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陳公博在北伐前後的政治活動
作者 張順良
貢獻者 蔣永敬
張順良
日期 1991
1990
上傳時間 2-May-2016 17:06:22 (UTC+8)
摘要 前言---------------------1
     第一章求學生涯---------------------4
     第一節童年生活---------------------4
     第二節隨父推翻滿清---------------------8
     第三節就讀北大---------------------16
     第二章與中國共產黨之分合---------------------22
     第一節創建廣東共產黨支部---------------------22
     第二節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34
     第三節退出中國共產黨---------------------46
     第四節留學美國---------------------53
     第三章參加國民革命---------------------61
     第一節口入廣州國民政府---------------------61
     第二節參與北伐---------------------83
     第三節從寧漢分裂到寧漢合作---------------------103
     第四章反南京政權時期---------------------118
     第一節兩次廣州事變---------------------118
     第二節成立改組同志會---------------------131
     第三節召開北平擴大會議---------------------146
     結論---------------------158
     徵引書目---------------------162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會議紀錄、檔案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紀錄,毛筆寫本,孫逸仙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紀錄,毛筆寫本,孫逸仙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紀錄,南京,中央秘處編印,民國十七年。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紀錄,南京,中央秘處編印,民國十七年。
     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紀錄,南京,中央執行委員會,
     民國十八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國民黨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史
     料,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6 年9 月。
     陳公博《廖案檢察經過之報告》,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紀錄,民國十五年一月七日。
     漢口五部檔案,黨史會藏。
     閻故資政錫山會議及遺存檔案. 微卷,國史館藏。
     北伐附三全會議及蒙藏事務案,民國十八年二月十日一十二月六日。
     北伐後中央政局案,民國十七年七月廿七日一十九年二月十五日。
     北伐清黨始末與國府遷寧案,民國十六年一月九日一十七年四月一日。
     討論黨國大事案,民國十九年一月廿三曰一四月十七日J
     粵桂事變案,民國十八\\年四月廿五日一十九年二月廿目。
     解決唐變聲討唐逆案,民國十八\\年十二月五日一十九年二月十一日
     二、資料彙編、史料、報告
     中央調查統計局編,改組派之總檢查,台北,黨史會藏,影印本。
     中共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湖北文
     史資料,第四輯.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後資料選編(簡稱一大前後),中國社
     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編,人民出版
     社. 1983 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國國民黨歷次會議宣言及重要決議案
     彙編,重慶,編者印行,民國三十年初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九、十二、十七
     、甘、廿五輯, 台北,編者印行。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會編,共匪禍國史料彙編,第一、四冊,台
     北,編者印行,民國五十二年。
     居正編.清黨實錄,民國十七年,見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三編三輯, 文海出版社影印。
     查建瑜編,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1 月初版。
     廣州平社編,廣卅事變與上海會議,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三編四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廣東省政府秘書處編,廣東省政府特刊,廣州,編者自印,民國十五年七月。
     廣東省檔案館、中共廣東省黨史研究委員會辦公 室編,廣東區黨、團研究史料,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
     蔣永敬編,北伐時期的政治史料一一九二七年的中國,台北,正中
     書局,民國七十年十月初版。
     蘇聯陰謀文證彙編(二、三、五)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三編四十一輯,文海出版社影印。
     黨務報告,民國十八年,中研院近史所藏,第660號微卷。
     三、回憶錄、傳記、年譜、文集
     中山大學校友會編,鄒魯全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初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胡漢民先生文集,台北,編者
     自刊,民國六十七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張靜江先生全集,台北編者
     自刊,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中央宣傳部編,中國國民黨黨務文件論說集要,武漢,編者自刊,民
     國十六年。
     台北市四川同鄉會四川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謝持文集,台北,編者自
     刊,民國七十四年八月再版。
     司馬桑敦,張學良評傳,香港,中華月報,民國六十二年十一月。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香港,南粵出版社,民國
