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878
題名: 中國大陸人口性別比之研究
作者: 羅勝全
貢獻者: 施哲雄
羅勝全
關鍵詞: 出生性別比
一胎化政策
性別失衡
人口政策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9-May-2016
摘要: 中國大陸截至2007年底,全國人口已經達到13.21億人之多,仍位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是相較於過去成長的力度,中國人口已經呈現「低出生、低死亡、低成長」的三低時期,使得人口在數量上的成長獲得控制,第13億人口日也延後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五年到來,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中國實施三十多年的計畫生育制度大幅度地轉變了人口數量的成長,但卻也形成了出生性別比失衡的新人口問題。\r\n中國人口之所以成長快速就在於人口政策的方向和穩定性,在1949~1970年期間因為社會主義的肯定和節育政策執行上的不穩定,導致人口在該階段迅速成長,由5億4168萬人驟增到8億2992萬人。所以在1970年代開始注意人口的壓力,於1973年由中國國家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提出「晚稀少」的計畫生育制度,成功地壓低了人口的成長率和總和生育數。為了進一步在二十世紀末控制在十二億人口之內,1980年中共中央便提出「一胎化」政策至今,讓生產數降低至一名子女來達成目標。如此,中國在人口數量上是獲得了控制,但是性別結構上的品質卻出現了失衡的問題。\r\n出生性別比是指,新生兒中每出生100名女嬰相應有多少男嬰出生,通常範圍會落在103~107。中國在出生性別比上卻出現失衡的情形,根據歷年整體人口、區域、城鄉和孩次的數據比較,性別失衡的情形越演越烈,將導致約2000萬的單身男性找不到另一半的問題。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可以進一步從三大項因素來分析,第一、傳統偏好男孩文化;第二、現代醫學科技的進步;第三、計畫生育工作上出現漏洞等,這將導致婚姻市場的嚴重擠壓,婦女在角色扮演和權利地位上的不平等,社會穩定受到過多單身男性而產生威脅以及新的外來人口移入對家庭社會的衝擊。\r\n有鑑於出生性別失衡的嚴重性,中國在人口政策上也提出相關對策來解決這多年懸而未解的問題。首先,1995年開始的「關愛女孩行動」建立起對女孩友善的環境並且抑制過高的出生性別比。第二,2003年提出的嚴禁非醫學需要的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控制超音波檢測和人工流產的濫用。最後,1984年的「開小口」和2002年的「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者都允許加間隔生育第二胎」等部分開放第二胎生育的條件。但是政策落實下來,卻未能看見明顯的降低情形。\r\n所以,我們對於中國目前出生性別比的解決方法提出建議,第一、放寬計畫生育政策,計畫生育期限屆滿可以進行調整生育政策與生育意願的衝突城鄉人口政策的分歧。第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可以透過社區作為單位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加強養老保險、醫療設施和優生保健等服務,減弱一直以來「養兒防老」的觀念。第三、繼續經濟發展腳步,經由大力發展經濟,使全體人民富裕起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轉變人們傳統生育觀念。第四、展開性別平等教育,透過教育的普及和知識的灌輸才能潛移默化地從性別平權導正性別比失衡的問題。第五、建構完善法規,追究刑事責任以及建構更完善的管理監督機制,才能遏止住非法的性別選擇行為。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r\n(一)中文專書\r\n1.天下雜誌編輯部,面對中國(台北:天下雜誌,2006年)。\r\n\r\n2.中國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編,中國人口統計年鑑—2006(北京:中國國家統計出版社,2006年)。\r\n\r\n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r\n\r\n4.田雪原,大國之難-當代中國的人口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r\n\r\n5.田雪原、廖遜主編,人口與社區綜合發展研究(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3年)。\r\n\r\n6.李建新,轉型期中國人口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r\n\r\n7.李銀河,生育與中國村落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r\n\r\n8.李樹茁、姜全保、費爾德曼,性別歧視與人口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r\n\r\n9.馬寅初,新人口論(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1998年)。\r\n\r\n10.孫得雄,人口教育(台北:三民出版社,1992年)。\r\n\r\n11.陳皎眉、王叢桂、孫倩茹,社會心理學(台北 : 雙葉出版社,2006年)。\r\n\r\n12.張善餘,中國人口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r\n\r\n13.張興杰主編,越世榮、王銳、王騮副主編,跨世紀的憂患—影響中國穩定發展的主要社會問題(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r\n\r\n14.