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鄧小平當權後中共黨軍關係之研究(一九七八~一九八八)
作者 文有根
貢獻者 張鎮邦
文有根
日期 1989
上傳時間 4-May-2016 14:35:52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本論文之主要目的在探討鄧小平當權後建軍路線、整軍政策以及軍權轉移的部署,冀能對中共黨軍關係的發展方向作出比較深入的探討與論證。
本篇論文共一冊,分緒論及六章、十七節,約十萬餘字,茲簡述其內容如下:
緒論:揭示研究動機和目的、研究方法和範園、研究資料和限制。
第一章,中共黨軍關係的理論與實際:先分析決定中共黨軍關係中「以黨領軍」原則形成的馬列主義和中共建黨學說、暴力革命論,再論述中共「以黨領軍」原則的實際表現。
第二章,中共黨軍關係的歷史回顧:分別從中共政權建立前、政權建立後到「文革」前、文革等三個時期,探討形成中共黨軍關係的傳統的歷史因素,例如歷史經驗、領導人權威的改變、黨對軍控制的強弱,以及政治社會局勢的變遷等。
第三章,鄧小平建軍路線與黨軍的矛盾鬥爭:首先談到鄧小平掌權與軍隊的關係,再以建軍路線的調整為基礎,剖析鄧小平與軍方保守勢力之間的黨軍矛盾、鬥爭。
第四章,鄧小平「以黨領軍」之制度化:由鄧小平整軍政策的四個層次,也就是共軍領導人事調動、共軍體制改革、共軍政治思想教育以及共軍政治角色的降低,討論鄧小平「以黨領軍」之制度化問題。
第五章,現階段中共黨軍關係的研析:先探討現階段中共黨軍關係的結構問題,再分析其對權力轉移的影響,最後評論鄧小平整軍政策的限制。
第六章,結論:表達個人對鄧小平當權後黨軍關係的認識並展望中共黨軍關係的未來。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一、書籍
1.丁望編,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第三冊(香港:明報月刊社,1969年)。
2.大陸問題論著選輯,兩冊(台北: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民國七十六年)。
3.中共人名錄(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七年)。
4.中共「十三大」資料彙編(台北: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
5.中共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彙編(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六十八年增訂本)。
6.中共機密文件彙編(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七年)。
7.中共徘徊在十字路口(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
8.中國共產黨歷次重要會議集,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9.中國人民解放軍大事記(1927~1982)(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4年)。
10.中國大陸研究參考資料(台北:中國大陸教學資料中心,未附出版年月日)。
11.江一山,中共軍事文件彙編(香港:友聯研究所,1965年)。
12.江炳倫,政治學論叢(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六十四年)。
1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共五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5年)。
14.毛澤東,毛澤東軍事文選(內部本)(北京:戰士出版社,1981年)。
15.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三年複印)。
16.毛澤東死後的中國大陸問題論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敵情室,民國六十六年)。
17.史大林,史大林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18.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一、三集(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四十七年)。
19.共匪軍事參考資料彙編,下冊(台北: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民國五十六年)。
20.司馬長風,文革始末,上卷(香港:中道出版社,1977年)。
21.朱成申編,中共黨史研究論文選,中、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
22.列寧,列寧全集,第卅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23.李天民,匪黨問題論集(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五十八年)。
24.汪學文,中共文化大革命與紅衛兵(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四十七年)。
25.牧夫,鄧小平的中國(香港:開拓出版社,1986年)。
26.周自強編,共匪軍事論集(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三年)。
27.遠悅編,林彪事件原始文件彙編(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
28.郝夢華、殷浩然,中國共產黨六十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
29.姚孟軒編,匪黨內部鬥爭問題論集(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四年)。
30.俞雨霖,中共軍人的政治角色:比較與歷史的觀點(台北;政大東亞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
31.郭華倫,中共史論(共四冊)(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七年)。
32.郭華倫、桑原壽一等著,「十大」後之中共(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年)。
33.施哲雄,江西蘇維埃時期中共黨軍關係之研究(台北:政大東亞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
34.陳雨蒼,毛澤東思想剖析(兩冊)(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六十六年)。
35.匪情年報(一九六七、一九七六、一九七七年)(台北:國防部情報局)。
36.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北京:解放軍報出版社,1984年)。
37.張敬文編,共匪政治問題論集(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四年)。
38.鄭學稼,從文革到「十一大」─毛澤東扮演的最後悲劇(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39蔡國裕,中共政權之權力異化與官僚主義(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40蔡孝乾,毛澤東軍事思想和人民戰爭之研究(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六十七年)。
41.齊茂吉,五0年代至八0年代由中共內部派系鬥爭探討其軍事路線的演變(台北:政大東亞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
