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組織重整觀點析論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
作者 陳昭欽
CHEN, ZHAO-QIN
貢獻者 張家洋
陳昭欽
CHEN, ZHAO-QIN
日期 1992
1991
上傳時間 2-May-2016 15:24:09 (UTC+8)
摘要 民國三十八年底,局勢杌隉,中樞遷台以來,在民眾與政府攜手努力,慘澹經營之下,終於締造舉世稱譽的「台灣奇蹟」,這份佳績可謂「成如容易卻艱辛」,而行政院之擘劃推動,居功厥偉。惟隨著政經社會發展,當年為應動員戡亂而定之行政院八部二會組織架構,已漸難滿足實際需要。行政院爰於七十六年成立專案小組,著手檢討修正行政院組織法,然成效並未盡如人意。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1.中華民國年鑑社,中華民國年鑑-民國四十四年版,台北:正中書局。
     2.中華民國年鑑社,中華民國年鑑一民國七十六年版,台北:正中書局。
     3.民間國建會特輯4: 重建行政體制,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79 年4 月。
     4. 朱堅章等譯,政學的範圍與方法(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l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 , Alan C. Isaak 原著,1975) ,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73 年10 月,四版。
     5. 吳定,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民77 年1 月,三版。
     6 吳逸人譯,日本第一(Japan as NO.1: Lessons for America , Ezra F. Vogel 原著, 1979) ,台北:金陵圖書公司,民69年12月,再版。
     7 . 李亦園、揚國樞、文崇一等編,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74 年3 月。
     8. 李津義,日本行政組織改革動向之研究-兼論強化我國公務機
     組織與員額管理之道,台北:人力規劃叢書,著者印行,民74年8月。
     9. 李國鼎,復興基地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71 年10 月。
     10. 近代史教學研討會編,中國近代史,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74 年7 月,二十版。
     11.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二冊,台北:三民書局,民66 年2 月,再版。
     12.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74 年10 月,四十六版。
     13. 林能士、胡平生合編,中國現代史論文選輯,台北:華世出版社,民69 年6 月,再版。
     14. 林鍾雄,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民76 年10 月。
     15. 胡煜嘉譯,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台灣奇蹟(Thornas B. Gold 原著, 1986) ,台北:洞察出版社,民76 年11 月。
     16. 展恒舉,中國近代法制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2 年7 月。
     17. 陳之邁,中國政府(一、二冊) ,上海:商務印書館,民34 年12 月。
     18. 陳侃偉、萬德群合譯,美國政府與公共行政(約翰﹒彌勒特原著),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63 年1 月。
     19 . 陳茹玄,中國憲法史,上海:世界書局,民36 年7 月。
     20. 陳錫璋,廣州樞府史話,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68 年12 月。
     21.陳鑑波,中華民國春秋(上、下冊) ,台北:三民書局,民78 年3 月,四版。
     22. 張其昀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第三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民73 年4 月。
     23. 張家洋,行政學概要,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1 年4 月,三版。
     24. 張潤書,行政學概要,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74 年4 月,十四版。
     25. 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民74 年1月,七版。
     26. 雲五社會科朵大辭典,第七冊,行政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59 年12 月。
     27.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民76 年10 月。
     28. 詹方冠譯,財政學-政府資金來源與運用(Rosen 原著) ,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民79 年11 月。
     29. 鄒文海,各國政府及政治,台北:正中書局,民69 年10 月,台八版。
     30. 雷飛龍譯,行政學(Publ ic Adrninistrat?on , Herbert A
     Sirnon 等著, 1956) ,台北:正中書局,民58 年11 月,台三版。
     31.楊家駱、大陸淪陷前之中華民國,第二冊,台北:鼎文書局。
     32.蔡政文主編,邁向已開發國家-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台北:三民書局,民79 年6 月。
     33. 劉紹唐主編,民國大事日誌(一、二、三冊)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79 年6 月。
     34. 蔣傳珍譯,公共行政管理(Marshall E. Dimock and Gladys O. Dimock 合著, 1953)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63年2 月,再版。
     35. 鄭榮光,日本政府機關人事管理與工作改善研究,台北:著者印行,民74 年8 月。
     36. 劉慶瑞,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台北:三民書局,民81 年3 月。
     37. 蔚藍天,美國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5 年12 月。
     38. 羅志淵,美國政府及政治,台北:正中書局,民56 年5 月,台二版。
     39. 羅孟浩,英國政府及政治,台北:正中書局,民53年5 月,再版。
     二、政府機關出版品或文件
     1. 立法院公報,第六十九卷,第四十三期。
     2.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卷,第一○一期。
     3.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卷,第一○期。
     4.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卷,第一○四期。
