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抗戰時期中共的文藝政策
作者 林宸生
貢獻者 張玉法 王聿均
林宸生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13 (UTC+8)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史料
     文天行等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資料?編,成都,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版。
     文天行等編,作家戰地訪問團--史料選編,成都,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毛澤東,毛澤東集第一-十卷,中國共產主義研究小組刊印,一山圖書供應,一九七六年版。
     毛澤東,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第一版。
     不著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索引,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時間不詳。
     不著編,中國新文學大系續編--文學論爭,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時間不詳。
     中共問題原始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共怎樣對待知識分子上冊,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七二年六月初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史料編輯部編,中國人民經放軍文藝史料編--紅軍時期上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第一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現代文學研究室編,「革命文學」論爭資料選編兩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左聯回憶錄」編輯組編,左聯回憶錄兩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五月第一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室圖書資料室編,周恩來與文藝,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0年八月第一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主編,救國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月第一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一0一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以下簡稱黨史會)出版,民國七三年十二月版。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間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五編中共活動真相四冊,台北,黨史會出版,民國七四年十一月版。
     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宣傳處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北京,新華書店,一九五0年三月初版。
     田漢等編著,中國話劇運動五十年史料集兩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一九五七-九年版。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教研室編,文學運動史料選三冊,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五月初版。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學改革小組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參考資料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五九年三月第一版。
     司法行政部前查局編印,共匪滲透顛覆活動文件摘要,民國五九年十二月版。
     列寧等著、司徒貞譯,黨的組織與黨的文學,北京,新潮書店,一九五0年版。
     江西人民出版社編輯組編,回憶潘漢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五月第一版。
     李何林編,中國文藝論戰,陝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四月第一版。
     延安文藝叢書編委員會編,延安文藝叢書─文藝理論卷,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四月第一版。
     阿英,敵後日記上冊,江蘇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八月第一版。
     周恩來的一生--資料選集,香港,新中圖書公司,一九七八年一月第五版。
     胡絜青編,老舍生活與創作自述,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一九八一年版。
     重慶現代革命史資料叢書編委員會,在反動堡壘裡的鬥爭--憶解放前的文化活動,重慶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九月第一版。
     徐懋庸,徐懋庸回憶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徐州師範學院中國現代作家傳略編輯組編,中國現代作家傳略上冊,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第一版。
     郭沫若,革命春秋兩編,台北,古楓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張若英編,新文學運動史資料,上海,光明書店,民國二九年九月再版。
     張國燾,我的回憶三冊,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版。
     張靜廬輯註,中國現代出版史料四編,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上海初版。
     通俗文化出版社編,舊人物的改造,廣州,春秋書店,出版時間不詳。
     復旦大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室編,中國現代文論選,貴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二月第一版。
     趙超構,延安一月,南京,新民報社出版,民國三三年十月版。/
     楊之華,回憶秋白,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心/
     溫濟澤等編著,延安中央研究院回憶錄,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七月第一版。
     劉增杰等編,抗日戰爭時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據地文學運動資料三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月第一版。
     鄭伯奇,憶創造社及其他,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分店,一九八二年第一版。
     魯迅,魯迅全集二、四、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魯迅,隨感錄,出版時、地不詳。
     顧執中等著,回憶重慶,重慶,重慶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三月第一版。
     
     二、專著
     丁易,中國現代文學史略,北京,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五年初版。
     丁淼,中共工農兵文藝,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四四年版。
     丁淼,中共文藝總批判,香港,亞洲出版社,出版時間不詳。
     丁淼,中共統戰戲劇,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四三年七月初版。
     大衛‧達林著、潘崖譯,蘇聯與遠東,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三九年版。
     王章陵,中共門文藝整風,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二年修訂版。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三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五四年初版。
     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合訂本,上海,新文藝出版社,一九五三年八月第一版。
     尹雪曼,中國新文學史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二年版。
     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學系中國現代文學史教研室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兩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八0年版。
     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陳列研究部編,中共黨史主要事件簡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第一版。
