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五四時期的反儒思潮
作者 陳昭順
貢獻者 張玉法、林能士
陳昭順
日期 1989
1988
上傳時間 3-May-2016 14:16:57 (UTC+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資料
     (一)工具書(包括日文)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五四時期期刊介紹,全3集6冊,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
     2.李華興主編,近代中國百年史辭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8月。
     3.韋政通主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72年9月。
     4.高柄翊、閔斗基編,清末改革派五種期刊目次綜纂,漢城,漢城大學校出版部,1978年。
     5.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1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8年7月。
     6.張習孔、田玨主編,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第5卷、清近代,北京出版社,1987年11月。
     7.藤田正典等編,新青年總目錄,五四運動文獻目錄,東京,汲古書院,1977年3月。
     (二)年譜、日記、書信
     1.丁文江編,梁任公先先年譜長編初稿,全2冊,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1年8月,2版。
     2.中國革命博物館整理、榮孟源審校,吳虞日記,上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下冊,1986年8月2版
     3.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胡適來往書信選,全3冊,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3年11月。
     一一,胡適的日記,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5年9月。
     4.王光遠,陳獨秀年譜(1879~1942),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10月。
     5.王蘧常,嚴磯道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4月。
     6.皮名振,皮鹿門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8年12月。
     7.周天度,「關於陳獨秀的一封信」,近代史研究,北京,1986年第3頁313~315。
     8.胡適,胡適留學日記,全4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9.胡頌平編,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全10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5月。
     10.姚紹華,崔東璧年譜,香港,崇文書店,1973年3月。
     11.康有為,康南海自訂年譜,康南海先生詩文集,第7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
     12.徐道鄰編述,徐樹錚先生文集年譜合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1年6月。
     13.高平叔,蔡元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14.陶英惠,蔡元培年譜,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5年7月。
     15.章炳麟,太炎先生自訂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69年7月。
     16.曹述敬,錢玄同年譜,山東,齊魯書社,1986年8月。
     17.曹聚仁,魯迅年譜,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78年10月。
     18.陳天錫,戴季陶先生編年傳記,自刊本,台北,民國56年3月,增訂再版。
     19.郭榮生,閻錫山先生年譜,自刊本,台北,民國73年11月。
     20.湯志鈞編,章太炎年譜長編,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
     21.楊廷福,譚嗣同年譜,香港,崇文書店,1972年3月。
     22.廖幼平,廖季平年譜,香港,崇文書店,1972年3月。
     23.劉述先編,態十力與劉靜窗論學書簡,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73年6月。
     24.劉紹唐主編,錢玄同先生傳與手扎合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1年1月,影印初版。
     25.薛福成,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2輯。
     (三)史料彙編
     1.丁文江,張君勵等著,科學與人生觀,全2冊,台北,問學出版社,1977年,影印初版。
     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全3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
     --,五四運動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
     3.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論,孔府檔案選編,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
     4.王忍之,張×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全3卷5冊,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1978年。
     5.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2月。
     6.北京人民出版社編,五四以來反動派、地主資產階級學者尊孔復古言論輯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1月。
     7.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組編,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8.邵玉銘編,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問題,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9年6月。
     9.胡適等著,人權論集,上海,新月書店,民國19年5月。
     --,胡適與中西文化,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73年9月,增訂版。
     10.徐世昌編,清儒學案,全5冊,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5年6月。
     11.張玉法編,晚清革命文學,台北,經世書局,1981年1月。
     12.程淯編,歷代尊孔記孔教外論合刻,上海,東方讀經會印,民國27年。
     13.楊家駱主編,中國近代史文獻彙編之一,戊戌變法文獻彙編,第1冊,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2年9月。
     14.鄧浩然編,孔教叢錄選碎,自刊本,香港,1968年7月。
     15.蔡尚思主編,中國現代思想史資料簡編,第一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
     16.蘇輿編,翼教叢編,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5輯。
     17.顧頡剛編,古史辨,第1冊,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11月。
     (四)專書
     1.中國文化書院講演錄編委會編,論中國傳統文化,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1月。
     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紀念五四運動六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選,全3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5月。
     3.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灣商務印書館,第4編,民國74年8月;第18編,民國75年5月。
     4.中華民國史科研究中心績,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2輯,台北,民國71年6月,再版。
     5.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74年5月。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出版社,民國76年4月。
