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住宅優惠貸款政策承貸戶效益之分析-以臺北市為例 作者 江淑華
Chiang, Shu Hua貢獻者 朱澤民
Chu, Tzer Ming
江淑華
Chiang, Shu Hua關鍵詞 住宅
貸款
承貸戶
效益
Housing
Fianacing
Tenant
Benefit日期 1993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42:22 (UTC+8) 摘要 任何一項支出計畫都會耗費許多資源,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如何使資源使 參考文獻 一、中文期刊及書籍 1. 王正、徐偉初 (1992),財政學,空中大學。 2. 中華徵信所 (1989),臺灣地區產業年報-方地產。 3. 李又剛譯 (1988),個體經濟學,華泰書局。 4. 林振和 (1982),「國民住宅貸款政策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9卷第3期,pp1-40。 5. 周國強 (1977),臺灣都市家庭消費支出型態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吳森田 (1981),「居住需求的所得彈性:臺北市的實證結果」,經濟研究,第23期,pp11-16。 7. 洪天元 (1987),臺北市國民住宅購買者特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國立政治大學期政研究所 (1992),現階段國民住宅貸款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委託研究報告。 9. 黃世鑫 (1979),殊價財最適供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陳麗春 (1987),「論最低住宅及居住標準之研訂」,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4卷第2期 pp97-114。 11. ¬¬¬───(1990),「美國現有住宅政策對臺灣未來住宅政策發展之啟示」,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7卷第1期,pp81-93。 12. ───(1991),「論我國的住宅補助政策」,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8卷第2期,pp.1-29。 13. 張金鍔 (1990),「臺灣地區住宅政策課題與對策之研擬」,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7卷第4期,pp93-142。 14. 賈宜鳳 (1982),臺北都會區住宅需求數之估測,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劉慕潔 (1986),國民住宅投資計畫成本效益分析之研究-五甲國宅實例,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營建雜誌社 (1991),國民住宅暨關係法規彙編。 二、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 (一)內政部 1991,內政統計提要。 (二)內政部營建署 1988,內政部營建署年報。 1990,營建指標統計。 1991,內政部營建署年報。 1992,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營建業務指標月報,第135期。 (三)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80,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四)行政院主計處 1990,臺灣地區住宅調查報告。 1991,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八十年個人所得分配調查報告。 (五)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1989,臺灣地區國民住宅建設(民國59年度至78年度) (六)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 1990,財稅資訊統計。 (七)財政部稅制委員會 1990,所得稅法令彙編。 (八)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1992,臺北市工務統計年報。 (九)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1990,中華民國臺北市家庭收支與所得分配調查研究報告。 1991,中華民國臺北市家庭收支與所得分配調查研究報告。 1992a,中華民國臺北市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第86期。 1992b,臺北市重要統計速報,第144期。 1992c,臺北市統計要覽。 (十)臺北市政府國民住宅處 1991a,附屬單位決算書、業務報告及事業決算。 1991b,臺北市國宅統計年報。 三、英文期刊及書籍 1. Besley, T. and Coate, S.(1991), " Public Provision of Private Goods and the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A.E.R., Vo1.81 (4) , pp.979-984. 2. Currie, J.M., Murphy, J.A. and A. Schmitz(1971), <\\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Surplus and Its Use in Economic Analysis", Economic Journal, Vol. 81 (324), pp.741-791. 3. De Borger, B.(1986), `( In-Kind Redistribution and Demand-Oriented Housing Subsidies: Some Micro-Simulation Results", Public Finance Qtrly. ,Vol.14 (3), pp.235-261. 4. DeSalvo, J .S.( 1971), `( A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Housing Programs" , J.Regional Sci. , Vol.ll (2), pp.173-18,5 . 5. (1975), <, Benefits and Costs of New York City`s Middle-Income Housing program", J.of Political Economy , Vol.S3( 4), pp.791-806. 6. Harberger A.C.(1984), " Basic Needs Versus Distribution `Heights in Social Cost-Benefi t Analysis", Econ 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hange , Vo1. 32 3 , pp. -t55-474. 7. Harsman Bjorn and Quigley J.M. (1991), Housing Markets and Housing Institu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oston. 8. Hochman, H.M. and Rodgers, J.D (1969), " Pareto Optimal Redistribution ", A.E.R. ,Vo1.59(4), pp.542-557. 9. Just, R.E., Hueth, D.L. and Schmitz, A.(1982), Applied vVelfare 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 ,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10. Kennett, David A.(19S0), ,; Altruism and Economic Behavior, I Development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and Private Redistribution", American J.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1.39(2), pp.183-19S. 11. Li, S.M. and Yu, F.L.(1990), " The Redistributive Effects of Hong Kong`s Public Housing Programme", Urban Studies ,Vo1.27 (1), pp.105-118. 12. McKenzie, Richard B.(1981)`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mand for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Income Redistribution", Public Choice , Vo1.36 (2), pp.337 -:344. 1:1. Murray, M.P.(1975), a The Distribution of Tenant Benefits in Public Housing", Econometrica , Vo1.43( 4), pp.771-788. 14. OECD( 19S8), Urban Housing Finance ,Paris. 