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捷運場站聯合開發權利變換方式之研究
作者 江麗玲
貢獻者 林英彥
江麗玲
日期 1990
1989
上傳時間 3-May-2016 14:19:55 (UTC+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論文譯作
     1. 日本建築物區分所有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譯印,73年9月。
     2. 中外土地法制之比較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民國78年9月。
     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日本國土的利用,上下冊,民國78年7月。
     4. 李佩芬,臺灣地下街開發及營運管理之研究-以台北車站及中華路計劃中之地下街為例,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5. 李春茂,台北地區捷運系統經營管理之研究,交大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0年6月。
     6. 何肇喜,公共建設新財源之研究-以大台北捷運車站地區整體性聯合開發為例,文化大學實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2年6月。
     7. 呂衛青,發展權觀念在土地使用計劃上可行性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68年5月。
     8. 邱萬金,捷運系統工程穿越私人土地下方部分空間權利制度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9. 吳家昌,東南亞各國之土地估價,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民國79年2月。
     10. 林司,以「權利變換」方式辦理都市更新的作業程序,台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民國71年11月30日。
     11. 林司、鄭吉雄,「以權利變換」方式擬定『都市更新實施計畫』之實例研究-試以宮前地區整體開發為例模擬權利變換計劃書--,台北: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民國74年6月。
     12. 林英彥著,不動產估價,台北:文笙書局,民國74年4月四版。
     13. 林英彥著,不動產估價實例選集,台北:文笙書局,民國77年4月二版。
     14. 香港大眾捷運鐵路公司條例暨大眾捷運鐵路條例,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
     15. 南港板橋線捷運系統用地規劃開發之民意調查分析,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
     16. 許文昌,區分所有建物設定「地價持分」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1年6月。
     17. 孫思俐,應用權利變換方試以實施都市更新之研究-以臺北市雙園國西側更新區為例,中興都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6月。
     18. 梁華綸,台北捷運車站與周圍地區聯合發展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民國74年9月。
     19. 陳碧玲,捷運系統聯合開發基地規劃利用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20. 淡水線捷運路線場站及相關設施聯合開發之規劃第三冊-國外捷運系統聯合開發實例評述--,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委託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研究。
     21. 黃健二,都市更新之研究,台北:大佳出版社,民國74年2月再版。
     22. 黃國堅,以權利變換方式推行都市更新產權處理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23. 張福星,日本之土地信託及開發業務考察報告,臺灣土地銀行,民國78年9月。
     24. 張奎綺,應用土地發展權制度以保存古之研究-以高雄市旗津區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民國73年6月。
     25. 曾育裕,工程中受害補償制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眾捷運系統為例,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26. 新加坡1983年大眾捷運公司法,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
     27. 新店線捷運系統及車站地區之都市計畫檢討及土地開發計畫規劃,台北市政府捷運工務局委託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研究。
     28. 楊伯耕,更新計劃中「權利變換方式」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6月。
     29. 鄭景秋譯,日本之權利變換計劃及其計劃過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民國71年8月。
     30. 聯合開發相關制度與法令之研究,台北市政府捷運工務局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研究,民國77年4月。
     31. 78年捷運年刊,台北市政府捷運工務局,民國78年。
     
