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楊龜山思想研究
作者 梁巧燕
Liang, Qiao Yan
貢獻者 董金裕
Dong, Jin Yu
梁巧燕
Liang, Qiao Yan
日期 1994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34:16 (UTC+8)
參考文獻 一、 楊時著作
     
     《龜山集》十六卷 明‧程敏政編 弘治壬戌(十五年)將樂縣刊本
      台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室藏。
     《龟山先生集》三十五卷附錄一卷 明‧正
     《龜山先生集》四十二卷 明‧萬曆十九年將縣林熙春刊本 台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室藏。
     《龜山先生集》 四十二卷附年譜一卷附餘五卷 清‧順治八年楊令
      聞刊本 台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室藏。
     《楊龜山先生全集》 清‧張國正刊本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六
      十三年六月初版。
     《龜山集》 四庫全書珍本 第二五五冊~二五八冊。
     《龜山集》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一一
      五冊。
     《龜山語錄》 四卷後錄 台北 新文豐叢集成續編 第四十冊。
     《楊龜山集》六卷 台北 新文豐叢書集成續編 第七十四冊。
     
     二、 古籍部份(依姓名筆劃排列)
     魏‧王弼、韓康伯注 唐‧孔穎達正義 《周易》 台北 藝文印
      書館經注疏本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十一版
     宋‧朱熹 〈伊洛淵源錄〉十四卷 台北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
      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四四八冊
     宋,朱熹編 《中庸輯略》二卷 收錄於《朱子遺書》 台北藝
      文印書館 民國五十八年初版
     宋‧朱熹編 《論語精義》十卷 收錄於《朱子遺書》 台北藝
      文印書館 民國五十八年五月初版
     宋‧朱熹編 《孟子精義》十卷 收錄於《朱子遺書》 台北藝
      文印書館 民國五十八年五月初版
     宋,朱熹 《朱子語類》 台北 集成圖書公司 民國五十一年十月臺初版
     明‧朱衡 〈道南源委〉 六卷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新文
      豐叢書集成新編 第一0 0冊
     清‧朱文藻等纂 《餘杭縣志》 台北 成文出版社 民國五十
      九年十月版
     魏‧何晏等註 宋‧邢昺疏 《論語》 台北 藝文印館十三經
      注疏本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十二版
     宋‧呂祖謙編 《周易繫辭精義》一卷 台北 藝文印書館 古
      逸叢書本
     宋‧李心傳 〈道命錄〉 十卷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新文豐
      叢書集成新編 第一0 0冊
     清‧李清馥 〈閩中理學淵源考〉 九十二卷 台北 臺灣商務印
      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四六0冊
     清‧孫奇逢 《理學宗傳》 二十六卷 台北 藝文印書館 民
      國五十八年五月初版
     清‧徐乾學輯 《禮記集說》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 通志堂經
      解本
     清‧秦湘業等纂 《無錫金匱縣志》 台北 民國五十九年六月
      版
     清‧納蘭成德編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 台北 廣文書局
      民國六十三年九月出版
     宋‧張載 《張載集》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 民國七十二年九
      月出版
     元‧脫脫等撰 《宋史》 台北 鼎文書局 民國七十二年十一
      月三版
     清‧張伯行 〈道統錄〉 二卷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新文豐
      叢書集成新編 第一0 0冊
     清‧郭慶藩撰 王孝魚點校 《莊子集釋》 台北 天工書局印
      行 民國七十八年九月出版
     清‧陳壽棋等撰 《福建通志》 台北 華文書局 民國五十七
      年十月初版
     宋‧程顥、程頤 《二程集》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 民國七十二
      年九出版
     宋‧黃震 《黃氏日抄》 庫全書珍本 第八、九冊
     清‧黃宗羲原著 全祖望補修 《宋元學案》 北京 中華書局
      一九八九年七月出版
     清‧遲祚永 〈道南錄初稿〉一卷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新
      文豐叢書集成編 第四十二冊
     
