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生命情結的反思 : 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
作者 林幸謙
LIN, XING-QIAN
貢獻者 陳鵬翔
林幸謙
LIN, XING-QIAN
日期 1992
1991
上傳時間 2-May-2016 15:20:49 (UTC+8)
參考文獻 (甲)中文參考書目:
     方正耀 一九九O 〈中國小說批評史〉北京:中國社科。
     瓦西列夫著,趙永穆、陳行慧譯 一九九O .〈愛情論〉、〈愛情續論〉. 台北:聯合文學社。
     王尚義 一九七八 《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 台北:大林。
     水晶 一九六九 《拋磚記》 台北:三民。
     王溢嘉 一九九一 《精神分析與文學》 台北:野鵝。
     王寧編 一九八九 《精神分析》 成都:四川文藝。
     王德威 一九八六 《從劉鄂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聯經。
     白先勇 一九七七 《寂寞的十七歲》 台北:遠景。
     一九七八 《驀然回首》 台北:爾雅。
     一九八三a 《台北人》 台北:爾雅。
     一九八三b 《孽子》 台北:遠景。
     一九八三c 《謫仙記》台北:大林。
     一九八四 《明星咖啡館》 台北:皇冠。
     一九八八 《第六隻手指》 香港:華漢。
     一九九o a 《白先勇自選集》 香港:華漢。
     一九九o b 《骨灰》 香港:華漢。
     卡西勒著,甘陽譯 一九九O 《人論一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
     尼采著,胡宏述譯 一九七o 《啟示藝街家與文學者的靈魂》台北:正文。
     皮亞傑者,黃道譯 一九九O 《心理學與認識論》台北:結構群。
     包恆新 一九八八 《台灣現代文學簡述》上海:上海社科院。
     白恩著,謝玉麗、王引子合譯 一九八六 《語意與心理分析》台北:國際文化。
     卡謬著,張漢良譯 一九八六 《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志文
     溫一凡譯 一九八七 《卡謬雜文集一抵抗、反叛與死亡》台北:志文。
     古繼堂 一九八九 《台灣小說發展史》 台北:文史哲。
     朱立元、王文英合著 一九八九《真的感悟》 上海:上海文藝。
     弗克馬、蟻布思合著,袁鶴翔等譯 一九八七 《二十世紀文學理論》 台北:書林。
     T.伊格頓著,鐘嘉文譯 一九八九 《當代文學理論》 台北:南方。
     弗洛伊德著,王安崇譯 一九七七 :協志。
     林克明譯 一九八三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台北:志文。
     林克明譯 一九八四 《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 台北:正文。
     賀明明譯 一九八九a 《佛洛伊德著作選》 台北:唐山。
     賴添進譯~一九八九b 《文明及其不滿》 台北:南方。
     賴其滿、符傳孝合譯 一九九o 《夢的解析》 台北:志文。
     葉頌壽譯 一九九一 《精神分析引論、新論》 台北:志文。
     游乾桂校閱 一九九二 《弗洛伊德自傳》 台北:桂冠。
     弗洛姆著,陳華夫譯 一九七八 《自我影像》 台北:問學。
     孫石譯 一九八二 《自我的追尋》 台北:志文。
     孟祥森譯 一九八三 《愛的藝術》 台北:志文。
     許俊達、許俊農合譯 一九八八 《精神分析的危機-論弗洛伊德、馬克思和社會心理學》 北京:國際文化。
     陳琍華譯 一九八九 《理性的掙扎》 台北:志文。
     王雷泉、馮川合譯 一九九o 《禪與精神分析》 台北:遠流。
     弗斯特著,李文彬譯 一九九o 《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
     弗德芬著,陳大中譯 一九九o 《榮格心理學》 台北:結構群。
     安德列耶著,李釗等譯,一九八四 《社會心理學》上海:上海翻譯。
     呂正惠 一九八八《小說與社會》 台北:聯經。
     余江濤等編譯 一九八九 《西方文學術語辭典》 鄭州:黃河文藝。
     沃林格著,王才勇譯 一九八七 《抽象與移情》瀋陽:遼寧人民。
     何金蘭 一九八九 《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
     李歐梵 一九八七 《中西文學的回徊想》 台北:遠景。
     杜聲鋒 一九八八 《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
     谷風出版社編輯部編 一九八八《結構的時代:結構主義論析》台北:谷風。
     呂俊華 一九八七 《藝術創作與變態心理》 北京:三聯。
     汪暉 一九八八 《作為哲學人類學的弗洛伊德理論》 台北:遠流。
     伽達瑪著,吳文勇譯 一九八八 《真理與方法》台北:南方。
     吳士余 一九九o 《中國小說思維的文化機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周文柏 一九八八 《文藝心理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吳立昌 一九八七 《精神分析與中西文學》上海:學林。
     叔本華著,陳曉南譯 一九七四 《愛與生的苦惱》台北:志文。
     一九八七 《生存空虛說》北京:作家。
     周伯乃 一九七四《現代小說論》 台北:三氏。
     林明德 一九八九《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運動》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芮克著,孟祥森譯 一九九O 《內在之聲》 台北:水牛圖書。
     周英雄 一九八九 《小說、歷史、心理、人物》 台北:東大。
     林柏燕 一九七五 《文學探索》台北:書評書目社。
     周敬、魯陽合著 一九八六 《現代派文學在中國》瀋陽:遼寧大學。
     林興宅編著 一九八七 《藝術魅力的探尋》台北:谷風。
     林驤華編著 一九八七 《西方現派文學評述》上海:上海人民。
     柯雲路 一九八八 《現代現實主義的藝術追求》北京:人民文學。
     查爾士、B.哈里斯著,仵從巨、高原合譯 一九八七 《文學傳統的背叛者-美國當代荒誕派小說家》 西安:陝西人民。
     柳銘鳴編 一九八七 《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 北京:中國社科。
     一九八九 《意識流》 北京:中國社科。
     馬丁著,廖克玲等譯 一九八五 《焦慮與精神官能症》 台北:獅谷。
     徐玉明 一九八七 《拉丁美洲的「爆炸」文學》上海:復旦大學。
     高天生 一九八五 《台灣小說與小說家》 台北:前衛。
     袁可嘉等編選 一九八九 《現代主義文學研究》 (上、下冊) 北京:中國社科。
     高全之 一九七八 《當代中國小說論評》 台北:幼獅。
     袁良駿 一九九一 《白先勇論》 台北:爾雅。
     夏志清 一九七九 《中國現代小說史》 香港:友聯。
     亞青 一九八三 《現代文學評論》 台北:東大。
     馬爾庫塞著,黃勇、薛民合譯 一九八七 《愛慾與文明一對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學探討》 上海:上海譯文。
     高宣揚編著 一九九一 《弗洛伊德傳》 台北:久大文化。
     殷國明 一九八八 《藝術型式不僅僅是形式》 杭州:新江文藝。
     徐復觀 一九八七 《中國人性論史》 台北:台灣商務。
     夏濟安等著 一九五九 《小說與文化》 台北:文學雜誌社。
     黃子平 一九九一 《倖存者的文學》 台北:遠流。
     陳平原 一九八八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上海:上海文藝。
     許汝祇主編 一九八八《國外文學新觀念-借鑑與探索》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陳幸惠編 一九八八 《七六年文學批評選》 台北:爾雅。
     S.K.曼格爾著,胥波等譯 一九八八 《變態人格心理分析》 瀋陽:遼寧教育。
     陳景春 一九九O 《藝術面面觀》 河北:河北教育。
     許蘇氏 一九九O 《文化哲學》上海:上海人民。
     陳慧 一九八八 《弗洛伊德與文壇》 廣東:花域。
     賀安慰 一九八九 《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 台北:文史哲。
     童志剛、張小東編 一九八九 《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 台北:文史哲。
     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等譯 一九八七 《文化歷史的投影》 上海:上海人民。
     張素貞 一九八六 《細讀現代小說》 台北:東大。
     普特南著,李小兵、楊華合譯 《理性、真理與歷史》 台北:東大。
     彭瑞金 一九九一 《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 台北:自立晚報社。
     張德林 一九八七 《現代小說美學》 長沙:湖南文藝。
     程德培 一九八七 《小說本體思考錄》 上海:上海文藝。
     達米安.格蘭特著,周發祥譯 一九八九 《現實主義》北京:昆侖。
     趙凌河 一九九o 《中國現代派文學引論》 瀋陽:遼寧人民。
     雍容、黃溫奇主編 一九八七 《中外文學流派》 重慶:西南師範大學。
     趙圓 一九八六 《艱難的選擇》上海:上海文藝。
     趙滋蕃 一九八八 《文學原理》 台北:東大。
     葉舒憲 一九八八 《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原型批評的理論與方法》 成都:四川人民。
     雷登、貝克等著,葉玄譯 一九七九 《存在主義與心理分析》 台北:巨流。
     葉維廉 一九七o 《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 台北:晨鐘。
     廖炳惠 一九九o 《形式上意識型態》 台北:聯經。
     榮格等著,張舉文、榮文庫合譯 《人類及其象徵》 瀋陽:遼寧教育。
     榮格著,馮川、蘇克譯 一九八七 《心理學與文學》 北京:三聯。
     榮格著,黃奇銘譯 一九八九a 《尋求靈魂的現代人》 台北:志文。
     梁綠琪譯 一九八九a 《性與夢-潛意識精神分析原理》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社。
     鴻鈞譯 一九九O 《榮格分析心理學》 台北:結構群。
