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清末民初憲政思想之演進(光緒二十四年-民國五年)
作者 朱中和
貢獻者 蔣永敬
朱中和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4-May-2016 14:31:50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資料
     (一)史料與專書
     1.丁文江:梁任公年譜長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八年四月初版。
     2.亓冰?: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9),民國五五年一二月初版。
     3.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定:國父全集,一~六集,民國七十年八月再版。
     4.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五年一月初版。
     5.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三輯,民國四五年。
     6.中國五權憲法學會編:五權憲法文獻輯要,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五二年九月初版。
     7.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第八冊~第一○冊,台北,台灣商務,民國六七年初版。
     8.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主編:國父年譜,台北,民國五四年一一月初版
     9.王韜:弢園尺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七二年版。
     10.王錫祺:小方壺輿地叢鈔,民國廣文書局印行。
     11.王健民:中國近代史,台北,陽明書局,民國四九年二月版。
     12.平心:中國民主憲政運動史,台北,古風出版社,民國七五年版。
     13.申慶壁:國父憲法理論體系,台北,淡江學院,民國五七年二月版。
     14.史振鼎:國父外交政策,台北,幼獅書局,民國五五年一○月版。
     15.白蕉:袁世凱與中華民國,台北,文星出版社,民國五一年初版。
     16.任卓宣:思想方法論,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五○年一○月版。
     17.朱浤源:同盟會的革命理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0),民國七四年初版。
     18.江炳倫:政治文化研究導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二年一月版。
     19.佚名: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上下冊,台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績輯。
     20.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八年四月版。
     21.呂亞力: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六八年一○月版。
     22.杜維運與黃俊傑合編:史學方法論文集,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七年一○月版。
     23.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年九月。
     24.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商務,民國七一年八月台一六版。
     25.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朝陽大學法律評論社,民國六七年三月版。
     26.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九年版。
     27.林桂圃:民權主義新論,台北,中國文化學院,民國六二年一一月版。
     28.林紀東:比較憲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六九年二月版。
     29.周弘然:中國民主思想運動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五三年七月版。
     30.周陽山與楊肅獻合編:近代中國人物|晚清思想,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六月版。
     31.吳湘湘:孫逸仙先生傳,全二冊,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七一年一一月初版。
     32.吳湘湘主編:民國經世文編,台北,經世文社編,民國五一年六月出版。
     33.吳宗慈:中華民國憲法史,台北,台聯國風社,民國六二年版。
     34.吳寄萍:國父思想,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三年八月版。
     35.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三年九月版。
     36.胡春惠編:民國憲政運動,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七年一一月版。
     37.荊知仁: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三年一一月初版。
     38.荊知仁主編:憲法變遷與憲政成長,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民國七○年三月初版。
     39.涂懷瑩:現代憲法原理,台北,自行出版,民國六六年七月版。
     40.馬起華:憲法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二年九月初版。
     41.馬起華:憲法導論,台北,漢苑出版社,民國七二年元月初版。
     42.馬起華:政治學精義,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四年一○月版。
     43.孫會文:梁啟超的民權與君憲思想,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民國五五年七月版。
     44.梁?超:飲冰室文集,一~一六冊,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四九年五月台一版。
     45.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四年一二月初版。
     46.清史列傳,台北,博愛出版社,民國七二年九月初版。
     47.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四年一○月再版。
     48.陳秉璋: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三年三月版。
     49.陳儀深:中山先生的民主理論,台北,台灣商務,民國六九年三月版。
     50.陳志豪:比較憲法要義,台中,中台書局,民國五○年一○月版。
     51.陳水逢: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商務,民國五九年七月增修一版。
     52.章炳麟:章氏叢書,上海右文社,民國八年版。
     53.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一年一二月初版。
     54.麥仲華編:皇朝經世文新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八輯
     55.國立編譯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台北,民國七四年四月版。
     56.國防研究院印行:日本簡史,民國五○年六月版。
     57.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八年八月二版。