     三、 近人著作(依姓名筆劃排列)
     方東美 《生生之德》 台北 黎明文化事業 民國六
      十八年四月版
     宇野哲人著、馬福辰譯 《中國近世儒學史》 台北 中
      國文化大學 民國七十一年出版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
      七十八年二月出版
     牟宗三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台北 學生書局 民
      國七十九年二月版
     牟宗三 《道德理想主義的重建》 北京 中國廣播電
      視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一月版
     牟宗三 《心體與性體》 台北 正中書局 民國七十
      九年八月出版
     吳 康 《宋明理學》 台北 華國出版 民國四十四
      年出版
     吳栻修等纂 《南平縣志》 台北 成文出版社 民國
      十年版
     吳 光 《儒家哲學片論》 台北 允晨文化公司 民
      國八十二年八月出版
     李日章 《程顥‧程頤》 台北 東大書局 民國七十
      五年十月出版
     杜維明 《人性自我修養》 台北 聯經出版 民國八
      十二年六月出版
     周振群 《儒學探源》 台北 鵝湖出版社 民國七十
      五年七月出版
     林科棠 《宋儒與佛教》 台北 彌勒出版社 民國七
      十五年七月出版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 《宋明理學史》 上卷 北
      京 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四年四月出版南懷
      瑾 《禪與道概論》 台北 老古文化事業
      民國六十九年八月出版
     南懷謹、徐芹庭註譯 《周易今註今譯》 台北 臺灣
      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九年九月六版
     姚濦艇主編 《宋代文化史》 河南 河南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出版
     苗春德主編 《宋代教育》 河南 河南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二七月出版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 原教篇、原性篇、原道篇、
      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六十八年二月出版
     唐君毅 《哲學概論》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八
      年十月版
     孫振青 《宋明道學》 台北 千華出版公司 民國
      七十五年九月初版
     徐遠和 《洛學源流》 濟南 魯齊書社 一九八七年
      九月出版
     徐復觀 《中國思想史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
      六十三年八月版
     張立文 《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 台北 萬卷樓
      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初版
     張立文主編 《氣》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
      九八九年三月版
     張立文主編 《理》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
      九八九年三月版
     張立文主編 《道》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
      九八九年三月版
     張立文 《宋明理學研究》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社 一九八五年七月出版
     張立文 《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 (天道篇) 北京 中
      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三月出版
     張漫濤主編 《佛教哲學思想論集》 台北 大乘文化
      出版社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版
     張德麟 《程明道思想研究》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
      七十五年出版
     張永雋 《二程學管見》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
      七十七年一月初版
     陳榮捷編 《中國哲學文獻選編》 (下冊) 台北 巨
      流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一版
     陳榮捷 《朱學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一
      年四月版
     陳榮捷 《朱子新探索》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
      十七年四月出版
     陳鐘凡 《兩宋思想述》 台北 華世書局 民國六十
      六年三月出版
     陳俊民 《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出版
     陳 來 《朱熹哲學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 一九九三年三月版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 台北 三民書局 民國
      七十二年初版
     程發軔 《理學概要》 台北 正中書局 民國六十年
      十一月出版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
      國八十二年四月臺一版
     馮炳奎等 《宋明理學研究論集》 台北 黎明文化出
      版社 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出版
     黃彰健 《經學理學文存》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六十五年一月出版
