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抗戰時期糧食供求問題之研究
作者 侯坤宏
貢獻者 王樹槐
侯坤宏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15 (UTC+8)
參考文獻 引徵書目
     一、檔案
     國史館裁,國民政府檔案
     「五屆六中全會決議戰區水災難民應遷移墾實案」,經04.1/12。
     「五屆八中全會決議在行政院內設置貿易與糧食部案」,2-12.01.1/7。
     「五屆八中全會決議經濟部分各案」,2-12.06.2/25。
     「五屆九中全會決議經濟部份各案」,2-12.06.2/28。
     「召開全國財政會議案」,財01.1/27。
     「田賦改徵寶物辦法暫行通則案」,法12.8/11。
     「各縣市徵購糧食監察委員會組織通則案」,2-1.12.8/40。
     「非常時期違反糧食管理治罪暫行條例案」,2-1.20.3/46。
     「派遣各省督糧人員原則案」,2-1.12.8/42。
     「財政部整理田賦籌備委員會規程案」,2-1.12.8/10。
     「第二屆第二次參政會關於財政經濟事項建議案」,憲03.2/67。
     「第三屆第一次參政會關於財政經濟事項建議各案」,憲03.2/90。
     「第三次全國財政會議規程案」,2-1.12.1/44。
     「設置糧政督察隊案」,2-1.12.8/43。
     「皖省同胞捐獻軍糧案」,軍03.3/19。
     「農業推廣委員會組織條例案」,2-1.14.4月。
     「綏陽張義和等控鄉鎮奉辦軍糧舞弊案」,軍03.3/22。
     「厲行倉儲制度等案」,財06.21。
     「潼南黃夢弼等控征谷所主任周觀瀾等重征軍糧案」,軍03.3/28。
     「廣安伍琫璋等控田賦征實人員彭永健等盜賣軍糧案」,軍03.3/29。
     「糧政獎章規則案」,法12.8/48。
     「糧食部組織法令案」,0120.71/9680。
     國史館藏,行政院檔索
     「四川限制米糧食棧儲存健康米公告案」,450.12/9。
     「各省田賦得酌徵實物案」,財06-25。
     「改善民食供應辦法案」,450.13/24。
     「委座手令對糧食有致之管理方法必須辦到糧食公賣案」,450.12/1。
     「非常時期改善公務員生活辦法案」,450.13/10。
     「非常時期違反糧食管理治罪暫行條例案」,450.13/4。
     「僱用民伕挑運鹽米救荒辦法案」,450.13/27。
     「戰時縣市公糧處理辦法案」,450.13/66。
     「戰區各省食糧收購辦法大綱案」,450.13/32。
     「糧政獎章規則案」,450.13/14。
     「糧食驛運辦法大綱案」,450.13/39。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農林部檔案
     全國糧食管理局編印,全國糧食會議報告(機密),民國卅年六月,20-07,57-1。
     「各省農林機關經費」,20-00,5-11。
     「各省禁止熬釀案」,20-21,62(2-19)。
     農林部編印,「三十年度各省糧增總報告」,20-07,34-8。
     農林部農業推廣委員會編印,「三十三年度各省糧食增產工作簡報」,20-07,34-18。
     「農林部卅二年督導各省增產糧食計劃草案」,20-08,101-4。
     「農林部工作報告」(卅三年七月至卅四年四月),20-07,27-4。
     「糧食收購、囤積、調劑、米價調查」,20-21,60-3。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藏,中央通訊社剪報資料。
     中國地政研究所藏,民國20-30年代中國經濟、農業、土地、水利問題剪報資料。
     二、公報、年鑑、法規、報告、大事記、統計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一八六號至六一六號,民國二十八年九月九日至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農林公報,二卷一、二、三期合刊至四卷十、十一、十二期合刊,民國三十年三月至民國三十二年十二月。
     行政院編纂,國民政府年鑑(卅二年),重慶,民國卅二年七月。
     財政年鑑編纂處編,財政年鑑續編,民國卅二年。
     財政年鑑編纂處編,財政年鑑三編。
     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國經濟年鑑續編,台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一月影印初版。
     申報年鑑社編,申報年鑑(民國廿四年),台北,中國文獻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九月影印。
     農林部參事處編,農林法規彙編,第一集,重慶,民國卅二年十二月出版。
     糧食部印行,糧政法規(管制類),民國卅二年二月。
     糧食部編印,糧政法規(徵集類),民國卅三年二月。
     張朋園、沈懷玉合編,國民政府職官年表,第一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出版。
     農林部編,農林部中央農業實驗所概況,南京,民國三十六年六月。
     農林部中央農業實驗所農業史料,民國卅七年十一月。
     黨史會藏,「廿九年度農產促進委員會主辦事業效果報告書」(鉛印),民國卅年一月。
     黨史會藏,「卅年度農產促進委員會主辦事業效果報告書」(鉛印),民國三十一年一月。
     關吉玉、劉國明編,田賦會要(五);第三編,國民政府田賦實況(下),財政部印,民國卅三年二月廿九日出版。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印,經濟情報叢刊,第四輯,戰時工資問題之檢討(極密),民國三十年五月十六日。
     周開慶編著,民國川事紀要(廿六年至卅九年),台北,四川文獻研究社,民國六十一年一月初版。
     國民政府主計處統計局編,中華民國統計提要(卅六年),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年十月影印出版。
     農林部統計室編,農林統計手冊(民國卅四年)。
     農林部統計室編,全國農林統計總報告(民國卅四年),卅五年四月。
     濮孟九主編,中國各重要城市糧食價格及指數專刊,重慶,糧食部調查處,民國卅四年四月出版。
     行政院經濟會議秘書處編,四川省糧食統計彙編,民國卅年七月。
     三、專書
     卜凱主編,中國土地利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年影印出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台北,該所,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印,黃季陸先生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台北,該中心,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戰後中國,第四冊,台北,黨史會,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部編印,世界各國戰時糧食管理之實施,民國卅年十月。
     中國農民銀行四川省農村經濟調查委員會,四川省租佃制度,重慶,民國卅年十二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訓練委員會編,抗戰以來中央各種會議宜言及重要決議案彙編,民國卅二年十一月。
     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彙編(二),革命文獻,第八十輯,台北,黨史會,六十八年九月出版。
     方顯延編輯,中國戰時物價與生產,商務印書館,民國卅三年七月。
     尹樹生著,農業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八年二月,五版。
     尹靜夫,中國糧政,台北,四川文獻社,民國六十九年一月初版。
     白修德,賈安娜著,中國暴風雨,香港,廣角鏡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版,頁一六七。
     四聯總處秘書處編,四聯總處重要文獻彙編,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十月影印出版。
     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編,中國農業之改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四月初版。
     朱自清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四月初版。
     朱偰著,中國戰時稅制,財政評論社,民國卅二年四月出版。
     吳景超,戰時經濟鱗爪,中國文化服務社,民國卅三年二月初版。
     吳傳鈞編,中國糧食地理,重慶,商務,民國卅二年四月初版。
     沈宗瀚著,中國農業資源(一),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四十一年。
