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我國僑務政策之研究-民國六十年以後之發展分析
作者 顏國裕
貢獻者 吳定
顏國裕
日期 1990
1989
上傳時間 2-May-2016 17:09:14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海外華僑人口截至七十七年底止,已逾三千萬人,足跡遍佈全球,可謂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僑。歷年來華僑在民國建立、抗戰、反共復國及經濟建設方面,均是輸財輸力,甚至不惜性命安危,一貫忠心支持中華民國。
     政府為服務華僑、處理華僑事務,早在民國十五年成立僑務委員會,歷經改制,於民國二十一年正式改隸行政院,設有組織法。民國三十六年元旦公佈的憲法亦將華僑參政權、保僑護僑事務、華僑教育及經濟事業均列入規定,可見政府對僑務的重視,使得僑務工作成為國家政策之一。
     僑務工作雖淵源已久,有法有據,亦有專門單位-僑務委員會主司其責,但因僑務工作對象為僑居海外世界各地的華僑,一般國人所了解的僑務工作範圍僅限於華僑回國接待及僑生回國升學工作,因而在修改行政院組織法之時,有主張將僑務委員會併入外交部而成為外務部之議,筆者在僑務委員會工作,了解僑務工作非僅限於此,還包括僑團輔導、華僑文教、華僑經濟輔導、華僑證照服務及僑選立、監委遴選等工作,一般國人所了解的僑務工作僅是僑務工作中的一小部分。由於一般國人對僑務工作的陌生與不了解,加上華僑多具有雙重國籍,僑生回國升學被認為與本國學生權益相抵觸,而海外僑選立、監委遴選工作則是被批評為不符民主原則。本文即基於政策分析角度,讓有志於僑務工作及僑務研究者,了解僑務問題的形成原因、規劃內容、執行情形及其評估,以便對僑務工作有正確認識與了解。
     本文共分五章,各章內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
     敘述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架構、方法與限制,並界定相關名詞。
     第二章:僑務政策問題的形成
     分述僑務問題形成的各種原因、認定及議程的建立。
     第三章:僑務政策的規劃與合法化
     說明現階段僑務政策規劃內容及合法化情形。
     第四章:僑務政策的執行
     透過政策執行目標、經費、資訊、人員與實際執行情形,來說明僑務政策執行內涵。
     第五章:評估、建議與結論
     透過政策過程與影響來評估僑務政策,並依據研究心得與工作經驗提出建議,最後對本文作一扼要總結。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一、著作
     1.十年來華僑經濟編纂委員會,十年來華僑經濟,台北:僑務委員會第三處,民國七十年十月十日。
     2.丘宏達主編,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二月五版。
     3.世界華商青年會議總會編印,第二屆世界華裔青年會議實錄,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4.世界華商貿易會議二十年編輯小組,世界華商貿易會議二十年,台北:世界華商貿易會議總聯絡處,民國七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5.中國僑政學會編印,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二十二輯,台北:同編者,民國六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6.中國僑政學會編印,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三十一輯,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7.中國僑政學會編印,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三十三輯,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8.中國僑政學會編印,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三十四輯,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9.中國僑政學會編印,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三十五輯,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
     10.司徒政,美國華僑社會現況研究,台北:華僑通訊社,民國七十七年三月。
     11.朱志宏,公共政策概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再版。
     12.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七十六年行政概況,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七年三月。
     13.行政院新聞局編印,行政院俞院長七十五年言論集(下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14.行政院新聞局編印,蔣總統經國先生七十五年言論集,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15.吳元黎、吳春熙,海外華人與東南亞的經濟發展,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16.吳元黎主編,廣樹誠譯,美國華人經濟概況,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17.吳主惠著,蔡茂豐譯,華僑本質的分析,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18.李亦園,一個移殖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五月初版。
     19.李亦園等著,東南亞華人社會研究(上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20.李亦園等著,東南亞華人社會研究(下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21.吳定,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九月增訂再版。
     22.邢國強主編,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民國七十七年。
     23.吳述圃,美國的今天-美國與華僑,台北,新動力雜誌社,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增補再版。
     24.李國卿,泰國華人經濟的演變與前瞻,台北:世華經濟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25.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四版。
     26.定治中,僑資與祖國,台北,同作者,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27.林紀東,行政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八月五版。
     28.張世賢、林水波合著,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十月修訂版。
     29.馬克任,美國華人社會評論—一九七六年二月~一九八五年二月,台北:世界日報,民國七十四年。
     30.陳依範,美國華人發展史,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分店,一九八四年六月。
     31.陳烈甫,華僑學與華人學總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初版。
     32.郭振羽,新加坡的語音與社會,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33.麥留芳,方言群認問—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七十四年。
     34.麥留芳,星馬華人私會黨的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35.張潤書,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一月修訂再版。
     36.張潤書、繆全吉、吳定、彭文賢合著,行政學(上冊),台北:教育部空中教學委員會印行,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37.張潤書、繆全吉、吳定、彭文賢合著,行政學(下冊),台北:教育部空中教學委員會印行,民國七十五年二月。
