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916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張盈堃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Chang, Yin Ku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楊晨希zh_TW
dc.creator楊晨希zh_TW
dc.date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6-07-11T09:45:18Z-
dc.date.available2016-07-11T09:45:18Z-
dc.date.issued2016-07-11T09:45:18Z-
dc.identifierG0103157019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916-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幼兒教育所zh_TW
dc.description10315701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研究以文化研究為理論基礎,將兒童視為主動的閱聽人,希望從兒童的言說了解他們對友誼概念的觀點。本研究關注四個問題:1.電視卡通再現的友誼概念為何?2.兩岸兒童對電視卡通及自身的友誼概念的言說為何?3.兩岸兒童言說時的言說行為和互動行為為何?以及4.兩岸兒童言說中的異同點為何?本研究透過文本分析、言說分析及比較研究的方式,探究兩岸兒童對卡通文本的言說。\n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五個發現:\n1. 相交相錯的觀點—兩岸兒童對友誼概念的言說具有異同之處:本研究依據所蒐集之言說資料,對兩岸兒童的言說進行分析後發現兩岸兒童言說文本和自身的友誼概念具有一致性、差異性和特性。如他們皆表達「共同活動」的人即為好朋友。\n2. 男強女弱與女強男弱—兩岸兒童的性別權力之差異:本研究透過兩岸兒童的言說與互動行為,發現兩岸兒童的權利掌握在不同性別團體。在台灣,男生團體發言次數遠高於女生團體,且話語權被男生掌控;在大陸,男、女生的發言次數不相上下,而話語權掌握在女生團體手中。\n3. 互助互爭—兩岸兒童言說時的同儕互動模式:由於現階段兒童表達能力有限,很難完整表達其觀點。因此兩岸兒童與同儕之間形成相互幫助的的關係。但由於某些兒童認為這種幫助是一種來自他人的侵略行為,故透過激烈的方式保護自己的權力,從而形成互助互責的互動模式。\n4. 集體意識—兩岸兒童言說背後的意識型態:兩岸兒童的言說與行為透露其具有集體意識,但是台灣兒童的表現是他人集體意識,大陸兒童則是自我集體意識。此外,大陸兒童的言說亦流露「互利」的價值觀。\n5. 黑暗中的燈塔—成人與卡通的定位:電視卡通即是兒童的娛樂工具亦是學習資源。成人應以開放的態度引導兒童觀看電視卡通,讓兒童在娛樂中學習,在娛樂中思考,在娛樂中形成批判意識。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摘要 I\nAbstract II\n表次 VIII\n圖次 IX\n第壹章 緒論 1\n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n第二節 文獻回顧 3\n(一)兒童的友誼概念 4\n(二)兒童友誼概念的類別論與階段論 5\n(三)兒童文學與友誼的相關研究 7\n(四)兒童言說文本 11\n第三節 理論基礎 12\n(一)文化研究與媒體 13\n(二)文化研究與兒童 13\n(三)文化研究視角下的兒童與媒體 15\n(四)小結 18\n第四節 進入田野與研究問題 19\n(一)研究對象 19\n(二)研究文本 20\n(三)研究內容與方法 21\n(四)兒童研究的倫理 26\n(五)研究限制 27\n第五節 論文章節規劃 28\n第貳章 喜羊羊與灰太狼文本分析 29\n第一節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誕生與發展 29\n第二節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羊和狼 31\n(一)主要人物關係圖 32\n(二)人物介紹 32\n(三)「看不見的手」——主要人物特質探討 36\n第三節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奇思妙想喜羊羊》故事分析 37\n(一)《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奇思妙想喜羊羊》故事結構 38\n(二)《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奇思妙想喜羊羊》的友誼形態 41\n(三)《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奇思妙想喜羊羊》的友誼概念 43\n第四節 小結 48\n(一)人物角色隱含的意涵 49\n(二)三種友誼形態 49\n(三)友誼定義與友誼期望 49\n(四)友誼的形成依靠共同遊戲活動和鄰近的地緣關係 49\n第參章 兩岸兒童言說的友誼概念 51\n第一節 兩岸研究田野說明 51\n(一)研究對象介紹 51\n(二)研究時間、地點與研究流程 53\n(三)兩岸兒童焦點團體討論之座位安排 54\n第二節 台灣兒童的言說 56\n(一)明月伴我心 56\n(二)友誼之傘 60\n(三)我愛雀斑 65\n(四)兒童的友誼概念 69\n第三節 大陸兒童的言說 75\n(一)明月伴我心 75\n(二)友誼之傘 81\n(三)我愛雀斑 85\n(四)兒童的友誼概念 88\n第四節 小結 94\n(一)台灣兒童的言說 94\n(二)大陸兒童的言說 96\n第肆章 比較兩岸兒童的言說 98\n第一節 兩岸兒童的言說 98\n(一)兩岸兒童的集體意識 98\n(二)「我與他人」誰更重要? 101\n(三)性別權力大不同 103\n第二節 小結 108\n第五章 結論 110\n第一節 研究回顧 110\n(一)《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文本分析 110\n(二)兩岸兒童的言說與行為 111\n(三)比較兩岸兒童的言說 112\n第二節 研究發現 112\n(一)相交相錯的觀點:兩岸兒童言說友誼概念的異同之處 112\n(二)男強女弱V.S.女強男弱:兩岸兒童的性別權力之差異 114\n(三)互助互爭:兩岸兒童言說時的同儕互動模式 115\n(四)集體意識:兩岸兒童言說背後的意識型態 116\n(五)黑暗中的燈塔:電視卡通與成人的定位 117\n第三節 研究省思 118\n(一)研究者在田野中的角色 118\n(二)幼兒園老師是研究重要的一環 119\n(三)研究之憾與未來期許 119\n參考文獻 121\n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126zh_TW
dc.format.extent2870971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7019en_US
dc.subject卡通zh_TW
dc.subject友誼概念zh_TW
dc.subject兒童言說zh_TW
dc.title兩岸兒童如何談友誼:以觀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例zh_TW