42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4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44.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的社會主義(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
45.鄧小平言論集(補遺)(1957~1980)(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國七十二年)。
46.鄧小平的掙扎求變(台北:中國大陸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
47.嚴家其、高皋,中國文革十年史(兩冊)(香港:大公報,1986年)。
二、期刊、報紙
1.中共問題資料週刊(台北: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
2.中國大陸(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
3.中國大陸研究(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4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資料(台北;中國大陸研究教學資料中心)。
5.共黨問題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6.東亞季刊(台北:政大東亞所)。
7.匪情研究(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
8.中國時報(台北)。
9.聯合報(台北)。
10.半月談(北京:半月談雜誌社)。
11.紅旗(北京:紅旗雜誌社)。
12.瞭望(北京:瞭望周刊社)。
13.人民日報(北京)。
14.光明日報(北京)。
15解放軍報(北京)。
16九十年代(香港:臻善有限公司)。
17爭鳴(香港:百家出版社)。
18.百姓(香港:百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明報(香港)。
20.大公報(香港)。
21.文滙報(香港)。
貳、英文部份
一、書籍
1. Barnett, A. Doak. Uncertain Futures:China`s Transition to Post-Mao era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e, 1974).
2. Chang Yi-Chun. Factional and Coalition Politics in China: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ts After-math(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1976).
3. Domes Jurgen. China After the Revolution:Politics Between two Party Congress (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4. John Gittings. "Army- Party Rela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in Party Leadership and Revolutionary Power in China, John W. Lewis, ed., (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5. Hough, Jerry F. Soviet Leadership in Transition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80).
6. Hungtington, Samuel P. 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 ( New York:Vintage, 1957), pp.1-97.
7._____,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 Cambridge:Yal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8. Janowitz, Morris. The Military in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New Nations (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9. Jencks, Harlan. W. From Muskets to Missiles:Politics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he Chinese Army, 1945-1981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 1982).
10. KauYing-mao. The Political Work System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Military ( Province:East Asia Language and Area Center, Brown University, 1971).
11._____, " The Role of the PLA in Model of Army Building," in China’s Road to Development, Nevile Maxwell, ed., ( Oxford, England:Pergamon Press,1979), pp. 313-331.
12. Perrnultter, Amos.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s in Modern Times:On Professional, Praetorians, and Revolutionary Soldiers (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13. Pye, Lucian W. The Dynamics of China Politics ( Cambridge, Mass:Oelges Chlager, Gunn & Hain, 1981).
14. Tien Hung-ma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arty Powers and Group Politics:From the Third Plenum to The Twelfth Party Congress, Occasional Papers, NO.2, 1984(61).
I5. Whiston, William.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ower in China in the 1970s (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1972).
二、期刊
1. Bullard, Ray Mote. and Edward C. O’Dows." Defining the Role of the PLA in the Post-Mao Era." Asian Survey (December, 1972), pp. 706-720.
2. Chang, Parris H. "China After Deng:Toward the 13th CCP Congress." Problems of Communism (May-June 1987), pp. 32-36.
3. Domes Jurgen. " The Role of Military in the Formation of Revolutionar Committees. " China Quarterly, Vol. 44, (Dec. 1977), pp. 184-204.