     5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九卷,第二期。
     6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九卷,第六期。
     7.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3 年4 月15 日,第三三七三期。
     8.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6 年4 月30 日,第三九六二期。
     9.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6 年5 月8 日,第三九六九期。
     10.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6 年6 月26 日,第四○○九期。
     11.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7 年10 月20 日,第四二三三期。
     12.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7 年10 月27 日,第四二三八期。
     13.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7 年11 月6 日,第四二四六期。
     14.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7 年11 月10 日,第四二四九期。
     15.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8 年10 月15 日,第四四三二期。
     16.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8 年10 月27 日,第四四四一期。
     17. 立法院,中華民國立法院大事記(一)-中華民國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
     18.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紀要-審備成立至民國六十七年,民68 年9 月。
     19. 行政院組織法研究修專案小組,行政院組織法研究修正專案小組總報告,民77 年7 月。
     20. 行政院組織法研究修正專案小組,行政院暨各部會行處局署組織法規彙編,民81 年4 月。
     21. 行政院新聞局,行政院新聞局局史-四十年紀要,民77 年8 月。
     2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年鑑-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版,民79年5 月。
     23. 政府公報,民1 年5 月7 日,第七號。
     24. 政府公報,民1 年7 月19 日,第八十號。
     25. 政府公報,民1 年7 月25 日,第八十六號。
     26. 軍政府公報,民6 年9 月17 日,第一號。
     27. 馬英九,四佃來的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0年10 月。
     28. 國民政府公報,民14 年7 月1 日,第一號。
     29. 國民政府公報,民17 年2 月,第三十二期。
     30. 國民政府公報,民17 年10 月,第九十九期。
     31. 國民政府公報,民17 年10 月26 日,第一號。
     32. 國民政府公報,民18 年8 月1日,第二三一號。
     33. 國民政府公報,民19 年6 月11 日,第四九二號。
     34. 國民政府公報,民19 年11 月25 日,第六三一號。
     35. 國民政府公報,民20 年6 月16 日,第七九八號。
     36. 國民政府公報,民20 年12 月31 日,第九六四號。
     37. 國民政府公報,民21 年8 月10 日,洛字第十六號。
     38. 國民政府公報,民25 年5 月13 日,第二○四六號。
     39. 國民政府公報,民27 年1 月15 日,渝字第十四號。
     40. 國民政府公報,民32 年9 月15 日,渝字第六○五號。
     41. 國民政府公報,民32 年10 月2 日,渝字第六一○號。
     42. 國民政府公報,民36 年4 月18 日,第二八○二號。
     43. 國民政府公報,民36 年4 月22 日,第二八○五號。
     44. 國民政府公報,民36 年12 月25 日,第三○一四號。
     45. 國民政府公報,民37 年5 月13 日,第三一三二號。
     46. 國史館,中華民國行憲政府職名錄-自行憲至民國六十七年五月,民77 年6 月。
     47. 國防部史政局,開國戰史,下冊,台北:正中書局,民65 年3 月,台二版。
     48. 張朋園、沈懷玉合編,國民政府職宮年表(1925-1949) ,第一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76 年6 月。
     49. 銓敘部,人事法制創作徵文得獎作品輯編第六輯,民81 年1 月。
     50. 銓敘部,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一輯,民75 年10 月。
     51. 銓敘部,職務列等表,民78 年7 月。
     52. 繆全吉,中國制憲史資料彙編-憲法篇,台北:國史館,民78 年6 月。
     53. 臨時政府公報,民1 年1 月30 日,第二號。
     54. 總統府公報,民41 年11 月25 日,第三七四號。
     三、論文
     1.朱武,美國胡佛委員會報告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58 年12 月。
     2. 吳春來,行政院與立法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互動關係之研究-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 年1 月。
     3. 陳世哲,行政機關重組之研究-我國行政院組織法修訂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8 年6 月。
     4. 陳聰憲,政府遷台後中央行政機關組織結構變遷之生態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1 年元月。
     5. 蕭立智,行政院組織之研究-現階段各部會架構的檢討與建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7 年6 月。
     四、期刊
     1. 朱楠賢,"如何控制政府之成長一兼從「公共選擇」 (PUBLIC CHOICE) 的角度談起"人事月刊,第九卷第四期,民78 年10 月,頁31-37 。
     2. 李守孔,"抗戰期間中央政府之職權與功能",近代中國,第六十期,民76 年8 月,頁68-89。
     3. 李金桐,"從公共選擇理論談政府職能的擴張"人事月刊,第八卷第一期,民78 年1 月,頁38-42。
     4. 吳健民"五十年來的行政院",中央月刊,第十卷第八期,民67年6月,頁52-58。
     5. 林振榮"一九九○年日本人事行政革新方向-兼述申訴審查制度"人事月刊,第十二卷第一期,民80 年1,頁63-72。
     6. 張天任,"國民政府實行五權制度中權能關係的發展"近代中國,第五十一期,民75 年2 月,頁192-209。
     7. 涂懷瑩,”論行政院的組織與職權及其相關問題”,銘傳學報,第二十三期,民75 年3 月,頁297-330。
     8. 張世賢,"美國聯邦政府行機關重組之探討",公共行政學報,第二期,民76 年12 月,頁11-39 。
     9. 陳志華,"行政院各部部際委員會的能"行政學報,第十九期,民76年6 月,頁123-162 。
     10. 陳尚澄,"我國機關組織與編制現況檢討及改進意見"中國人事行政月刊,第七卷第五期,民63年5 月,頁8-11。
