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碧巖集>>的語言風格研究--以構詞法為中心
作者 歐陽宜璋
OU-YANG, YI-ZHANG
貢獻者 羅宗濤<br>陳良吉
LUO, ZONG-TAO<br>CHEN, LIANG-JI
歐陽宜璋
OU-YANG, YI-ZHANG
關鍵詞 碧巖集
構詞法
日期 1993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34:24 (UTC+8)
摘要 成書於北宋末之禪林瑰寶《碧巖集》(一稱《碧巖集》),由臨濟宗將圓悟克勤評唱
參考文獻 排序方式:
     1分類序:(1)先分專著、期刊論文。
          (2)專著之中,又分禪宗論著、語言研究、工具書目三部分。
     2中英文序:大類之下,在分中、外文書目。(先中後西)
     3時間序:在每大類與中、外文小類後,復依時序先後為次,中文採民國紀年,外文則採西元紀年。
     
     壹、專著部分:
     作者    書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時間  版次
     
     (一)‧碧巖錄及相關禪宗論著:
     △碧巖錄及圓悟禪師相關論著:
     宋重顯(雪竇重顯禪師)頌古、克勤(圓悟克勤禪師)評唱
           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集十卷-《嘉興大藏經》22冊第113號
     同上作者  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集-《大正大藏經》第48冊諸宗部五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同上作者  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集-《續藏經》117冊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同上作者  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集-《禪宗集成》10
                   台北    藝文印書館
     同上作者  圓悟禪師語錄-《正藏經》59冊
     同上作者  佛果擊節錄-《續藏經》117冊、《禪宗集成》10
                   台北    藝文印書館
     同上作者  圓悟禪師心要  台南    台南市禪學會 七十三年  1
     圓悟禪師著
     日‧伊藤猷典校定 碧巖集定本 台北    彌勒出版社  七十一年  1
     日‧古芳禪師注  標注碧巖錄 台北    天華出版社  六十八年  1
     李淼編   中國禪宗大全  長春     長春出版社  八十年  1
           (第一輯(中國禪宗明著匯要)部分,「碧岩錄」(頁344.444,附標點)
     許文恭   白話碧巖錄   台北     圓明出版社  八十年  1
     王進瑞   碧巖錄講義   台北     大新印書局  不詳
     日‧大內青巒 碧巖集講話  東京     鴻盟社   昭和五年  1
     日‧山田無文 碧巖錄全提唱(1-10卷) 京都 禪文化研究社 七十九年 1
     日‧山田無文 碧巖物語   東京     大法輪閣  昭和39年 1
     日‧清泉芳巖 大眾禪的碧巖 東京     鴻盟社   昭和 9年 1
     
     日‧小川弘貫 圓悟心要講話-道元禪的要諦       昭和54年 1
                   東京     中山書房
     ─────────
     (圓悟禪師傳記部分)
     宋‧慧洪撰 禪林僧寶傳(卷四,沙門祖琇撰(圓悟勤禪師傳))-《續藏經》137冊
     宋‧普濟   五燈會元(南嶽下十四世,五祖演禪師法嗣(昭覺克勤禪師))
            (其文字後轉錄於明‧《五燈嚴統》)
     宋‧孫覿撰 鴻慶居士文集(卷四十二(圓悟禪師傳))-《叢書集成續編》127冊
     明‧明河撰 補續高僧傳(內容略同於《五燈會元》版)-《續藏經》134冊、史傳部
     喻謙昧庵氏編 新續高僧傳(習禪篇)三之二「南宋西蜀昭覺寺沙門釋克勤傳」。
                         -廣文《新續高僧傳四集》卷12
     △相關語錄及經典:
     膋覺老人天奇直註
            雪竇顯和尚頌古(雪竇百則頌古)-《續藏經》117冊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書上未錄
     宋‧雪竇重顯著,明淨戒重校
            明覺禪師語錄-《正藏經》59冊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同上
     宋‧天童覺和尚頌古 元‧萬松老人評唱
            從容錄    台北     廣文書局    六十年 1
     同上作者   請益錄    同上
     宋‧投子義青頌古 元‧林泉老人(從倫)評唱
            空谷集    同上
     宋‧丹霞淳禪師頌古 元‧林泉老人評唱
            虛堂集    同上
     