4. Halperin, Morton. & John W. Lewis. "New Tensions in Army-Party Relation in China, 1965-1966." China Quarterly, 26 (April-June 1966), pp. 58-67.
5. Joffe, Ellis. " Party and Military in China:Professionalism in Command?", Problems of Communism, 32:5 (Sep.-Oct. 1983).
6. _____,"The Chinese Army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The Politics of Intervention." Current Scene (Dec.7, 1970), pp.1-25.
7. _____"The PLA in Internal Politics." Problems of Communism (Nov.-Dec. 1975), pp. 1-12.
8. Johnston, Alastair I. "Changing Party-Army Relations in China, 1979-1984." Asian Survey (Oct. 1984), pp. 1012-1039.
9. Liu, Alan P.L. "The `Gang of Four` and the Chinese PLA." Asian Survey (Sep. 1979), pp. 817-836.
10. Meyer, Alfred G. "Communism and Leadership."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16:3 (Autumn 1983).
11. Nethercut, Richard D. "Deng and the Gun:Party Military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ian Survey, 22:<8 (Aug. 1982), pp. 691-704.
12. Neuhauser, Charl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1960S:Prelude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32 (Oct.-Dec. 1967).
13. Powell Ralph. "The 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Gun." Asian Survey (June 1970), pp. 441-471.
I4. Rush, Myron. "The Problems of Succession in Communist Regim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Fall/Winter1978), pp. 169-180.
15. Wang, James C.F. "The Urban Militia Political Instrument in the Power Contest in China in 1976." Asian Survey (June 1978), pp. 541~549.
16. Yu Yu-Lin. "The Role of the PLA in Mainland China`s Power Transition." Issues & Studies (Dec.1985), pp. 76~9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63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鎮邦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文有根zh_TW
dc.creator (作者) 文有根zh_TW
dc.date (日期) 198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May-2016 14:35:52 (UTC+8)-
dc.date.available 4-May-2016 14:35:5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May-2016 14:35:5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563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69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本論文之主要目的在探討鄧小平當權後建軍路線、整軍政策以及軍權轉移的部署,冀能對中共黨軍關係的發展方向作出比較深入的探討與論證。
本篇論文共一冊,分緒論及六章、十七節,約十萬餘字,茲簡述其內容如下:
緒論:揭示研究動機和目的、研究方法和範園、研究資料和限制。
第一章,中共黨軍關係的理論與實際:先分析決定中共黨軍關係中「以黨領軍」原則形成的馬列主義和中共建黨學說、暴力革命論,再論述中共「以黨領軍」原則的實際表現。
第二章,中共黨軍關係的歷史回顧:分別從中共政權建立前、政權建立後到「文革」前、文革等三個時期,探討形成中共黨軍關係的傳統的歷史因素,例如歷史經驗、領導人權威的改變、黨對軍控制的強弱,以及政治社會局勢的變遷等。
第三章,鄧小平建軍路線與黨軍的矛盾鬥爭:首先談到鄧小平掌權與軍隊的關係,再以建軍路線的調整為基礎,剖析鄧小平與軍方保守勢力之間的黨軍矛盾、鬥爭。
第四章,鄧小平「以黨領軍」之制度化:由鄧小平整軍政策的四個層次,也就是共軍領導人事調動、共軍體制改革、共軍政治思想教育以及共軍政治角色的降低,討論鄧小平「以黨領軍」之制度化問題。
第五章,現階段中共黨軍關係的研析:先探討現階段中共黨軍關係的結構問題,再分析其對權力轉移的影響,最後評論鄧小平整軍政策的限制。
第六章,結論:表達個人對鄧小平當權後黨軍關係的認識並展望中共黨軍關係的未來。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論文提要.........I
序言.........III
圖表目次.........VIII
緒論.........1
壹、研究動機和目的.........1
貳、研究方法和範圍.........2
叁、研究資料和限制.........4
第一章 中共黨軍關係的理論與實際.........7
第一節 共產黨的組織及其地位.........7
一、馬克思主義的政黨論.........7
二、列寧、史大林的建黨原則.........8
三、中共的建黨理論.........10
第二節 暴力革命論與革命戰爭萬能論.........12
一、馬、恩、列、史的暴力革命論.........12