     七十五年。
     李品仙回憶錄,台北,中外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
     汪瑞炯、李鍔及趙令揚編註,陳公博,苦笑錄,香港,香港大學亞洲
     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八年。
     沈雲龍,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
     五年一月初版。
     汪精衛集,上海,光明書局,民國十八年。
     郅玉汝編,陳獨秀年譜,香港,龍門書店,民國六十三年。
     陳公博,寒風集,上海,地方行政社,民國三十三年再版。
     陳公博文集,上海,達仁書局,民國十八年。
     陳公博、周佛海回憶錄合編,香港,春秋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
     陳天錫,戴季陶先生編年傳記,台北,永華印刷廠,民國五十六年三月。
     陳天錫編訂,戴季陶先生文存,第三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
     國四十八年。
     陳果夫先生遺著編印委員會,陳果夫先生全集,台北,編者自刊,民
     國四十一年八月初版。
     黃紹竑,五十回憶,杭州.雲閩出版社,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
     張國熹,我的回憶,香港,明報出版社,民國六十年。
     陳演生編,陳競存先生年譜,香港,龍門書店,民國六十九年。
     梅萼編,鄒魯文存,見沈雲龍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三編三輯,文
     海出版社影印。
     賈廷詩等訪問記錄,自崇禧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
     國七十三年。
     鄒魯《黨統問題》,澄廬文集,第二集,廣州,民國三十三年。
     蔣中正,自反錄,南京,出版年月不詳。
     蔣永敬編著,胡漢民先生年譜,黨史會,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
     蔡廷鍇自傳,自由旬刊社,民國三十五年。
     鄭學稼,陳獨秀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譚平山文集編輯組編,譚平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年3
     羅家倫、黃季陸主編,吳稚暉先生全集,黨史會,民國五十八年三月。
     黨國名人重要書牘,民國十八年。
     黨國要人陳公博最近言論集,上海,大東書局,民國十八年。
     蘇聯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三、四、八、十),國防部情報局譯印,
     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護黨救國集,出版地不詳,民國廿年。
     四、專著、論文
     中共中央馬克斯等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五四時期期刊介紹,二卷上
     下, 三卷上、下, 北京. 1978年。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香港,龍門書店影印,民國
     五十四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編,改組派之真面目,民國十八年。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五十四年八
     月。
     司馬仙島,北伐後之各派思潮,北平,和記印書館,民國十九年八月。
     司馬璐,一九二三七年的國共分家,中共黨史暨文獻選粹,第五部,香
     港,自聯出版社出版。
     司馬璐,中共與北伐,中共黨史暨文獻選粹,第四部,香港,自聯出
     版社出版。
     朱子家(金雄白) .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台北,古楓出版社,民國六十
     三年十月再版。
     存萃學社編纂,反蔣運動史,香港,大東圖書公司, 民國六十七年再版。
     成聖昌《一封致陳公博的公開信》.大公報,民國十九年五月廿九日,8版。
     李有清《論國民黨改組派》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88年5 月。
     宋仲褔《改組派的性質與中國共產黨的策略》,西北師範學院學報,1985年2月。
     改組派的真相及其罪惡,廣州,中國國民黨廣東宣傳部印行。
     李泰棻,國民軍史稿,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六十六輯,台北,文海
     出版社影印。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五十
     八年初版。
     沈雲龍,中國共產黨之來源,台北,民主潮社出版,民國四十七年。
     沈雲龍《擴大會議之由來及其經過》傳記文學,三十三卷四期。
     何漢文《改組派回憶錄》,中共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十七輯。
     河北省黨務指導委員會宣傳部編,中國國民黨的階級基礎,北平,民
     國十七年。
     易正義,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之研究,政大歷史所碩士論
     文,民國七十六年。
     武和軒《我對改組派的一知半解》,中共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三十六輯。
     吳相湘,《陳公博甘願為汪精衛死》 傳記文學,第四十一卷六期。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民國七十年一月再版。
     林德龍《談談改組派的幾個問題》,鄭州大學學報. 1982年2月。
     胡耐安《談西山會議派和改組派》,傳記文學,十卷六期。
     胡漢民《聞所謂擴大會會議》.中央週報,一一四期。
     一一一一一一《黨權與軍權之消長及今後之補救》,三民主義月刊,一卷六
     期,民國二十二年六月。
     范予遂《我所知道的改組派》.中共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四十五輯。
     海隅孤客(梁冰瘁),解放別錄,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一
     八九輯,文海出版社影印。
     韋慕庭(Martin Wilbur)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民
     國建國史討論集,第三冊,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
     員編講印,民國七十年。