     11 陳秉璋,"從轉型期社會的面向試分析台灣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重大經社問題"民族社會學報,第十八、十九、二十期,民73 年9 月,頁15-31 。
     12. 董翔飛,"從生態環境的變遷看我國當前行政組織的問題面",東方雜誌,復刊第十三卷第十二期,民69 年6 月,頁16-29。
     13. 繆全吉,"中央行政組織法制近代化之典型-清末民初中央最高行政組織之分析"中國人事行政月刊,第七卷第十二期,民63年12 月,頁4-15。
     14. 繆全吉,"清末民初行政組織之發展",中國人事行政月刊,第七卷第三、四期,民63 年3 月,頁4-15。
     五、報紙
     1.中國時報,民77 年10月171,社論,第三版。
     2 "以耐心面對衝擊,以遠見規劃前景-俞院長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實錄"中國時報,民76 年6 月6 日,二版。
     3. 戎撫天,"行政院組織結構亟待調整了",聯合報,民76 年5 月8 日,二版。
     4. 陳守國,"行政院組織法面臨考驗-立委強烈異議協調一再延擱陷入膠著",中國時報,民77 年6 月19 日,二版。
     5. 陳守國,"研修政院組織法,地方政府未納入全盤性規劃-結構頭重腳輕政令恐難暢行"中國時報,民77 年6 月15 日,二版。
     6. 曹俊漢,"建立制衡政治的法則",自立晚報,民78 年10 月201,五版。
     7. 鄭興弟,"組織設計",台灣日報,民76年8 月1 日,二版。
     8. 黃輝珍,"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十三全會後才可能敲定",中國時報,民77 年5 月24 日,二版。
     9. 黃輝珍"通盤檢討調整,賦予新的功能活力-訪連戰談行政院結構變遷" ,中國時報,民76 年8 月1 日,二版。
     貳、英文部分
     一、書籍(Books)
     1. Arnold, Peri E., Making the Managerial Presidency : Comprehensive Reorganization Planning 1905-1980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86.
     2.Ball , Alan R. , Modern Ploitics and Government , 4th ed.
     New Jerse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Inc., 1988.
     3. Caiden, Gerald E. and Siedentopf Heinrich, Strategies for Administrative Reform, D.C.: Heath and Company, 1982.
     4.Campion, Lord; Chester, D.N.; Mackenzie, W.J.M.; Robson, William A.; Street, Sir A.; and Warren, J.H.,British Gorernment Since 1981,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51.
     5. Chandler, Ralph C. and Plano, Jack C.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Dictionary, 2nd ed, 1988.
     6.Emmerich, Herbert, Federal 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71.
     7. Farazmand, Ali ed.,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and Derelop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1991.
     8. Gawthrop, Louis C.,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and Democratic Theory, 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0.
     9. Lvnn,Laurence E. Managing Public Policy, U.S.: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87.
     10. Mackintosh, John P., The British Cabinet, 3rd ed.
     London: Stevens & Sons Ltd., 1977.
     11.Mosher, Federick C. ed. Governmental Reorgamizations: Case and Commentary,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Company, Inc., 1967.
     12.0ttensoser, Milton D. and Sigall, Michael W. ed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Reality, Kew York: Randon House, Inc., 1972.
     13.Pitt, D.C. and Smith, B.C.,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1.
     14.Riemer, Neal, Problens of American Govern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52.
     15 . Rourke, Francis E.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3r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4.
     16.Sayre, Wallace S., American Government, 15th ed . New York: Barnes & Noble, Inc., 1963.
     17.Seidman, Harold, Politics, Position, and Power: The Dynamics of Federal organization, 3r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18.Szanton, Peter ed. Federal Reorganization: What Have We Learned?, Kew Jerse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 lnc.,1981.
     19.Wildavsky, Aaron, The Revolt Against the Masses: And Other Essays on Polics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71.
     20.Woll, Peter ed., American Government, Canad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4
     二、期刊(Articles)
     1.Arnold, Peri E., "Reorganization and Politics: A Reflection on the Adequacy of Administrative Theory,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34, No.3, May / June 1974, pp. 205-211.
