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臺北市地價變遷與空間分佈之研究 : 兼論捷運系統對地價之影響
作者 李育坤
貢獻者 林元興
李育坤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4-May-2016 14:33:22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隨著台北車站之改建、鐵路地下化與捷運系統之開展,中華路西門町一帶也在更新的聲浪中,出現了再發展的良好契機而如何藉由「地下街」之貫穿,建立完善的人車分離系統,改善混亂的交通及活絡商業機能,即成了台北市政建設的焦點。然而地下街之規劃與興建,所牽涉問題極為繁雜,我國在此方面仍處於起步階段,實際經驗與法令體制尚缺;而另一方面全國首創的高雄地下街,卻面臨著封閉的威脅。法令與體制之不完備在前,高雄失敗之殷鑑在後,地下街在台灣未來之動向如何?未來可能是台灣第二條地下街一一台北站前與中華路地下街之開發,又如何揚長匡弊,踏出穩健的第一步呢?
       動機以萌,研究之目的主為:1.略窺地下街在台灣未來發展之一二;2.探討高雄地下街失敗之癥結,建立台灣開發地下街應有之態度,以防日後治絲益棼;3.以台北車站及中華路規劃中的地下街為例,期能提供未來地下街開發體制與營運管理可行之途徑。
       本研究係由國內外地下街相關文獻著手,就研究方法論之,係屬比較分析法與歸納分析法之綜合應用,並輔以問卷調查法。全文共分六章,計有十九節,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確定本文之研究目的與範圍,闡明研究限制與研究方法,並就相關文獻作一回顧。
       第二章:有關地下街之基本研究。含名詞之界定;就發展緣起與效益,闡述地下街需要開發之理由,並比較中日地下街開發之特色,規模與相關法令,從日本發展的態勢略窺台灣未來的端倪。
       第三章:地下街開發之檢討與台灣開發之態度。採討日本地下街發展後的問題,及高雄地下街開發至今執行之困難所在,以資未來開發之借鏡,並藉以說明台灣開發地下街之基本態度。
       第四章:地下街之開發,第五章:地下街之營運管理。就日本與高雄開發地下街之經驗,取其長、去其弊,以台北車站及中華路為例,研擬台灣開發地下街合乎理想之程序、開發主體及營運管理之方法與執行體制等。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總結重要的研究結果,並提出建議事項。
       本研究的重要結果與建議計有:
       一、台灣未來地下街之動向一隨著捷運系統的開展,地下街將漸嶄露頭角,而與停車場併設之機率相對提高。再則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棘手,地下街(地下商場)將成為鼓勵私人投資公共設施之政策手段,唯現行法窒礙難行,有待突破。假若法令無法迎頭趕上,可預見的是地下街公共步道的重要機能將在利誘下犧牲,致使地下街與地下商場混淆不清。
       二、台灣開發地下街之態度一地下街之設置利弊參半,宜「審慎處理」。在確認問題後,宜考慮「社會成本」的負擔,並策訂長期政策與妥擬法令規章,俾有所遵循。切忌「溺於利」導致日後「劫於勢」,而演變成「易放難收、羈勒不易」的多舛局面。
       三、台北車站與中華路地下街之開發,宜成立開發委員會,以為決策與審議之單位;開發主體宜採公私合營之經營型態,統籌計畫之擬議、施行與未來之營運管理。
       四、台北車站與中華路之營運管理
       1.地下街之權屬:就事實與法令規定,土地之取得當以設定地上權為宜,即地下之地上權。建築物之權屬,從易行性觀點論之,宜屬開發主體所有。
       2.營運方式:基於地下街之整體性,宜由開發主體總負責採「出租經營」方式,管理規約明載契約內,以利事權統一。
       3.維護方式:應使使用權與維護權趨於一致,清楚劃分專有(用)與共同部分之範疇,以利責任與費用之分擔。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顏愛靜,“台灣地區地價指數編製方法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1。
     2.郭明哲,“預測方法-理論與實例",中興管理顧問公司,1985,7。
     3.翁淑緣,“SPSS使用手冊".五南圖書公司,1984。
     4.林英彥,“土地經濟學",文笙書局,1975。
     5.辛晚教,“地價對於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影響之研究",興大都研所,1978。
     6.段良雄,“運輸改善對房地價影響之研究",運輸計劃季刊。
     7.趙康,“台北市空間地價之分佈及其對都市計劃與建設之觀點",台北:華欣文化事業,1983。
     8.蘇志超、林元興、劉錚錚,“台北市各類使用土地市價影響因素之實證分析",台北,政治大學地政系,1977。
     9.辛晚教,"地價對於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影響之研究-地價之理論、問題及對策",台北: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1978。
     10.王運銘,“台北市捷運系統對土地使用之影響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11.吳濟華,“台北-淡水捷運鐵路之影響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
     12.馮正民,“捷運系統對台北都會區發展之影響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1979。
     13.董尚義,"台北市地價空間結構與影響因子之分析",興大都研所碩士論文,1980。
     14.黃大洲、廖敏琚,“台北市地價分析模式與變遷",台灣土地金融季刊(19),1982。
     15.蕭展正,“台北市人口與地價空間分佈變遷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1986。
     16.來璋,“台北市地價問題之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1967。
     17.林元興,"統計理論與方法",華泰圖書文物公司,1981。
     18.內政部地政司,“設定地價控制點可行性之研究",1980,6。
     19.林元興,“台北市地價指數之試擬",台北市銀行月刊。
     20.張金鶚,“台灣地區住宅投資長期與短期之預測分析",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研究所籌備小組,1987。
     21.蔡兆陽,"台北市都市發展與建築物成長關係模式之研究,台北市工務局建管處,1984,4。
     22.陳超塵,“統計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23.陳寬政,“台灣的都市化與都市問題",中國論壇,1981。