     陳少校, 閻錫山之興滅,香巷,致誠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陳公博《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新青年,九卷三號。
     一一一一一一,中國國民革命的前路,上海,復旦書屋,民國十八年三月。
     一一一一一一,中國國民黨所代表的是什麼,上海,復旦書屋,民國十六年
     十月初版。
     一一一一一一,中國歷史上的革命,上海,復旦書屋出版。
     一一一一一一,四年從政錄,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八月初版。
     一一一一一一《今後的國民黨》. 革命評論, 第一期。
     一一一一一一《空虛的道德與分明的責任》民族雜誌,四卷六期,民國二
     十五年六月一日。
     一一一一一一《我們要注意第二步的錯誤》.漢口民國日報,民國十六年八
     月六日。
     一一一一一一《革命與思想》民族雜誌,一卷二二期至七期,民國二十二年
     二月一日至七月一日。
     一一一一一一《答成聖昌先生》,大公報,民國十九年六月七日. 4 版。
     一一一一一一《物的根據和解釋》,大公報,民國十九年五月二、三日. 5版、4版。
     一一一一一一《國民黨左派兩年來之工作》,大公報,民國十九年七月一日。
     
     一一一一一一《新大陸三年迴憶錄》,廣州民國日報,民國十四年五月廿八
     日,8版。
     一一一一一一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估量,南中國出版部,民國十八年九月。
     一一一一一一《黨的改組方法和時期》,革命評論,十八期。
     一一一一一一,The Communist in China (共產運動在中國),此書是陳公博留學美國的碩士論文。
     陳克華,中國現代革命史實,香港,春風雜誌社,民國五十二年。
     陳伯衡《我所知道的陳公博》.中共政協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
     員會編,文史集粹,第六集,文史資料出版社. 1983年2月。
     陳訓正,國民革命軍戰史初稿,第二輯,台北,民國四十一年再版。
     張周新,國民黨新軍閥混戰史略,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
     張圻福《國民黨改組派探析》淡海學刊,第六期. 1985年。
     黃美真主編,汪偽十漢奸,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10月。
     郭廷以編,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一、二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初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初版。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八)台北,蒲公英出版社,民國
     七十五年六月。
     第四軍紀實編黨委員會編,第四軍紀實,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四十九輯
     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八年三月。
     偽擴大會議與王逆精衛,出版時地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部
     印行。
     雷嘯岑,卅年動亂中國,亞洲出版社,民國四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49年9 月。
     蔣中正《對於北方黨務的觀察》.自反錄,二集卷一五。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五十六年再版。
     蔣永敏,鮑羅廷與武漢政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
     三月再版。
     禁和森,機會主義史,出版年月不詳。
     魯直之、謝盛之、李睡仙編,陳炯明叛國史,見沈雲龍主編,近代中
     國史料叢刊三編三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劉建皋《改組派初探》,歷史研究, 1981 年6 月。
     劉維開,編遣會議的實施與影響,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
     十年。
     劉繼增等,武漢國民政府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鄭學稼,中共興亡史,一卷下,台北,中華雜誌社,民國五十九年一
     月初版。
     冀貢泉《閻錫山與擴大會議》,中共全國政協文史資料輯,十六輯。
     譚天度《回憶廣東的五四運動與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廣東文史,
     第廿四輯。
     嚴壽山《中國共產黨與陳公博》,嚮導週報,一百六十五期,民國
     十五年七月廿八日。
     顧孟餘《國民黨必須有階級基礎嗎? 》前進,一卷三期。
     
     五、公報、年鑑、報紙、期刊、日誌
     大公報,天津,民國十五年至十九年。
     上海民國日報,民國十六年十一月至十九年十二月。
     中央週報,南京,民國十七年一月至十九年十二月。
     中央黨務月刊,南京,民國十六年十二月至十九年十二月。
     中國國民黨年鑑(民國十八年) .南京。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刊,廣卅,民國十四年十二月三十
     日至十五年一月廿日。
     
     
     
     
     中國農民,廣州,第一、二、六、七期。
     北京大學日刊,北京,民國六年至八年。
     民族雜誌,南京,一卷一期至五卷四期,民國廿三年一月至廿六年四月。
     申報,上海,民國十六年四月至十九年十二月。
     革命評論,上海,第一期至十八期,民國十七年五月至九月。
     前進半月刊,上海,第一至三期,民國十七年六月至七月。
     國民政府公報,南京,民國十四年五月至十九年十二月。
     國聞週報天津,民國十五年至廿年。
     勞動與婦女,廣州,第一、三、六、九期,民國十年二月至四月。
     漢口民國日報,漢口,民國十六年一月至八月。
     廣州民國日報,廣州,民國十四年五月至十六年十二月。
     廣東群報,廣州,民國九年至十一年。
     嚮導週報,廣州,一二九至一六 期,民國十四年九月至十五年七月。
     
     六、外文部分
     Allen S. Whiting. Soviet Politics in China. 1917-1924(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四年蘇聯對中國政策),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4
     Chun-tu Hsueh (薛君度),Revolutionary Leaders of Modern China (近代中國領導人物).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71 Toronto.