     (璋按:以上四書-從容錄、請益錄、空谷集、虛堂集,均見《續藏經》117冊)
     宋‧晦巖著 巴壺天、林義正校補
            人天眼目   台北     明文書局   七十一年 1
     南唐靜、筠二禪師合編
            祖堂集    日本     中文出版社  七十三年 3
     北宋‧釋道原編 景德傳燈錄 台北     彙文堂出版社 七十六年 1
     唐‧釋法海著 六祖壇經箋註 台北     文津出版社  七十九年 1
     宋‧釋普濟著,蘇淵雷點校
            五燈會元(三冊) 台北   文津出版社   八十年 1
     元‧道泰 集 禪林類聚(續藏經117)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相關文史哲論評
     慈忍室主人編 海潮音文庫(第二編) 上海   佛學書局     二十年 1
            頁31-40,太虛大師【曹溪禪之新擊節】
     南懷瑾    禪海蠹測     台北   ?      四十四年 1
     劉泳涵編   現代佛教文選   台北   國際佛教文化 四十七年 1
            (頁775-794)
     南懷瑾    禪與道概論    台北   老古文化   五十七年 1
     張曼濤主編  禪學論文集    台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 六十六年 1
            (頁309-317)鑒安:唐末以後的禪風-讀碧岩錄
     同上     禪學論文集(第二冊) 台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 六十六年 1
     同上     中國佛教史專集之三-宋遼元金篇(上) 同上 六十六年 1
            (頁1│15),宋代的佛教
     同上     禪宗典籍研究(禪學專集之五)   同上  六十六年 1
            (頁17-28,印順:宋譯楞枷與達摩禪;頁139-192,無言:雪竇百頌講;頁193-208,王進瑞:碧巖錄解題;頁209│228,乃光:碧巖錄評述)
     同上     禪宗思想與歷史-禪學專集之六   同上  六十七年 1
     周中一    禪話       台北   東大圖書   六十七年 1
     杜松柏    禪與詩      台北   弘道文化事業 六十九年 1
     褚柏思    佛學三慧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七十年 1
     陳榮波    禪學闡微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七十一年 1
     吳汝鈞    佛學研究方法論  台北   學生書局   七十一年 1
     楊惠南老師  佛學的革命-六祖壇經 台北 時報文化   七十二年 1
     陳榮波    禪海之筏     台北   志文出版社  七十三年 1
     熊琬老師   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 台北 文津出版社  七十四年 1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台北   里仁書局   七十四年 1
     鄧克銘    大慧宗杲之禪法  台北   東初出版社  七十五年 1
     龔鵬程    詩史本色與妙悟  台北   學生書局   七十五年 1
     巴壺天    禪骨詩心集    台北   東大圖書   七十七年 1
     日‧阿部肇一著
     關世謙譯   中國禪宗史-南宗禪成立以後政治社會史的考察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七十七年 1
     賴永海    中國佛性論
     楊惠南老師  龍樹與中觀哲學
     楊新瑛    禪宗無門關重要公案之研究
                     高雄   佛光出版社  七十八年 1
     胡蘭成    禪是一隻花    台北   三三書坊   七十九年 1
     聖嚴法師   禪門驪珠     台北   圓神出版社   八十年 1
     同上     禪門修證     台北   圓神出版社   八十年 1
     同上     禪門解行     台北   圓神出版社   八十年 1
     胡適等    禪宗的歷史與文化 台北   新潮社     八十年 1
     李普士著   禪的故事     台北   新潮社     八十年 1
     秋月龍泯著  每日一禪     台北   新潮社     八十年 1
     杜松柏    禪學與唐宋詩學       黎明      未詳
     巴壺天    藝海微瀾     台北   廣文書局    未詳
     
