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劉光華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彭基原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彭基原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88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4-May-2016 14:31:48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4-May-2016 14:31:48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4-May-2016 14:31:48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B2002005839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585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三民主義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一項:研究興趣產生之因緣………1 第二項:派系的定義………3 第三項:一個實際的例子──以民國七十四年選舉為例………6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方法………9 第一項:派系對地方政治生態的影響………9 第二項:研究方法與借引理論………14 第三項:研究方法的限制與困境………18 第二章:高雄縣地方派系形成的背景分析………25 第一節:地方派系形成因素的探討………25 第一項:以政治文化的觀點來分析………25 第二項:以系統理論的觀點來分析………27 第三項:促成地方派系的政治文化因素………31 第二節:高雄縣地方派系形成的背景分析………40 第一項:以傳統社經背景來分析………40 第二項:以政治文化發展來分析………48 第三章:高雄縣地方派系的組織結構………59 第一節:高雄縣歷屆選舉的發展過程………59 第一項:高雄縣之地理人文環境………59 第二項:高雄縣民選縣長之過程………62 第三項:高雄縣地方派系生成的主要因素………69 第二節:紅白黑三地方派系的組織結構主體………81 第一項:高雄縣地方派系組成之類型………81 第二項:紅派的組織結構………84 第三項:白派的組織結構………87 第四項:黑派的組織結構………89 第四章:執政黨對高雄縣地方派系的影響………97 第一節:國民黨在紅白兩派運作中扮演的角色………97 第一項:國民黨過分與地方派系妥協………97 第二項:國民黨牽就地方派系之原因………98 第三項:國民黨應導引地方派系走向健全之路………100 第二節:國民黨在紅白兩派對抗中發揮的功能………103 第一項:紅白兩派成為國民黨地方黨部的壓力團體………103 第二項:國民黨地方鐵票部隊漸失功能………109 第三節:國民黨在紅白兩派對峙中提名的方式………112 第一項:提名不均衡,造成紅白對立………112 第二項:整合紅白兩派的可行之路………115 第五章:高雄縣地方派系對地方政治運作的影響………119 第一節:地方自治的重要性………119 第一項:地方自治的意義………119 第二項:地方自治的主要工作………121 第三項:地方自治下縣長之職權………122 第四項:地方自治下縣市議會之職權………125 第五項:高雄縣地方自治的發展現況………133 第二節:高雄縣地方派系運作對地方自治的影響………135 第一項:台灣地區民主政治之特性………135 第二項:地方派系對地方政治的影響………137 第三項:比較最近三任縣長的施政主張………140 第四項:高雄縣地方派系對縣政建設的影響………142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151 第一節:結論………151 第一項:三項研究發現………151 第二項:三項研究結論………155 第二節:建議………158 第一項:對政府、執政黨及地方派系的建議………162 壹.主要參考書目………163 貳.主要參考論文………166 參.次要參考論文………167 肆.一般報章雜誌………167 伍.主要參考統計文獻………168 陸.主要參看英文書籍………168 陸.主要參看英文書籍………148 附註:第一章~第六章………150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839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高雄縣地方派系結構及其影響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壹、主要參考書目: 第一部分: 一、鄒文海: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民72.1,16版 二、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民70.5,再版 三、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民75.10,再版 四、馬起華:政治學精義,台北帕米爾書局,民71.6,六版 五、馬起華:三民主義政治學,台北中央文物社,民70.11再版 六、孫文:國父全集,黨史委員會,民70.8.1,再版 七、崔書琴:三民主義新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76.3,十八版 八、周世輔:國父思想新論,台北三民書局,民72.9,四版 九、王昇:國父思想,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62.11三版 十、龍冠海: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民72.8,八版 十一、華力進:行為主義評介,台北經世書屑,民69.6,初版 十二、馬起華:政治心理學,台北人人文庫,民70.9,五版 十三、呂亞力: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書局,民68.10初版 十四、江炳倫:政治文化研究導論,台北正中書局,民72.1,初版 十五、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68.4,初版 