     38.陳德規,菲華芬芳錄第一輯,台北:菲華文化基金會,民國七十
     六年八月初版。
     39.陳德規,菲華芬芳錄第二輯,台北:菲華文化基金會,民國七十七年四月初版。
     40.許濱松,論激勵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有效應用,台北:七友出版傳播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六月。
     41.陳懷東,海外華人經濟概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五年九月。
     42.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十月五版。
     43.黃紀等譯,政治學名著精選,台北:洪流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一月初版。
     44.葉琴,海外華人企業之現代化,台北:華僑協會總會等,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45.湯絢章譯,公共政策制定,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八月。
     46.華僑志編纂委員會,華僑志總志,台北:同編者,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增訂三版。
     47.華僑通訊社編印,三民主義—四海同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年七月增訂再版。
     48.華僑通訊社編印,僑政論文選集(紀念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僑務叢書之二),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年九月。
     49.華僑通訊社編印,蔣總統經國先生對華僑言論輯要,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50.華僑經濟年鑑編輯委員會,華僑經濟年鑑—民國六九至七0年,台北:世界華商貿易會議總聯絡處,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51.華僑經濟年鑑編輯委員會,華僑經濟年鑑—民國七一至七二年,台北:世界華商貿易會議總聯絡處,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52.華僑經濟年鑑編輯委員會,華僑經濟年鑑—民國七三至七四年,台北:世界華商質易會議總聯絡處,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53.彭震球,華文教學法新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五年九月三版。
     54.曾廣順,海外奮鬥的歷程,台北:海外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五月。
     55.曾慶暉,海外華商銀行之經營及其發展,台北:華僑協會總會等,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56.翟文伯、吳仙標、王碚合著,力爭上游,台北:時報文化基金會,民國七十五年。
     57.僑務委員會編印,十年來僑務工作,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年十月出版。
     58.僑務委員會編印,今日華僑,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年十月。
     59.僑務委員會編印,六年來的僑務—中華民國五十二年至五十七年,台北:同編者,民國五十八年三月。
     60.僑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僑務統計,七十六年版,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61.僑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僑務統計,七十七年版,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62.僑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僑務統計,七十八年版,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63.僑務委員會編印,印尼華人經濟與投資環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64.僑務委員會編印,祖國與僑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五年。
     65.僑務委員會編印,四海歡騰祝國慶,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三十一日。
     66.僑務委員會編印,泰國華人經濟與投資環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67.僑務委員會編印,飛躍的一年,台北:同編者,民團七十八年。
     68.僑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全球華僑重要活動彙誌,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69.僑務委員會編印,開拓與發揚,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
     70.僑務委員會編印,創新與發展,中華民國與華僑,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
     71.僑務委員會編印,華僑經濟概況,台北:同編者,民國六十三年十月。
     72.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秘書處,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實錄,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年、七十一年、七十二年、七十六年、七十七年十一月等五冊。
     73.僑務委員會編印,僑務簡報—永遠和僑胞在一起,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
     74.僑務委員會編印,僑務法規彙編,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75.僑務委員會編印,蔣總統對海外僑胞的指示,台北:同編者,民國五十六年七月三十日。
     76.僑務委員會編印,菲律賓華人經濟與投資環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77.僑務委員會編印,馬來西亞華人總濟與投資環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78.僑務委員會僑生輔導室編印,僑生輔導手冊,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79.僑務委員會編印,僑務五十年,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再版。
     80.管歐,憲法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十二版。
     81.劉文榮,馬來西亞華人經濟地位之演變,台北:世華經濟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82.劉伯驥,美國華僑史續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十一月。
     83.劉伯驥,美國華僑逸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一日。
     84.簡如茂,華僑心聲—僑選立委議壇問政三年回憶錄,台北,同作者,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初版。
     85.蘇義雄,平時國際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年十月再版。
     86.Chin,John M. 著,梁元生譯,砂撈越華人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87.Clarence,Glick E. 著,吳燕和、王維蘭譯,夏威夷的華裔移民,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88.Maurice,Freedman 著,郭振羽、羅伊菲譯,新加坡華人的家庭與婚姻,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二、僑務委員會永出版資料