     赫德森 一九八O 《小說研究》 台北:廣文。
     魯迅 一九八九 《魯迅全集》(第一冊至五冊) 台北:谷風。
     劉大基 一九九o 《人類文化及生命形式》北京:中國社科。
     尉天聰 一九七一 《文學札記》台北:新風。
     劉再復 一九八六 《性格組合論》 上海:上海文藝。
     劉述先 一九七七 《文學欣賞的靈魂》 台北:東大。
     劉紹銘 一九七七 《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
     一九七九 《涕淚交零的現代中國文學》 台北:遠景。
     劉保端等譯 一九八四 《美國作家論文學》 北京:三聯。
     德雷克等著,鄭之驤譯 《批評的實在論論文集》 北京:商務。
     劉若愚著,田守真、錢曙光譯 一九八八 《中國的文學理論》成都:四川人氏。
     歐陽子 一九七六 《王謝堂前的燕子》 台北:爾雅。
     霍夫曼著,玉寧等譯 一九八七 《弗洛伊德主義與文學思想》 北京:三聯。
     盧卡奇著,楊恆達編譯 一九八八 《小說理論》台北:五南。
     D.C.霍伊著,陳玉蓉譯 一九八八 《批評的循環》台北:南方。
     T.霍克思著,陳永寬譯 一九八八 《結構主義與符號學》 台北:南方。
     錢理群 一九八八 《心靈的探索》 上海:上海文藝。
     龍應台 一九八七 《龍應台詩小說》台北:爾雅。
     瞿世鏡編 一九八九 《意識流小說理論》 上海:上海文藝。
     羅伯特.司格勒斯著,譚一明譯 一九八九 《符號與文學》台北:結構群。
     羅伯特.G﹒邁耶、保羅薩門合著,丁煌、李吉全合譯 一九八八 《變態心理學》 瀋陽:遼寧人民。
     羅﹒埃斯卡皮著,顏美婷譯 一九八八 《文學社會學》 台北:南方。
     羅伯特﹒蕭爾斯著,高秋雁譯 一九八九 《結構主義-批評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結構群。
     M﹒懷特編著,杜任之主譯 一九八六 《分析的時代》台北:谷風。
     龔翰熊 一九八七 《現代西方文學思潮》 成都:四川大學。
     (乙)中文期刊論文參考書目:
     丁永強 一九九O﹒六﹒ <新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回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八三~九一。
     丁帆 一九八八﹒十二﹒ <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命運與前途>《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四九~五十。
     大衛﹒霍爾布魯克著,張芬齡譯 一九七九﹒四﹒ <雪維亞﹒普拉絲──病態道德觀和前衛主義者>《中外文學》第七卷十一期 頁一四0~五九。
     王又平 一九八七﹒三 <論新時期文學的多元審美體系>《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八~二四。
     王元驤 一九八八﹒九 <文學藝術與社會心理>《文藝理論》頁五三~六五。
     王春元 一九八八﹒八 <文學批評和文化心理結構>《文藝理論》 頁七八~八二。
     毛家明 一九九o .五﹒ <論新時期小說中悲劇意識的演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三七~四三。
     王振復 一九八九﹒三﹒ <人的再發現:現代主義街擊與現實主義深化>《文藝理論》 頁五四~六一。
     王晉民整理 一九八八﹒五﹒ <台灣文學的兩次浪潮答問──白先勇在廣州中山大學的學術報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三三~四五。
     王愚 一九八七﹒二﹒ <歷史意識的強化與審美追求的深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八二~八八。
     一九八八﹒十一﹒ <無邊與有限──關於當代文學中現實主義的思考>《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一期﹒ 頁九~十七。
     王曉峰 一九八八﹒七﹒ <當代小說中的變態行為描寫芻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六九~七二。
     王寧 一九八八﹒八 <弗洛伊德主義在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影響與流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九五~二O四。
     尹鴻 一九八九﹒十一 <弗洛伊德與五四浪漫文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三一~四八。
     王鎮國 一九六二﹒十一﹒十一﹒ <寂寞的十七歲──評介一篇觸及少年問題的小說>《聯合報》 第八版。
     禾子 一九八六﹒六. <文學象徵本體論>《文藝理論研究》第二六期 頁四九~五三。
     田中陽 一九九二.一 <當代大陸、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比較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二六~三一。
     白先勇 一九八二﹒八﹒六﹒ <我的戲劇之旅>《中國時報》第八版。
     尼洛 一九七七﹒十二﹒ <燕語呢喃──評《台北人》>《文藝》第九二期 頁五二~六六。
     丘彥明 一九七九﹒九﹒六. <夏日鄉情-白先勇台北小住>《聯合報》 第八版。
     一九八一﹒三 七﹒ <遊園──在白先勇先生家>《聯合報》 第八版。
     白燁﹒ 一九八七﹒十. <文學理論探索中的觀念演化──關於文學本質論、特徵論討論綜述>《文藝理論研究》第三四期 頁七二~七四。
     一九八八﹒十一 <中國當代文學的失落與復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九~二四。
     古繼堂 一九八八﹒十一 <台灣文學中的民族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五一~五五。
     向田田 一九七五﹒十 <論《台北人》的人物和主題>《文藝》第七六期 頁二一~二八。
     卡維波﹒ 一九九O ﹒八﹒ <愛與慾望──簡論弗洛姆兼談弗洛伊德的性愛觀>《當代》第五二期﹒ 頁六一~六九。
     朱立元﹒ 一九八六﹒六﹒ <略論藝術鑒賞的社會性──關於接受美學的一點思考>《文藝理論研究》第二六期﹒ 頁四三~四八。
     一九八九﹒三﹒ <當代中國文學理論的回顧與展望>《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三期﹒ 頁四~六。
     成知辛 一九八五﹒六﹒ <關於現實主義作品中的變態心理描寫>《文藝理論》﹒ ! 頁八九~九五。
     弗.K﹒斯坦澤爾著,周憲譯﹒ 一九八八﹒十一 <論現代小說>《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一期 頁八五~八七。
     伊蘭修華特著,張小虹譯﹒一九八六﹒三﹒<荒野中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
     第十四卷十期﹒頁七七~一一四。
     何立﹒ 一九八六﹒六﹒<微觀與宏觀>《文藝理論研究》第二六期﹒頁七六~七七。
     宋丹﹒ 一九八七﹒七﹒ <試論新時期「心理現實主義」小說創作>《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六五~六九。
     呂正惠﹒ 一九八八﹒ <台北人「傳奇」>收錄於《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 頁三七~五二。
     一九八九﹒五﹒<盧卡奇的批評才質>《中外文學》第十七卷十二期﹒ 頁四四~六三。
     李兆忠﹒ 一九八九﹒四﹒<旋轉的文壇-現實主義與先鋒派文學研討會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五~三二。
     何西來﹒ 一九八六﹒十一 <文學中歷史的主體意識>《文藝理論》. 頁四一~四四。
     李永熾﹒ 一九九o 八﹒<慾望與現代資本主義>《當代》第五二期﹒頁二二~三一。
     沃伊瑟爾著,金元浦譯﹒一九八八﹒十一. <本文與讀者間的相互作用>《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一期﹒ \\頁七七~八二。
     李劼﹒ 一九八五﹒九﹒ <民族文化和個性意識的探求>《文藝理論》頁一六一。
     李思孝﹒ 一九八六﹒八 <精神分析學與文藝學>《文藝理論》 頁三三~四二。
     余英時﹒ 一九九o 十二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二十一世紀》第二期﹒頁五~七。
     一九九一﹒八. <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第六期、頁十五~二五。
     李奕明﹒ 一九八七﹒三﹒ <作為泛本文的文化系統>《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四八~五四。
     余秋雨﹒ 一九九一﹒七﹒二十二~二四﹒<世紀性的文化鄉愁>《中央日報》第十六版。
     沃爾夫干凱瑟著,王美華譯﹒一九八七﹒十﹒ <小說中是誰在敘敘故事>《文藝理論研究》第三四期﹒ 頁七五~八十。
     李新宇﹒一九九O ﹒五﹒ <生命的徹悟與困惑-論新時期文學中的主死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一七~二一。
     何華﹒ 一九八七﹒八﹒九~十﹒ <歷史之門-由<思舊賦>、<梁父吟>、<遊園驚夢>、<國葬>談白先勇小說的歷史滄桑感>《聯合報》第八版。
     一九八九﹒八﹒二十﹒ <天堂之門-評白先勇《孽子》的救贖主題>《香港文匯報》。
     李裴﹒ 一九九o .五. <文學苦難意識與民族性格>《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O七~一一。
     何銳- 一九八六﹒六. <並存互補、滲透融匯-關於本世紀兩大創作方法問提的思考>《文藝理論研究》第二六期﹒頁三八~四二。
     李奭學﹒ 一九九O ﹒八﹒ <慾望法輪-以《紅樓夢》與《西遊記》為例>《當代》第五二期﹒ 頁三二~三九。
     李潔非、張陵﹒ 一九八七﹒十﹒ <現代派:藝術語言的革命>《文藝理論研究》第五期﹒頁三一~三五。
     何龍﹒ 一九八九﹒三﹒ <衝破傳統敘述模式之後-探索中的小說敘述藝術>《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三期﹒ 頁四五~五三。
     沃羅比約夫著,趙永穆、陳行慧合譯 一九九o. <愛情的哲學>收錄於《愛情續論》台北:聯合文學社﹒ 頁一八三~二O三。