     沈宗瀚著,中國農業資源(二),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四十二年五月初版。
     巫寶三著,中國糧食對外貿易──其地位趨勢及變遷之原因(一九一二~一九三一),參謀本部國防設計委員會印行,民國二十三年二月。
     巫寶三、張之毅,福建省食糧之運銷,長沙,商務印書館,民國廿七年五月初版。
     宋同福,田賦徵實概論,重慶,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民國卅一年十月一日出版。
     李樹青著,蛻變中的中國社會,台北,九思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三月廿日再版。
     何應欽編著,八年抗戰之經過,民國卅五年四月。
     何上將抗戰期間軍事報告(下),民國卅七年十二月。
     抗戰建國史料──農林建設(一),台北,黨史會,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抗戰建國史料──農林建設(二),台北,黨史會,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周一士編,中華公路史(上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三年七月初版。
     林和成編,中國農業金融,中華書局,民國廿五年。
     胡國華主編,四川省農村物價,中國農民銀行、四川省農村經濟調查委員會,民國卅年十一月初版。
     郭延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初版。
     馬彬,轉型期的知識分子,出版項不詳。
     柏金斯原著,宋海文等譯,中國農業的發展,上海,譯文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九月一版。
     馬寅初著,財政學與中國財肢,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卅七年八月初版。
     馬寅初著,中國經濟改造,出版項不詳。
     侯坤宏編,中華民國農業史料(一)──土地改革史料,台北,國史館,民國七十七年二月。
     孫曉村等編,浙江糧食調查,上海,社會經濟調查所編印,民國廿四年九月。
     孫本文,現代中國社會問題,第二冊,出版項不詳。
     徐天胎著,糧食問題論,福州,福州文化企業社,民國卅八年三月初版。
     徐可亭先生文存編印委員會編印,徐可亭先生文存,台北,民國五十九年五月。
     財政部編印,財政金融資料輯要,台北,該部,民國四十一年三月出版。
     財政部田賦管理委員會編,三年來之田賦整理與徵實,中央信託局印製處印,民國卅三年十一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戡亂戰史,第一冊,台北,該局,民國七十年十月三十一日。
     陳友三、陳恩德編著,田賦徵實制度,正中書局,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滬一版。
     陳孝威著,為甚麼失去大陸,台北,民國五十三年五月初版。
     陳明璋著,福建糧食問題,福建省研究院編譯出版室,民國卅一年七月。
     張培剛著,廣西糧食問題,長沙,商務印書館,民國廿七年七月初版。
     張肖梅主編,貴州經濟,第一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年十月影印。
     張肖梅主編,中外經濟年報,第三回,國史館影印自華盛頓「中國研究資料中心」。
     張維亞著,中國貨幣金融論,台北,台灣新生報,民國四十一年一月初版。
     張嘉璈講,戰時交通(密),台北,黨史會,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影印初版。
     章柏雨、汪蔭元,中國農佃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三十七年,三版。
     許璇著,糧食問題,商務印書館,民國廿四年三月。
     許倬雲、丘宏達主編,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週年學術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社,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初版。
     教育部資料研究室編印,一九三七年以來之中國教育,民國卅五年十一月。
     教育部編,戰後新中國,上海,中華書局,民國卅六年九月再版。
     郭漢鳴、孟光宇著,四川租佃問題,重慶,商務印書館,民國卅三年八月初版。
     梅寅生譯,中國現代軍事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四月初版。
     湯惠蓀、杜修昌,雲南省米穀運銷及價格之研究,昆明,國立雲南大學農學院,民國廿九年六月印行。
     傅潤華主編,抗戰建國大畫史,上海,中華文化信託服務社,民國卅七年七月七日再版。
     黃宗智著,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台北,谷風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華松年著,糧食管理論,台北,中央文化供應社,民國四十二年五月。
     喬啟明、蔣傑主編,各省田賦徵收實物調查,重慶,農產促進委員會,民國卅一年三月。
     趙令景著,四川糧食問題之研究,見蕭錚主編,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第四九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影印。
     劉心怡,我國戰時運輸之探討(上篇),台北,交通部交通研究所,民國五十七年五月。
     劉振東編,孔庸之先生演講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九月。
     劉鎮泉譯述,中國經濟建設之路,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卅六年十二月初版。
     廣東省政府編譯室編印,戰時粵政,民國廿八年一月至卅四年九月一日。
     廣東省糧食管理局編,廣東省糧食管理概況,民國卅年五月。
     廣東省政府秘書處編譯室編印,廣東糧政,民國卅一年七月一日。
     蕭錚,中華地政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三年一月初版。
     薛光前編著,八年對日抗戰中之國民政府(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九月二版。
     豫鄂皖邊區戰地黨政委員會分會文化工作委員會編印,糧食管理與驛運,民國卅年六月初版。
     魏德邁原著,徐之行等譯,魏德邁報告,高雄,光復書局,民國四十八年二月初版。
     韓啟桐編著,中國對日戰事損失之估計(一九三七~一九四三),上海,中華書局,民國卅五年一月初版。
     關吉玉著,中國糧食問題,經濟研究社,民國卅七年五月出版。
     黨史會藏,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編印,囤積居奇之末日,民國三十年二月出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三篇,戰時外交(一),台北,該會,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
     顧壽恩,戰時糧價問題,國民圖書出版社,民國卅一年出版。
     四、傳記、年譜
     李先聞自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七月初版。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台北,中國青年黨黨史委員會,民國七十四年十月十日。
     朱振聲編篡,李漢魂將軍日記,上集第一冊,香港,聯藝印刷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四年五月初版。
     何慶華藏,沈雲龍註,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上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八月一日出版。
     沈宗瀚,中年自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再版。
     吳鼎昌,花谿閒筆正續集,台北,文海出版社重印。
     邵毓麟著,勝利前後,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九月一日初版。
     於憑遠,羅冷梅等編,民國胡上將宗南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初版。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五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初版。