     楊士龍等纂 《蕭山縣志稿》 台北 成文出版社 民
      國九十五年四月出版
     董師金裕 《宋儒風範》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
      六十九年十月初版
     賈豐臻 《中國理學史》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
      國七十年十一月出版
     鄒永賢主編 《朱子學研究》 福建 廈門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五月月出版
     蒙培元 《理學範系統》 北京 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
      九年七月出版
     蒙培元 《中國心性論》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
      九年四月出版
     蒙境元 《理學的演變》 台北 文津出版社 民國七
      十九年一月出版
     劉述先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台北 學生
      書局 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出版
     蔣義斌 《宋代儒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 台北 臺
      灣商務印書館
     蔣伯潛 《理學纂要》 台北 正中書局 民國五十年
      出版
      蔡師仁厚 《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蔡師仁厚 《儒家的常與變》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九年十月初版
     蔡師仁厚 《墨家哲學》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
      六十七年三月出版
     蔡師仁厚 《宋明理學》 北宋篇、南宋篇 台北 學
      生書局民國七十八年三月出版
     蕭登福 《列子探微》 台北 文津出版社 民國七十
      九年三月出版
     錢 穆 《朱子新學案》 台北 三民書局 民國七十
      一年四月出版
     錢穆等 《中國哲學思想論集》 (宋明篇) 台北 水
      牛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出版
     錢 穆 《宋明理學概述》 (一) 台北 現代國民基
      本知識叢書第一輯
     羅 光 《中國哲學思想史》 宋代篇 台北 學生書
      局七十三年一月出版
     (不著撰人) 《天下書院總志》 台北 廣文書局 民
      國六十三年六月版
     四、學位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列)
     林義勝 《楊龜山學術思想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 民國六十六年
     楊玉成 《二程弟子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六年
     五、期刊論文 (依姓名筆劃排列)
     何乃川 張培華 〈簡論楊時的理一元論思想〉 《廈門大學學
      報》 一九八四年 第四期
     李啟宇 〈閩學四賢略考〉 《福建地方志通訊》 一九八五年
      第五期
     姜國柱 〈洛學的產生及其思想淵源〉 《中州學刊》 一
      八四年第二期
     洪 波 〈論楊時對南傳伊洛道統的貢獻〉 《浙江學刊》
      一九九0年第一期
     徐遠和 〈略論洛學的閩學化〉 《中州學刊》 一九
      八八年 第二期
     衷爾鉅 〈從洛學到閩學─ ─綜論楊時、羅從彥、李侗哲
      學思想及其歷史作用〉 《中州學刊》 一九九
     一年 第一期
     傅武光 〈楊時〉 收錄於《中國歷代思想家》 第五冊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 台北 台灣
      商務印書館 民國六十七年五月初版
     蔡介裕 〈楊龜山學脈之考察〉 《中國文化月刊》 八
      十年四月
     黎 昕 〈楊時”理一分殊”說的特色及其對朱熹的影響〉
      福建論壇 一九八六年 第二期
     黎 昕 〈從《四書集註》看朱熹對楊時理學思想的批判
      和繼承〉 《福建論壇》 一九八九年 第一期
     黎 昕 〈道南第一人─楊時〉 《福建論壇》 一九八六
      年 第六期
     盧廣森 〈楊時哲學思想到簡論〉 《中州學刊》 一九
      八六年 第六期
     羅獅谷 〈從楊時到朱熹:宋代理學的傳授和繼續問題〉
      《中國史研究動態》 一九八四年 第七期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92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董金裕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Dong, Jin Y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梁巧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ang, Qiao Y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梁巧燕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ang, Qiao Yanen_US
dc.date (日期) 199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Apr-2016 16:34:16 (UTC+8)-
dc.date.available 29-Apr-2016 16:34:1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34:1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392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78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續論........................... 1
     