     宋耀良﹒ 一九八八﹒十一﹒<文學認識功能解析> 《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一期﹒頁二八~三六。
     邵大箴﹒ 一九八六﹒七﹒<文藝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文藝理論》頁一五三~六一。
     吳士余﹒ 一九八六﹒九﹒ <典型:性格構成的時空交錯>《文藝理論》頁一三一~三七。
     吳予敏﹒ 一九八六﹒十二﹒二﹒ <從文化角度看文學>《文藝理論》. 頁一八五~九二。
     吳方﹒ 一九八六﹒六 <文學作為「虛構」的歷史-從歷史意識、歷史哲學的角度看文學>《文藝理論》﹒ 頁一八六~九二。
     雨石﹒ 一九八九﹒九﹒ <論當代文學中的死亡意識和永恆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七~二三。
     吳作政等﹒ 一九七一﹒一﹒ <大家談白先勇《遊園驚夢》>《文藝》第十九卷一期﹒ 頁一四二~五十。
     周伯乃﹒ 一九六六﹒五﹒ <現代小說給這一代的苦悶>《現代學苑》第三卷五期﹒ 頁一九三~二00。
     林幸謙﹒一九八九a . <赤道線上>收錄於《語錄狂》﹒李季主編﹒台北:時報文化﹒頁九二~一0二。
     一九八九b . <秋、我來到福爾摩沙>《中國時報》.第三一版。
     一九九一. 七﹒十九﹒ <群雨低濕的海岸>《聯合報》第二五版。
     一九九二a﹒ <候鳥情結>收錄於《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大馬:佳輝﹒ 頁一二三~三三。
     一九九二b﹒三﹒一 <生命的風格>《中時晚報》第十版。
     金恆偉﹒ 一九八二﹒五﹒二﹒ <『台北人』說英語>《中時晚報》第八版。
     林柏燕﹒ 一九六九﹒一 <論《遊園驚夢》-兼致葉維廉先生>《幼獅文藝》第三十卷一期 亦收錄於《文學探索》一九七五﹒ 台北:書評書目社﹒ 頁三一~五二。
     花建﹒一九八九﹒五﹒ <新的歷史解釋和小說美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四一~四六。
     林海音﹒一九六六﹒三.四﹒<中國作家在美國>《中華日報》第六版。
     孟悅﹒ 一九八六﹒十一﹒ <小說功能內外觀>《文藝理論》頁一一四~二二。
     林梨華﹒ 一九六九﹒三﹒ <白先勇筆下的女人>《現代文學》第三七期﹒ 頁一四六~五二。
     金健人﹒ 一九八七﹒十﹒ <中國新時期文學向何處發展>《文藝理論研究》第三四期. 頁五十~五四。
     吳綺雲﹒ 一九八二﹒七﹒ <白先勇的有情世界>《女性》第一八八期﹒ 頁四二~四五。
     吳湘文﹒ 一九七六.四﹒ <評白先勇的《冬夜》>《中外文學》第四卷十一期﹒
     頁一八0~八八。
     吳齊仁﹒ 一九九三 五﹒四﹒ <五四花果飄零海外-談胡適及五0年代的流亡學者>《中時晚報》﹒第十五版。
     吳溫文、陳植記錄﹒ 一九八七﹒八﹒七 <美神的午後-王曉藍 白先勇 李歐梵 林懷民 蔣勳談藝錄>《聯合報》第八版。
     周瑞桴﹒ 一九八八﹒三﹒ <試談傳統民族文化對現代文學發展的影響>《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一七五~七八。
     屈選﹒一九八七﹒一﹒ <知識份子的文化心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八十~八八。
     周憲﹒ 一九八九﹒十一﹒ <論認同性自我批判一新時期文學的的文化心理分析之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一三三~三九。
     沽泯﹒ 一九八六﹒一 <歷史感和時代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二九~三十。
     姚一葦﹒ 一九六八﹒十一 <論白先勇的《遊園驚夢》>《文學季刊》第九卷八期 頁八四~九十。
     思帆﹒ 一九九O ﹒六 <試論台灣文學與台灣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三七~五一。
     弦外音 一九七六﹒八﹒十八 <也談白先勇《台北人》的新風貌》《台灣日報》第九版。
     南帆﹒ 一九八五﹒二﹒ <文學批評中美學觀念的現實感與歷史感>《文藝理論》
     一九八九﹒三﹒ <文學批評:科學主義與個人主義>《文藝理論研究》 第四三期 頁十八~二五。
     一九九一﹒四﹒ <衝突:文化史與當代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頁二~八。
     高天生﹒ 一九八五﹒ <可憐身是眼中人-試論白先勇的小說>收錄於《台灣小說與小說家》﹒ 台北:前衛﹒ 頁九五~一O六。
     俞忠長﹒ 一九七八﹒十﹒ <柔腸寸斷的《孽子》>《書評書目》第六六期﹒ 頁一一0~一一。
     思兼﹒ 一九七四﹒十一﹒ <白先勇《台北人》的世界>《復興月刊》第七卷十一期﹒ 頁四九~五二。
     紀眾﹒ 一九八六﹒七 <思辨哲學與思辨哲學的文學批評>《文藝理論》頁一四四~五二。
     一九八七 十 <試論哲學小說>《文藝理論研究》第三四期 頁四四~四九。
     胡萬川﹒一九八七﹒十二﹒ <你方唱罷我登場──從《台北人》中幾篇小說談起>《中外文學》 第十五卷七期﹒ 頁五六~六九。
     迺箴 一九七一 一 <白先勇談片>《幼獅文藝》第三三卷一期﹒ 頁一一一~一四。
     柯振中﹒ 一九八四﹒四﹒ <提起白先勇>《新書月刊》第七期 頁四二~四三。
     陶濟 一九八五﹒十﹒ <關於意識流文學的哲學評析>《文藝理論》頁一0九~十三。
     桂文亞 一九七六﹒九﹒二五﹒ <王謝堂前-白先勇答客問>《聯合報》﹒第十二版。
     畢光明﹒一九八九﹒五﹒ <現代派與民族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五三~六一。
     夏志清﹒一九六九﹒十二﹒ <白先勇論>《現代文學》第三九期﹒頁一~十五。
     一九七七﹒ <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收錄於《中國現代文學批評選集》﹒ 葉維廉主編﹒台北:聯經﹒頁二O一~二三。
     詹益宏﹒ 一九八五﹒六﹒ <白先勇小說中的同性戀世界>《文訊》第十八期﹒頁一0七~0九。
     亞青 一九八三﹒ <敢愛敢恨、亦雕亦縷的<玉卿嫂>>收錄於《現代文學評論》﹒台北:東大圖書﹒頁一三五~四一。
     夏祖麗﹒一九七六﹒十. <白先勇訪問記>《書評書目》第四二期﹒頁九五~一0六。
     袁則難- 一九八四﹒二a . <兩訪白先勇>《新書月刊》第五期﹒ 頁一九~二一。
     一九八四﹒二b . 城春草木深-評《孽子》新書第五期﹒頁五二~五七。
     徐甡民﹒ 一九八八﹒十一﹒ <躁動與尋求-對當代中國文學的一些思考>《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五~三二。
     唐瓊仙﹒ 一九七八﹒六﹒ <<謫仙記>裡的明諭和象徵>《文風》 第三三期 頁一0九~一0。
     唐飆﹒一九七四 十二 <穿鑿與多事的文評家-《台北人》之再探討>《文藝》 第六六期 頁一一0~一六。
     莎白﹒一九八九 三 <中國當代小說的文化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一九~二三。
     郭成﹒ 一九八八﹒三﹒ <論中國文學的民族性格>《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七九~八三。
     陳伯海 一九八六 七 <論中國文學的民族性格>《文藝理論》 頁一六三~七五。
     連坤﹒一九七四﹒十二﹒ <一群衰朽病態的台北人>《文藝》第六六期﹒頁一二三~二六。
     莫林 一九八二 七 二十 <喜見《台北人》英譯>《聯合報》第八版。
     黃珊 一九七0 九 二 <白先勇奮力敲響了晨鐘>《中國時報》第三版。
     盛英﹒ 一九八六﹒六﹒ <當代小說的當代意識-關於小說觀念變化的思考之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十三~十八。
     黃宣範﹒ 一九八一 八﹒ <意義與指涉理論的評估>《中外文學》第十卷三期﹒頁四~十八。
     陳映真 一九八九﹒一﹒<四十年來的台灣文藝思潮>《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五一~五六。
     崔家蓉﹒ 一九八O ﹒二﹒<白先勇的鄉愁>《婦女雜誌》頁五二~五五。
     黃達業﹒一九八四﹒十二﹒期待文學電影開花結果-以「玉卿嫂」為例,《文訊》第十五期﹒頁七六~八一。
     黃慶萱﹒ 一九七四﹒十一﹒ <文學裡的象徵>《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七卷十一期. 頁五三~六0。
     一九七六 十 十~十一 <細品<梁父吟>>《中央日報》 第十版。
     一九七八 十二 <白先勇著《驀然回首》>《書評書目》 第六八期 頁七五~七八。
     黃維樑﹒ 一九七九﹒九. <文學的具體呈現法-從白先勇說起>《書評書目》第七七期﹒ 頁九三~一00。
     陳遼﹒ 一九九一.四 <論當代意識和歷史意識>《文藝理論》頁九~十三。
     陳鵬翔﹒一九八三﹒二﹒<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中外文學》第十二卷二期﹒ 頁六六~九二。
     郭繼生﹒ 一九八一﹒八﹒ <藝術、幻像、意義>《中外文學》第十卷三期﹒ 頁三六~四八。
     張月雲 一九八五﹒九﹒三﹒ <評析白先勇的《孽子》>《台灣新聞報》第八版。
     傅正谷﹒一九八六﹒十﹒ <當代小說創作中的新象徵主義思潮>《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五五~六0。
     張火慶 一九八六 五 <白先勇短篇小說的同性戀世界>《鵝湖》 第十三一期 頁三五~四九。
     張系國 一九七七 十 二六 <浪子的變奏-試論「浪子文學」與「鄉土文學」的關係>《聯合報》第十二版>
     一九八二 五 二八~二九 <理想與現實-論台灣小說裡的理想世界>《中國時報》 第八版。
     喬志高 一九八二 十 二七 <世界性的口語-《台北人》英譯>《聯合報》 第八版
     張秀民 一九八六 三 十七 <為伊消得人憔悴-從《孽子》看吳敏>《台灣日報》 第八版
     凱妮 一九七九﹒十一 <白先勇論中國小說藝術──與李歐梵、鄭樹森的對談>《中國人》第十期﹒ 頁四二~四七。
     張恩和﹒ 一九八七﹒二﹒ <從民族文化學的角度對中國現代文學的思考>《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一五九~七六。
     張健﹒ 一九七四﹒七﹒ <中西小說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歧異現象>《中外文學》第三卷二期﹒頁一五~二十。