     1.「一年來的僑務工作」,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十四日。
     2.「一年來僑務重點工作書面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元月十三日。
     3.「一年來僑務重點工作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4.「一年來僑務重點工作報告」,民國七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5.「一般僑務重點工作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十五日。
     6.「七十八年度僑務重點工作報告」,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7.「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七十五年會議決議案處理情形報告表」,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8.「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議案彙編(一)」,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9.「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十月慶典回國僑胞第一階段活動日程手冊」,民國七十七年十月慶典回國僑胞接待服務處編印。
     10.「立法院第八十一會期僑務委員會對立法委員施政質詢答覆文彙編」,(未註明出版日期)
     11.「海外情勢、僑務理念、工作精神」,曾委員長講詞,民國七十四年元月四日。
     12.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加強海外華僑教育之研究」,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13.陳哲燦、王春山「華僑函授教育及空中教學制度之研究」,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14.「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法規」,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15.「華裔青年服務中心工作報告」,民國七十六年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工作報告(八)。
     16.「華僑文教工作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17.「華僑經濟工作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18.「掌擇海外情勢,拓展僑務工作」,報告人:曾廣順,民國七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19.「當前僑務工作之創新發展綱要」—七十五年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中心議題,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20.「當前華僑教育的處境與措施」,報告人,僑務委員會曾廣順,民國七十五年二月五日。
     21.「誠懇熱情做好慶典接待工作—曾委員長歷年對接待服務處工作同仁講話」,民國七十八年十月。
     22.僑務委員會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年度「施政計劃」。
     23.「僑務委員會六十九年度重要措施彙編」,民國六十九年七月一日。
     24.「僑務委員會三年來人事工作檢討報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一日至七十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25.「僑務委員會二年來人事革新工作檢討報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一日至七十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26.僑務委員會編印「港澳僑胞回國置產問答」、「港九僑胞申請加工出口區科學工業園區投資設廠疑難問答」、「港九僑胞回國就業暨就學疑難問答」、「獎勵華僑所屬船舶懸掛國旗處理辦法」、「港澳僑胞申請入出境堅定居問答」、「港九僑胞投資獎勵與優惠措施疑難問答」、「港九僑胞辦理工廠登記疑難問答」,
     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27.「僑務委員會職員手冊」,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28.「僑選增額立法委員及監察委員遴選工作報告」,報告人:動員戡亂時期僑選增額立法委員及監察委員遴選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曾廣順,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29.「僑務委員會組織現況及人力運用檢討之研究」,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30.僑務委員會編印「僑居國外國民回國應公務人員高等暨普通考試獎勵辦法」、「不結匯進口貨品辦法」、「建築師檢竅須知」、「中醫師檢竅須知」、「會計師檢竅須知」、「役男出境處理辦法」、「兵役與兵役法規簡介」、「區域計割有關土地編定使用及工業用地」、「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
     黃金進口及買賣管理辦法」,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31.僑務委員會第三處編印「華僑回國投資簡介之一~之十」,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32.「僑務委員會僑務資訊系統使用手冊之五」,僑務資訊系統,民國七十六年八月。
     34.「僑務委員會職員手冊」,民國七十七年二月。
     33.「僑務委員會組織與職掌概況簡報」,報告人:曾廣順,民國七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35.「僑務重點工作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十五日。
     36.「僑務委員會最近五年來人事情況報告」,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37.「僑務委員會七十八年度施政計劃及主管預算案口頭報告」,報告人:委員長(未註明出版日期)
     38.「僑務委員會七十九年度施政計劃及主管預算案口頭報告」,報告人:委員長(未註明出版日期)。
     
     三、政府公報
     1.「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卷,第二十二期,民國七十八年三月十八日。
     2.「立法院公報新聞稿」,第四三四六期,民國七十八年四月十九日。
     3.「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譽,第六十二期,民國七十八年八月五日。
     4.「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巷,第六十八期,民國七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5.「立法院公報新聞稿」,第四四三0期,民國七十八年十月十三日。
     
     四、報紙
     1.中央日報,民國七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五月二十五日、五月二十日、九月二十九日、十月九日。
     2.中時晚報,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八日、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七日、十月九日、三月二十七日、十月十六日。
     3.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八日、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四日、民國七十八年九月二十日。
     4.民生報,民國七十八年六月十七日。
     5.自立早報,民國七十八年十月六日。
     6.自立晚報,民國七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民國七十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7.首都日報,民國七十八年九月二十日、八月二十一日。