     胡絜青編,老舍生活與創作自述,香港,三聯書店,一九八一年。
     苗培成著,往事紀實,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元月一版。
     浦薛鳳著,太虛空裹一遊塵:八年抗戰生活隨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七月初版。
     陳啟天,寄園回憶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陳存恭,張力訪問,張力紀錄,石覺先生訪問紀錄,台北,近史所,民國七十五年二月初版。
     陳立夫,戰時教育行政回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三月初版。
     郭榮生編著,孔祥熙先生年譜,台北,民國七十年一月出版。
     張忠紱,迷惆集,出版項不詳。
     華松年著,點滴錄,台北,天工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元月初版,頁一三九。
     黃俊傑編著,沈宗瀚先生年譜,台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八月初版。
     雷嘯岑著,憂患餘生之自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初版。
     蔣延黻英文口述稿,謝鍾璉譯,蔣延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三月一日出版。
     蔣天樞撰,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六月。
     五、論文
     王一青,「談談目前農村中的租佃問題」,中國農村,八卷三期,民國卅一年五月一日。
     王國華,「驛運之過去與今後動向」,經濟建設季刊,(重慶,中國經濟建設協會),一卷二期,民國卅一年十月。
     王陵南,「磷質肥料與中國糧食增產」,中國農民月刊,一卷四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卅日。
     毛春帆評易社強「西南聯大:以保持為至上價值」,見薛光前主編,八年對日抗戰之國民政府。
     田雨時,「東北接收三年災禍罪言」(二),傳記文學,三十六卷一期,民國六十九年一月。
     包超時,「民食恐慌與米穀調劑問題」,申報月刊,四卷十期,民國廿四年十月十五日。
     朱晉卿、程洪祖,「自農業推廣立場論糧食增產問題」,農業推廣通訊,四卷十期,民國卅一年十月。
     朱富藻,「徵收實物興農民負擔」,中行農訊(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編印),第五期,民國卅年十一月廿五日。
     朱劍農,「糧食問題與土地政策」,中國農民月刊,一卷四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卅一日。
     朱偰,「一年來田賦徵收寶物之檢討與前膽」,財政評論,八卷一期,民國卅一年七月。
     任扶善,「戰時農工問題」,新經濟半月刊,五卷六期,民國卅年六月十六日。
     任敏華,「卅二年度四川田賦徵借實物概況」,四川經濟季刊,一卷三期,民國卅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李鐘湘,「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始末記」(下),傳記文學,卅九卷四期,民國七十年十月。
     沈宗瀚,「中國農業科學化之開始」,見薛光前主編,艱苦建國的十年。
     沈宗瀚,「四川糧食之供給與米價」,重慶,大公報,民國廿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見農業發展與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沈宗瀚,「抗戰時期的糧食生產與分配」,見沈宗瀚、趙雅書等編著,中華農業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三月初版。
     沈松林,「浙江糧食管理政策與試辦計口授糧經過」,財政評論,四卷二期,民國廿九年八月。
     沈鴻烈,「全國之農業建設」,中農月刊,四卷一期,民國卅二年一月卅日。
     沈鴻烈,「中國之農業」,收入革命文獻,第一0二輯。
     吳景超,「抗戰與人民生活」,新經濟半月刊,四卷二期,民國廿九年七月十六日。
     吳景超,「湖南計口授鹽的試驗」,浙江民眾(方岩,浙江民眾月刊社編印),第八期,出版時間不詳。
     吳齊仁,「黃仁宇和『萬曆十五年』」,中國時報,七十四年八月廿六日。
     吳俊升,「戰時中國教育」,見薛光前編,八年對日抗戰中之國民政府。
     吳宗汾,「十年來之物價」,見譚熙鴻主編,十年來之中國經濟,中冊。
     吳秉權,「我國糧食產銷狀況之回顧與前膽」,糧政季刊,第八期,民國卅七年八月。
     宋天韶,「論戰時糧食消費節約」,現代西北,(蘭州,中央訓練委員會西北幹部訓練團),七卷二期,民國卅三年八月十五日。
     宋同福,「戰時我國田賦徵收實物之經過及辦法」,經濟彙報,五卷一、二期合刊,民國卅一年一月十六日。
     李宗秩,「贛省災區糧食增產的緊急處置」,農業推廣通訊,四卷十期,民國卅一年十月。
     李有義,「雲南農村勞力的調劑」,新經濟月刊,四卷二期,民國廿九年七月十六日。
     李紫翔,「農本主義之最後清算」,經濟建設季刊,一卷三期,民國卅三年一月。
     李瞻,「八年歲月:從軍記」,中央日報,民國七十五年六月三日。
     何浩若,「雲貴之行的觀感及本局同人的責任」,見抗戰時期經濟問題(毛筆件)。
     何敏行,「我們應該採食糙米粗麵及雜糧」,中國農民月刊,一卷四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卅一日。
     汪元,「新糧政一年」,財政評論,八卷一期,民國卅一年七月。
     汪家正,「抗戰時期教育設施的總清算」,東方雜誌,四十二卷十七號,民國卅五年九月一日。
     汪蔭元,「四川戰時農工問題」,四川經濟季刊,二卷三期,民國卅四年七月一日。
     忻介六,「我國現今屯糧方法之錯誤及今後應有之改進」,東方雜誌,卅七卷六號,民國廿九年三月十六日。
     迪,「糧食問題的根本解決」,人與地,一卷十三期,民國卅年七月五日。
     易勞逸,「農民、農稅與國民政府」(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台北,民國七十年八月,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會論文。
     林滿紅,「清末社會流行吸食鴉片研究──供給面之分析(一七七三~一九O六年)」,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金鑫,「關於士兵營養不夠的一些外在原因」,陸軍經理雜誌,五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三月。
     周明道,「敘永憶往」、「生活拾趣:聯大生活拾零」,見學府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年十月初版。
     郁振鏞,「億蒙自: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文法學院的第一學期」,見學府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郁振鏞,「永懷憶戀──長沙臨時大學一段古」,見學府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年十月初版。
     侯厚吉,「中國食糧供求的估計」,民族雜誌,五卷四期,民國廿六年四月一日。
     胡嘉詔,「江西之糧食管理」,見贛政十年,民國卅年十二月編印。
     胡兆炘,「閒話十九、二十兩級」,見學府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封昌遠,「最近全國糧食增產工作概況」,中國農民月刊,一卷四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卅一日。
     施復亮,「四川糧食問題導論」,四川經濟季刊,一卷一期,民國卅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姚秀彥,「永遠懷念西南聯大」,見學府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孫科,「糧食問題與抗戰建國」,時事類編特刊,第六十期,民國卅年二月十日。
     孫醒東,「糧食節約的方法」,新經濟半月刊,三卷三期,民國廿九年二月一日。
     徐堪,「抗戰時期糧政紀要」,四川文獻月刊,第十一、二期合刊,民國五十二年七月一日。
     徐天胎,「現階段福建糧食問題之剖視」,生力半月刊(連城,生力學社),三卷卅一、卅二期合刊,民國卅年六月卅日。
     夏宗綿,「當前糧食增產問題之研討」,糧政季刊,第五、六期合刊,民國卅六年九月。
     夏文耀,「改善平價米代金制度」,重慶,益世報,卅一年六月卅。
     袁恆昌,「第八宿舍──武大公墓」,見學府紀聞:國立武漢大學,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年十月初版。
