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論馬克思的階級意識
作者 王振輝
貢獻者 楊世雄
王振輝
日期 1990
1989
上傳時間 3-May-2016 14:23:53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階級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論題,無產階級的階級意織更關係著共產主義革命是否能夠成功,共產主義社會是否能夠到來。因此,筆者認為,欲掌握馬克思的思想,必先了解他對階級意識理論的分析和建構,尤其是要對馬克思於黑格爾及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與繼承有所瞭解,職是之故,本文不僅是從政治經濟的角度而且要從哲學的觀點來探討馬克思所理解的階級意識。全文共一冊,分六章二十一節,凡十萬字,各章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說明馬克思的哲學繼承與批判,主要的對象是對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的闡述及其對馬克思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章:筆者企圖從四個觀點(人的概念、異化勞動、整體性概念及唯物史觀)來理解馬克思對其階級意戰理論的建構。
第四章:本章旨在透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以徹底瞭解資本主義社會中各階級的形成、結構和性質。
第五章:本章首先討論馬克思對「意識」的看法,接著,分別對階級意織發展的各個階段作一深入的分析。
第六章:本章為結論。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第一手資料:
1、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
2、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
3、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0年。
4、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
5、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一年。
6、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7、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一年。
8、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
9、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
10、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四年。
11、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
12、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
13、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一年。
14、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
15、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四年。
16、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七三、七四年。
17、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
18、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八0。年。
19、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
20、馬克思著,王亞南、郭大力譯,「資本論」第一卷,北京:新華書店,一九七三年。
21、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恩列史著作編譯局譯,「資本論」第一卷(法文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22、馬克思著,考茨基編,郭大力譯,「剩餘價值學說史」第一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一九四九年。

二、國內二手資料:
1、大衛﹒麥克華倫著,谷風出版社譯,「青年黑格爾學派與馬克思」,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2、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政大東亞研究所輯,「共產黨原始資料選集」第二集,台北:國關研究所出版,一九六九年。
3、中山大學哲學系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4、尹慶耀著,「辯證法研究—兼論共黨對唯物辯證法的運用」,台北:正中書局,一九八0年。
5、列寧著,「列寧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
6、列寧著,「列寧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
7、列寧著,「列寧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
8、列寧著,「列寧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0年。
9、列寧著,「列寧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10、列寧著,「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共中央馬恩列史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
11、朱德生、冒從虎、雷永生著,「西方認識論史綱」,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12、弗洛姆著,徐紀亮、張慶熊譯,「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台北:南方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13、伊﹒謝﹒納爾斯基著,馮申譯,「異化與勞動」,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14、李英明譯著,「紅色天堂夢—馬克思」,台北:時報圖書公司,一九八六年。
15、李英明著,「馬克思異化論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八五年。
16、考茨基著,鄭學稼譯,「論無產階級專政」,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一九八0四版。
17、沈真編,「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一九八二年。
18、杜干﹒巴刺諾斯基著,胡一貫譯,「唯物史觀批判」,台北:正中書局,一九七九年三版。
19、吳玉山著,「列寧意識形態之研究」,政大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二年。
20、洪鍊德著,「傳統與反叛」,台北: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七年二版。
21、胡麗玲著,「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一九八七年。
22、哈里﹒布雷弗曼著,谷風編輯部譯,「勞動與壟斷資本」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23、唐君毅著,「哲學概論」上下兩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一九七八年。
24、Gerhat Niemeyer著,黃天健譯,「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台北:巨流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25、姜丕之著,「黑格爾『大邏輯』選釋」,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26、徐崇溫著,「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27、H.馬庫色著,任立編譯,「工業革命和新左派」,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二年。
