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國民政府的法幣政策及其實施(. 一九三五-一九四八)
作者 劉文賓
貢獻者 劉翠溶
劉文賓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28 (UTC+8)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史料
     千家駒編,舊中國公債史資料(一八九四~一九四九),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
     上海總稅務司署統計科編,中華民國海關華洋貿易總冊,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年月報,台北,國史館史料處,一九八二年。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金融法規大全,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七年。
     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編,上海解放前後的物價資料匯編,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七十四輯──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貨幣金融,台北,編者自印,一九七八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八十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二),台北,編者自印,一九七九年。
     中國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全國銀行年鑑,台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七一年影印本。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台北,黨史會,一九八一年。
     申報年鑑社編,申報年鑑,上海,一九三五年景印本。
     四聯總處秘書處編,四聯總處重要文獻彙編,台北,學海出版社影印,一九七○年。
     吳大明、黃宇乾等編,中國貿易年鑑,一九四八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一九七八年。
     吳岡,舊中國通貨膨脹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
     李文治、章有義等編,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五七年。
     何成濬,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沈雷春、陳禾章編,戰時經濟法規,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年不詳。
     卓遵宏編,抗戰前十年貨幣史資料──(一)幣制改革,台北,國史館,一九八五年。
     財政年鑑編纂委員會編,財政年鑑續編,南京,編者印行,一九四五年。
     財政部財政年鑑編纂處編,財政年鑑三編,南京,財政部印行,一九四七年。
     財政部檔案,法幣卷四十四號,案名:「兌換法幣手續費」,國史館藏。
     國民政府檔案,檔號2-1.12/11,案名:「改定貨幣政策」,國史館藏。
     國民政府檔案,檔號2-1.12.10/19,案名:「敵人偽造法幣對付辦法」,國史館藏。
     國民政府檔案,檔號缺,案名:「金類兌換法幣辦法」,國史館藏。
     陳度編,中國近代幣制問題彙編,台北,學海出版社影印,一九七二年。
     嚴中平等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北京,科學出版社,一九五五年。
     
     (二)報刊
     大公報,重慶,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六年。
     中央日報,湖南,一九三八年。
     中央銀行月報,上海,一九三五至一九三九年;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
     申報,上海,一九三五年。
     申報,香港,一九三八至一九三九年。
     東方雜誌,上海,一九三四至一九四八年。
     東南日報,金華,一九三六至一九四一年。
     益世報,重慶,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六年。
     時事新報,重慶,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六年。
     時事類編,上海,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七年。
     商務日報,重慶,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五年。
     國聞週報,上海,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
     掃蕩報,重慶,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五年。
     新華日報,重慶,一九三八至一九四六年。
     新蜀報,重慶,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
     經濟週報,上海,一九四五至一九四八年。
     經濟評論,上海,一九四七至一九四八年。
     經濟彙報,重慶,一九四○至一九四四年。
     銀行週報,上海,一九三四至一九四八年。
     廣西日報,桂林,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三年。
     
     (三)專書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三十年上半期國內經濟概況,重慶,編者自印,一九四一年。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三十一年上半期國內經濟概況,重慶,編者自印,一九四二年。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三十一年下半期國內經濟概況,重慶,編者自印,一九四三年。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三十二年上半期國內經濟概況,重慶,編者自印,一九四三年。
     中央儲備銀行秘書處,中央儲備銀行暨分支行成立紀念特刊,南京,編者自印,一九四一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法幣、金圓券與黃金風潮,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王承志,中國金融資本論,上海,光明書局,一九三六年。
     王季深編,戰時上海經濟(第一輯),上海,上海經濟研究所,一九四五年。
     王俊元,白銀問題與法幣改革之研究,台北,阿里山出版社,一九七四年。