     6.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9年1月,初版3刷。
     7.玉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54年1月。
     8.存萃學社編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思想論集,五編甲集,香港,崇文書店,1974年1月。
     9.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9年1月2版。
     --,中國近代思想吏上的胡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5月。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9年8月。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團76年3月。
     --,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72年10月。
     --,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5年9月。
     10.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3年8月。
     11.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運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2年3月。
     一一,康章合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7年5月。
     12.汪榮祖主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8年5月。
     14.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台北,中國學衛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62年8月,再版。
     15.李大釗,李大釗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5月。
     16.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
     17.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全2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66年。
     18.李定一等編,中國近代史論叢,第l輯第2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45年12月。
     19.李新、孫思白主編,民國人物傅,第2巷,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8月。
     20.吳虞,吳虞文錄,上海,亞東圖書館,民國14年3月。
     21.吳稚暉,吳稚暉先生文粹,全2冊,上海,全民書局,民國18年7月,再版。
     22.周作人,知堂回想錄,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80年。
     23.周陽山編,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一當代研究與趨向,台北,時報出服公司,民國75年。
     24.林紓,畏廬續集,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園23年1月,國難後第1版。
     25.林治平編,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77年12月。
     --,基督教與中國歷史圖片論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79年9月。
     26.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2年8月。
     27.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73年7月8版。
     一一,中國民本思想之史底發展,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第3種,台北,民國53年8月。
     28.易白沙,帝王春秋,長沙,岳麓書社,1984年7月。
     29.胡適,四十自述,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72年9月。
     --,胡適文存,全4集,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58年1日月,2版。
     --,胡適選集,全4冊,香港,西南書局,1981年9月。
     30.胡平生,民國初年的復辟派,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4年7月。
     31.侯外廬,中國近代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2月。
     32.唐繼堯,會澤督黔文牘,昆明,雲南督軍署秘書廳編印,民國9年。
     33.唐德剛譯著,胡適口述自傅,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2年1月,再版。
     34.唐振常,章太炎吳虞論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
     35.韋政通、李鴻禧主編,思潮的脈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2年1月。
     36.孫常煒編,蔡元培先生全集,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66年11月2版。
     37.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2年8月,台5版。
     33.張灝,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7年5月。
     39.張文伯,吳稚暉先生傳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4年,新版。
     48.張玉法,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山東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1年2月。
     41.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5輯,第6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9年7月。
     42.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1年2月。
     張舜編,清代揚州學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l0月。
     43.張柏楨,南海康先生傅,康南海先生詩文集,第6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
     44.戚宜君,張宗昌的傳奇,台北,精美出版社,民國74年6月。
     45.章炳麟,章氏叢書,全2冊,台北,世界書局,民國47年7月。
     46.陳獨秀,獨秀文存,全2冊,上海,亞東圖書館,民國23年3月。
     47.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香港,三聯書局,1979年8月。
     48.陳萬雄,新文化運動前的陳獨秀(1879~1915),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79年。
     49.郭沫若,沫若自傳-革命春秋,台北,古楓出版社,1986年,重印本。
     郭沫若,十批判書,重慶,群益出版社,1948年2月。
     50.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1973年。
     51.黃遠庸,黃遠生遺著,全2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3編,第21輯。
     52.黃遵憲,日本國志,全2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18輯。
     53.梁元生,林樂知在華事業與〈萬國公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2月。
     54.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8年9月,2版。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台北,中華書局,民國56年10月,3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3年5月,6版。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6年2月,2版。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1冊至第5冊,台北,中華書局,民國49年5月。
     55.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虹橋書局,1968年3月。
     56.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57.賀麟,當代中國哲學,台北,宗青出版社,1978年。