28、黃瑞琪著,「意識形態的探索者」台北:時報圖書公司,一九八二年。
29、梅林著,羅稷南譯,「馬克思傳」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五0年。
30、黑格爾著,賀自昭、王玖興譯,「精神現象學」,台北:里仁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31、黑格爾著,賀麟譯,「小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一年。
32、黑格爾著,楊一之譯,「邏輯學」上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二年。
33、張君勱著,「辯證唯物主義駁論」,台北:國防部政戰處,一九七四年。
34、奧古斯特﹒科爾紐著,王謹譯,「馬克思的思想起源」,北京:人民大學,一九八七年。
35、奧古斯特﹒科爾紐著,劉丕坤等譯,「馬克思、恩格斯傳」,北京:三聯書店,一九八0年。
36、葛蘭姆西著,谷風編輯部譯,「獄中扎記」,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37、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著,榮震華、李金山譯,「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四年。
38、路易﹒亞爾杜塞爾著,馬國明編,「科學與意識形態———亞爾杜塞爾的馬克思主義」,香港:曙光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39、趙蘭坪著,「馬克思主義批判」,台北:正中書局,一九八五年。
40、鄭學稼著,「馬克思勞動價值說的爭論」台北:國際共黨研究社,一九七六年。
41、薛華著,「黑格爾對歷史終點的理解」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42、薛華著,「自由意志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43、Karl Popper著,李豊斌譯,「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台北:聯經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44、Karl Popper著,李英明等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再版。
45、Leszek Kolakowski著,高俊一譯,「理性的異化———實證主義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46、Richard Kroner著,關子尹譯,「論康德與黑格爾」,台北:聯經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三、國外二手資料:
1、"Althusser, Louis. and Balibar, Etinne. trans. by Brewster, Ben.Reading Capital, London: New Left Book, 1983.
2、Althusser, Louis. trans. by Brewster, Ben. For Marx,London: New Left Book, 1986.
3、Anderson, Perry. Considerations On Western Marxism, London:Verso edition, 1979.
4、Arthur, C. J. Dialectics of Labour : Marx and His Relation to Hegel, Oxford: Basil Blackwell Inc., 1986.
5、Bell, Daniel. The End of Ideology, Illionis: The Press of Glencoe,1960.
6 、 Bottomore, Tom. 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1983.
7 、 Dahrendof, Ralf.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a Industrial Society,London: Routleldge and Kegan Paul, 1959.
8 " Duberman, Lucile. Social Inguality: Class and Caste in America,Prladelphia: J. B. Lipincott Company, 1976.
9 " Evans, Michael. Karl Marx, Bloomigton and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5.
10 " Giddens, Anthony. ,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 Society,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973.
11 " Howard, M. C. and King J. 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arx, 2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Longman, 1985.
12 " Jay, Martin. Marxism and Totality: The Adventures of A Concept From Lukacs to Habermas,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13 " Kitching, Gavin. Karl Marx and the Philosophy of Praxi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88.
14 " Lembcke, Jerry. and Levine, Rhouda F. ed. Recapturing Marxism:An Appraisal of Recend Trends in Sociological Theory,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87.
15 " Lowith,Karl.tran. by Green, David E. From Hegel to Nietzsche:The Revolu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Thought, New York :Rinhart and Wiston, 1964.
16 " Lowith, Karl. trans. by Fantel, Hans. Max Weber and Karl Marx,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2.
17 " Lukacs, Georg. trans. by Livingstone, Rodeny.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 Studies in Marxist Dialectics, Great Britain: The Merlin Press, 1971.
18、Lukacs, Georg. Der junge Hegel : Uber Die Beziehungen von Dialektik und Okonomie, Band 1 und 2, Zurich, 1973.
19、McLellan, David. The Thought of Karl Marx,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971.
20、McLellan, David. , "Marx and the Whole Man" , in The Concept of Socialism, ed. by Parekh, Bhikhu. New York : Holmes and Meier Publishing Inc., 1975.
21、McLellen David. Marxism after Marx, London, 1980.
22、Mannheim, Karl. trans. by Wirth, Louis. and Shils , Edward.Ideology and Utopian, New York: Harcont, Brace and Compamy,1936.
23、Marcuse, Herbert. Reason and Revolution: Hegel and the Rise of Social Theory,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1954.