二、毛澤東的革命戰爭萬能論.........14
第三節 以黨領軍的理論.........17
一、以黨領軍原則的形成.........17
二、以黨領軍的意涵.........18
第四節 以黨領軍的實際. .........19
一、黨委系統對軍隊的領導.........20
二、政委系統對軍隊的領導.........23
第二章 中共黨軍關係的歷史回顧.........31
第一節 中共政權建立前的黨軍關係.........31
一、「黨指揮槍」的傳統與紅軍的多重功能任務.........31
二、毛澤東對軍權領導地位的形成.........33
三、毛澤東對黨、軍一元領導權的掌握.........35
第二節 中共政權建立後到「文革」前的黨軍關係.........39
一、政權建立初期軍人政治地位的升高.........39
二、「正規化」與「革命化」建軍政策的衝突.........40
三、黨軍鬥爭與「彭、黃事件」.........43
四、毛澤東加速鞏固軍權的步伐.........44
第三節 文革時期的黨軍關係(I)(由「文革」到「林彪事件」) .........47
一、中共「文化大革命」產生的背景.........47
二、「三支兩軍」及其政治後果.........50
三、軍權膨脹與「林彪事件」的關係.........54
第四節 文革時期的黨軍關係(II)(由「十大」到「十、六政變」) .........59
一、毛澤東的「黨指揮槍」原則的重建. .........59
二、四人幫奪取軍權的失敗.........62
三、「十、六」政變出現的故治意義.........65
第三章 鄧小平建軍路線與黨軍的矛盾鬥爭.........83
第一節 鄧小平掌權的政治背景.........83
一、鄧小平復出與軍隊的關係.........83
二、鄧小平掌權與評毛功過.........86
第二節 鄧小平建軍路線的調整. .........91
一、鄧小平奪權階段對軍隊的整頓.........91
二、國防現代化與建軍路線的爭論.........94
、三、鄧小平建軍路線.........97
第三節 黨軍矛盾與政治鬥爭.........109
一、黨軍矛盾激化的背景.........109
二、軍方對劇本「苦戀」的批判.........111
三、「趙易亞事件」的政治意涵.........115
第四章 鄧小平「以黨領軍」之制度化. .........133
第一節 共軍領導人事整頓的擴大.........133
一、第二階段整軍工作(「十二大─85.9「黨代會」前」.........133
二、第三階段整軍工作(「黨代會」─「十三大」前) .........137
三、鄧小平對軍權轉移的重新部署(「十三大」以後) .........143
第二節 共軍的體制改革與精簡整編.........148
一、體制改革與精簡整編的構想及階段.........148
二、共軍體制改革的落實.........153
三、共軍精簡整編的擴大. .........159
第三節 共軍整黨運動與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165
一、軍中整黨與否定「文革」、「三支兩軍」運動.........165
二、共軍整黨運動的擴大.........168
三、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171
第五章 現階段中共黨軍關係的研析.........195
第一節 結構上的黨軍關係.........195
第二節 黨軍關係對權力轉移的影響.........202
第三節 鄧小平整軍政策的限制.........205
第六章 結論. .........216
參考書目.........222

圖表目次
附圖一 中共軍事體系圖(一九八七年建制) .........152
附表一 1985年大軍區的調整及其領導成員調動表.........140
表二 中共「十三大」以後中央軍委會、三個總部、七大軍區領導成員一覽表.........145
表三 共軍在中央委員會及政治局比例表(「八大」到「十三大」).........147
表四 1988年共軍軍銜等級.........157
表五 中共軍費開支及其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1979~88年) .........163
表六 各時期共軍政治工作指導思想及地位比較表.........173
表七 歷任中共中央軍委會領導成員一覽表(「九大」到「十三大」) ......... 196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634en_US
dc.title (題名) 鄧小平當權後中共黨軍關係之研究(一九七八~一九八八)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一、書籍
1.丁望編,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第三冊(香港:明報月刊社,1969年)。
2.大陸問題論著選輯,兩冊(台北: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民國七十六年)。
3.中共人名錄(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七年)。
4.中共「十三大」資料彙編(台北: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
5.中共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彙編(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六十八年增訂本)。
6.中共機密文件彙編(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七年)。
7.中共徘徊在十字路口(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
8.中國共產黨歷次重要會議集,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9.中國人民解放軍大事記(1927~1982)(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4年)。
10.中國大陸研究參考資料(台北:中國大陸教學資料中心,未附出版年月日)。
11.江一山,中共軍事文件彙編(香港:友聯研究所,1965年)。
12.江炳倫,政治學論叢(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六十四年)。
1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共五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5年)。
14.毛澤東,毛澤東軍事文選(內部本)(北京:戰士出版社,1981年)。