     第二章 楊龜山傳略........................ 6
      第一節 生平行誼.....................6
      第二節 講學著述....................13
      附錄:「龜山大事年表」...........23
     
     第三章 楊龜山思想淵源......................25
      第一節 受學二程....................25
      壹、關於「理」的思想.............26
      貳、關於「心性」的思想............28
      參、關於「格物致知」的思想..........30
      第二節 擷取張載.....................32
      壹、關於「氣化論」思想............32
      貳、關於「氣質之性」與變化氣質之說......35
      第三節 雜揉佛老..................... 39
      壹、關於雜染佛學之思想............ 40
      貳、關於出入老莊(列)之思想...........44
     
     第四章 楊龜山之理學思想 (天道論)................56
      第一節 道.......................56
      壹、道是宇宙萬物之本體...........57
      貳、道是人倫道德之規範...........62
      第二節 理........................70
      壹、理事宇宙萬物所以然之理..........71
      貳、理為自然之理...............73
      參、理與道、性、命..............79
      肆、理一分殊.................83
      第三節 氣.........................93
      壹、氣為永恆存在...............94
      貳、氣化萬物.................96
      參、即氣以言善................98
      肆、氣即理..................99
     
     第五章 楊龜山之理學思想 (二) 心性論.............110
      第一節 心.........................110
      壹、「心」是即寂即感的形上實體.........111
      貳、道德之心的實質內涵.............113
      參、養心之道─直................117
      肆、心與性、天.................120
      第二節 性.........................122
      壹、即「生道」以論性..............122
      貳、天地之性..................125
      參、氣質之性與變化氣質.............128
      肆、性與命...................130
      第三節 仁.........................135
      壹、仁之體....................136
      貳、為仁從「克己」到「由己」...........139
      參、為仁之方...................141
     
     第六章 楊龜山之理學思想 (三) 涵養論.............151
      第一節 龜山指訣─「觀中」說.............152
      壹、「觀中」心法之緒說...........152
      貳、所觀者─「中」,乃實體、性體、心體也..154
      參、「觀」法概說..............162
      第二節 誠與敬
      壹、論誠..................170
      貳、論敬..................175
      第三節 格物致知與反身而誠...............184
     第七章 結論..........................196
     
     參考書目............................20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927en_US
dc.title (題名) 楊龜山思想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楊時著作
     
     《龜山集》十六卷 明‧程敏政編 弘治壬戌(十五年)將樂縣刊本
      台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室藏。
     《龟山先生集》三十五卷附錄一卷 明‧正
     《龜山先生集》四十二卷 明‧萬曆十九年將縣林熙春刊本 台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室藏。
     《龜山先生集》 四十二卷附年譜一卷附餘五卷 清‧順治八年楊令
      聞刊本 台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室藏。
     《楊龜山先生全集》 清‧張國正刊本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六
      十三年六月初版。
     《龜山集》 四庫全書珍本 第二五五冊~二五八冊。
     《龜山集》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一一
      五冊。
     《龜山語錄》 四卷後錄 台北 新文豐叢集成續編 第四十冊。
     《楊龜山集》六卷 台北 新文豐叢書集成續編 第七十四冊。
     
     二、 古籍部份(依姓名筆劃排列)
     魏‧王弼、韓康伯注 唐‧孔穎達正義 《周易》 台北 藝文印
      書館經注疏本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十一版
     宋‧朱熹 〈伊洛淵源錄〉十四卷 台北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
      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四四八冊
     宋,朱熹編 《中庸輯略》二卷 收錄於《朱子遺書》 台北藝
      文印書館 民國五十八年初版
     宋‧朱熹編 《論語精義》十卷 收錄於《朱子遺書》 台北藝
      文印書館 民國五十八年五月初版
     宋‧朱熹編 《孟子精義》十卷 收錄於《朱子遺書》 台北藝
      文印書館 民國五十八年五月初版
     宋,朱熹 《朱子語類》 台北 集成圖書公司 民國五十一年十月臺初版
     明‧朱衡 〈道南源委〉 六卷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新文
      豐叢書集成新編 第一0 0冊
     清‧朱文藻等纂 《餘杭縣志》 台北 成文出版社 民國五十
      九年十月版
     魏‧何晏等註 宋‧邢昺疏 《論語》 台北 藝文印館十三經
      注疏本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十二版
     宋‧呂祖謙編 《周易繫辭精義》一卷 台北 藝文印書館 古
      逸叢書本
     宋‧李心傳 〈道命錄〉 十卷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新文豐
      叢書集成新編 第一0 0冊
     清‧李清馥 〈閩中理學淵源考〉 九十二卷 台北 臺灣商務印
      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四六0冊
     清‧孫奇逢 《理學宗傳》 二十六卷 台北 藝文印書館 民
      國五十八年五月初版
     清‧徐乾學輯 《禮記集說》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 通志堂經
      解本
     清‧秦湘業等纂 《無錫金匱縣志》 台北 民國五十九年六月
      版
     清‧納蘭成德編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 台北 廣文書局
      民國六十三年九月出版
     宋‧張載 《張載集》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 民國七十二年九
      月出版
     元‧脫脫等撰 《宋史》 台北 鼎文書局 民國七十二年十一
      月三版
     清‧張伯行 〈道統錄〉 二卷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新文豐
      叢書集成新編 第一0 0冊
     清‧郭慶藩撰 王孝魚點校 《莊子集釋》 台北 天工書局印
      行 民國七十八年九月出版
     清‧陳壽棋等撰 《福建通志》 台北 華文書局 民國五十七
      年十月初版
     宋‧程顥、程頤 《二程集》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 民國七十二
      年九出版
     宋‧黃震 《黃氏日抄》 庫全書珍本 第八、九冊
     清‧黃宗羲原著 全祖望補修 《宋元學案》 北京 中華書局
      一九八九年七月出版
     清‧遲祚永 〈道南錄初稿〉一卷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新
      文豐叢書集成編 第四十二冊
     