     張惠娟﹒一九八六﹒五﹒ <樂園神話與烏托邦-兼論中國烏托邦文學的認定問題>《中外文學》第十五卷三期﹒頁七八~一00。
     張新方﹒ 一九九二﹒六﹒一~二﹒ <白先勇談白先勇>《青年日報》第十三版。
     張誦聖﹒ 一九八八﹒八﹒ <現代主義與台灣現代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四五~五六。
     張德林 一九八七﹒十﹒<為人物而設計環境>《文藝理論研究》第三四期﹒頁二四~三十。
     一九八八﹒十﹒ <現實主義的創作心理學>《文藝理論》.頁一O三~O五。
     葉飛虹﹒一九七四﹒十一 <遊『台北人』之園,驚白先勇之夢>《中華文藝》第六六期﹒頁一一七~二三。
     詹悟﹒ 一九七九﹒十一﹒二八﹒  <論小說的主題兼評白先勇《台北人》的主題>《青年戰士報》第十一版。
     趙園﹒ 一九八九﹒十﹒ <回歸與漂泊-關於中國現當代作家的鄉土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二九~三八。
     雷達﹒ 一九八六.四﹒ <對文化背景和哲學意識的渴望> 《文藝理理》﹒頁一八五~九二。
     一九八七﹒二﹒ <民族靈魂的發現與重鑄-新時期文學主潮論綱>《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十一~二三。
     葉維廉﹒ 一九七0. <激流怎能為倒影造像-論白先勇的小說>收錄於《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晨鍾﹒頁七五~九五。
     一九八六﹒五.  <批評理論架構的再思>《中外文學》第十四卷十二期﹒頁十七~三三。
     一九八九﹒六﹒ <從跨文化網路看現代主義> 《聯合文學》第五卷八期﹒頁十二~二十。
     聞毅﹒一九九0.六. <台灣西化文學與現代主義文藝思潮>《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三0~三六。
     H﹒雷德著,李英豪譯﹒一九六四﹒二﹒ <精神分析與藝術創作>《中國一周》第七一九期﹒ 頁二八~三一。
     趙興國﹒一九八六﹒八﹒ <精神分析學>《文藝理論》頁四三~六八。
     楊錦郁 一九八六﹒十﹒ <把心靈的痛楚變成文字-在洛杉磯和白先勇對話>《幼獅文藝》第六四卷四期﹒頁一二八~三五。
     嘉露﹒安﹒泰勒著,李賜明譯 一九八六﹒六﹒<難以置信的解構批評敘述-既無指涉亦無自我的自我指涉>《中外文學》第十五卷一期﹒ 頁九~二五。
     劉小楓﹒ 一九九0 .十﹒ <流亡話語與意識形態>《二十一世紀》第一期﹒頁一一三~二十。
     尉天驄﹒一九七一a ﹒十二  <最後的貴族>收錄於《文學札記》 台北:新風 頁九五~九七。
     一九七一b ﹒十二 <自囿-讀白先勇的《台北人》>收錄於《文學札記》﹒台北:新風﹒頁二三~三十。
     劉元昌 一九八九a﹒五. <盧卡奇對現代主義文學的批評>《中外文學》第十七卷十二期﹒ 頁三十~四三。
     一九八九b .一﹒ <盧卡奇的小說反映論>《中外文學》第十七卷八期﹒頁九三~一一一。
     劉再復﹒一九九一﹒六, <告別諸神-中國當代文學理論「世紀末」的掙扎>《二十一世紀》第五期﹒ 頁一二五~三四。
     鄭波光﹒一九八六﹒九﹒ <苦苦追尋失落的民族魂>《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七九~八二。
     黎玲珠﹒ 一九七八﹒六﹒ <從小說之鍊看白先勇<金大奶奶>>《文風》第三三期﹒ 頁一一一~一二。
     黎湘華﹒ 一九八八﹒十一 <台灣當代文學理論發展概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四七~五0。
     歐陽子 一九七六﹒七﹒ <從《台北人》的缺點說起>《書評書目》第三九期﹒ 頁四~十。
     一九八二﹒八﹒六﹒  <戲中戲,夢中夢>《中國時報》第八版。
     劉紹銘著,黃碧端譯 一九七七﹒ <回首話當年-淺論《台北人》收錄於《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頁二七~六十。
     一九九二 一 十九 <從湯婷婷到譚恩美-美華小說新起點>《中時晚報》第十版。
     劉菲﹒ 一九八三﹒九﹒二三﹒ <《第六隻手指》讀後>《聯合報》第八版。
     鄭涵﹒ 一九八六﹒九﹒ <歷史藝術批評原則新探>《文藝理論》頁一六六~七四。
     魯道夫安海姆著,周憲譯﹒ 一九八八﹒十 <心理學和藝術中的情感和情緒>《文藝理論》 頁八一~八四。
     蔡源煌﹒ 一九八三﹒七﹒ <《孽子》二重奏>《文訊》第一期 頁七八~八六。
     一九八六﹒五﹒ <當代文學理論的重要課題>《中外文學》 第十四卷十二期﹒ 頁五二~九七。
     一九八七﹒六﹒ <「作者之死」新詮>《幼獅文藝》第四O二期﹒頁四十~四五。
     一九八八﹒<從台北人到撒哈拉的故事>收錄於《七六年文學批評選》﹒陳幸惠編﹒台北:爾雅﹒頁三三三~五四。
     鄭樹森 一九七九﹒一. <白先勇<遊園驚夢>的結構與語碼>《中外文學》第八卷四期﹒頁五十~六一。
     劉錫誠﹒一九八六.四. <哲學的火炬與歷史的迷津>《文藝理論》.頁一四六~四七。
     盧卡奇著,李奭學譯﹒一九八九﹒九﹒<表現主義的意義與沒落>《中外文學》第十八卷四期 頁九二~一三三。
     隱地﹒ 一九六五﹒八 <讀白先勇的<畢業>>《自由青年》第三四版四期. 頁十二~三。
     應虹﹒ 一九八六.四. <從《現代文學》看台灣的現代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四七~五六。
     繆俊傑﹒一九八六﹒五﹒ <文化意識和文學尋根>《文藝理論》 頁一八0~八四。
     謝家考﹒ 一九八三﹒九﹒十二﹒ <黑暗王國的神話-論白先勇探《孽子》>《中國時報》 第八版。
     龍淵﹒ 一九八六﹒十﹒ <象徵蘊涵:當代小說的藝術追索>《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六一~六四。
     龍應台 一九八四﹒三﹒ <淘這盤金沙-細評《孽子》>《新書評》第六期﹒ 頁五二~五五。
     戴維洛奇著,陳先榮譯﹒ 一九八六﹒十二﹒ <現代小說的語言:隱喻與轉喻>《文藝理論》 頁一三一~三九。
     謝爾蓋托洛普采夫著,馬曉玲、王群生合譯﹒ 一九八六﹒十一 <個性的開拓-評中國的心理小說>《文藝理論》頁一二三~三0。
     顏元叔﹒ 一九六九﹒三﹒ <白先勇的語言>《現代文學》第三七期﹒收錄於《中國現代作家論》一九七六﹒葉維廉主編 台北:聯經﹒頁三六七~七七。
     藍天 一九九O﹒五﹒ <中西悲劇觀在新時期小說中的衝突與互滲>《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一二三~三六。
     羅強烈﹒ 一九八八﹒七﹒ <酒神精神: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一個主題原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四五~五二。
     一九八八﹒九﹒ <神話原型、心理原型、社會文化原型>《文藝理論》﹒頁五十~五三。
     一九八八﹒十二﹒ <生命和死亡:現當代文學中的主題原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九~十六。
     鐘本康﹒一九八七﹒十﹒ <試析小說內涵的二重性>《文藝理論》第三四期﹒ 頁五五~五八。
     蘇鄉蘭﹒ 一九六九﹒五﹒十二﹒ <讀白先勇《遊園驚夢》>《大華晚報》第八版。
     鐸道洛夫講述,逢塵瑩譯 一九八七﹒一﹒ <法國思想史上的人性論>《中外文學》 第十五卷八期﹒ 頁一五一~六四。
     顧曉鳴﹒ 一九八六.四﹒ 二 <文藝創作和鑒賞的文化學分析>《文藝理論》 頁一三八~四六。
     (丙)英文參考書目
     Chang Shui-may. 1987. Short Story Cycle as a Genr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les of Taipei Characters and Dubliners. Taipei: Tamkang U. MA thesis.
     Chien Cheng-chen. 1980. The Exile Motif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Austin: r. of Texas. disser.
     Goldmann, Lucien. 1980. Method in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Oxford: Telos Press.
     Lacan, Jacques. 1991a. Freud`s Paper on Technique 1953-1954. Trans. John Forrester. ~ew York & London: Norton.
     1991b. The Ego in Freud`s Theory and i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Sylvana Tomaselli. New York & London: Norton.
     Laplanche, J and J.B Pontlis. 1973.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Donald Nicholson-Smith. New York & London: Norton.
     Lee, Yee. 1983. The New Realism. Kew York: Hippocrene.
     Liang Li-Chien. 1990, 12. "Voices of Chinese Expatriates." The Quill--Asian Writers` League Journal. 2: 2: 114`"`-` 16.
     Lin Mao -Sun g. 1986. Social Rea1ism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in Taiwan. Austin: U. of Texas. disser.
     Lukacs, Georg. 1963.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Realism. London: Merlin Press
     Susan McFadden. 1979. "Tradition and Talent: Western Influence in the
     Works of Pai Hsien-Yung." Tamkang Review. 9:3:315`"`-`44.
     Wellek, Rene. 1963. Concepts of Criticism. Ed. Stephen G. Nichols, Jr.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P.