     Emund. S. K. Fung, Anti-Imperialism and the Left Guomintang, Modern
     China. Vol . 11 . No. 1 ( 1985.1)
     Fook-Lam Gilbert Chan. A Chinese Revolutionary: The Career of
     Liao Chung-Kai (1878-1925) .Ann Arbor,MiChigan,1974.
     Harold. R. Issacs. The Tragedy of Chinese Revol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
     Hung-Mao Tie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China
     1927-1937, California: St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
     James R. Sirley, Controll of the Kuomintang after Sun Yan-
     Sen`s Death,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5.1
     Lloyd E. Eastmam. A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Wilbur.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 1923-192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Martin Wilbur. Julie Lien Ying. Documents on Communism/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 ? 1918-1927.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6 o
     Tang Leang-Li. The Inne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evolution.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Ltd.1930 .
     Wang Ke Wen. The Kuomintang in Transtion Ideology and Fation-
     alism in the Nation Revolution,1924-1932,Stanford.1985
     山田辰雄,中國國民黨左派?研究,東京,廣應通信,民國六十九年
     。閔斗基,中國國民革命(1923- 1928) 指導者?思想?行動,韓國,
     漢城大學,民國七十七年一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09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蔣永敬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順良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順良zh_TW
dc.date (日期) 1991en_US
dc.date (日期) 199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y-2016 17:06:22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y-2016 17:06: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y-2016 17:06: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509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73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前言---------------------1
     第一章求學生涯---------------------4
     第一節童年生活---------------------4
     第二節隨父推翻滿清---------------------8
     第三節就讀北大---------------------16
     第二章與中國共產黨之分合---------------------22
     第一節創建廣東共產黨支部---------------------22
     第二節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34
     第三節退出中國共產黨---------------------46
     第四節留學美國---------------------53
     第三章參加國民革命---------------------61
     第一節口入廣州國民政府---------------------61
     第二節參與北伐---------------------83
     第三節從寧漢分裂到寧漢合作---------------------103
     第四章反南京政權時期---------------------118
     第一節兩次廣州事變---------------------118
     第二節成立改組同志會---------------------131
     第三節召開北平擴大會議---------------------146
     結論---------------------158
     徵引書目---------------------162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前言---------------------1
     第一章求學生涯---------------------4
     第一節童年生活---------------------4
     第二節隨父推翻滿清---------------------8
     第三節就讀北大---------------------16
     第二章與中國共產黨之分合---------------------22
     第一節創建廣東共產黨支部---------------------22
     第二節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34
     第三節退出中國共產黨---------------------46
     第四節留學美國---------------------53
     第三章參加國民革命---------------------61
     第一節口入廣州國民政府---------------------61
     第二節參與北伐---------------------83
     第三節從寧漢分裂到寧漢合作---------------------103
     第四章反南京政權時期---------------------118
     第一節兩次廣州事變---------------------118
     第二節成立改組同志會---------------------131
     第三節召開北平擴大會議---------------------146
     結論---------------------158
     徵引書目---------------------16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094en_US