     晉文,「論川省糧價的暴漲」,時事類編特刊,第六十二期,民國卅年四月廿日。
     姚公振,「農業貸款與糧食增產之配合問題」,中農月刊,四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三月卅日。
     高叔康,「十年來之經濟政策」,見譚熙鴻主編,十年來之中國經濟,上冊。
     陳士棻,「湖南糧食運銷概論」,糧政月刊(長沙,第九戰區糧食管理處),一卷四期,民國卅年五月十五日。
     陳啟運,「一九三二年以來我國糧食對外貿易」(上),經濟彙報,五卷十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十六日。
     陳啟運,「一九三二年以來我國糧食對外貿易」(下),經濟彙報,五卷十一期,民國三十一年六月一日。
     陳正謨,「田賦徵實與糧食徵借之檢討」,四川經濟季刊,一卷二期,民國卅三年三月十五日。
     陳濟棠,「各省糧食增產之檢討」,農林公報,二卷十、十一、十二期合刊,民國卅年十二月卅一日。
     陳品章,「中國糧食問題」,廣東經濟建設月刊,第八期,民國廿七年四月十五日。
     陳友三、陳恩德,「論糧食庫券掉換金公債、金儲蓄券或法幣儲蓄券問題」,經濟建設季刊,一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一月。
     陳穎光,「當前我國農業應有之改進」,中農月刊,二卷四期,民國卅年四月卅日。
     陳穎光,「今日之農業金融與糧食增產」,中農月刊,三卷三期,民國卅一年三月卅日。
     陳恩鳳,「我國戰時肥料問題」,新經濟半月刊,八卷五期,民國卅一年十二月一日。
     陳清晨,「去年華北的大水災及其影響」,東方雜誌,卅七卷七號,民國廿九年四月一日。
     陳肇斌,「我國糧食管理紀要」,中農月刊,八卷十二期,民國卅六年十二月卅一日。
     陳翰笙,「物價與中農」,中國農村,(桂林,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八卷五、六期合刊,民國卅一年四月。
     張西超,「抗戰五年興農村經濟」,中國農村,八卷五、六期合刊,民國卅一年四月。
     張光旭,「敵寇掠奪與淪陷區糧荒」(上),見重慶,中央日報,民國卅一年九月十日。
     張乃鳳,「肥料建設論」,經濟建設季刊,一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一月。
     張柱,「戰時糧食徵購辦法之實施及其改進」,財政評論,八卷一期,民國卅一年七月。
     張柱,「我國戰時糧食運輸問題」,中農月刊,四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三月卅日。
     張華寧,「糧食倉庫之重要及全國所需容量」,中農月刊,三卷八期,民國卅一年八月卅日。
     章少力,「三年來我國農產促進工作概況」,經濟彙報,五卷五期,民國卅一年三月一日。
     莊練,「傅斯年為李方桂暗中使勁!」,中央日報,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十一日。
     陸民仁,「抗戰時期田賦徵實制度:實施及評估」,見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第四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梁實秋,「回憶抗戰時期」,見抗戰時期文學回憶錄,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七月一日初版。
     得亦,「木炭汽車的推廣問題:推廣的經過與經驗」,抗戰與交通(交通部總務司編印),第六十六期,民國卅年八月十六日。
     黃仁宇,「從萬曆十五年到一九八五年」,中國時報,七十四年九月廿七日。
     黃霖生,「戰時糧食公賣之具體方案」,東方雜誌,卅八卷四號,民國卅年二月十六日。
     黃霖生,「戰時糧食公賣之批判」,東方雜誌,卅八卷一號,民國卅年一月一日。
     喬啟明,「如何確立今後農業生產政策」,農業推廣通訊,二卷八期,民國廿九年八月。
     喬啟明,「抗戰對於各界人民生活之影響」,中農月刊,二卷八期,民國卅年八月卅日。
     費孝通,「農期參差性和勞力利用」,新經濟半月刊,三卷七期,民國廿九年四月一日。
     費孝通,「內地農村尚未缺乏勞力」,新經濟半月刊,三卷十一期,民國廿九年六月一日。
     費孝通,「戰時內地農村勞力問題」,東方雜誌,卅七卷十三號,民國廿九年七月一日。
     馮?棠,「貯穀防蟲問題之研討」,經濟建設季刊,一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一月。
     「農林部糧食增產委員會概況」,中華農學會通訊,第二十三號,民國卅一年十月。
     楊中明,「八年來的田賦糧食」,見安徽省政府秘書處編印,八年來之安徽,民國卅五年九月。
     楊明哲,「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長江大水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六月,頁二八八~二九一。
     董時進,「論糧食節約」,重慶,大公報,民國卅一年五月卅一日。
     鄒時夫,「四川的骨粉事業」,四川經濟季刊,二卷一期,民國卅四年一月一日。
     農業推廣委員會,「農林部農業推廣委員會糧食增產工作概況」,農業通訊,一卷七期,民國卅六年七月。
     趙之敏,「論我國今後農貸政策」,經濟彙報,五卷十一期,卅一年六月一日。
     「廣東糧食管理概況」,經濟彙報,四卷四期,民國卅年八月十六日。
     趙岡,「中國歷史上的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漢學研究,五卷二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鄭國華,「從龍泉到杭州」,見國立斯江大學,上冊,(台北市國立浙江大學校友會),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鄭鴻,「一年來之物價與糧價」,糧政季刊,第七期,民國卅六年十二月。
     劉大鈞,「我國戰時物價問題」,時事類編特刊,第六十四、五期,民國三十年七月七日。
     劉仲廉,「民元來我國之糧食問題」,見朱斯煌主編,民國經濟史,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十月影印。
     劉善述,「論改善田賦徵收制度」,財政評論,七卷四期,民國卅一年四月。
     潘信中,「抗戰六年後鄉村的蓬勃現象」,人與地,三卷九期,民國卅二年九月。
     潘鴻聲,「田賦徵實與糧食徵購問題」,中國行政(成都,中國行政月刊社),二卷七、八期合刊,民國卅三年二月廿八日。
     謝家聲,「三年來之農業改進」,西南實業通訊,二卷二期,民國廿九年八月一日。
     謝國興,「一九四0年代中國農政機構之專技人員」,收入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薛光前,「抗戰時期從事交通工作的回憶」,見其所著,故人與往事,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十月一日出版。
     關吉玉,「糧食庫券與購糧問題」,經濟彙報,六卷一、二期合刊,民國卅一年七月十六日。
     羅登義,「我國的營養問題和農業問題」,新中華復刊,三卷八期,民國卅四年八月。
     饒榮春,「我國戰時物價問題總驗討」,經濟彙報,七卷九期,民國三十二年五月一日。
     饒榮春,「談糧食節約」,經濟彙報,六卷十二期,民國卅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饒榮春,「糧食增產中改良品種與改進技術問題」,經濟彙報,五卷六期(民國卅一年三月十六日)。
     顧壽恩,「糧食調劑與運銷統制」,中國農民月刊,一卷四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卅一日。
     
     六、英文資料
     Arthur N. Young,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construction, (New York, 1947) .
     Chang Kia-Ngan, The Inflationary Spiral: The Experience in China, 1939-1950 (Cambridge, Mass., 1958).
     Chuan Han-sheng and Richard A. Kraus, Mig-Ching Rice Markets, and Trade : An Essay in Price History (Cambridge,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75).
     Dwight H. Perkin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368-1968 (Chicago, 1969).
     F. F. Liu,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1924-1949(Prince 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6).