24、 Norman, Richard. and Sayers, Sean. Hegel, Marx and Dialectic:A Debate,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1980.
25、 Ossowski, Stanislaw. Class Struture in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London: Routleldge and Kegan Paul, 1963.
26、Ossowski, Stanislaw. Die Klassenstruktur im sozialen Bewusstsein, Neuwied und Berlind,1975.
27、Plamenatz, John. Karl Marx`s Philosophy of Man,Oxford:Clarendon Press, 1975.
28、Rosdolsky, Roman. trans. by Burgess The Making of Marx`s `Capital`, Pete. London: Pluto Press Limited, 1980.
29、Resnick, Stephen A. and Wolff, Richard D. Knowledge and Class: A Marxism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1987.
30、Roemer, John E. Free to Lose : An Introdution to Marxist Economy Philosoph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31、SarIemijn, Andries. trans. by Kirchenmann, Peter.Hegel`s Dialectic,Holland: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32、Schacht, Ricbard. Alien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mpany,Inc. 1971.
33、Schapiro, Leonard. Totalitarianism,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72.
34、Stace, W. T. The Philosopby of Hegel, Dover Publication, Inc.,1955.
35、Tucker, Robert C. Philosophy and Myth in Karl Marx, London: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1961.
36、Wright, Erik Olin. Class, Crisis and the State, New York: NLB Publisher, 197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28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世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振輝zh_TW
dc.creator (作者) 王振輝zh_TW
dc.date (日期) 1990en_US
dc.date (日期) 198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May-2016 14:23:53 (UTC+8)-
dc.date.available 3-May-2016 14:23:5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May-2016 14:23:5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528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33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階級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論題,無產階級的階級意織更關係著共產主義革命是否能夠成功,共產主義社會是否能夠到來。因此,筆者認為,欲掌握馬克思的思想,必先了解他對階級意識理論的分析和建構,尤其是要對馬克思於黑格爾及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與繼承有所瞭解,職是之故,本文不僅是從政治經濟的角度而且要從哲學的觀點來探討馬克思所理解的階級意識。全文共一冊,分六章二十一節,凡十萬字,各章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說明馬克思的哲學繼承與批判,主要的對象是對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的闡述及其對馬克思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章:筆者企圖從四個觀點(人的概念、異化勞動、整體性概念及唯物史觀)來理解馬克思對其階級意戰理論的建構。
第四章:本章旨在透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以徹底瞭解資本主義社會中各階級的形成、結構和性質。
第五章:本章首先討論馬克思對「意識」的看法,接著,分別對階級意織發展的各個階段作一深入的分析。
第六章:本章為結論。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論文提要………
序………
第一章導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對象………1
第二節本文結構………4
第二章馬克思階級意識的哲學基礎………9
第一節辯證法………10
第二節異化與勞動………15
第三節意識哲學………23
第四節費爾巴哈的自然主義及人文主義………31
第五節馬克思的批判………38
第三章馬克思階級意識理論的建構………63
第一節馬克思對人的概念………64
第二節異化勞動的概念………71
第三節馬克思的總體性概念………80
第四節唯物史觀………88
第四章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的分析………101
第一節階級及其形成的條件………102
第二節資產階級………111
第三節無產階級………125
第四節階級結構………131
第五章階級意識的發展………157
第一節意識與階級意識………158
第二節自在的階級—階級的認同及分化………166
第三節階級鬥爭—主觀的革命意識………175
第四節自為的階級—階級意識的覺醒………183
第六章結論:反省與批判………203
一、回顧………203
二、反省與批判………209
參考書目………229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283en_US
dc.title (題名) 論馬克思的階級意識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第一手資料:
1、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
2、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
3、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0年。
4、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
5、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一年。
6、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7、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一年。
8、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
9、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
10、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四年。
11、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
12、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
13、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一年。