dc.title (題名) 陳公博在北伐前後的政治活動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會議紀錄、檔案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紀錄,毛筆寫本,孫逸仙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紀錄,毛筆寫本,孫逸仙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紀錄,南京,中央秘處編印,民國十七年。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紀錄,南京,中央秘處編印,民國十七年。
     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紀錄,南京,中央執行委員會,
     民國十八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國民黨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史
     料,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6 年9 月。
     陳公博《廖案檢察經過之報告》,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紀錄,民國十五年一月七日。
     漢口五部檔案,黨史會藏。
     閻故資政錫山會議及遺存檔案. 微卷,國史館藏。
     北伐附三全會議及蒙藏事務案,民國十八年二月十日一十二月六日。
     北伐後中央政局案,民國十七年七月廿七日一十九年二月十五日。
     北伐清黨始末與國府遷寧案,民國十六年一月九日一十七年四月一日。
     討論黨國大事案,民國十九年一月廿三曰一四月十七日J
     粵桂事變案,民國十八\\年四月廿五日一十九年二月廿目。
     解決唐變聲討唐逆案,民國十八\\年十二月五日一十九年二月十一日
     二、資料彙編、史料、報告
     中央調查統計局編,改組派之總檢查,台北,黨史會藏,影印本。
     中共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湖北文
     史資料,第四輯.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後資料選編(簡稱一大前後),中國社
     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編,人民出版
     社. 1983 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國國民黨歷次會議宣言及重要決議案
     彙編,重慶,編者印行,民國三十年初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九、十二、十七
     、甘、廿五輯, 台北,編者印行。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會編,共匪禍國史料彙編,第一、四冊,台
     北,編者印行,民國五十二年。
     居正編.清黨實錄,民國十七年,見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三編三輯, 文海出版社影印。
     查建瑜編,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1 月初版。
     廣州平社編,廣卅事變與上海會議,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三編四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廣東省政府秘書處編,廣東省政府特刊,廣州,編者自印,民國十五年七月。
     廣東省檔案館、中共廣東省黨史研究委員會辦公 室編,廣東區黨、團研究史料,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
     蔣永敬編,北伐時期的政治史料一一九二七年的中國,台北,正中
     書局,民國七十年十月初版。
     蘇聯陰謀文證彙編(二、三、五)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三編四十一輯,文海出版社影印。
     黨務報告,民國十八年,中研院近史所藏,第660號微卷。
     三、回憶錄、傳記、年譜、文集
     中山大學校友會編,鄒魯全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初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胡漢民先生文集,台北,編者
     自刊,民國六十七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張靜江先生全集,台北編者
     自刊,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中央宣傳部編,中國國民黨黨務文件論說集要,武漢,編者自刊,民
     國十六年。
     台北市四川同鄉會四川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謝持文集,台北,編者自
     刊,民國七十四年八月再版。
     司馬桑敦,張學良評傳,香港,中華月報,民國六十二年十一月。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香港,南粵出版社,民國
     七十五年。
     李品仙回憶錄,台北,中外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
     汪瑞炯、李鍔及趙令揚編註,陳公博,苦笑錄,香港,香港大學亞洲
     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八年。
     沈雲龍,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
     五年一月初版。
     汪精衛集,上海,光明書局,民國十八年。
     郅玉汝編,陳獨秀年譜,香港,龍門書店,民國六十三年。
     陳公博,寒風集,上海,地方行政社,民國三十三年再版。
     陳公博文集,上海,達仁書局,民國十八年。
     陳公博、周佛海回憶錄合編,香港,春秋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
     陳天錫,戴季陶先生編年傳記,台北,永華印刷廠,民國五十六年三月。
     陳天錫編訂,戴季陶先生文存,第三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
     國四十八年。
     陳果夫先生遺著編印委員會,陳果夫先生全集,台北,編者自刊,民
     國四十一年八月初版。
     黃紹竑,五十回憶,杭州.雲閩出版社,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
     張國熹,我的回憶,香港,明報出版社,民國六十年。
     陳演生編,陳競存先生年譜,香港,龍門書店,民國六十九年。
     梅萼編,鄒魯文存,見沈雲龍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三編三輯,文
     海出版社影印。
     賈廷詩等訪問記錄,自崇禧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
     國七十三年。
     鄒魯《黨統問題》,澄廬文集,第二集,廣州,民國三十三年。
     蔣中正,自反錄,南京,出版年月不詳。