湯兆雲,當代中國人口政策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r\n\r\n15.程超澤,社會人口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年)。\r\n\r\n16.程超澤,中國大陸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台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r\n\r\n17.彭希哲,傳統變革與挑戰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農村人口問題(上海:復旦大學,1992年)。\r\n\r\n18.彭珮雲主編,中國計畫生育全書(北京: 中國人口出版社,1997年)。\r\n\r\n19.曾毅,中國人口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r\n\r\n20.楊國樞等編,社會行為與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出版社,1989年)。\r\n\r\n21.鄔滄萍主編,桂世勛、張志良副主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最新人口問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r\n\r\n22.蔡宏進、廖正宏,人口學(台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r\n\r\n23.蔡昉、張車偉,人口,將給中國帶來什麼(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r\n\r\n24.Amartya Sen著,劉俊楚譯,經濟發展與自由(台北:先覺出版社,2001年)。\r\n\r\n25.John R. Weeks著,涂肇慶譯,人口學 : 觀念與硏究課題導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90年)。\r\n\r\n26.Valerie M. Hudson and Andrea M. den Boer著, 邱彰譯,光棍危機(台北:躍升出版社,2005年)。\r\n\r\n(二)中文期刊\r\n1.人口研究編輯部,「中國人口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人口研究(北京),第24卷第4期(2000年7月),頁23-34。\r\n\r\n2.人口研究編輯部,「透視出生性別比偏高現象」,人口研究(北京),第27卷第5期(2003年9月),頁38-52。\r\n\r\n3.人口研究編輯部,「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從存疑到求解」,人口研究(北京),第30卷第1期(2006年1月),頁37-49。\r\n\r\n4.于娟、彭希哲,「江蘇太倉市低人口生育率原因剖析」,西北人口(蘭州),第28卷第4期(2007年7月),頁103-106。\r\n\r\n5.江中三,「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問題亟待完善相關立法」,人口研究(北京),第29卷第2期(2005年3月),頁91-95。\r\n\r\n6.李樹茁、朱楚珠,「中國出生性別比和女嬰生存狀況分析」,人口與經濟(北京),第17卷第1期(1996年1月),頁37-49。\r\n\r\n7.李樹茁、姜全保,「關愛女孩行動可以治理出生性別比問題嗎」,市場與人口分析(北京),第12卷第3期(2006年5月),頁33-35。\r\n\r\n8.李樹茁、姜全保、伊莎貝爾‧阿塔尼、費爾德曼,「中國的男孩偏好和婚姻擠壓—初婚與再婚市場的綜合分析」,人口與經濟(北京),第27卷第4期(2006年7月),頁1-8。\r\n\r\n9.段成榮,「中國人口受教育狀況分析」,人口與研究(北京),第30卷第1期(2006年1月),頁93-96。\r\n\r\n10.施哲雄,「評幹群衝突的廣西『計生風暴』」,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6期(2007年6月),頁7-12。\r\n\r\n11.涂平,「我國出生嬰兒性別比問題探討」,人口研究(北京),第14卷第1期(1993年1月),頁6-14。\r\n\r\n12.原新、石海龍,「中國出生性別比偏高與計畫生育政策」,人口研究(北京),第29卷第3期(2005年5月),頁11-17。\r\n\r\n13.原新、涂肇慶,「中國大陸出生性別比偏高之分析」,人口學刊,第29期(2004年12月),頁147-181。\r\n\r\n14.猛人,「面對三個八千萬怎麼辦」,社會(北京),第16卷第4期(1996年7月),頁19-20。\r\n\r\n15.陳友華、米勒.烏爾裏希,「中國婚姻擠壓研究與前景展望」,人口研究(北京),第26卷第3期(2002年5月),頁56-63。\r\n\r\n16.陳勝利、顧法明、蔡菲,「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對綜合治理出生性別比工作的啟示」,人口研究(北京),第32卷第1期,頁22-33。\r\n\r\n17.馮立天、馬瀛通、冷眸,「50年來中國生育政策演變之歷史軌跡」,人口與經濟(北京),第20卷第2期(1999年3月),頁3-12。\r\n\r\n18.郭志剛、鄧國勝,「中國婚姻擁擠研究」,市場與人口分析(北京),第6卷第3期(2000年5月),頁1-17。\r\n\r\n19.喬曉春,「中國婦女人工流產狀況分析」,人口研究(北京),第26卷第3期(2002年5月),頁16-25。\r\n\r\n20.湯兆雲,「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問題為何成效甚微——福建省泉州市綜合治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人口研究(北京),第30卷第1期(2006年1月),頁84-88。\r\n\r\n21.