     24.黃萬居,“台北市人口分佈與變遷之研究:1986~1979年",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25.張萬鈞,“台中市人口分佈及其變遷之研究",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26.林中森,“台北市地價問題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1972。
     27.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編印,"台北市行政區域圖",師大地理系,中正理工學院測量學系測量,1987。
     28.林元興,"古典的可及性理論對地價的影響",土地改革月刊,1974。
     29.張聿棟,"台北市辦公大樓土地使用與交通旅次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1986。
     30.嚴世傑譯,“SPSSPC使用手冊",茂榮圖書有限公司,1985。
     31.黃旭男,“交通運輸在經濟體系中之地位",今日交通第四十五期,1982年6月,交大管理學會。
     33.交通部,“大眾捷運法草案"。
     34.康照祥,“捷連發展贏的策略",財訊出版社,1987。
     35.程如予,“易行性與可及性對都市居住密度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1987。
     36.內政部地政司,“試辦改進地價查估作業之檢討與評估" 1988。
     
     二、西文部分
     1.Haig, Rober M., "Toward a Vnderstanding of the Metropolis: II The Assignment of Activities to Areas in Urban Regions"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C 40: May, 1926。
     2.Morhing, H., "Land Value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Highway Benefits"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9, 1961。
     3.Alonso, Willian" Location and Land Use: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 Cambridge Mass: Harr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4.Alcaly, Rober E.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Land Values: A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Land Economics( 52:1 ), 1976。
     5.Mills, Edwins. "The Value of Urban land", in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ed. Harvey s. Perloff, Washington, D.C.: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1971。
     6.Muth, Richard F. "Urban Residential land Housing Mardets" , in Models of Employment and Residence Location, ed. Framklin J. James, U.S.A: Center for Urban Policy Research, 1974。
     7.Brigham E. F.,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Land Values" , Land Economics, 41, 1965。
     8. Yeates, M. H., "Same Factors Affa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cago land Values, 1910-1960", Economic Geography 41, 1965。
     9.Mills, Edwins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Economy, Washington, D.C.: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1972。
     10.A.C. Goodman, "Hedonic Prices, Price indices and housing market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7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91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元興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育坤zh_TW
dc.creator (作者) 李育坤zh_TW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May-2016 14:33:22 (UTC+8)-
dc.date.available 4-May-2016 14:33: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May-2016 14:33: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591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62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隨著台北車站之改建、鐵路地下化與捷運系統之開展,中華路西門町一帶也在更新的聲浪中,出現了再發展的良好契機而如何藉由「地下街」之貫穿,建立完善的人車分離系統,改善混亂的交通及活絡商業機能,即成了台北市政建設的焦點。然而地下街之規劃與興建,所牽涉問題極為繁雜,我國在此方面仍處於起步階段,實際經驗與法令體制尚缺;而另一方面全國首創的高雄地下街,卻面臨著封閉的威脅。法令與體制之不完備在前,高雄失敗之殷鑑在後,地下街在台灣未來之動向如何?未來可能是台灣第二條地下街一一台北站前與中華路地下街之開發,又如何揚長匡弊,踏出穩健的第一步呢?