15.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三年複印)。
16.毛澤東死後的中國大陸問題論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敵情室,民國六十六年)。
17.史大林,史大林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18.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一、三集(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四十七年)。
19.共匪軍事參考資料彙編,下冊(台北: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民國五十六年)。
20.司馬長風,文革始末,上卷(香港:中道出版社,1977年)。
21.朱成申編,中共黨史研究論文選,中、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
22.列寧,列寧全集,第卅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23.李天民,匪黨問題論集(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五十八年)。
24.汪學文,中共文化大革命與紅衛兵(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四十七年)。
25.牧夫,鄧小平的中國(香港:開拓出版社,1986年)。
26.周自強編,共匪軍事論集(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三年)。
27.遠悅編,林彪事件原始文件彙編(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
28.郝夢華、殷浩然,中國共產黨六十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
29.姚孟軒編,匪黨內部鬥爭問題論集(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四年)。
30.俞雨霖,中共軍人的政治角色:比較與歷史的觀點(台北;政大東亞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
31.郭華倫,中共史論(共四冊)(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七年)。
32.郭華倫、桑原壽一等著,「十大」後之中共(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年)。
33.施哲雄,江西蘇維埃時期中共黨軍關係之研究(台北:政大東亞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
34.陳雨蒼,毛澤東思想剖析(兩冊)(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六十六年)。
35.匪情年報(一九六七、一九七六、一九七七年)(台北:國防部情報局)。
36.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北京:解放軍報出版社,1984年)。
37.張敬文編,共匪政治問題論集(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四年)。
38.鄭學稼,從文革到「十一大」─毛澤東扮演的最後悲劇(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39蔡國裕,中共政權之權力異化與官僚主義(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40蔡孝乾,毛澤東軍事思想和人民戰爭之研究(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六十七年)。
41.齊茂吉,五0年代至八0年代由中共內部派系鬥爭探討其軍事路線的演變(台北:政大東亞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
42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4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44.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的社會主義(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
45.鄧小平言論集(補遺)(1957~1980)(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國七十二年)。
46.鄧小平的掙扎求變(台北:中國大陸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
47.嚴家其、高皋,中國文革十年史(兩冊)(香港:大公報,1986年)。
二、期刊、報紙
1.中共問題資料週刊(台北: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
2.中國大陸(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
3.中國大陸研究(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4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資料(台北;中國大陸研究教學資料中心)。
5.共黨問題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6.東亞季刊(台北:政大東亞所)。
7.匪情研究(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
8.中國時報(台北)。
9.聯合報(台北)。
10.半月談(北京:半月談雜誌社)。
11.紅旗(北京:紅旗雜誌社)。
12.瞭望(北京:瞭望周刊社)。
13.人民日報(北京)。
14.光明日報(北京)。
15解放軍報(北京)。
16九十年代(香港:臻善有限公司)。
17爭鳴(香港:百家出版社)。
18.百姓(香港:百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明報(香港)。
20.大公報(香港)。
21.文滙報(香港)。
貳、英文部份
一、書籍
1. Barnett, A. Doak. Uncertain Futures:China`s Transition to Post-Mao era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e, 1974).