     58.彭明,五四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
     彭明,中國現代政治思想史十講,石家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
     59.楊森富,中國基督教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6月。
     68.趙恆惕等編,吳佩孚先生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未註出版日期。
     61.趙清,鄭城編,吳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62.蔡尚思等者,論清末民初中國社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
     63.魯迅,魯迅全集,全16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64.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8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69年3月。
     錢障,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全2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4月,4版。
     65.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
     G6.謝鍾璉譯,蔣廷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8年3月。
     67.魏外揚,宣教事業與近代中國,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81年7月2版。
     68.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民國71年新版。
     69.蕭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國近代士大夫與西方挑戰,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77年10月。
     70.譚詞同,譚嗣同全集,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6年10月。
     71.嚴復,嚴幾道詩文鈔,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2輯。
     (五)、專文(包括碩士論文)
     1.王文發,近代的墨學復興(1879~193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台北,民國62年5月。
     2.王章陵,「『新儒學』批判的批判」,共黨問題研究,第15卷第1期,台北,民國78年1月15日。
     3.包遵信,「儒家傳統與當代中國」中國論壇,第313期,台北,1988年10月10日。
     4.任訪秋,「晚清的『排荀』『批孔』與五四思想革命」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河南,1984年第1期。
     5.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困境」,中國時報,民國77年8月29曰,第18版。
     6.余英時主講,「五四反傳統的傳統」,亞洲人半月刊,第43號,台北,1984年9月l日。
     7.杜繼平,五四時期的反傳統思想,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6月。
     8.杜蒸民,「試論民初復古思潮對史學的影響」,安徽師大學報(哲社版),1984年第1期。
     9.沈松僑,「Joseph R. Levenson」,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6年9月。
     10.呂實強,「由明清之際中國知識分子反教言論看中西文化交流」,台北,抽印本,時間不詳。
     11.李玉瑛,近代中國基督教教育之發展(1842~1930),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民國72年4月。
     12.李君山,「儒家的現代命運-李文遜不朽的三部曲」,歷史月刊,第14期,台北.1989年3月。
     13.李明輝,「儒學如何開出民主與科學-與林毓生先生商榷」,當代月刊,第34期,台北,1989年2月。
     14.林麗容,民初讀經問題初探(1912~193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6月。
     15.韋政通,「胡適心目中的孔子」,中國時報,民國76年2月27日,第8版。
     16.孫玉石注,「新發現的魯迅佚文」,北京大學學報,1978年第1期。
     17.梁大為,「從〈吳虞日記〉看〈吳虞文錄〉的寫作與出版」,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2期。
     18.章開浣,「『孔家店』與張勛復辟」,文物,1974年第5期。
     19.章開浣、劉望齡,「論張勛復辟的歷史機緣和失敗的必然性」新建設,第65卷第3期,北京,1965年3月。
     20.陸寶千,「民國初年康有為之孔教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2期,台北,民國72年6月。
     21.陳絳,「洋務運動與儒學傳統」,中國近代史月刊,北京,1986年8月。
     22.黃克武,「民國初年孔教問題之爭論(l912~191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2期,台北,民國73年6月。
     23.黃進興,「儒學最後的先鋒-杜維明教授訪問記」,當代月刊,第3期,台北,1986年7月。
     24.張灦,「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期,台北,民國67年6月。
     --,「傳統與近代中國知識份子」,歷史月刊,第16期,台北,1989年5月。
     25.張玉法,「近代思潮」,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二篇,民初時期(四),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5年3月。
     26.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民國76年6月。
     --,「古史辨運動與五四反儒學思潮」,中國歷史學會史學彙刊,第20期,台北,民國77年5月。
     27.湯一介,「五四運動的反傳統與學術自由」,歷史月刊,第16期,台北,1987年5月。
     28.湯志鈞,「重論康有為與今古文問題」,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5期。
     29.鄔慶書,「陳重遠先生傳」,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3月,台北,進學書局影印本,1970年。
     30.楊肅獻,晚清的反變法思想,1891~1900,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9年。
     31.鄧艾民,「五四時期李大釗的反孔思想在中國近代哲學史上的地位」,近代史研究,第1輯,1979年1日月。
     32.蔡振念譯、周策縱著,「五四前後的孔教與反孔教運動」,大陸雜誌,第76卷第3期,台北,民國77年3月。
     33.錢玄同,「劉申叔遺書序」,劉申叔先生遺書,第1冊,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4年4月。
     34.羅光,「基督信仰與中國思想的接觸」,中華學數學天主教學術研究所學報,第5期,台北,1973年10月。
     (六)期刊、公報
     1.湘報類纂,全2冊,唐才常等撰,台北,大通書局,1968年12月,影印初版。
     2.教會新報,林樂知主編,台北,華文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7年3月。
     3.萬國公報,林樂知主編,台北,華文出版社影印木,民國57年9月。
     4.庸言,梁啟超主編,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60年。
     5.新青年,東京,大安株式會社影印本,1962年12月。
     6.新潮,台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本,1972年。
     7.國民日日報彙論,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影印本,民國57年9月。
     8.國粹學報,國學扶輪社編,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9年。
     9.學衡,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8年,景印初版。
     10.晨報副鐫,192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本,1981年。
     11.教育雜誌,(第11卷至第20卷,1919年~1928年) ,台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時間不詳。
     12.臨時政府內務部行政紀要,內務部編,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3編,第23輯。
     13.政府公報,民國3年至5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出版時間不詳。
     