     王業鍵,中國近代貨幣與銀行的演進,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一九八一年。
     石毓符,中國貨幣金融史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行政院經濟動員計劃委員會編,各國經濟動員資料,台北,編者自印,一九六三年。
     朱偰,中國財政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四年。
     吳承禧,中國的銀行,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四年。
     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台北,綜合月刊社,一九七三年。
     余捷?,中國的新貨幣政策,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七年。
     李超英,偽組織政治經濟概況,重慶,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三年。
     李應兆,物價變動及其統制問題,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一九四一年。
     沈雷春,中國金融年鑑,台北,文海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影印本。
     林維英著、朱義析譯,中國之新貨幣制度,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九年。
     卓遵宏著,中國近代幣制改革史(一八八七~一九三七),台北,國史館,一九八六年。
     孟憲章,中國近代經濟史教程,上海,中華書局,一九五一年。
     姚崧齡,中國銀行二十四年發展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一九七六年。
     姚崧齡編著,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宮下忠雄著、吳子竹編譯,中國銀行制度史,台北,華南銀行經濟研究室,一九五七年。
     徐可亭先生文存編印委員會編,徐可亭先生文存,台北,編者自印,一九七○年。
     張素民,白銀問題與中國幣制,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六年。
     馬寅初,中國之新金融政策,長沙,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九年。
     馬寅初,財政學與中國財政??理論與現實,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七年。
     章乃器,中國貨幣金融問題,上海,生活書局,一九三六年。
     章君穀,杜月笙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八月再版。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一九七七年。
     張肖梅等編纂,中外經濟年報,二十八年版。
     張則堯,財政學原理,台北,中國經濟月刊社,一九八四年。
     張維亞,中國貨幣金融論,台北,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一九五二年。
     張壽賢,陳光甫先生傳略,台北,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一九七七年。
     陳禾章、沈雷春、張韻華編著,中國戰時經濟志,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一九七三年。
     陳德曾,中國公債論,台北,中國工商週報社,一九六六年。
     郭家麟,十年來中國金融史略,重慶,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印行,一九四三年。
     郭榮生,中國省銀行史略,台北,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一九六七年。
     華而實,五年來的中日貨幣戰爭,河南,三一出版社,一九四二年。
     華漢光,中國貨幣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八年。
     彭迪先,新貨幣學講話,上海,生活書店,一九四七年。
     賈士毅,民國財政史三編,台北,商務印書館,一九六二年。
     鄒宗伊,金融經濟大綱,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楊蔚編,戰時物價特輯,重慶,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一九四二年。
     銀行學會編,民國經濟史,台北,學海出版社,一九七○年。
     實業部統計處編,民國廿五年全國實業概況,南京,編者自印,一九三七年。
     趙蘭坪,現代中國貨幣制度,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一九五五年。
     劉大均,非常時期貨幣問題,重慶,獨立出版社,一九四○年。
     劉振東編,孔庸之先生演講集,美國紐約中美文化協會,一九六○年。
     鄭亦芳,上海錢莊(一八四三~一九三七)──中國傳統金融業的蛻變,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一九八一年。
     關吉玉,民國四十年來之財政,台北,經濟研究社印行,一九七六年。
     
     (四)論文
     千家駒,「倭寇對華貨幣政策的泥足」,金華東南日報,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二日。
     千家駒,「英日談判聲中的中國法幣問題」,桂林廣西日報,一九三九年八月十七日。
     千家駒,「兩年來我國戰時財政的檢討」,東方雜誌,第三十六卷第十五號,一九三九年八月。
     千家駒,「舊中國發行公債史的研究」,歷史研究,一九五五年第二期。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座談會,「當前限價問題之檢討」,重慶大公報,一九四三年三月五日。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中央銀行月報,新一卷第二期,一九四六年二月。
     王宗培等著,「論當前上海物價問題的癥結」,經濟週報,第一卷第二期,一九四五年十一月。
     史亦聞,「最近上海日圓跌價的原因」,香港申報,一九三九年五月三十日。
     史亦聞,「中日通貨戰爭」,張肖梅等編纂,中外經濟年報,第三回續編,一九四一年版。
     朱偰,「日人統制華北外匯與中英借款」,東方雜誌,第三十六卷第八號,一九三九年四月。
     朱偰,「偽幣貶值與日金跌價──中日貨幣戰爭我國之初次勝利」,重慶各報聯合版,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朱偰,「我國運用外匯平準基金之新階段」,東方雜誌,第三十八卷第五號,一九四一年一月。
     朱鎮華,「重評一九三五年的『幣制改革』」,近代史研究,一九八七年第一期。
     李安慶,「試談汪偽政權的中央儲備銀行」,歷史檔案,一九八二年第四期。
     吳斐丹,「中日貨幣戰爭的檢討」,東方雜誌,第三十七卷第二十四號,一九四○年十二月。