       動機以萌,研究之目的主為:1.略窺地下街在台灣未來發展之一二;2.探討高雄地下街失敗之癥結,建立台灣開發地下街應有之態度,以防日後治絲益棼;3.以台北車站及中華路規劃中的地下街為例,期能提供未來地下街開發體制與營運管理可行之途徑。
       本研究係由國內外地下街相關文獻著手,就研究方法論之,係屬比較分析法與歸納分析法之綜合應用,並輔以問卷調查法。全文共分六章,計有十九節,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確定本文之研究目的與範圍,闡明研究限制與研究方法,並就相關文獻作一回顧。
       第二章:有關地下街之基本研究。含名詞之界定;就發展緣起與效益,闡述地下街需要開發之理由,並比較中日地下街開發之特色,規模與相關法令,從日本發展的態勢略窺台灣未來的端倪。
       第三章:地下街開發之檢討與台灣開發之態度。採討日本地下街發展後的問題,及高雄地下街開發至今執行之困難所在,以資未來開發之借鏡,並藉以說明台灣開發地下街之基本態度。
       第四章:地下街之開發,第五章:地下街之營運管理。就日本與高雄開發地下街之經驗,取其長、去其弊,以台北車站及中華路為例,研擬台灣開發地下街合乎理想之程序、開發主體及營運管理之方法與執行體制等。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總結重要的研究結果,並提出建議事項。
       本研究的重要結果與建議計有:
       一、台灣未來地下街之動向一隨著捷運系統的開展,地下街將漸嶄露頭角,而與停車場併設之機率相對提高。再則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棘手,地下街(地下商場)將成為鼓勵私人投資公共設施之政策手段,唯現行法窒礙難行,有待突破。假若法令無法迎頭趕上,可預見的是地下街公共步道的重要機能將在利誘下犧牲,致使地下街與地下商場混淆不清。
       二、台灣開發地下街之態度一地下街之設置利弊參半,宜「審慎處理」。在確認問題後,宜考慮「社會成本」的負擔,並策訂長期政策與妥擬法令規章,俾有所遵循。切忌「溺於利」導致日後「劫於勢」,而演變成「易放難收、羈勒不易」的多舛局面。
       三、台北車站與中華路地下街之開發,宜成立開發委員會,以為決策與審議之單位;開發主體宜採公私合營之經營型態,統籌計畫之擬議、施行與未來之營運管理。
       四、台北車站與中華路之營運管理
       1.地下街之權屬:就事實與法令規定,土地之取得當以設定地上權為宜,即地下之地上權。建築物之權屬,從易行性觀點論之,宜屬開發主體所有。
       2.營運方式:基於地下街之整體性,宜由開發主體總負責採「出租經營」方式,管理規約明載契約內,以利事權統一。
       3.維護方式:應使使用權與維護權趨於一致,清楚劃分專有(用)與共同部分之範疇,以利責任與費用之分擔。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分區畫定 2
     第三節 研究內容、方法 7
     第四節 研究過程、步驟及研究限制 10
     第五節 文獻回顧 13
     第二章 台北市地價變遷分析 25
     第一節 地價指數的意義與作用 25
     第二節 地價指數之編製 26
     第三節 地價變遷時間序列分析 37
     第四節 地價變遷總體影響因素分析 46
     第五節 地價變遷影響因素迴歸分析 50
     第三章 台北市地價空間分佈分析 58
     第一節 變數選擇與資料處理 58
     第二節 台北市地價及影響因素現況分析 63
     第三節 負指數模型之實證分析(一)──地價與道路距離 73
     第四節 地價空間分佈之迴歸分析 83
     第四章 捷運系統對地價之影響──以新店線為例 90
     第一節 捷運系統之意義、特性及功能 90
     第二節 台北都會區引進捷運系統之背景與核定路網 91
     第三節 捷運系統對地價之影響──理論與假說 95
     第四節 研究地區與資料處理 102
     第五節 負指數模型之實證分析(二)──地價與時間距離 106
     第六節 分析方法、模型設定與分析 110
     第七節 影響預測與影響分佈 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6
     第一節 結論 126
     第二節 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5
     附錄一:研究分區、里各對照表 140
     附錄二:台北市地價分區一覽表 155
     附錄三:台北市各地價分區地價指數 162
     附錄四:地價空間分佈有關變數 180
     附錄五:捷運系統影響地價有關變數 188
     
     表目錄
     表2-1 台北市及各行政區地價指數 34
     表2-2 台北市歷年地價指數 41
     表2-3 台北市地價指數之循環變動 43
     表2-4 地價變遷總體影響因素 48
     表2-5 地價變遷影響因素之數值 49
     表2-6 各變數間皮爾生線性相關係數表 53
     表2-7 地價變遷迴歸模型 54
     表3-1 地價分佈模型有關變數表 62
     表3-2 台北市地價分佈組距 65
     表3-3 台北市民國七十五年人口分佈 67
     表3-4 台北市民國七十五年所得分佈 68
     表3-5 台北市民國七十五年土地發展現況 70
     表3-5 台北市民國七十五年土地使用現況 71
     表3-7 台北市民國七十五年樓地板面積分佈 72
     表3-8 線性、半對數、雙對數之比較 80
     表3-9 地價與距離相關係數表 81