     58.張玉法:中國現代史,上下兩冊,台北,東華,民國七二年八月版。
     59.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一輯,台北,聯經,民國六九年七月。
     60.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32),民國七一年八月再版。
     61.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研完近代史研究所專利(28),民國七四年再版。
     62.張孝若: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七○年版。
     63.張孝若:張季直九錄,「政聞錄」,民國二十年十月版。
     64.張宇美:國父的民權思想,台北,幼獅書局,民國五八年版。
     65.張鏡影:比較憲法,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八年一○月版。
     66.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24),民國七二年。
     67.馮桂芬:校邠廬抗議,台北,學海,民國五六年九月。
     68.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三年版。
     69.馮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三六年版。
     70.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一九八○年二版。
     71.喬寶泰:中華民國憲法與五五憲草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七年一月版。
     72.曾繁康:英國政府,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四年二月初版。
     73.鄒文海:比較憲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年一二月六版。
     74.鄒容:革命軍,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三年版。
     75.楊幼炯:中國立法史,台北,中國文化公司,民國四九年版。
     76.楊鴻烈:歷史研究法,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四年四月。
     77.植原悅二郎著,黃文中譯:日本民權發達史,上海,商務,民國二二年一○月版。
     78.潘樹藩:中華民國憲法史,上海,商務,民國二四年。
     79.德宗景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影印版,民國五九年。
     80.蔡文輝: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一年五月初版。
     81.蔣永敬:國父革命運動史要及其思想之演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八年一○月版。
     82.蔣貫麟主編: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台北,宏業書局,民國六五年九月版。
     83.鄭觀應:盛世危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五年三月版。
     84.劉慶瑞與薩孟武合著:各國憲法及其政府,台北,自行出版,民國四八年一二月。
     85.劉慶瑞:比較憲法,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六九年五月。
     86.蕭一山:清代通史,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五二年二月版。
     87.羅志淵:憲法論叢,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五八年初版。
     88.羅志淵:清宋民初中國法制之研究,清末民初中國法制現代化研究第一輯-憲法篇。行政院國科會與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民國六二年七月。
     89.Carane Brinton著,王德昭譯,西洋思想史,台北,民國四八年版。
     90.Harold Z. Schiffrin著,邱權政與符致興譯: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台北古風)。
     91.Maurice Duverger著,丁作韶譯,法國憲法之演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五六年六月。
     92.Samuel P. Huntington著,江炳倫、張世賢與陳鴻瑜合譯: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
     序,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年六月初版。
     93.Walter A. Rosenbaum著,陳鴻瑜譯:政治文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三
     年一二月初版。
     
     (二)論文與專文
     1.史尚寬:「國父的主權論」,謝冠生與查良鑑主編,國父法律思想論集。
     2.朱浤源:「清末新民叢報、東方雜誌和民報對立憲的意見」,食貨月刊,第三卷,第一一期。
     3.江炳倫:「民主政治與中國傳統文化」,東方雜誌,第三卷,第四期。台北、商務。
     4.李守孔:「論清季之立憲運動」,幼獅學報,第二卷,第二期。
     5.李守孔:「清末之諮議局」,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編。
     6.李酉譚:「中山先生主權在民理論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三年六月。
     7.吳庚:「近代民主理論的變遷與民權主義」,中華學報第五卷第二期。
     8.胡佛:「憲政結構的流變與重整」,台大法學論叢,第一六卷,第二期。
     9.胡佛:「民國初年的政治」,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四年一二月。
     10.姚光祖:「清末資政院的研究」,台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六年六月。
     11.姚誠:「孫中山先生與護法運動」,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七三年六月。
     12.郅玉汝:「袁世凱的憲法顧問古德諾」,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七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七四年八月再版。
     13.孫子和:「興中會前政治主張」,中華學報,第三卷,第二期。
     14.孫同勛:「從歷史被濫用談治史應有的態度」,杜維運與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集,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七年一○月版。
     15.陳兆平:「日本明治憲法基本原理」,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四七年四月。
     16.陳豐祥:「日本對清廷欽定憲法之影響」,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編,台灣商務,民國七五年一月初版。
     17.陳志讓:「洪憲帝制的一些問題」,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三年四月出版。
     18.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杜維運與黃俊傑合編,史學方法論文集,台北,華世,民國六七年一○月版。
     19.張玉法:「學者對清季立憲運動的評估」,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編。