     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第二十五卷,陝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七月第一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九十年大事年表,台北,黨史會,民國七三年十一月初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編,中國共產黨之透視,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時間不詳。
     中華民國文藝史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五年台二版。
     左舜生,萬竹樓隨筆,香港,開陽出版社,民國四三年版。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合訂本,出版時、地不詳。
     司馬長風,周恩來評傳,出版時、地不詳。
     司馬璐,瞿秋白傳,香港,自聯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
     田仲濟等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山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八月第一版。
     玄默,中共文化大革命與大陸知識分子,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六七年再版。
     艾克思編纂,延安文藝運動紀盛,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一月第一版。
     李立明,中國現代六百家小傳,香港,波文書局,一九七八年七月初版。
     李何林,中國近廿年文藝思潮,香港,中文近代史料出版組,出版時間不詳。
     李准等著,毛澤東文藝思想新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第一版。
     李雲漢,西安事變始末之研究,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四年八月再版。
     李瑞騰,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民國七六年七月初版。
     李輝英,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東亞書局,一九七0年七月初版。
     林非等著,魯迅傳,湖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一版。
     林曼叔等編著,中國當代作家小傳,巴黎第七大學東亞出版中心,出版時間不詳。
     金達凱,中共的思想改造,香港,友聯出版社,一九五四年版。
     金達凱,中共宣傳政策與運動,香港,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社,民國四三年十月初版。
     周錦,中國新文學史,出版時、地不詳。
     周錦,中國新文學簡史,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九年五月二十日初版。
     東方曦,文化與戰們,生活與實踐出版社,民間三十年四月版。
     胡秋原,少作收殘集上冊,台北,自由世界出版社,民國四八年十二月初版。
     郁雲,郁達夫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徐懋庸,文藝思潮小史,上海,生活出版社,民國三七年四月初版。
     孫如陵編,三十年代文藝論叢,台北,中央日報出版社,民國五五年十月初版。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香港,友聯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七月初版。
     夏志清,文學的前途,台北,純文學出版社,民國六三年三版。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三、四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三年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八0年第三次印刷。
     郭晨等著,李立三,北京,工人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郭華倫,中共史論四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東亞研究所印行,民國七一年十月增訂本四版。
     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國共門爭,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版。
     張悅雄,中共與知識分子,台北,國際反共文教協會,民國六五年一月版。
     曹伯一,中共延安時期之政治經驗,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民國六二年十二月初版。
     曹聚仁,魯迅評傳,香港,新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不詳。
     梁家祿等著,中國新聞業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一版。
     黃修己,中國現代文學簡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六月第一版。
     黃俊東,現代中國作家剪影,出版時、地不詳。
     黃筱薌,中共延安文藝整風透視,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民國七四年碩士論文。
     馮雪峰,論民主革命的文藝運動,上海,作家書店,民國三六年七月二版。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民間六四年六月初版。
     趙聰,三十年代文壇點將錄,出版時、地不詳。
     趙聰,中共的文藝工作,香港,友聯出版社,民國四四年版。
     趙聰,五四文壇泥爪,台北,時報文化公司,民國六九年初版。
     蔡丹冶,新文藝論集,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六二年初版。
     鄭學稼,中共興亡史第一卷,台北,中華雜誌社,民國五九年一月初版。
     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魯迅年譜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年八月台初版。
     劉綬松,中國新文學史初稿兩冊,北京,作家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第一版。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十版。
     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七月第四版。
     藍海,中國抗戰文藝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三月第一版。
     
     三、報刊論文
     王聿均,抗戰時期文學之演變,收入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四年十二月。
     王章陵,中共的知識分子政策,收入第一屆中美「大陸問題」研討會專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田進,抗戰八年來的戲劇工作,重慶新華日報,一九四六年一月十六日第四版,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館藏微卷。
     玄默,中共與三十年代文藝的思想衝突之史的考察,收入第一屆中美「大陸問題」研討會專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玄默,陳伯達與三十年代文藝兩個口號的論爭,匪情研究,第十四卷第八期,民國六十年八月二十日。
     李牧,魯迅與創造社,青溪月刊,第五二期,民國六十年十月一日。
     李牧,瞿秋白與左翼作家聯盟,青溪月刊,第五五期,民國六一年一月一日。
     李牧,蔣光慈與太陽社,青溪月刊,第五九期,民國六一年五月一日。
     李牧,老舍與文協,青溪月刊,第六一期,民國六一年七月一日。
     李牧,周揚與三十年代作家,青溪月刊,第六三期,民國六一年九月一日。
     周玉山,抗戰時期中共的文藝政策,台北,抗戰文學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六年七月五日。
     陳永發,延安的整風、審幹與肅反,收入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四年十二月。
     張穎,霧重慶的文藝鬥爭──懷念敬愛的周恩來同志,一九七七年「人民文學」第一期。
     張鼎丞,整風在延安中央黨校,收入戰士出版社編輯,星火燎原第六輯,戰士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第一版。
     陶希聖,「三十年代文藝」瑣談,收入三十年代文藝論叢,台北,中央日報出版社,民國五五年十月。
     楊爾琳,中共秧歌運動之研究--民國三十一年到三十四年,台北,復興崗學報第三二期,民國七三年十二月。
     陽翰笙,戰鬥在霧重慶──回憶文化工作委員會,一九八四年「新文學史料季列」第一期。
     喬金鷗,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的發展策略,台北,共黨問題研究,第十卷第六期。
     湘源,共匪文藝政策的歷史回溯,台北,今日大陸,第一四二期,民國五十年八月十六日。
     蔡丹冶,共匪文藝政策之演變,台北,匪情研究,第十四卷第十、十一、十二期。
     劉心皇,「中國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申論,台北,抗戰文學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六年七月五日。
     
     四、英文著作
     Cheek, Timothy. "The Fading Wild Lilies-Wang Shiwei and Mao Zedong`s Yan`an Talks in the First CPC Retification Movement",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 No. 11, Jan, 1984.