     -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38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鵬翔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幸謙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XING-QI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幸謙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XING-QIANen_US
dc.date (日期) 1992en_US
dc.date (日期) 199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y-2016 15:20:49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y-2016 15:20:4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y-2016 15:20:4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438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32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謝誌 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分析架構....................10
     第三節 白先勇生平及其文學理想....................14
     第二章 精神分析與白先勇小說-批評理論的建構....................36
     第一節 弗洛依德學說和現代主義思潮....................36
     第二節 白先勇小說的心理分析視角....................86
     第三章 人類命題:世界性生命情結主題的暗流....................129
     第一節 現實生命的迷思及其真相....................135
     一、慾望邊緣的幻滅處境....................135
     二、生與死的壓抑處境....................151
     第二節 生命徵結的悲咒及其對話....................173
     一、愛情與肉慾的迷惘....................173
     二、現實與夢幻的嘲弄....................193
     第四章 中國命題(I):失樂園的啟示錄....................216
     第一節 回歸與漂泊的弔詭....................216
     一、放逐主題與內在流亡....................216
     二、自我流放與孤兒意識....................229
     第二節 民族鄉愁的夢饜....................240
     一、隔離的煉獄....................240
     二、樂園的幻滅....................248
     第五章 中國命題(II):民族命運的反思....................259
     第一節 文化優思錄....................259
     一、文化失根的省思與哀悼....................259
     二、文化負擔及其憂患....................279
     第二節 民族創傷的內在視野....................289
     一、歷史滄桑....................289
     二、時代悲情....................305
     第六章 結論....................317
     參考書目....................327
     (甲)中文參考書目....................327
     (乙)中文期刊論文參考書目....................339
     (丙)英文參考書目....................36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384en_US
dc.title (題名) 生命情結的反思 : 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中文參考書目:
     方正耀 一九九O 〈中國小說批評史〉北京:中國社科。
     瓦西列夫著,趙永穆、陳行慧譯 一九九O .〈愛情論〉、〈愛情續論〉. 台北:聯合文學社。
     王尚義 一九七八 《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 台北:大林。
     水晶 一九六九 《拋磚記》 台北:三民。
     王溢嘉 一九九一 《精神分析與文學》 台北:野鵝。
     王寧編 一九八九 《精神分析》 成都:四川文藝。
     王德威 一九八六 《從劉鄂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聯經。
     白先勇 一九七七 《寂寞的十七歲》 台北:遠景。
     一九七八 《驀然回首》 台北:爾雅。
     一九八三a 《台北人》 台北:爾雅。
     一九八三b 《孽子》 台北:遠景。
     一九八三c 《謫仙記》台北:大林。
     一九八四 《明星咖啡館》 台北:皇冠。
     一九八八 《第六隻手指》 香港:華漢。
     一九九o a 《白先勇自選集》 香港:華漢。
     一九九o b 《骨灰》 香港:華漢。
     卡西勒著,甘陽譯 一九九O 《人論一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
     尼采著,胡宏述譯 一九七o 《啟示藝街家與文學者的靈魂》台北:正文。
     皮亞傑者,黃道譯 一九九O 《心理學與認識論》台北:結構群。
     包恆新 一九八八 《台灣現代文學簡述》上海:上海社科院。
     白恩著,謝玉麗、王引子合譯 一九八六 《語意與心理分析》台北:國際文化。
     卡謬著,張漢良譯 一九八六 《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志文
     溫一凡譯 一九八七 《卡謬雜文集一抵抗、反叛與死亡》台北:志文。
     古繼堂 一九八九 《台灣小說發展史》 台北:文史哲。
     朱立元、王文英合著 一九八九《真的感悟》 上海:上海文藝。
     弗克馬、蟻布思合著,袁鶴翔等譯 一九八七 《二十世紀文學理論》 台北:書林。
     T.伊格頓著,鐘嘉文譯 一九八九 《當代文學理論》 台北:南方。
     弗洛伊德著,王安崇譯 一九七七 :協志。
     林克明譯 一九八三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台北:志文。
     林克明譯 一九八四 《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 台北:正文。
     賀明明譯 一九八九a 《佛洛伊德著作選》 台北:唐山。
     賴添進譯~一九八九b 《文明及其不滿》 台北:南方。
     賴其滿、符傳孝合譯 一九九o 《夢的解析》 台北:志文。
     葉頌壽譯 一九九一 《精神分析引論、新論》 台北:志文。
     游乾桂校閱 一九九二 《弗洛伊德自傳》 台北:桂冠。
     弗洛姆著,陳華夫譯 一九七八 《自我影像》 台北:問學。
     孫石譯 一九八二 《自我的追尋》 台北:志文。
     孟祥森譯 一九八三 《愛的藝術》 台北:志文。
     許俊達、許俊農合譯 一九八八 《精神分析的危機-論弗洛伊德、馬克思和社會心理學》 北京:國際文化。
     陳琍華譯 一九八九 《理性的掙扎》 台北:志文。
     王雷泉、馮川合譯 一九九o 《禪與精神分析》 台北:遠流。
     弗斯特著,李文彬譯 一九九o 《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
     弗德芬著,陳大中譯 一九九o 《榮格心理學》 台北:結構群。
     安德列耶著,李釗等譯,一九八四 《社會心理學》上海:上海翻譯。
     呂正惠 一九八八《小說與社會》 台北:聯經。
     余江濤等編譯 一九八九 《西方文學術語辭典》 鄭州:黃河文藝。
     沃林格著,王才勇譯 一九八七 《抽象與移情》瀋陽:遼寧人民。
     何金蘭 一九八九 《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
     李歐梵 一九八七 《中西文學的回徊想》 台北:遠景。
     杜聲鋒 一九八八 《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
     谷風出版社編輯部編 一九八八《結構的時代:結構主義論析》台北:谷風。
     呂俊華 一九八七 《藝術創作與變態心理》 北京:三聯。
     汪暉 一九八八 《作為哲學人類學的弗洛伊德理論》 台北:遠流。
     伽達瑪著,吳文勇譯 一九八八 《真理與方法》台北:南方。
     吳士余 一九九o 《中國小說思維的文化機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周文柏 一九八八 《文藝心理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吳立昌 一九八七 《精神分析與中西文學》上海:學林。
     叔本華著,陳曉南譯 一九七四 《愛與生的苦惱》台北:志文。
     一九八七 《生存空虛說》北京:作家。
     周伯乃 一九七四《現代小說論》 台北:三氏。
     林明德 一九八九《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運動》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芮克著,孟祥森譯 一九九O 《內在之聲》 台北:水牛圖書。
     周英雄 一九八九 《小說、歷史、心理、人物》 台北:東大。
     林柏燕 一九七五 《文學探索》台北:書評書目社。
     周敬、魯陽合著 一九八六 《現代派文學在中國》瀋陽:遼寧大學。
     林興宅編著 一九八七 《藝術魅力的探尋》台北:谷風。
     林驤華編著 一九八七 《西方現派文學評述》上海:上海人民。
     柯雲路 一九八八 《現代現實主義的藝術追求》北京:人民文學。
     查爾士、B.哈里斯著,仵從巨、高原合譯 一九八七 《文學傳統的背叛者-美國當代荒誕派小說家》 西安:陝西人民。
     柳銘鳴編 一九八七 《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 北京:中國社科。
     一九八九 《意識流》 北京:中國社科。
     馬丁著,廖克玲等譯 一九八五 《焦慮與精神官能症》 台北:獅谷。
     徐玉明 一九八七 《拉丁美洲的「爆炸」文學》上海:復旦大學。
     高天生 一九八五 《台灣小說與小說家》 台北:前衛。
     袁可嘉等編選 一九八九 《現代主義文學研究》 (上、下冊) 北京:中國社科。
     高全之 一九七八 《當代中國小說論評》 台北:幼獅。
     袁良駿 一九九一 《白先勇論》 台北:爾雅。
     夏志清 一九七九 《中國現代小說史》 香港:友聯。
     亞青 一九八三 《現代文學評論》 台北:東大。
     馬爾庫塞著,黃勇、薛民合譯 一九八七 《愛慾與文明一對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學探討》 上海:上海譯文。
     高宣揚編著 一九九一 《弗洛伊德傳》 台北:久大文化。
     殷國明 一九八八 《藝術型式不僅僅是形式》 杭州:新江文藝。