     20.張玉法:「清季立憲與改制」,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編。
     21.張玉法:「民國初年的內閣」,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二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七月版。
     22.張玉法:「民國初年對政黨移植問題的爭論」,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四輯。
     23.張玉法:「興中會時期的理論與宣傳」,國立編譯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民國七四年四月版。
     24.郭正昭:「達爾文主義與中國」,周陽山與楊肅獻編,近代中國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六月。
     25.楊懋春:「清末五○年的變法維新運動」,近代中國,第三期,民國六六年九月。
     26.蔣永敬:「革命黨對清季立憲運動的批評」,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編。
     27.蔣永敬:「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載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一篇第二章,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四年四月。
     28.蔣永敬:「孫中山」,載中國歷代思想家,台北,商務,民國六七年初版。
     29.蔣永敬:「興中會時期革命言論之演進」,中華學報,第一卷,第二期。
     30.鄭彥棻:「恭聽國父訓誨的回憶」,傳記文學,第四八卷,第三期。
     31.潘崇信:「端方與預備立憲」,思與言,第二卷,第五期。
     32.劉汝錫:「憲政編查館研究」,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六年六月。
     33.Glendon Shubert撰,賀凌虛譯:「論美國憲法變遷的類型」,憲政思潮季刊,第九期。
     (三)當時報刊
     1.民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民國五八年六月影印。
     2.江蘇,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民國五八年一月影印。
     3.東方雜誌,第三卷,第一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年一二月影印出版。
     4.新民叢報,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七年九月影印初版。
     5.萬國公報,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七年九月影印出版。
     
     二、外文資料
     1.Brecht,A., Political Theory: The Foundation of Twentieth-Centery Political Though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2.Brinton, Crane, Idea and Men: The Story of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1950.
     3.Cameron, Meribeth E., The Reform Movement in China 1898-1912,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4.Cameron,Meribeth E., George E. McReynolds, and Thomas H. D. Mahoney, China, Japan and Power: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Far East, New York: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1960.
     5.Ch`en,Jerome, Yuan Shih-K`ai,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6.Chrimes, S. B., English Constitution Histor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7.Cornmager, Henry Steel, ed., Living Document of American History, Hong Kong: World Today Press, 1981.
     8.Dunner,Joseph, ed.,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Science, Philosophical Library Inc. 1964.
     9.Encyclopeadia of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The McMillan Company Press, 1930.
     10.Friedrich,Carl T. and R. G. McCloskey, ed., The Roots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 "The Background of Politica1 Thought", From Dec1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o Constitution, New York: The Liberal Art Press, 1954.
     11.Gould, Julius and L. Kolb William, ed., A Dictionary of social Science.
     12.Hs?, C.Y. Immanuel,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13.Leveyjoy, Arthur O.,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14.Lee, Ta-Ling, Foundations of the Chinese Revolation 1905-1912, New York: The 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 1970
     15.McIlwain, Charles Howard, Constitutionalism: Ancient and Moder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47.
     16.Matsunami, N., The Japanese Constitution and Politics, Tokyo:Maruzen & Co..
     17.Price,Don C., "Sung Chi`ao-jen`s Political Strategy in 1912", Proceeding of the conference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pei: The Institude of Modern History, Acadamia Sinica, 1983.
     18.Pye,Lucian W. and Sidney Verba,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19.Rousseau, J. J.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sies Tran. by G. P. H. Cole, New York: E. P. Dutton and Company Inc. Press.
     20.Schiffrin, Harold Z.,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21.Strong,C. F., Modern Political Constitution, London: Sidgwick & Tackson LTD. Press , 1930.