     2.─────,"Reorganization and Reg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48, No.3, May / June 1988, pp.726-734.
     3.Boyle, John M., "Reorganization Reconsidered: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Departmentalization Proble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39, No.5, September/ October 1979, pp. 458-465.
     4.Conant, James,"Reorganization and the Bottom Lin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1.46, No.1, January/February 1986, pp.48-56.
     5.─────,"In the Shadow of Wilson and Brownlow: Executive Branch Reorganization in the States, 1965 to 1987," Public Adminstration Review, Vol.48, No.5, September/October 1988, pp.892-902.
     6.Dempsey, john R., Carter Reorganization: A Midterm Apprais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39, No.1, January/February 1979, pp.74-78.
     7.Dimock, Marshall E., "The Objectives of Governmental Reorganization," Public Administrtion Review, Vol.11, No.4, July/August 1951, pp.232-241.
     8.Fox, Douglas M., "The President IS Proposals for Executive Reorganization: A Critique," Public Administrtion Review, Vol. 33, No.5, September/October 1973, pp. 401-406.
     9.Garnett, James L. and Levine, Charles H., "State Executive Branch Reorganization: Patterns and Perspectives,"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Vol.12, No . 3, November 1980, pp.227-276.
     10.Garnett,Janes L., "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titution Via Administrative Reorganization: Oilcans, Trends, and Proverbs, " Public Administrtion Review, Vol.47, No.1, January / February 1987, pp .35-44.
     11. Groves, Roderick T.,"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he Politics of Reform: The Case of Venezuela,"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27, No.5, December 1967, pp.436-445.
     12. Lyons, W.E. and Lowery, David, "Governmental Fragmentation Versus Consolidation: Five Public-Choice Myths about How to Create Informed, Involved, and Happy Citize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49, No.6, November / Deceber 1989, pp.533-543.
     13.Mansfield, Harvey C. ,"Federal Executive Reorganization: Thirty Years of Experie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29, No.4, July / August 1969, pp. 332-345.
     14 .March, James G., "Footnotes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26, No.4, December 1981, pp.563-577.
     15.March, James G. and OLson, Johan P.,"Organizing Political Life: What Administrative Reorganization Tells Us about Government,"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7, No.2, 1983,pp.281-296.
     16.Maynard-Moody, Steven; Stulol, Donald D.; and Mitchell, Jerry, "Reorganization as Status Drama: Building, Maintaining, and Displacing Dominant Subcultur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46, No.4, July/August 1986, pp.301-310.
     17.Miles, Rufus E., "Considerations for a President Bent on Reorgan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37, No.2, March / April 1977, pp. 155-162.
     18.Simon, Herbert A., "The Proverbs of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 No.1, 1946, pp.53-6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39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家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昭欽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ZHAO-Q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昭欽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ZHAO-QINen_US
dc.date (日期) 1992en_US
dc.date (日期) 199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y-2016 15:24:09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y-2016 15:24:0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y-2016 15:24:0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439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38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民國三十八年底,局勢杌隉,中樞遷台以來,在民眾與政府攜手努力,慘澹經營之下,終於締造舉世稱譽的「台灣奇蹟」,這份佳績可謂「成如容易卻艱辛」,而行政院之擘劃推動,居功厥偉。惟隨著政經社會發展,當年為應動員戡亂而定之行政院八部二會組織架構,已漸難滿足實際需要。行政院爰於七十六年成立專案小組,著手檢討修正行政院組織法,然成效並未盡如人意。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 . . . . . . . . . . . . . . . . . .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 . . . . . . . . . . . . . . . . .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 . . . . . . . . . . . . . . . . . . .4