     徐復觀 一九八七 《中國人性論史》 台北:台灣商務。
     夏濟安等著 一九五九 《小說與文化》 台北:文學雜誌社。
     黃子平 一九九一 《倖存者的文學》 台北:遠流。
     陳平原 一九八八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上海:上海文藝。
     許汝祇主編 一九八八《國外文學新觀念-借鑑與探索》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陳幸惠編 一九八八 《七六年文學批評選》 台北:爾雅。
     S.K.曼格爾著,胥波等譯 一九八八 《變態人格心理分析》 瀋陽:遼寧教育。
     陳景春 一九九O 《藝術面面觀》 河北:河北教育。
     許蘇氏 一九九O 《文化哲學》上海:上海人民。
     陳慧 一九八八 《弗洛伊德與文壇》 廣東:花域。
     賀安慰 一九八九 《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 台北:文史哲。
     童志剛、張小東編 一九八九 《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 台北:文史哲。
     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等譯 一九八七 《文化歷史的投影》 上海:上海人民。
     張素貞 一九八六 《細讀現代小說》 台北:東大。
     普特南著,李小兵、楊華合譯 《理性、真理與歷史》 台北:東大。
     彭瑞金 一九九一 《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 台北:自立晚報社。
     張德林 一九八七 《現代小說美學》 長沙:湖南文藝。
     程德培 一九八七 《小說本體思考錄》 上海:上海文藝。
     達米安.格蘭特著,周發祥譯 一九八九 《現實主義》北京:昆侖。
     趙凌河 一九九o 《中國現代派文學引論》 瀋陽:遼寧人民。
     雍容、黃溫奇主編 一九八七 《中外文學流派》 重慶:西南師範大學。
     趙圓 一九八六 《艱難的選擇》上海:上海文藝。
     趙滋蕃 一九八八 《文學原理》 台北:東大。
     葉舒憲 一九八八 《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原型批評的理論與方法》 成都:四川人民。
     雷登、貝克等著,葉玄譯 一九七九 《存在主義與心理分析》 台北:巨流。
     葉維廉 一九七o 《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 台北:晨鐘。
     廖炳惠 一九九o 《形式上意識型態》 台北:聯經。
     榮格等著,張舉文、榮文庫合譯 《人類及其象徵》 瀋陽:遼寧教育。
     榮格著,馮川、蘇克譯 一九八七 《心理學與文學》 北京:三聯。
     榮格著,黃奇銘譯 一九八九a 《尋求靈魂的現代人》 台北:志文。
     梁綠琪譯 一九八九a 《性與夢-潛意識精神分析原理》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社。
     鴻鈞譯 一九九O 《榮格分析心理學》 台北:結構群。
     赫德森 一九八O 《小說研究》 台北:廣文。
     魯迅 一九八九 《魯迅全集》(第一冊至五冊) 台北:谷風。
     劉大基 一九九o 《人類文化及生命形式》北京:中國社科。
     尉天聰 一九七一 《文學札記》台北:新風。
     劉再復 一九八六 《性格組合論》 上海:上海文藝。
     劉述先 一九七七 《文學欣賞的靈魂》 台北:東大。
     劉紹銘 一九七七 《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
     一九七九 《涕淚交零的現代中國文學》 台北:遠景。
     劉保端等譯 一九八四 《美國作家論文學》 北京:三聯。
     德雷克等著,鄭之驤譯 《批評的實在論論文集》 北京:商務。
     劉若愚著,田守真、錢曙光譯 一九八八 《中國的文學理論》成都:四川人氏。
     歐陽子 一九七六 《王謝堂前的燕子》 台北:爾雅。
     霍夫曼著,玉寧等譯 一九八七 《弗洛伊德主義與文學思想》 北京:三聯。
     盧卡奇著,楊恆達編譯 一九八八 《小說理論》台北:五南。
     D.C.霍伊著,陳玉蓉譯 一九八八 《批評的循環》台北:南方。
     T.霍克思著,陳永寬譯 一九八八 《結構主義與符號學》 台北:南方。
     錢理群 一九八八 《心靈的探索》 上海:上海文藝。
     龍應台 一九八七 《龍應台詩小說》台北:爾雅。
     瞿世鏡編 一九八九 《意識流小說理論》 上海:上海文藝。
     羅伯特.司格勒斯著,譚一明譯 一九八九 《符號與文學》台北:結構群。
     羅伯特.G﹒邁耶、保羅薩門合著,丁煌、李吉全合譯 一九八八 《變態心理學》 瀋陽:遼寧人民。
     羅﹒埃斯卡皮著,顏美婷譯 一九八八 《文學社會學》 台北:南方。
     羅伯特﹒蕭爾斯著,高秋雁譯 一九八九 《結構主義-批評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結構群。
     M﹒懷特編著,杜任之主譯 一九八六 《分析的時代》台北:谷風。
     龔翰熊 一九八七 《現代西方文學思潮》 成都:四川大學。
     (乙)中文期刊論文參考書目:
     丁永強 一九九O﹒六﹒ <新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回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八三~九一。
     丁帆 一九八八﹒十二﹒ <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命運與前途>《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四九~五十。
     大衛﹒霍爾布魯克著,張芬齡譯 一九七九﹒四﹒ <雪維亞﹒普拉絲──病態道德觀和前衛主義者>《中外文學》第七卷十一期 頁一四0~五九。
     王又平 一九八七﹒三 <論新時期文學的多元審美體系>《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八~二四。
     王元驤 一九八八﹒九 <文學藝術與社會心理>《文藝理論》頁五三~六五。
     王春元 一九八八﹒八 <文學批評和文化心理結構>《文藝理論》 頁七八~八二。
     毛家明 一九九o .五﹒ <論新時期小說中悲劇意識的演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三七~四三。
     王振復 一九八九﹒三﹒ <人的再發現:現代主義街擊與現實主義深化>《文藝理論》 頁五四~六一。
     王晉民整理 一九八八﹒五﹒ <台灣文學的兩次浪潮答問──白先勇在廣州中山大學的學術報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三三~四五。
     王愚 一九八七﹒二﹒ <歷史意識的強化與審美追求的深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八二~八八。
     一九八八﹒十一﹒ <無邊與有限──關於當代文學中現實主義的思考>《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一期﹒ 頁九~十七。
     王曉峰 一九八八﹒七﹒ <當代小說中的變態行為描寫芻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六九~七二。
     王寧 一九八八﹒八 <弗洛伊德主義在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影響與流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九五~二O四。
     尹鴻 一九八九﹒十一 <弗洛伊德與五四浪漫文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三一~四八。
     王鎮國 一九六二﹒十一﹒十一﹒ <寂寞的十七歲──評介一篇觸及少年問題的小說>《聯合報》 第八版。
     禾子 一九八六﹒六. <文學象徵本體論>《文藝理論研究》第二六期 頁四九~五三。
     田中陽 一九九二.一 <當代大陸、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比較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二六~三一。
     白先勇 一九八二﹒八﹒六﹒ <我的戲劇之旅>《中國時報》第八版。
     尼洛 一九七七﹒十二﹒ <燕語呢喃──評《台北人》>《文藝》第九二期 頁五二~六六。
     丘彥明 一九七九﹒九﹒六. <夏日鄉情-白先勇台北小住>《聯合報》 第八版。
     一九八一﹒三 七﹒ <遊園──在白先勇先生家>《聯合報》 第八版。
     白燁﹒ 一九八七﹒十. <文學理論探索中的觀念演化──關於文學本質論、特徵論討論綜述>《文藝理論研究》第三四期 頁七二~七四。
     一九八八﹒十一 <中國當代文學的失落與復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九~二四。
     古繼堂 一九八八﹒十一 <台灣文學中的民族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五一~五五。
     向田田 一九七五﹒十 <論《台北人》的人物和主題>《文藝》第七六期 頁二一~二八。
     卡維波﹒ 一九九O ﹒八﹒ <愛與慾望──簡論弗洛姆兼談弗洛伊德的性愛觀>《當代》第五二期﹒ 頁六一~六九。
     朱立元﹒ 一九八六﹒六﹒ <略論藝術鑒賞的社會性──關於接受美學的一點思考>《文藝理論研究》第二六期﹒ 頁四三~四八。
     一九八九﹒三﹒ <當代中國文學理論的回顧與展望>《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三期﹒ 頁四~六。
     成知辛 一九八五﹒六﹒ <關於現實主義作品中的變態心理描寫>《文藝理論》﹒ ! 頁八九~九五。
     弗.K﹒斯坦澤爾著,周憲譯﹒ 一九八八﹒十一 <論現代小說>《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一期 頁八五~八七。
     伊蘭修華特著,張小虹譯﹒一九八六﹒三﹒<荒野中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
     第十四卷十期﹒頁七七~一一四。
     何立﹒ 一九八六﹒六﹒<微觀與宏觀>《文藝理論研究》第二六期﹒頁七六~七七。
     宋丹﹒ 一九八七﹒七﹒ <試論新時期「心理現實主義」小說創作>《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六五~六九。
     呂正惠﹒ 一九八八﹒ <台北人「傳奇」>收錄於《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 頁三七~五二。
     一九八九﹒五﹒<盧卡奇的批評才質>《中外文學》第十七卷十二期﹒ 頁四四~六三。
     李兆忠﹒ 一九八九﹒四﹒<旋轉的文壇-現實主義與先鋒派文學研討會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五~三二。
     何西來﹒ 一九八六﹒十一 <文學中歷史的主體意識>《文藝理論》. 頁四一~四四。
     李永熾﹒ 一九九o 八﹒<慾望與現代資本主義>《當代》第五二期﹒頁二二~三一。
     沃伊瑟爾著,金元浦譯﹒一九八八﹒十一. <本文與讀者間的相互作用>《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一期﹒ \\頁七七~八二。
     李劼﹒ 一九八五﹒九﹒ <民族文化和個性意識的探求>《文藝理論》頁一六一。
     李思孝﹒ 一九八六﹒八 <精神分析學與文藝學>《文藝理論》 頁三三~四二。