     李葆江,「我國節儲運動及其實蹟」,張肖梅等編纂,中外經濟年報,第三回續編,一九四一年版。
     李榮廷,「我國後方之戰時金融」,銀行學會編,民國經濟史,台北,學海出版社影印,一九七○年。
     沈雷春,「上海金融市場回顧」,張肖梅等編纂,中外經濟年報,第三回續編,一九四一年版。
     何漢文等著,「關於上海金潮四監察委員調查報告」,經濟週報,第四卷第十一期,一九四七年三月。
     金天錫,「物價高漲的發展與平價政策的演變」,經濟彙報,第五卷第三期,一九四二年二月。
     金天錫,「論京滬物價的波動」,東方雜誌,第四十一卷第二十三號,一九四五年十二月。
     金紹賢,「收復區偽幣定價及補教辦法」,重慶時事新報,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邱正倫,「辦理戰時節約儲蓄之步驟與手續」,經濟彙報,第五卷第三期,一九四二年二月。
     周伯棣,「美國白銀國有政策的批判」,新中華雜誌,第二卷第十七期,一九三四年九月。
     服部岱三,「中國幣制改革後的國外匯兌」,上海中華日報,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七日。
     季貽謀,「新通貨制度下中國幣價之穩定」,金華東南日報,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施建生,「中日貨幣戰之現階段」,東方雜誌,第三十六卷第十三號,一九三九年七月。
     侯樹彤,「幣制改革以來我國穩定外匯之經過」,天津大公報,一九三七年六月二日。
     侯繼明,「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政府財政」,薛光前編,八年對日抗戰中之國民政府,台北,商務印書館,一九七八年。
     姚賢鎬,「戰時華北對外貿易結構的變動」(下),經濟評論,第三卷第十六期,一九四八年七月。
     徐日洪,「上海的法幣」,重慶大公報,一九四二年九月十六日。
     馬垚,「日本之強制儲蓄」,經濟彙報,第三卷第十一、二期,一九四一年六月。
     袁梅因,「論如何改進籌募公債方法」,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經濟彙報,第十卷第七期,一九四四年十月。
     章乃器,「物價問題的癥結」,重慶大公報,一九四○年九月十五日。
     章少力,「當前物價問題之檢討」,經濟彙報,第十卷第十一期,一九四四年十二月。
     梁子範,「國家銀行貸款與信用膨脹」,經濟評論,第一卷第十四期,一九四七年六月。
     梅心如,「物價高漲與平抑物價」,重慶新蜀報,一九四○年九月八日。
     張公權,「中國貨幣與銀行的朝向現代化」,收入薛光前主編,艱苦建國的十年,台北,正中書局,一九七一年。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第三科,「兩年來敵人的金融侵略和我們的對策」,敵情研究,第十期,一九三九年。
     國際宣傳處編譯,「日本經濟學者評論我國法幣絕對成功」,重慶時事新報,一九三九年二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
     婁立齋,「外匯市場開放以後」,中國建設,第二卷第一期,一九四六年四月。
     陳光甫,「五十年來之中國金融」,中國通商銀行編,五十年來之中國經濟,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年不詳。
     陳建智,「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對日偽的貨幣金融戰」,近代史研究,一九八七年第二期。
     郭崇倫,「民國廿四年法幣改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六年五月。
     商務日報社,「慎重整理收復區的幣制」,重慶商務日報,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一日,社論。
     許達生,「中國金融恐慌之開展」,東方雜誌,第三十二卷第五號,一九三五年三月。
     許滌新,「論物價問題的緊要措施」,重慶新華日報,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許滌新,「敵人金融攻勢的檢討」,重慶新華日報,一九四○年八月二十八日。
     黃如桐,「一九三五年國民黨政府法幣政策概述及其評價」,近代史研究,一九八六年第六期。
     黃仲熊,「通貨惡性膨脹與製造游資的貸款政策」,社會公論,第三卷第一期,一九四八年一月。
     程紹德,「當前之黃金問題」,經濟彙報,第八卷第八期,一九四三年十月。
     程樹隱,「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我國物價問題」,重慶益世報,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愛力斯東(Elliston,H. B.)著、高植譯,「中國放棄用銀」,時事類編,第四卷第三期,一九三六年二月。
     鄒宗伊,「貨幣抗戰的現階段」,重慶掃蕩報,一九三九年二月十八日。
     新蜀報社,「偽鈔應速整理」,重慶新蜀報,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日,社論。
     楊爾珵,「日本戰時之物價統制」,經濟彙報,第三卷第六期,一九四一年三月。
     虞寶棠,「一九三五年國民黨政府幣制改革初探」,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八二年第四期。
     虞寶棠,「試論國民黨政府的法幣政策」,歷史檔案,一九八三年第四期。
     銀行週報社,「中國銀行二十年度營業報告書」,銀行週報,第十六卷第十號,一九三二年三月。
     銀行週報社,「中國銀行民國二十二年度營業報告書」,銀行週報,第十八卷第十五期,一九三四年四月。
     銀行週報社,「中國銀行民國二十三年度營業報告書」,銀行週報,第十九卷第十三期,一九三五年四月。
     鄭會欣,「試論一九三五年白銀風潮的原因及其後果」,歷史檔案,一九八四年第二期。
     蔣碩傑,「由經濟緊急措施方案談到今後穩定物價的途徑」,經濟評論,第一卷第一期,一九四七年四月。
     蔣碩傑,「工商貸款之停止與開放問題」,經濟評論,第二卷第二十一期,一九四八年二月。
     蔣潔,「英美法貨幣協定的估價」,東方雜誌,第三十四卷第四號,一九三七年二月。
     錢俊瑞,「中國銀行二十三年度報告書之研究」,新中華雜誌,一九三五年四月。
     駱清華,「運用黃金政策之重驗討──注視黃金資敵之嚴重問題」,重慶大公報,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
     曉嵐,「外匯平市問題」,銀行週報,第十八卷第四十二期,一九三四年十月。
     鍾武,「最近華北之通貨概況」,中央銀行月報,第八卷第三期,一九三九年三月。
     鍾淦恩,「論我國戰時匯價與物價之關係」,經濟彙報,第五卷第三期,一九四二年二月。
     謝菊曾,「一九三五年上海白銀風潮概述」,歷史研究,一九六五年第二期。
     戴銘禮,「五十年來之中國幣制」,中國通商銀行編印,五十年來之中國經濟,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年不詳。
     魏友棐,「幣制改革後農民購買力的推動與入超」,東方雜誌,第三十四卷第一號,一九三七年一月。