     壹 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6
     貳 研究限制. . . . . . . . . . . . . . . . . . . . .7
     第二章 組織重整之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美、英、日三國組織重整概況. . . . . . . . . . . . . . . . . . . . .9
     壹 美國. . . . . . . . . . . . . . . . . . . . .9
     貳 英國. . . . . . . . . . . . . . . . . . . . .18
     參 日本. . . . . . . . . . . . . . . . . . . . .22
     第二節 組織重整之原因與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24
     壹 組織重整之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25
     貳 組織重整之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31
     第三節 組織重整之特質與困境. . . . . . . . . . . . . . . . . . . . .38
     壹 組織重整之特質. . . . . . . . . . . . . . . . . . . . .38
     貳 組織重整之困境. . . . . . . . . . . . . . . . . . . . .46
     第四節 組織重整之實作原則. . . . . . . . . . . . . . . . . . . . .53
     壹 一般原則. . . . . . . . . . . . . . . . . . . . .53
     貳 個別原則. . . . . . . . . . . . . . . . . . . . .56
     第三章 民國以來中央行政組織之沿革
     第一節 清末民初. . . . . . . . . . . . . . . . . . . . .75
     第二節 國民政府. . . . . . . . . . . . . . . . . . . . . 77
     第三節 行政院組織之演變. . . . . . . . . . . . . . . . . . . . .89
     壹 訓政時期之行政院. . . . . . . . . . . . . . . . . . . . .89
     貳 行憲初期之行政院. . . . . . . . . . . . . . . . . . . . .96
     參 遷台以後行政院組織之演變. . . . . . . . . . . . . . . . . . . . .99
     肆 行政院今昔比較. . . . . . . . . . . . . . . . . . . . .110
     第四章 行政院組織法研修審議經過與現況
     第一節 行政院修法經過. . . . . . . . . . . . . . . . . . . . .133
     壹 研修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133
     貳 專案小組研修情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3
     參 行政院院會討論決議情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9
     第二節 立法院審議經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2
     壹 法制委員會審查情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2
     貳 立法院院會二讀審查情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9
     第三節 行政院撤回草案與現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5
     壹 撤回修正草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5
     貳 現況. . . . . . . . . . . . . . . . . . . . . 176
     第五章 問題檢討與建議
     第一節 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受挫原因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189
     壹 修正草案本身說服力過於薄弱. . . . . . . . . . . . . . . . . . . . .189
     貳 未能正視與妥處組織重整之政治特質. . . . . . . . . . . . . . . . . . . . . 201
     參 時間與情境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207
     第二節 行政院組織架構之芻議. . . . . . . . . . . . . . . . . . . . . 212
     壹 合憲性. . . . . . . . . . . . . . . . . . . . . 213
     貳 合時性. . . . . . . . . . . . . . . . . . . . . 217
     參 合理性. . . . . . . . . . . . . . . . . . . . . 227
     第三節 其他建議. . . . . . . . . . . . . . . . . . . . . 239
     壹 關於行政院院本部之組織. . . . . . . . . . . . . . . . . . . . . . 239
     貳 關於專案小組研修作業建議事項. . . . . . . . . . . . . . . . . . . . . . 241
     參 行政院宜採行之配合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245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主要發現. . . . . . . . . . . . . . . . . . . . . 253
     壹 行政院組織法制之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 . 257
     貳 政府組織規模日趨龐大之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 . 262
     第二節 結語. . . . . . . . . . . . . . . . . . . . . 266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 . . . . . . 271
     附錄一. . . . . . . . . . . . . . . . . . . . . 289
     附錄二. . . . . . . . . . . . . . . . . . . . . 296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399en_US
dc.title (題名) 從組織重整觀點析論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1.中華民國年鑑社,中華民國年鑑-民國四十四年版,台北:正中書局。
     2.中華民國年鑑社,中華民國年鑑一民國七十六年版,台北:正中書局。
     3.民間國建會特輯4: 重建行政體制,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79 年4 月。