     二、英文資料
     1. Chan, Wing-tsit.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1978.
     2. Chang, Hao.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3. Chou, Min-chih. Hu Shih and Intellectual Choice in Modern China.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1984.
     4.Chow-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1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 Research Guide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1915-1924,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5.Cohen, Paul A. China and Christianity: The Missionary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of Chinese Antiforeignism, 1869-187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6.Huang, PhilipC.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2.
     7.Lin, YLi-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台北, 全國出版社, 1981年3月。
     8.Roy, A.T. 「Attacks upon Confucianism in the 1911-1927 Period: From the Left」, 崇基學報, 第4卷第1期, 1964年11月。
     --,「Attack upon Confucianism in the 1911-1927 Period: From a Taoist Lawyer: Wu Yü」, 崇基學報, 第4卷第2期, 1965年5月。第5卷第1期, 1965年11月。
     --,「Liberal Re-Evalu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1911-1927 Period」, 崇基學報, 第6卷第1期,1966年11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44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玉法、林能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昭順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昭順zh_TW
dc.date (日期) 1989en_US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May-2016 14:16:57 (UTC+8)-
dc.date.available 3-May-2016 14:16:5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May-2016 14:16:5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544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17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導論………1
     第二章 清季儒家地位的轉變………10
     第一節 救國主義與儒家認同危機………11
     第二節 基督教的影響………24
     第三節 諸子思想再興的衝擊………38
     第三章 民初反儒思潮的醞釀與形成………54
     第一節 孔教運動與帝制復辟的刺激………55
     第二節 知識界對軍閥及舊官僚提倡尊孔的反應………69
     第四章 知識分子對儒家傳統的抨擊………81
     第一節 儒家思想與專制政治………81
     第二節 倫理革命與新道德的提倡………95
     第三節 獨尊儒術與思想解放………111`
     第五章 結論………121
     參考書目………13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443en_US
dc.title (題名) 五四時期的反儒思潮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資料
     (一)工具書(包括日文)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五四時期期刊介紹,全3集6冊,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
     2.李華興主編,近代中國百年史辭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8月。
     3.韋政通主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72年9月。
     4.高柄翊、閔斗基編,清末改革派五種期刊目次綜纂,漢城,漢城大學校出版部,1978年。
     5.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1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8年7月。
     6.張習孔、田玨主編,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第5卷、清近代,北京出版社,1987年11月。
     7.藤田正典等編,新青年總目錄,五四運動文獻目錄,東京,汲古書院,1977年3月。
     (二)年譜、日記、書信
     1.丁文江編,梁任公先先年譜長編初稿,全2冊,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1年8月,2版。
     2.中國革命博物館整理、榮孟源審校,吳虞日記,上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下冊,1986年8月2版
     3.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胡適來往書信選,全3冊,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3年11月。
     一一,胡適的日記,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5年9月。
     4.王光遠,陳獨秀年譜(1879~1942),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10月。
     5.王蘧常,嚴磯道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4月。
     6.皮名振,皮鹿門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8年12月。
     7.周天度,「關於陳獨秀的一封信」,近代史研究,北京,1986年第3頁313~315。
     8.胡適,胡適留學日記,全4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9.胡頌平編,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全10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5月。
     10.姚紹華,崔東璧年譜,香港,崇文書店,1973年3月。
     11.康有為,康南海自訂年譜,康南海先生詩文集,第7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
     12.徐道鄰編述,徐樹錚先生文集年譜合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1年6月。
     13.高平叔,蔡元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14.陶英惠,蔡元培年譜,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5年7月。
     15.章炳麟,太炎先生自訂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69年7月。
     16.曹述敬,錢玄同年譜,山東,齊魯書社,1986年8月。
     17.曹聚仁,魯迅年譜,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78年10月。
     18.陳天錫,戴季陶先生編年傳記,自刊本,台北,民國56年3月,增訂再版。
     19.郭榮生,閻錫山先生年譜,自刊本,台北,民國73年11月。
     20.湯志鈞編,章太炎年譜長編,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