曾毅、顧寶昌、涂平、徐毅、李伯華、李湧平,「我國近年來出生性別比升高原因及其後果分析」,人口與經濟(北京),第14卷第1期(1993年1月),頁3-15。\r\n\r\n22.鄒文豐,「中國大陸性別比例失衡問題與區域安全」,展望與探索,第卷5第6期(2007年6月),頁54-71。\r\n\r\n23.解振明,「引起中國出生性別比偏高的三要素」,人口研究(北京),第26卷第5期(2002年9月),頁15-16。\r\n\r\n24.鄔滄萍、王琳、苗瑞鳳,「從全球人口百年(1950—2050)審視我國人口國策的抉擇」,人口研究(北京),第27卷第4期(2003年7月),頁6-12。\r\n\r\n25.蔡雅梅、程怡民、呂岩紅、王瀟灩,「淺談人工流產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人口與經濟(北京),第27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19-22。\r\n\r\n26.譚琳、丁娟、黃桂霞,「十年來我國婦女性別理論研究的發展—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產生的積極影響」,婦女研究論叢(北京),第66卷第4期(2005年7月),頁32-36。\r\n\r\n27.顧寶昌、徐毅,「中國嬰兒出生性別比綜論」,中國人口科學(北京),第8卷第3期(1994年5月),頁41-49。\r\n\r\n28.顧寶昌、羅伊,「中國大陸、中國台灣省和韓國出生嬰兒性別比失調的比較分析」,人口研究(北京),第20卷第5期(1996年9月),頁1-15。\r\n\r\n(三)週刊、報紙、雜誌\r\n1.李佳里,「廣西民變幕後計畫生育淪為貪腐工具」,亞洲週刊,2007年6月3日,頁26-34。\r\n\r\n2.陳一姍、黃庭郁,「台灣新生兒性別失衡 未來二十萬男人找不到老婆」,聯合報,2007年2月4日,第B3版。\r\n\r\n3.傅興宇、叢峰、丁文杰,「社保政策5個缺憾」,瞭望東方週刊,2007年1月18日,頁11-21。\r\n\r\n(四)網站\r\n1.大英簡明百科,網址:http://wordpedia.britannica.com/concise/content.aspx?id=1588&hash=cM8y4zEoVpso22QJfMPTwg%3d%3d&t=2.\r\n\r\n2.中華民國內政部,「96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r\n\r\n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網址:http://www.cpirc.org.cn/tjsj/tjsj_cy_detail.asp?id=9229.\r\n\r\n4.中國人口網,「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公報--2006年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抽樣調查主要資料公報」,網址:http://www.chinapop.gov.cn/xzzq/t20080429_171214390.html.\r\n\r\n5.新華網,「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05/content_1400543.htm.\r\n\r\n6.榮陽數位化醫學辭典,http://dict.vghtpe.gov.tw/search.php?word=%B6W%AD%B5%AAi%C0%CB%ACd&Submit=+%ACd%B8%DF+&prefix=.\r\n\r\n二、英文部分\r\n(一)英文專書\r\n1.Aird, John S., Slaughter of the Innocents: coercive birth control in China, (Washington, D.C. : AEI Press, 1990).\r\n\r\n2.Banister, Judith, China`s changing population,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r\n\r\n3.Coale, Ansley J., Rapid population change in China, 1952-1982,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4).\r\n\r\n4.Liu, Cheng, China`s population : problems and prospects, (Beijing, China : New World Press : Distributed by Guoji Shudian, 1981).\r\n\r\n5.Maccoby, Eleanor Emmons and Carol Nacy Jacklin, The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r\n\r\n6.Peng, Xizhe and Zhigang Guo eds., The Changing Population of China,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r\n\r\n7.Charping, Thomas, Birth Control in China 1949-2000, (New York : RoutledgeCurzon, 2003).\r\n\r\n8.Sen, Amartya Kumar,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1999).\r\n\r\n(二)英文期刊\r\n1.Arnold, Fred and Zhaoxiang Liu, “Sex preference, fertility and family planning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12, No.2(Jun. 1986),pp.221-246.\r\n\r\n2.Banister, Judith and Kenneth Hill, “Mortality in China 1964-2000,”Population Studies, Vol.58, No.1(Mar. 2004),pp.55-75.