     難賓,「財政部實行征收白銀出口稅」,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二十二號,一九三四年十一月。
     顧翊?,「平抑物價問題與確立經濟抗戰政策」,重慶大公報,一九四○年四月七日。
     顧翊?,「記三十年代美國提高白銀運動與中國貨幣史中之一篇文獻」,國立政治大學四十週年校慶紀念學術論文集,一九六七年五月。
     饒榮春,「我國戰時物價問題總檢討」,經濟彙報,第七卷第九期,一九四三年五月。
     
     二、日文部分
     東亞研究所編,中國占領地經濟資料,東京,原書房,一九八四年。
     鹿又秀一,「廣東?於??貨幣金融狀況」,小竹文夫編,東亞調查報告書,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大學,一九四二年。
     淺田喬二編,日本帝國主義下?中國──中國占領地經濟?研究,東京,樂游書房,一九七九年。
     朝倉孝吉、西山千明編,日本經濟?貨幣的分析,一八六八~一九七○,東京,創文社,一九七四年。
     福大公司,「貿易統制強化?現地中小業者?聲」,福大情報,第二三六號,一九三九年十一月。
     福大公司,「軍票交換用物資?配給組合」,福大情報,第二三九號,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齋藤叫,「????銀政策?展開?中國」,野?豐編,中國?幣制改革?國際關係,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三、西文部分
     Blum, John M., From the Morgenthau Diaries: Years of Crisis, 1928-1938.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59.
     Borg, Doroth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Chang, John K.,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re-Communist Chin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Chang, Kia-ngau., The Inflationary Spiral: The Experience in China, 1939-1950.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58.
     Chou, Shun-hsin. , The Chinese Inflation, 1937 – 194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3.
     Coble, Parks M.,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34-1935.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34-1935.
     Endicott, Stephen L. Diplomacy and Enterprise: British Chinese Policy, 1933-1937.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75.
     Friedman, Irving S., British Relations with China: 1931 - 1939.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0.
     Kubek, Anthong. , How the Far East was Lost: American Policy and the Creation of Communist China, 1941 - 1949.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mpany, 1963.
     Lattimore, Owen. "Stalemate in China, " Foreign Affairs, Vol. 19, April 1941.
     Lincoln Li, The Japanese Army in North China, 1937-194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Lowe, Peter. Great Britia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acific War, A Study of British Policy in East Asia, 1937-194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Shen, L. Y., China`s Currency Reform: A Historical Survey. Shanghai: The Mercury, 1941.
     Takafusa Nakamura. Translated by Feldman, Robert A. 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Jap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3.
     Tamagna, Frank M.,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2.
     Taylor, George E., Japanese Sponsored Regime in North China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0.
     Taylor, George E., The Struggle for North China.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0.
     Trotter, Ann., Britain and East Asia, 1933-1937.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Wang, Y. C. ,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 1872-1949.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66.
     Wang, Yeh-Chien. "Economic Depression and China`s Monetary Reform in 1935, " 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Vol. 9, No. 2, 1978.
     Young, Arthur N., China and the Helping Hand, 1937-1945.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Young, Arthur N. , China`s Nation-Building Efforts, 1927-1937.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71.