     21.楊廷福,譚嗣同年譜,香港,崇文書店,1972年3月。
     22.廖幼平,廖季平年譜,香港,崇文書店,1972年3月。
     23.劉述先編,態十力與劉靜窗論學書簡,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73年6月。
     24.劉紹唐主編,錢玄同先生傳與手扎合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1年1月,影印初版。
     25.薛福成,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2輯。
     (三)史料彙編
     1.丁文江,張君勵等著,科學與人生觀,全2冊,台北,問學出版社,1977年,影印初版。
     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全3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
     --,五四運動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
     3.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論,孔府檔案選編,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
     4.王忍之,張×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全3卷5冊,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1978年。
     5.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2月。
     6.北京人民出版社編,五四以來反動派、地主資產階級學者尊孔復古言論輯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1月。
     7.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組編,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8.邵玉銘編,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問題,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9年6月。
     9.胡適等著,人權論集,上海,新月書店,民國19年5月。
     --,胡適與中西文化,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73年9月,增訂版。
     10.徐世昌編,清儒學案,全5冊,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5年6月。
     11.張玉法編,晚清革命文學,台北,經世書局,1981年1月。
     12.程淯編,歷代尊孔記孔教外論合刻,上海,東方讀經會印,民國27年。
     13.楊家駱主編,中國近代史文獻彙編之一,戊戌變法文獻彙編,第1冊,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2年9月。
     14.鄧浩然編,孔教叢錄選碎,自刊本,香港,1968年7月。
     15.蔡尚思主編,中國現代思想史資料簡編,第一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
     16.蘇輿編,翼教叢編,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5輯。
     17.顧頡剛編,古史辨,第1冊,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11月。
     (四)專書
     1.中國文化書院講演錄編委會編,論中國傳統文化,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1月。
     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紀念五四運動六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選,全3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5月。
     3.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灣商務印書館,第4編,民國74年8月;第18編,民國75年5月。
     4.中華民國史科研究中心績,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2輯,台北,民國71年6月,再版。
     5.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74年5月。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出版社,民國76年4月。
     6.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9年1月,初版3刷。
     7.玉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54年1月。
     8.存萃學社編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思想論集,五編甲集,香港,崇文書店,1974年1月。
     9.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9年1月2版。
     --,中國近代思想吏上的胡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5月。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9年8月。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團76年3月。
     --,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72年10月。
     --,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5年9月。
     10.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3年8月。
     11.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運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2年3月。
     一一,康章合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7年5月。
     12.汪榮祖主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8年5月。
     14.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台北,中國學衛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62年8月,再版。
     15.李大釗,李大釗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5月。
     16.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
     17.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全2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66年。
     18.李定一等編,中國近代史論叢,第l輯第2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45年12月。
     19.李新、孫思白主編,民國人物傅,第2巷,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8月。
     20.吳虞,吳虞文錄,上海,亞東圖書館,民國14年3月。
     21.吳稚暉,吳稚暉先生文粹,全2冊,上海,全民書局,民國18年7月,再版。
     22.周作人,知堂回想錄,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80年。
     23.周陽山編,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一當代研究與趨向,台北,時報出服公司,民國75年。
     24.林紓,畏廬續集,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園23年1月,國難後第1版。
     25.林治平編,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77年12月。
     --,基督教與中國歷史圖片論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79年9月。
     26.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2年8月。