     (二)‧語言研究與相關理論
     ▲中文部分:
     蔣伯潛    文體論簒要    台北   正中書局   四十八年 1
            (參頁201│220:十九、二十章-風格)
     王夢鷗師   文學概論     台北   藝文印書館  五十三年 1
     許世瑛    中國文法講話   台北   開明書店   五十五年 1
     姚一葦    藝術的奧秘    台北   開明書店   五十五年 1
     黃麗貞    金元北曲語彙之研究 台北  商務印書館  五十七年 1
     黃永武    字句鍛鍊法    台北   商務印書館  五十八年 1
     鄭奠、麥梅翹編
            古漢語語法學資料彙編 香港 中華書局   六十一年 1
     黃永武    中國詩學(設計篇) 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六十五年 1
     高明凱    國語語法
     湯廷池   國語變形語法研究-移位變形 台北 學生書局 六十六年 1
     湯廷池    國語語法研究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六十八年 1
     何欣譯    文體與文體論   台北   成文出版社  六十八年 ?
     丁邦新    中國化的文法   台北   中文大學   六十九年 1
     張永言    詞匯學簡論    台北   華中工學院  七十一年 1
     舒化龍    漢語發展史略   內蒙古  內蒙古教育  七十二年 1
     李‧湯普森著,黃宣範譯
            漢語語法     台北   文鶴出版社  七十二年 1
     黃宣範   語言哲學-意義與紙涉理論的研究 文鶴出版社 七十二年 1
     方師鐸    詳析匆匆的語法與修辭    文鶴出版社  七十二年 1
     呂淑湘主編  現代漢語八百詞  香港   商務印書館  七十二年 1
     ﹝捷﹞拉迪斯拉夫‧茲古斯塔主編,林書武等譯
            詞典學概論    北京   商務印書館  七十二年 1
     語言論集編輯組編
            語言論集(第二輯)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七十三年 1
     王夢鷗師   文藝論談(頁1│14),中國藝術風格試論
                     台北   學英文化事業 七十三年 1
     齊佩瑢    訓古學概論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 七十四年 1
     黃慶萱師   修辭學      台北   三民書局   七十四年 5
     宗廷虎等   修辭新論     上海   上海教育   七十四年 1
     黃宣範    翻譯與語意之間  台北   聯經出版社  七十四年 1
     索緒爾    通用語言學教程(中譯本) 台北 弘文館   七十四年 1
     趙元任    中國話的文法   台北   敦煌書局   七十四年 1
     謝國平    語言學概論    台北   三民書局   七十四年 1
     呂香云    現代漢語語法學方法 北平  書目文獻   七十四年 1
     王夢鷗、許國衡譯 文學論    台北   志文出版社  七十四年 1
     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
            中國語歷史文法  北平   北京大學   七十四年 1
     華東修辭學會 修辭學研究    北平   語言出版社  七十四年 1
     高師仲華   中華文化問題之探索 台北  正中書局   七十六年 1
            (頁175-225,中國文學的風格論)
     鄭名娳師   現代散文類型論  台北   大安出版社  七十六年 1
     王力     中國文法理論(上、下) 台北 藍燈文化  七十六年 1
     湯廷池    漢語詞法句法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七十七年 1
     黃維樑    中國文學縱橫論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七十七年 1
     伍謙光    語意學導論    湖南   湖南教育   七十七年 1
     俞建章、葉舒獻著 符號:語言與藝術 上海 人民出版社  七十七年 1
     黃國文編   語篇分析概要   
                     湖南   湖南教育   七十七年 1
     黃永武、張高評編著
            宋詩論文選集(一) 高雄  復文書局   七十七年 1
            -頁409. 杜松柏:禪家宗派與江西詩派
     同上     宋詩論文選集(三) 同上
     
