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哥老會的起源及其發展
作者 徐安琨
貢獻者 莊吉發
徐安琨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21 (UTC+8)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基本史料
     十二朝東華錄,三十冊,台北,大東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八月,初版。
     丁文誠公遺集,羅文彬編,四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
     丁中丞政書,溫廷敬編,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大清歷朝實錄,九十四冊,台北,華文書局。
     大清十朝聖訓,二十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四年四月,初版。
     三省山內風土雜識,嚴如煜,收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第七八一號,一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台一版。
     月摺檔,台北,故宮博物院(未刊行)
     方本上諭檔,台北,故宮博物院(未刊行)
     巴縣志,王鑑清修,向楚等纂,民國二十八年刊本,四川方志之六,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六年十月,景印初版。
     毛尚書奏稿,毛丞霖編,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卞制軍政書,卞寶第著,一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編第十冊,革命之倡導與發展,台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民國五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第一版。
     左文襄公全集,楊書霖編,九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三年。
     左文襄公家書,左孝同編,一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
     四川通志,常明等重修,楊芳燦等纂,清嘉慶二十一年刊本,十冊,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十六年十二月,初版。
     合肥李勤恪公政書,李經畬等編,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
     李文忠公全集,吳汝綸編,八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李忠節公奏議,李秉衡著,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李申夫先生全集(十三?書屋全集),蔣德鈞輯,一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
     五十五年。
     辛亥革命,中國史學會主編,八冊,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七年。
     辛亥革命回憶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編,七冊,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三年。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民變檔案史料,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編選,二冊,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
     岑襄勤公遺集,岑春蓂刻,六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那文毅公奏議,章佳容安撰,二十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近代秘密社會史料,蕭一山編,一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洪北江先生遺集,洪亮吉撰,洪用勤等編纂,清光緒三年授經堂重刊本,十八冊,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十八年,影印本。
     軍機處月摺包,台北,故宮博物院(未刊行)
     皇清奏議,仁和琴川居士編輯,十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十月,台初版。
     皇朝經世文編,賀長齡輯,八冊,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三年六月,初版。
     皇朝經世文續編,葛士濬輯,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年。
     皇朝經世文三編,陳忠倚輯,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年。
     皇朝經世文編續編,盛康輯,二十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十二月,初版。
     皇朝掌故彙編,張壽鏞等撰,三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三年。
     政治官報,四十七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
     奏摺擋,台北,故宮博物院(未刊行)。
     宮中檔,台北,故宮博物院。
     骨董瑣記、續記、三記,清鄧之誠撰,一冊,台北,大立出版社,不著出版日期。
     恩施縣志,清多壽等纂修,清同治三年修,民國二十年鉛字重印本,三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台一版。
     清朝文獻通考,清高宗敕撰,三冊,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清朝續文獻通考,劉錦藻編纂,四冊,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清朝文獻彙編,二十冊,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清史稿,趙爾巽編纂,十八冊,台北,鼎文書局,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
     張文襄公全集,王樹?編,二十九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十二年敕撰,光緒二十五年刊本,二十四冊,台北,中文書局,民國五十二年一月。
     欽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章熙、錢楷等奉敕撰,嘉慶十五年刊本,六十九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影印本。
     童山選集,李調元撰,收於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
     童山詩集,李調元撰,收於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之三七部:函海,第十七-十八函。
     湘軍志,王闓運撰,一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十一月,台一版。
     曾文正公全集,李鴻章等編,四十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
     戡靖教匪述編,趙雲崧編,道光六年京都琉璃廠刊本,一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影印本。
     道咸同光四朝奏議,國立故宮博物院史料叢書,十二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初版。
     辟邪記賞,天下第一傷心人撰,一冊,同治辛未季夏重刊。
     劉尚書奏議,朱孔彰編,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劉忠誠公遺集,歐陽輔之編,十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劉中丞奏稿,劉崑著,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
     黎文肅公遺書,黎承禮編,十六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二年。
     諭旨彙存,五十六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台初版。
     羅壯勇公年譜,羅思?撰,一冊,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年十一月,初版。
     
     二、專著
     丁文江撰,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一年十月,再版。
     王爾敏,准軍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2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年二月,再版。
     平山周,中國秘密社會史,台北,古亭書屋,一九七五年五月。
     皮明庥,唐才常和自立軍,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一月,第一版。
