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485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成之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葉永山zh_TW
dc.creator葉永山zh_TW
dc.date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3-09-02T09:05:47Z-
dc.date.available2013-09-02T09:05:47Z-
dc.date.issued2013-09-02T09:05:47Z-
dc.identifierG0099262004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485-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勞工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99262004zh_TW
dc.description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根據內政部統計(2012),大陸配偶近年來人數不斷上升,已逼近我國原住民人數,成為我國社會組成及勞動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協助有就業意願的大陸配偶就業,我國由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為基礎,提供各項服務,如就業諮詢、就業推介、陪同面試、安排就業促進研習、職業訓練等。\n\n 本研究試圖了解大陸配偶公立就業服務之內容,以及評估大陸配偶接受公立就業服務的情形與後續就業情況,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係採質性研究,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研究目的如下:(一)分析大陸配偶公立就業服務使用者之基本特性。(二)了解大陸配偶求職者使用公立就業服務之情況。(三)評估大陸配偶求職者經就業推介後之工作情形。(四)歸納影響大陸配偶經公立就業服務成功推介就業之因素。(五)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可行之政策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參考。\n\n 本研究成效評估方式,分成輸入 (input)、過程 (process)、結果 (output) 三個層面,經文獻彙整設計不同的成效指標進行評估。本研究發現,大陸配偶求職者具備基礎中文能力,學歷程度以國、高中為主,大多因麻煩而沒有進行學歷認證,有照顧家庭、家中長輩或子女的需求,大陸配偶的就業期待多為工作地點離家近或工作時間不宜過長,以配合照顧家庭。到站求職的大陸配偶就業意願高,對公立就業服務普遍感到滿意。大陸配偶就業推介尋職期間短,多從事不需專業知識或技術的工作,工作收入較低及有就業不穩定、頻繁轉換工作的現象。影響大陸配偶就業的因素,有家庭因素、雇主因素、自身能力因素,其中影響最大的為家庭因素。\n\n 根據本研究發現,提出政策建議如下:\n一、應簡化大陸配偶學歷認證機制。\n二、應先了解大陸配偶的家庭狀況,以利就業服務推介。\n三、應增加部分時間工作類別,以滿足大陸配偶不同的就業需求。\n四、應盡可能對大陸配偶進行深度就業追蹤。\n五、應加強宣導各項大陸配偶就業促進工具及服務。\n\n關鍵詞:大陸配偶、公立就業服務、成效評估、就業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n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n第二節 研究目的 3\n第三節 研究方法 3\n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n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6\n第二章 我國公立就業服務體系與成效評估指標 8\n第一節 我國公立就業服務體系 8\n第二節 公立就業服務成效評估之探討 20\n第三節 大陸配偶就業協助政策 31\n第四節 小結 41\n第三章 大陸配偶就業狀況與就業服務成效 43\n第一節 大陸配偶在台人數與特性 43\n第二節 大陸配偶就業狀況與問題 52\n第三節 大陸配偶就業服務成效相關研究 65\n第四節 小結 69\n第四章 訪談發現與分析 71\n第一節 訪談設計與對象 71\n第二節 訪談內容與分析 77\n第三節 訪談發現 106\n第四節 小結 114\n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n第一節 結論 117\n第二節 建議 122\n參考文獻 125\n附錄一、訪談大綱 129\n附錄二、訪談對象記錄 130zh_TW
dc.format.extent1827545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en_US-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62004en_US
dc.subject大陸配偶zh_TW
dc.subject公立就業服務zh_TW
dc.subject成效評估zh_TW
dc.subject就業zh_TW
dc.title大陸配偶就業服務成效之評估zh_TW
dc.titleAn Analysis on Effectiveness of Employment Service for Spouses from Mainland Chinaen_US
dc.type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內政部(2009)97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需求調查。\n內政部(2010)99年內政統計年報。\n內政部(2011)100年內政統計年報。\n內政部(2012)101年內政統計年報。\n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1)100年勞動統計年報。\n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8)「促進外籍配偶及大陸地區配偶就業補助作業要點」。\n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4)「外籍與大陸地區配偶就業協助方案」。\n王永慈(2001)「社會排除」:貧窮概念的再詮釋,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頁72-84。