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慈悲水懺》與中國佛教懺悔思想
作者 吳藝苑
Wu, Yi Yuan
貢獻者 熊琬
Xiong, Wan
吳藝苑
Wu, Yi Yuan
日期 1994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34:05 (UTC+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9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熊琬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Xiong, W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吳藝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u, Yi Yu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吳藝苑zh_TW
dc.creator (作者) Wu, Yi Yuanen_US
dc.date (日期) 199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Apr-2016 16:34:05 (UTC+8)-
dc.date.available 29-Apr-2016 16:34:0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34:0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39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78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序論-----1
     凡例-----3
     上編:懺悔釋義及《水懺》文獻之整理-----4
       第一章 懺悔釋義及其演變-----5
         壹、懺悔釋義-----5
         貳、懺悔的起源-----11
           一、印度的布薩制-----11
           二、布薩的種類-----12
           三、布薩的日期-----13
           四、自恣法-----13
         參、中國佛教懺文之演變-----18
           一、創始於道安-----18
           一、南北朝漸盛-----20
           三、隋唐大為流行-----22
           四、宋代全盛時期-----27
           五、明清漸衰期-----32
       第二章 懺悔理論分析-----39
         壹、懺悔的根據和作用-----39
           一、作法懺根據戒律治遮罪-----40
           二、取相懺扶定法治各種惡業-----42
           三、無生懺扶慧法治性罪和根本罪-----43
         貳、懺悔的方法-----47
           一、作法懺-----49
           二、取相懺-----51
           三、無生懺-----54
           四、理事懺悔-----57
       第三章 《水懺》文獻之探討-----62
         壹、《水懺》的作者問題-----62
         貳、《水懺》緣起-----69
         參、《慈悲水懺》釋題-----72
     下篇:《水懺》之理論研究-----75
       第一章  懺悔的前方便-----76
         一、慚傀心-----79
         二、恐佈心(觀因緣、觀果報)-----81
         三、厭離心(觀我自身)-----82
         四、菩提心-----84
         五、怨親平等-----86
         六、念報佛恩(觀如來身)-----87
         七、觀罪性空-----89
       第二章 三障的懺悔理論分析-----94
         一、懺悔煩惱障-----95
           1. 煩惱的由來-----95
           2. 懺悔煩惱障的內容和理論分析-----96
         二、懺悔業障
           1. 業的意義及其種類-----98
           2. 懺悔業障之理論分析-----98
         三、懺悔果報障-----103
           1. 果報的由來-----103
           2. 懺悔果報的原理-----104
       第三章 結論-----108
         壹、中國佛教俄文之流變-----108
         貳、中國佛教懺悔思想之特色-----108
           一、兼具理事懺悔-----110
           二、所懺對象普及於一切眾生-----111
           三、無相懺悔觀-----111
         參、《水懺》在中國佛教懺文中的特色-----112
           一、標舉「慈悲」之名尤其教化作用-----112
           二、《水懺》是懺悔自無始以來的罪障-----113
           三、《水懺》從興七種心為始,自內至外,結構整然-----114
           四、《水懺》所懺對象可至無窮盡的眾生界-----114
           五、《水懺》懺悔自三惡道以至人天六道的果報-----115
         肆、後續研究的展望-----116
       徵引書目-----11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922en_US
dc.title (題名) 《慈悲水懺》與中國佛教懺悔思想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