     三、 近人著作(依姓名筆劃排列)
     方東美 《生生之德》 台北 黎明文化事業 民國六
      十八年四月版
     宇野哲人著、馬福辰譯 《中國近世儒學史》 台北 中
      國文化大學 民國七十一年出版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
      七十八年二月出版
     牟宗三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台北 學生書局 民
      國七十九年二月版
     牟宗三 《道德理想主義的重建》 北京 中國廣播電
      視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一月版
     牟宗三 《心體與性體》 台北 正中書局 民國七十
      九年八月出版
     吳 康 《宋明理學》 台北 華國出版 民國四十四
      年出版
     吳栻修等纂 《南平縣志》 台北 成文出版社 民國
      十年版
     吳 光 《儒家哲學片論》 台北 允晨文化公司 民
      國八十二年八月出版
     李日章 《程顥‧程頤》 台北 東大書局 民國七十
      五年十月出版
     杜維明 《人性自我修養》 台北 聯經出版 民國八
      十二年六月出版
     周振群 《儒學探源》 台北 鵝湖出版社 民國七十
      五年七月出版
     林科棠 《宋儒與佛教》 台北 彌勒出版社 民國七
      十五年七月出版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 《宋明理學史》 上卷 北
      京 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四年四月出版南懷
      瑾 《禪與道概論》 台北 老古文化事業
      民國六十九年八月出版
     南懷謹、徐芹庭註譯 《周易今註今譯》 台北 臺灣
      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九年九月六版
     姚濦艇主編 《宋代文化史》 河南 河南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出版
     苗春德主編 《宋代教育》 河南 河南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二七月出版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 原教篇、原性篇、原道篇、
      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六十八年二月出版
     唐君毅 《哲學概論》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八
      年十月版
     孫振青 《宋明道學》 台北 千華出版公司 民國
      七十五年九月初版
     徐遠和 《洛學源流》 濟南 魯齊書社 一九八七年
      九月出版
     徐復觀 《中國思想史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
      六十三年八月版
     張立文 《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 台北 萬卷樓
      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初版
     張立文主編 《氣》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
      九八九年三月版
     張立文主編 《理》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
      九八九年三月版
     張立文主編 《道》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
      九八九年三月版
     張立文 《宋明理學研究》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社 一九八五年七月出版
     張立文 《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 (天道篇) 北京 中
      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三月出版
     張漫濤主編 《佛教哲學思想論集》 台北 大乘文化
      出版社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版
     張德麟 《程明道思想研究》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
      七十五年出版
     張永雋 《二程學管見》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
      七十七年一月初版
     陳榮捷編 《中國哲學文獻選編》 (下冊) 台北 巨
      流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一版
     陳榮捷 《朱學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一
      年四月版
     陳榮捷 《朱子新探索》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
      十七年四月出版
     陳鐘凡 《兩宋思想述》 台北 華世書局 民國六十
      六年三月出版
     陳俊民 《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出版