     8.海光週報,民國七十七年七月一日、三月十八日、三月十一日。
     9.聯合晚報,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八日、十一月二十一日。
     10.聯合報,民國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三月二十日、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十九日、十月十三日、十月十二日、十一月二十一日。
     
     五、雜誌
     1.印尼僑聲,第九期,民國七十八年八月,頁二~五。
     2.海華雜豆志,第十五期(七十五年四月)、第二十三期(七十五年十二月)、第十九期(七十五年八月)、第十六期(七十五年月)、第二十四期(七十六年一月)、第三十六期(七十七年一月)、第四十三期(七十七年八月)、第二十八期(七十六年五月)、第二十期(七十五年九月)、第三十一期(七十六年八月)、第三十三期(七十六年十月)、第三十五期(七十六年十二月)、第二十五期(七十六年二月)、第二十七期(七十六年四月)、第十八期(七十五年七月)、第三十四期(七十六年十一月)、第二十六期(七十六年三月)、第二十二期(七十五年十一月)、第十七期(七十五年六月)、第二十四期(七十六年一月)、第三十期(七十六年七月)、第四十二期(七十七年七月)、第三十二期(七十六年九月)、第二十九期(七十六年六月)、第四十九期(七十八年二月)、第五十期(七十九年三月)。
     3.華商貿易,第二五五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一日。
     4.華僑雜誌,第十五期,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5.僑協雜誌,第十四期(七十五年十月六日)、第十八期(七十六年十月六日)
     
     六、碩士論文
     1.王誠,「中共僑務政策之研究(一九七八~一九八四年)」,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2.李哲禧,「台灣地區大學生對海外華僑映像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3.洪堯棟,「地方政治與公共政策—高屏溪雙園大橋上下游違法魚塭拆除計劃執行之個案分析(民國七十五年二月至七十七年六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4.陳文峰,「我國當前僑務政策與措施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5.崔炯華,「現階段中共僑務政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6.管訓美,「現階段我國僑務政策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第四屆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五月。
     
     貳、英文部份
     一、著作
     1. Barry, Brain and Hardin, Russell, ed., Rational Man and Irrational Society,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1982.
     2. Chang, Pao-Min, Continuity and Change: A Profile of Chinese Americans, New York: Vantage Press, 1983.
     3. Dubnick, Melvin J. & Bardes, Barbara A., Thinking About Public policy: A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New York: John & Wiley Sons, 1983.
     4. Heady, Ferrel, Public Administratio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台北:華泰書局翻印,民國六十八年第一版。
     5. Henry, Nicholas 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Affairs,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6.
     6. Isaak, Alan C.,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Homewood,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1975.
     7. Jones, Charles 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Monterey, California: Wadsworth, Inc., 1984.
     8. Kaufman, Herbert, The forest Ranger-a Study in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0.
     9. Koeing, Louis W., A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6.
     10. Nakamura, Robert T. & Smallwood, Frank, The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16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定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顏國裕zh_TW
dc.creator (作者) 顏國裕zh_TW
dc.date (日期) 1990en_US
dc.date (日期) 198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y-2016 17:09:14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y-2016 17:09:1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y-2016 17:09:1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516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81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海外華僑人口截至七十七年底止,已逾三千萬人,足跡遍佈全球,可謂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僑。歷年來華僑在民國建立、抗戰、反共復國及經濟建設方面,均是輸財輸力,甚至不惜性命安危,一貫忠心支持中華民國。
     政府為服務華僑、處理華僑事務,早在民國十五年成立僑務委員會,歷經改制,於民國二十一年正式改隸行政院,設有組織法。民國三十六年元旦公佈的憲法亦將華僑參政權、保僑護僑事務、華僑教育及經濟事業均列入規定,可見政府對僑務的重視,使得僑務工作成為國家政策之一。
     僑務工作雖淵源已久,有法有據,亦有專門單位-僑務委員會主司其責,但因僑務工作對象為僑居海外世界各地的華僑,一般國人所了解的僑務工作範圍僅限於華僑回國接待及僑生回國升學工作,因而在修改行政院組織法之時,有主張將僑務委員會併入外交部而成為外務部之議,筆者在僑務委員會工作,了解僑務工作非僅限於此,還包括僑團輔導、華僑文教、華僑經濟輔導、華僑證照服務及僑選立、監委遴選等工作,一般國人所了解的僑務工作僅是僑務工作中的一小部分。由於一般國人對僑務工作的陌生與不了解,加上華僑多具有雙重國籍,僑生回國升學被認為與本國學生權益相抵觸,而海外僑選立、監委遴選工作則是被批評為不符民主原則。本文即基於政策分析角度,讓有志於僑務工作及僑務研究者,了解僑務問題的形成原因、規劃內容、執行情形及其評估,以便對僑務工作有正確認識與了解。
     本文共分五章,各章內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
     敘述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架構、方法與限制,並界定相關名詞。
     第二章:僑務政策問題的形成
     分述僑務問題形成的各種原因、認定及議程的建立。
     第三章:僑務政策的規劃與合法化
     說明現階段僑務政策規劃內容及合法化情形。
     第四章:僑務政策的執行
     透過政策執行目標、經費、資訊、人員與實際執行情形,來說明僑務政策執行內涵。
     第五章:評估、建議與結論