     史存直    漢語詞彙史綱要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 七十八年 1
     湯廷池    漢語詞法句法續集 台北   學生書局   七十八年 1
     楊新瑛    禪宗無門關重要公案研究 高雄 佛光出版社 七十八年 1
     鄭明娳師   現代散文構成論  台北   大安出版社  七十八年 1
     英‧雷蒙德著 語言學與文學   台北   結構     七十八年 1
     高名凱    高名凱語言學論文集 北平  商務書局   七十九年 1
     朱德熙    語法叢稿     上海   上海教育   七十九年 1
     邵敬敏    漢語語法學史稿  上海   上海教育   七十九年 1
     周法高    中國古代與法(稱代篇) 北平 新華書店  七十九年 1
     日‧中村元著、林太譯
            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 台北  淑馨出版社  七十九年 1
     劉叔新    漢語描寫詞匯學  河北   商務印書館  七十九年 1
     田小琳    語法和教學語法  河南   河南教育   七十九年 1
     劉籣英、孫全洲主編 語法與修辭(上、下) 台北 新學識   七十九年 1
     張高評    宋詩之傳承與開拓 台北   文史哲    七十九年 1
     陳平     現代語言學研究-理論‧方法與事實
                     重慶   重慶出版社   八十年 1
     程祥徽    語言風格初探   台北   書林出版社   八十年 1
     周振甫    中國修辭學史   北平   商務印書館   八十年 1
     黎運漢    現代漢語修辭學  台北   書林      八十年 1
     葛如城編   現代漢語語法表解 上海   同濟大學    八十年 1
     朱慶之    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 台北 文津     八十一年 1
     
     Th . A. Sebeok (ed .) 1960: Style In Ianguage. Cambridge , Mass .
     J.P.Tho rn e (1970):"Generative grarrmars and stylistic analysis" ,
     In: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ed.)J.Lyons.Harmondsworth.
     N.E.Enkvist(1973):Lingusitic stylistics. The Hague
     B.B.Kachru & H.F .W. Stahlke (eds.) (1972): Current trends in stylistics.Edmonton.
     P.Garvin (ed.)(1964): A Prague School reader on esthetics,literary structure,and
     styIe
     O.Akhmanova(1976): Linguostylistics. Theory and methods. The Hauge.
     J.S.Petofi/H. Rieser(eds.)(1973) : Studies in text grarrmar. Dordrecht.
     W.Dressler(ed.)(1978): Current trends in textlinguistic. Berlin .
     R.de Beaugrande (1980): Text,discourse and process. London
     Teun A van Dijk (1977): Text and Context-Expooration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Longman.
     R.Lakoff (19 71):"Language in Context" in :Lg. 48,1972,907-927)
     Z.S.Harris (1952) : "Discourse Analysis. in Lg.28,l-30.
     review from :Bierwisch,M.(1965).in Linguistics 13,61 - 73
     Katie Wales (1989): A Dicti on ary of Stylistics. Longman
     
     
     Graham Hough (何欣譯)1979:文體與文體論.成文
     陳挺(1988):比較文學簡表(修訂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壽康(1990):文章學導論.台北.新學識
     老師指定研究Halliday的文章學理論[text}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AK,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26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羅宗濤<br>陳良吉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UO, ZONG-TAO<br>CHEN, LIANG-J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歐陽宜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OU-YANG, YI-ZH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歐陽宜璋zh_TW
dc.creator (作者) OU-YANG, YI-ZHANGen_US
dc.date (日期) 199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Apr-2016 16:34:24 (UTC+8)-
dc.date.available 29-Apr-2016 16:34: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34: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426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78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成書於北宋末之禪林瑰寶《碧巖集》(一稱《碧巖集》),由臨濟宗將圓悟克勤評唱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論文提要  0
     自序  1
     前言  001
     
     壹、 禪家語言的解碼方式  007
     一、 語言的解碼與「禪」的由來  008
     二、 禪宗的傳心法要  010
     三、 公案偈頌的循環傳播模式  012
     四、 禪家語言的解碼途徑               019
     