     Young, Arthur N., China`s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n, 1937-1945.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翠溶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文賓zh_TW
dc.creator (作者) 劉文賓zh_TW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May-2016 17:18:28 (UTC+8)-
dc.date.available 4-May-2016 17:18:2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2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98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緒論………1
     第一章 戰前的法幣政策………7
     第一節 法幣政策實施的背景………7
     第二節 法幣政策的實施………20
     第三節 初期成效與檢討………30
     第二章 法幣與戰時財政………57
     第一節 法幣在戰時財政中的地位………57
     第二節 因應財政金融的貨幣經濟政策………69
     第三節 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的互動關係………84
     第三章 戰時的中日貨幣戰爭………101
     第一節 華北地區的貨幣戰………101
     第二節 華中與華南地區的貨幣戰………110
     第三節 中日貨幣戰綜合檢討………120
     第四章 戰後的法幣問題………137
     第一節 戰後通貨膨脹持續的原因………137
     第二節 政府的反通貨膨脹措施………143
     第三節 法幣制度的崩潰………150
     結論………159
     徵引書目………163
     
     表次
     表1-1 1931~1933年農民所得與所付物價指數………9
     表1-2 1931~1933年全國各主要工業營業額消長指數………10
     表1-3 1929~1934年上海與內地現銀流動表………13
     表1-4 1936年6月各郵區內法幣流通狀況………30
     表1-5 法幣改革前後國際貿易的消長………33
     表2-1 1936~1945年國庫稅款與非稅款收入………63
     表2-2 1937~1945年公債發行額與銷售額………65
     表2-3 1937~1945年國庫收入表………68
     表2-4 1937~1945年四行國庫墊款與法幣增發額………69
     表2-5 1937~1941年重慶、昆明物價指數與上海法幣對英匯價指數………75
     表2-6 1937~1945年各行局儲蓄存款數額………79
     表2-7 1937~1945年日本財政收入、通貨發行與物價指數………85
     表2-8 1937~1945年法幣發行指數與自由中國物價指數………86
     表3-1 1938~1941年法幣與聯銀券價值兌換表………104
     表3-2 1940~1941年法幣對軍用票、英鎊、美元之比價………112
     表3-3 1937~1945年日偽在佔領區發行通貨數量………125
     表4-1 重慶躉售物價指數與黃金、美鈔價格………138
     表4-2 1946~1948年國庫收支概況及法幣增發額………143
     表4-3 1946年3月至1947年2月上海物價指數及黃金黑市價格………147
     表4-4 1948年1~8月法幣發行額及上海躉售物價指數表………15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15en_US
dc.title (題名) 國民政府的法幣政策及其實施(. 一九三五-一九四八)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史料
     千家駒編,舊中國公債史資料(一八九四~一九四九),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
     上海總稅務司署統計科編,中華民國海關華洋貿易總冊,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年月報,台北,國史館史料處,一九八二年。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金融法規大全,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七年。
     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編,上海解放前後的物價資料匯編,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七十四輯──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貨幣金融,台北,編者自印,一九七八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八十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二),台北,編者自印,一九七九年。
     中國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全國銀行年鑑,台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七一年影印本。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台北,黨史會,一九八一年。
     申報年鑑社編,申報年鑑,上海,一九三五年景印本。
     四聯總處秘書處編,四聯總處重要文獻彙編,台北,學海出版社影印,一九七○年。
     吳大明、黃宇乾等編,中國貿易年鑑,一九四八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一九七八年。
     吳岡,舊中國通貨膨脹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
     李文治、章有義等編,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五七年。
     何成濬,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沈雷春、陳禾章編,戰時經濟法規,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年不詳。
     卓遵宏編,抗戰前十年貨幣史資料──(一)幣制改革,台北,國史館,一九八五年。
     財政年鑑編纂委員會編,財政年鑑續編,南京,編者印行,一九四五年。
     財政部財政年鑑編纂處編,財政年鑑三編,南京,財政部印行,一九四七年。
     財政部檔案,法幣卷四十四號,案名:「兌換法幣手續費」,國史館藏。
     國民政府檔案,檔號2-1.12/11,案名:「改定貨幣政策」,國史館藏。
     國民政府檔案,檔號2-1.12.10/19,案名:「敵人偽造法幣對付辦法」,國史館藏。
     國民政府檔案,檔號缺,案名:「金類兌換法幣辦法」,國史館藏。
     陳度編,中國近代幣制問題彙編,台北,學海出版社影印,一九七二年。
     嚴中平等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北京,科學出版社,一九五五年。
     
     (二)報刊
     大公報,重慶,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六年。
     中央日報,湖南,一九三八年。
     中央銀行月報,上海,一九三五至一九三九年;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
     申報,上海,一九三五年。
     申報,香港,一九三八至一九三九年。
     東方雜誌,上海,一九三四至一九四八年。
     東南日報,金華,一九三六至一九四一年。
     益世報,重慶,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六年。