     Hollington K. Tond ed ., China Handbook 1937-1945 (New York: The Macmillian Company, 1947) .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樹槐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侯坤宏zh_TW
dc.creator (作者) 侯坤宏zh_TW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May-2016 17:18:15 (UTC+8)-
dc.date.available 4-May-2016 17:18:1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1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97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前言………v
     第一章 戰時糧食問題的產生………1
     第一節 戰前糧食供求分析………1
     第二節 戰時糧食供求估計………8
     第二章 戰時糧食增產的實施與成效………25
     第一節 糧食增產的努力………25
     第二節 影響糧食生產的因素………33
     第三節 糧食增產的成效與評估………47
     第三章 戰時田賦徵實的成果………67
     第一節 田賦徵實的由來………67
     第二節 田賦徵實實施概況………70
     第三節 實施田賦徵實的困難與流弊………81
     第四節 田賦徵實的效果………89
     第四章 戰時撙節糧食消費的方法………105
     第一節 提倡節約………105
     第二節 計口授糧………110
     第三節 地區性的調劑………114
     第四節 市場的管制………121
     第五章 戰時糧食供應與人民生活………139
     第一節 平衡供求的效果………139
     第二節 糧價的波動………143
     第三節 人民生活所受的影響………152
     第六章 結論………171
     引徵書目………177
     
     表圖次
     表1-1:民國十九年至廿六年米穀、麥類、麵粉進出口數量表………5
     表1-2:民國廿一年至廿六年米、麥、麵粉進口值占進口貿易值百分比表………6
     表1-3:戰前中國主要糧食作物產量表………7
     表1-4:民國廿二年至廿五年我國主要糧食生產與糧食入超量所占消費量百分比表………8
     表1-5:戰時後方各省人口統計表………9
     表1-6:戰時後方十五省主要糧食消費數量表………10
     表1-7:戰前人口各級年齡分配比率表………11
     表1-8:戰時後方十五省主要糧食消費數量(修正)表………13
     表1-9:戰時歷年後方十五省米、麥、雜糧產量及供人食用量表………15
     表1-10:戰時米、麥、雜糧盈虧估計表………16
     表1-11:民國廿六年至卅四年進出口糧食數量表………18
     註?附表:民國元年至廿年間糧食進出口在總進口貿易中所佔百分比表………20
     表2-1:民國廿六年至卅四年佃農、半自耕農、自耕農佔總農戶百分率表………35
     表2-2:民國廿七年至卅四年借款農家佔總農家百分比表………38
     表2-3:民國卅年糧食增產工作分類統計表………48
     表2-4:民國卅年至卅四年糧食增產成效表………50
     表2-5:戰前、戰時作物面積、產量比較表………54
     表3-1:戰時田賦徵實、徵購、徵借實收數表………90
     表3-2:民國卅年至卅四年田賦徵實徵起數占產量百分比表………91
     表4-1:戰時各省禁釀情形一覽表………107
     表4-2:四川十六市場主要糧食每市石每市里所需運費表(民國廿九年)………118
     表4-3:非常時期違反糧食管理治罪暫行條例實施區域、時間表………125
     表5-1:戰時全國躉售物價分類指數表………147
     表5-2:戰時全國零售物價分類指數表………148
     表5-3:戰時後方零售物價指數、食物類指數、糧價指數比較表………149
     表5-4:戰時後方各重要城市糧食購買力指數表………151
     附表(一):民國廿六年至卅四年主要冬季作物面積表………198
     附表(二):民國廿六年至卅四年主要冬季作物產量表………199
     附表(三):民國廿六年至卅四年主要夏季作物生產面積估計表………200
     附表(四):民國廿六年至卅四年主要夏季作物生產量估計表………201
     圖(一):戰時物價指數、食物類指數、糧價指數變動圖………150
     圖(二):日本侵佔區圖(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三年………20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09en_US
dc.title (題名) 抗戰時期糧食供求問題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引徵書目
     一、檔案
     國史館裁,國民政府檔案
     「五屆六中全會決議戰區水災難民應遷移墾實案」,經04.1/12。
     「五屆八中全會決議在行政院內設置貿易與糧食部案」,2-12.01.1/7。
     「五屆八中全會決議經濟部分各案」,2-12.06.2/25。
     「五屆九中全會決議經濟部份各案」,2-12.06.2/28。
     「召開全國財政會議案」,財01.1/27。
     「田賦改徵寶物辦法暫行通則案」,法12.8/11。
     「各縣市徵購糧食監察委員會組織通則案」,2-1.12.8/40。
     「非常時期違反糧食管理治罪暫行條例案」,2-1.20.3/46。
     「派遣各省督糧人員原則案」,2-1.12.8/42。
     「財政部整理田賦籌備委員會規程案」,2-1.12.8/10。
     「第二屆第二次參政會關於財政經濟事項建議案」,憲03.2/67。
     「第三屆第一次參政會關於財政經濟事項建議各案」,憲03.2/90。
     「第三次全國財政會議規程案」,2-1.12.1/44。
     「設置糧政督察隊案」,2-1.12.8/43。
     「皖省同胞捐獻軍糧案」,軍03.3/19。
     「農業推廣委員會組織條例案」,2-1.14.4月。
     「綏陽張義和等控鄉鎮奉辦軍糧舞弊案」,軍03.3/22。
     「厲行倉儲制度等案」,財06.21。
     「潼南黃夢弼等控征谷所主任周觀瀾等重征軍糧案」,軍03.3/28。
     「廣安伍琫璋等控田賦征實人員彭永健等盜賣軍糧案」,軍03.3/29。
     「糧政獎章規則案」,法12.8/48。
     「糧食部組織法令案」,0120.71/9680。
     國史館藏,行政院檔索
     「四川限制米糧食棧儲存健康米公告案」,450.12/9。
     「各省田賦得酌徵實物案」,財06-25。
     「改善民食供應辦法案」,450.13/24。
     「委座手令對糧食有致之管理方法必須辦到糧食公賣案」,450.12/1。
     「非常時期改善公務員生活辦法案」,450.13/10。
     「非常時期違反糧食管理治罪暫行條例案」,450.13/4。
     「僱用民伕挑運鹽米救荒辦法案」,450.13/27。
     「戰時縣市公糧處理辦法案」,450.13/66。
     「戰區各省食糧收購辦法大綱案」,450.13/32。
     「糧政獎章規則案」,450.13/14。
     「糧食驛運辦法大綱案」,450.13/39。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農林部檔案
     全國糧食管理局編印,全國糧食會議報告(機密),民國卅年六月,20-07,57-1。
     「各省農林機關經費」,20-00,5-11。
     「各省禁止熬釀案」,20-21,62(2-19)。
     農林部編印,「三十年度各省糧增總報告」,20-07,34-8。
     農林部農業推廣委員會編印,「三十三年度各省糧食增產工作簡報」,20-07,34-18。
     「農林部卅二年督導各省增產糧食計劃草案」,20-08,101-4。
     「農林部工作報告」(卅三年七月至卅四年四月),20-07,27-4。
     「糧食收購、囤積、調劑、米價調查」,20-21,60-3。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藏,中央通訊社剪報資料。
     中國地政研究所藏,民國20-30年代中國經濟、農業、土地、水利問題剪報資料。
     二、公報、年鑑、法規、報告、大事記、統計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一八六號至六一六號,民國二十八年九月九日至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農林公報,二卷一、二、三期合刊至四卷十、十一、十二期合刊,民國三十年三月至民國三十二年十二月。
     行政院編纂,國民政府年鑑(卅二年),重慶,民國卅二年七月。
     財政年鑑編纂處編,財政年鑑續編,民國卅二年。
     財政年鑑編纂處編,財政年鑑三編。
     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國經濟年鑑續編,台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一月影印初版。
     申報年鑑社編,申報年鑑(民國廿四年),台北,中國文獻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九月影印。
     農林部參事處編,農林法規彙編,第一集,重慶,民國卅二年十二月出版。
     糧食部印行,糧政法規(管制類),民國卅二年二月。
     糧食部編印,糧政法規(徵集類),民國卅三年二月。
     張朋園、沈懷玉合編,國民政府職官年表,第一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出版。
     農林部編,農林部中央農業實驗所概況,南京,民國三十六年六月。
     農林部中央農業實驗所農業史料,民國卅七年十一月。
     黨史會藏,「廿九年度農產促進委員會主辦事業效果報告書」(鉛印),民國卅年一月。
     黨史會藏,「卅年度農產促進委員會主辦事業效果報告書」(鉛印),民國三十一年一月。
     關吉玉、劉國明編,田賦會要(五);第三編,國民政府田賦實況(下),財政部印,民國卅三年二月廿九日出版。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印,經濟情報叢刊,第四輯,戰時工資問題之檢討(極密),民國三十年五月十六日。