     透過政策過程與影響來評估僑務政策,並依據研究心得與工作經驗提出建議,最後對本文作一扼要總結。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相關名詞界定………4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架構………11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限制………15
     第二章僑務政策問題的形成………19
     第一節問題形成的意義………19
     第二節僑務政策問題形成的原因………20
     第三節僑務政策問題的認定………47
     第四節僑務政策問題議程的建立………54
     第五節小結………57
     第三章僑務政策的規劃與合法化………62
     第一節政策規劃與合法化的意義………62
     第二節僑務政策規劃的法令依據………63
     第三節僑務政策規劃的內容………66
     第四節小結………81
     第四章僑務政策的執行………85
     第一節政策執行的意義………85
     第二節政策執行目標………85
     第三節執行機關………88
     第四節執行資源………102
     第五節執行情形………113
     第六節小結………165
     第五章僑務政策的評估、建議與結論………170
     第一節評估………170
     第二節建議………177
     第三節結論………183
     參考書目………189
     壹、中文部份………189
     一、著作………189
     二、僑務委員會未出版資料………196
     三、政府公報………199
     四、報紙………199
     五、雜誌………200
     六、碩士論文………201
     貳、英文部份
     一、著作………201
     
     圖目錄
     圖一~1:公共政策研究架構………14
     圓一~2:本論文研究架構………14
     圖四~7A:歷年海外華僑團體數………117
     圖四~13A:歷年十月慶典回國僑團僑胞統計圖………127
     圖四~18歷年海外青年回國觀摩人數………135
     
     表目錄
     表二~1:歷年僑報刊數統計表………36
     表二~2:海外僑團分類表………38
     表二~3:美國華人性別的分配情形(一八六0~一九七0)………43
     表四~1:僑務委員會組織系統表………95
     表四~2:僑務委員會七十八年度施政計劃與預算配合對照表………104
     表四~3:僑務委員會現有僑務委員、顧問、促進委員人數一覽表………106
     表囚~4:僑務委員會七十三年五月及七十八年六月職員素質比較統計表………110
     表四~5:歷年華僑人口數………114
     表四~6:僑務委員會七十八年度預算編列情形………115
     表四~7:海外華僑團體分佈………116
     表四~7B:新成立與新聯繫之僑團………117
     表囚~8:「華僑文教中心」設立分佈情形………118
     表四~9:七十八年度區域性僑團聯誼組織活動表………119
     表四~9A:七十八年度各地工商、宗親、同鄉、福利僑團
     組織活動………119
     表四~10歷年海外僑社工作研討會………121
     表四~10A:七十八年度海外僑團人士回國參加研討會統計表………122
     表四~10B:七十八年度海外僑團人士回國訪問表………122
     表四~11:港澳僑胞回國服務處服務累計表………124
     表四~12:七十八年度海外各地區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盟會議表………125
     表四~13:雙十國慶及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回國僑胞人數………126
     表四~14:海外華文學校數………128
     表四~14A:海外華文學校類別………129
     表四~14B:歷年海外華文學校數………130
     表四~15僑務委員會提供僑校,中文班教材,錄影帶項目及供應地區………131
     表四~16七十八年度海外僑校教師研習活動統計表………132
     表四~17歷年海外華裔青年回國研習人數………134
     表四~18A:七十八年度海外青年回國觀摩訪問資料統計表………136
     表四~19:七十八年度夏(冬)令營辦理情形統計表………137
     表四~20:歷年海外華僑社教設施………139
     表四~21:僑務委員會提供之社教教材,錄影帶數………140
     表囚~22:歷年僑報刊數統計表………141
     表四~23:中華函授學校歷年學生報名人數及結業人數表………143
     表四~24:歷年空中書院入學學生人數統計表………144
     表四~25:七十七學年度各級學校僑生分發入學人數及其來自地區別統計表………145
     表四~26:七十七學年度各級學校在學僑生地區人數統計表………148
     表四~26A:歷年中等學校及職業學校畢業僑生人數統計表………194
     表四~26B:歷年度大專院校畢業僑生人數統計表………150
     表四~27:海外留台畢業僑生校友會統計表………152
     表四~28:歷年華僑回國投資數………154
     表四~29:世界華商貿易會議概況………156
     表四~30:僑務委員會七十八年度辦理人民出國案件統計表………158
     表四~31:僑務委員會七十八年度辦理華僑入出境案件
     統計表………158
     表四~32:僑務委員會七十八年度辦理華僑身份証明案件統計表………159
     表四~33:僑務委員會七十八年度辦理華僑印鑑証明案件統計表………159
     表四~34:僑選增額立法委員及監察委員地區名額分配表………161
     表四~35:動員戡亂時期僑選增額立法委員遴定名冊(民國七十五年)………162
     表四~35A:動員戡亂時期僑選增額監察委員遴定名冊(民國七十五年)………16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169en_US
dc.title (題名) 我國僑務政策之研究-民國六十年以後之發展分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一、著作
     1.十年來華僑經濟編纂委員會,十年來華僑經濟,台北:僑務委員會第三處,民國七十年十月十日。
     2.丘宏達主編,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二月五版。
     3.世界華商青年會議總會編印,第二屆世界華裔青年會議實錄,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4.世界華商貿易會議二十年編輯小組,世界華商貿易會議二十年,台北:世界華商貿易會議總聯絡處,民國七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5.中國僑政學會編印,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二十二輯,台北:同編者,民國六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6.中國僑政學會編印,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三十一輯,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7.中國僑政學會編印,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三十三輯,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8.中國僑政學會編印,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三十四輯,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9.中國僑政學會編印,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三十五輯,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
     10.司徒政,美國華僑社會現況研究,台北:華僑通訊社,民國七十七年三月。
     11.朱志宏,公共政策概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再版。
     12.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七十六年行政概況,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七年三月。
     13.行政院新聞局編印,行政院俞院長七十五年言論集(下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14.行政院新聞局編印,蔣總統經國先生七十五年言論集,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15.吳元黎、吳春熙,海外華人與東南亞的經濟發展,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16.吳元黎主編,廣樹誠譯,美國華人經濟概況,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17.吳主惠著,蔡茂豐譯,華僑本質的分析,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18.李亦園,一個移殖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五月初版。