     且文譯,Eric Hoffor著,群眾運動,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月,
     第四版。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六月一日,再版。
     尚秉和,辛壬春秋,台北,文星書店,民國五十一年六月一日
     孟祥森譯,Wm Bruce Cameron著,近代社會運動,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一月。
     莊吉發,清世宗與賦役制度的改革,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莊吉發,清代天地會源流考,台北,故宮博物院,民國七十年一月,初版。
     莊政,國父革命與洪門會黨,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年。
     黃樹仁、劉雅靈合譯,P. Berger著,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六月,一版。
     張贇,金不換,台北,皖江書店。
     張國燾,我的回憶,香港,明報月刊,一九七四年,第二版。
     張難先,湖北革命知之錄,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張玉法主譯,李國祁總校訂,John K Fairbank劉廣京編,劍橋中國史,晚清篇一八○○-一九一一,台北,南天書局,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初版。
     陸寶千,論晚清兩廣的天地會政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3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五月,初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南天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五月景印。
     ?彥譯,宮崎滔天著,三十三年之夢,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三年元月,第一版。
     傅況麟主編,四川地方實際問題研究會叢刊之三,台北,古亭書屋。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年四月,再版。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台三版。
     趙季青,細說中國預言,台中,郵購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劉揆一,黃興傳記,收於左舜生,黃興評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年七月一日,再版。
     蕭一山,清代通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四年四月,修訂本台六版。
     謝劍,香港的惠州社團-從人類學看客家文化的持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初版。
     羅爾綱,湘軍新志,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Cheng-yun Liu, The Ko-Lao Hui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h.D.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83。
     Fei-Ling Dairs, Primitive Revolutionaries of China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7
     
     三,論文
     一波,四川人口的消長,四川文獻,第三十八期,民國五十四年十月一日。
     王業鍵,清代經濟芻論,食貨月刊,複刊第二卷第十一期,民國六十二年二月。
     王業鍵、全漢昇,清代的人口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二本,民國五十年七月。
     王爾敏,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之生態環境與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期,民國七十年七月。
     王爾敏,清代勇營制度,收入氏著,清季軍事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七十四年十月,第二次印行。
     甘作霖,西人所述哥會之歷史,東方雜誌,第十四卷第十一號,一九七一年十一月。
     朱金甫,清代檔案中有關哥老會源流的史料,故宮博物院刊,第二期,九七九年
     五月。
     李守孔,唐才常與自立軍,收入吳相湘主編,中國現代史叢刊,第六冊,台北,文星書店,民國五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呂實強,義和團變亂前夕四川省的一個反教運動-光緒二十四年余棟臣事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一期,民國五十八年八月三十日。
     呂實強,近代四川的移民及其所發生的影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六期,民國六十六年六月。
     邵循正,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和農民的關係,收於辛亥革命五十周年記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六一年。
     胡珠生,天地會起源初探,歷史學,第四期,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迪凡,四川之哥老會,四川文獻,第四十一期,民國五十五年一月。
     黃芝崗,明?徒與清會黨-四川哥老會考證,歷史教學,第三期,一九五一年。
     郭松義,清代的人口增長和人口流遷,清史論叢,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
     莊吉發,清代社會經濟變遷與秘密會黨的發展:台灣、廣西、雲貴地區的比較研究,收於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八月。
     莊吉發,從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清代檔案談天地會的源流,故宮季刊,第十四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九年夏季。
     莊吉發,清代漕運?船幫與清幫的起源,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十八期,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莊吉發,清代哥老會源流考,食貨月刊,復刊第九卷第九期,民國六十八年。
     莊吉發,四海之內皆兄弟-歷代的秘密社會,收於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吾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隗瀛濤,何一民,「論同盟會與四川會黨」,收於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輯,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
     黎光明,明末清初之四川,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一號,一九三四年一月。
     劉錚雲,湘軍與哥老會-試析哥老會的起源問題,收於近代中區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八月。
     蔡少卿,關於哥老的源流問題,南京大學學報,第一期,一九八二年。
     蔡少卿、屠雪華,論余棟臣起義與哥老會的關係,近代中國教案研究。
     蔡少卿,論辛亥革命與會黨的關係,收於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輯,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
     戴玄之,嘓嚕子,收於慶祝朱健民先生七十華誕論文集,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戴玄之,清幫的源流,食貨月刊,復刊第三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二年。
     戴玄之,天地會名稱的演變,南洋大學學報,第四期,一九七○年。
     羅爾綱,太平天國革命前的人口壓迫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集刊,第八卷第一期,民國三十八年一月。
     渡邊惇,清末哥老會?成立-一八九一年長江流域起事計劃?背景-,收於東京教育大學亞洲歷史研究會編,近代中國農村社會史研究,東京,一九七三年二月。
     Charlton M. Lenwis, "Some Notes on the Ko-lao Hui in Late Ch`ing China" in Jean Chesneaux ed. Popular Movements and Secret Societies in China 1840-1950 Califor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Cheng- yun Liu, ``KUO- LU: A SWORN-BROTHERHOOD ORGANIZATION IN SZECHWAN"`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b, NO. 1, June 1985.