     時事新報,重慶,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六年。
     時事類編,上海,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七年。
     商務日報,重慶,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五年。
     國聞週報,上海,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
     掃蕩報,重慶,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五年。
     新華日報,重慶,一九三八至一九四六年。
     新蜀報,重慶,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
     經濟週報,上海,一九四五至一九四八年。
     經濟評論,上海,一九四七至一九四八年。
     經濟彙報,重慶,一九四○至一九四四年。
     銀行週報,上海,一九三四至一九四八年。
     廣西日報,桂林,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三年。
     
     (三)專書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三十年上半期國內經濟概況,重慶,編者自印,一九四一年。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三十一年上半期國內經濟概況,重慶,編者自印,一九四二年。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三十一年下半期國內經濟概況,重慶,編者自印,一九四三年。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三十二年上半期國內經濟概況,重慶,編者自印,一九四三年。
     中央儲備銀行秘書處,中央儲備銀行暨分支行成立紀念特刊,南京,編者自印,一九四一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法幣、金圓券與黃金風潮,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王承志,中國金融資本論,上海,光明書局,一九三六年。
     王季深編,戰時上海經濟(第一輯),上海,上海經濟研究所,一九四五年。
     王俊元,白銀問題與法幣改革之研究,台北,阿里山出版社,一九七四年。
     王業鍵,中國近代貨幣與銀行的演進,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一九八一年。
     石毓符,中國貨幣金融史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行政院經濟動員計劃委員會編,各國經濟動員資料,台北,編者自印,一九六三年。
     朱偰,中國財政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四年。
     吳承禧,中國的銀行,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四年。
     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台北,綜合月刊社,一九七三年。
     余捷?,中國的新貨幣政策,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七年。
     李超英,偽組織政治經濟概況,重慶,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三年。
     李應兆,物價變動及其統制問題,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一九四一年。
     沈雷春,中國金融年鑑,台北,文海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影印本。
     林維英著、朱義析譯,中國之新貨幣制度,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九年。
     卓遵宏著,中國近代幣制改革史(一八八七~一九三七),台北,國史館,一九八六年。
     孟憲章,中國近代經濟史教程,上海,中華書局,一九五一年。
     姚崧齡,中國銀行二十四年發展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一九七六年。
     姚崧齡編著,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宮下忠雄著、吳子竹編譯,中國銀行制度史,台北,華南銀行經濟研究室,一九五七年。
     徐可亭先生文存編印委員會編,徐可亭先生文存,台北,編者自印,一九七○年。
     張素民,白銀問題與中國幣制,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六年。
     馬寅初,中國之新金融政策,長沙,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九年。
     馬寅初,財政學與中國財政??理論與現實,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七年。
     章乃器,中國貨幣金融問題,上海,生活書局,一九三六年。
     章君穀,杜月笙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八月再版。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一九七七年。
     張肖梅等編纂,中外經濟年報,二十八年版。
     張則堯,財政學原理,台北,中國經濟月刊社,一九八四年。
     張維亞,中國貨幣金融論,台北,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一九五二年。
     張壽賢,陳光甫先生傳略,台北,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一九七七年。
     陳禾章、沈雷春、張韻華編著,中國戰時經濟志,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一九七三年。
     陳德曾,中國公債論,台北,中國工商週報社,一九六六年。
     郭家麟,十年來中國金融史略,重慶,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印行,一九四三年。
     郭榮生,中國省銀行史略,台北,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一九六七年。
     華而實,五年來的中日貨幣戰爭,河南,三一出版社,一九四二年。
     華漢光,中國貨幣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八年。
     彭迪先,新貨幣學講話,上海,生活書店,一九四七年。
     賈士毅,民國財政史三編,台北,商務印書館,一九六二年。
     鄒宗伊,金融經濟大綱,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楊蔚編,戰時物價特輯,重慶,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一九四二年。
     銀行學會編,民國經濟史,台北,學海出版社,一九七○年。
     實業部統計處編,民國廿五年全國實業概況,南京,編者自印,一九三七年。
     趙蘭坪,現代中國貨幣制度,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一九五五年。
     劉大均,非常時期貨幣問題,重慶,獨立出版社,一九四○年。
     劉振東編,孔庸之先生演講集,美國紐約中美文化協會,一九六○年。
     鄭亦芳,上海錢莊(一八四三~一九三七)──中國傳統金融業的蛻變,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一九八一年。
     關吉玉,民國四十年來之財政,台北,經濟研究社印行,一九七六年。
     
     (四)論文