     19.李亦園等著,東南亞華人社會研究(上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20.李亦園等著,東南亞華人社會研究(下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21.吳定,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九月增訂再版。
     22.邢國強主編,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民國七十七年。
     23.吳述圃,美國的今天-美國與華僑,台北,新動力雜誌社,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增補再版。
     24.李國卿,泰國華人經濟的演變與前瞻,台北:世華經濟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25.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四版。
     26.定治中,僑資與祖國,台北,同作者,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27.林紀東,行政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八月五版。
     28.張世賢、林水波合著,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十月修訂版。
     29.馬克任,美國華人社會評論—一九七六年二月~一九八五年二月,台北:世界日報,民國七十四年。
     30.陳依範,美國華人發展史,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分店,一九八四年六月。
     31.陳烈甫,華僑學與華人學總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初版。
     32.郭振羽,新加坡的語音與社會,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33.麥留芳,方言群認問—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七十四年。
     34.麥留芳,星馬華人私會黨的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35.張潤書,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一月修訂再版。
     36.張潤書、繆全吉、吳定、彭文賢合著,行政學(上冊),台北:教育部空中教學委員會印行,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37.張潤書、繆全吉、吳定、彭文賢合著,行政學(下冊),台北:教育部空中教學委員會印行,民國七十五年二月。
     38.陳德規,菲華芬芳錄第一輯,台北:菲華文化基金會,民國七十
     六年八月初版。
     39.陳德規,菲華芬芳錄第二輯,台北:菲華文化基金會,民國七十七年四月初版。
     40.許濱松,論激勵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有效應用,台北:七友出版傳播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六月。
     41.陳懷東,海外華人經濟概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五年九月。
     42.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十月五版。
     43.黃紀等譯,政治學名著精選,台北:洪流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一月初版。
     44.葉琴,海外華人企業之現代化,台北:華僑協會總會等,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45.湯絢章譯,公共政策制定,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八月。
     46.華僑志編纂委員會,華僑志總志,台北:同編者,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增訂三版。
     47.華僑通訊社編印,三民主義—四海同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年七月增訂再版。
     48.華僑通訊社編印,僑政論文選集(紀念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僑務叢書之二),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年九月。
     49.華僑通訊社編印,蔣總統經國先生對華僑言論輯要,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50.華僑經濟年鑑編輯委員會,華僑經濟年鑑—民國六九至七0年,台北:世界華商貿易會議總聯絡處,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51.華僑經濟年鑑編輯委員會,華僑經濟年鑑—民國七一至七二年,台北:世界華商貿易會議總聯絡處,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52.華僑經濟年鑑編輯委員會,華僑經濟年鑑—民國七三至七四年,台北:世界華商質易會議總聯絡處,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53.彭震球,華文教學法新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五年九月三版。
     54.曾廣順,海外奮鬥的歷程,台北:海外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五月。
     55.曾慶暉,海外華商銀行之經營及其發展,台北:華僑協會總會等,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56.翟文伯、吳仙標、王碚合著,力爭上游,台北:時報文化基金會,民國七十五年。
     57.僑務委員會編印,十年來僑務工作,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年十月出版。
     58.僑務委員會編印,今日華僑,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年十月。
     59.僑務委員會編印,六年來的僑務—中華民國五十二年至五十七年,台北:同編者,民國五十八年三月。
     60.僑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僑務統計,七十六年版,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61.僑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僑務統計,七十七年版,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62.僑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僑務統計,七十八年版,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63.僑務委員會編印,印尼華人經濟與投資環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64.僑務委員會編印,祖國與僑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五年。
     65.僑務委員會編印,四海歡騰祝國慶,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三十一日。
     66.僑務委員會編印,泰國華人經濟與投資環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67.僑務委員會編印,飛躍的一年,台北:同編者,民團七十八年。
     68.僑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全球華僑重要活動彙誌,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69.僑務委員會編印,開拓與發揚,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