     G. Wi11iam Skinner, " Marketing and socia1 structare in rura1 China "Journa1 of Asian Studies Vol.24, NO.1, 1964. 11
     Jerome Chen, "Relels between rebellions- secret societies in the novel, p`eng kung A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9, NO.4 1970. 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莊吉發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安琨zh_TW
dc.creator (作者) 徐安琨zh_TW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May-2016 17:18:21 (UTC+8)-
dc.date.available 4-May-2016 17:18:2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2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97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二章 哥老會的起源………七
     第一節 近人對哥老會起源研究之異說………七
     第二節 移民入川與嘓嚕子的興起………一一
     第三節 嘓嚕子的組織型態及其性質………二四
     第四節 嘓嚕子的演變與哥老會的出現………三八
     第三章 哥老會擴展的因素………九六
     第一節 勇營的招募………九六
     第二節 勇營的裁撤………一○七
     第三節 哥老會的內在條件………一二三
     第四章 哥老會的組織與內容………一七六
     第一節 組織型態………一七六
     第二節 成員類別………一九七
     第三節 領袖群的產生方式及其社會特徵………二○五
     第四節 名異實同的流派………二一八
     第五章 哥老會的活動蛻變………二六○
     第一節 平時的活動與分布狀況………二六○
     第二節 暴亂行為及其宗旨理念………二七○
     第三節 近代政治思想的滲入與本質的蛻變………二七八
     第六章 結論………三○八
     徵引書目………三一五
     
     表、附錄自次
     表二-一 嘓嚕子成員籍貫分布表………二九
     表二-二 嘓嚕子成員職業分布表………二九
     表二-三 嘓嚕子成員年齡分布表………三○
     表三-一 同治二年至宣統三年(一八六二-一九一一)各省哥老會案件次數表………一一五
     表三-二 同治二年至宣統三年(一八六三-一九一一)各省哥老會案件中涉及游勇的次數表………一一六
     表三-三 哥老會案件中涉及游勇者佔同治、光宣年間案件比例表………一一六
     表三-四 哥老會成員中屬於游勇的籍貫分布表………一一六
     表四-一 哥老會成員級別表………一八一
     表四-二 哥老會成員級別表………一八二
     表四-三 哥老會成員級別表………一八三
     去四-四 哥老會領袖群籍貫分布表………二一○
     表四-五 哥老會領袖群中屬於游勇的籍貫分布表………二一○
     表四-六 哥老會成員籍貫分布表………二一一
     表四-七 (甲-丁)哥老會領袖群出身背景、職業一覽表………二一三
     表四-八 哥老會領袖群中屬於游勇的職業分布表………二一四
     表五-一 哥老會案件地理分布表………二六九
     附錄一 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四川、湖南、湖北、挾西拏獲咽嚕子一覽表………七二
     附錄二 哥老會案件內容一覽表………一四六
     附錄三 哥老會內屬於游勇之成員內容一覽表………一七一
     附錄四 哥老會成員內容一覽表………二四四
     附錄五 哥老會山堂分布一覽表………二九五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12en_US
dc.title (題名) 哥老會的起源及其發展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基本史料
     十二朝東華錄,三十冊,台北,大東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八月,初版。
     丁文誠公遺集,羅文彬編,四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
     丁中丞政書,溫廷敬編,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大清歷朝實錄,九十四冊,台北,華文書局。
     大清十朝聖訓,二十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四年四月,初版。
     三省山內風土雜識,嚴如煜,收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第七八一號,一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台一版。
     月摺檔,台北,故宮博物院(未刊行)
     方本上諭檔,台北,故宮博物院(未刊行)
     巴縣志,王鑑清修,向楚等纂,民國二十八年刊本,四川方志之六,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六年十月,景印初版。
     毛尚書奏稿,毛丞霖編,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卞制軍政書,卞寶第著,一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編第十冊,革命之倡導與發展,台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民國五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第一版。
     左文襄公全集,楊書霖編,九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三年。
     左文襄公家書,左孝同編,一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
     四川通志,常明等重修,楊芳燦等纂,清嘉慶二十一年刊本,十冊,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十六年十二月,初版。
     合肥李勤恪公政書,李經畬等編,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
     李文忠公全集,吳汝綸編,八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李忠節公奏議,李秉衡著,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李申夫先生全集(十三?書屋全集),蔣德鈞輯,一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
     五十五年。
     辛亥革命,中國史學會主編,八冊,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七年。
     辛亥革命回憶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編,七冊,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三年。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民變檔案史料,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編選,二冊,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