     貳、 《碧巖集》語言風格的呈現  029
     一、《碧巖集》的創作背景與流傳歷程  029
      (一)宋代禪宗的風貌與頌古的形成  029
      (二)《碧巖集》的前身-《雪竇百則頌古》  030
      (三)圓悟評唱與門人的記載成書  031
      (四)大慧宗杲的毀板    035
      (五)元代張明遠的復刊  035
      (六)各版本的差異及本文的版本依據  037
     二、語言與風格    038
      (一)語言與語言學的概念  038
      (二)「風格」與「風格學」的研究  041
     三、語言風格的面貌  043
        (一)西方風格論  044
        (二)漢語風格學及語言風格    045
       四、《碧巖集》語言風格的呈現  047
     參、 《碧巖集》言文交融的語言風格-構詞法的剖析  055
     一、詞彙和語言風格  060
      (一)就歷史詞彙學言-詞彙反映時代風格  061
      (二)就描寫詞彙學言-構詞的方式與語言風格之形成  062
      (三)語素、詞、詞彙與詞彙學  063
     二、《碧巖集》重要的構詞現象  068
      (一)單純詞  070
       1 . 單音節  071
      A. 代名詞;  071
      B. 虛化的動詞-了(附論「已、訖」與「來」)  074
      C. 其他狀態補語-得、著、卻  077
         D. 將  080
         E. 介詞「底」  081
         F. 語尾助詞「在」、「生」、「許」  083
       2 . 多音節(聯綿詞、音譯外來詞等)  085
      (二)合成詞  086
       1 . 複合式  086
      A. 並列結構(聯合關係)  087
      B. 偏正結構(修飾關係)  088
      C. 主謂結構(陳述關係)  091
         D. 動賓結構(支配關係)  092
         E. 後補結構(補充關係)  093
       2 . 附加式  094
      A. 前綴結構  096
      B. 後綴結構  096
      3 . 重疊式  099
     三、《碧巖集》中成語和自由詞組的互動關係  103
     四、從詞彙結構看《碧巖集》的語體風格  107
      (一)語體分化-口語及書面語  106
      (二)《碧巖集》的語體風格  107
     五、從共時、歷時現象看《碧巖集》構詞方式的立體網路  109
      (一)與《無門關》的共時比較  111
      (二)對《從容錄》等的歷時影響  113
     肆、 從語意修辭探索《碧巖集》的風格特質  129
     一、 詞意成分分析  129
     (一) 同義組與近義組  129
     (二) 反義組和對比組  138
     二、 《碧巖集》的修辭風格  144
     (一) 排比、類疊與對仗-形式上的對比與和諧    145
     (二) 隱喻與象徵-禪師與第子間的暗碼  150
     (三) 摹寫與示現-具體、形象化的修辭方式  164
     (四) 倒反的修辭與否定、逆折的語義  167
     
     伍、 餘論:《碧巖集》評唱文體色彩、宗風特質與影響  178
     一、《碧巖集》之評唱文體與格調色彩  178
      (一)《碧巖集》之文體色彩  180
      (二)《碧巖集》評唱文體的格調色彩  191
     二、《碧巖集》的宗風特質  194
     
     結語  218
     參考書目   P1-P1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26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碧巖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構詞法zh_TW
dc.title (題名) <<碧巖集>>的語言風格研究--以構詞法為中心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排序方式:
     1分類序:(1)先分專著、期刊論文。
          (2)專著之中,又分禪宗論著、語言研究、工具書目三部分。
     2中英文序:大類之下,在分中、外文書目。(先中後西)
     3時間序:在每大類與中、外文小類後,復依時序先後為次,中文採民國紀年,外文則採西元紀年。
     
     壹、專著部分:
     作者    書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時間  版次
     
     (一)‧碧巖錄及相關禪宗論著:
     △碧巖錄及圓悟禪師相關論著:
     宋重顯(雪竇重顯禪師)頌古、克勤(圓悟克勤禪師)評唱
           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集十卷-《嘉興大藏經》22冊第113號
     同上作者  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集-《大正大藏經》第48冊諸宗部五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同上作者  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集-《續藏經》117冊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同上作者  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集-《禪宗集成》10
                   台北    藝文印書館
     同上作者  圓悟禪師語錄-《正藏經》59冊
     同上作者  佛果擊節錄-《續藏經》117冊、《禪宗集成》10
                   台北    藝文印書館
     同上作者  圓悟禪師心要  台南    台南市禪學會 七十三年  1
     圓悟禪師著
     日‧伊藤猷典校定 碧巖集定本 台北    彌勒出版社  七十一年  1
     日‧古芳禪師注  標注碧巖錄 台北    天華出版社  六十八年  1
     李淼編   中國禪宗大全  長春     長春出版社  八十年  1
           (第一輯(中國禪宗明著匯要)部分,「碧岩錄」(頁344.444,附標點)
     許文恭   白話碧巖錄   台北     圓明出版社  八十年  1
     王進瑞   碧巖錄講義   台北     大新印書局  不詳
     日‧大內青巒 碧巖集講話  東京     鴻盟社   昭和五年  1
     日‧山田無文 碧巖錄全提唱(1-10卷) 京都 禪文化研究社 七十九年 1
     日‧山田無文 碧巖物語   東京     大法輪閣  昭和39年 1
     日‧清泉芳巖 大眾禪的碧巖 東京     鴻盟社   昭和 9年 1
     