\n成之約(2010)外籍配偶參加職業訓練成效之評估,內政部委託研究計畫。\n成之約(2012)外籍與大陸女性配偶就業歧視問題與因應之探討,內政部委託研究計畫。\n高惠敏、成之約(2013)外籍與大陸配偶就業服務成效之探討,內政部委託研究計畫。\n江亮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66-89。\n吳紹文(2005)「擺脫舊思維學習新思路—創造新移民女性的就業機會」,就業 安全,第4期,頁70-76。\n李庚霈(2004)就業安全理論與實務,楊智文化,初版。\n李健鴻(2009)公共就業服務體制的有限分權化與差異調控分析,《臺灣民主季 刊》第六卷,第二期,頁127-168。\n李淑娟(2009)在台外籍配偶就業與學習問題之初探性研究,兩岸社會政經文化 國際學術研討會政治組論文。\n沈榮欣(2005)臺灣新移民與非正式就業:女性大陸配偶在臺的個案分析,政治\n大學國家發展所碩士論文。\n阮月敏(2008)我國就業服務績效指標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n胡欣野(2007)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功能定位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n許繼峰、饒鳳翔(2007)女性婚姻移民的就業困境—嘉義地區榮民大陸配偶的 就業歧視,「中山思想與人文關懷社會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2007年5月24-25日。\n陳小紅(2006)跨界移民:台灣的外籍與大陸新娘,亞洲研究,第52期,頁61-90。\n游美貴(2009)大陸及外籍配偶生活處遇及權益之研究,內政部研究計畫。\n鄭津津(2008)大陸配偶與外籍配偶在台就業之問題與未來政策應有之發展,台 灣法學,第106期,頁125-136。\n蕭靜儀(2010)我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派遣人員角色壓力、工作倦怠與憂鬱傾向 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n藍科正(2011)對我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就業諮詢服務的期待,就業安全半年刊, 一百年,第二期。\n張藝薰(2008)以社會融合觀點初探我國新移民女性就業經驗與服務資源使用,\n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懷峰(2006)我國外籍與大陸配偶就業障礙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n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n饒鳳翔(2006)榮民大陸配偶就業現況與困境之探討-以嘉義地區為範圍,\n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n蘇秀義(1994)影響就業服務的因素分析,就業與訓練,第12:1期,頁86-92。\n全國就業服務e網,「三合一就業服務流程提供優質就業服務」,網址:\nhttp://59.120.168.237/ejob/internet/skillcheck/docDetail.aspx?uid=27&docid=3281\n中華民國「就業安全辭典」,網址:\nhttp://www.evta.gov.tw/content/content.asp?mfunc_id=17&func_id=17&type_id=0&\ncata_id=0&id=13555\n劉庭安,「解決新移民就業問題,移民署積極走訪」(2012/2/8),台灣醒報,網址: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6887974.shtml\nAlex Nunn, Tim Bickerstaffe, Ben Mitchell (2009)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s in Pubic Employment Services, Department for Work and Pensions, Research Report No 616.\nDavid Grubb (2004) Principles for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s, Public Finance and Management, 4(3), 2004, pp. 352-398.\nMelvin M. Brodsky (2000) Public-Service Employment Program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 Monthly Labor Review, October, page31-41.\nMessaoud Hammouya (1999) Statistics on Public Sector Employment: Methodology, Structures and Trends,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ILO Geneva. \nOECD (2000) Labour Market Policies and the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handbook \nMichael Wagner-Pinter (2004)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s, 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November 2004.\nPhan, T; Hansen, E; Price, D (2001) The Public Employment in Changing Labour Market, ILO office Geneva.\nEuropean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PES),from \nhttp://www.pes-benchmarking.eu/english/about.asp?IdPageLv=1zh_TW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grantfulltextrestricted-
item.openairetype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0401.pdf1.7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