2. Chang Yi-Chun. Factional and Coalition Politics in China: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ts After-math(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1976).
3. Domes Jurgen. China After the Revolution:Politics Between two Party Congress (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4. John Gittings. "Army- Party Rela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in Party Leadership and Revolutionary Power in China, John W. Lewis, ed., (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5. Hough, Jerry F. Soviet Leadership in Transition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80).
6. Hungtington, Samuel P. 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 ( New York:Vintage, 1957), pp.1-97.
7._____,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 Cambridge:Yal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8. Janowitz, Morris. The Military in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New Nations (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9. Jencks, Harlan. W. From Muskets to Missiles:Politics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he Chinese Army, 1945-1981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 1982).
10. KauYing-mao. The Political Work System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Military ( Province:East Asia Language and Area Center, Brown University, 1971).
11._____, " The Role of the PLA in Model of Army Building," in China’s Road to Development, Nevile Maxwell, ed., ( Oxford, England:Pergamon Press,1979), pp. 313-331.
12. Perrnultter, Amos.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s in Modern Times:On Professional, Praetorians, and Revolutionary Soldiers (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13. Pye, Lucian W. The Dynamics of China Politics ( Cambridge, Mass:Oelges Chlager, Gunn & Hain, 1981).
14. Tien Hung-ma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arty Powers and Group Politics:From the Third Plenum to The Twelfth Party Congress, Occasional Papers, NO.2, 1984(61).
I5. Whiston, William.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ower in China in the 1970s (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1972).
二、期刊
1. Bullard, Ray Mote. and Edward C. O’Dows." Defining the Role of the PLA in the Post-Mao Era." Asian Survey (December, 1972), pp. 706-720.
2. Chang, Parris H. "China After Deng:Toward the 13th CCP Congress." Problems of Communism (May-June 1987), pp. 32-36.
3. Domes Jurgen. " The Role of Military in the Formation of Revolutionar Committees. " China Quarterly, Vol. 44, (Dec. 1977), pp. 184-204.
4. Halperin, Morton. & John W. Lewis. "New Tensions in Army-Party Relation in China, 1965-1966." China Quarterly, 26 (April-June 1966), pp. 58-67.
5. Joffe, Ellis. " Party and Military in China:Professionalism in Command?", Problems of Communism, 32:5 (Sep.-Oct. 1983).
6. _____,"The Chinese Army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The Politics of Intervention." Current Scene (Dec.7, 1970), pp.1-25.
7. _____"The PLA in Internal Politics." Problems of Communism (Nov.-Dec. 1975), pp. 1-12.
8. Johnston, Alastair I. "Changing Party-Army Relations in China, 1979-1984." Asian Survey (Oct. 1984), pp. 1012-1039.
9. Liu, Alan P.L. "The `Gang of Four` and the Chinese PLA." Asian Survey (Sep. 1979), pp. 817-836.
10. Meyer, Alfred G. "Communism and Leadership."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16:3 (Autumn 1983).
11. Nethercut, Richard D. "Deng and the Gun:Party Military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ian Survey, 22:<8 (Aug. 1982), pp. 691-704.
12. Neuhauser, Charl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1960S:Prelude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32 (Oct.-Dec. 1967).
13. Powell Ralph. "The 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Gun." Asian Survey (June 1970), pp. 441-471.
I4. Rush, Myron. "The Problems of Succession in Communist Regim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Fall/Winter1978), pp. 169-180.
15. Wang, James C.F. "The Urban Militia Political Instrument in the Power Contest in China in 1976." Asian Survey (June 1978), pp. 541~549.
16. Yu Yu-Lin. "The Role of the PLA in Mainland China`s Power Transition." Issues & Studies (Dec.1985), pp. 76~9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