     千家駒,「倭寇對華貨幣政策的泥足」,金華東南日報,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二日。
     千家駒,「英日談判聲中的中國法幣問題」,桂林廣西日報,一九三九年八月十七日。
     千家駒,「兩年來我國戰時財政的檢討」,東方雜誌,第三十六卷第十五號,一九三九年八月。
     千家駒,「舊中國發行公債史的研究」,歷史研究,一九五五年第二期。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座談會,「當前限價問題之檢討」,重慶大公報,一九四三年三月五日。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中央銀行月報,新一卷第二期,一九四六年二月。
     王宗培等著,「論當前上海物價問題的癥結」,經濟週報,第一卷第二期,一九四五年十一月。
     史亦聞,「最近上海日圓跌價的原因」,香港申報,一九三九年五月三十日。
     史亦聞,「中日通貨戰爭」,張肖梅等編纂,中外經濟年報,第三回續編,一九四一年版。
     朱偰,「日人統制華北外匯與中英借款」,東方雜誌,第三十六卷第八號,一九三九年四月。
     朱偰,「偽幣貶值與日金跌價──中日貨幣戰爭我國之初次勝利」,重慶各報聯合版,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朱偰,「我國運用外匯平準基金之新階段」,東方雜誌,第三十八卷第五號,一九四一年一月。
     朱鎮華,「重評一九三五年的『幣制改革』」,近代史研究,一九八七年第一期。
     李安慶,「試談汪偽政權的中央儲備銀行」,歷史檔案,一九八二年第四期。
     吳斐丹,「中日貨幣戰爭的檢討」,東方雜誌,第三十七卷第二十四號,一九四○年十二月。
     李葆江,「我國節儲運動及其實蹟」,張肖梅等編纂,中外經濟年報,第三回續編,一九四一年版。
     李榮廷,「我國後方之戰時金融」,銀行學會編,民國經濟史,台北,學海出版社影印,一九七○年。
     沈雷春,「上海金融市場回顧」,張肖梅等編纂,中外經濟年報,第三回續編,一九四一年版。
     何漢文等著,「關於上海金潮四監察委員調查報告」,經濟週報,第四卷第十一期,一九四七年三月。
     金天錫,「物價高漲的發展與平價政策的演變」,經濟彙報,第五卷第三期,一九四二年二月。
     金天錫,「論京滬物價的波動」,東方雜誌,第四十一卷第二十三號,一九四五年十二月。
     金紹賢,「收復區偽幣定價及補教辦法」,重慶時事新報,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邱正倫,「辦理戰時節約儲蓄之步驟與手續」,經濟彙報,第五卷第三期,一九四二年二月。
     周伯棣,「美國白銀國有政策的批判」,新中華雜誌,第二卷第十七期,一九三四年九月。
     服部岱三,「中國幣制改革後的國外匯兌」,上海中華日報,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七日。
     季貽謀,「新通貨制度下中國幣價之穩定」,金華東南日報,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施建生,「中日貨幣戰之現階段」,東方雜誌,第三十六卷第十三號,一九三九年七月。
     侯樹彤,「幣制改革以來我國穩定外匯之經過」,天津大公報,一九三七年六月二日。
     侯繼明,「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政府財政」,薛光前編,八年對日抗戰中之國民政府,台北,商務印書館,一九七八年。
     姚賢鎬,「戰時華北對外貿易結構的變動」(下),經濟評論,第三卷第十六期,一九四八年七月。
     徐日洪,「上海的法幣」,重慶大公報,一九四二年九月十六日。
     馬垚,「日本之強制儲蓄」,經濟彙報,第三卷第十一、二期,一九四一年六月。
     袁梅因,「論如何改進籌募公債方法」,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經濟彙報,第十卷第七期,一九四四年十月。
     章乃器,「物價問題的癥結」,重慶大公報,一九四○年九月十五日。
     章少力,「當前物價問題之檢討」,經濟彙報,第十卷第十一期,一九四四年十二月。
     梁子範,「國家銀行貸款與信用膨脹」,經濟評論,第一卷第十四期,一九四七年六月。
     梅心如,「物價高漲與平抑物價」,重慶新蜀報,一九四○年九月八日。
     張公權,「中國貨幣與銀行的朝向現代化」,收入薛光前主編,艱苦建國的十年,台北,正中書局,一九七一年。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第三科,「兩年來敵人的金融侵略和我們的對策」,敵情研究,第十期,一九三九年。
     國際宣傳處編譯,「日本經濟學者評論我國法幣絕對成功」,重慶時事新報,一九三九年二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
     婁立齋,「外匯市場開放以後」,中國建設,第二卷第一期,一九四六年四月。
     陳光甫,「五十年來之中國金融」,中國通商銀行編,五十年來之中國經濟,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年不詳。
     陳建智,「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對日偽的貨幣金融戰」,近代史研究,一九八七年第二期。
     郭崇倫,「民國廿四年法幣改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六年五月。
     商務日報社,「慎重整理收復區的幣制」,重慶商務日報,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一日,社論。
     許達生,「中國金融恐慌之開展」,東方雜誌,第三十二卷第五號,一九三五年三月。
     許滌新,「論物價問題的緊要措施」,重慶新華日報,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許滌新,「敵人金融攻勢的檢討」,重慶新華日報,一九四○年八月二十八日。
     黃如桐,「一九三五年國民黨政府法幣政策概述及其評價」,近代史研究,一九八六年第六期。
     黃仲熊,「通貨惡性膨脹與製造游資的貸款政策」,社會公論,第三卷第一期,一九四八年一月。
     程紹德,「當前之黃金問題」,經濟彙報,第八卷第八期,一九四三年十月。
     程樹隱,「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我國物價問題」,重慶益世報,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愛力斯東(Elliston,H. B.)著、高植譯,「中國放棄用銀」,時事類編,第四卷第三期,一九三六年二月。
     鄒宗伊,「貨幣抗戰的現階段」,重慶掃蕩報,一九三九年二月十八日。
     新蜀報社,「偽鈔應速整理」,重慶新蜀報,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日,社論。
     楊爾珵,「日本戰時之物價統制」,經濟彙報,第三卷第六期,一九四一年三月。
     虞寶棠,「一九三五年國民黨政府幣制改革初探」,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八二年第四期。
     虞寶棠,「試論國民黨政府的法幣政策」,歷史檔案,一九八三年第四期。
     銀行週報社,「中國銀行二十年度營業報告書」,銀行週報,第十六卷第十號,一九三二年三月。
     銀行週報社,「中國銀行民國二十二年度營業報告書」,銀行週報,第十八卷第十五期,一九三四年四月。
     銀行週報社,「中國銀行民國二十三年度營業報告書」,銀行週報,第十九卷第十三期,一九三五年四月。
     鄭會欣,「試論一九三五年白銀風潮的原因及其後果」,歷史檔案,一九八四年第二期。
     蔣碩傑,「由經濟緊急措施方案談到今後穩定物價的途徑」,經濟評論,第一卷第一期,一九四七年四月。
     蔣碩傑,「工商貸款之停止與開放問題」,經濟評論,第二卷第二十一期,一九四八年二月。
     蔣潔,「英美法貨幣協定的估價」,東方雜誌,第三十四卷第四號,一九三七年二月。
     錢俊瑞,「中國銀行二十三年度報告書之研究」,新中華雜誌,一九三五年四月。
     駱清華,「運用黃金政策之重驗討──注視黃金資敵之嚴重問題」,重慶大公報,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
     曉嵐,「外匯平市問題」,銀行週報,第十八卷第四十二期,一九三四年十月。