     日‧小川弘貫 圓悟心要講話-道元禪的要諦       昭和54年 1
                   東京     中山書房
     ─────────
     (圓悟禪師傳記部分)
     宋‧慧洪撰 禪林僧寶傳(卷四,沙門祖琇撰(圓悟勤禪師傳))-《續藏經》137冊
     宋‧普濟   五燈會元(南嶽下十四世,五祖演禪師法嗣(昭覺克勤禪師))
            (其文字後轉錄於明‧《五燈嚴統》)
     宋‧孫覿撰 鴻慶居士文集(卷四十二(圓悟禪師傳))-《叢書集成續編》127冊
     明‧明河撰 補續高僧傳(內容略同於《五燈會元》版)-《續藏經》134冊、史傳部
     喻謙昧庵氏編 新續高僧傳(習禪篇)三之二「南宋西蜀昭覺寺沙門釋克勤傳」。
                         -廣文《新續高僧傳四集》卷12
     △相關語錄及經典:
     膋覺老人天奇直註
            雪竇顯和尚頌古(雪竇百則頌古)-《續藏經》117冊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書上未錄
     宋‧雪竇重顯著,明淨戒重校
            明覺禪師語錄-《正藏經》59冊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同上
     宋‧天童覺和尚頌古 元‧萬松老人評唱
            從容錄    台北     廣文書局    六十年 1
     同上作者   請益錄    同上
     宋‧投子義青頌古 元‧林泉老人(從倫)評唱
            空谷集    同上
     宋‧丹霞淳禪師頌古 元‧林泉老人評唱
            虛堂集    同上
     
     (璋按:以上四書-從容錄、請益錄、空谷集、虛堂集,均見《續藏經》117冊)
     宋‧晦巖著 巴壺天、林義正校補
            人天眼目   台北     明文書局   七十一年 1
     南唐靜、筠二禪師合編
            祖堂集    日本     中文出版社  七十三年 3
     北宋‧釋道原編 景德傳燈錄 台北     彙文堂出版社 七十六年 1
     唐‧釋法海著 六祖壇經箋註 台北     文津出版社  七十九年 1
     宋‧釋普濟著,蘇淵雷點校
            五燈會元(三冊) 台北   文津出版社   八十年 1
     元‧道泰 集 禪林類聚(續藏經117)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相關文史哲論評
     慈忍室主人編 海潮音文庫(第二編) 上海   佛學書局     二十年 1
            頁31-40,太虛大師【曹溪禪之新擊節】
     南懷瑾    禪海蠹測     台北   ?      四十四年 1
     劉泳涵編   現代佛教文選   台北   國際佛教文化 四十七年 1
            (頁775-794)
     南懷瑾    禪與道概論    台北   老古文化   五十七年 1
     張曼濤主編  禪學論文集    台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 六十六年 1
            (頁309-317)鑒安:唐末以後的禪風-讀碧岩錄
     同上     禪學論文集(第二冊) 台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 六十六年 1
     同上     中國佛教史專集之三-宋遼元金篇(上) 同上 六十六年 1
            (頁1│15),宋代的佛教
     同上     禪宗典籍研究(禪學專集之五)   同上  六十六年 1
            (頁17-28,印順:宋譯楞枷與達摩禪;頁139-192,無言:雪竇百頌講;頁193-208,王進瑞:碧巖錄解題;頁209│228,乃光:碧巖錄評述)
     同上     禪宗思想與歷史-禪學專集之六   同上  六十七年 1
     周中一    禪話       台北   東大圖書   六十七年 1
     杜松柏    禪與詩      台北   弘道文化事業 六十九年 1
     褚柏思    佛學三慧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七十年 1
     陳榮波    禪學闡微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七十一年 1
     吳汝鈞    佛學研究方法論  台北   學生書局   七十一年 1
     楊惠南老師  佛學的革命-六祖壇經 台北 時報文化   七十二年 1
     陳榮波    禪海之筏     台北   志文出版社  七十三年 1
     熊琬老師   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 台北 文津出版社  七十四年 1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台北   里仁書局   七十四年 1
     鄧克銘    大慧宗杲之禪法  台北   東初出版社  七十五年 1
     龔鵬程    詩史本色與妙悟  台北   學生書局   七十五年 1
     巴壺天    禪骨詩心集    台北   東大圖書   七十七年 1
     日‧阿部肇一著
     關世謙譯   中國禪宗史-南宗禪成立以後政治社會史的考察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七十七年 1
     賴永海    中國佛性論
     楊惠南老師  龍樹與中觀哲學
     楊新瑛    禪宗無門關重要公案之研究
                     高雄   佛光出版社  七十八年 1
     胡蘭成    禪是一隻花    台北   三三書坊   七十九年 1
     聖嚴法師   禪門驪珠     台北   圓神出版社   八十年 1
     同上     禪門修證     台北   圓神出版社   八十年 1
     同上     禪門解行     台北   圓神出版社   八十年 1
     胡適等    禪宗的歷史與文化 台北   新潮社     八十年 1
     李普士著   禪的故事     台北   新潮社     八十年 1
     秋月龍泯著  每日一禪     台北   新潮社     八十年 1
     杜松柏    禪學與唐宋詩學       黎明      未詳
     巴壺天    藝海微瀾     台北   廣文書局    未詳
     