     表3-10 三種迴歸方程式之結果 82
     表3-11 地價與影響變數之線性、雙對數相關係數表 86
     表3-12 地價空間分佈模型 86
     表4-1 台北市人口成長、機動車輛、道路面積成長狀況 87
     表4-2 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核正路網 92
     表4-3 地價與時間距離之相關係數表 94
     表4-4 地價分佈線性迴歸方程式之結果 108
     表4-5 地價分佈半對數迴歸方程式之結果 108
     表4-6 地價分佈雙對數迴歸方程式之結果 109
     表4-7 三種迴歸方程式之結果 115
     表4-8 有、無捷運系開闢各研究分區預測年至市中心之時間距離 119
     表4-9 捷運系統開闢前後各研究分區地價比較 120
     表5-1 台北都會區人口成長預測 132
     表5-2 個別都市計畫之計畫目標年、計畫人口數與土地使用分區面積 133
     
     圖目錄
     圖1-1 研究範圍圖 4
     圖1-2 研究分區編號圖 5
     圖1-3 地價分區圖 6
     圖1-4 研究流程圖 12
     圖1-5 摩擦成本示意圖 15
     圖1-6 土地使用區位與地租關係圖 16
     圖1-7 交通改善與地租之關係圖 17
     圖2-1 台北市、新舊市區地價變動趨勢圖 36
     圖2-2 台北市地價總指數散佈圖 42
     圖2-3 台北市地價總指數循環標準變差圖 44
     圖3-1 民國七十五年台北市地價分佈圖 64
     圖3-2 地價之理論分佈圖 75
     圖3-3 地價之理論曲面 76
     圖3-4 台北市道路交通建設圖 77
     圖4-1 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初步計畫路網圖 93
     圖4-2 運輸設施與土地使用循環關係圖 96
     圖4-3 地租與運輸費用關係圖 99
     圖4-4 運輸改善與地租坡度關係圖 100
     圖4-5 新店線路線圖 104
     圖4-6 捷運系統開闢前與後比較分析法示意圖 111
     圖4-7 有、無捷運系統開闢比較分析法示意圖 112
     圖4-8 捷運開闢前後及正常成長地價圖 123
     圖4-9 捷運開闢前後地價變化百分比圖 123
     圖4-10 捷運系統開闢影響地價變化百分比圖 124
     圖5-1 台北都會區歷年人口成長與預測圖 13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916en_US
dc.title (題名) 臺北市地價變遷與空間分佈之研究 : 兼論捷運系統對地價之影響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顏愛靜,“台灣地區地價指數編製方法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1。
     2.郭明哲,“預測方法-理論與實例",中興管理顧問公司,1985,7。
     3.翁淑緣,“SPSS使用手冊".五南圖書公司,1984。
     4.林英彥,“土地經濟學",文笙書局,1975。
     5.辛晚教,“地價對於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影響之研究",興大都研所,1978。
     6.段良雄,“運輸改善對房地價影響之研究",運輸計劃季刊。
     7.趙康,“台北市空間地價之分佈及其對都市計劃與建設之觀點",台北:華欣文化事業,1983。
     8.蘇志超、林元興、劉錚錚,“台北市各類使用土地市價影響因素之實證分析",台北,政治大學地政系,1977。
     9.辛晚教,"地價對於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影響之研究-地價之理論、問題及對策",台北: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1978。
     10.王運銘,“台北市捷運系統對土地使用之影響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11.吳濟華,“台北-淡水捷運鐵路之影響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
     12.馮正民,“捷運系統對台北都會區發展之影響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1979。
     13.董尚義,"台北市地價空間結構與影響因子之分析",興大都研所碩士論文,1980。
     14.黃大洲、廖敏琚,“台北市地價分析模式與變遷",台灣土地金融季刊(19),1982。
     15.蕭展正,“台北市人口與地價空間分佈變遷之研究",政大地研所碩士論文,1986。
     16.來璋,“台北市地價問題之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1967。
     17.林元興,"統計理論與方法",華泰圖書文物公司,1981。
     18.內政部地政司,“設定地價控制點可行性之研究",1980,6。
     19.林元興,“台北市地價指數之試擬",台北市銀行月刊。
     20.張金鶚,“台灣地區住宅投資長期與短期之預測分析",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研究所籌備小組,1987。