     二、報章雜誌
     1. 尤清,都市建設之更新與開發措施-評述德國建設法第136條至171條,地政論壇11期,民國78年6月,頁43 。
     2. 王明來,「土地發展權移轉制度應用說明與現行方法之比較分析」,土地改革月刊31卷7期,民國70年7月:頁19-22
     3. 邱大展,「日本區分所有建物相關法簡介」,地政論壇7 (民國74年5月20日)頁113- 120。
     4. 邱大展,「由土地法到空間法—土地法之新方向」。人與地41 ,民國76年7月:頁18-21 。
     5. 邱萬金,「區分地上權與其它權利間利害關係之探討」,現代地政92 ,9卷2期,民國78年2月16日:頁:8-13 。
     6. 呂衛青,「地發展權移轉與土地使用管制」, 土地改革月刊28卷7期,民國67年10月:頁12-22 。
     7. 林英彥譯,「空中權之理論與運用」,人與地41期,民國76年7月:頁11-17 。
     8. 林森田,「土地徵收補償及其爭議之處理」,經社法制論叢92第3期,民國78年1 月:頁93- 111。
     9. 高浴新,「實施土地發展權之展望」, 土地改革月刊31卷7期,民國70年7月:頁16-18 。
     10. 許文昌,「土地發展權移轉制度與其它類似制度比較」,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71年7月:頁14-15 。
     11. 黃冠仁,「利用發展權移轉辦法保留都市開空間問題之研究」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68年7月:頁22-23 。
     12. 陳錫禎,「美國T D R觀念與我國平均地權理想之比較」,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68年7月:頁19-21 。
     13. 蔡尚正,「運用發展權移轉辦法解決名勝古蹟之保存問題」,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68年7月:頁24-26 。
     14. 溫豐文,「論土地徵收之補償範圍—以損失估定標準之分析為中心--」,土地改革月刊26卷5期,民國65年10月:頁27-32。
     15. 鄭明安,「美國馬里蘭州實施土地發展植移轉方案之研究』,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68 年7 月:頁24-26。
     16. 鄭博文,「發展權移轉辦法與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地政學苑16期,民國69年6 月15 頁81-85 。
     17. 顏愛靜,「美國地方政府實施發展權移轉制度所採量化方法
     之研究.土地改革月刊29卷9期,民國68年:頁11-15。
     18. 簡豐源,”運用「發展權移轉制度」解決「公共設施保留地
     」問題之研究”,土地改革月刊29卷 8期,民國68年8月:頁22——24。
     19. 蘇志超,「平均地權之理想與發展權移轉觀念之比較」。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68年10月:頁4-10 。
     20. 蘇志超,”土地立體空間之分層使用與土地「區分所有權」之構想”,人與地41 期,民國76年7月:頁6-10 。
     21. 編輯部,”釋論「區分地上權」-訪經建會法規小組陳銘祥先生”人與地41期,民國76年7月:頁28-31。
     22. 編輯部,「區分地上權--訪台北布捷運局陳副局長世圮」,人與地41期,民國76 年7月:頁22——27。
     【英文部分】
     1. Barry A. Diskin F. Maroney and Harold P. Tuttle, Jr. "Tort Reform and Real Esate Professionals ", The Appraisal Journal , October 1988 , pp.536-547 。
     2. Edith J. Friedman , Encyclopedia Of Real Esate Appraising, Prentice-Hall , Inc.. Third Edition, p6。
     3. Public Technology Inc. , Joint Development :A Handboob For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Washington D.C. :Urban Mass Transportation Administration of DOT, 1983 。
     4. Robinson , Peter C. , A.S.A. , How Appraise Comrnerial Properties , Englewood Cliffs , N.J. , 1971 。
     5. Steven Thair ,"What’s the Use ? –Most Proable Use Versus Highest and Best Use "The Appraisal Journal 2 (April 1988) . pp. 190-199 。
     6. Urban Land Institute , Joint Development Making The Real Estate-Transit Connection , Washington D.C. :Urban Land Institute, 197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25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英彥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江麗玲zh_TW
dc.creator (作者) 江麗玲zh_TW
dc.date (日期) 1990en_US
dc.date (日期) 198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May-2016 14:19:55 (UTC+8)-
dc.date.available 3-May-2016 14:19:5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May-2016 14:19:5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525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24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內容……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流程……8
     第四節 相關文獻回顧……11
     
     第二章 聯合開發與權利變換問題的探討……15
     第一節 大眾捷運系統土地開發之困境……15
     第二節 聯合開發觀念之釐清……24
     第三節 聯合開發與權利變換面臨課題的探討……35
     
     第三章 權利變換型式之研究……45
     第一節 合建方式……39
     第二節 發展權移轉方式……47
     第三節 土地信託方式……55
     第四節 設定地上權方式……58
     第五節 等值交換方式……62
     
     第四章 權利變換之構想與作業內容……71
     第一節 權利變換之實施程序……71
     第二節 開發前權利價值之評估……78
     第三節 開發後之估價與換算……87
     第四節 權利變換之配置計劃與登記問題……95
     
     第五章 權利變換相關法令之探討及配合措施……109
     第一節 現行相關法令之探討……109
     第二節 外國法令及規定之借鏡……120
     第三節 配合措施……13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42
     第一節 結論……142
     第二節 建議……147
     參考文獻
     