     27.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73年7月8版。
     一一,中國民本思想之史底發展,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第3種,台北,民國53年8月。
     28.易白沙,帝王春秋,長沙,岳麓書社,1984年7月。
     29.胡適,四十自述,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72年9月。
     --,胡適文存,全4集,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58年1日月,2版。
     --,胡適選集,全4冊,香港,西南書局,1981年9月。
     30.胡平生,民國初年的復辟派,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4年7月。
     31.侯外廬,中國近代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2月。
     32.唐繼堯,會澤督黔文牘,昆明,雲南督軍署秘書廳編印,民國9年。
     33.唐德剛譯著,胡適口述自傅,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2年1月,再版。
     34.唐振常,章太炎吳虞論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
     35.韋政通、李鴻禧主編,思潮的脈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2年1月。
     36.孫常煒編,蔡元培先生全集,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66年11月2版。
     37.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2年8月,台5版。
     33.張灝,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7年5月。
     39.張文伯,吳稚暉先生傳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4年,新版。
     48.張玉法,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山東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1年2月。
     41.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5輯,第6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9年7月。
     42.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1年2月。
     張舜編,清代揚州學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l0月。
     43.張柏楨,南海康先生傅,康南海先生詩文集,第6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
     44.戚宜君,張宗昌的傳奇,台北,精美出版社,民國74年6月。
     45.章炳麟,章氏叢書,全2冊,台北,世界書局,民國47年7月。
     46.陳獨秀,獨秀文存,全2冊,上海,亞東圖書館,民國23年3月。
     47.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香港,三聯書局,1979年8月。
     48.陳萬雄,新文化運動前的陳獨秀(1879~1915),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79年。
     49.郭沫若,沫若自傳-革命春秋,台北,古楓出版社,1986年,重印本。
     郭沫若,十批判書,重慶,群益出版社,1948年2月。
     50.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1973年。
     51.黃遠庸,黃遠生遺著,全2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3編,第21輯。
     52.黃遵憲,日本國志,全2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18輯。
     53.梁元生,林樂知在華事業與〈萬國公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2月。
     54.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8年9月,2版。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台北,中華書局,民國56年10月,3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3年5月,6版。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6年2月,2版。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1冊至第5冊,台北,中華書局,民國49年5月。
     55.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虹橋書局,1968年3月。
     56.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57.賀麟,當代中國哲學,台北,宗青出版社,1978年。
     58.彭明,五四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
     彭明,中國現代政治思想史十講,石家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
     59.楊森富,中國基督教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6月。
     68.趙恆惕等編,吳佩孚先生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未註出版日期。
     61.趙清,鄭城編,吳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62.蔡尚思等者,論清末民初中國社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
     63.魯迅,魯迅全集,全16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64.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8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69年3月。
     錢障,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全2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4月,4版。
     65.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
     G6.謝鍾璉譯,蔣廷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8年3月。
     67.魏外揚,宣教事業與近代中國,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81年7月2版。
     68.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民國71年新版。
     69.蕭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國近代士大夫與西方挑戰,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77年10月。
     70.譚詞同,譚嗣同全集,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6年10月。
     71.嚴復,嚴幾道詩文鈔,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2輯。
     (五)、專文(包括碩士論文)
     1.王文發,近代的墨學復興(1879~193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台北,民國62年5月。
     2.王章陵,「『新儒學』批判的批判」,共黨問題研究,第15卷第1期,台北,民國78年1月15日。
     3.包遵信,「儒家傳統與當代中國」中國論壇,第313期,台北,1988年10月10日。
     4.任訪秋,「晚清的『排荀』『批孔』與五四思想革命」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河南,1984年第1期。
     5.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困境」,中國時報,民國77年8月29曰,第18版。