     70.僑務委員會編印,創新與發展,中華民國與華僑,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
     71.僑務委員會編印,華僑經濟概況,台北:同編者,民國六十三年十月。
     72.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秘書處,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實錄,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年、七十一年、七十二年、七十六年、七十七年十一月等五冊。
     73.僑務委員會編印,僑務簡報—永遠和僑胞在一起,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
     74.僑務委員會編印,僑務法規彙編,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75.僑務委員會編印,蔣總統對海外僑胞的指示,台北:同編者,民國五十六年七月三十日。
     76.僑務委員會編印,菲律賓華人經濟與投資環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77.僑務委員會編印,馬來西亞華人總濟與投資環境,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78.僑務委員會僑生輔導室編印,僑生輔導手冊,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79.僑務委員會編印,僑務五十年,台北:同編者,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再版。
     80.管歐,憲法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十二版。
     81.劉文榮,馬來西亞華人經濟地位之演變,台北:世華經濟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82.劉伯驥,美國華僑史續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十一月。
     83.劉伯驥,美國華僑逸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一日。
     84.簡如茂,華僑心聲—僑選立委議壇問政三年回憶錄,台北,同作者,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初版。
     85.蘇義雄,平時國際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年十月再版。
     86.Chin,John M. 著,梁元生譯,砂撈越華人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87.Clarence,Glick E. 著,吳燕和、王維蘭譯,夏威夷的華裔移民,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88.Maurice,Freedman 著,郭振羽、羅伊菲譯,新加坡華人的家庭與婚姻,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二、僑務委員會永出版資料
     1.「一年來的僑務工作」,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十四日。
     2.「一年來僑務重點工作書面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元月十三日。
     3.「一年來僑務重點工作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4.「一年來僑務重點工作報告」,民國七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5.「一般僑務重點工作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十五日。
     6.「七十八年度僑務重點工作報告」,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7.「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七十五年會議決議案處理情形報告表」,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8.「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議案彙編(一)」,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9.「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十月慶典回國僑胞第一階段活動日程手冊」,民國七十七年十月慶典回國僑胞接待服務處編印。
     10.「立法院第八十一會期僑務委員會對立法委員施政質詢答覆文彙編」,(未註明出版日期)
     11.「海外情勢、僑務理念、工作精神」,曾委員長講詞,民國七十四年元月四日。
     12.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加強海外華僑教育之研究」,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13.陳哲燦、王春山「華僑函授教育及空中教學制度之研究」,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14.「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法規」,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15.「華裔青年服務中心工作報告」,民國七十六年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工作報告(八)。
     16.「華僑文教工作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17.「華僑經濟工作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18.「掌擇海外情勢,拓展僑務工作」,報告人:曾廣順,民國七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19.「當前僑務工作之創新發展綱要」—七十五年僑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中心議題,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20.「當前華僑教育的處境與措施」,報告人,僑務委員會曾廣順,民國七十五年二月五日。
     21.「誠懇熱情做好慶典接待工作—曾委員長歷年對接待服務處工作同仁講話」,民國七十八年十月。
     22.僑務委員會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年度「施政計劃」。
     23.「僑務委員會六十九年度重要措施彙編」,民國六十九年七月一日。
     24.「僑務委員會三年來人事工作檢討報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一日至七十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25.「僑務委員會二年來人事革新工作檢討報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一日至七十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26.僑務委員會編印「港澳僑胞回國置產問答」、「港九僑胞申請加工出口區科學工業園區投資設廠疑難問答」、「港九僑胞回國就業暨就學疑難問答」、「獎勵華僑所屬船舶懸掛國旗處理辦法」、「港澳僑胞申請入出境堅定居問答」、「港九僑胞投資獎勵與優惠措施疑難問答」、「港九僑胞辦理工廠登記疑難問答」,
     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27.「僑務委員會職員手冊」,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28.「僑選增額立法委員及監察委員遴選工作報告」,報告人:動員戡亂時期僑選增額立法委員及監察委員遴選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曾廣順,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29.「僑務委員會組織現況及人力運用檢討之研究」,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30.僑務委員會編印「僑居國外國民回國應公務人員高等暨普通考試獎勵辦法」、「不結匯進口貨品辦法」、「建築師檢竅須知」、「中醫師檢竅須知」、「會計師檢竅須知」、「役男出境處理辦法」、「兵役與兵役法規簡介」、「區域計割有關土地編定使用及工業用地」、「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