     (二)‧語言研究與相關理論
     ▲中文部分:
     蔣伯潛    文體論簒要    台北   正中書局   四十八年 1
            (參頁201│220:十九、二十章-風格)
     王夢鷗師   文學概論     台北   藝文印書館  五十三年 1
     許世瑛    中國文法講話   台北   開明書店   五十五年 1
     姚一葦    藝術的奧秘    台北   開明書店   五十五年 1
     黃麗貞    金元北曲語彙之研究 台北  商務印書館  五十七年 1
     黃永武    字句鍛鍊法    台北   商務印書館  五十八年 1
     鄭奠、麥梅翹編
            古漢語語法學資料彙編 香港 中華書局   六十一年 1
     黃永武    中國詩學(設計篇) 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六十五年 1
     高明凱    國語語法
     湯廷池   國語變形語法研究-移位變形 台北 學生書局 六十六年 1
     湯廷池    國語語法研究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六十八年 1
     何欣譯    文體與文體論   台北   成文出版社  六十八年 ?
     丁邦新    中國化的文法   台北   中文大學   六十九年 1
     張永言    詞匯學簡論    台北   華中工學院  七十一年 1
     舒化龍    漢語發展史略   內蒙古  內蒙古教育  七十二年 1
     李‧湯普森著,黃宣範譯
            漢語語法     台北   文鶴出版社  七十二年 1
     黃宣範   語言哲學-意義與紙涉理論的研究 文鶴出版社 七十二年 1
     方師鐸    詳析匆匆的語法與修辭    文鶴出版社  七十二年 1
     呂淑湘主編  現代漢語八百詞  香港   商務印書館  七十二年 1
     ﹝捷﹞拉迪斯拉夫‧茲古斯塔主編,林書武等譯
            詞典學概論    北京   商務印書館  七十二年 1
     語言論集編輯組編
            語言論集(第二輯)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七十三年 1
     王夢鷗師   文藝論談(頁1│14),中國藝術風格試論
                     台北   學英文化事業 七十三年 1
     齊佩瑢    訓古學概論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 七十四年 1
     黃慶萱師   修辭學      台北   三民書局   七十四年 5
     宗廷虎等   修辭新論     上海   上海教育   七十四年 1
     黃宣範    翻譯與語意之間  台北   聯經出版社  七十四年 1
     索緒爾    通用語言學教程(中譯本) 台北 弘文館   七十四年 1
     趙元任    中國話的文法   台北   敦煌書局   七十四年 1
     謝國平    語言學概論    台北   三民書局   七十四年 1
     呂香云    現代漢語語法學方法 北平  書目文獻   七十四年 1
     王夢鷗、許國衡譯 文學論    台北   志文出版社  七十四年 1
     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
            中國語歷史文法  北平   北京大學   七十四年 1
     華東修辭學會 修辭學研究    北平   語言出版社  七十四年 1
     高師仲華   中華文化問題之探索 台北  正中書局   七十六年 1
            (頁175-225,中國文學的風格論)
     鄭名娳師   現代散文類型論  台北   大安出版社  七十六年 1
     王力     中國文法理論(上、下) 台北 藍燈文化  七十六年 1
     湯廷池    漢語詞法句法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七十七年 1
     黃維樑    中國文學縱橫論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七十七年 1
     伍謙光    語意學導論    湖南   湖南教育   七十七年 1
     俞建章、葉舒獻著 符號:語言與藝術 上海 人民出版社  七十七年 1
     黃國文編   語篇分析概要   
                     湖南   湖南教育   七十七年 1
     黃永武、張高評編著
            宋詩論文選集(一) 高雄  復文書局   七十七年 1
            -頁409. 杜松柏:禪家宗派與江西詩派
     同上     宋詩論文選集(三) 同上
     