     蔣永敬編著,胡漢民先生年譜,黨史會,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
     蔡廷鍇自傳,自由旬刊社,民國三十五年。
     鄭學稼,陳獨秀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譚平山文集編輯組編,譚平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年3
     羅家倫、黃季陸主編,吳稚暉先生全集,黨史會,民國五十八年三月。
     黨國名人重要書牘,民國十八年。
     黨國要人陳公博最近言論集,上海,大東書局,民國十八年。
     蘇聯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三、四、八、十),國防部情報局譯印,
     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護黨救國集,出版地不詳,民國廿年。
     四、專著、論文
     中共中央馬克斯等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五四時期期刊介紹,二卷上
     下, 三卷上、下, 北京. 1978年。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香港,龍門書店影印,民國
     五十四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編,改組派之真面目,民國十八年。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五十四年八
     月。
     司馬仙島,北伐後之各派思潮,北平,和記印書館,民國十九年八月。
     司馬璐,一九二三七年的國共分家,中共黨史暨文獻選粹,第五部,香
     港,自聯出版社出版。
     司馬璐,中共與北伐,中共黨史暨文獻選粹,第四部,香港,自聯出
     版社出版。
     朱子家(金雄白) .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台北,古楓出版社,民國六十
     三年十月再版。
     存萃學社編纂,反蔣運動史,香港,大東圖書公司, 民國六十七年再版。
     成聖昌《一封致陳公博的公開信》.大公報,民國十九年五月廿九日,8版。
     李有清《論國民黨改組派》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88年5 月。
     宋仲褔《改組派的性質與中國共產黨的策略》,西北師範學院學報,1985年2月。
     改組派的真相及其罪惡,廣州,中國國民黨廣東宣傳部印行。
     李泰棻,國民軍史稿,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六十六輯,台北,文海
     出版社影印。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五十
     八年初版。
     沈雲龍,中國共產黨之來源,台北,民主潮社出版,民國四十七年。
     沈雲龍《擴大會議之由來及其經過》傳記文學,三十三卷四期。
     何漢文《改組派回憶錄》,中共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十七輯。
     河北省黨務指導委員會宣傳部編,中國國民黨的階級基礎,北平,民
     國十七年。
     易正義,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之研究,政大歷史所碩士論
     文,民國七十六年。
     武和軒《我對改組派的一知半解》,中共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三十六輯。
     吳相湘,《陳公博甘願為汪精衛死》 傳記文學,第四十一卷六期。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民國七十年一月再版。
     林德龍《談談改組派的幾個問題》,鄭州大學學報. 1982年2月。
     胡耐安《談西山會議派和改組派》,傳記文學,十卷六期。
     胡漢民《聞所謂擴大會會議》.中央週報,一一四期。
     一一一一一一《黨權與軍權之消長及今後之補救》,三民主義月刊,一卷六
     期,民國二十二年六月。
     范予遂《我所知道的改組派》.中共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四十五輯。
     海隅孤客(梁冰瘁),解放別錄,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一
     八九輯,文海出版社影印。
     韋慕庭(Martin Wilbur)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民
     國建國史討論集,第三冊,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
     員編講印,民國七十年。
     陳少校, 閻錫山之興滅,香巷,致誠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陳公博《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新青年,九卷三號。
     一一一一一一,中國國民革命的前路,上海,復旦書屋,民國十八年三月。
     一一一一一一,中國國民黨所代表的是什麼,上海,復旦書屋,民國十六年
     十月初版。
     一一一一一一,中國歷史上的革命,上海,復旦書屋出版。
     一一一一一一,四年從政錄,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八月初版。
     一一一一一一《今後的國民黨》. 革命評論, 第一期。
     一一一一一一《空虛的道德與分明的責任》民族雜誌,四卷六期,民國二
     十五年六月一日。
     一一一一一一《我們要注意第二步的錯誤》.漢口民國日報,民國十六年八
     月六日。
     一一一一一一《革命與思想》民族雜誌,一卷二二期至七期,民國二十二年
     二月一日至七月一日。
     一一一一一一《答成聖昌先生》,大公報,民國十九年六月七日. 4 版。
     一一一一一一《物的根據和解釋》,大公報,民國十九年五月二、三日. 5版、4版。
     一一一一一一《國民黨左派兩年來之工作》,大公報,民國十九年七月一日。
     
     一一一一一一《新大陸三年迴憶錄》,廣州民國日報,民國十四年五月廿八
     日,8版。
     一一一一一一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估量,南中國出版部,民國十八年九月。
     一一一一一一《黨的改組方法和時期》,革命評論,十八期。
     一一一一一一,The Communist in China (共產運動在中國),此書是陳公博留學美國的碩士論文。
     陳克華,中國現代革命史實,香港,春風雜誌社,民國五十二年。
     陳伯衡《我所知道的陳公博》.中共政協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
     員會編,文史集粹,第六集,文史資料出版社. 1983年2月。
     陳訓正,國民革命軍戰史初稿,第二輯,台北,民國四十一年再版。
     張周新,國民黨新軍閥混戰史略,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
     張圻福《國民黨改組派探析》淡海學刊,第六期. 1985年。
     黃美真主編,汪偽十漢奸,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10月。