15. Olsen, £.0.(1983), " The Benefits and Cost of Public Housing in New York City` l.of Public Economics , Vol :66 (3), pp.299-332 16.Orr, Larry L.(1976), “ Income Transfers as a Public Good: An Ap- plication to AFDC I , A.E.R. , Vo1.66(3), pp.359-371. 17. Pasour, E.C.,Jr.(19S1), " Pareto Optimality as a Guide to Income Redistribution", Public Choice , Vol.36 (1), pp.75-87. 18. Silberberg, Eugene(1990),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s: A LHathematical Analysis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19. Sugden, Robert(19S2), ( On the Economics of Philanthropy", Economic JOUl`nal , Vo1.92(366), pp.341-350 20. Varian, H.R.(1984), l`vIicroeconomic Analysis , W.W.Norton Company , New York. 21. Warr, Peter G.(1982), i\\ Pareto Optimal Redistribution and Private Charity", J. of Public Economics , Vol.19(l), pp.131-138. 22. Zeckhauser, R.J.( 19(1), " Optimal Mechanism for Income Transfer", A.E.R. , Vo1.61(3) , pp.324-33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財政學系
G80255013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14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朱澤民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u, Tzer Ming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江淑華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iang, Shu Hua en_US dc.creator (作者) 江淑華 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iang, Shu Hua en_US dc.date (日期) 1993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Apr-2016 16:42:22 (UTC+8) - dc.date.available 29-Apr-2016 16:42:22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42:22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4142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982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財政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G80255013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任何一項支出計畫都會耗費許多資源,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如何使資源使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Ⅰ 圖表目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Ⅵ 第一章 緒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第四節 研究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第二章 住宅問題與住宅貸款政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第一節 住宅問題與政府介入之必要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第二節 OECD各國住宅貸款發展趨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第三節 我國現代性宅貸款政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第三章 住宅貸款政策效益分析之理論模型與實證研究. . . . . . . . . . . . . . . . . . .30 第一節 研究假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第二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之基本架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第三節 變數及參數之估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第四節 實證分析與限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第四章 臺北市住宅貸款國宅成貸及輔購住戶效益之分析 . . . . . . . . . . . . . . . . 62 第一節 背景資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第二節 臺北市住宅貸款承貸戶效益分析之架構. . . . . . . . . . . . . . . . . . .. . 71 第三節 實證結果及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第一節 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第二節 建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7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附錄: Stone-Geary效用函數下承貸戶之淨利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5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142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住宅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貸款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承貸戶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效益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Housing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ianacing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enant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enefit en_US dc.title (題名) 住宅優惠貸款政策承貸戶效益之分析-以臺北市為例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期刊及書籍 1. 王正、徐偉初 (1992),財政學,空中大學。 2. 中華徵信所 (1989),臺灣地區產業年報-方地產。 3. 李又剛譯 (1988),個體經濟學,華泰書局。 4. 林振和 (1982),「國民住宅貸款政策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9卷第3期,pp1-40。 5. 周國強 (1977),臺灣都市家庭消費支出型態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吳森田 (1981),「居住需求的所得彈性:臺北市的實證結果」,經濟研究,第23期,pp11-16。 7. 洪天元 (1987),臺北市國民住宅購買者特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國立政治大學期政研究所 (1992),現階段國民住宅貸款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委託研究報告。 9. 黃世鑫 (1979),殊價財最適供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陳麗春 (1987),「論最低住宅及居住標準之研訂」,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4卷第2期 pp97-114。 