     22.Wheare, K. C. Modern Constit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23.Wright, Mary C.,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24.Wolfphillips, Leslie, ed., Constitution of Modern State, New York: Fredderick A. Praeger Inc. Publisher, 1968.
     25.Young,Ernest P., The Presidency of Yuan Shih-K`ai: Liberalism and Dictatorship
     in Early Republican Chian, Ann Arbor, Mich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7.
     26.Young, Enerest P., "The Hung-hsien Emperor as a Modernizing Conservation", in Charlotte Furth, The Limits of Chang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84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蔣永敬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朱中和zh_TW
dc.creator (作者) 朱中和zh_TW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May-2016 14:31:50 (UTC+8)-
dc.date.available 4-May-2016 14:31:5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May-2016 14:31:5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584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58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三民主義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
     壹、研究範圍與方法………一
     貳、研究目的與架構………一四
     第二章 清末憲政思想的形成與類型 二一
     第一節 清末憲政思想的形成………二一
     一、萌芽………二四
     二、茁長………三二
     第二節 革新的憲政運動-清末的君主立憲思想………四○
     第三節 軍命的憲政運動-清末的共和立憲思想………六○
     第三章 君主立憲思想的演進 七五
     第一節 君主立憲派的興起………七五
     一、康、梁等人的鼓吹………七六
     二、革命運動的刺激………七八
     三、日俄戰爭的啟示與俄國革命的影響………八○
     第二節 君主立憲思想的主張………八七
     一、有關立憲手段的憲政主張………八八
     二、有關國家本身的憲政主張………九○
     三、有關政府的憲政主張………九三
     四、有關主權及領土的憲政主張………九六
     五、有關人民之權利義務的主張………九九
     六、有關制憲與行憲的主張………一○一
     第三節 君主立憲思想的具體措施………一○九
     一、 設立憲政編查館………一一二
     二、 下詔宣示預備立憲………一一三
     三、 改革官制………一一四
     四、 籌設資政院………一一六
     五、 籌設各省諮議局………一一七
     六、 發布憲法大綱、議院及其選舉要領、及九年籌備立憲清單………一一八
     七、內閣改制與十九信條………一一九
     第四節 君主立憲思想的衰退………一二四
     第四章 共和立憲思想的演進 一三一
     第一節 共和立憲思想的興起………一三一
     一、 對清廷的失望………一三三
     二、西洋憲政思想的啟發………一三五
     三、革命組織及人物的提倡………一三七
     四、君主立憲思想的刺激………一四一
     五、君主立憲派的失勢………一四二
     第二節 共和立憲思想的主張………一四八
     一、有關立憲手段的憲政主張………一五○
     二、有關國家本身的憲政主張………一五二
     三、有關政府的憲政主張………一五四
     四、有關主權及領土的憲政主張………一五八
     五、有關人民之權利義務的主張………一六二
     六、關於制憲與行憲的主張………一六三
     第三節 共和立憲思想的具體措施………一七一
     一、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的制定………一七二
     二、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一七四
     三、君主專制的終了………一七五
     四、臨時約法的制定………一七六
     五、內閣制的試行………一七八
     六、政黨政治的試行………一七九
     七、國會的成立………一八一
     八、天壇憲法草案的制訂………一八三
     第四節 共和立憲的阻力………一八八
     第五章 結論 一九七
     參考書目 二○九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840en_US
dc.title (題名) 清末民初憲政思想之演進(光緒二十四年-民國五年)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資料
     (一)史料與專書
     1.丁文江:梁任公年譜長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八年四月初版。
     2.亓冰?: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9),民國五五年一二月初版。
     3.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定:國父全集,一~六集,民國七十年八月再版。
     4.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五年一月初版。
     5.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三輯,民國四五年。
     6.中國五權憲法學會編:五權憲法文獻輯要,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五二年九月初版。
     7.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第八冊~第一○冊,台北,台灣商務,民國六七年初版。
     8.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主編:國父年譜,台北,民國五四年一一月初版
     9.王韜:弢園尺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七二年版。
     10.王錫祺:小方壺輿地叢鈔,民國廣文書局印行。
     11.王健民:中國近代史,台北,陽明書局,民國四九年二月版。
     12.平心:中國民主憲政運動史,台北,古風出版社,民國七五年版。
     13.申慶壁:國父憲法理論體系,台北,淡江學院,民國五七年二月版。
     14.史振鼎:國父外交政策,台北,幼獅書局,民國五五年一○月版。
     15.白蕉:袁世凱與中華民國,台北,文星出版社,民國五一年初版。
     16.任卓宣:思想方法論,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五○年一○月版。
     17.朱浤源:同盟會的革命理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0),民國七四年初版。