     周開慶編著,民國川事紀要(廿六年至卅九年),台北,四川文獻研究社,民國六十一年一月初版。
     國民政府主計處統計局編,中華民國統計提要(卅六年),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年十月影印出版。
     農林部統計室編,農林統計手冊(民國卅四年)。
     農林部統計室編,全國農林統計總報告(民國卅四年),卅五年四月。
     濮孟九主編,中國各重要城市糧食價格及指數專刊,重慶,糧食部調查處,民國卅四年四月出版。
     行政院經濟會議秘書處編,四川省糧食統計彙編,民國卅年七月。
     三、專書
     卜凱主編,中國土地利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年影印出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台北,該所,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印,黃季陸先生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台北,該中心,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戰後中國,第四冊,台北,黨史會,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部編印,世界各國戰時糧食管理之實施,民國卅年十月。
     中國農民銀行四川省農村經濟調查委員會,四川省租佃制度,重慶,民國卅年十二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訓練委員會編,抗戰以來中央各種會議宜言及重要決議案彙編,民國卅二年十一月。
     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彙編(二),革命文獻,第八十輯,台北,黨史會,六十八年九月出版。
     方顯延編輯,中國戰時物價與生產,商務印書館,民國卅三年七月。
     尹樹生著,農業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八年二月,五版。
     尹靜夫,中國糧政,台北,四川文獻社,民國六十九年一月初版。
     白修德,賈安娜著,中國暴風雨,香港,廣角鏡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版,頁一六七。
     四聯總處秘書處編,四聯總處重要文獻彙編,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十月影印出版。
     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編,中國農業之改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四月初版。
     朱自清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四月初版。
     朱偰著,中國戰時稅制,財政評論社,民國卅二年四月出版。
     吳景超,戰時經濟鱗爪,中國文化服務社,民國卅三年二月初版。
     吳傳鈞編,中國糧食地理,重慶,商務,民國卅二年四月初版。
     沈宗瀚著,中國農業資源(一),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四十一年。
     沈宗瀚著,中國農業資源(二),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四十二年五月初版。
     巫寶三著,中國糧食對外貿易──其地位趨勢及變遷之原因(一九一二~一九三一),參謀本部國防設計委員會印行,民國二十三年二月。
     巫寶三、張之毅,福建省食糧之運銷,長沙,商務印書館,民國廿七年五月初版。
     宋同福,田賦徵實概論,重慶,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民國卅一年十月一日出版。
     李樹青著,蛻變中的中國社會,台北,九思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三月廿日再版。
     何應欽編著,八年抗戰之經過,民國卅五年四月。
     何上將抗戰期間軍事報告(下),民國卅七年十二月。
     抗戰建國史料──農林建設(一),台北,黨史會,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抗戰建國史料──農林建設(二),台北,黨史會,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周一士編,中華公路史(上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三年七月初版。
     林和成編,中國農業金融,中華書局,民國廿五年。
     胡國華主編,四川省農村物價,中國農民銀行、四川省農村經濟調查委員會,民國卅年十一月初版。
     郭延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初版。
     馬彬,轉型期的知識分子,出版項不詳。
     柏金斯原著,宋海文等譯,中國農業的發展,上海,譯文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九月一版。
     馬寅初著,財政學與中國財肢,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卅七年八月初版。
     馬寅初著,中國經濟改造,出版項不詳。
     侯坤宏編,中華民國農業史料(一)──土地改革史料,台北,國史館,民國七十七年二月。
     孫曉村等編,浙江糧食調查,上海,社會經濟調查所編印,民國廿四年九月。
     孫本文,現代中國社會問題,第二冊,出版項不詳。
     徐天胎著,糧食問題論,福州,福州文化企業社,民國卅八年三月初版。
     徐可亭先生文存編印委員會編印,徐可亭先生文存,台北,民國五十九年五月。
     財政部編印,財政金融資料輯要,台北,該部,民國四十一年三月出版。
     財政部田賦管理委員會編,三年來之田賦整理與徵實,中央信託局印製處印,民國卅三年十一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戡亂戰史,第一冊,台北,該局,民國七十年十月三十一日。
     陳友三、陳恩德編著,田賦徵實制度,正中書局,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滬一版。
     陳孝威著,為甚麼失去大陸,台北,民國五十三年五月初版。
     陳明璋著,福建糧食問題,福建省研究院編譯出版室,民國卅一年七月。
     張培剛著,廣西糧食問題,長沙,商務印書館,民國廿七年七月初版。
     張肖梅主編,貴州經濟,第一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年十月影印。
     張肖梅主編,中外經濟年報,第三回,國史館影印自華盛頓「中國研究資料中心」。
     張維亞著,中國貨幣金融論,台北,台灣新生報,民國四十一年一月初版。
     張嘉璈講,戰時交通(密),台北,黨史會,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影印初版。
     章柏雨、汪蔭元,中國農佃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三十七年,三版。
     許璇著,糧食問題,商務印書館,民國廿四年三月。
     許倬雲、丘宏達主編,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週年學術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社,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初版。
     教育部資料研究室編印,一九三七年以來之中國教育,民國卅五年十一月。
     教育部編,戰後新中國,上海,中華書局,民國卅六年九月再版。
     郭漢鳴、孟光宇著,四川租佃問題,重慶,商務印書館,民國卅三年八月初版。
     梅寅生譯,中國現代軍事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四月初版。
     湯惠蓀、杜修昌,雲南省米穀運銷及價格之研究,昆明,國立雲南大學農學院,民國廿九年六月印行。
     傅潤華主編,抗戰建國大畫史,上海,中華文化信託服務社,民國卅七年七月七日再版。
     黃宗智著,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台北,谷風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華松年著,糧食管理論,台北,中央文化供應社,民國四十二年五月。
     喬啟明、蔣傑主編,各省田賦徵收實物調查,重慶,農產促進委員會,民國卅一年三月。
     趙令景著,四川糧食問題之研究,見蕭錚主編,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第四九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影印。
     劉心怡,我國戰時運輸之探討(上篇),台北,交通部交通研究所,民國五十七年五月。
     劉振東編,孔庸之先生演講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九月。
     劉鎮泉譯述,中國經濟建設之路,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卅六年十二月初版。
     廣東省政府編譯室編印,戰時粵政,民國廿八年一月至卅四年九月一日。
     廣東省糧食管理局編,廣東省糧食管理概況,民國卅年五月。
     廣東省政府秘書處編譯室編印,廣東糧政,民國卅一年七月一日。
     蕭錚,中華地政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三年一月初版。
     薛光前編著,八年對日抗戰中之國民政府(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九月二版。
     豫鄂皖邊區戰地黨政委員會分會文化工作委員會編印,糧食管理與驛運,民國卅年六月初版。