     鍾武,「最近華北之通貨概況」,中央銀行月報,第八卷第三期,一九三九年三月。
     鍾淦恩,「論我國戰時匯價與物價之關係」,經濟彙報,第五卷第三期,一九四二年二月。
     謝菊曾,「一九三五年上海白銀風潮概述」,歷史研究,一九六五年第二期。
     戴銘禮,「五十年來之中國幣制」,中國通商銀行編印,五十年來之中國經濟,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年不詳。
     魏友棐,「幣制改革後農民購買力的推動與入超」,東方雜誌,第三十四卷第一號,一九三七年一月。
     難賓,「財政部實行征收白銀出口稅」,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二十二號,一九三四年十一月。
     顧翊?,「平抑物價問題與確立經濟抗戰政策」,重慶大公報,一九四○年四月七日。
     顧翊?,「記三十年代美國提高白銀運動與中國貨幣史中之一篇文獻」,國立政治大學四十週年校慶紀念學術論文集,一九六七年五月。
     饒榮春,「我國戰時物價問題總檢討」,經濟彙報,第七卷第九期,一九四三年五月。
     
     二、日文部分
     東亞研究所編,中國占領地經濟資料,東京,原書房,一九八四年。
     鹿又秀一,「廣東?於??貨幣金融狀況」,小竹文夫編,東亞調查報告書,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大學,一九四二年。
     淺田喬二編,日本帝國主義下?中國──中國占領地經濟?研究,東京,樂游書房,一九七九年。
     朝倉孝吉、西山千明編,日本經濟?貨幣的分析,一八六八~一九七○,東京,創文社,一九七四年。
     福大公司,「貿易統制強化?現地中小業者?聲」,福大情報,第二三六號,一九三九年十一月。
     福大公司,「軍票交換用物資?配給組合」,福大情報,第二三九號,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齋藤叫,「????銀政策?展開?中國」,野?豐編,中國?幣制改革?國際關係,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三、西文部分
     Blum, John M., From the Morgenthau Diaries: Years of Crisis, 1928-1938.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59.
     Borg, Doroth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Chang, John K.,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re-Communist Chin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Chang, Kia-ngau., The Inflationary Spiral: The Experience in China, 1939-1950.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58.
     Chou, Shun-hsin. , The Chinese Inflation, 1937 – 194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3.
     Coble, Parks M.,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34-1935.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34-1935.
     Endicott, Stephen L. Diplomacy and Enterprise: British Chinese Policy, 1933-1937.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75.
     Friedman, Irving S., British Relations with China: 1931 - 1939.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0.
     Kubek, Anthong. , How the Far East was Lost: American Policy and the Creation of Communist China, 1941 - 1949.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mpany, 1963.
     Lattimore, Owen. "Stalemate in China, " Foreign Affairs, Vol. 19, April 1941.
     Lincoln Li, The Japanese Army in North China, 1937-194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Lowe, Peter. Great Britia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acific War, A Study of British Policy in East Asia, 1937-194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Shen, L. Y., China`s Currency Reform: A Historical Survey. Shanghai: The Mercury, 1941.
     Takafusa Nakamura. Translated by Feldman, Robert A. 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Jap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3.
     Tamagna, Frank M.,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2.
     Taylor, George E., Japanese Sponsored Regime in North China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0.
     Taylor, George E., The Struggle for North China.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0.
     Trotter, Ann., Britain and East Asia, 1933-1937.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Wang, Y. C. ,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 1872-1949.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66.
     Wang, Yeh-Chien. "Economic Depression and China`s Monetary Reform in 1935, " 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Vol. 9, No. 2, 1978.
     Young, Arthur N., China and the Helping Hand, 1937-1945.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Young, Arthur N. , China`s Nation-Building Efforts, 1927-1937.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71.
     Young, Arthur N., China`s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n, 1937-1945.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zh_TW