     18.江炳倫:政治文化研究導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二年一月版。
     19.佚名: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上下冊,台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績輯。
     20.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八年四月版。
     21.呂亞力: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六八年一○月版。
     22.杜維運與黃俊傑合編:史學方法論文集,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七年一○月版。
     23.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年九月。
     24.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商務,民國七一年八月台一六版。
     25.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朝陽大學法律評論社,民國六七年三月版。
     26.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九年版。
     27.林桂圃:民權主義新論,台北,中國文化學院,民國六二年一一月版。
     28.林紀東:比較憲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六九年二月版。
     29.周弘然:中國民主思想運動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五三年七月版。
     30.周陽山與楊肅獻合編:近代中國人物|晚清思想,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六月版。
     31.吳湘湘:孫逸仙先生傳,全二冊,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七一年一一月初版。
     32.吳湘湘主編:民國經世文編,台北,經世文社編,民國五一年六月出版。
     33.吳宗慈:中華民國憲法史,台北,台聯國風社,民國六二年版。
     34.吳寄萍:國父思想,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三年八月版。
     35.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三年九月版。
     36.胡春惠編:民國憲政運動,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七年一一月版。
     37.荊知仁: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三年一一月初版。
     38.荊知仁主編:憲法變遷與憲政成長,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民國七○年三月初版。
     39.涂懷瑩:現代憲法原理,台北,自行出版,民國六六年七月版。
     40.馬起華:憲法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二年九月初版。
     41.馬起華:憲法導論,台北,漢苑出版社,民國七二年元月初版。
     42.馬起華:政治學精義,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四年一○月版。
     43.孫會文:梁啟超的民權與君憲思想,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民國五五年七月版。
     44.梁?超:飲冰室文集,一~一六冊,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四九年五月台一版。
     45.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四年一二月初版。
     46.清史列傳,台北,博愛出版社,民國七二年九月初版。
     47.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四年一○月再版。
     48.陳秉璋: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三年三月版。
     49.陳儀深:中山先生的民主理論,台北,台灣商務,民國六九年三月版。
     50.陳志豪:比較憲法要義,台中,中台書局,民國五○年一○月版。
     51.陳水逢: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商務,民國五九年七月增修一版。
     52.章炳麟:章氏叢書,上海右文社,民國八年版。
     53.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一年一二月初版。
     54.麥仲華編:皇朝經世文新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八輯
     55.國立編譯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台北,民國七四年四月版。
     56.國防研究院印行:日本簡史,民國五○年六月版。
     57.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八年八月二版。
     58.張玉法:中國現代史,上下兩冊,台北,東華,民國七二年八月版。
     59.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一輯,台北,聯經,民國六九年七月。
     60.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32),民國七一年八月再版。
     61.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研完近代史研究所專利(28),民國七四年再版。
     62.張孝若: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七○年版。
     63.張孝若:張季直九錄,「政聞錄」,民國二十年十月版。
     64.張宇美:國父的民權思想,台北,幼獅書局,民國五八年版。
     65.張鏡影:比較憲法,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八年一○月版。
     66.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24),民國七二年。
     67.馮桂芬:校邠廬抗議,台北,學海,民國五六年九月。
     68.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三年版。
     69.馮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三六年版。
     70.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一九八○年二版。
     71.喬寶泰:中華民國憲法與五五憲草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七年一月版。
     72.曾繁康:英國政府,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四年二月初版。
     73.鄒文海:比較憲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年一二月六版。
     74.鄒容:革命軍,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三年版。