     郭廷以編,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一、二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初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初版。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八)台北,蒲公英出版社,民國
     七十五年六月。
     第四軍紀實編黨委員會編,第四軍紀實,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四十九輯
     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八年三月。
     偽擴大會議與王逆精衛,出版時地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部
     印行。
     雷嘯岑,卅年動亂中國,亞洲出版社,民國四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49年9 月。
     蔣中正《對於北方黨務的觀察》.自反錄,二集卷一五。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五十六年再版。
     蔣永敏,鮑羅廷與武漢政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
     三月再版。
     禁和森,機會主義史,出版年月不詳。
     魯直之、謝盛之、李睡仙編,陳炯明叛國史,見沈雲龍主編,近代中
     國史料叢刊三編三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劉建皋《改組派初探》,歷史研究, 1981 年6 月。
     劉維開,編遣會議的實施與影響,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
     十年。
     劉繼增等,武漢國民政府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鄭學稼,中共興亡史,一卷下,台北,中華雜誌社,民國五十九年一
     月初版。
     冀貢泉《閻錫山與擴大會議》,中共全國政協文史資料輯,十六輯。
     譚天度《回憶廣東的五四運動與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廣東文史,
     第廿四輯。
     嚴壽山《中國共產黨與陳公博》,嚮導週報,一百六十五期,民國
     十五年七月廿八日。
     顧孟餘《國民黨必須有階級基礎嗎? 》前進,一卷三期。
     
     五、公報、年鑑、報紙、期刊、日誌
     大公報,天津,民國十五年至十九年。
     上海民國日報,民國十六年十一月至十九年十二月。
     中央週報,南京,民國十七年一月至十九年十二月。
     中央黨務月刊,南京,民國十六年十二月至十九年十二月。
     中國國民黨年鑑(民國十八年) .南京。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刊,廣卅,民國十四年十二月三十
     日至十五年一月廿日。
     
     
     
     
     中國農民,廣州,第一、二、六、七期。
     北京大學日刊,北京,民國六年至八年。
     民族雜誌,南京,一卷一期至五卷四期,民國廿三年一月至廿六年四月。
     申報,上海,民國十六年四月至十九年十二月。
     革命評論,上海,第一期至十八期,民國十七年五月至九月。
     前進半月刊,上海,第一至三期,民國十七年六月至七月。
     國民政府公報,南京,民國十四年五月至十九年十二月。
     國聞週報天津,民國十五年至廿年。
     勞動與婦女,廣州,第一、三、六、九期,民國十年二月至四月。
     漢口民國日報,漢口,民國十六年一月至八月。
     廣州民國日報,廣州,民國十四年五月至十六年十二月。
     廣東群報,廣州,民國九年至十一年。
     嚮導週報,廣州,一二九至一六 期,民國十四年九月至十五年七月。
     
     六、外文部分
     Allen S. Whiting. Soviet Politics in China. 1917-1924(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四年蘇聯對中國政策),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4
     Chun-tu Hsueh (薛君度),Revolutionary Leaders of Modern China (近代中國領導人物).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71 Toronto.
     Emund. S. K. Fung, Anti-Imperialism and the Left Guomintang, Modern
     China. Vol . 11 . No. 1 ( 1985.1)
     Fook-Lam Gilbert Chan. A Chinese Revolutionary: The Career of
     Liao Chung-Kai (1878-1925) .Ann Arbor,MiChigan,1974.
     Harold. R. Issacs. The Tragedy of Chinese Revol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
     Hung-Mao Tie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China
     1927-1937, California: St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
     James R. Sirley, Controll of the Kuomintang after Sun Yan-
     Sen`s Death,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5.1
     Lloyd E. Eastmam. A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Wilbur.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 1923-192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Martin Wilbur. Julie Lien Ying. Documents on Communism/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 ? 1918-1927.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6 o
     Tang Leang-Li. The Inne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evolution.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Ltd.1930 .
     Wang Ke Wen. The Kuomintang in Transtion Ideology and Fation-
     alism in the Nation Revolution,1924-1932,Stanford.1985
     山田辰雄,中國國民黨左派?研究,東京,廣應通信,民國六十九年
     。閔斗基,中國國民革命(1923- 1928) 指導者?思想?行動,韓國,
     漢城大學,民國七十七年一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