     魏德邁原著,徐之行等譯,魏德邁報告,高雄,光復書局,民國四十八年二月初版。
     韓啟桐編著,中國對日戰事損失之估計(一九三七~一九四三),上海,中華書局,民國卅五年一月初版。
     關吉玉著,中國糧食問題,經濟研究社,民國卅七年五月出版。
     黨史會藏,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編印,囤積居奇之末日,民國三十年二月出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三篇,戰時外交(一),台北,該會,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
     顧壽恩,戰時糧價問題,國民圖書出版社,民國卅一年出版。
     四、傳記、年譜
     李先聞自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七月初版。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台北,中國青年黨黨史委員會,民國七十四年十月十日。
     朱振聲編篡,李漢魂將軍日記,上集第一冊,香港,聯藝印刷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四年五月初版。
     何慶華藏,沈雲龍註,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上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八月一日出版。
     沈宗瀚,中年自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再版。
     吳鼎昌,花谿閒筆正續集,台北,文海出版社重印。
     邵毓麟著,勝利前後,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九月一日初版。
     於憑遠,羅冷梅等編,民國胡上將宗南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初版。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五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初版。
     胡絜青編,老舍生活與創作自述,香港,三聯書店,一九八一年。
     苗培成著,往事紀實,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元月一版。
     浦薛鳳著,太虛空裹一遊塵:八年抗戰生活隨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七月初版。
     陳啟天,寄園回憶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陳存恭,張力訪問,張力紀錄,石覺先生訪問紀錄,台北,近史所,民國七十五年二月初版。
     陳立夫,戰時教育行政回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三月初版。
     郭榮生編著,孔祥熙先生年譜,台北,民國七十年一月出版。
     張忠紱,迷惆集,出版項不詳。
     華松年著,點滴錄,台北,天工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元月初版,頁一三九。
     黃俊傑編著,沈宗瀚先生年譜,台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八月初版。
     雷嘯岑著,憂患餘生之自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初版。
     蔣延黻英文口述稿,謝鍾璉譯,蔣延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三月一日出版。
     蔣天樞撰,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六月。
     五、論文
     王一青,「談談目前農村中的租佃問題」,中國農村,八卷三期,民國卅一年五月一日。
     王國華,「驛運之過去與今後動向」,經濟建設季刊,(重慶,中國經濟建設協會),一卷二期,民國卅一年十月。
     王陵南,「磷質肥料與中國糧食增產」,中國農民月刊,一卷四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卅日。
     毛春帆評易社強「西南聯大:以保持為至上價值」,見薛光前主編,八年對日抗戰之國民政府。
     田雨時,「東北接收三年災禍罪言」(二),傳記文學,三十六卷一期,民國六十九年一月。
     包超時,「民食恐慌與米穀調劑問題」,申報月刊,四卷十期,民國廿四年十月十五日。
     朱晉卿、程洪祖,「自農業推廣立場論糧食增產問題」,農業推廣通訊,四卷十期,民國卅一年十月。
     朱富藻,「徵收實物興農民負擔」,中行農訊(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編印),第五期,民國卅年十一月廿五日。
     朱劍農,「糧食問題與土地政策」,中國農民月刊,一卷四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卅一日。
     朱偰,「一年來田賦徵收寶物之檢討與前膽」,財政評論,八卷一期,民國卅一年七月。
     任扶善,「戰時農工問題」,新經濟半月刊,五卷六期,民國卅年六月十六日。
     任敏華,「卅二年度四川田賦徵借實物概況」,四川經濟季刊,一卷三期,民國卅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李鐘湘,「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始末記」(下),傳記文學,卅九卷四期,民國七十年十月。
     沈宗瀚,「中國農業科學化之開始」,見薛光前主編,艱苦建國的十年。
     沈宗瀚,「四川糧食之供給與米價」,重慶,大公報,民國廿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見農業發展與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沈宗瀚,「抗戰時期的糧食生產與分配」,見沈宗瀚、趙雅書等編著,中華農業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三月初版。
     沈松林,「浙江糧食管理政策與試辦計口授糧經過」,財政評論,四卷二期,民國廿九年八月。
     沈鴻烈,「全國之農業建設」,中農月刊,四卷一期,民國卅二年一月卅日。
     沈鴻烈,「中國之農業」,收入革命文獻,第一0二輯。
     吳景超,「抗戰與人民生活」,新經濟半月刊,四卷二期,民國廿九年七月十六日。
     吳景超,「湖南計口授鹽的試驗」,浙江民眾(方岩,浙江民眾月刊社編印),第八期,出版時間不詳。
     吳齊仁,「黃仁宇和『萬曆十五年』」,中國時報,七十四年八月廿六日。
     吳俊升,「戰時中國教育」,見薛光前編,八年對日抗戰中之國民政府。
     吳宗汾,「十年來之物價」,見譚熙鴻主編,十年來之中國經濟,中冊。
     吳秉權,「我國糧食產銷狀況之回顧與前膽」,糧政季刊,第八期,民國卅七年八月。
     宋天韶,「論戰時糧食消費節約」,現代西北,(蘭州,中央訓練委員會西北幹部訓練團),七卷二期,民國卅三年八月十五日。
     宋同福,「戰時我國田賦徵收實物之經過及辦法」,經濟彙報,五卷一、二期合刊,民國卅一年一月十六日。
     李宗秩,「贛省災區糧食增產的緊急處置」,農業推廣通訊,四卷十期,民國卅一年十月。
     李有義,「雲南農村勞力的調劑」,新經濟月刊,四卷二期,民國廿九年七月十六日。
     李紫翔,「農本主義之最後清算」,經濟建設季刊,一卷三期,民國卅三年一月。
     李瞻,「八年歲月:從軍記」,中央日報,民國七十五年六月三日。
     何浩若,「雲貴之行的觀感及本局同人的責任」,見抗戰時期經濟問題(毛筆件)。
     何敏行,「我們應該採食糙米粗麵及雜糧」,中國農民月刊,一卷四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卅一日。
     汪元,「新糧政一年」,財政評論,八卷一期,民國卅一年七月。
     汪家正,「抗戰時期教育設施的總清算」,東方雜誌,四十二卷十七號,民國卅五年九月一日。
     汪蔭元,「四川戰時農工問題」,四川經濟季刊,二卷三期,民國卅四年七月一日。
     忻介六,「我國現今屯糧方法之錯誤及今後應有之改進」,東方雜誌,卅七卷六號,民國廿九年三月十六日。
     迪,「糧食問題的根本解決」,人與地,一卷十三期,民國卅年七月五日。
     易勞逸,「農民、農稅與國民政府」(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台北,民國七十年八月,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會論文。
     林滿紅,「清末社會流行吸食鴉片研究──供給面之分析(一七七三~一九O六年)」,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金鑫,「關於士兵營養不夠的一些外在原因」,陸軍經理雜誌,五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三月。
     周明道,「敘永憶往」、「生活拾趣:聯大生活拾零」,見學府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年十月初版。
     郁振鏞,「億蒙自: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文法學院的第一學期」,見學府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郁振鏞,「永懷憶戀──長沙臨時大學一段古」,見學府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年十月初版。
     侯厚吉,「中國食糧供求的估計」,民族雜誌,五卷四期,民國廿六年四月一日。
     胡嘉詔,「江西之糧食管理」,見贛政十年,民國卅年十二月編印。
     胡兆炘,「閒話十九、二十兩級」,見學府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封昌遠,「最近全國糧食增產工作概況」,中國農民月刊,一卷四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卅一日。
