寫卷P.3006經文之譯者〉,《漢學研究》第31卷第1期(2013年3月),頁285-318。\n耿朝暉:〈《高僧傳》夢的梳理與文學解析〉,《青海社會科學》(2010年4月)。\n耿朝暉:〈《高僧傳》關于死亡哲學及美學描述〉,《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5月)。\n張雪松:〈略論梁《高僧傳》的編撰、版本及史料價值〉,《國學學刊》第2期(2019年),頁90-143。\n梁麗玲:〈歷代僧傳「感通夢」的書寫與特色〉,《臺大佛學研究》第30期(2015年12月),頁65-104。\n陳士強:〈「名僧傳抄」與「高僧傳」比觀〉,《香港佛教》第339期(1988年8月),頁15-18。\n陳悌賢:〈魏晉南北朝的佛教傳播與趨向〉,《現代學苑》第8卷第2期(1971年2月),頁7-14。\n陳桂市:〈衝突與調和:從《高僧傳》的神異敘事看佛教初至中國的傳播歷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1月),頁143-155。\n陳懷宇:〈中古佛教馴虎記,收錄於劉苑如主編:《體現自然:意象與文化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3月),頁175-228。\n黃自鴻:〈宗教人物傳記的寫作策略:《高僧傳》的神聖修辭學〉,第24期(2017年6月),頁1-19。\n黃敬家:〈宗教行為與解脫倫理的爭議:三朝僧傳中的高僧亡/遺身及評論〉,收錄於《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師範大學國際僑教學院與國家圖書館主辦,2012年),頁56-69。\n廖明活:〈莊子、郭象與支遁之逍遙觀試析〉,《鵝湖月刊》第101期(1983年11月),頁8-13。\n蒲慕州:〈神仙與高僧--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探〉,《漢學研究》第16期(1990年12月),頁149-176。\n齊婷婷:〈魏晋南北朝佛玄合流模式探究〉,《赤峰學院學報》第37卷第10期(2016年10月),頁36-38。\n劉翔:〈音聲入道─《高僧傳》唱誦思想研究-上-〉,《海潮音》(2015年12月),頁13-19。〈音聲入道─《高僧傳》唱誦思想研究-下-〉,《海潮音》(2016年1月),頁15-19。\n鄭弘岳:〈中國佛教僧人皈信原因之探討:以《梁高僧傳》為主〉,《龍陽學術研究集刊》第5期(2011年1月),頁17-38。\n簡聖宗〈〔(梁)慧皎著〕《高僧傳》之史書筆法與系屬原則〉,《中國語文》第638期(2010年8月),頁73-83。\n藍日昌:〈論師的時代─對僧傳中六朝義學論師的分析〉,《普門學報》第11期(2002年9月),頁51-80。\n釋道昱:〈經導對中國佛教禮懺的影響──以梁「高僧傳」為中心的探討〉,《圓光佛學學報》第3期(1999年2月),頁73-100。\n龔雋:〈略說《大智度論》中的佈施法門—─《大智度論》卷十一之檀波羅蜜義解〉,《河北學刊》第35卷第1期(2015年1月),頁26-30。\n\n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n王志宏:《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n何勵:《中國六朝時代的唱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n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與實踐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n耿朝暉:《釋慧皎《高僧傳》文學探析》(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n陳柳冬雪:《《高僧傳》與《續高僧傳》神異故事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n陳香珠:《六波羅蜜的研究─以大智度論為主的》(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84年)。\n陳桂市:《高僧傳神僧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n陳雅萍:《鳩摩羅什及其譯經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n楊雨臻:《《高僧傳》神異故事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n劉玉燕:《大乘菩薩入世性之研究──以六波羅蜜為論述範圍》(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n劉龍杏:《佛教布施思想及當代價值研究》(西寧:青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n簡聖宗:《《高僧傳》僧人群體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n\n五、外文著作\n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2001年1月)。\n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1月)。\n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2月)。\n\n六、電子資源\n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39120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200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201.pdf5.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