     4. 朱堅章等譯,政學的範圍與方法(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l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 , Alan C. Isaak 原著,1975) ,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73 年10 月,四版。
     5. 吳定,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民77 年1 月,三版。
     6 吳逸人譯,日本第一(Japan as NO.1: Lessons for America , Ezra F. Vogel 原著, 1979) ,台北:金陵圖書公司,民69年12月,再版。
     7 . 李亦園、揚國樞、文崇一等編,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74 年3 月。
     8. 李津義,日本行政組織改革動向之研究-兼論強化我國公務機
     組織與員額管理之道,台北:人力規劃叢書,著者印行,民74年8月。
     9. 李國鼎,復興基地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71 年10 月。
     10. 近代史教學研討會編,中國近代史,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74 年7 月,二十版。
     11.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二冊,台北:三民書局,民66 年2 月,再版。
     12.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74 年10 月,四十六版。
     13. 林能士、胡平生合編,中國現代史論文選輯,台北:華世出版社,民69 年6 月,再版。
     14. 林鍾雄,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民76 年10 月。
     15. 胡煜嘉譯,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台灣奇蹟(Thornas B. Gold 原著, 1986) ,台北:洞察出版社,民76 年11 月。
     16. 展恒舉,中國近代法制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2 年7 月。
     17. 陳之邁,中國政府(一、二冊) ,上海:商務印書館,民34 年12 月。
     18. 陳侃偉、萬德群合譯,美國政府與公共行政(約翰﹒彌勒特原著),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63 年1 月。
     19 . 陳茹玄,中國憲法史,上海:世界書局,民36 年7 月。
     20. 陳錫璋,廣州樞府史話,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68 年12 月。
     21.陳鑑波,中華民國春秋(上、下冊) ,台北:三民書局,民78 年3 月,四版。
     22. 張其昀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第三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民73 年4 月。
     23. 張家洋,行政學概要,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1 年4 月,三版。
     24. 張潤書,行政學概要,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74 年4 月,十四版。
     25. 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民74 年1月,七版。
     26. 雲五社會科朵大辭典,第七冊,行政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59 年12 月。
     27.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民76 年10 月。
     28. 詹方冠譯,財政學-政府資金來源與運用(Rosen 原著) ,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民79 年11 月。
     29. 鄒文海,各國政府及政治,台北:正中書局,民69 年10 月,台八版。
     30. 雷飛龍譯,行政學(Publ ic Adrninistrat?on , Herbert A
     Sirnon 等著, 1956) ,台北:正中書局,民58 年11 月,台三版。
     31.楊家駱、大陸淪陷前之中華民國,第二冊,台北:鼎文書局。
     32.蔡政文主編,邁向已開發國家-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台北:三民書局,民79 年6 月。
     33. 劉紹唐主編,民國大事日誌(一、二、三冊)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79 年6 月。
     34. 蔣傳珍譯,公共行政管理(Marshall E. Dimock and Gladys O. Dimock 合著, 1953)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63年2 月,再版。
     35. 鄭榮光,日本政府機關人事管理與工作改善研究,台北:著者印行,民74 年8 月。
     36. 劉慶瑞,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台北:三民書局,民81 年3 月。
     37. 蔚藍天,美國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5 年12 月。
     38. 羅志淵,美國政府及政治,台北:正中書局,民56 年5 月,台二版。
     39. 羅孟浩,英國政府及政治,台北:正中書局,民53年5 月,再版。
     二、政府機關出版品或文件
     1. 立法院公報,第六十九卷,第四十三期。
     2.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卷,第一○一期。
     3.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卷,第一○期。
     4.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卷,第一○四期。
     5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九卷,第二期。
     6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九卷,第六期。
     7.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3 年4 月15 日,第三三七三期。
     8.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6 年4 月30 日,第三九六二期。
     9.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6 年5 月8 日,第三九六九期。
     10.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6 年6 月26 日,第四○○九期。
     11.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7 年10 月20 日,第四二三三期。
     12.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7 年10 月27 日,第四二三八期。
     13.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7 年11 月6 日,第四二四六期。
     14.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7 年11 月10 日,第四二四九期。
     15.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8 年10 月15 日,第四四三二期。
     16. 立法院公報新聞稿,民78 年10 月27 日,第四四四一期。