\r\n\r\n3.Banister, Judith, “Shortage of Girls in China Today,”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earch, Vol.21, No.1(May, 2004), pp.19-45.\r\n\r\n4.Chen, Jiajian, Zhenming Xie and Hongyan Liu, “Son preference, use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and infant mortality in rural China, 1989-2000,” Population Studies, Vol.61, No.2(Jun. 2007),pp.161-183.\r\n\r\n5.Chu, J. “Prenatal Sex Determination and Sex-selective Abortion in Rural Central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27, No.2(Jun. 2001), pp.259-281.\r\n\r\n6.Coale, Ansley J. & Judith Banister, “Five Decades of Missing Females in China,” Demography, Vol.31, No.3(Aug. 1994), pp.459-479.\r\n\r\n7.Goodkind, Daniel M., “China’s missing children: The 2000 census underreporting surprise,” Population Studies, Vol. 58, No.3(Sep. 2004), pp.281-295.\r\n\r\n8.Johansson, Sten and Ola Nygren, “The Missing Girls of China: A New Demographic Account,”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17, No.1(Mar. 1991), pp.35-51.\r\n\r\n9.Kanazawa, Satoshi, “Why Productivity Fades with Age: The Crime–Genius Conne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Vol.37, No.4(Aug. 2003), pp.257-272.\r\n\r\n10.Lavely, William, “First impressions from the 2000 census of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27, No.4(Dec. 2001), pp.755-769.\r\n\r\n11.Mazur, Allen and Joel Michalek, “Marriage, Device, and Male Testosterone,” Social Forces, Vol.77, No.1(Sep. 1998), pp.315-331.\r\n\r\n12.Peng, Xizhe and Juan Huang,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Abnormal 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 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 Vol.31, No.4(Oct. 1999), pp.487-503.\r\n\r\n13.Poston, Dudley L. and Karen S. Glover, “Too Many Males: Marriage Market Implications of Gender Imbalances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5th IUSSP World Population Conference. (Tours, France. July 2005), pp.1-27.\r\n\r\n14.Sun, T. H.,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n factors related to fertility decline in Taiwan ROC.”, 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 No.8(Jul. 1985), pp.91-107.\r\n\r\n15.Zeng, Yi, “Options for Fertility Policy Transi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33, No.2(Jun. 2007). pp.215-246.\r\n\r\n(三)網站\r\n1.Christophe Z Guilmoto, “Sex-Ratio Imbalance in Asia: Trends, Consequences and Policy Responses,” http://www.unfpa.org/gender/docs/studies/summaries/regional_analysis.pdf.\r\n\r\n2.美國中情局(CIA), “The World Factbook”,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rs.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93261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1010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