     表目錄
     表1-1:捷運系統經費分擔情形……1
     表2-1:一般開發與聯合開發之比較……25
     表2-2:聯合開發的類型……26
     表3-1:發展權與其他制度之比較……50
     表3-2:日本地上權登記範例……60
     表3-3:日本權利變換的立法沿革及目的……63
     表3-4:日本第一、第二種開發事業之比較……64
     表3-5:權利變換之配置原則……66
     表3-6:各種權利變換型式之比較……69
     表4-1:評估價格的類型……75
     表4-2:地上權權利價值之估算……81
     表4-3:耐用年數表……85
     表4-4:單價分級標準表……85
     表4-5:家庭人口與住宅面積之比例……102
     表4-6:自用住宅面積標準……102
     表5-1:我國有關土地徵收之法律體系……111
     表5-2:各項徵收法令對土地及改良物之補償標準……112
     表5-3:住宅面積平均數及分配狀況……115
     表5-4:估價法令之頒修……116
     表5-5:臺北市畸零地之宗地深度表……117
     表5-6:臺北市深度指數表……118
     表5-7:損害補償範圍……125
     表5-8:各國補償範圍之比較……126
     表5-9:日本不動產鑑定士考試概要……131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圖……10
     圖2-1:聯合開發參與者(及潛在參與者)及其關係……36
     圖2-2:運輸設施與地價、土地使用循環關係圖……38
     圖2-3:開發區之土地權屬其及內部關係……40
     圖3-1:空間權的內涵……59
     圖3-2:日本權利變換手續之流程……67
     圖4-1:聯合開發與權利變換之實施程序……72
     圖4-2:日本權利變換之配置情況……96
     圖4-3:抵押權之權利變換情況比較圖……99
     圖4-4:場站開發權利變換之配置原則圖……105
     圖5-1:日本抵押權之權利轉移情形……129
     圖5-2:英國土地徵收補償爭議之處理程序……131
     圖5-3:新加坡土地徵收補償爭議之處理程序……13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257en_US
dc.title (題名) 捷運場站聯合開發權利變換方式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論文譯作
     1. 日本建築物區分所有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譯印,73年9月。
     2. 中外土地法制之比較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民國78年9月。
     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日本國土的利用,上下冊,民國78年7月。
     4. 李佩芬,臺灣地下街開發及營運管理之研究-以台北車站及中華路計劃中之地下街為例,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5. 李春茂,台北地區捷運系統經營管理之研究,交大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0年6月。
     6. 何肇喜,公共建設新財源之研究-以大台北捷運車站地區整體性聯合開發為例,文化大學實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2年6月。
     7. 呂衛青,發展權觀念在土地使用計劃上可行性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68年5月。
     8. 邱萬金,捷運系統工程穿越私人土地下方部分空間權利制度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9. 吳家昌,東南亞各國之土地估價,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民國79年2月。
     10. 林司,以「權利變換」方式辦理都市更新的作業程序,台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民國71年11月30日。
     11. 林司、鄭吉雄,「以權利變換」方式擬定『都市更新實施計畫』之實例研究-試以宮前地區整體開發為例模擬權利變換計劃書--,台北: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民國74年6月。
     12. 林英彥著,不動產估價,台北:文笙書局,民國74年4月四版。
     13. 林英彥著,不動產估價實例選集,台北:文笙書局,民國77年4月二版。
     14. 香港大眾捷運鐵路公司條例暨大眾捷運鐵路條例,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
     15. 南港板橋線捷運系統用地規劃開發之民意調查分析,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
     16. 許文昌,區分所有建物設定「地價持分」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1年6月。
     17. 孫思俐,應用權利變換方試以實施都市更新之研究-以臺北市雙園國西側更新區為例,中興都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6月。
     18. 梁華綸,台北捷運車站與周圍地區聯合發展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民國74年9月。
     19. 陳碧玲,捷運系統聯合開發基地規劃利用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20. 淡水線捷運路線場站及相關設施聯合開發之規劃第三冊-國外捷運系統聯合開發實例評述--,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委託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研究。
     21. 黃健二,都市更新之研究,台北:大佳出版社,民國74年2月再版。
     22. 黃國堅,以權利變換方式推行都市更新產權處理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23. 張福星,日本之土地信託及開發業務考察報告,臺灣土地銀行,民國78年9月。
     24. 張奎綺,應用土地發展權制度以保存古之研究-以高雄市旗津區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民國73年6月。
     25. 曾育裕,工程中受害補償制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眾捷運系統為例,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26. 新加坡1983年大眾捷運公司法,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
     27. 新店線捷運系統及車站地區之都市計畫檢討及土地開發計畫規劃,台北市政府捷運工務局委託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研究。
     28. 楊伯耕,更新計劃中「權利變換方式」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6月。
     29. 鄭景秋譯,日本之權利變換計劃及其計劃過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民國71年8月。
     30. 聯合開發相關制度與法令之研究,台北市政府捷運工務局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研究,民國77年4月。
     31. 78年捷運年刊,台北市政府捷運工務局,民國78年。
     