     75.楊幼炯:中國立法史,台北,中國文化公司,民國四九年版。
     76.楊鴻烈:歷史研究法,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四年四月。
     77.植原悅二郎著,黃文中譯:日本民權發達史,上海,商務,民國二二年一○月版。
     78.潘樹藩:中華民國憲法史,上海,商務,民國二四年。
     79.德宗景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影印版,民國五九年。
     80.蔡文輝: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一年五月初版。
     81.蔣永敬:國父革命運動史要及其思想之演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八年一○月版。
     82.蔣貫麟主編: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台北,宏業書局,民國六五年九月版。
     83.鄭觀應:盛世危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五年三月版。
     84.劉慶瑞與薩孟武合著:各國憲法及其政府,台北,自行出版,民國四八年一二月。
     85.劉慶瑞:比較憲法,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六九年五月。
     86.蕭一山:清代通史,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五二年二月版。
     87.羅志淵:憲法論叢,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五八年初版。
     88.羅志淵:清宋民初中國法制之研究,清末民初中國法制現代化研究第一輯-憲法篇。行政院國科會與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民國六二年七月。
     89.Carane Brinton著,王德昭譯,西洋思想史,台北,民國四八年版。
     90.Harold Z. Schiffrin著,邱權政與符致興譯: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台北古風)。
     91.Maurice Duverger著,丁作韶譯,法國憲法之演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五六年六月。
     92.Samuel P. Huntington著,江炳倫、張世賢與陳鴻瑜合譯: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
     序,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年六月初版。
     93.Walter A. Rosenbaum著,陳鴻瑜譯:政治文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三
     年一二月初版。
     
     (二)論文與專文
     1.史尚寬:「國父的主權論」,謝冠生與查良鑑主編,國父法律思想論集。
     2.朱浤源:「清末新民叢報、東方雜誌和民報對立憲的意見」,食貨月刊,第三卷,第一一期。
     3.江炳倫:「民主政治與中國傳統文化」,東方雜誌,第三卷,第四期。台北、商務。
     4.李守孔:「論清季之立憲運動」,幼獅學報,第二卷,第二期。
     5.李守孔:「清末之諮議局」,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編。
     6.李酉譚:「中山先生主權在民理論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三年六月。
     7.吳庚:「近代民主理論的變遷與民權主義」,中華學報第五卷第二期。
     8.胡佛:「憲政結構的流變與重整」,台大法學論叢,第一六卷,第二期。
     9.胡佛:「民國初年的政治」,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四年一二月。
     10.姚光祖:「清末資政院的研究」,台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六年六月。
     11.姚誠:「孫中山先生與護法運動」,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七三年六月。
     12.郅玉汝:「袁世凱的憲法顧問古德諾」,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七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七四年八月再版。
     13.孫子和:「興中會前政治主張」,中華學報,第三卷,第二期。
     14.孫同勛:「從歷史被濫用談治史應有的態度」,杜維運與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集,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七年一○月版。
     15.陳兆平:「日本明治憲法基本原理」,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四七年四月。
     16.陳豐祥:「日本對清廷欽定憲法之影響」,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編,台灣商務,民國七五年一月初版。
     17.陳志讓:「洪憲帝制的一些問題」,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三年四月出版。
     18.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杜維運與黃俊傑合編,史學方法論文集,台北,華世,民國六七年一○月版。
     19.張玉法:「學者對清季立憲運動的評估」,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編。
     20.張玉法:「清季立憲與改制」,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編。
     21.張玉法:「民國初年的內閣」,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二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七月版。
     22.張玉法:「民國初年對政黨移植問題的爭論」,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四輯。
     23.張玉法:「興中會時期的理論與宣傳」,國立編譯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民國七四年四月版。
     24.郭正昭:「達爾文主義與中國」,周陽山與楊肅獻編,近代中國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六月。
     25.楊懋春:「清末五○年的變法維新運動」,近代中國,第三期,民國六六年九月。
     26.蔣永敬:「革命黨對清季立憲運動的批評」,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六編。
     27.蔣永敬:「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載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一篇第二章,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四年四月。
     28.蔣永敬:「孫中山」,載中國歷代思想家,台北,商務,民國六七年初版。
     29.蔣永敬:「興中會時期革命言論之演進」,中華學報,第一卷,第二期。
     30.鄭彥棻:「恭聽國父訓誨的回憶」,傳記文學,第四八卷,第三期。