     岑襄勤公遺集,岑春蓂刻,六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那文毅公奏議,章佳容安撰,二十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近代秘密社會史料,蕭一山編,一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洪北江先生遺集,洪亮吉撰,洪用勤等編纂,清光緒三年授經堂重刊本,十八冊,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十八年,影印本。
     軍機處月摺包,台北,故宮博物院(未刊行)
     皇清奏議,仁和琴川居士編輯,十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十月,台初版。
     皇朝經世文編,賀長齡輯,八冊,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三年六月,初版。
     皇朝經世文續編,葛士濬輯,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年。
     皇朝經世文三編,陳忠倚輯,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年。
     皇朝經世文編續編,盛康輯,二十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十二月,初版。
     皇朝掌故彙編,張壽鏞等撰,三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三年。
     政治官報,四十七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
     奏摺擋,台北,故宮博物院(未刊行)。
     宮中檔,台北,故宮博物院。
     骨董瑣記、續記、三記,清鄧之誠撰,一冊,台北,大立出版社,不著出版日期。
     恩施縣志,清多壽等纂修,清同治三年修,民國二十年鉛字重印本,三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台一版。
     清朝文獻通考,清高宗敕撰,三冊,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清朝續文獻通考,劉錦藻編纂,四冊,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清朝文獻彙編,二十冊,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清史稿,趙爾巽編纂,十八冊,台北,鼎文書局,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
     張文襄公全集,王樹?編,二十九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十二年敕撰,光緒二十五年刊本,二十四冊,台北,中文書局,民國五十二年一月。
     欽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章熙、錢楷等奉敕撰,嘉慶十五年刊本,六十九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影印本。
     童山選集,李調元撰,收於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
     童山詩集,李調元撰,收於嚴一萍輯,百部叢書集成初編之三七部:函海,第十七-十八函。
     湘軍志,王闓運撰,一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十一月,台一版。
     曾文正公全集,李鴻章等編,四十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
     戡靖教匪述編,趙雲崧編,道光六年京都琉璃廠刊本,一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影印本。
     道咸同光四朝奏議,國立故宮博物院史料叢書,十二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初版。
     辟邪記賞,天下第一傷心人撰,一冊,同治辛未季夏重刊。
     劉尚書奏議,朱孔彰編,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劉忠誠公遺集,歐陽輔之編,十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
     劉中丞奏稿,劉崑著,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
     黎文肅公遺書,黎承禮編,十六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二年。
     諭旨彙存,五十六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台初版。
     羅壯勇公年譜,羅思?撰,一冊,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年十一月,初版。
     
     二、專著
     丁文江撰,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一年十月,再版。
     王爾敏,准軍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2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年二月,再版。
     平山周,中國秘密社會史,台北,古亭書屋,一九七五年五月。
     皮明庥,唐才常和自立軍,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一月,第一版。
     且文譯,Eric Hoffor著,群眾運動,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月,
     第四版。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六月一日,再版。
     尚秉和,辛壬春秋,台北,文星書店,民國五十一年六月一日
     孟祥森譯,Wm Bruce Cameron著,近代社會運動,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一月。
     莊吉發,清世宗與賦役制度的改革,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莊吉發,清代天地會源流考,台北,故宮博物院,民國七十年一月,初版。
     莊政,國父革命與洪門會黨,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年。
     黃樹仁、劉雅靈合譯,P. Berger著,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六月,一版。
     張贇,金不換,台北,皖江書店。
     張國燾,我的回憶,香港,明報月刊,一九七四年,第二版。
     張難先,湖北革命知之錄,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張玉法主譯,李國祁總校訂,John K Fairbank劉廣京編,劍橋中國史,晚清篇一八○○-一九一一,台北,南天書局,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初版。
     陸寶千,論晚清兩廣的天地會政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3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五月,初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南天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五月景印。
     ?彥譯,宮崎滔天著,三十三年之夢,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三年元月,第一版。
     傅況麟主編,四川地方實際問題研究會叢刊之三,台北,古亭書屋。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年四月,再版。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台三版。