     余英時﹒ 一九九o 十二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二十一世紀》第二期﹒頁五~七。
     一九九一﹒八. <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第六期、頁十五~二五。
     李奕明﹒ 一九八七﹒三﹒ <作為泛本文的文化系統>《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四八~五四。
     余秋雨﹒ 一九九一﹒七﹒二十二~二四﹒<世紀性的文化鄉愁>《中央日報》第十六版。
     沃爾夫干凱瑟著,王美華譯﹒一九八七﹒十﹒ <小說中是誰在敘敘故事>《文藝理論研究》第三四期﹒ 頁七五~八十。
     李新宇﹒一九九O ﹒五﹒ <生命的徹悟與困惑-論新時期文學中的主死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一七~二一。
     何華﹒ 一九八七﹒八﹒九~十﹒ <歷史之門-由<思舊賦>、<梁父吟>、<遊園驚夢>、<國葬>談白先勇小說的歷史滄桑感>《聯合報》第八版。
     一九八九﹒八﹒二十﹒ <天堂之門-評白先勇《孽子》的救贖主題>《香港文匯報》。
     李裴﹒ 一九九o .五. <文學苦難意識與民族性格>《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O七~一一。
     何銳- 一九八六﹒六. <並存互補、滲透融匯-關於本世紀兩大創作方法問提的思考>《文藝理論研究》第二六期﹒頁三八~四二。
     李奭學﹒ 一九九O ﹒八﹒ <慾望法輪-以《紅樓夢》與《西遊記》為例>《當代》第五二期﹒ 頁三二~三九。
     李潔非、張陵﹒ 一九八七﹒十﹒ <現代派:藝術語言的革命>《文藝理論研究》第五期﹒頁三一~三五。
     何龍﹒ 一九八九﹒三﹒ <衝破傳統敘述模式之後-探索中的小說敘述藝術>《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三期﹒ 頁四五~五三。
     沃羅比約夫著,趙永穆、陳行慧合譯 一九九o. <愛情的哲學>收錄於《愛情續論》台北:聯合文學社﹒ 頁一八三~二O三。
     宋耀良﹒ 一九八八﹒十一﹒<文學認識功能解析> 《文藝理論研究》第四一期﹒頁二八~三六。
     邵大箴﹒ 一九八六﹒七﹒<文藝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文藝理論》頁一五三~六一。
     吳士余﹒ 一九八六﹒九﹒ <典型:性格構成的時空交錯>《文藝理論》頁一三一~三七。
     吳予敏﹒ 一九八六﹒十二﹒二﹒ <從文化角度看文學>《文藝理論》. 頁一八五~九二。
     吳方﹒ 一九八六﹒六 <文學作為「虛構」的歷史-從歷史意識、歷史哲學的角度看文學>《文藝理論》﹒ 頁一八六~九二。
     雨石﹒ 一九八九﹒九﹒ <論當代文學中的死亡意識和永恆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七~二三。
     吳作政等﹒ 一九七一﹒一﹒ <大家談白先勇《遊園驚夢》>《文藝》第十九卷一期﹒ 頁一四二~五十。
     周伯乃﹒ 一九六六﹒五﹒ <現代小說給這一代的苦悶>《現代學苑》第三卷五期﹒ 頁一九三~二00。
     林幸謙﹒一九八九a . <赤道線上>收錄於《語錄狂》﹒李季主編﹒台北:時報文化﹒頁九二~一0二。
     一九八九b . <秋、我來到福爾摩沙>《中國時報》.第三一版。
     一九九一. 七﹒十九﹒ <群雨低濕的海岸>《聯合報》第二五版。
     一九九二a﹒ <候鳥情結>收錄於《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大馬:佳輝﹒ 頁一二三~三三。
     一九九二b﹒三﹒一 <生命的風格>《中時晚報》第十版。
     金恆偉﹒ 一九八二﹒五﹒二﹒ <『台北人』說英語>《中時晚報》第八版。
     林柏燕﹒ 一九六九﹒一 <論《遊園驚夢》-兼致葉維廉先生>《幼獅文藝》第三十卷一期 亦收錄於《文學探索》一九七五﹒ 台北:書評書目社﹒ 頁三一~五二。
     花建﹒一九八九﹒五﹒ <新的歷史解釋和小說美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四一~四六。
     林海音﹒一九六六﹒三.四﹒<中國作家在美國>《中華日報》第六版。
     孟悅﹒ 一九八六﹒十一﹒ <小說功能內外觀>《文藝理論》頁一一四~二二。
     林梨華﹒ 一九六九﹒三﹒ <白先勇筆下的女人>《現代文學》第三七期﹒ 頁一四六~五二。
     金健人﹒ 一九八七﹒十﹒ <中國新時期文學向何處發展>《文藝理論研究》第三四期. 頁五十~五四。
     吳綺雲﹒ 一九八二﹒七﹒ <白先勇的有情世界>《女性》第一八八期﹒ 頁四二~四五。
     吳湘文﹒ 一九七六.四﹒ <評白先勇的《冬夜》>《中外文學》第四卷十一期﹒
     頁一八0~八八。
     吳齊仁﹒ 一九九三 五﹒四﹒ <五四花果飄零海外-談胡適及五0年代的流亡學者>《中時晚報》﹒第十五版。
     吳溫文、陳植記錄﹒ 一九八七﹒八﹒七 <美神的午後-王曉藍 白先勇 李歐梵 林懷民 蔣勳談藝錄>《聯合報》第八版。
     周瑞桴﹒ 一九八八﹒三﹒ <試談傳統民族文化對現代文學發展的影響>《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一七五~七八。
     屈選﹒一九八七﹒一﹒ <知識份子的文化心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八十~八八。
     周憲﹒ 一九八九﹒十一﹒ <論認同性自我批判一新時期文學的的文化心理分析之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一三三~三九。
     沽泯﹒ 一九八六﹒一 <歷史感和時代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二九~三十。
     姚一葦﹒ 一九六八﹒十一 <論白先勇的《遊園驚夢》>《文學季刊》第九卷八期 頁八四~九十。
     思帆﹒ 一九九O ﹒六 <試論台灣文學與台灣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三七~五一。
     弦外音 一九七六﹒八﹒十八 <也談白先勇《台北人》的新風貌》《台灣日報》第九版。
     南帆﹒ 一九八五﹒二﹒ <文學批評中美學觀念的現實感與歷史感>《文藝理論》
     一九八九﹒三﹒ <文學批評:科學主義與個人主義>《文藝理論研究》 第四三期 頁十八~二五。
     一九九一﹒四﹒ <衝突:文化史與當代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頁二~八。
     高天生﹒ 一九八五﹒ <可憐身是眼中人-試論白先勇的小說>收錄於《台灣小說與小說家》﹒ 台北:前衛﹒ 頁九五~一O六。
     俞忠長﹒ 一九七八﹒十﹒ <柔腸寸斷的《孽子》>《書評書目》第六六期﹒ 頁一一0~一一。
     思兼﹒ 一九七四﹒十一﹒ <白先勇《台北人》的世界>《復興月刊》第七卷十一期﹒ 頁四九~五二。
     紀眾﹒ 一九八六﹒七 <思辨哲學與思辨哲學的文學批評>《文藝理論》頁一四四~五二。
     一九八七 十 <試論哲學小說>《文藝理論研究》第三四期 頁四四~四九。
     胡萬川﹒一九八七﹒十二﹒ <你方唱罷我登場──從《台北人》中幾篇小說談起>《中外文學》 第十五卷七期﹒ 頁五六~六九。
     迺箴 一九七一 一 <白先勇談片>《幼獅文藝》第三三卷一期﹒ 頁一一一~一四。
     柯振中﹒ 一九八四﹒四﹒ <提起白先勇>《新書月刊》第七期 頁四二~四三。
     陶濟 一九八五﹒十﹒ <關於意識流文學的哲學評析>《文藝理論》頁一0九~十三。
     桂文亞 一九七六﹒九﹒二五﹒ <王謝堂前-白先勇答客問>《聯合報》﹒第十二版。
     畢光明﹒一九八九﹒五﹒ <現代派與民族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五三~六一。
     夏志清﹒一九六九﹒十二﹒ <白先勇論>《現代文學》第三九期﹒頁一~十五。
     一九七七﹒ <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收錄於《中國現代文學批評選集》﹒ 葉維廉主編﹒台北:聯經﹒頁二O一~二三。
     詹益宏﹒ 一九八五﹒六﹒ <白先勇小說中的同性戀世界>《文訊》第十八期﹒頁一0七~0九。
     亞青 一九八三﹒ <敢愛敢恨、亦雕亦縷的<玉卿嫂>>收錄於《現代文學評論》﹒台北:東大圖書﹒頁一三五~四一。
     夏祖麗﹒一九七六﹒十. <白先勇訪問記>《書評書目》第四二期﹒頁九五~一0六。
     袁則難- 一九八四﹒二a . <兩訪白先勇>《新書月刊》第五期﹒ 頁一九~二一。
     一九八四﹒二b . 城春草木深-評《孽子》新書第五期﹒頁五二~五七。
     徐甡民﹒ 一九八八﹒十一﹒ <躁動與尋求-對當代中國文學的一些思考>《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五~三二。
     唐瓊仙﹒ 一九七八﹒六﹒ <<謫仙記>裡的明諭和象徵>《文風》 第三三期 頁一0九~一0。
     唐飆﹒一九七四 十二 <穿鑿與多事的文評家-《台北人》之再探討>《文藝》 第六六期 頁一一0~一六。
     莎白﹒一九八九 三 <中國當代小說的文化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一九~二三。
     郭成﹒ 一九八八﹒三﹒ <論中國文學的民族性格>《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七九~八三。
     陳伯海 一九八六 七 <論中國文學的民族性格>《文藝理論》 頁一六三~七五。
     連坤﹒一九七四﹒十二﹒ <一群衰朽病態的台北人>《文藝》第六六期﹒頁一二三~二六。
     莫林 一九八二 七 二十 <喜見《台北人》英譯>《聯合報》第八版。
     黃珊 一九七0 九 二 <白先勇奮力敲響了晨鐘>《中國時報》第三版。
     盛英﹒ 一九八六﹒六﹒ <當代小說的當代意識-關於小說觀念變化的思考之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十三~十八。
     黃宣範﹒ 一九八一 八﹒ <意義與指涉理論的評估>《中外文學》第十卷三期﹒頁四~十八。
     陳映真 一九八九﹒一﹒<四十年來的台灣文藝思潮>《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五一~五六。
     崔家蓉﹒ 一九八O ﹒二﹒<白先勇的鄉愁>《婦女雜誌》頁五二~五五。
     黃達業﹒一九八四﹒十二﹒期待文學電影開花結果-以「玉卿嫂」為例,《文訊》第十五期﹒頁七六~八一。
     黃慶萱﹒ 一九七四﹒十一﹒ <文學裡的象徵>《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七卷十一期. 頁五三~六0。
     一九七六 十 十~十一 <細品<梁父吟>>《中央日報》 第十版。
     一九七八 十二 <白先勇著《驀然回首》>《書評書目》 第六八期 頁七五~七八。
     黃維樑﹒ 一九七九﹒九. <文學的具體呈現法-從白先勇說起>《書評書目》第七七期﹒ 頁九三~一00。
     陳遼﹒ 一九九一.四 <論當代意識和歷史意識>《文藝理論》頁九~十三。
     陳鵬翔﹒一九八三﹒二﹒<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中外文學》第十二卷二期﹒ 頁六六~九二。
     郭繼生﹒ 一九八一﹒八﹒ <藝術、幻像、意義>《中外文學》第十卷三期﹒ 頁三六~四八。
     張月雲 一九八五﹒九﹒三﹒ <評析白先勇的《孽子》>《台灣新聞報》第八版。
     傅正谷﹒一九八六﹒十﹒ <當代小說創作中的新象徵主義思潮>《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五五~六0。
     張火慶 一九八六 五 <白先勇短篇小說的同性戀世界>《鵝湖》 第十三一期 頁三五~四九。
     張系國 一九七七 十 二六 <浪子的變奏-試論「浪子文學」與「鄉土文學」的關係>《聯合報》第十二版>