dc.titlePerception of Friendship between Children in Taiwan and China: Narrative about “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 Cartoon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一、中文文獻\n中國國家統計局(2014)。年度數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情況。中國國家統計局。取自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2015年11月01日上網 瀏覽)\n王家通等譯(1996)。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原作者:J. Tobin& D. Wu& D. Davidson)。高雄市:麗文。\n王碧瑤(2005)。現職非師範體系國中教師生涯轉換之敘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n王慧蘭(2009)。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下長大的兒童。載於張盈堃(主編),童年的凝視:兒童的文化研究選集(65-84頁)。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n王瓊珠(2010)。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第二版)。臺北市:心理。\n田海龍,張邁曾(2006)。話語權力的不平等關係:語用學與社會學研究。外語學刊,129(2),7-13。\n李秀美(1995)。兒童故事基模發展與電視卡通暴力訊息解讀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臺北市。\n李菁芸(2006)。卡通影片對幼兒繪畫圖像表達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臺北市。\n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臺北市:五南。\n呂翠夏(1988)。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臺北市:桂冠。\n沈清松(2001)。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n林正福(譯)(2001)。人際關係(原作者:D. Dwyer)。臺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2000)\n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市:巨流圖書。\n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師大書苑。\n吳知賢(1993)。國小兒童節度卡通影帶的研究:以「龍貓」為例。初等教育學報,6,131-168。\n吳翠珍(1991)。影響兒童電視觀看時間因素之分析。新聞學研究,44,73-94。 \n吳翠珍(1998)。兒童收看電視卡通行為研究—兼論媒體素養。教育資料文摘,42(6),48-75。\n兒童福利聯盟(2012)。2012年兒少收視行為與兒少節目困境分析。兒童福利聯盟。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8/596。(2015 年11月02日上網瀏覽)\n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原作者:K. B. Jensen& N. W. Jankowski)。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1)\n陳玲玲(1991)。兒童友伴選擇、友誼概念與友誼知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臺北市\n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台灣東華。\n張盈堃(2009)。好人不用戴帽子:兒童對媒體的言談分析。載於張盈堃(主編),童年的凝視:兒童的文化研究選集(37-64頁)。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n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文西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n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3)。電視使用行為及滿意度調查報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取自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3092/2886_26579_ 130924 _1.pdf。(2015年11月01日上網瀏覽)\n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原作者:D. Morley)。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2)\n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n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臺北市:揚智文化。\n黃藍瑩(2005)。幼兒觀看卡通的樂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臺北市。\n黃美雯(1999)。不同年齡層學生對童話繪本中友誼概念之詮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n楊雅婷(譯)(2003)。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下長大的孩童(原作者:D.Buckingham)。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2000)\n楊思偉、沈姍姍(1996)。比較教育。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n\n楊佩珍(2005)。尋訪童語的秘密花園:幼兒同儕私下言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臺北市。\n劉苓莉(1998)。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以青蛙與蟾蜍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n鄭培蒂(2006)。不同依附關係之國小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n蔡素琴(2009)。女性主義母職理論的發展與演變。諮商與輔導,284,24-29。\n賴文鳳(2007)。聆聽邊緣之聲—以新台灣之子的敘說作為實踐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的起點,課程與教學,10(1),65-81。\n藍婉禎(2011)。鷹架式概念構圖繪本教學策略對幼兒友誼概念的知識結構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n戴芳煒,蔡敏玲(2013)。