     黃金進口及買賣管理辦法」,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31.僑務委員會第三處編印「華僑回國投資簡介之一~之十」,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32.「僑務委員會僑務資訊系統使用手冊之五」,僑務資訊系統,民國七十六年八月。
     34.「僑務委員會職員手冊」,民國七十七年二月。
     33.「僑務委員會組織與職掌概況簡報」,報告人:曾廣順,民國七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35.「僑務重點工作報告」,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十五日。
     36.「僑務委員會最近五年來人事情況報告」,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37.「僑務委員會七十八年度施政計劃及主管預算案口頭報告」,報告人:委員長(未註明出版日期)
     38.「僑務委員會七十九年度施政計劃及主管預算案口頭報告」,報告人:委員長(未註明出版日期)。
     
     三、政府公報
     1.「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卷,第二十二期,民國七十八年三月十八日。
     2.「立法院公報新聞稿」,第四三四六期,民國七十八年四月十九日。
     3.「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譽,第六十二期,民國七十八年八月五日。
     4.「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八巷,第六十八期,民國七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5.「立法院公報新聞稿」,第四四三0期,民國七十八年十月十三日。
     
     四、報紙
     1.中央日報,民國七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五月二十五日、五月二十日、九月二十九日、十月九日。
     2.中時晚報,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八日、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七日、十月九日、三月二十七日、十月十六日。
     3.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八日、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四日、民國七十八年九月二十日。
     4.民生報,民國七十八年六月十七日。
     5.自立早報,民國七十八年十月六日。
     6.自立晚報,民國七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民國七十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7.首都日報,民國七十八年九月二十日、八月二十一日。
     8.海光週報,民國七十七年七月一日、三月十八日、三月十一日。
     9.聯合晚報,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八日、十一月二十一日。
     10.聯合報,民國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三月二十日、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十九日、十月十三日、十月十二日、十一月二十一日。
     
     五、雜誌
     1.印尼僑聲,第九期,民國七十八年八月,頁二~五。
     2.海華雜豆志,第十五期(七十五年四月)、第二十三期(七十五年十二月)、第十九期(七十五年八月)、第十六期(七十五年月)、第二十四期(七十六年一月)、第三十六期(七十七年一月)、第四十三期(七十七年八月)、第二十八期(七十六年五月)、第二十期(七十五年九月)、第三十一期(七十六年八月)、第三十三期(七十六年十月)、第三十五期(七十六年十二月)、第二十五期(七十六年二月)、第二十七期(七十六年四月)、第十八期(七十五年七月)、第三十四期(七十六年十一月)、第二十六期(七十六年三月)、第二十二期(七十五年十一月)、第十七期(七十五年六月)、第二十四期(七十六年一月)、第三十期(七十六年七月)、第四十二期(七十七年七月)、第三十二期(七十六年九月)、第二十九期(七十六年六月)、第四十九期(七十八年二月)、第五十期(七十九年三月)。
     3.華商貿易,第二五五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一日。
     4.華僑雜誌,第十五期,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5.僑協雜誌,第十四期(七十五年十月六日)、第十八期(七十六年十月六日)
     
     六、碩士論文
     1.王誠,「中共僑務政策之研究(一九七八~一九八四年)」,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2.李哲禧,「台灣地區大學生對海外華僑映像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3.洪堯棟,「地方政治與公共政策—高屏溪雙園大橋上下游違法魚塭拆除計劃執行之個案分析(民國七十五年二月至七十七年六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4.陳文峰,「我國當前僑務政策與措施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5.崔炯華,「現階段中共僑務政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6.管訓美,「現階段我國僑務政策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第四屆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五月。
     
     貳、英文部份
     一、著作
     1. Barry, Brain and Hardin, Russell, ed., Rational Man and Irrational Society,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1982.
     2. Chang, Pao-Min, Continuity and Change: A Profile of Chinese Americans, New York: Vantage Press, 1983.
     3. Dubnick, Melvin J. & Bardes, Barbara A., Thinking About Public policy: A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New York: John & Wiley Sons, 1983.
     4. Heady, Ferrel, Public Administratio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台北:華泰書局翻印,民國六十八年第一版。
     5. Henry, Nicholas 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Affairs,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6.
     6. Isaak, Alan C.,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Homewood,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1975.
     7. Jones, Charles 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Monterey, California: Wadsworth, Inc., 1984.
     8. Kaufman, Herbert, The forest Ranger-a Study in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0.
     9. Koeing, Louis W., A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6.
     10. Nakamura, Robert T. & Smallwood, Frank, The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