     陳 來 《朱熹哲學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 一九九三年三月版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 台北 三民書局 民國
      七十二年初版
     程發軔 《理學概要》 台北 正中書局 民國六十年
      十一月出版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
      國八十二年四月臺一版
     馮炳奎等 《宋明理學研究論集》 台北 黎明文化出
      版社 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出版
     黃彰健 《經學理學文存》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六十五年一月出版
     楊士龍等纂 《蕭山縣志稿》 台北 成文出版社 民
      國九十五年四月出版
     董師金裕 《宋儒風範》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
      六十九年十月初版
     賈豐臻 《中國理學史》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
      國七十年十一月出版
     鄒永賢主編 《朱子學研究》 福建 廈門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五月月出版
     蒙培元 《理學範系統》 北京 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
      九年七月出版
     蒙培元 《中國心性論》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
      九年四月出版
     蒙境元 《理學的演變》 台北 文津出版社 民國七
      十九年一月出版
     劉述先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台北 學生
      書局 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出版
     蔣義斌 《宋代儒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 台北 臺
      灣商務印書館
     蔣伯潛 《理學纂要》 台北 正中書局 民國五十年
      出版
      蔡師仁厚 《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台北 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蔡師仁厚 《儒家的常與變》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九年十月初版
     蔡師仁厚 《墨家哲學》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
      六十七年三月出版
     蔡師仁厚 《宋明理學》 北宋篇、南宋篇 台北 學
      生書局民國七十八年三月出版
     蕭登福 《列子探微》 台北 文津出版社 民國七十
      九年三月出版
     錢 穆 《朱子新學案》 台北 三民書局 民國七十
      一年四月出版
     錢穆等 《中國哲學思想論集》 (宋明篇) 台北 水
      牛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出版
     錢 穆 《宋明理學概述》 (一) 台北 現代國民基
      本知識叢書第一輯
     羅 光 《中國哲學思想史》 宋代篇 台北 學生書
      局七十三年一月出版
     (不著撰人) 《天下書院總志》 台北 廣文書局 民
      國六十三年六月版
     四、學位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列)
     林義勝 《楊龜山學術思想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 民國六十六年
     楊玉成 《二程弟子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六年
     五、期刊論文 (依姓名筆劃排列)
     何乃川 張培華 〈簡論楊時的理一元論思想〉 《廈門大學學
      報》 一九八四年 第四期
     李啟宇 〈閩學四賢略考〉 《福建地方志通訊》 一九八五年
      第五期
     姜國柱 〈洛學的產生及其思想淵源〉 《中州學刊》 一
      八四年第二期
     洪 波 〈論楊時對南傳伊洛道統的貢獻〉 《浙江學刊》
      一九九0年第一期
     徐遠和 〈略論洛學的閩學化〉 《中州學刊》 一九
      八八年 第二期
     衷爾鉅 〈從洛學到閩學─ ─綜論楊時、羅從彥、李侗哲
      學思想及其歷史作用〉 《中州學刊》 一九九
     一年 第一期
     傅武光 〈楊時〉 收錄於《中國歷代思想家》 第五冊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 台北 台灣
      商務印書館 民國六十七年五月初版
     蔡介裕 〈楊龜山學脈之考察〉 《中國文化月刊》 八
      十年四月
     黎 昕 〈楊時”理一分殊”說的特色及其對朱熹的影響〉
      福建論壇 一九八六年 第二期
     黎 昕 〈從《四書集註》看朱熹對楊時理學思想的批判
      和繼承〉 《福建論壇》 一九八九年 第一期
     黎 昕 〈道南第一人─楊時〉 《福建論壇》 一九八六
      年 第六期
     盧廣森 〈楊時哲學思想到簡論〉 《中州學刊》 一九
      八六年 第六期
     羅獅谷 〈從楊時到朱熹:宋代理學的傳授和繼續問題〉
      《中國史研究動態》 一九八四年 第七期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