     趙季青,細說中國預言,台中,郵購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劉揆一,黃興傳記,收於左舜生,黃興評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年七月一日,再版。
     蕭一山,清代通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四年四月,修訂本台六版。
     謝劍,香港的惠州社團-從人類學看客家文化的持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初版。
     羅爾綱,湘軍新志,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Cheng-yun Liu, The Ko-Lao Hui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h.D.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83。
     Fei-Ling Dairs, Primitive Revolutionaries of China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7
     
     三,論文
     一波,四川人口的消長,四川文獻,第三十八期,民國五十四年十月一日。
     王業鍵,清代經濟芻論,食貨月刊,複刊第二卷第十一期,民國六十二年二月。
     王業鍵、全漢昇,清代的人口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二本,民國五十年七月。
     王爾敏,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之生態環境與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期,民國七十年七月。
     王爾敏,清代勇營制度,收入氏著,清季軍事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七十四年十月,第二次印行。
     甘作霖,西人所述哥會之歷史,東方雜誌,第十四卷第十一號,一九七一年十一月。
     朱金甫,清代檔案中有關哥老會源流的史料,故宮博物院刊,第二期,九七九年
     五月。
     李守孔,唐才常與自立軍,收入吳相湘主編,中國現代史叢刊,第六冊,台北,文星書店,民國五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呂實強,義和團變亂前夕四川省的一個反教運動-光緒二十四年余棟臣事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一期,民國五十八年八月三十日。
     呂實強,近代四川的移民及其所發生的影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六期,民國六十六年六月。
     邵循正,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和農民的關係,收於辛亥革命五十周年記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六一年。
     胡珠生,天地會起源初探,歷史學,第四期,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迪凡,四川之哥老會,四川文獻,第四十一期,民國五十五年一月。
     黃芝崗,明?徒與清會黨-四川哥老會考證,歷史教學,第三期,一九五一年。
     郭松義,清代的人口增長和人口流遷,清史論叢,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
     莊吉發,清代社會經濟變遷與秘密會黨的發展:台灣、廣西、雲貴地區的比較研究,收於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八月。
     莊吉發,從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清代檔案談天地會的源流,故宮季刊,第十四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九年夏季。
     莊吉發,清代漕運?船幫與清幫的起源,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十八期,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莊吉發,清代哥老會源流考,食貨月刊,復刊第九卷第九期,民國六十八年。
     莊吉發,四海之內皆兄弟-歷代的秘密社會,收於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吾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隗瀛濤,何一民,「論同盟會與四川會黨」,收於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輯,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
     黎光明,明末清初之四川,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一號,一九三四年一月。
     劉錚雲,湘軍與哥老會-試析哥老會的起源問題,收於近代中區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八月。
     蔡少卿,關於哥老的源流問題,南京大學學報,第一期,一九八二年。
     蔡少卿、屠雪華,論余棟臣起義與哥老會的關係,近代中國教案研究。
     蔡少卿,論辛亥革命與會黨的關係,收於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輯,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
     戴玄之,嘓嚕子,收於慶祝朱健民先生七十華誕論文集,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戴玄之,清幫的源流,食貨月刊,復刊第三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二年。
     戴玄之,天地會名稱的演變,南洋大學學報,第四期,一九七○年。
     羅爾綱,太平天國革命前的人口壓迫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集刊,第八卷第一期,民國三十八年一月。
     渡邊惇,清末哥老會?成立-一八九一年長江流域起事計劃?背景-,收於東京教育大學亞洲歷史研究會編,近代中國農村社會史研究,東京,一九七三年二月。
     Charlton M. Lenwis, "Some Notes on the Ko-lao Hui in Late Ch`ing China" in Jean Chesneaux ed. Popular Movements and Secret Societies in China 1840-1950 Califor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Cheng- yun Liu, ``KUO- LU: A SWORN-BROTHERHOOD ORGANIZATION IN SZECHWAN"`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b, NO. 1, June 1985.
     G. Wi11iam Skinner, " Marketing and socia1 structare in rura1 China "Journa1 of Asian Studies Vol.24, NO.1, 1964. 11
     Jerome Chen, "Relels between rebellions- secret societies in the novel, p`eng kung A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9, NO.4 1970. 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