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227
題名: 印尼「瓦揚」布袋戲(Wayang Potehi)「鳳德軒」廟宇的布袋戲劇團研究
Indonesian Feng De Xian Temple of Potehi Research
作者: 蕭翡斐
Olivia
貢獻者: 蔡欣欣
Tsai, Hsin Hsin
蕭翡斐
Olivia
關鍵詞: 瓦揚
印尼
台灣
布袋戲
wayang
Indonesia
Taiwan
Potehi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摘要: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共和國國家(印度尼西亞語:Republik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之一;印尼由上萬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而瓦揚(wayang)是印尼的一個文化代表,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不指是個藝術作品,也反映了印尼人民的生活與社會層面,除了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有部分是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是由華人帶入印尼的,如布袋戲在印尼也歸類為Wayang(瓦揚)的一種,而為了與其他瓦揚分別,就稱為Wayang Potehi,是從福建話「布袋戲」所擬音的。\r\n\r\n由於印尼政府對中國文化的排斥,所以布袋戲也受到不少限制與控制。因為這些原因,瓦揚布袋戲慢慢沒落,在70到90年代的時候,面臨了危機,差一點消失。直到印尼總統瓦西德擔任總統時,印尼華人才再一次得到同等的機會,把過去已被剪斷的文化再一次復原。而泗水一處有一個廟宇,直到如今仍然還保存著此藝術的存在,作為他們宗教活動的一個部份。\r\n\r\n是以本研究將探討印尼─泗水的「鳳德軒」廟宇與其布袋戲劇團發展史,探討劇團組織與其藝術。通過此研究之後,希望可以更深入瞭解在印尼發展的布袋戲背後的歷史,在印尼政府限制的期間,他們如何生存下來?以及同樣從福建傳來的布袋戲,在台灣與印尼怎麼尋找他們自己的出路,如何在藝術上有所發展演化與變遷?同時也通過此研究,讓印尼的瓦揚布袋戲得到新的看法以及出路,借鑑台灣的布袋戲經驗,展望未來。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書籍:(以筆畫順序)\r\n一、 布袋戲專書\r\n 王景賢、白勇華,《千秋梨園指掌乾坤》,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r\n 吳明德,《台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5年。\r\n 呂理政,《布袋戲筆記》,臺北縣板橋市 : 臺灣風物雜誌社發行,臺北市 : 吳氏圖書總經銷,1991。\r\n 沈平山,《中國掌中藝術──布袋戲》,作者自印,1986年10月。\r\n 張瓊慧編,《黃強華、黃文擇與霹靂布袋戲》,台北:生活美學館,2003年。\r\n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7年2月初版。\r\n 傅建益著,《臺灣野台布袋戲現貌》,臺北市:商周編輯顧問,2000年12月31日。\r\n 黃春秀,《細說台灣布袋戲》,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r\n 傳遠政,《亦宛然掌中戲的傳承與開展》,國民教育,2004年12月。\r\n 劉還月,《風華絕代掌中藝-台灣的布袋戲》,台北:臺原出版社,1993。\r\n\r\n二、 學術論著\r\n 孔遠志,《中國印尼文化交流》,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r\n 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巫術、科學與宗教》(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發行 : 新華經銷,1999。\r\n 佛洛伊德 著,楊庸一 譯者《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志文出版社,1976年5月。\r\n 李昌諭,《東南亞政經專題專題報告─赤道線上的一串綠珠-印尼》,成功大學,2002年11月7日。\r\n 邱坤良,《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 : 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市 : 臺原出版社,1997\r\n 梁敏和‧孔遠志,《印度尼西亞文化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2002。\r\n 陳鴻瑜,《印度尼西亞史》/ A History of Indonesia,臺北市 : 國立編譯館出版 : 鼎文書局總經銷,2008。\r\n\r\n三、 期刊論文\r\n 王嵩山,〈博物館、展演與族群經濟: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產業初探〉,2009。兩岸少數民族文化與創意研討會,舉辦日期:2009年05月21日。\r\n 王遠嘉,〈印尼華人企業發展歷史之政治經濟分析〉,《亞太研究論壇》,2008年06月。\r\n 伊˙馬德˙班德姆(Bandam,I Made)著、潘珢譯,〈印尼藝術的傳統與現在=Tradition of Indonesian Arts and Now〉,《美學藝術學》,2002年6月。\r\n 江武昌,〈布袋戲簡史〉,《民俗曲藝》,67/68期,1990年10月。\r\n 李子寧,〈面具之舞--印尼爪哇的「托賓」舞劇與面具〉,《傳統藝術》,46,2004年9月。\r\n 李宜珍,〈看傳統藝術的「變」與「不變」──由「新莊市布袋戲文物館」開幕談起〉,《北縣教育》,2007年6月。\r\n 沈平山,〈借燈取影──談流傳民間的皮影戲〉,《雄獅美術》,76期,1977。\r\n 施靜菲、許雅惠,〈藝術、信仰與生活--印尼的皮影戲偶與面具〉,《故宮文物月刊》,2004年3月 。\r\n 陳正雄,〈臺灣布袋戲文化的發展轉變〉,《臺灣博物》,2007年12月。\r\n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8)印尼投資環境簡介,經濟部 編印,12月。\r\n 謝中憲,〈臺灣布袋戲的起源與發展〉,《臺灣歷史學會會訊》,2004年5月。\r\n 羅斌,〈偶戲世界,世界偶戲〉,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r\n\r\n四、 學位論文\r\n 丁士芳,《電視布袋戲「霹靂狂刀」之性別論述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r\n 邱一峰,《閩台偶戲硏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03\r\n 郭書吟,《掌中春秋,百年癡迷──霹靂布袋戲迷文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2006\r\n 陳正雄,《李天祿布袋戲舞台演出本硏究》,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r\n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06\r\n 謝智偉,《台灣傳統文化在資訊社會中的蛻變-以宜蘭布袋戲迷為例》,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8\r\n\r\n國外參考書:\r\n Ardiana, Leo Idra : “Wayang Potehi : Identitas dan Fungsi”,泗水Petra大學中國文化週研討會,2003年2月發表。\r\n H.M. Iwan Gayo,Buku Pintar-Seri Senior(百科全書),Pustaka Warga Negara,Ciputat – Jakarta Selatan,41版,2007年12月。\r\n Hidajat, Z.M., “Masyarakat dan Kebudayaan Cina Indonesia.”(翻譯:印尼社會與中國文化), Tarsito, Bandung – 1977\r\n Lutfi Retno Wahyudyanti, The Jakarta Post, 2009年3月20日\r\n M.C. Ricklefs, “Sejarah Indonesia Modern 1200-2004”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翻譯:Sario Wahono, Bakar Bilfagih, Hasan Huda, Miftah Helmi, Joko Sutrisno, Has Manadi; PT Serambi Ilmu Semesta, Jakarta,第三版,September 2007\r\n Sutini. BA:“Ditinjau dari Sejarah Perkembangan serta Peranannya dalam Menunjang Pendidikan Kepribadian Bangsa”,Petra University, Surabaya (Petra大學,泗水)。\r\n Widhiandono, Doan,“Jika Tak Ada Orang, Yang Menonton Para Dewa”, Jawa Pos, 27 Januari 2006,第11段。(Widhiandono, Doan,〈如果沒有人,只由神觀賞〉,爪哇日報,2006年1月27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515102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151025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