     17. 立法院,中華民國立法院大事記(一)-中華民國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
     18.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紀要-審備成立至民國六十七年,民68 年9 月。
     19. 行政院組織法研究修專案小組,行政院組織法研究修正專案小組總報告,民77 年7 月。
     20. 行政院組織法研究修正專案小組,行政院暨各部會行處局署組織法規彙編,民81 年4 月。
     21. 行政院新聞局,行政院新聞局局史-四十年紀要,民77 年8 月。
     2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年鑑-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版,民79年5 月。
     23. 政府公報,民1 年5 月7 日,第七號。
     24. 政府公報,民1 年7 月19 日,第八十號。
     25. 政府公報,民1 年7 月25 日,第八十六號。
     26. 軍政府公報,民6 年9 月17 日,第一號。
     27. 馬英九,四佃來的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0年10 月。
     28. 國民政府公報,民14 年7 月1 日,第一號。
     29. 國民政府公報,民17 年2 月,第三十二期。
     30. 國民政府公報,民17 年10 月,第九十九期。
     31. 國民政府公報,民17 年10 月26 日,第一號。
     32. 國民政府公報,民18 年8 月1日,第二三一號。
     33. 國民政府公報,民19 年6 月11 日,第四九二號。
     34. 國民政府公報,民19 年11 月25 日,第六三一號。
     35. 國民政府公報,民20 年6 月16 日,第七九八號。
     36. 國民政府公報,民20 年12 月31 日,第九六四號。
     37. 國民政府公報,民21 年8 月10 日,洛字第十六號。
     38. 國民政府公報,民25 年5 月13 日,第二○四六號。
     39. 國民政府公報,民27 年1 月15 日,渝字第十四號。
     40. 國民政府公報,民32 年9 月15 日,渝字第六○五號。
     41. 國民政府公報,民32 年10 月2 日,渝字第六一○號。
     42. 國民政府公報,民36 年4 月18 日,第二八○二號。
     43. 國民政府公報,民36 年4 月22 日,第二八○五號。
     44. 國民政府公報,民36 年12 月25 日,第三○一四號。
     45. 國民政府公報,民37 年5 月13 日,第三一三二號。
     46. 國史館,中華民國行憲政府職名錄-自行憲至民國六十七年五月,民77 年6 月。
     47. 國防部史政局,開國戰史,下冊,台北:正中書局,民65 年3 月,台二版。
     48. 張朋園、沈懷玉合編,國民政府職宮年表(1925-1949) ,第一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76 年6 月。
     49. 銓敘部,人事法制創作徵文得獎作品輯編第六輯,民81 年1 月。
     50. 銓敘部,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一輯,民75 年10 月。
     51. 銓敘部,職務列等表,民78 年7 月。
     52. 繆全吉,中國制憲史資料彙編-憲法篇,台北:國史館,民78 年6 月。
     53. 臨時政府公報,民1 年1 月30 日,第二號。
     54. 總統府公報,民41 年11 月25 日,第三七四號。
     三、論文
     1.朱武,美國胡佛委員會報告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58 年12 月。
     2. 吳春來,行政院與立法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互動關係之研究-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 年1 月。
     3. 陳世哲,行政機關重組之研究-我國行政院組織法修訂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8 年6 月。
     4. 陳聰憲,政府遷台後中央行政機關組織結構變遷之生態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1 年元月。
     5. 蕭立智,行政院組織之研究-現階段各部會架構的檢討與建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7 年6 月。
     四、期刊
     1. 朱楠賢,"如何控制政府之成長一兼從「公共選擇」 (PUBLIC CHOICE) 的角度談起"人事月刊,第九卷第四期,民78 年10 月,頁31-37 。
     2. 李守孔,"抗戰期間中央政府之職權與功能",近代中國,第六十期,民76 年8 月,頁68-89。
     3. 李金桐,"從公共選擇理論談政府職能的擴張"人事月刊,第八卷第一期,民78 年1 月,頁38-42。
     4. 吳健民"五十年來的行政院",中央月刊,第十卷第八期,民67年6月,頁52-58。
     5. 林振榮"一九九○年日本人事行政革新方向-兼述申訴審查制度"人事月刊,第十二卷第一期,民80 年1,頁63-72。
     6. 張天任,"國民政府實行五權制度中權能關係的發展"近代中國,第五十一期,民75 年2 月,頁192-209。
     7. 涂懷瑩,”論行政院的組織與職權及其相關問題”,銘傳學報,第二十三期,民75 年3 月,頁297-330。
     8. 張世賢,"美國聯邦政府行機關重組之探討",公共行政學報,第二期,民76 年12 月,頁11-39 。
     9. 陳志華,"行政院各部部際委員會的能"行政學報,第十九期,民76年6 月,頁123-162 。
     10. 陳尚澄,"我國機關組織與編制現況檢討及改進意見"中國人事行政月刊,第七卷第五期,民63年5 月,頁8-11。
     11 陳秉璋,"從轉型期社會的面向試分析台灣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重大經社問題"民族社會學報,第十八、十九、二十期,民73 年9 月,頁15-31 。
     12. 董翔飛,"從生態環境的變遷看我國當前行政組織的問題面",東方雜誌,復刊第十三卷第十二期,民69 年6 月,頁16-29。
     13. 繆全吉,"中央行政組織法制近代化之典型-清末民初中央最高行政組織之分析"中國人事行政月刊,第七卷第十二期,民63年12 月,頁4-15。
     14. 繆全吉,"清末民初行政組織之發展",中國人事行政月刊,第七卷第三、四期,民63 年3 月,頁4-15。
     五、報紙
     1.中國時報,民77 年10月171,社論,第三版。
     2 "以耐心面對衝擊,以遠見規劃前景-俞院長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實錄"中國時報,民76 年6 月6 日,二版。
     3. 戎撫天,"行政院組織結構亟待調整了",聯合報,民76 年5 月8 日,二版。
     4. 陳守國,"行政院組織法面臨考驗-立委強烈異議協調一再延擱陷入膠著",中國時報,民77 年6 月19 日,二版。
     5. 陳守國,"研修政院組織法,地方政府未納入全盤性規劃-結構頭重腳輕政令恐難暢行"中國時報,民77 年6 月15 日,二版。
     6. 曹俊漢,"建立制衡政治的法則",自立晚報,民78 年10 月201,五版。
     7. 鄭興弟,"組織設計",台灣日報,民76年8 月1 日,二版。
     8. 黃輝珍,"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十三全會後才可能敲定",中國時報,民77 年5 月24 日,二版。
     9. 黃輝珍"通盤檢討調整,賦予新的功能活力-訪連戰談行政院結構變遷" ,中國時報,民76 年8 月1 日,二版。
     貳、英文部分
     一、書籍(Books)
     1. Arnold, Peri E., Making the Managerial Presidency : Comprehensive Reorganization Planning 1905-1980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86.
     2.Ball , Alan R. , Modern Ploitics and Government , 4th ed.