14、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
15、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四年。
16、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七三、七四年。
17、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
18、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八0。年。
19、馬克思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
20、馬克思著,王亞南、郭大力譯,「資本論」第一卷,北京:新華書店,一九七三年。
21、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恩列史著作編譯局譯,「資本論」第一卷(法文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22、馬克思著,考茨基編,郭大力譯,「剩餘價值學說史」第一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一九四九年。

二、國內二手資料:
1、大衛﹒麥克華倫著,谷風出版社譯,「青年黑格爾學派與馬克思」,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2、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政大東亞研究所輯,「共產黨原始資料選集」第二集,台北:國關研究所出版,一九六九年。
3、中山大學哲學系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4、尹慶耀著,「辯證法研究—兼論共黨對唯物辯證法的運用」,台北:正中書局,一九八0年。
5、列寧著,「列寧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
6、列寧著,「列寧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
7、列寧著,「列寧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
8、列寧著,「列寧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0年。
9、列寧著,「列寧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10、列寧著,「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共中央馬恩列史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
11、朱德生、冒從虎、雷永生著,「西方認識論史綱」,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12、弗洛姆著,徐紀亮、張慶熊譯,「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台北:南方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13、伊﹒謝﹒納爾斯基著,馮申譯,「異化與勞動」,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14、李英明譯著,「紅色天堂夢—馬克思」,台北:時報圖書公司,一九八六年。
15、李英明著,「馬克思異化論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八五年。
16、考茨基著,鄭學稼譯,「論無產階級專政」,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一九八0四版。
17、沈真編,「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一九八二年。
18、杜干﹒巴刺諾斯基著,胡一貫譯,「唯物史觀批判」,台北:正中書局,一九七九年三版。
19、吳玉山著,「列寧意識形態之研究」,政大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二年。
20、洪鍊德著,「傳統與反叛」,台北: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七年二版。
21、胡麗玲著,「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一九八七年。
22、哈里﹒布雷弗曼著,谷風編輯部譯,「勞動與壟斷資本」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23、唐君毅著,「哲學概論」上下兩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一九七八年。
24、Gerhat Niemeyer著,黃天健譯,「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台北:巨流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25、姜丕之著,「黑格爾『大邏輯』選釋」,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26、徐崇溫著,「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27、H.馬庫色著,任立編譯,「工業革命和新左派」,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二年。
28、黃瑞琪著,「意識形態的探索者」台北:時報圖書公司,一九八二年。
29、梅林著,羅稷南譯,「馬克思傳」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五0年。
30、黑格爾著,賀自昭、王玖興譯,「精神現象學」,台北:里仁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31、黑格爾著,賀麟譯,「小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一年。
32、黑格爾著,楊一之譯,「邏輯學」上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二年。
33、張君勱著,「辯證唯物主義駁論」,台北:國防部政戰處,一九七四年。
34、奧古斯特﹒科爾紐著,王謹譯,「馬克思的思想起源」,北京:人民大學,一九八七年。
35、奧古斯特﹒科爾紐著,劉丕坤等譯,「馬克思、恩格斯傳」,北京:三聯書店,一九八0年。
36、葛蘭姆西著,谷風編輯部譯,「獄中扎記」,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37、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著,榮震華、李金山譯,「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四年。
38、路易﹒亞爾杜塞爾著,馬國明編,「科學與意識形態———亞爾杜塞爾的馬克思主義」,香港:曙光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39、趙蘭坪著,「馬克思主義批判」,台北:正中書局,一九八五年。
40、鄭學稼著,「馬克思勞動價值說的爭論」台北:國際共黨研究社,一九七六年。
41、薛華著,「黑格爾對歷史終點的理解」台北:谷風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42、薛華著,「自由意志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43、Karl Popper著,李豊斌譯,「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台北:聯經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44、Karl Popper著,李英明等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再版。
45、Leszek Kolakowski著,高俊一譯,「理性的異化———實證主義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46、Richard Kroner著,關子尹譯,「論康德與黑格爾」,台北:聯經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三、國外二手資料:
1、"Althusser, Louis. and Balibar, Etinne. trans. by Brewster, Ben.Reading Capital, London: New Left Book, 1983.