     施復亮,「四川糧食問題導論」,四川經濟季刊,一卷一期,民國卅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姚秀彥,「永遠懷念西南聯大」,見學府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孫科,「糧食問題與抗戰建國」,時事類編特刊,第六十期,民國卅年二月十日。
     孫醒東,「糧食節約的方法」,新經濟半月刊,三卷三期,民國廿九年二月一日。
     徐堪,「抗戰時期糧政紀要」,四川文獻月刊,第十一、二期合刊,民國五十二年七月一日。
     徐天胎,「現階段福建糧食問題之剖視」,生力半月刊(連城,生力學社),三卷卅一、卅二期合刊,民國卅年六月卅日。
     夏宗綿,「當前糧食增產問題之研討」,糧政季刊,第五、六期合刊,民國卅六年九月。
     夏文耀,「改善平價米代金制度」,重慶,益世報,卅一年六月卅。
     袁恆昌,「第八宿舍──武大公墓」,見學府紀聞:國立武漢大學,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年十月初版。
     晉文,「論川省糧價的暴漲」,時事類編特刊,第六十二期,民國卅年四月廿日。
     姚公振,「農業貸款與糧食增產之配合問題」,中農月刊,四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三月卅日。
     高叔康,「十年來之經濟政策」,見譚熙鴻主編,十年來之中國經濟,上冊。
     陳士棻,「湖南糧食運銷概論」,糧政月刊(長沙,第九戰區糧食管理處),一卷四期,民國卅年五月十五日。
     陳啟運,「一九三二年以來我國糧食對外貿易」(上),經濟彙報,五卷十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十六日。
     陳啟運,「一九三二年以來我國糧食對外貿易」(下),經濟彙報,五卷十一期,民國三十一年六月一日。
     陳正謨,「田賦徵實與糧食徵借之檢討」,四川經濟季刊,一卷二期,民國卅三年三月十五日。
     陳濟棠,「各省糧食增產之檢討」,農林公報,二卷十、十一、十二期合刊,民國卅年十二月卅一日。
     陳品章,「中國糧食問題」,廣東經濟建設月刊,第八期,民國廿七年四月十五日。
     陳友三、陳恩德,「論糧食庫券掉換金公債、金儲蓄券或法幣儲蓄券問題」,經濟建設季刊,一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一月。
     陳穎光,「當前我國農業應有之改進」,中農月刊,二卷四期,民國卅年四月卅日。
     陳穎光,「今日之農業金融與糧食增產」,中農月刊,三卷三期,民國卅一年三月卅日。
     陳恩鳳,「我國戰時肥料問題」,新經濟半月刊,八卷五期,民國卅一年十二月一日。
     陳清晨,「去年華北的大水災及其影響」,東方雜誌,卅七卷七號,民國廿九年四月一日。
     陳肇斌,「我國糧食管理紀要」,中農月刊,八卷十二期,民國卅六年十二月卅一日。
     陳翰笙,「物價與中農」,中國農村,(桂林,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八卷五、六期合刊,民國卅一年四月。
     張西超,「抗戰五年興農村經濟」,中國農村,八卷五、六期合刊,民國卅一年四月。
     張光旭,「敵寇掠奪與淪陷區糧荒」(上),見重慶,中央日報,民國卅一年九月十日。
     張乃鳳,「肥料建設論」,經濟建設季刊,一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一月。
     張柱,「戰時糧食徵購辦法之實施及其改進」,財政評論,八卷一期,民國卅一年七月。
     張柱,「我國戰時糧食運輸問題」,中農月刊,四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三月卅日。
     張華寧,「糧食倉庫之重要及全國所需容量」,中農月刊,三卷八期,民國卅一年八月卅日。
     章少力,「三年來我國農產促進工作概況」,經濟彙報,五卷五期,民國卅一年三月一日。
     莊練,「傅斯年為李方桂暗中使勁!」,中央日報,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十一日。
     陸民仁,「抗戰時期田賦徵實制度:實施及評估」,見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第四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梁實秋,「回憶抗戰時期」,見抗戰時期文學回憶錄,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七月一日初版。
     得亦,「木炭汽車的推廣問題:推廣的經過與經驗」,抗戰與交通(交通部總務司編印),第六十六期,民國卅年八月十六日。
     黃仁宇,「從萬曆十五年到一九八五年」,中國時報,七十四年九月廿七日。
     黃霖生,「戰時糧食公賣之具體方案」,東方雜誌,卅八卷四號,民國卅年二月十六日。
     黃霖生,「戰時糧食公賣之批判」,東方雜誌,卅八卷一號,民國卅年一月一日。
     喬啟明,「如何確立今後農業生產政策」,農業推廣通訊,二卷八期,民國廿九年八月。
     喬啟明,「抗戰對於各界人民生活之影響」,中農月刊,二卷八期,民國卅年八月卅日。
     費孝通,「農期參差性和勞力利用」,新經濟半月刊,三卷七期,民國廿九年四月一日。
     費孝通,「內地農村尚未缺乏勞力」,新經濟半月刊,三卷十一期,民國廿九年六月一日。
     費孝通,「戰時內地農村勞力問題」,東方雜誌,卅七卷十三號,民國廿九年七月一日。
     馮?棠,「貯穀防蟲問題之研討」,經濟建設季刊,一卷三期,民國卅二年一月。
     「農林部糧食增產委員會概況」,中華農學會通訊,第二十三號,民國卅一年十月。
     楊中明,「八年來的田賦糧食」,見安徽省政府秘書處編印,八年來之安徽,民國卅五年九月。
     楊明哲,「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長江大水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六月,頁二八八~二九一。
     董時進,「論糧食節約」,重慶,大公報,民國卅一年五月卅一日。
     鄒時夫,「四川的骨粉事業」,四川經濟季刊,二卷一期,民國卅四年一月一日。
     農業推廣委員會,「農林部農業推廣委員會糧食增產工作概況」,農業通訊,一卷七期,民國卅六年七月。
     趙之敏,「論我國今後農貸政策」,經濟彙報,五卷十一期,卅一年六月一日。
     「廣東糧食管理概況」,經濟彙報,四卷四期,民國卅年八月十六日。
     趙岡,「中國歷史上的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漢學研究,五卷二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鄭國華,「從龍泉到杭州」,見國立斯江大學,上冊,(台北市國立浙江大學校友會),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鄭鴻,「一年來之物價與糧價」,糧政季刊,第七期,民國卅六年十二月。
     劉大鈞,「我國戰時物價問題」,時事類編特刊,第六十四、五期,民國三十年七月七日。
     劉仲廉,「民元來我國之糧食問題」,見朱斯煌主編,民國經濟史,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十月影印。
     劉善述,「論改善田賦徵收制度」,財政評論,七卷四期,民國卅一年四月。
     潘信中,「抗戰六年後鄉村的蓬勃現象」,人與地,三卷九期,民國卅二年九月。
     潘鴻聲,「田賦徵實與糧食徵購問題」,中國行政(成都,中國行政月刊社),二卷七、八期合刊,民國卅三年二月廿八日。
     謝家聲,「三年來之農業改進」,西南實業通訊,二卷二期,民國廿九年八月一日。
     謝國興,「一九四0年代中國農政機構之專技人員」,收入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薛光前,「抗戰時期從事交通工作的回憶」,見其所著,故人與往事,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十月一日出版。
     關吉玉,「糧食庫券與購糧問題」,經濟彙報,六卷一、二期合刊,民國卅一年七月十六日。
     羅登義,「我國的營養問題和農業問題」,新中華復刊,三卷八期,民國卅四年八月。
     饒榮春,「我國戰時物價問題總驗討」,經濟彙報,七卷九期,民國三十二年五月一日。
     饒榮春,「談糧食節約」,經濟彙報,六卷十二期,民國卅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饒榮春,「糧食增產中改良品種與改進技術問題」,經濟彙報,五卷六期(民國卅一年三月十六日)。
     顧壽恩,「糧食調劑與運銷統制」,中國農民月刊,一卷四期,民國卅一年五月卅一日。
     
     六、英文資料
     Arthur N. Young,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construction, (New York, 1947) .
     Chang Kia-Ngan, The Inflationary Spiral: The Experience in China, 1939-1950 (Cambridge, Mass., 1958).
     Chuan Han-sheng and Richard A. Kraus, Mig-Ching Rice Markets, and Trade : An Essay in Price History (Cambridge,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75).
     Dwight H. Perkin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368-1968 (Chicago, 1969).
     F. F. Liu,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1924-1949(Prince 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6).
     Hollington K. Tond ed ., China Handbook 1937-1945 (New York: The Macmillian Company, 1947) .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