     一九八二 五 二八~二九 <理想與現實-論台灣小說裡的理想世界>《中國時報》 第八版。
     喬志高 一九八二 十 二七 <世界性的口語-《台北人》英譯>《聯合報》 第八版
     張秀民 一九八六 三 十七 <為伊消得人憔悴-從《孽子》看吳敏>《台灣日報》 第八版
     凱妮 一九七九﹒十一 <白先勇論中國小說藝術──與李歐梵、鄭樹森的對談>《中國人》第十期﹒ 頁四二~四七。
     張恩和﹒ 一九八七﹒二﹒ <從民族文化學的角度對中國現代文學的思考>《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一五九~七六。
     張健﹒ 一九七四﹒七﹒ <中西小說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歧異現象>《中外文學》第三卷二期﹒頁一五~二十。
     張惠娟﹒一九八六﹒五﹒ <樂園神話與烏托邦-兼論中國烏托邦文學的認定問題>《中外文學》第十五卷三期﹒頁七八~一00。
     張新方﹒ 一九九二﹒六﹒一~二﹒ <白先勇談白先勇>《青年日報》第十三版。
     張誦聖﹒ 一九八八﹒八﹒ <現代主義與台灣現代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二四五~五六。
     張德林 一九八七﹒十﹒<為人物而設計環境>《文藝理論研究》第三四期﹒頁二四~三十。
     一九八八﹒十﹒ <現實主義的創作心理學>《文藝理論》.頁一O三~O五。
     葉飛虹﹒一九七四﹒十一 <遊『台北人』之園,驚白先勇之夢>《中華文藝》第六六期﹒頁一一七~二三。
     詹悟﹒ 一九七九﹒十一﹒二八﹒  <論小說的主題兼評白先勇《台北人》的主題>《青年戰士報》第十一版。
     趙園﹒ 一九八九﹒十﹒ <回歸與漂泊-關於中國現當代作家的鄉土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二九~三八。
     雷達﹒ 一九八六.四﹒ <對文化背景和哲學意識的渴望> 《文藝理理》﹒頁一八五~九二。
     一九八七﹒二﹒ <民族靈魂的發現與重鑄-新時期文學主潮論綱>《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十一~二三。
     葉維廉﹒ 一九七0. <激流怎能為倒影造像-論白先勇的小說>收錄於《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晨鍾﹒頁七五~九五。
     一九八六﹒五.  <批評理論架構的再思>《中外文學》第十四卷十二期﹒頁十七~三三。
     一九八九﹒六﹒ <從跨文化網路看現代主義> 《聯合文學》第五卷八期﹒頁十二~二十。
     聞毅﹒一九九0.六. <台灣西化文學與現代主義文藝思潮>《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三0~三六。
     H﹒雷德著,李英豪譯﹒一九六四﹒二﹒ <精神分析與藝術創作>《中國一周》第七一九期﹒ 頁二八~三一。
     趙興國﹒一九八六﹒八﹒ <精神分析學>《文藝理論》頁四三~六八。
     楊錦郁 一九八六﹒十﹒ <把心靈的痛楚變成文字-在洛杉磯和白先勇對話>《幼獅文藝》第六四卷四期﹒頁一二八~三五。
     嘉露﹒安﹒泰勒著,李賜明譯 一九八六﹒六﹒<難以置信的解構批評敘述-既無指涉亦無自我的自我指涉>《中外文學》第十五卷一期﹒ 頁九~二五。
     劉小楓﹒ 一九九0 .十﹒ <流亡話語與意識形態>《二十一世紀》第一期﹒頁一一三~二十。
     尉天驄﹒一九七一a ﹒十二  <最後的貴族>收錄於《文學札記》 台北:新風 頁九五~九七。
     一九七一b ﹒十二 <自囿-讀白先勇的《台北人》>收錄於《文學札記》﹒台北:新風﹒頁二三~三十。
     劉元昌 一九八九a﹒五. <盧卡奇對現代主義文學的批評>《中外文學》第十七卷十二期﹒ 頁三十~四三。
     一九八九b .一﹒ <盧卡奇的小說反映論>《中外文學》第十七卷八期﹒頁九三~一一一。
     劉再復﹒一九九一﹒六, <告別諸神-中國當代文學理論「世紀末」的掙扎>《二十一世紀》第五期﹒ 頁一二五~三四。
     鄭波光﹒一九八六﹒九﹒ <苦苦追尋失落的民族魂>《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一七九~八二。
     黎玲珠﹒ 一九七八﹒六﹒ <從小說之鍊看白先勇<金大奶奶>>《文風》第三三期﹒ 頁一一一~一二。
     黎湘華﹒ 一九八八﹒十一 <台灣當代文學理論發展概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四七~五0。
     歐陽子 一九七六﹒七﹒ <從《台北人》的缺點說起>《書評書目》第三九期﹒ 頁四~十。
     一九八二﹒八﹒六﹒  <戲中戲,夢中夢>《中國時報》第八版。
     劉紹銘著,黃碧端譯 一九七七﹒ <回首話當年-淺論《台北人》收錄於《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頁二七~六十。
     一九九二 一 十九 <從湯婷婷到譚恩美-美華小說新起點>《中時晚報》第十版。
     劉菲﹒ 一九八三﹒九﹒二三﹒ <《第六隻手指》讀後>《聯合報》第八版。
     鄭涵﹒ 一九八六﹒九﹒ <歷史藝術批評原則新探>《文藝理論》頁一六六~七四。
     魯道夫安海姆著,周憲譯﹒ 一九八八﹒十 <心理學和藝術中的情感和情緒>《文藝理論》 頁八一~八四。
     蔡源煌﹒ 一九八三﹒七﹒ <《孽子》二重奏>《文訊》第一期 頁七八~八六。
     一九八六﹒五﹒ <當代文學理論的重要課題>《中外文學》 第十四卷十二期﹒ 頁五二~九七。
     一九八七﹒六﹒ <「作者之死」新詮>《幼獅文藝》第四O二期﹒頁四十~四五。
     一九八八﹒<從台北人到撒哈拉的故事>收錄於《七六年文學批評選》﹒陳幸惠編﹒台北:爾雅﹒頁三三三~五四。
     鄭樹森 一九七九﹒一. <白先勇<遊園驚夢>的結構與語碼>《中外文學》第八卷四期﹒頁五十~六一。
     劉錫誠﹒一九八六.四. <哲學的火炬與歷史的迷津>《文藝理論》.頁一四六~四七。
     盧卡奇著,李奭學譯﹒一九八九﹒九﹒<表現主義的意義與沒落>《中外文學》第十八卷四期 頁九二~一三三。
     隱地﹒ 一九六五﹒八 <讀白先勇的<畢業>>《自由青年》第三四版四期. 頁十二~三。
     應虹﹒ 一九八六.四. <從《現代文學》看台灣的現代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二四七~五六。
     繆俊傑﹒一九八六﹒五﹒ <文化意識和文學尋根>《文藝理論》 頁一八0~八四。
     謝家考﹒ 一九八三﹒九﹒十二﹒ <黑暗王國的神話-論白先勇探《孽子》>《中國時報》 第八版。
     龍淵﹒ 一九八六﹒十﹒ <象徵蘊涵:當代小說的藝術追索>《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六一~六四。
     龍應台 一九八四﹒三﹒ <淘這盤金沙-細評《孽子》>《新書評》第六期﹒ 頁五二~五五。
     戴維洛奇著,陳先榮譯﹒ 一九八六﹒十二﹒ <現代小說的語言:隱喻與轉喻>《文藝理論》 頁一三一~三九。
     謝爾蓋托洛普采夫著,馬曉玲、王群生合譯﹒ 一九八六﹒十一 <個性的開拓-評中國的心理小說>《文藝理論》頁一二三~三0。
     顏元叔﹒ 一九六九﹒三﹒ <白先勇的語言>《現代文學》第三七期﹒收錄於《中國現代作家論》一九七六﹒葉維廉主編 台北:聯經﹒頁三六七~七七。
     藍天 一九九O﹒五﹒ <中西悲劇觀在新時期小說中的衝突與互滲>《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一二三~三六。
     羅強烈﹒ 一九八八﹒七﹒ <酒神精神: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一個主題原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頁四五~五二。
     一九八八﹒九﹒ <神話原型、心理原型、社會文化原型>《文藝理論》﹒頁五十~五三。
     一九八八﹒十二﹒ <生命和死亡:現當代文學中的主題原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頁九~十六。
     鐘本康﹒一九八七﹒十﹒ <試析小說內涵的二重性>《文藝理論》第三四期﹒ 頁五五~五八。
     蘇鄉蘭﹒ 一九六九﹒五﹒十二﹒ <讀白先勇《遊園驚夢》>《大華晚報》第八版。
     鐸道洛夫講述,逢塵瑩譯 一九八七﹒一﹒ <法國思想史上的人性論>《中外文學》 第十五卷八期﹒ 頁一五一~六四。
     顧曉鳴﹒ 一九八六.四﹒ 二 <文藝創作和鑒賞的文化學分析>《文藝理論》 頁一三八~四六。
     (丙)英文參考書目
     Chang Shui-may. 1987. Short Story Cycle as a Genr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les of Taipei Characters and Dubliners. Taipei: Tamkang U. MA thesis.
     Chien Cheng-chen. 1980. The Exile Motif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Austin: r. of Texas. disser.
     Goldmann, Lucien. 1980. Method in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Oxford: Telos Press.
     Lacan, Jacques. 1991a. Freud`s Paper on Technique 1953-1954. Trans. John Forrester. ~ew York & London: Norton.
     1991b. The Ego in Freud`s Theory and i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Sylvana Tomaselli. New York & London: Norton.
     Laplanche, J and J.B Pontlis. 1973.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Donald Nicholson-Smith. New York & London: Norton.
     Lee, Yee. 1983. The New Realism. Kew York: Hippocrene.
     Liang Li-Chien. 1990, 12. "Voices of Chinese Expatriates." The Quill--Asian Writers` League Journal. 2: 2: 114`"`-` 16.
     Lin Mao -Sun g. 1986. Social Rea1ism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in Taiwan. Austin: U. of Texas. disser.
     Lukacs, Georg. 1963.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Realism. London: Merlin Press
     Susan McFadden. 1979. "Tradition and Talent: Western Influence in the
     Works of Pai Hsien-Yung." Tamkang Review. 9:3:315`"`-`44.
     Wellek, Rene. 1963. Concepts of Criticism. Ed. Stephen G. Nichols, Jr.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P.
     -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