2、Althusser, Louis. trans. by Brewster, Ben. For Marx,London: New Left Book, 1986.
3、Anderson, Perry. Considerations On Western Marxism, London:Verso edition, 1979.
4、Arthur, C. J. Dialectics of Labour : Marx and His Relation to Hegel, Oxford: Basil Blackwell Inc., 1986.
5、Bell, Daniel. The End of Ideology, Illionis: The Press of Glencoe,1960.
6 、 Bottomore, Tom. 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1983.
7 、 Dahrendof, Ralf.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a Industrial Society,London: Routleldge and Kegan Paul, 1959.
8 " Duberman, Lucile. Social Inguality: Class and Caste in America,Prladelphia: J. B. Lipincott Company, 1976.
9 " Evans, Michael. Karl Marx, Bloomigton and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5.
10 " Giddens, Anthony. ,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 Society,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973.
11 " Howard, M. C. and King J. 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arx, 2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Longman, 1985.
12 " Jay, Martin. Marxism and Totality: The Adventures of A Concept From Lukacs to Habermas,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13 " Kitching, Gavin. Karl Marx and the Philosophy of Praxi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88.
14 " Lembcke, Jerry. and Levine, Rhouda F. ed. Recapturing Marxism:An Appraisal of Recend Trends in Sociological Theory,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87.
15 " Lowith,Karl.tran. by Green, David E. From Hegel to Nietzsche:The Revolu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Thought, New York :Rinhart and Wiston, 1964.
16 " Lowith, Karl. trans. by Fantel, Hans. Max Weber and Karl Marx,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2.
17 " Lukacs, Georg. trans. by Livingstone, Rodeny.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 Studies in Marxist Dialectics, Great Britain: The Merlin Press, 1971.
18、Lukacs, Georg. Der junge Hegel : Uber Die Beziehungen von Dialektik und Okonomie, Band 1 und 2, Zurich, 1973.
19、McLellan, David. The Thought of Karl Marx,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971.
20、McLellan, David. , "Marx and the Whole Man" , in The Concept of Socialism, ed. by Parekh, Bhikhu. New York : Holmes and Meier Publishing Inc., 1975.
21、McLellen David. Marxism after Marx, London, 1980.
22、Mannheim, Karl. trans. by Wirth, Louis. and Shils , Edward.Ideology and Utopian, New York: Harcont, Brace and Compamy,1936.
23、Marcuse, Herbert. Reason and Revolution: Hegel and the Rise of Social Theory,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1954.
24、 Norman, Richard. and Sayers, Sean. Hegel, Marx and Dialectic:A Debate,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1980.
25、 Ossowski, Stanislaw. Class Struture in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London: Routleldge and Kegan Paul, 1963.
26、Ossowski, Stanislaw. Die Klassenstruktur im sozialen Bewusstsein, Neuwied und Berlind,1975.
27、Plamenatz, John. Karl Marx`s Philosophy of Man,Oxford:Clarendon Press, 1975.
28、Rosdolsky, Roman. trans. by Burgess The Making of Marx`s `Capital`, Pete. London: Pluto Press Limited, 1980.
29、Resnick, Stephen A. and Wolff, Richard D. Knowledge and Class: A Marxism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1987.
30、Roemer, John E. Free to Lose : An Introdution to Marxist Economy Philosoph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31、SarIemijn, Andries. trans. by Kirchenmann, Peter.Hegel`s Dialectic,Holland: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32、Schacht, Ricbard. Alien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mpany,Inc. 1971.
33、Schapiro, Leonard. Totalitarianism,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72.
34、Stace, W. T. The Philosopby of Hegel, Dover Publication, Inc.,1955.
35、Tucker, Robert C. Philosophy and Myth in Karl Marx, London: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1961.
36、Wright, Erik Olin. Class, Crisis and the State, New York: NLB Publisher, 197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