     Feuerwerker Yi-Tsi Mei. Ding Ling`s Fiction-Ideology and Narrativ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Hsia, C.T.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Hsia, Tsi-an. 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nent in China,_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8.
     Israel, Joh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6,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Tagore, Abanindranath. Literary Debates in Modern China 1918-1937, The Center for East Asian Cultural Studies, Tokyo, Japan,I967.
     Van Slyke, Lyman P. Enemies and Friends-The United Front 1n Chinese Comrmmist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l967.
     Wu, Tien-wei. The Sian Incident :A Pivotal Point 1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n Arbor, Michigon, 197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0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玉法 王聿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宸生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宸生zh_TW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May-2016 17:18:13 (UTC+8)-
dc.date.available 4-May-2016 17:18: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1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00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97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二章 上海「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時期(一九二六-一九三六) ………七
     第一節 「革命文學」的主張………七
     第二節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二三
     第三節 「兩個口號」之爭………三九
     第三章 武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時期(一九三七-一九四一) ………七一
     第一節 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及其活動………七一
     第二節 「文藝下鄉」運動………八八
     第四章 延安「文藝座談會」時期(一九四二一九四三) ………一一七
     第一節 延安「整風」運動的背景………一一七
     第二節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一二七
     第三節 「野百合花」事件………一三七
     第五章 重慶「統一戰線」時期(一九四四-一九四五) ………一六七
     第一節 建立「工農兵」文藝政策………一六七
     第二節 「工農兵」文藝活動………一七九
     第六章 結論………二0一
     徵引書目………二0七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08en_US
dc.title (題名) 抗戰時期中共的文藝政策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史料
     文天行等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資料?編,成都,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版。
     文天行等編,作家戰地訪問團--史料選編,成都,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毛澤東,毛澤東集第一-十卷,中國共產主義研究小組刊印,一山圖書供應,一九七六年版。
     毛澤東,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第一版。
     不著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索引,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時間不詳。
     不著編,中國新文學大系續編--文學論爭,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時間不詳。
     中共問題原始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共怎樣對待知識分子上冊,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七二年六月初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史料編輯部編,中國人民經放軍文藝史料編--紅軍時期上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第一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現代文學研究室編,「革命文學」論爭資料選編兩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左聯回憶錄」編輯組編,左聯回憶錄兩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五月第一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室圖書資料室編,周恩來與文藝,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0年八月第一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主編,救國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月第一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一0一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以下簡稱黨史會)出版,民國七三年十二月版。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間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五編中共活動真相四冊,台北,黨史會出版,民國七四年十一月版。
     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宣傳處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北京,新華書店,一九五0年三月初版。
     田漢等編著,中國話劇運動五十年史料集兩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一九五七-九年版。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教研室編,文學運動史料選三冊,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五月初版。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學改革小組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參考資料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五九年三月第一版。
     司法行政部前查局編印,共匪滲透顛覆活動文件摘要,民國五九年十二月版。
     列寧等著、司徒貞譯,黨的組織與黨的文學,北京,新潮書店,一九五0年版。
     江西人民出版社編輯組編,回憶潘漢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五月第一版。