     New Jerse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Inc., 1988.
     3. Caiden, Gerald E. and Siedentopf Heinrich, Strategies for Administrative Reform, D.C.: Heath and Company, 1982.
     4.Campion, Lord; Chester, D.N.; Mackenzie, W.J.M.; Robson, William A.; Street, Sir A.; and Warren, J.H.,British Gorernment Since 1981,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51.
     5. Chandler, Ralph C. and Plano, Jack C.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Dictionary, 2nd ed, 1988.
     6.Emmerich, Herbert, Federal 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71.
     7. Farazmand, Ali ed.,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and Derelop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1991.
     8. Gawthrop, Louis C.,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and Democratic Theory, 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0.
     9. Lvnn,Laurence E. Managing Public Policy, U.S.: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87.
     10. Mackintosh, John P., The British Cabinet, 3rd ed.
     London: Stevens & Sons Ltd., 1977.
     11.Mosher, Federick C. ed. Governmental Reorgamizations: Case and Commentary,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Company, Inc., 1967.
     12.0ttensoser, Milton D. and Sigall, Michael W. ed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Reality, Kew York: Randon House, Inc., 1972.
     13.Pitt, D.C. and Smith, B.C.,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1.
     14.Riemer, Neal, Problens of American Govern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52.
     15 . Rourke, Francis E.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3r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4.
     16.Sayre, Wallace S., American Government, 15th ed . New York: Barnes & Noble, Inc., 1963.
     17.Seidman, Harold, Politics, Position, and Power: The Dynamics of Federal organization, 3r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18.Szanton, Peter ed. Federal Reorganization: What Have We Learned?, Kew Jerse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 lnc.,1981.
     19.Wildavsky, Aaron, The Revolt Against the Masses: And Other Essays on Polics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71.
     20.Woll, Peter ed., American Government, Canad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4
     二、期刊(Articles)
     1.Arnold, Peri E., "Reorganization and Politics: A Reflection on the Adequacy of Administrative Theory,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34, No.3, May / June 1974, pp. 205-211.
     2.─────,"Reorganization and Reg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48, No.3, May / June 1988, pp.726-734.
     3.Boyle, John M., "Reorganization Reconsidered: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Departmentalization Proble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39, No.5, September/ October 1979, pp. 458-465.
     4.Conant, James,"Reorganization and the Bottom Lin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1.46, No.1, January/February 1986, pp.48-56.
     5.─────,"In the Shadow of Wilson and Brownlow: Executive Branch Reorganization in the States, 1965 to 1987," Public Adminstration Review, Vol.48, No.5, September/October 1988, pp.892-902.
     6.Dempsey, john R., Carter Reorganization: A Midterm Apprais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39, No.1, January/February 1979, pp.74-78.
     7.Dimock, Marshall E., "The Objectives of Governmental Reorganization," Public Administrtion Review, Vol.11, No.4, July/August 1951, pp.232-241.
     8.Fox, Douglas M., "The President IS Proposals for Executive Reorganization: A Critique," Public Administrtion Review, Vol. 33, No.5, September/October 1973, pp. 401-406.
     9.Garnett, James L. and Levine, Charles H., "State Executive Branch Reorganization: Patterns and Perspectives,"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Vol.12, No . 3, November 1980, pp.227-276.
     10.Garnett,Janes L., "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titution Via Administrative Reorganization: Oilcans, Trends, and Proverbs, " Public Administrtion Review, Vol.47, No.1, January / February 1987, pp .35-44.
     11. Groves, Roderick T.,"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he Politics of Reform: The Case of Venezuela,"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27, No.5, December 1967, pp.436-445.
     12. Lyons, W.E. and Lowery, David, "Governmental Fragmentation Versus Consolidation: Five Public-Choice Myths about How to Create Informed, Involved, and Happy Citize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49, No.6, November / Deceber 1989, pp.533-543.
     13.Mansfield, Harvey C. ,"Federal Executive Reorganization: Thirty Years of Experie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29, No.4, July / August 1969, pp. 332-345.
     14 .March, James G., "Footnotes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26, No.4, December 1981, pp.563-577.
     15.March, James G. and OLson, Johan P.,"Organizing Political Life: What Administrative Reorganization Tells Us about Government,"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7, No.2, 1983,pp.281-296.
     16.Maynard-Moody, Steven; Stulol, Donald D.; and Mitchell, Jerry, "Reorganization as Status Drama: Building, Maintaining, and Displacing Dominant Subcultur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46, No.4, July/August 1986, pp.301-310.
     17.Miles, Rufus E., "Considerations for a President Bent on Reorgan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37, No.2, March / April 1977, pp. 155-162.
     18.Simon, Herbert A., "The Proverbs of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 No.1, 1946, pp.53-67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