     二、報章雜誌
     1. 尤清,都市建設之更新與開發措施-評述德國建設法第136條至171條,地政論壇11期,民國78年6月,頁43 。
     2. 王明來,「土地發展權移轉制度應用說明與現行方法之比較分析」,土地改革月刊31卷7期,民國70年7月:頁19-22
     3. 邱大展,「日本區分所有建物相關法簡介」,地政論壇7 (民國74年5月20日)頁113- 120。
     4. 邱大展,「由土地法到空間法—土地法之新方向」。人與地41 ,民國76年7月:頁18-21 。
     5. 邱萬金,「區分地上權與其它權利間利害關係之探討」,現代地政92 ,9卷2期,民國78年2月16日:頁:8-13 。
     6. 呂衛青,「地發展權移轉與土地使用管制」, 土地改革月刊28卷7期,民國67年10月:頁12-22 。
     7. 林英彥譯,「空中權之理論與運用」,人與地41期,民國76年7月:頁11-17 。
     8. 林森田,「土地徵收補償及其爭議之處理」,經社法制論叢92第3期,民國78年1 月:頁93- 111。
     9. 高浴新,「實施土地發展權之展望」, 土地改革月刊31卷7期,民國70年7月:頁16-18 。
     10. 許文昌,「土地發展權移轉制度與其它類似制度比較」,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71年7月:頁14-15 。
     11. 黃冠仁,「利用發展權移轉辦法保留都市開空間問題之研究」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68年7月:頁22-23 。
     12. 陳錫禎,「美國T D R觀念與我國平均地權理想之比較」,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68年7月:頁19-21 。
     13. 蔡尚正,「運用發展權移轉辦法解決名勝古蹟之保存問題」,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68年7月:頁24-26 。
     14. 溫豐文,「論土地徵收之補償範圍—以損失估定標準之分析為中心--」,土地改革月刊26卷5期,民國65年10月:頁27-32。
     15. 鄭明安,「美國馬里蘭州實施土地發展植移轉方案之研究』,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68 年7 月:頁24-26。
     16. 鄭博文,「發展權移轉辦法與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地政學苑16期,民國69年6 月15 頁81-85 。
     17. 顏愛靜,「美國地方政府實施發展權移轉制度所採量化方法
     之研究.土地改革月刊29卷9期,民國68年:頁11-15。
     18. 簡豐源,”運用「發展權移轉制度」解決「公共設施保留地
     」問題之研究”,土地改革月刊29卷 8期,民國68年8月:頁22——24。
     19. 蘇志超,「平均地權之理想與發展權移轉觀念之比較」。土地改革月刊29卷10期,民國68年10月:頁4-10 。
     20. 蘇志超,”土地立體空間之分層使用與土地「區分所有權」之構想”,人與地41 期,民國76年7月:頁6-10 。
     21. 編輯部,”釋論「區分地上權」-訪經建會法規小組陳銘祥先生”人與地41期,民國76年7月:頁28-31。
     22. 編輯部,「區分地上權--訪台北布捷運局陳副局長世圮」,人與地41期,民國76 年7月:頁22——27。
     【英文部分】
     1. Barry A. Diskin F. Maroney and Harold P. Tuttle, Jr. "Tort Reform and Real Esate Professionals ", The Appraisal Journal , October 1988 , pp.536-547 。
     2. Edith J. Friedman , Encyclopedia Of Real Esate Appraising, Prentice-Hall , Inc.. Third Edition, p6。
     3. Public Technology Inc. , Joint Development :A Handboob For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Washington D.C. :Urban Mass Transportation Administration of DOT, 1983 。
     4. Robinson , Peter C. , A.S.A. , How Appraise Comrnerial Properties , Englewood Cliffs , N.J. , 1971 。
     5. Steven Thair ,"What’s the Use ? –Most Proable Use Versus Highest and Best Use "The Appraisal Journal 2 (April 1988) . pp. 190-199 。
     6. Urban Land Institute , Joint Development Making The Real Estate-Transit Connection , Washington D.C. :Urban Land Institute, 1979。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