     李何林編,中國文藝論戰,陝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四月第一版。
     延安文藝叢書編委員會編,延安文藝叢書─文藝理論卷,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四月第一版。
     阿英,敵後日記上冊,江蘇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八月第一版。
     周恩來的一生--資料選集,香港,新中圖書公司,一九七八年一月第五版。
     胡絜青編,老舍生活與創作自述,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一九八一年版。
     重慶現代革命史資料叢書編委員會,在反動堡壘裡的鬥爭--憶解放前的文化活動,重慶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九月第一版。
     徐懋庸,徐懋庸回憶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徐州師範學院中國現代作家傳略編輯組編,中國現代作家傳略上冊,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第一版。
     郭沫若,革命春秋兩編,台北,古楓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張若英編,新文學運動史資料,上海,光明書店,民國二九年九月再版。
     張國燾,我的回憶三冊,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版。
     張靜廬輯註,中國現代出版史料四編,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上海初版。
     通俗文化出版社編,舊人物的改造,廣州,春秋書店,出版時間不詳。
     復旦大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室編,中國現代文論選,貴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二月第一版。
     趙超構,延安一月,南京,新民報社出版,民國三三年十月版。/
     楊之華,回憶秋白,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心/
     溫濟澤等編著,延安中央研究院回憶錄,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七月第一版。
     劉增杰等編,抗日戰爭時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據地文學運動資料三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月第一版。
     鄭伯奇,憶創造社及其他,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分店,一九八二年第一版。
     魯迅,魯迅全集二、四、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魯迅,隨感錄,出版時、地不詳。
     顧執中等著,回憶重慶,重慶,重慶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三月第一版。
     
     二、專著
     丁易,中國現代文學史略,北京,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五年初版。
     丁淼,中共工農兵文藝,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四四年版。
     丁淼,中共文藝總批判,香港,亞洲出版社,出版時間不詳。
     丁淼,中共統戰戲劇,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四三年七月初版。
     大衛‧達林著、潘崖譯,蘇聯與遠東,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三九年版。
     王章陵,中共門文藝整風,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二年修訂版。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三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五四年初版。
     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合訂本,上海,新文藝出版社,一九五三年八月第一版。
     尹雪曼,中國新文學史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二年版。
     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學系中國現代文學史教研室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兩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八0年版。
     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陳列研究部編,中共黨史主要事件簡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第一版。
     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第二十五卷,陝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七月第一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九十年大事年表,台北,黨史會,民國七三年十一月初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編,中國共產黨之透視,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時間不詳。
     中華民國文藝史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五年台二版。
     左舜生,萬竹樓隨筆,香港,開陽出版社,民國四三年版。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合訂本,出版時、地不詳。
     司馬長風,周恩來評傳,出版時、地不詳。
     司馬璐,瞿秋白傳,香港,自聯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
     田仲濟等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山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八月第一版。
     玄默,中共文化大革命與大陸知識分子,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六七年再版。
     艾克思編纂,延安文藝運動紀盛,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一月第一版。
     李立明,中國現代六百家小傳,香港,波文書局,一九七八年七月初版。
     李何林,中國近廿年文藝思潮,香港,中文近代史料出版組,出版時間不詳。
     李准等著,毛澤東文藝思想新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第一版。
     李雲漢,西安事變始末之研究,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四年八月再版。
     李瑞騰,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民國七六年七月初版。
     李輝英,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東亞書局,一九七0年七月初版。
     林非等著,魯迅傳,湖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一版。
     林曼叔等編著,中國當代作家小傳,巴黎第七大學東亞出版中心,出版時間不詳。
     金達凱,中共的思想改造,香港,友聯出版社,一九五四年版。
     金達凱,中共宣傳政策與運動,香港,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社,民國四三年十月初版。
     周錦,中國新文學史,出版時、地不詳。
     周錦,中國新文學簡史,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九年五月二十日初版。
     東方曦,文化與戰們,生活與實踐出版社,民間三十年四月版。
     胡秋原,少作收殘集上冊,台北,自由世界出版社,民國四八年十二月初版。