十六、曹俊漢:研究報告寫作手冊,台北聯經出版社,民72.4,四版 十七、雲五社會百科大辭典,台北商務書館,民68.12,五版 第二部分: 一、陳陽德:轉變中的台灣地方政治,台北洞察出版社,民76.1,初版 二、彭懷恩:精英民主理論評介,台北正中書局,民72.2,初版 三、時報雜誌:台灣地方勢力分析,台北時報出版社,民74.11,初版 四、葉啟政:理想與現實,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73.3.10,初版 五、陳朝平:記者眼中的民主荊棘路,台北久大書局,民76.6,初版 六、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69.12.20,增訂六版 七、金耀基:行政生態學,台北人人文庫,民71.6,六版 八、金耀基:現代人的夢饜,台北人人文庫,民70.9,九版 九、金耀基:中國民主之困局與發展,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73.5.30,初版 十、林清江:現代化(譯),台北人人文庫,民70.9,五版 十一、李鴻禧、胡佛:成長的民主,台北中國論壇社,民69.10,初版 十二、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民76.10,初版 十三、蕭新煌:台灣向前看,台北生活文化事業公司,民77.3.10,初版 十四、韋政通:李鴻禧:思潮的脈動,台北中國論壇社,民72.10,初版 十五、荊知仁:憲政論衡,台北商務印書館,民72.10,初版 十六、陶百川:解開政治連環結,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民74.12初版 十七、馬起華:政治社會學,台北正中書局,民70.4,初版 十八、江炳倫等譯: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70.6,初版 十九、張明貴譯: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民70.3.31,初版 二十、黃樹仁、劉雅靈譯:社會學導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71.2,一版一印 二一、楊國樞: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77.3.31,初版 二二、李亦園、楊國樞:中國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77.3.31,初版 二三、管歐:地方自治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65.11初版 二四、魏鏞:社會科學的性質及其發展趨勢,台北人人文庫,民71.5五版 二五、楊懋春:鄉村社會學,台北國立編譯館,民59,初版 二六、鄒文海:代議政治,台北帕米爾書局,民76.12,新版 二七、郎裕憲:台灣地方選舉,自印本,民53.11,再版 二八、中央選委會:中華民國選舉史,民76.5,出版 貳、主要參考論文:, 一、陳陽德:第七屆台中市議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59.60 二、趙永茂: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關係之研究──一般性及三個代表性個案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6.5。 三、紀俊臣:瑞竹地區的領導系統與權力結構,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6.6。 四、張茂桂、陳俊傑:現代化、地方派系與地方選舉投票率之關係──自由派理論的再檢討,中國政治學會「投票行為與選舉文化」學術研討會,民75.9.7。 五、趙永茂:台灣基層政治精英之個人背景分析,思與言,民77.3,(第25卷第6期) 六、劉盈柯:三民主義縣政創度之研究,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67.6。 參、次要參考論文: 一、文崇一:萬華地區的群體與權力結構,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三十九期,民64,春季。 二、呂亞力:論社區權力結構之研究,政治學報,三期,中國政治學會,63.9。 三、吳聰賢:現代化過程中農民性格之蛻變,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民63.6。 四、陳陽德:台中市第七屆市議會領袖系統之結構,思與言八卷五期,民60.1.15。 五、戴鴻超:新興國家鄉民參與政治之研究,思與言,五卷五期,民57.1.15。 肆、一般報章雜誌:(主要部分) 一、誘導地方派發揮正面功能:聯合報二版,75.4.2。 二、政治研究本土化的反省:張茂桂,聯合報二版,74.12 三、自民黨經驗與國民黨民主蛻變:王友仁,中國時報二版77.5。 四、政黨內部派閥的角色與功能:許介鱗,聯合報二版,77.6.3。 五、「台灣地方勢力分析」讀後:薄慶玖,時報雜誌,74.11 六、詩人縣長──陳皆興:高雄人物第一輯。 七、農會法立之法資料選粹:立法院圖書館法律資訊中心。 伍、主要參考統計文獻: 一、高雄縣統計輯要:民國四十年,高雄縣政府主計室編。 二、高雄縣統計要覽:民國四十一年~民國七十四年,高雄縣政府編印。 三、高雄縣公職人員選舉紀要第一輯:高雄縣選舉委員會編印,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四、高雄縣議會第九屆第一次大會~第八次大會縣長黃友仁施政總報告:民67.5.8~70.11.7 五、高雄縣議會第十屆第一次大會~第八次大會縣長蔡明耀施政總報告:民71.5.5~74.11.1 六、高雄縣議會七十三~七十六年度施政工作報告:高雄縣政府編印。 七、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高雄縣投開票統計結果:69.12.6,72.12.3,75.12.6,台灣省高雄縣選舉委員會印。 八、台灣省第六~八屆省議員、第八屆~十屆縣長選舉各鄉鎮市投開票所開票統計表:民66.11,70.11.14,74.11.16,台灣省高雄縣選舉委員會編。 陸、主要參看英文書籍: 一、易君博/呂亞力/郎裕憲/呂春沂/合編: Political Science :A Reader,台北,台灣省教育會,67.9,初版。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