     31.潘崇信:「端方與預備立憲」,思與言,第二卷,第五期。
     32.劉汝錫:「憲政編查館研究」,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六年六月。
     33.Glendon Shubert撰,賀凌虛譯:「論美國憲法變遷的類型」,憲政思潮季刊,第九期。
     (三)當時報刊
     1.民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民國五八年六月影印。
     2.江蘇,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民國五八年一月影印。
     3.東方雜誌,第三卷,第一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年一二月影印出版。
     4.新民叢報,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七年九月影印初版。
     5.萬國公報,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七年九月影印出版。
     
     二、外文資料
     1.Brecht,A., Political Theory: The Foundation of Twentieth-Centery Political Though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2.Brinton, Crane, Idea and Men: The Story of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1950.
     3.Cameron, Meribeth E., The Reform Movement in China 1898-1912,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4.Cameron,Meribeth E., George E. McReynolds, and Thomas H. D. Mahoney, China, Japan and Power: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Far East, New York: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1960.
     5.Ch`en,Jerome, Yuan Shih-K`ai,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6.Chrimes, S. B., English Constitution Histor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7.Cornmager, Henry Steel, ed., Living Document of American History, Hong Kong: World Today Press, 1981.
     8.Dunner,Joseph, ed.,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Science, Philosophical Library Inc. 1964.
     9.Encyclopeadia of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The McMillan Company Press, 1930.
     10.Friedrich,Carl T. and R. G. McCloskey, ed., The Roots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 "The Background of Politica1 Thought", From Dec1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o Constitution, New York: The Liberal Art Press, 1954.
     11.Gould, Julius and L. Kolb William, ed., A Dictionary of social Science.
     12.Hs?, C.Y. Immanuel,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13.Leveyjoy, Arthur O.,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14.Lee, Ta-Ling, Foundations of the Chinese Revolation 1905-1912, New York: The 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 1970
     15.McIlwain, Charles Howard, Constitutionalism: Ancient and Moder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47.
     16.Matsunami, N., The Japanese Constitution and Politics, Tokyo:Maruzen & Co..
     17.Price,Don C., "Sung Chi`ao-jen`s Political Strategy in 1912", Proceeding of the conference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pei: The Institude of Modern History, Acadamia Sinica, 1983.
     18.Pye,Lucian W. and Sidney Verba,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19.Rousseau, J. J.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sies Tran. by G. P. H. Cole, New York: E. P. Dutton and Company Inc. Press.
     20.Schiffrin, Harold Z.,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21.Strong,C. F., Modern Political Constitution, London: Sidgwick & Tackson LTD. Press , 1930.
     22.Wheare, K. C. Modern Constit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23.Wright, Mary C.,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24.Wolfphillips, Leslie, ed., Constitution of Modern State, New York: Fredderick A. Praeger Inc. Publisher, 1968.
     25.Young,Ernest P., The Presidency of Yuan Shih-K`ai: Liberalism and Dictatorship
     in Early Republican Chian, Ann Arbor, Mich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7.
     26.Young, Enerest P., "The Hung-hsien Emperor as a Modernizing Conservation", in Charlotte Furth, The Limits of Chang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