     郁雲,郁達夫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徐懋庸,文藝思潮小史,上海,生活出版社,民國三七年四月初版。
     孫如陵編,三十年代文藝論叢,台北,中央日報出版社,民國五五年十月初版。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香港,友聯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七月初版。
     夏志清,文學的前途,台北,純文學出版社,民國六三年三版。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三、四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三年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八0年第三次印刷。
     郭晨等著,李立三,北京,工人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郭華倫,中共史論四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東亞研究所印行,民國七一年十月增訂本四版。
     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國共門爭,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版。
     張悅雄,中共與知識分子,台北,國際反共文教協會,民國六五年一月版。
     曹伯一,中共延安時期之政治經驗,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民國六二年十二月初版。
     曹聚仁,魯迅評傳,香港,新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不詳。
     梁家祿等著,中國新聞業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一版。
     黃修己,中國現代文學簡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六月第一版。
     黃俊東,現代中國作家剪影,出版時、地不詳。
     黃筱薌,中共延安文藝整風透視,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民國七四年碩士論文。
     馮雪峰,論民主革命的文藝運動,上海,作家書店,民國三六年七月二版。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民間六四年六月初版。
     趙聰,三十年代文壇點將錄,出版時、地不詳。
     趙聰,中共的文藝工作,香港,友聯出版社,民國四四年版。
     趙聰,五四文壇泥爪,台北,時報文化公司,民國六九年初版。
     蔡丹冶,新文藝論集,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六二年初版。
     鄭學稼,中共興亡史第一卷,台北,中華雜誌社,民國五九年一月初版。
     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魯迅年譜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年八月台初版。
     劉綬松,中國新文學史初稿兩冊,北京,作家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第一版。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十版。
     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七月第四版。
     藍海,中國抗戰文藝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三月第一版。
     
     三、報刊論文
     王聿均,抗戰時期文學之演變,收入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四年十二月。
     王章陵,中共的知識分子政策,收入第一屆中美「大陸問題」研討會專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田進,抗戰八年來的戲劇工作,重慶新華日報,一九四六年一月十六日第四版,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館藏微卷。
     玄默,中共與三十年代文藝的思想衝突之史的考察,收入第一屆中美「大陸問題」研討會專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玄默,陳伯達與三十年代文藝兩個口號的論爭,匪情研究,第十四卷第八期,民國六十年八月二十日。
     李牧,魯迅與創造社,青溪月刊,第五二期,民國六十年十月一日。
     李牧,瞿秋白與左翼作家聯盟,青溪月刊,第五五期,民國六一年一月一日。
     李牧,蔣光慈與太陽社,青溪月刊,第五九期,民國六一年五月一日。
     李牧,老舍與文協,青溪月刊,第六一期,民國六一年七月一日。
     李牧,周揚與三十年代作家,青溪月刊,第六三期,民國六一年九月一日。
     周玉山,抗戰時期中共的文藝政策,台北,抗戰文學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六年七月五日。
     陳永發,延安的整風、審幹與肅反,收入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四年十二月。
     張穎,霧重慶的文藝鬥爭──懷念敬愛的周恩來同志,一九七七年「人民文學」第一期。
     張鼎丞,整風在延安中央黨校,收入戰士出版社編輯,星火燎原第六輯,戰士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第一版。
     陶希聖,「三十年代文藝」瑣談,收入三十年代文藝論叢,台北,中央日報出版社,民國五五年十月。
     楊爾琳,中共秧歌運動之研究--民國三十一年到三十四年,台北,復興崗學報第三二期,民國七三年十二月。
     陽翰笙,戰鬥在霧重慶──回憶文化工作委員會,一九八四年「新文學史料季列」第一期。
     喬金鷗,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的發展策略,台北,共黨問題研究,第十卷第六期。
     湘源,共匪文藝政策的歷史回溯,台北,今日大陸,第一四二期,民國五十年八月十六日。
     蔡丹冶,共匪文藝政策之演變,台北,匪情研究,第十四卷第十、十一、十二期。
     劉心皇,「中國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申論,台北,抗戰文學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六年七月五日。
     
     四、英文著作
     Cheek, Timothy. "The Fading Wild Lilies-Wang Shiwei and Mao Zedong`s Yan`an Talks in the First CPC Retification Movement",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 No. 11, Jan, 1984.
     Feuerwerker Yi-Tsi Mei. Ding Ling`s Fiction-Ideology and Narrativ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Hsia, C.T.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Hsia, Tsi-an. 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nent in China,_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8.
     Israel, Joh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6,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Tagore, Abanindranath. Literary Debates in Modern China 1918-1937, The Center for East Asian Cultural Studies, Tokyo, Japan,I967.
     Van Slyke, Lyman P. Enemies and Friends-The United Front 1n Chinese Comrmmist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l967.
     Wu, Tien-wei. The Sian Incident :A Pivotal Point 1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n Arbor, Michigon, 1976.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