大班到小學一年級兒童回應圖畫故事書的思考脈絡。教育實踐與研究,26(1),1-32。\n蕭昭君(譯)(2007)。童年的消逝(原作者:N. Postman)。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4)\n蕭孟萱(2015)。解讀電視暴力卡通:成人與兒童觀點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市。\n蘇峰山(2009)。理論化童年。載於張盈堃(主編),童年的凝視:兒童的文化研究選集(01-16頁)。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n二、西文文獻\nArgyle, M. (199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N.Y.: Penguin Books.\nBerndt, T. J. (1978). Children’ s conception of friendship and the behavior expected of friend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 CT.\nBerndt, T. J. (1981).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cognition, non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behavior: The case study of friendship. In J. H. Flavell& L. Ross(Eds.),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pp. 176-199)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Bigelow, B.J. (1977). Children’ s friendship expectations: 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48, 246-253.\nBurton, G. (2005). Media and society: Critical perspectives. Buckinghamshire,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nDamon, W. (1977). The social world of the chil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nFurman, W. & Bierman, K. L. (1983). Development changes in young children’ s conceptions of friendship. Chil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2(5), 925-931.\nHayes, D. S. (1978). Cognitive bases for liking and disliking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9, 906-909.\nJames, A., Jenks, C., & Prout, A.(1998). Theorizing Childhood. Cambridge, England:Polity Press.\nLivingstone, S. (1990). Interpreting television narrative: How viewers see a stor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1), 72-82.\nReiman, J. M. & Shorr, S. I. (1978). Friendship claims and expectations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Child Development, 49, 913-916.\nSmollar, J., & Youniss, J. (1982). 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friendship. In K. H. \nTobin, J. J. (2000). Good guys don’ t wear hats: Children’ s talk about the media. New York,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nYouniss, J. (1980). Parents and Peer in social development.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n三、圖片來源\n圖2-1\nhttp://hiphotos.baidu.com/stevenchou_bai/pic/item/276395d99de3d21432fa1c0d.jpg\n圖2-2\n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904/20120904205310-202711256.jpg\n圖2-3\n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c0%3Dbaike80%2C5%2C5%2C80%2C26/sign=25247503cffcc3cea0cdc161f32cbded/279759ee3d6d55fbd0cf8f076a224f4a20a4dd82.jpg\n圖2-4\nhttp://img4.imgtn.bdimg.com/it/u=3609386100,3455109038&fm=21&gp=0.jpg\n圖2-5\nhttp://img4.imgtn.bdimg.com/it/u=4105832667,4013237975&fm=21&gp=0.jpg\n圖2-6\nhttp://img4.imgtn.bdimg.com/it/u=1227700634,2159033654&fm=21&gp=0.jpg\n圖2-7\nhttp://img4.imgtn.bdimg.com/it/u=1051373776,2447846664&fm=21&gp=0.jpg\n圖2-8\nhttp://img4.imgtn.bdimg.com/it/u=2214255364,1153414260&fm=21&gp=0.jpg\n圖2-9\nhttp://img0.imgtn.bdimg.com/it/u=4230525226,3831437772&fm=21&gp=0.jpg\n圖2-10\nhttp://img4.imgtn.bdimg.com/it/u=3430358581,124666683&fm=21&gp=0.jpg\n四、影片來源\n製片人,蔡瑞琼,導演,谭淑君(2011)。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奇思妙想喜羊羊。廣東省: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zh_TW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701901.pdf2.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