     6.余英時主講,「五四反傳統的傳統」,亞洲人半月刊,第43號,台北,1984年9月l日。
     7.杜繼平,五四時期的反傳統思想,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6月。
     8.杜蒸民,「試論民初復古思潮對史學的影響」,安徽師大學報(哲社版),1984年第1期。
     9.沈松僑,「Joseph R. Levenson」,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6年9月。
     10.呂實強,「由明清之際中國知識分子反教言論看中西文化交流」,台北,抽印本,時間不詳。
     11.李玉瑛,近代中國基督教教育之發展(1842~1930),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民國72年4月。
     12.李君山,「儒家的現代命運-李文遜不朽的三部曲」,歷史月刊,第14期,台北.1989年3月。
     13.李明輝,「儒學如何開出民主與科學-與林毓生先生商榷」,當代月刊,第34期,台北,1989年2月。
     14.林麗容,民初讀經問題初探(1912~193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6月。
     15.韋政通,「胡適心目中的孔子」,中國時報,民國76年2月27日,第8版。
     16.孫玉石注,「新發現的魯迅佚文」,北京大學學報,1978年第1期。
     17.梁大為,「從〈吳虞日記〉看〈吳虞文錄〉的寫作與出版」,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2期。
     18.章開浣,「『孔家店』與張勛復辟」,文物,1974年第5期。
     19.章開浣、劉望齡,「論張勛復辟的歷史機緣和失敗的必然性」新建設,第65卷第3期,北京,1965年3月。
     20.陸寶千,「民國初年康有為之孔教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2期,台北,民國72年6月。
     21.陳絳,「洋務運動與儒學傳統」,中國近代史月刊,北京,1986年8月。
     22.黃克武,「民國初年孔教問題之爭論(l912~191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2期,台北,民國73年6月。
     23.黃進興,「儒學最後的先鋒-杜維明教授訪問記」,當代月刊,第3期,台北,1986年7月。
     24.張灦,「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期,台北,民國67年6月。
     --,「傳統與近代中國知識份子」,歷史月刊,第16期,台北,1989年5月。
     25.張玉法,「近代思潮」,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二篇,民初時期(四),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5年3月。
     26.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民國76年6月。
     --,「古史辨運動與五四反儒學思潮」,中國歷史學會史學彙刊,第20期,台北,民國77年5月。
     27.湯一介,「五四運動的反傳統與學術自由」,歷史月刊,第16期,台北,1987年5月。
     28.湯志鈞,「重論康有為與今古文問題」,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5期。
     29.鄔慶書,「陳重遠先生傳」,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3月,台北,進學書局影印本,1970年。
     30.楊肅獻,晚清的反變法思想,1891~1900,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9年。
     31.鄧艾民,「五四時期李大釗的反孔思想在中國近代哲學史上的地位」,近代史研究,第1輯,1979年1日月。
     32.蔡振念譯、周策縱著,「五四前後的孔教與反孔教運動」,大陸雜誌,第76卷第3期,台北,民國77年3月。
     33.錢玄同,「劉申叔遺書序」,劉申叔先生遺書,第1冊,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4年4月。
     34.羅光,「基督信仰與中國思想的接觸」,中華學數學天主教學術研究所學報,第5期,台北,1973年10月。
     (六)期刊、公報
     1.湘報類纂,全2冊,唐才常等撰,台北,大通書局,1968年12月,影印初版。
     2.教會新報,林樂知主編,台北,華文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7年3月。
     3.萬國公報,林樂知主編,台北,華文出版社影印木,民國57年9月。
     4.庸言,梁啟超主編,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60年。
     5.新青年,東京,大安株式會社影印本,1962年12月。
     6.新潮,台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本,1972年。
     7.國民日日報彙論,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影印本,民國57年9月。
     8.國粹學報,國學扶輪社編,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9年。
     9.學衡,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8年,景印初版。
     10.晨報副鐫,192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本,1981年。
     11.教育雜誌,(第11卷至第20卷,1919年~1928年) ,台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時間不詳。
     12.臨時政府內務部行政紀要,內務部編,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未註出版日期。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3編,第23輯。
     13.政府公報,民國3年至5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出版時間不詳。
     
     二、英文資料
     1. Chan, Wing-tsit.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1978.
     2. Chang, Hao.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3. Chou, Min-chih. Hu Shih and Intellectual Choice in Modern China.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1984.
     4.Chow-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1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 Research Guide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1915-1924,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5.Cohen, Paul A. China and Christianity: The Missionary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of Chinese Antiforeignism, 1869-187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6.Huang, PhilipC.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2.
     7.Lin, YLi-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台北, 全國出版社, 1981年3月。
     8.Roy, A.T. 「Attacks upon Confucianism in the 1911-1927 Period: From the Left」, 崇基學報, 第4卷第1期, 1964年11月。
     --,「Attack upon Confucianism in the 1911-1927 Period: From a Taoist Lawyer: Wu Yü」, 崇基學報, 第4卷第2期, 1965年5月。第5卷第1期, 1965年11月。
     --,「Liberal Re-Evalu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1911-1927 Period」, 崇基學報, 第6卷第1期,1966年11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