     21.蔡兆陽,"台北市都市發展與建築物成長關係模式之研究,台北市工務局建管處,1984,4。
     22.陳超塵,“統計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23.陳寬政,“台灣的都市化與都市問題",中國論壇,1981。
     24.黃萬居,“台北市人口分佈與變遷之研究:1986~1979年",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25.張萬鈞,“台中市人口分佈及其變遷之研究",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26.林中森,“台北市地價問題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1972。
     27.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編印,"台北市行政區域圖",師大地理系,中正理工學院測量學系測量,1987。
     28.林元興,"古典的可及性理論對地價的影響",土地改革月刊,1974。
     29.張聿棟,"台北市辦公大樓土地使用與交通旅次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1986。
     30.嚴世傑譯,“SPSSPC使用手冊",茂榮圖書有限公司,1985。
     31.黃旭男,“交通運輸在經濟體系中之地位",今日交通第四十五期,1982年6月,交大管理學會。
     33.交通部,“大眾捷運法草案"。
     34.康照祥,“捷連發展贏的策略",財訊出版社,1987。
     35.程如予,“易行性與可及性對都市居住密度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1987。
     36.內政部地政司,“試辦改進地價查估作業之檢討與評估" 1988。
     
     二、西文部分
     1.Haig, Rober M., "Toward a Vnderstanding of the Metropolis: II The Assignment of Activities to Areas in Urban Regions"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C 40: May, 1926。
     2.Morhing, H., "Land Value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Highway Benefits"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9, 1961。
     3.Alonso, Willian" Location and Land Use: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 Cambridge Mass: Harr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4.Alcaly, Rober E.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Land Values: A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Land Economics( 52:1 ), 1976。
     5.Mills, Edwins. "The Value of Urban land", in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ed. Harvey s. Perloff, Washington, D.C.: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1971。
     6.Muth, Richard F. "Urban Residential land Housing Mardets" , in Models of Employment and Residence Location, ed. Framklin J. James, U.S.A: Center for Urban Policy Research, 1974。
     7.Brigham E. F.,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Land Values" , Land Economics, 41, 1965。
     8. Yeates, M. H., "Same Factors Affa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cago land Values, 1910-1960", Economic Geography 41, 1965。
     9.Mills, Edwins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Economy, Washington, D.C.: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1972。
     10.A.C. Goodman, "Hedonic Prices, Price indices and housing market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7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