     史存直    漢語詞彙史綱要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 七十八年 1
     湯廷池    漢語詞法句法續集 台北   學生書局   七十八年 1
     楊新瑛    禪宗無門關重要公案研究 高雄 佛光出版社 七十八年 1
     鄭明娳師   現代散文構成論  台北   大安出版社  七十八年 1
     英‧雷蒙德著 語言學與文學   台北   結構     七十八年 1
     高名凱    高名凱語言學論文集 北平  商務書局   七十九年 1
     朱德熙    語法叢稿     上海   上海教育   七十九年 1
     邵敬敏    漢語語法學史稿  上海   上海教育   七十九年 1
     周法高    中國古代與法(稱代篇) 北平 新華書店  七十九年 1
     日‧中村元著、林太譯
            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 台北  淑馨出版社  七十九年 1
     劉叔新    漢語描寫詞匯學  河北   商務印書館  七十九年 1
     田小琳    語法和教學語法  河南   河南教育   七十九年 1
     劉籣英、孫全洲主編 語法與修辭(上、下) 台北 新學識   七十九年 1
     張高評    宋詩之傳承與開拓 台北   文史哲    七十九年 1
     陳平     現代語言學研究-理論‧方法與事實
                     重慶   重慶出版社   八十年 1
     程祥徽    語言風格初探   台北   書林出版社   八十年 1
     周振甫    中國修辭學史   北平   商務印書館   八十年 1
     黎運漢    現代漢語修辭學  台北   書林      八十年 1
     葛如城編   現代漢語語法表解 上海   同濟大學    八十年 1
     朱慶之    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 台北 文津     八十一年 1
     
     Th . A. Sebeok (ed .) 1960: Style In Ianguage. Cambridge , Mass .
     J.P.Tho rn e (1970):"Generative grarrmars and stylistic analysis" ,
     In: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ed.)J.Lyons.Harmondsworth.
     N.E.Enkvist(1973):Lingusitic stylistics. The Hague
     B.B.Kachru & H.F .W. Stahlke (eds.) (1972): Current trends in stylistics.Edmonton.
     P.Garvin (ed.)(1964): A Prague School reader on esthetics,literary structure,and
     styIe
     O.Akhmanova(1976): Linguostylistics. Theory and methods. The Hauge.
     J.S.Petofi/H. Rieser(eds.)(1973) : Studies in text grarrmar. Dordrecht.
     W.Dressler(ed.)(1978): Current trends in textlinguistic. Berlin .
     R.de Beaugrande (1980): Text,discourse and process. London
     Teun A van Dijk (1977): Text and Context-Expooration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Longman.
     R.Lakoff (19 71):"Language in Context" in :Lg. 48,1972,907-927)
     Z.S.Harris (1952) : "Discourse Analysis. in Lg.28,l-30.
     review from :Bierwisch,M.(1965).in Linguistics 13,61 - 73
     Katie Wales (1989): A Dicti on ary of Stylistics. Longman
     
     
     Graham Hough (何欣譯)1979:文體與文體論.成文
     陳挺(1988):比較文學簡表(修訂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壽康(1990):文章學導論.台北.新學識
     老師指定研究Halliday的文章學理論[text}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AK,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