11. ¬¬¬───(1990),「美國現有住宅政策對臺灣未來住宅政策發展之啟示」,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7卷第1期,pp81-93。 12. ───(1991),「論我國的住宅補助政策」,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8卷第2期,pp.1-29。 13. 張金鍔 (1990),「臺灣地區住宅政策課題與對策之研擬」,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7卷第4期,pp93-142。 14. 賈宜鳳 (1982),臺北都會區住宅需求數之估測,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劉慕潔 (1986),國民住宅投資計畫成本效益分析之研究-五甲國宅實例,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營建雜誌社 (1991),國民住宅暨關係法規彙編。 二、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 (一)內政部 1991,內政統計提要。 (二)內政部營建署 1988,內政部營建署年報。 1990,營建指標統計。 1991,內政部營建署年報。 1992,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營建業務指標月報,第135期。 (三)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80,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四)行政院主計處 1990,臺灣地區住宅調查報告。 1991,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八十年個人所得分配調查報告。 (五)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1989,臺灣地區國民住宅建設(民國59年度至78年度) (六)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 1990,財稅資訊統計。 (七)財政部稅制委員會 1990,所得稅法令彙編。 (八)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1992,臺北市工務統計年報。 (九)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1990,中華民國臺北市家庭收支與所得分配調查研究報告。 1991,中華民國臺北市家庭收支與所得分配調查研究報告。 1992a,中華民國臺北市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第86期。 1992b,臺北市重要統計速報,第144期。 1992c,臺北市統計要覽。 (十)臺北市政府國民住宅處 1991a,附屬單位決算書、業務報告及事業決算。 1991b,臺北市國宅統計年報。 三、英文期刊及書籍 1. Besley, T. and Coate, S.(1991), " Public Provision of Private Goods and the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A.E.R., Vo1.81 (4) , pp.979-984. 2. Currie, J.M., Murphy, J.A. and A. Schmitz(1971), <\\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Surplus and Its Use in Economic Analysis", Economic Journal, Vol. 81 (324), pp.741-791. 3. De Borger, B.(1986), `( In-Kind Redistribution and Demand-Oriented Housing Subsidies: Some Micro-Simulation Results", Public Finance Qtrly. ,Vol.14 (3), pp.235-261. 4. DeSalvo, J .S.( 1971), `( A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Housing Programs" , J.Regional Sci. , Vol.ll (2), pp.173-18,5 . 5. (1975), <, Benefits and Costs of New York City`s Middle-Income Housing program", J.of Political Economy , Vol.S3( 4), pp.791-806. 6. Harberger A.C.(1984), " Basic Needs Versus Distribution `Heights in Social Cost-Benefi t Analysis", Econ 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hange , Vo1. 32 3 , pp. -t55-474. 7. Harsman Bjorn and Quigley J.M. (1991), Housing Markets and Housing Institu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oston. 8. Hochman, H.M. and Rodgers, J.D (1969), " Pareto Optimal Redistribution ", A.E.R. ,Vo1.59(4), pp.542-557. 9. Just, R.E., Hueth, D.L. and Schmitz, A.(1982), Applied vVelfare 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 ,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10. Kennett, David A.(19S0), ,; Altruism and Economic Behavior, I Development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and Private Redistribution", American J.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1.39(2), pp.183-19S. 11. Li, S.M. and Yu, F.L.(1990), " The Redistributive Effects of Hong Kong`s Public Housing Programme", Urban Studies ,Vo1.27 (1), pp.105-118. 12. McKenzie, Richard B.(1981)`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mand for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Income Redistribution", Public Choice , Vo1.36 (2), pp.337 -:344. 1:1. Murray, M.P.(1975), a The Distribution of Tenant Benefits in Public Housing", Econometrica , Vo1.43( 4), pp.771-788. 14. OECD( 19S8), Urban Housing Finance ,Paris. 15. Olsen, £.0.(1983), " The Benefits and Cost of Public Housing in New York City` l.of Public Economics , Vol :66 (3), pp.299-332 16.Orr, Larry L.(1976), “ Income Transfers as a Public Good: An Ap- plication to AFDC I , A.E.R. , Vo1.66(3), pp.359-371. 17. Pasour, E.C.,Jr.(19S1), " Pareto Optimality as a Guide to Income Redistribution", Public Choice , Vol.36 (1), pp.75-87. 18. Silberberg, Eugene(1990),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s: A LHathematical Analysis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19. Sugden, Robert(19S2), ( On the Economics of Philanthropy", Economic JOUl`nal , Vo1.92(366), pp.341-350 20. Varian, H.R.(1984), l`vIicroeconomic Analysis , W.W.Norton Company , New York. 21. Warr, Peter G.(1982), i\\ Pareto Optimal Redistribution and Private Charity", J. of Public Economics , Vol.19(l), pp.131-138. 22. Zeckhauser, R.J.( 19(1), " Optimal Mechanism for Income Transfer", A.E.R. , Vo1.61(3) , pp.324-334.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